Workflow
电机
icon
搜索文档
江南奕帆(301023):深度报告:微特减速电机隐形冠军,持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浙商证券· 2025-05-13 21: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专注定制化微特减速电机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线丰富,2024 年以来业绩回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领先,客户优质且合作稳定,还在拓展新应用领域,有望受益于下游行业需求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5][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深耕微特减速电机领域,持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 - 公司专注定制化微特减速电机,产品线超 3000 种规格型号,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 [1][14] - 公司自 1993 年成立前身起深耕行业,积累丰富经验,2024 年业绩回暖,2024 年营收 2.82 亿元,同比增 61.69%,归母净利润 0.95 亿元,同比增 98.51%,2025Q1 营收 0.55 亿元,同比增 35.97%,归母净利润 0.17 亿元,同比增 28.31% [1][15][16] - 储能和房车减速电机为主要营收来源,太阳能电机占比快速提升,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股权结构集中,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落地 [19][24][29] 减速电机千亿赛道,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 减速电机是电机和减速机构集成体,具有多种技术特点,下游应用广泛,2023 年中国市场规模 884 亿元,预计 2030 年达 1156 亿元,2024 - 2030 年 CAGR 为 5.12% [32][33] - 输配电储能减速电机是高压开关关键部件,全球电网投资景气向上有望带动需求增长 [36][37] - 房车减速电机大量应用于房车自动化装置,全球房车市场规模有望稳定提升,预计 2024 年销量回升至 66.96 万辆,2025 年达 71.88 万辆 [39][40] - 太阳能电机是光伏跟踪支架核心部件,海外光伏跟踪支架安装量高增,中国市场有望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44][45] 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行业领先,下游客户质优面广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4 年研发费用 0.13 亿元,占比 4.7%,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有 82 项专利,研发团队成熟资深 [51][52] - 微特电机客户壁垒高,公司与输配电、光伏、房车、道闸等领域头部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 [56][57] 不断拓宽应用领域,积极打造新成长曲线 - 人形机器人领域,空心杯、无框力矩电机和行星齿轮减速器应用重要,公司全方位规划,短期合作开发,长期定制电机 [61][62][65] - 电动自行车有轮毂和中置电机两种驱动形式,道闸系统用无刷减速电机,公司研发团队搭建完成并启动独立研发,与熵基科技和海康威视合作研发道闸新产品 [66][70][7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 2025 - 2027 年储能减速电机业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 20%、17%、15%,毛利率 47.2%;房车减速电机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30%、25%、20%,毛利率 51%;太阳能电机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 60%、40%、30%,毛利率 23.9%;其他业务收入增速维持 30%,毛利率 50.5% [75][76]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64、4.51、5.43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9%、24%、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4、1.35、1.59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0%、19%、18%;EPS 分别为 2.03、2.41、2.84 元/股,对应 PE 分别为 34、29、24 倍 [5][78]
祥明智能(301226)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3 17:14
交流异步电机收入下降原因 - 房地产行业调整致暖通空调需求下滑,2024 年交流异步电机营收同比下降 29.8% [1] - 直流无刷电机替代传统交流异步电机部分应用,需求结构性减少,公司调整产能配置 [1] 2024 年研发投入及在研产品规划 - 2024 年研发费用 2880 万元,同比增加 17.81%,研发费用占营收 5.65%,同比增加 1.45% [2] - 2024 年研发人员 123 人,同比增加 2.5%,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提升至 44% [2] - 公司实施“电机 +”战略,拓展高效节能技术、智能化与集成化、新能源领域等高端化产品 [2] 2024 年电机业务主要下游市场及客户拓展情况 - 2024 年主要下游市场包括暖通空调、信息产业、交通车辆、医疗健康、冷链物流等 [2] - 2024 年外销收入同比增长 9.87%,内销因房地产业拖累下降 20.31% [2] - 公司积极调整,铸强“三链”,布局新“增长曲线”,以“科技 + 产业 + 资本”模式推动蜕变 [2]
独家供应蔚来乐道,这家电驱动公司把电机“转速”打下来
钛媒体APP· 2025-05-13 10:52
电驱动技术发展趋势 - 扁线电机被视为未来电驱动技术的主流方向,一线整车厂均在研发储备 [2] - 混磁电机技术早在2007年已由宝马应用于i3、i8等新能源车型 [2] - 马威动力2010年实现混磁电机HSM技术在BMW量产,后续被特斯拉、法拉利等采用 [2] - 2023年特斯拉Model S和Roadster首次搭载混磁电机,引发行业关注 [3][4] 混磁电机技术特性 - 混磁电机在极端工况下性能优于永磁同步电机,但早期存在抖动和噪音问题 [4] - 马威通过非对称磁隔桥专利技术解决振动问题,优化磁槽并提高功率密度 [5] - 混磁电机转子磁铁采用非对称设计,与传统电机结构差异显著 [5] - 技术优势包括功率密度提升、转矩波动减少、噪音降低及效率优化 [5] 电机性能与成本平衡 - 行业追求高速电机(25000-35000转/分钟),但国内路况限制其实际效用 [6] - 高转速电机导致配套部件成本大幅提升,不符合当前极致成本控制需求 [6] - 电机核心评价标准为功率、扭矩、效率和重量,安全性与可靠性为重中之重 [7] - 领先电机能量密度需达10千瓦/公斤以上,且需低成本制造 [7] 马威动力技术突破 - 闭口槽连续扁线混磁电机独家供应蔚来乐道L60,功率密度达17.4kw/kg [8][9] - 关键技术突破包括高磁阻嵌入式永磁电机设计、闭口槽连续波绕技术(W-pin)和浸没式油冷方案 [9] - 浸没式油冷技术可翻倍提升额定扭矩和功率,且无需额外成本 [9] - 阿斯顿马丁150千瓦电机采用该技术,有效部件仅8公斤多,转速达21000转/分钟 [10] 行业竞争与发展 - 汽车行业进入淘汰赛阶段,供应商需通过技术创新而非无序竞争保持优势 [10] - 基础研究成为关键,行业需从追赶转向原创技术开发 [10]
安乃达20250512
2025-05-12 23:16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安乃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情况**:2024 年营收 15.1 亿元,净利润 1.1 亿元,同比下降 25%;2025 年 Q1 收入同比增长 50%,净利润略降 9%,受益于海外业务增长约 1000 万元和国内电动自行车业务 50%的增长[2][3] - **产品线和规模**:主营国内电动自行车和海外电助力自行车(E - bike),拓展电动轮椅、无人工割草机电机等产品线,割草机已批量供应,轮椅准备批量供应,轮式移动底盘仍在研发[4] - **出口情况**:2024 年国内电动自行车销售额 10.8 亿元,毛利率约 6.5%;E - bike 业务销售额 4.3 亿元,中置电机销售额 2.3 亿元,毛利率约 55%,轮毂电机销售额 8000 万元,毛利率约 30%,其他零部件毛利率约 40%,总销量 700 万台,欧洲市场市占率接近 10%[6] - **主要客户及市占率**:前几大客户包括雅迪、台铃、法国 MFC、9 号及一家欧洲品牌商,2024 年国内市场市占率超 10%,雅迪和台铃采购份额占比 25% - 30%,欧洲市场 E - bike 电机市占率接近 10%[7] - **产品价格**:国内电动自行车电机均价约 150 - 160 元,2025 年价格略降,市场份额提升有望稳定价格;海外中置电机均价约 1200 元,轮毂电机单价约 170 元,总价约 600 - 700 元[2][8][9] - **竞争格局**:海外中置电机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为博世、禧玛诺和雅马哈,国内八方股份也有批量供应,安乃达具性价比优势,毛利率稳定在 50%左右;减速轮毂系统中国厂家主导,价格下降,公司通过提高销量降本,长期毛利率下降是趋势[2][10] - **海外市场预期**:2025 年海外 E - bike 市场收入预计增长 20%,重点发力减速轮毂系统,利润增长可能较慢,年底或随欧洲经济复苏增长[5][11] - **未来发展方向**:两轮车业务推出内变速 RR 900 和 MM 5000 中置电机等新产品,丰富产品线;基于电机、电控技术向割草机、电动轮椅、高尔夫捡球机器人等领域扩展,调研机器人领域,研发轮式底盘电机和电控系统[5][12][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研发团队**:研发团队约 200 人,成立项目组预研新产品,主要研发轮式底盘电机和电控系统,预计其价值量与原有产品差异不大,公司有成本管控信心[14] - **国内两轮车头部企业自制电机情况**:雅迪、台铃、爱玛市场占有率超 60%,台铃无自制电机,雅迪自产比例低,爱玛提高自产比例,未来雅迪和台铃预计不提升自制比例[15] - **费用端管控**:安徽、天津新工厂投入使用,产能满足 2025 年需求,年产量约 1000 万台;越南工厂 2025 年上半年投产,一期产能 10 万台 ebike 电机;2025 年费用因海外业务开拓和新产品研发投入增加[16] - **业务选择原因**:专注两轮车控制器业务是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专业化水平;不发展乘用车业务是因四轮车竞争激烈、利润有限,两轮车业务更符合技术特长[17][18] - **机器人电机领域情况**:处于调研阶段,现有产品与机器人电机有差距,积极拥抱新技术但未投产;计划向机器人关节方面延展;拓展客户采取广撒网策略[19][20][21]
新型百万千瓦级汽轮发电机完成型式试验
技术突破 - 东方电气自主研发的新型百万千瓦级汽轮发电机顺利完成型式试验,效率、振动、温升等核心参数全面优于国家标准 [1] - 该发电机采用定、转子弹性支撑系统,定子端部采用铜磁双重屏蔽结构,首次在百万汽轮发电机上应用定子不锈钢空心线与全阻尼转子系统 [1] - 创新性提出新型内机座结构,首次实现机器人叠片与定子铁心外装压装配工艺,定、转子线圈生产升级为数字化车间模式 [1] - 研制始于2021年,攻克大直径定子铁心箍紧难、内外定子插装精度要求高、弹簧板焊接工艺复杂等技术难题 [1] 灵活性运行技术 - 东方电机持续深耕发电机深度调峰与灵活性运行技术,研发出适配机组灵活性运行的转子端部弹性支撑系统与定子滑销系统 [2] - 结合定子端部量化绑扎、数字化生产等先进工艺,大幅提升发电机灵活性运行的可靠性 [2] - 在新型电网环境下,发电机可实现空载到100%负荷全生命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快速负荷变化需求 [2]
云路股份(688190):春节影响营收略降,静待非晶电机产业化趋势
华源证券· 2025-05-09 12: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春节影响营收略降,静待非晶电机产业化趋势。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8/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4%/16.0%/16.9%,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9/25/21倍。作为国内非晶合金龙头,公司非晶合金持续受益配电变压器景气度,纳米晶合金 + 软磁粉芯打开新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8日,收盘价98.75元,一年最高/最低为131.50/58.18元,总市值11,850百万元,流通市值11,850百万元,总股本120百万股,资产负债率20.39%,每股净资产19.56元/股[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72|1,900|2,126|2,455|2,906| |同比增长率(%)|22.43%|7.24%|11.87%|15.48%|18.3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32|361|410|475|555| |同比增长率(%)|46.62%|8.73%|13.44%|15.96%|16.93%| |每股收益(元/股)|2.77|3.01|3.41|3.96|4.63| |ROE(%)|14.55%|14.41%|14.53%|14.93%|15.40%| |市盈率(P/E)|35.69|32.83|28.94|24.96|21.34|[6] 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4.21亿元(同比 - 4.9%,环比 - 17.8%);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 + 4.3%,环比 - 19.6%);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 + 13%,环比 - 15.7%)[7] - 受春节发货影响营收略降,毛利率基本持平。2025Q1毛利率29.97%,同比 - 0.28pct,环比 - 0.04pct;净利率18.74%,同比 - 1.65pct,环比 - 0.42pct[7] - 非晶出海需求景气,纳米晶 + 软磁粉芯需求可期。非晶海外需求持续景气,公司是行业内最大的非晶合金薄带供应商,年设计产能达10.5万吨;纳米晶带材有望替代传统铁氧体;软磁粉芯站稳光储新能源及充电桩等景气赛道[7]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百万元)|121|282|469|671| |应收票据及账款(百万元)|803|945|1,092|1,292| |预付账款(百万元)|143|160|185|218| |其他应收款(百万元)|3|3|3|4| |存货(百万元)|126|160|183|217|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399|400|420|448| |流动资产总计(百万元)|1,595|1,950|2,352|2,850|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0|0|0|0| |固定资产(百万元)|534|553|568|599| |在建工程(百万元)|55|28|50|50| |无形资产(百万元)|72|72|72|71| |长期待摊费用(百万元)|0|0|0|0|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886|888|886|888|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547|1,541|1,576|1,609| |资产总计(百万元)|3,141|3,491|3,928|4,459| |短期借款(百万元)|0|0|0|0| |应付票据及账款(百万元)|370|336|387|458|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22|200|231|273|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493|537|617|731| |长期借款(百万元)|36|29|22|16|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08|108|108|108|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44|136|130|124| |负债合计(百万元)|636|673|748|855| |股本(百万元)|120|120|120|120| |资本公积(百万元)|1,403|1,403|1,403|1,403| |留存收益(百万元)|982|1,294|1,657|2,081| |归属母公司权益(百万元)|2,505|2,818|3,180|3,604|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 |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2,505|2,818|3,180|3,604|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百万元)|3,141|3,491|3,928|4,459|[8]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00|2,126|2,455|2,906| |营业成本(百万元)|1,319|1,473|1,694|2,005|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3|14|16|19| |销售费用(百万元)|45|57|66|78| |管理费用(百万元)|36|47|54|64| |研发费用(百万元)|114|117|135|160| |财务费用(百万元)|-7|1|0|-1|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13|1|1|1| |信用减值损失(百万元)|-5|-1|-1|-1| |其他经营损益(百万元)|0|0|0|0| |投资收益(百万元)|39|35|35|34|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百万元)|-3|1|1|1| |资产处置收益(百万元)|-1|0|0|0| |其他收益(百万元)|7|8|9|9| |营业利润(百万元)|403|460|534|624|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7|1|1|1|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3|1|1|1| |其他非经营损益(百万元)|0|0|0|0| |利润总额(百万元)|408|460|534|624| |所得税(百万元)|47|51|59|69| |净利润(百万元)|361|410|475|555|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0|0|0|0|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361|410|475|555| |EPS(元)|3.01|3.41|3.96|4.63|[8]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收增长率|7.24%|11.87%|15.48%|18.38%|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增长率|4.91%|14.12%|15.96%|16.93%| |成长能力 -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8.73%|13.44%|15.96%|16.93%| |成长能力 - 经营现金流增长率|-34.32%|101.87%|28.81%|10.32%| |盈利能力 - 毛利率|30.58%|30.70%|30.99%|30.99%| |盈利能力 - 净利率|19.00%|19.26%|19.34%|19.11%| |盈利能力 - ROE|14.41%|14.53%|14.93%|15.40%| |盈利能力 - ROA|11.49%|11.73%|12.09%|12.45%| |盈利能力 - ROIC|19.48%|18.04%|18.92%|20.44%| |估值倍数 - P/E|32.83|28.94|24.96|21.34| |估值倍数 - P/S|6.24|5.57|4.83|4.08| |估值倍数 - P/B|4.73|4.21|3.73|3.29| |估值倍数 - 股息率|0.30%|0.82%|0.95%|1.11%| |估值倍数 - EV/EBITDA|23|22|19|16|[8][9]
九菱科技(873305)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20:0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7日 [3] - 活动地点是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络远程召开 [3] - 参会人员为参与2024年年度报告暨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徐洪林、董事兼总经理许文怀、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张青、董事兼财务负责人陈明、保荐代表人殷博成 [3] 研发与产品相关 - 2024年研发投入8,477,019.56元,研发稀土永磁材料、铁氧体永磁材料、粉末冶金产品10多项,部分已量产,部分中试,今年均可批量生产 [4] - 随着稀土永磁材料和铁氧体永磁材料量产,未来几年对公司收入贡献比例将提升 [4] 业绩相关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93%、4.62%,各季度波动受市场周期影响 [4]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65%,募投项目生产的铁氧体永磁、稀土永磁等产品将成未来收入增长点 [5] 业务规划相关 - 目前没有产品出口,未来视市场情况考虑是否开展出口业务 [5]
云路股份(688190):非晶出货平稳,费用管控良好利润同比增加
长江证券· 2025-05-08 17: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4.2亿元同比降4.9%,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4.3%,扣非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13.0% [2][4] - 收入端或因非晶出货量降低及发货节奏问题;毛利端受非晶出货量和产品结构影响,预计非晶毛利率或稍有提升;费用端四项费用率均下降,费用管控效果好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存货显著提升或对应营收稍有下降;合同负债、应收增加,资产负债率上升,一季度经营净现金流为负 [9] - 公司产能或持续扩张,配电非晶渗透率或提升,非晶电机今年有望从0到1,考虑非晶变压器放量和非晶电机应用空间,未来具备持续较快增长能力,预计2025年归属净利4.2亿元,对应PE估值约27倍,维持“买入”评级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利润表(百万元)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900、2152、2552、3031 [14] - 营业成本分别为1319、1483、1756、2082 [14] - 毛利分别为581、669、797、950 [14]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 2024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21、197、552、785 [14] - 应收账款分别为558、570、763、820 [14] - 存货分别为126、162、170、227 [14]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44、245、517、365 [1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6、 - 85、 - 61、 - 11 [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145、 - 84、 - 101、 - 121 [14] 基本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3.01、3.50、4.19、5.05 [14] - 市盈率分别为30.59、26.57、22.18、18.41 [14] - 市净率分别为4.41、3.93、3.44、2.99 [14]
从对手到盟友,美的、海信联手,家电行业竞合潮来了?
第一财经· 2025-05-08 16:50
在空调、冰箱、洗衣机、厨电等领域,美的和海信是竞争对手。但在昨晚,美的集团(000333.SZ、 00300.HK)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与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罕见同框,见证美的集团与海信集团战略合 作的签约。 从目前透露的信息看,双方将在AI智能体的应用、全球产能布局、智慧物流等方面合作。有意思的 是,两位今年同时上榜福布斯"中国杰出商界女性100"的美的、海信高管——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FO钟 铮、海信集团副总裁兼海信家电(000921.SZ、00921.HK)董事长高玉玲代表双方签约。 曾有多位国内家电经销商告诉笔者,在其收入中,前四大品牌分别为美的、海尔、海信、格力。美的集 团有白色家电、小家电业务,产品线丰富,且近年在供应链效率提升方面积极变革,其去年收入4071亿 元,其中智能家居业务收入2695亿元。海信集团的黑电、白电业务近年均稳步增长,其去年收入2022亿 元,其中做黑电的海信视像(600060.SH)收入585.3亿元、做白电的海信家电收入927.46亿元。 和海尔、格力等竞争对手相比,美的与海信的合作空间更大。因为海尔智家(600690.SH、06690.HK) 也有自己的"日日顺"物流业务, ...
未知机构:非晶电机行业专家交流要点一核心观点1行业定位与前景-20250508
未知机构· 2025-05-08 10:15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非晶电机行业 - 公司:云路股份、安泰科技、广汽埃安、比亚迪、蔚来、博世、尼德科、卧龙电驱、日立金属 [1][2][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行业定位与前景**:非晶电机是新兴领域,处于产业化临界点接近量产;非晶合金替代传统硅钢片是电机行业底层创新,应用潜力大;短期聚焦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远期拓展至家电、工业电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1] - **产业进展**:第三届非晶电机大会参会者增多,包括二级市场投资者、主机厂、硅钢企业、电机厂;广汽埃安非晶电机已在昊铂HL车型上车,5月起量,实测CLTC工况铁损降低40 - 60%,能量效率提升2%,续航增加50公里,初装成本降2400 - 2800元,计划拓展至A0 - C级车型,预计渗透率达20 - 30%;多家厂商预计下半年推出搭载非晶电机的车型 [2][3] - **技术突破与挑战**:非晶材料低铁损、高磁导率,适合高频高速工况,效率提升显著;非晶带材硬脆导致冲压良率低,但规模化后良率提升可期 [4] - **经济性与对比**:每台车初装节省2400 - 2800元,电耗持续降低,成本效益优于碳化硅替代IGBT;对标国内非晶变压器,新能源汽车中期渗透率看30%(900万辆),对应90亿元市场 [5] - **重点公司推荐**:云路股份是全球非晶带材龙头,变压器领域市占率近50%,成本控制好,产能扩张,2024年业绩预期4.5亿元(同比 + 25%),当前PE约25倍,30%渗透率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应年营收90亿,若市占率50%利润4.5亿;安泰科技是传统非晶带材三巨头之一,关注技术突破与汽车客户拓展 [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规模**:新能源车当前需求约10万台电机,2024年出货预计近1万台,产业预计需求爆发增长 [6] - **横向应用**:人形机器人如特斯拉Optimus采用非晶轴向磁通电机;飞行器对能效敏感是潜在新市场;家电/工业电机未来降本后替代空间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