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
搜索文档
2025券商推荐十款炒股软件:新浪财经APP何以稳居首位?
新浪证券· 2025-10-23 14:51
行业整体概况 - 2025年中国证券类APP月活跃用户突破1.66亿,全网渗透率达到15.46% [1] - 炒股软件行业正从“功能堆砌”向“智能生态”转型 [1] - 券商推荐的十款炒股软件榜单依次为:新浪财经APP、同花顺、东方财富、雪球、大智慧、涨乐财富通、通达信、智通财经、腾讯自选股、牛股王 [1] 新浪财经APP领先优势 - 新浪财经APP以9.56分的综合评分在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力压同花顺(9.16分)和东方财富(9.16分)等传统巨头 [1][2] - 公司在数据覆盖、智能工具、资讯质量等核心维度全面领先 [1] - 数据覆盖评分达9.8分,覆盖40多个全球市场,包括A股、港股、美股及期货、外汇等多元资产 [3] - 独家接入纳斯达克Level2数据流,行情刷新速度达0.03秒级,在2025年5月商品期货夜盘暴跌时仍保持毫秒级更新,而多数APP出现1-2秒延迟 [3] - 资讯质量评分达9.7分,对美联储决议、降准等重大事件的中文解读领先行业5-10秒 [4] - 智能工具评分达9.6分,其AI功能“喜娜AI”可在30秒内将万字财报浓缩为300字核心摘要,并标注风险点与机会点 [3] 核心功能与生态建设 - 构建了“快讯接收 - 大V解读 - 智能预警 - 交易跳转”的60秒决策闭环 [4] - 分布式交易网关支持每秒12万笔并发,在2025年2月股市巨震期间保持零卡单记录,智能路由系统使成交速度比行业平均快0.7秒 [4] - 依托新浪系资源整合微博财经大V观点与百万投资者社区,认证分析师占比达82% [4] - 8.14版本新增自选股指数管理功能,允许用户个性化设置投资组合基准 [4] - 公司成为唯一能满足跨市场、全场景需求的全能工具,为行业树立了“智能生态化”新标杆 [4]
打响6000点争夺战!恒生科技ETF天弘(520920)上市11日净流入超21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31
市场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10月22日收跌0.94%,恒生科技指数跌1.41%,未能守住6000点关口 [1] - 恒生科技ETF天弘(520920)同日收跌1.99%,成交额超过1.56亿元 [1] - 该ETF部分成分股逆势上涨,包括蔚来-SW、海尔智家、中芯国际 [1] 资金流向 - 恒生科技ETF天弘(520920)自9月30日上市以来,11个交易日内获得资金净流入21.26亿元 [1] 指数与产品构成 - 恒生科技ETF天弘(520920)紧密跟踪恒生科技指数,该指数由30只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港股构成 [1] - 指数集中度高,涵盖信息技术、可选消费、通讯服务等领域 [1] - 可通过QDII投资于网易、京东、携程、百度、蔚来、腾讯音乐等非港股通上市公司 [1] 行业动态 - 菜鸟供应链将参与淘宝闪购业务,提供“小时达”服务,已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部分区域开展 [1] - 服务计划向更多重点城市拓展,服务类目预计覆盖3C数码、服饰服装、美妆个护、食品等 [1] 机构观点 - 基本面预期回暖,互联网叙事转向“AI赋能”叠加政策加码 [2] - 资金面持续改善,外资超预期回流叠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为港股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2] - 四季度港股或仍有新高 [2]
行动教育(605098):25Q3点评:业绩、收款强势回暖,基本面拐点已现
信达证券· 2025-10-22 21:1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动教育(605098)的投资评级为“买入”,与上次评级一致 [1] 核心观点 - 25年第三季度业绩、收款强势回暖,基本面拐点已现 [2] - 25Q3收入同比增速由负转正至2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43%,增速环比显著回暖 [2][6] - 25Q3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速达53%,收款表现强劲 [6] - 25Q3再次分红,过去12个月股息率达5.6% [3][6] - “百校计划”扩张顺利,AI赋能提升效率效能 [6] - 维持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具吸引力,维持“买入”评级 [6] 财务表现与预测 - **收入与利润**:25Q3实现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28%;归母净利润8340万元,同比增长43%;扣非后净利润8014万元,同比增长62% [2] 预测营业总收入从2024A的7.83亿元增长至2027E的11.2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2.7% [5] 预测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2024A的2.69亿元增长至2027E的3.99亿元 [5] - **盈利能力**:25Q1/Q2/Q3毛利率分别为73.8%/79.8%/80.2%,环比逐季提升,主要因管理培训收入占比提升 [6] 预测毛利率从2024A的76.1%稳步提升至2027E的77.4% [5]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ROE)从2024A的27.9%提升至2027E的30.3% [5] - **现金流与分红**:25Q3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速达53% [6] 25Q3拟派发现金红利每股0.5元(含税),过去12个月股息率达5.6% [3][6] - **估值指标**:基于当前股价,预测市盈率(P/E)从2025E的15.78倍下降至2027E的11.94倍;预测市净率(P/B)从2025E的4.47倍下降至2027E的3.61倍 [5] 业务进展与驱动因素 - “百校计划”扩张顺利,网点扩张推动增长 [6] - AI技术赋能,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和效能 [6] - 25Q3业绩回暖主要因报到率提升,带动收入和收款强势表现 [6]
顺丰同城(09699.HK):即时配送大平台 打造消费新基建
格隆汇· 2025-10-22 20:12
行业前景与驱动力 - 即时配送行业在2023-2028年期间规模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8.9%,订单规模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4.5% [1] - 行业增长由流量多极化、多元即时零售业务发展、餐饮外卖供给扩容、全品类覆盖及下沉市场数字零售高速发展等多重动能驱动 [1] - 具备独立第三方属性及全场景业务覆盖能力的企业在行业中具有稀缺性 [1] 公司定位与业务模式 -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致力于成为“新消费配送第一品牌” [2] - 业务全面覆盖餐饮外卖、同城零售、近场电商及近场服务四大主流消费场景 [2] - 业务类型主要包括面向商家和消费者的同城配送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 [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在23年净利润首次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159% [2] - 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亿元、5.85亿元、8.9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3%、89.4%、52.4% [4] - 盈利能力提升得益于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增强以及科技水平提升带来的精细化运营管理和资源投入产出效益优化 [2] 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具备“第三方+全场景业务覆盖+全渠道兼容”的稀缺属性,精准契合即时配送行业发展趋势 [1] - 作为无商流独立第三方背景的运力平台,公司是商家和流量平台进行私域流量运营时的首选合作伙伴 [3] - 依托与顺丰集团在传统快递及供应链领域的深度协同,公司得以扩大客户基础、提升业务规模 [3] 增长机遇与战略举措 - 在“外卖大战”等背景下,第三方即配平台有望承接商流平台的溢出订单,商家使用第三方独立物流的需求可能被催化 [3] - 公司通过布局无人配送、AI赋能等智能化手段驱动配送效率与服务质量双提升,有望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 [3] - 公司有望深度受益于即时配送行业的蓬勃发展和线上流量去中心化的行业红利 [4]
136号文重塑风电投资逻辑,龙头企业盯上新赛道
第一财经网· 2025-10-21 20:57
政策环境变革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136号文,推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全电量入市,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标志着中国新能源上网固定电价时代结束 [2] - 新能源发电将直面与煤电等能源的价格竞争,由于发电不稳定、可调度性较差,全面入市初期可能面临上网电价下行压力 [2] - 政策调整导致新能源消纳与电价均存在不确定性,推动行业产品变革 [1]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策略 - 行业核心议题转向控制项目度电成本以应对电价不确定性 [3] - 金风科技通过“风储融合”模式应对电价波动,为风电机组配置储能,在电价低谷时储电、高位时释放交易,以提升收益并支持电网平衡 [3] - 金风科技在澳大利亚等市场为风电场配置100%容量储能装置,利用日内峰谷价差套利,该模式已在国内新能源富集区域试点 [3] - 明阳智能推动风机与大数据、AI深度融合,使设备具备收益预判能力,结合实时电价、风速数据动态调整以实现发电收益最大化 [3] - 远景能源发布伽利略AI风机,将风机、储能与AI能源大模型融合,旨在解决功率预测不准、电价波动难把握等问题,其示范项目场站整体收益相较传统风机可提升20%以上 [4] 商业模式创新与多元化 - 上海电气在洮南市投产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采用“风电制氢+生物质制二氧化碳+绿证交易”组合模式,解决消纳难题并实现商业落地 [6] - 金风科技拓展至绿色氢氨醇领域,投资百亿余元建设兴安盟风电耦合制5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配套200万千瓦风电,已承接马士基、赫伯罗特每年75万吨绿色甲醇订单 [6] - 金风科技今年9月宣布投资189亿元建设巴彦淖尔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6] - 山高新能源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启动“新能源+数据中心”一体化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旨在解决新能源消纳并满足数据中心绿电需求 [7] 行业转型方向 - 风电企业需从设备供应商向系统方案解决商转型,更看重全生命周期成本而非单纯设备报价 [3] - 未来新能源产品创新核心将围绕解决适配电网与负荷问题,向电网友好、负荷友好方向推进,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是关键 [4] - 对企业而言,未来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成本控制与技术方案优选能力,更重要的是资源整合能力 [7] - 头部企业高管认为136号文下行业需共同思考转型路径,强化资源整合能力 [1]
顺丰同城(09699):即时配送大平台,打造消费新基建
山西证券· 2025-10-21 11:27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顺丰同城“增持-A”评级 [2][5][7] 核心观点 - 顺丰同城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凭借“第三方+全场景业务覆盖+全渠道兼容”的稀缺属性,有望深度受益于即时配送行业的快速增长 [2][3] - 行业需求端受流量多极化、餐饮外卖供给扩容、即时零售全品类覆盖及下沉市场发展等多重动能驱动,2023-2028年行业规模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18.9% [2][45] - 公司已实现扭亏为盈,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高速增长 [3][5][128] 行业趋势分析 - 即时配送行业正从餐饮外卖向近场服务、近场电商、同城零售等多元化场景发展,成为“万物到家”生态的核心基础设施 [16][17] - 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保障,例如2024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促进即时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1][22] - 即时零售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2023年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预计2023-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1.82% [28][31]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是稀缺的无商流独立第三方运力平台,不与客户存在流量竞争,成为商家私域流量运营和各大流量平台的首选物流合作伙伴 [4][50][91] - 背靠顺丰集团,通过生态协同打造“仓储+转运+同城即时配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有助于拓展高质量客户群并提升粘性 [4][52][105] - 在“外卖大战”等商流平台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作为第三方运力平台有望承接平台的溢出订单,并催化商家转向使用独立物流 [4][10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公司业绩实现全面突破,2023年首次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1.32亿元,同比增长159% [3][87] - 营收增长提速,2024年营收为157.46亿元,同比增长27.11%,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9% [72][7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亿元、5.85亿元、8.91亿元,同比增长133%、89.4%、52.4% [5][128] 运营与科技赋能 - 公司运营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5年上半年活跃骑手数量增至114万人,业务覆盖全国超过2300个市县 [52][67][68] - 通过布局“AI+无人”战略,公司自研CLS城市物流系统并接入大模型,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时效达成率高达95% [115][119] - 无人配送技术应用加速,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在60多个城市投放300台无人车,月均活跃行程约2万趟,有望显著降本增效 [119] 盈利预测基础 - 同城配送服务收入增长驱动来自行业渗透率提升及与KA客户、流量平台合作深化,预计2025-2027年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24.28%、21.59%、17.31% [125][126] - 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增长动力主要源于与顺丰集团的协同效应,预计2025-2027年该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90.16%、61.32%、24.51% [125][126] - 公司预计2025-2027年整体毛利率将稳步提升,分别为7.24%、7.42%、7.54% [126][128]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3%,科技成长板块迎戴维斯双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1:11
科创创业ETF(588360)跟踪的是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单日涨跌幅达20%,该指数从科创板与 创业板中精选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新兴产业股票,覆盖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核心领域。指 数样本聚焦硬科技及成熟创新企业,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和龙头效应,能够综合反映中国前沿产业的 技术壁垒与成长性表现。跟踪指数三季度表现超65%,显著超越科创50(49.02%)和创业板50 (59.45%)。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东吴证券指出,以科创创业50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呈现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尤其海外算力、芯 片制造等硬科技领域存在溢价,科技景气叙事有望从硬件上游传导至下游应用场景。中长期看,企业盈 利复苏趋势确立(信贷周期拐点领先盈利周期约9个月),叠加弱美元叙事,科技主线仍具备景气和叙 事逻辑支撑,建议关注AI赋能、创新药出海等方向。 10月21日早盘,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3%。 ...
恒生科技ETF天弘(520920)涨近3%,连续9日“吸金”累计超17亿元,天猫双11开卖首小时iPhone系列成交额超去年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1 11:11
港股科技板块市场表现 - 10月21日港股市场大幅高开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87% [1] -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中 哔哩哔哩-W上涨超9% 中芯国际 地平线机器人-W与舜宇光学科技上涨超5% 小鹏汽车-W上涨超4% [1] - 恒生科技ETF天弘(520920)涨近3% 成交额为9548.46万元 上个交易日净流入额为1.87亿元 已连续9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净流入额为17.47亿元 [1] 电商与消费电子销售动态 - 2025天猫双11开卖首小时 80个品牌成交破亿 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 18919个品牌首小时成交超去年全天 [2] - 苹果Apple Store官旗iPhone系列成交额超去年全天 AirPods 4 Apple Watch S11等单品首小时成交破千万 [2] 机构对港股市场观点 - 招商证券分析认为AI仍是港股市场明确主线 互联网板块将持续受益 [3]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四季度港股有望再创新高 指出AI赋能叙事深化与政策支持将提振基本面 叠加外资回流和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3]
第33届深圳礼品家居展启幕 汇聚国内外4500家优质展商
中国经济网· 2025-10-21 10:34
展会同期举办20余场高端论坛与活动,涉及潮品、非遗创新融合、AI赋能包装设计等行业热点话题, 为从业者提供与行业大咖对话的机会。 本届展会覆盖30多个消费品类,从杯壶、数码、家居到食品、小家电、IP文创,涵盖福利礼品、商务礼 品及营销礼品所需的所有品类,集中展示礼品供给侧的创新成果及完整的礼品解决方案。礼业各热门品 类主流品牌云集,松下电器、华为、黄天鹅、哈尔斯、富光、BKT等深受买家青睐的知名品牌均携年度 新品亮相,为年底采购旺季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展会首次采用"1+5"六展联动模式,以主展深圳礼品家居展为核心,联动5大专题展,构建了一个覆 盖多元消费热点的产业生态圈,助力参展商与专业买家高效对接。5大专题展各具特色,"跨境出海 展"帮助跨境卖家快速资源对接,"特殊渠道宠物用品展"聚焦宠物用品与礼品渠道的跨界合作,"礼品包 装展"汇聚上万款创意包装,"国际移动电子展"展示AI赋能的数码设备,"IP转化交易会"汇聚全品类IP 授权商。 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吴亚男)10月20日,为期4天的第33届中国(深圳)国际礼品及家居用品展览会 (以下简称"深圳礼品家居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览规 ...
小商品城(600415)20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报告:全球数贸中心提速增效 2025Q3业绩增速亮眼
新浪财经· 2025-10-20 16: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061亿元,同比增长2307%,归母净利润3457亿元,同比增长484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达5348亿元,同比增长3902%,归母净利润1766亿元,同比增长10052%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23亿元,同比增长9956% [1] 主营业务进展 - 全球数贸中心主体工程提前竣工,招商情况超出预期,前两批次累计定位商铺超千间,吸引超万户主体报名 [2] - 第三批无人机、机器人及婴幼童生活用品等行业招商已于8月顺利收官 [2] - Chinagoods平台经营主体2025上半年净利润达155亿元,同比增长10969% [2] AI技术赋能 - Chinagoods平台"小商AI"系列应用累计访问量突破10亿人次 [2] - 公司与腾讯、百度共建AI导航导购系统,联合阿里云研发"世界义乌"商贸大模型 [2] - Chinagoods平台"AI 翻译官"支持116种语言互译同传,成为助力商户对接全球市场的工具 [2] 跨境金融与国际化 - 义支付(YiwuPay)2025年上半年跨境收款金额突破25亿美元,同比增长47%,业务覆盖全球超170个国家和地区 [3] - 公司加速推进香港金融牌照布局,已在香港设立相关公司并启动申请TCSP、MSO等牌照 [3] - 公司推进"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品牌全球化战略,2025年上半年新增出海项目13个 [3] 全球市场拓展 - 东亚首个海外分市场日本大阪义乌市场于6月26日开业 [3] - 公司重点发力中东、南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墨西哥、吉尔吉斯斯坦等海外分市场储备项目加速落地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19637亿元,同比增长2478%,归母净利润3910亿元,同比增长2720% [4]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24313亿元,同比增长2381%,归母净利润5003亿元,同比增长2797% [4]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29638亿元,同比增长2190%,归母净利润6416亿元,同比增长282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