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四川新首富诞生,1500亿
投资界· 2025-09-07 15:19
公司核心发展历程 - 百利天恒市值突破1500亿元人民币 股价从发行价24.70元涨至超380元 累计涨幅达1430% [2][3][7] - 公司创始人朱义1963年出生于四川南充 四川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 复旦大学攻读生物学 1996年创办百利药业(前身)从事化学仿制药和中成药研制 [4][5] - 1998年推出首款仿制药利巴韦林颗粒 占据同品类全国销量第一 成为西南地区仿制药小龙头 [5] - 2010年决定向创新药研发转型 2014年成立西雅图免疫公司(SystImmune) 开启对抗肿瘤ADC分子BL-B01D1的十年研究 [6] - 2017年获得奥博资本和德福资本投资 2023年科创板上市 发行市值约99亿元 [6] - 2025年4月市值突破1000亿元 加入A股千亿市值药企俱乐部 最新市值超1500亿元 [7] 关键业务突破与财务表现 - 2023年6月BL-B01D1临床数据在ASCO年会引发轰动 全球前十MNC中八家递出橄榄枝 [9] - 与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84亿美元(约600亿元人民币)授权合作 刷新全球ADC领域最大BD交易记录 [9] - 首付款8亿美元到账后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58.23亿元 同比增幅936.31% 归母净利润37.08亿元 同比增长575.02% [10]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71亿元 同比减少96.92% 归母净利润-11.18亿元 同比下降123.96% 因尚未有新药获批上市且研发投入持续 [10] 产品与技术优势 - BL-B01D1是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新概念New concept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抗ADC [9][10] - 采用"双头导弹"设计 能同时锁定癌细胞两个弱点 精准杀伤肿瘤且副作用更低 [10] - ADC药物拥有精准靶向、高效杀伤癌细胞、降低毒副作用、克服耐药性等多重优势 被誉为"抗癌神药" [9]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突破100% 成为全球牛市板块 [13] - A股和港股过去一年产生超20支十倍股 生物医药行业数量最多 如歌礼制药、德琪医药、科济药业等 [13] - 港股生物医药板块破发率明显下降 映恩生物首日收涨高达116.7% [13] - 多家企业通过BD交易实现价值重估 如晶泰科技总订单规模近60亿美元 和铂医药上半年新增4项BD交易并连续盈利 [14] - 中国创新药企业产品被全球制药企业认可 行业从"估值修复"迈入"价值重塑"新阶段 [13][14] 创始人与股权结构 - 朱义目前持股74.35% 按持股价值跻身《2025年新财富500创富榜》四川新晋首富 [3][11] - 公司目标为五年内成为跨国药企(MNC) 2014年成立西雅图子公司即定位全球商业化 [11]
ETF市场突破5万亿元,实现跨越式增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7 14:05
ETF市场规模增长 - 全市场ETF规模于8月25日突破5万亿元大关 截至9月4日达到5.02万亿元 [1] - 从4万亿元到5万亿元规模仅用四个多月时间 而突破首万亿元历时16年 [4] - 产品数量超过1200只 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等多元领域 [3] 市场生态与投资理念转变 - ETF扩容反映资本市场生态深刻变革 投资工具箱持续完善 [3] - 投资理念从短线题材炒作转向稳健资产配置与长期价值投资 [6] - 指数化投资成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分享国家发展红利的工具 [8] 外资配置中国资产动向 - 外资通过ETF加速增配中国资产 海外中国相关ETF规模持续上升 [9] - 巴克莱银行持有ETF数量从135只跃升至200只 瑞银集团从57只增至141只 [10] - 5只主要海外中国股票ETF合计规模达266亿美元 较7月底增幅超10% [12] 外资投资偏好与影响 - 外资重点关注AI、机器人、新消费、创新药等行业 [10] - 通过境内ETF和海外中国主题ETF双重渠道配置 资金最终投向中国上市公司 [12] - 外资流入体现对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 提升人民币资产国际认可度 [14] 市场宏观意义 - ETF增长吸引耐心资本和长期资金进场 促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8] - 形成"长钱长投"良性循环 增强市场稳定性并匹配实体经济长期需求 [8] - 海外ETF资金代表中长期配置方向 持续流入体现对中国资产价值的认可 [12]
华安ETF周度行情:A股市场整体回调,消费和科技板块活跃
搜狐财经· 2025-09-07 10:21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下跌1.2% 深证成指下滑0.8% 创业板50指数上涨3.4% 科创50指数下跌5.4% [1] - 日均成交额约为2.6万亿元 较前一周略有下降 [1] - 市场热点呈现轮动格局 黄金和CPO持续活跃 机器人 固态电池 光伏储能行业接连受益 创新药和存储芯片周初局部强势 [1] 消费板块表现 - 食品饮料 白酒 酒店餐饮及零售取得良好业绩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作用增强市场信心 [2] - 浙江绍兴对酒店宴席给予分档补助 超1亿元资金用于汽车 商超及餐饮领域消费券发放 鼓励夜间经济延长营业时间 [2] - 白酒行业需求复苏 库存恢复合理水平 飞天茅台批发价格持续上涨 [2] 农林牧渔与零售业 - 农林牧渔上半年业绩增速显著 饲料海外销量明显提升 生鲜乳生产量环比增长 [2] - 零售领域因电商平台加大线下超市折扣力度及各地消费券发放而活跃 [2] - 家电行业智能化升级和全球化布局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2] 金融地产行业动态 - 公募基金上半年显著增持金融股 银行股因稳健经营表现和良好资产质量受青睐 盈利逐渐修复 [3] - 保险资金保持长线投资策略 倾向于能源和基建龙头 险资系私募规模扩展至2220亿元 [3] - 证券行业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3% 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3.58万亿元 [3] 新能源与电力设备 - 政策推动深远海风电项目发展 光伏行业优化产能布局提升产业链标准 [3] - 新能源汽车8月交付量整体攀升 头部厂商销量显著增长 动力电池装机量稳步提升 出口预期持续改善 [3] -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突破 领先企业加快量产布局 设备订单激增 [3] 海外市场动态 - 海外权益市场整体下跌 阿里巴巴因AI相关收入增长及云业务增速创三年新高股价上涨 带动港股科技板块 [4] - 半导体及苹果概念股受行业波动影响市场表现震荡 [4] - 美国特朗普关税政策被裁定非法 上诉可能加剧政策不确定性 美联储人员变动及降息预期升温增加市场波动风险 [4] 欧洲制造业与大宗商品 - 欧元区制造业扩张和地缘局势缓解推动股市上行 8月制造业PMI终值达50.7创38个月新高 [4] - 伦敦现货黄金收于3548美元/盎司环比上涨3.0% 国内AU9999黄金收于811.5元/克环比上涨3.8% [5] - 黄金维持高位震荡 美联储降息预期 美元走弱及地缘政治风险支撑供给端 全球央行持续购金推动价格上涨 [5][6]
喜娜AI速递:昨夜今晨财经热点要闻|2025年9月7日
搜狐财经· 2025-09-07 06:14
中国证监会及市场动态 - 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审查调查 其任期内A股市场推进科创板开板、北交所开市及全面注册制改革 但沪指20次跌破3000点 [2]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入收官阶段 新规预计每年向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 优化赎回安排并完善销售全链条监管 [2] 美国经济与货币政策 - 美国8月非农新增就业2.2万远低于预期 失业率升至4.3%创近四年新高 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押注升至96% [2][5] - 降息预期推动美债价格上涨、美元指数跳水 人民币汇率上涨且现货黄金走高 美股三大指数盘前拉升后全线跳水 [2][5] 个股与投资者动态 - 牛散赵建平二季度末现身10家A股公司前十大股东 若三季度未调仓则持股市值从8.61亿元升至13.35亿元 浮盈达4.74亿元 [3] - 创新药领域近期利好不断 多家企业在世界肺癌大会公布临床数据并获增持 [3] 国际贸易与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调整进口关税范围 美国可根据贸易协议对部分商品实施零关税 措施旨在保护经济安全并促进国际合作 [3] 科技行业与芯片市场 - 博通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收159.52亿美元同比增22% AI业务营收52亿美元同比增63% 新获100亿美元XPU芯片订单 [3] - AI芯片市场竞争持续 ASIC芯片与GPU芯片将共同发展 博通2026财年AI业绩有望超预期 [3] 资产配置与行业机会 - 中信证券建议9月聚焦资源、创新药、消费电子等板块 美联储降息或强化弱美元环境并加速有色板块行情 [4] - 消费电子板块因苹果和META发布会受关注 创新药催化事件增多有望上行 出海成为中报超预期重要线索 [4] 虚拟货币市场 - 比特币及以太坊等虚拟货币普跌 过去24小时超7万人爆仓 爆仓总金额达2.7亿美元 [5] 电信服务与消费者权益 - 第三方话费充值平台多要求最低50元起充 但三大运营商官方APP支持小额及自定义金额充值 [5] - 律师认为运营商限制充值金额或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5] 企业传闻与回应 - 辛选集团否认创始人辛巴被带走调查传闻 称其账号已移交并由初瑞雪全面接管公司 [5]
华创医药周观点:恩华药业CNS创新管线梳理2025/09/06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9-06 22:18
好的,我将为您分析这篇关于恩华药业和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的研究报告。作为拥有10年经验的投资银行分析师,我会专注于提炼文章的核心投资逻辑和行业洞察。 文章核心观点 - 华创证券对2025年医药行业增长持乐观态度,认为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配置较低,宏观环境积极,投资机会将百花齐放 [11] - 恩华药业在中枢神经(CNS)领域拥有丰富创新管线,多款产品进入后期临床阶段,市场对其认知不应仅限于传统精麻产品 [16] - 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进入产品为王阶段,应关注具备差异化和国际化潜力的管线 [11] - 医疗器械国产替代加速,特别是影像设备招投标回暖、发光集采推动进口替代 [11] - 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需求复苏,供给端出清,长期国产替代空间大 [11][51]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49%,跑赢沪深300指数2.30个百分点,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位 [6] - 涨幅前十股票:海辰药业(28.69%)、长春高新(24.20%)、百花医药(21.34%)、迈威生物-U(21.29%)、泽璟制药-U(18.46%)等 [4][6] - 跌幅前十股票:舒泰神(-23.98%)、广生堂(-15.78%)、塞力医疗(-15.61%)、华康洁净(-13.82%)、昂利康(-13.64%)等 [4][6] 整体投资观点和主线 创新药 - 看好行业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关注国内差异化和海外国际化管线 [11] - 恩华药业CNS创新管线丰富,多款产品进入后期临床 [16] 医疗器械 - 影像类设备招投标量回暖明显,设备更新持续推进 [11] - 发光集采加速进口替代,国产龙头份额提升可观 [11] - 骨科集采出清后恢复较好增长,神经外科集采后放量和进口替代加速 [11]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 - 海外投融资持续回暖,国内投融资底部盘整有望触底回升 [11] - 行业需求复苏,供给端出清,公司进入投入回报期后有望带来高利润弹性 [11] - 长期渗透率低,国产替代趋势明确,并购整合助力公司做大做强 [11][51] 医药工业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改善,估值处于近十年低位 [11] - 关注重磅品种专利到期带来的新增量和纵向拓展制剂企业 [11] 药房 - 处方外流提速,"门诊统筹+互联网处方"成为较优解 [12] - 竞争格局优化,B2C、O2O增速放缓,线上线下融合加速 [12] 医疗服务 - 反腐和集采净化市场环境,推进医生多点执业 [12] - 商保+自费医疗快速扩容,为民营医疗带来差异化优势 [12] 中药 - 基药目录颁布预期,独家基药增速远高于非基药 [9] - 国企改革重视ROE指标,有望带动基本面提升 [9] - 关注医保解限品种和OTC企业 [9] 恩华药业CNS创新管线分析 麻醉领域 - NH600001乳液:GABAA受体激动剂,2025年8月申报NDA,预计2026年获批。相比依托咪酯,克服了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的缺点,不良反应降低。使用范围可从麻醉诱导向麻醉维持阶段拓展,用量有望翻倍 [17] - NH160030:国内首个口服偏向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I期临床阶段,开发癌症疼痛适应症。通过选择性激活G-蛋白信号通路实现强效镇痛,避免呼吸抑制和胃肠道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19][22] 精神分裂领域 - NHL35700:从丹麦灵北引进,D1/5-HT2A/5-HT6受体调节剂,II期临床完成,预计年内进入III期。对D1受体亲和力高于D2,减少锥体外系反应和高泌乳素血症等副作用 [21][23] - NH300231:5-HT2A受体拮抗剂和多巴胺受体调节剂,I期临床阶段。对标强生卢美哌隆(2024年销售额6.81亿美元),国内同靶点唯一临床阶段产品 [24][29] - NH140068:D2/5-HT/TAAR1三受体激动剂,I期临床阶段。TAAR1靶点可调节多巴胺能神经传递,降低神经元放电频率,对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积极作用 [26][30] 其他神经疾病 - NH130:5-HT2A受体反向激动剂,I期数据分析阶段,开发帕金森精神病(PDP)适应症。对标匹莫范色林(2024年销售额6.09亿美元),通过化合物设计避免QT间期延长不良反应 [32][36] - NH280105:Lp-PLA2抑制剂,澳洲I期临床阶段。通过抑制血管炎症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潜在治疗方向,超过80%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伴随脑血管病变 [34][36] - 安泰坦(氘丁苯那嗪):从TEVA引进,2024年2月获得国内独家商业化权益。2023年美国销售额13.7亿美元(约100亿人民币),恩华预计2024-2028年完成20-25亿元人民币销售额 [38][42] 行业和个股事件 - 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心血管产品合作,获1.6亿美元预付款,总潜在价值52亿美元 [62] - 赛诺菲Amlitelimab(OX40L抗体)治疗特应性皮炎III期研究达到所有终点 [62] - 恒瑞医药将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HRS-1893海外权益许可给Braveheart Bio,获65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10.13亿美元里程碑款 [63]
稀缺!机构盯上的筹码大幅集中滞涨股曝光,仅15只!
证券时报· 2025-09-06 07:47
机构评级与行业分布 - 本周59家机构进行1678次"买入型"评级 覆盖929只个股[2] - 医药生物行业94只个股获评级 电子行业80余只 电力设备等6行业均超50只[2] - 医药行业创新药商业化落地 上半年业绩突出 行业成长确定性高 处于"低仓位+估值底"配置窗口[2] 高关注度个股表现 - 51只个股获5家及以上机构关注 美的集团14家机构评级居首 长城汽车12家次之[2] - 比亚迪、海尔智家、长江电力、泸州老窖均获10家及以上机构"买入型"评级[2] - 美的集团上半年净利润260.14亿元 同比增长25.04% 创2016年以来同期最高增幅[4] - 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近14% 海外工厂布局加速(巴西SKD/CKD工厂、泰国投产、匈牙利预计2024年底投产)[4] 股东户数变化与业绩关联 - 89只个股股东户数下降 41只降幅超10% 集中于基础化工、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行业[5] - 伊戈尔股东户数降幅近38% 上半年营收24.67亿元同比增长20.16% 数据中心变压器产能释放并拓展海外市场[5] - 共创草坪、甘化科工股东户数降幅超30% 上半年净利润增幅均超20%[5] - 新北洋、奥赛康、腾亚精工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超100% 润贝航科、博彦科技增幅超50%[5] 滞涨股与市场表现 - 41只筹码集中个股年内平均涨幅超20% 6只涨幅超50%(含奥赛康、腾亚精工)[7] - 15只个股跑输上证指数13.75%涨幅 浙江鼎力年内跌近18% 但上半年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长27.63%[8] - 五粮液年内股价跌超5% 上半年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增长2.28% 股东户数降近13%[8] - 中兴通讯股东户数降超14% 年内股价涨5.55%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12%但营收增长14.51%[9] 重点个股数据明细 - 浙江鼎力(机械设备)股东户数降17.57% 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27.63%[10] - 淮河能源(煤炭)股东户数降16.14% 净利润4.48亿元同比降22.15%[10] - 五粮液(食品饮料)股东户数降12.92% 净利润194.92亿元同比增2.28%[10] - 中兴通讯(通信)股东户数降14.31% 净利润50.58亿元同比降11.77%[10]
翰森制药(3692.HK):创新药收入高增 BD合作持续贡献增量
格隆汇· 2025-09-06 03: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74.34亿元 同比增长14.3% 溢利31.35亿元 同比增长15.0% [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达144/166/192亿元 归母净利润为50/57/64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4%/14%/13% [2] 收入结构分析 - 创新药及合作收入约61.5亿元 占总收入比重达82.7% [1] - 抗肿瘤领域收入45.3亿元 占比60.9% 抗感染收入7.4亿元占比9.9% 中枢神经系统收入7.7亿元占比10.4% 代谢及其他领域收入14.0亿元占比18.8% [1] 研发进展 - 阿美替尼新获批两项适应症:辅助治疗NSCLC和不可切除NSCLC患者根治性放化疗后的维持治疗 [1] - 2025年6月阿美替尼在英国获批上市单药一线治疗 [1] - 新增多个3期关键注册临床:B7H3 ADC(骨与软组织肉瘤)、B7H4 ADC(卵巢癌)、IL-23p19(中重度板块状银屑病) [1] 合作与授权 - 2025年上半年收到默沙东1.12亿美元首付款并计入合作收入 [2] - 2025年6月与Regeneron达成HS-20094对外许可协议 7月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 [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系国内龙头药企 从传统仿制药高效转型创新业务 [2] - 创新药销售收入持续放量 创新性管线迎来出海机遇 有望开拓全球市场 [2]
三生制药(01530.HK):1H25业绩符合预期 创新成果持续落地
格隆汇· 2025-09-06 03:18
1H25业绩表现 - 1H25收入43.56亿元同比下滑0.8% 归母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提升24.6% 调整后净利润11.36亿元同比提升2.1% [1] - 核心产品特比澳收入23.71亿元同比下滑4.2% 占比总收入54.4% 益比奥与赛博尔合计收入4.56亿元同比下滑11.2% 占比10.5% [1] - 脱发领域收入6.90亿元同比增长23.8% 其中蔓迪收入6.82亿元同比增长24.0% CDMO业务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76.1% 三生国健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7.6% [1] 研发管线进展 - 研发管线包含30项在研产品 覆盖血液肿瘤、自免眼科及肾科等领域 [2] - SSGJ-706(抗PD-1/PD-L1双抗)获批两项II期临床 适应症为消化系统肿瘤和非小细胞肺癌 [2] - SSGJ-705(抗PD-1/HER2双抗)中国II期患者入组中 美国IND获FDA批准 SSS59(MUC17/CD3/CD28三抗)进入实体瘤I期临床 [2] 对外合作与授权 - 授予辉瑞SSGJ-707(PD-1/VEGF双抗)全球权益 获12.5亿美元首付款及1亿美元股权认购 潜在里程碑超48亿美元加梯度双位数销售分成 [2] - 7月以1.5亿美元授予辉瑞中国市场权益 未来可能探索与辉瑞ADC管线联用治疗 [2] - 口服紫杉醇进入2025国家医保初审 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症III期完成患者入组 获得DB-1303(HER2 ADC)大中华区商业化权利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6年净利润186.5%/138.3%至62.49亿元/56.64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11.3倍/12.3倍市盈率 目标价上调39.9%至36.50港元 [2]
银华医疗健康混合A:2025年上半年利润104.27万元 净值增长率2.57%
搜狐财经· 2025-09-06 01:56
基金业绩表现 - 上半年基金利润104.27万元 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26元 [2]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2.57% 截至9月5日单位净值1.002元 [2]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17.7% 近三个月增长率17.21% 近半年增长率5.29% [2][5] - 同类排名表现:近三个月101/138 近半年135/138 近一年130/136 [5]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0.0151 最大回撤34.55% 单季度最大回撤27.52%出现在2024年一季度 [23][26] 投资组合特征 - 基金规模3565.23万元 平均股票仓位88.71% 高于同类平均86.95% [2][29] - 持股估值显著低于同类:市盈率(TTM)-279.03倍(同类120.96倍) 市净率(LF)2.76倍(同类4.07倍) 市销率(TTM)3.61倍(同类6.52倍) [9] - 持仓股票成长性指标偏弱: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03%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55% 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1% [14] - 最近半年换手率200.48% 重仓股聚焦AI医疗方向包括晶泰控股、医脉通、百普赛斯等 [36][39] 持有人结构 - 总持有人848户 合计持有4044.78万份 [33] - 机构投资者占比52.59% 个人投资者占比47.41% [33] - 管理人员工持有6万份 占比0.15% [33]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点 - 重点投资医药医疗股票 持仓集中在AI制药+AI医疗方向 [2] - 基金管理人看好医药行业景气度拐点 认为政策优化使行业风险基本出清 [2] - 技术创新被视为核心驱动力 特别强调创新药和AI医疗板块潜力 [2] - 认为AI对医药产业降本增效和创新支持尚未被充分认知 [2]
机构称科创板二季度量价修复明显,关注科创板50ETF(588080)等产品配置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22:25
科创板指数表现 - 本周科创100指数下跌1.8% 科创综指下跌3.7%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5.4% 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下跌7.1% [1] - 科创板50ETF(588080)年内规模增长超160亿元 位居同类产品之首 [1] - 科创板50ETF 2024年以来取得0.43%超额收益 跟踪误差控制效果居于前列 [1] 科创板财务表现 - 2025Q2科创板剔除光伏口径下利润增速回正至14.4% 营收增速上升至12.5% [1] - 科创板ROE较2025Q1回升0.2个百分点 剔除光伏则回升0.4个百分点至3.1% [1] 指数估值特征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滚动市盈率172.0倍 处于99.4%历史分位 [3][5] -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滚动市盈率212.2倍 科创综指241.7倍 科创成长指数193.2倍 [3] - 科创板50指数发布至今分位区间为2020年7月23日至2025年9月4日 [5] 指数成分构成 - 科创板50指数由50只大盘流动性好的股票组成 半导体占比超50% 与医疗器械/光伏设备/软件开发合计占比近75% [4] - 科创板100指数聚焦中小科创企业 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合计占比超80% [4] - 科创综指覆盖全部17个一级行业 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创新药等前沿产业 [4] - 科创成长指数成长风格突出 电子/电力设备/医药生物/汽车行业合计占比超95% [4] 历史收益表现 - 科创成长指数今年以来累计涨幅56.1% 近一年涨幅123.1% 近三年涨幅7.1% [7] - 科创板50指数今年以来涨幅28.3% 近一年涨幅91.5% 近三年涨幅22.5% [7] - 科创板100指数今年以来涨幅44.2% 近一年涨幅96.7% 基日以来年化涨幅5.7% [7] - 科创综指基日以来累计涨幅54.4% 年化涨幅8.2% [7] ETF产品布局 - 全市场跟踪科创板50指数的ETF共18只 跟踪科创板100指数的ETF共12只 [4] - 跟踪科创综指的ETF共14只 跟踪科创成长指数的ETF共4只 [4] - 低费率产品管理费率为0.15%/年 托管费率0.05%/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