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红宝书20250521
2025-05-22 13: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无人物流车、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配网、高端智能装备、农药、聚氨酯、人形机器人、离境退税、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等 - **公司**:国轩高科、金龙羽、上海洗霸、厦钨新能、有研新材等众多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固态电池 - **产业进展加速**: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等将举办研讨会;宝马首批全固态电动汽车上路测试,国轩高科发布全新高安全固态电池[3] - **出货量高增**:2024 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 5.3GWh,同比增 4.3 倍,预计 2030 年达 614.1GWh,全固态比例接近 30%[3] - **硫化物电解质成主流**:2024 年出货量不足 2%,预计 2030 年总体出货量占比达 29.5%,全固态电池电解质中市场份额达 65%[3] 无人物流车 - **特斯拉带动炒作预期**:特斯拉计划 6 月 1 日上线 Robotaxi,引发自动驾驶产业链炒作预期[7] - **无人物流具经济性和市场潜力**:部分路段初步具备经济性,路权放开将打开超千亿级蓝海市场[8] 小米新品 - **新品即将发布**:2025 年 5 月 22 日晚举办发布会,预计发布小米 SUV 车型 Yu7、自研手机 SoC 芯片玄戒 O1 和小米 15SPro 旗舰手机[10] - **小米 Yu7 亮点多**:首款中大型智能电动 SUV,外观优雅,内饰采用 PHUD 全景抬头显示,交互硬件变化增添想象力[10] - **小米玄戒性能强**:采用第二代 3nm 工艺,性能对标苹果 A16 及晓龙 8 Elire,填补国内 5nm 以内设计空白[10] 江淮汽车 - **超高端豪车将上市**:与华为合作的尊界 S800 将于 2025 年 5 月 30 日发布,定位超高端智能豪华轿车,预售价格或下调[13] - **产能和销量目标明确**:安徽肥西超级工厂规划年产 20 万辆,S800 所在产线年产能 3.6 万辆,2026 年预计销量 1.8 万辆,营收目标 180 亿元[14] - **业绩预测向好**:机构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 亿元、17.3 亿元、25.4 亿元[14] 宝光股份 - **新能源配网带动需求**:中国西电集团拟承接股份,我国发布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新能源配网需求带动真空灭弧室需求释放[16][17][18] - **公司优势明显**:真空灭弧室龙头,掌握全套技术,市占率超 30%,2023 年产品毛利率 20.3%高出同行 10.2%[18] - **进军储能市场**:成立子公司宝光智中,以储能调频核心业务进军储能市场[18] 海辰药业 - **布局固态电池业务**:宝马全固态电动汽车测试,国轩高科全固态实验线贯通,公司控股子公司布局固态电池粘合剂和硫化锂,绑定院士团队[19][20] - **创新药业务有亮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持有 NMS 集团 44.88%股权,其开发药物全球年销售额曾超 10 亿美元[20] 粤宏远 A - **并购转型高端智能装备**:《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版发布,公司拟现金购买博创智能约 60%股份[21] - **再生铅业务占比高**:废旧铅蓄电池回收业务占比 88%,旗下新裕有色是广东省内规模最大证照齐全的再生铅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企业[21] 中农立华 - **拟收购台州农资**:2025 年 5 月 20 日公告拟收购台州农资不少于 50%股份,收购后将成控股子公司[22] - **台州农资业务模式多样**:业务模式为连锁配送、代理分销、大农户直销等多业态兼容模式,在水稻籼粳杂交育种方面有优势[22] - **海外业务布局良好**:重点拓展新兴市场,部分国别自主品牌产品销售稳定增长,重点产品在豁免清单中[22] 汇得科技 - **聚氨酯或受益小米汽车**:小米 YU7 上市,小米 SU7 多个关键部件使用聚氨酯材料[23] - **公司主营聚氨酯**:营收占比 92.31%,革用聚氨酯树脂市占率约 10%[23] - **人形机器人应用潜力大**:聚氨酯可用于人工肌肉,使机器人接触更自然流畅[23][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题材信息**: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机器人展示家务能力;北京启用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百度萝卜快跑 2025 年第一季度自动驾驶订单超 1.4 亿单,同比增 75%,累计超 11 亿单[25][26] - **个股信息**:均胜电子为 T 机器人头部总成独供;凌云光为光学动捕龙头;万兴科技旗下软件获微软高层推荐;当升科技与清陶能源合作深化;龙旗科技拟发行 H 股并发力 AI PC 赛道;洁美科技子公司与固态电池企业合作;艾森股份子公司获供应商奖项;瑞贝卡与阿里巴巴合作获投资;科德教育实控人转让股份[26][27][28][29]
马斯克放话"除非死了"也要干特斯拉!押注机器人革命,这场豪赌能赢吗?
搜狐财经· 2025-05-22 08:36
马斯克对特斯拉的控制权与未来规划 - 马斯克宣布未来五年将继续执掌特斯拉,强调其领导对公司未来的重要性 [2] - 特拉华州法院否决马斯克560亿美元薪酬方案,但特斯拉任命新董事杰克·哈通以平衡权力 [2] - 超过70%的投资者因马斯克的领导而选择投资特斯拉,其持股比例为25% [2] 特斯拉的技术革命:Robotaxi - 特斯拉将在6月底于得州奥斯汀推出首批10辆无方向盘Model Y组成的Robotaxi车队,搭载L4级无人驾驶系统 [3] - 预测2026年特斯拉将拥有数百万辆全自动驾驶车辆,通过"共享+订阅"模式颠覆传统车企盈利逻辑 [3] - 特斯拉Dojo超级计算机算力预计2025年跻身全球前五,提升FSD训练效率千倍 [3] 特斯拉的技术革命:Optimus人形机器人 - Optimus原型机已能完成电池分拣、工具操作等复杂任务,手部22个自由度可穿针引线 [4] - 2025年计划投入5000台Optimus进行工厂测试,2026年目标产量5万台,单价可能降至2万美元 [4] - 华为和小米等竞争对手在机器人领域快速进步,特斯拉的先发优势面临挑战 [4] 特斯拉的电池技术突破 - 柏林工厂的固态电池产线将于三季度试生产,能量密度达500Wh/kg,循环寿命超4000次,成本下降40% [4] - 搭载固态电池的Model 2基础款在中国区售价仅16万元,五年可省燃油费8万元 [4] - 4680电池能量密度较2170电池提升5倍,生产成本降低54%,已在Cybertruck上实现装车 [5] 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挑战 - 4月德国销量同比暴跌45.9%,瑞典市场跌幅达80.7%,受政治立场影响 [5] - 欧洲多地抗议活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比亚迪通过元PLUS等车型在20-30万元价格带竞争 [5] - 特斯拉依赖Model 3/Y的老款车型,面临产品更新压力 [5] 特斯拉的未来战略与行业影响 - 马斯克将特斯拉的未来押注于Robotaxi、Optimus和固态电池三大技术革命 [3][4][5] - 特斯拉试图通过技术突破重新建立成本优势,应对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4][5] - 马斯克的五年承诺被视为对特斯拉未来方向的关键保障,但也面临法律和市场双重压力 [2][5]
第2波嘉宾剧透!2025固态电池+硅基负极大会(7.3-5日 宁波)
DT新材料· 2025-05-21 23:38
固态电池与硅基负极行业趋势 - 固态电池因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强、寿命长、快充性能优及宽温域适应性成为全球研究热点,推动新材料(固态电解质、硅基负极)和新技术(干法电极)发展,重构电池产业链竞争格局[1] - 行业核心诉求聚焦低成本与高性能化,技术突破方向包括原料选材、结构调控、界面设计、工程化装备及AI赋能[1] - 应用场景覆盖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eVTOL、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潜在市场规模达万亿级[1][22] 2025第四届大会核心信息 - 会议主题为固态电池与硅基负极创新,将于2025年7月3-5日在宁波举办,由DT新材料主办,吉利、广汽埃安、万向一二三等产业链头部企业支持[1][3] - 设置企业篇与专家篇双论坛,已确认14位顶尖学者参与,包括8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及3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4][5][6][7][10][11][13] 前沿技术突破 - **电解质材料**:邹如强团队开发非晶固态电解质xLi₃N-TaCl₅,使全固态电池在-60℃稳定循环200小时[4];周豪慎团队设计Li₄.2InCl₇.2电解质,实现室温四电子固相转化化学[5] - **高熵材料**:吴忠帅团队研制高熵硫化物电解质Li₂₀/₃(GeSiSb)₁/₃S₅I,推动宽温域全固态电池发展[6] - **硅基负极**:刘俊昊开发电致热冲击硅纳米线超快速制备技术,解决硅负极体积膨胀问题[14];张贵萍研制360Wh/kg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16] 产业化应用进展 - **材料规模化**:杨树斌团队二维材料拓扑转化技术被Nature评价为"推向市场的关键步骤",专利已落地济南三川等企业[13] - **装备工艺**:郭孝东研究成果转化建成多套万吨级生产装置[8][9];崔超婕开发流化床直接制备微米级多孔炭技术,解决酚醛树脂活化难题[15] - **柔性电池**:王兵杰研发纤维锂离子电池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推动智能穿戴设备发展[15] 产业链参与方 - 主机厂:吉利循环制造中心、广汽埃安、万向一二三参与支持[3] - 配套企业:天能控股、维科电池、远东电池等电池制造商深度介入[3] - 学术机构:北京大学、中科院等12所高校研究团队带来最新成果[4][5][6][10][11][12][13][14][15]
市场火爆!30+固态电池企业近期大动作!
DT新材料· 2025-05-21 23:38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产业合作 - 当升科技与清陶能源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24年出货同比大幅增加,高镍正极材料国内市占率第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已导入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客户 [2] - 洁美科技子公司柔震科技与某固态电池企业签署协议,共同开发"高安全轻量化复合集流体"并供货 [3] - 金龙羽签订无人机用EC01系列固态电芯订单(10万支/年),能量密度达500Wh/kg,并发布多款半固态、准固态及全固态电芯产品(容量涵盖10Ah-285Ah) [3] - 璞泰来与Blue Solutions合作开发第四代固态电池材料与装备,提供粘结剂、活性材料等关键部件并定制设备 [4] - 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深化全极耳和方形铝壳固态电池合作,覆盖设备研发与工艺优化 [5] - 中国绿发与天目湖研究院合作开发固态电池及钠离子电池,整合央企资本与科研技术 [6] - 上海洗霸斥资2500万元收购中科院大连化物所5项固态电池相关专利 [7] 项目签约落地 - 恩捷股份投资3亿元建设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项目,分三期建成10吨/100吨/1000吨产能 [8] - 赣锋锂业拟在杭州拱墅区建设高比能固态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基地,聚焦交通电动化领域 [9] 新品发布 - **能量密度突破**:欣旺达"欣·云霄2.0"软固态电池达360Wh/kg [10] 聚圣科技原位固态一体化软包电池实现六维性能突破 [11]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300Wh/kg,全固态电池进入预量产(0.2GWh设计产能) [12] 江苏力维量产400Wh/kg固态电池,支持90C放电 [19] 离子能源产品达450Wh/kg [16] 伟之冠电池推出850Wh/kg半固态电芯 [23] - **应用场景扩展**:天能股份"磐石"系列与绿源、斐兔合作,推出无人机固态电池方案 [13] 新数能发布360Wh/kg无人机固态锂电池 [24] 邢东锂电超低温电池支持-40℃运行 [15] - **技术亮点**:卫蓝新能源推出314Ah储能固态电池 [14] 雄韬股份60Ah固态电池采用原位聚合电解质技术 [25] 东驰能源500Wh/kg准固态电池应用UV交联技术 [26] 材料与技术进展 - **电解质材料**:汇辰科技硫化物电解质纯度超99.95%,计划2026年200吨年产能 [27] 恩捷股份发布超纯硫化锂等硫化物电解质产品 [28] 瑞固新材推出LPSI型硫化物电解质 [29] 蓝珧固态电解质推进年产1万吨项目 [30] - **工艺创新**:金羽新能"无际"准固态电池实现商业交付 [17] 海四达发布全球首款314Ah半固态电池 [18] 毅华新能源推出全固态高镍金属锂电池 [20] 韶山钰盛凝胶型固态聚合物电池适应-30℃~60℃环境 [21]
固态电池:产业链进展持续突破,固态进入中试关键期
2025-05-21 23:1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行业 - **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新宏工科技、纳克诺尔、曼思特、力源亨、厦钨新能、天奈科技、有研新材、东风长安、蔚来、小鹏、吉利、一汽、中科院、宝马、奔驰、新纪元、中网在线、红宇新材、曼恩斯特、利元亨、荣百材料、当升科技、天三杰、金龙鱼电池、海辰药业、包头科发、利元亨、恩捷股份、天赐材料、瑞泰科技、海辰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发展现状与趋势** - 固态电池是未来电池重要发展方向,产业链逐步达成共识,已进入中试阶段 [1][3] - 国家大力支持,投入六七十亿资金推进六七个大项目,目标 2026 年实现硫化物全固态装车,能量密度达 420Wh/kg,循环寿命 1,000 次,2027 年单项目 1,000 辆车 [3][9] - 预计 2027 年动力领域 1GWh 左右放量,逐步应用于低空机器人等领域,未来扩展到动力、手机等方面 [3][15] 2. **企业进展** - 宁德时代有 1000 人研发团队,研究硫化物等方案,进入 60 安时样品阶段,计划 2025 下半年或 2026 上半年落地中试线,规模零点几个 G 瓦时 [29] - 比亚迪下线 60 安时固态电芯,致力于解决快充循环问题,计划 2027 年室温快充并批量示范性装车,2030 年大规模量产 [30] - 国轩高科发布全新全固态高能量密度电池和两款产品,推进准固态产品发展,固态电池搭载新纪元 ET 车型 [10][13][30] - 一汽与中科院合作,全固态电池容量 66 安时,循环寿命 1000 次,能量密度 400Wh/kg [12] 3. **材料端进展** - 正极、负极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干湿法并行测试有成果,硫化物突破千米级大卷,加压条件降至 1 - 2 兆帕 [1][5] - 硫化物固态电池价格现阶段千万级别,国家目标 2026 年降至 250 万元每吨,2030 年降至几十万每吨 [3][14] 4. **技术路线** - 主流厂商选硫化物为主流路线,离子导率高,但固固界面接触问题影响性能,若处理得当有望超越液体电解质 [16] - 部分厂商尝试卤化物与硫化物复合方案降成本和解决正极匹配问题,但仍以硫化物为主 [16] 5. **安全性** - 固态电池具备本征安全性,不产生有害气体,制造致密化处理使硫化物与空气难接触,不使用可燃液态电解液 [17][19] 6. **成本降低** - 硫化锂降成本方法有直接燃爆法、碳热还原法、液相法、BCB 法和厦钨新能的 CVD 工艺 [22] 7. **制造工艺** - 大部分厂商采用湿法工艺,膜厚度更薄更稳定,可达 30 微米左右;干法工艺有长期潜力,但技术未成熟 [25][26] 8. **设备技术** - 多级连轧辊成膜设备和等静压设备技术壁垒高,国内包头科发和利元亨在等静压领域表现突出 [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5 年下半年预期**:预计发布新固态电池技术路线,部分厂商在无人机和机器人领域获订单,国轩高科金士全固态电池循环寿命提升,中网在线建成 0.2G 生产线并搭载新元 1T 车型 [31] 2. **中核固能突破**:采用湿法制备千米级稳定大卷,建成首条百吨级硫化物生产线,膜厚度小于 20 微米,离子电导率优异,小型电芯能量密度达 350Wh/kg,循环寿命 1000 次,加压水平 1 - 2 兆帕,2025 年底预计突破 420Wh/kg [32] 3. **企业设备进展**:宏工科技签订数千万级订单,交付小试线设备,设备单 GWh 价值 1000 万 - 3000 万人民币;纳科诺尔专注干法成膜设备,设备价值量 2000 万 - 3000 万人民币,获国内头部客户订单 [33] 4. **层状正极材料**:通过优化实现更好快充性能,2025 年公司已千吨级出货,关注 CVD 降本及与日本送样情况 [34] 5. **海辰药业布局**:与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合作开发替代 PTFE 材料的粘结剂,进入中试阶段,采用液相法制备硫化锂 [35] 6. **投资建议**:首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设备端推荐红宇新材和纳科诺尔,材料端首推天奈科技等,关注金龙鱼电池及海辰药业等新标的 [36]
东兴证券晨报-20250521
东兴证券· 2025-05-21 18:48
黄金珠宝行业 核心观点 金价上行压抑黄金珠宝消费需求,行业收入和业绩表现较弱且公司业绩分化,呈现产品和品牌重要性提升、高端品牌引领新模式、消费客群年轻化与工艺提升共振等趋势,投资可关注高性价比投资类产品占比高及产品设计和品牌力强的品牌 [2][3][7] 行业表现 - 2024 年 A 股黄金珠宝行业营收同比降 4.73%,归母净利润同比降 17.75%;A 股 + 港股营收同比增 3.2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 9.87%;上海黄金交易所 Au9999 黄金价格全年涨 27.87% [2] - 2025 年一季度 A 股黄金珠宝行业营收同比降 25.2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 3.46% [2] 公司业绩分化 - 投资金条产品占比高的公司如菜百股份受益,其贵金属投资产品营收 129 亿元,同比增 45.28% [3] - 品牌属性强、产品差异化设计的公司如老铺黄金、潮宏基、曼卡龙等有独特竞争优势 [3] 行业趋势 - 金价上行通道中,渠道驱动性减弱,产品和品牌重要性提升,行业拓店速度减慢,部分公司门店数量下降 [3] - 高端品牌引领行业探索品牌化发展之路,如老铺黄金从传统贸易商转变为品牌商 [4] - 消费客群年轻化和情绪化显现,与黄金加工技术提升同频共振,黄金产品时尚度和设计感提升 [4] 展望与投资策略 - 长期金价受央行购金需求支撑,中短期或小幅回调后大幅震荡;黄金珠宝消费需求压制或缓解,投资类需求或好于消费类,部分品牌有望延续好表现 [7] - 投资关注高性价比投资类产品占比高及产品设计和品牌力强的品牌,长期看好技术领先、品牌力打造能力强的品牌 [7] 快递行业 核心观点 4 月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长,通达系单价下探但“以价换量”效果减退,行业竞争倒逼企业重视服务质量转型升级,建议关注服务品质领先的龙头 [8][9][11] 行业数据 - 4 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完成量 163.15 亿件,同比增 19.1%,行业淡季需求端偏弱,通达系件量增速环比略降 [8][9] - 4 月同城件业务量同比增 8.4%,异地件业务量增长 20.0% [9] 公司表现 - 顺丰业务量增速提升至 30.0%,高于通达系,市场份额同比提升 0.7pct,业务向电商件延伸 [9] - 圆通、申通增速高于行业均值,圆通市场份额同比提升 0.8pct;韵达业务量增速低于行业均值,市场份额下降 0.7pct [9] 价格情况 - 申通、韵达与圆通 4 月单票收入同比降幅分别为 3.9%、6.8%和 7.0%,环比分别下降 0.04 元、0.05 元和 0.04 元/票 [9] - 顺丰 4 月单票收入同比下降 13.9%,环比下降 2.4%,因电商件占比上升 [10] 行业趋势 - “以价换量”策略边际效应递减,低价件领域挖掘价格敏感型客户充分,继续降价增量需求有限,中长期竞争逻辑或改变 [10] - 价格战近期缓和概率不大,未来几个月竞争烈度或维持较高水平 [10] 投资建议 关注服务品质领先的行业龙头中通和圆通 [11] 光伏行业 核心观点 2024 年光伏全行业盈利能力下滑,2025 年 Q1 抢装带动业绩回暖,但产业链利润修复力度和持续性待察,投资关注电池片、硅料、优势辅材龙头和储能 PCS 领域 [16][19] 行业业绩 - 2024 年光伏全行业营收 8410.82 亿元,下滑 24.4%,归母净利润 -347.98 亿元,下滑 140.0%,毛利率中值 8.07%,净利率中值 0.22% [16] - 2025Q1 全行业归母净利润 -68.38 亿元,环比减亏 72.2%,毛利率环比升 1.91 个百分点至 6.76%,净利率环比升 2.66 个百分点至 -3.46% [16] 细分领域表现 - 2024 年仅银浆/铝边框/支架/焊带/逆变器营收正增长,主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由盈转亏,支架/逆变器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 40.4%/4.6% [17] - 2025 年 Q1 接线盒/电池片/玻璃/银浆营收正增长,主产业链各环节环比减亏,辅材改善幅度更大,焊带/接线盒/胶膜领先 [18] 投资策略 关注技术迭代快的电池片和高启停成本的硅料环节尾部产能出清、优势辅材龙头、需求高景气的储能 PCS 领域,推荐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有望受益 [19] 国轩高科 核心观点 国轩高科多项新品发布,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产品矩阵升级出货量有望高增,看好长期成长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0][23] 事件 5 月 16 - 17 日举办全球科技大会,发布 6 款新品及产品进展情况更新 [20] 固态电池进展 - 发布“G 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续航达 1000km,应用场景广,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 [21] - “金石”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取得进展,已开始装车路测 [21] - 规划 12GWh“G 垣”准固态电池产能,首条 0.2GWh 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成,良品率超 90%,启动 2GWh 量产线设计 [21] 产品矩阵升级 - 发布“启晨”二代电芯、“G 行”重卡电池标准箱、“乾元智储”20MWh 储能电池系统等新产品 [22] - 2025Q1 中国与海外装机量增速 +205%/108%,市占率分别为 5.0%与 2.0%,同比 +1.3/+0.8pct [22] 投资评级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3]
固态电池+核电,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实现小批量出货,这家公司级材料获得法国头部企业订单!
摩尔投研精选· 2025-05-21 18:01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国轩高科已建成0 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发布6项新产品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 [1] - 准固态电池已有4家以上客户进入上车测试阶段 [1] - 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液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政策与行业规划 - 《中国制造2025》修订版提出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计划目标2030年量产成本降至液态电池1 5倍 [1] - 政策目标2030年高端车型固态电池渗透率达到30% [1] 车企布局时间表 - 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主流车企固态电池装车时间集中在2026-2030年 [1] - 多家车企计划2027年左右上市搭载全固态电池的车型 [1] 市场规模预测 - 中国固态电池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0亿元增长至2030年200亿元 [1] 公司商业进展 - 国轩高科已获得法国头部企业订单 [1] - 公司是全球最大电熔氧化锆生产商之一 [1]
三大股指继续上涨,北证50指数再创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1 13:04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上涨0 38%报3393 49点 深成指上涨0 53%报10303 99点 创业板指上涨0 99%报2068 65点 科创50指数上涨0 11%报998 79点 北证50指数上涨1 30%报1493 14点续创历史新高 [1] - 北证50指数成交额278 83亿元 开盘1470 40点 最高1497 21点 最低1464 30点 动态市盈率78 5倍 市净率5 09倍 5日涨幅5 08% 20日涨幅12 36% 60日涨幅14 06% [2] - 央行开展15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1 4% 当日净投放650亿元 [2] 行业动态 - 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股东回报增强 科技含量提升 抗风险能力增强 [3] - 对冲基金一季度减持美股科技七巨头 增持中概股 包括阿里巴巴 拼多多 百度和京东 [3]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股市指数目标 MSCI中国指数78点 恒生指数24500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8900点 沪深300指数4000点 [3] - 固态电池板块涨幅2 14% 创新药板块涨幅1 86% 钠电池板块涨幅1 68% 可控核聚变板块跌幅1 73% PEEK材料板块跌幅1 59% [4] 公司分析 - 国轩高科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加速 海外布局逐步落地 竞争优势持续显现 [8] - 龙蟠科技出海产能建设领先 与头部客户深度绑定 行业景气度改善带来业绩弹性 [8] - 当升科技固态电解质布局多技术路线 2024年固态正极出货近千吨 钠电正极材料批量供货 [8] -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设备及干法电极设备已发货至欧美日韩客户 获得重复订单 [8]
锂电产业链 24 年&2501业绩回顾:拨云见日,周期复苏启新程
银河证券· 2025-05-21 09: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新行业,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淡季不淡,25年或是国内电动化率迈入50+%并开启新一轮高增期的关键时期,需求支撑性强;海外美国市场低迷、欧洲有所回暖,国内车企出海潜力大;储能装机短期下滑但中长期潜力大,国内电池企业地位稳固且有望提升 [6] - 电芯强者恒强,25Q1营收增长,价格企稳或带来出货量与收入共振;25Q2需求预计平稳增长,价格触底,盈利向上,龙头优势明显 [6] - 经对比25Q1业绩和综合技术等因素,材料环节迎来修复良机,建议布局磷酸铁锂、结构件、负极材料、电解液、铜箔、三元、隔膜 [6] - 充电设备及服务景气度回升,25Q1装机大增,快充技术或倒逼设施更新迭代,市场竞争加剧 [6] - 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富临精工等,建议关注科达利、贝特瑞等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需求:国内24年超预期,25Q1淡季不淡 - 中国: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5.9万辆,同比高增36.1%,渗透率40.9%;25Q1销量307.5万辆,同比高增47.1%;预计25年渗透率迈入50+% [9] - 美国:24年销量160.6万辆,同比+9.6%;25Q1销量39.3万辆,同比+11.3%;特朗普2.0时代政策倾向性或降温,关税风险影响市场 [10] - 欧洲:24年销量300.8万辆,同比-0.7%;25Q1销量84.9万辆,同比+21.3%;26年碳排放法规趋严将刺激电动车推广 [11] - 全球:25Q1新能源汽车销量约433万辆,同比+33.4%;中国市场份额扩大,国内车企出海潜力大 [11] - 动力电池:24年全球装车量895GWh,同比+26%;25Q1新增装车量221.8GWh,国内123.4GWh同比大增52% [16] - 需求结构:25Q1磷酸铁锂装车量占比提升至80.8%,替代三元材料势头不减 [27] - 单车装车量:25年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单车平均带电量同比提升6.3%至50.8kWh [28] - 储能:25Q1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同比-1.5%/-5.5%;中长期新能源主动配储潜力大 [32] 产业链:25Q1进入复苏期 - 营收:25Q1锂电全产业链营收2265.7亿元,同比+12%,环比-12%;材料环节改善明显,设备企业仍在探底 [38] - 利润:除设备环节外,其余各环节均进入修复期,动力电池引领行业复苏 [39] - 毛利率:25Q1锂电全产业链毛利率19%,同比-1pcts,环比+4pcts;动力电池和设备环节环比修复 [41] - 费用率:25Q1锂电全产业链期间费用率10%,同比-3pcts,环比+3.1pcts;锂电设备期间费用率较高 [41] - 现金流:25Q1锂电全产业链经营净现金流318亿元,同比+20pcts,环比-43pcts;动力电池环节现金流强势 [44] - 资本开支:25Q1锂电全产业链期间资本开支333.8亿元,同比+2pcts,环比+7pcts;动力电池环节带动投资 [44] - 库存周转率:25Q1锂电全产业链库存周转率0.92次,同比材料环节改善,动力电池下滑 [48] - 应收周转率:25Q1锂电全产业链应收周转率0.97次,环比下滑,上游原材料回款管理增强 [48] 电芯:强者恒强,龙头效应突出 - 基本面 - 量:25Q1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184.3GWh,同比+52.8%;市场格局稳定,TOP2/TOP10维持67%/93% [52] - 基本面 - 价:25Q1新能源汽车降价力度基本持平,3 - 4月降低;电池端价格下滑,后续有望企稳 [53] - 营收:25Q1行业营收1229亿元,同比+9.6%,环比-18.25%;价格企稳将带来出货量与收入共振 [57] - 毛利率:25Q1行业毛利率22.1%,同比-1.48pcts,环比+7.08pcts;宁德时代领先,二线梯队回升 [57] - 费用控制:25Q1行业期间费用率9.2%,同比-4.25pcts,环比+5.75pcts,整体呈下降趋势 [58] - 净利润:25Q1行业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31%,环比-6%,行业进入复苏向上趋势 [60] - 经营性现金流:25Q1行业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34%,大部分企业现金流改善 [65] - 资本开支:25Q1行业资本开支同比增长27.1%至164亿元,头部企业扩产 [65] - 营运效率:25Q1行业存货周转率、应收周转率分别为1.08次、1.04次,同比略有下滑 [67] - 展望后续:25Q2需求进入观察窗口期,预计国内平稳增长,海外超预期;价格触底,盈利增强,看好龙头业绩 [71] 材料:逐步走出周期底 正极材料&前驱体:关注高压密铁锂趋势 - 基本面:25Q1行业代表公司正极材料合计产量88.3万吨,同比+53%;磷酸铁锂产量69万吨,同比+77%;碳酸锂价格下跌,三元相对抗跌 [74] - 业绩:25Q1行业营收345亿元,同比+19.6%;归母净利率1.7%,同比微降/环比+4pcts;行业毛利率9%,同/环比分别+0.1pcts/-1.1pcts [80] -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25Q1行业经营性现金流符合季节性备货需求,资本开支同比+21%,存货和应收周转率改善 [87] 结构件:稳定表现穿越周期 - 业绩:25Q1行业营收48亿元,同比+22%,环比-12%;归母净利率9.6%,同/环比+0.4pcts/-0.1pcts;毛利率18.9%,同/环比分别+0.2pcts/-4.0pcts [92] -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25Q1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速6.31%,同/环比高增2267%/124%;资本开支节奏与电芯环节一致性好 [96] 负极材料:价格探底,关注快充、硅基等边际变化 - 基本面:25Q1行业代表公司负极材料合计产量65.2万吨,同比+64%;石墨负极价格下滑,成本波动向上 [103] - 业绩:25Q1行业营收117亿元,同比+23%,环比-10%;归母净利率4.9%,同/环比+1.4pcts/+3.1pcts;毛利率20%,同/环比分别+1.4pcts/-0.3pcts [105] -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25Q1行业经营性现金流恶化,资本开支同比-18%,营运能力上龙一龙二应收周转率优于二三线企业 [108] 充电设备及服务板块:景气度回升 - 25Q1装机同/环比大增75.3%,2025年在设备更新等政策调控下,行业景气度有望回升;快充技术或倒逼充电基础设施更新迭代,TOP5运营商市占率同比微降,市场竞争加剧;25Q1收入同/环比分别+5%/-31%,扣非同/环比分别+20%/-16%,板块内竞争加剧形成分化 [6] 综述&投资建议 - 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富临精工等,建议关注科达利、贝特瑞、尚太科技、天赐材料、嘉元科技、星源材质、欣旺达、湖南裕能、龙蟠科技、中科电气、天奈科技等 [6]
国轩高科:多项新品发布,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20250520
东兴证券· 2025-05-20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持续提速,已逐步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有望在固态电池技术革新浪潮中维持领先地位 [2] - 产品矩阵升级,公司出货量有望维持高增,当前已具备丰富产品体系,可满足下游多样化需求 [3] - 公司在产品端的矩阵扩容与迭代升级有望带来利润增量,结合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加速及海外布局落地,未来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显现,看好长期成长性 [4]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动力锂电池和输配电设备两大业务板块,主要产品有动力锂电池产品、输配电产品等 [6] - 2025年5月28日将召开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 [6] - 52周股价区间为25.41 - 17.87元,总市值416.5亿元,流通市值398.5亿元,总股本180,301万股,流通A股172,512万股,52周日均换手率2.26 [6] 新品发布情况 - 5月16 - 17日举办国轩高科2025全球科技大会,集中发布6款新品及产品进展,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启晨”二代电芯、“G行”重卡电池标准箱、“乾元智储”20MWh储能电池系统、Axtrem数智化解决方案与“金石”全固态电池 [1] 固态电池进展 - “G垣”准固态电池采用197Ah方形电芯设计,电芯能量密度超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超235Wh/kg,搭载新能源车可续航1,000km,应用场景覆盖eVTOL、人形机器人等,已进入客户验证阶段,完成超5家客户电芯送样测试与超4家客户上车测试,“001”号样车总里程超1万公里 [2] - “金石”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取得明显进展,现阶段电芯与电池能量密度分别达350/280Wh/kg,已开始装车路测 [2] - 已规划12GWh“G垣”准固态电池产能,首条0.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完成建设,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产品良品率超90%,全面启动第一代2GWh全固态电池量产线设计工作 [2] 其他产品情况 - “启晨”二代与“G行”产品分别针对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续航与快充性能迭代,加强了循环寿命与安全性能 [3] - “乾元智储”储能系统凭借全球最大单舱容量与25年设计寿命等优势,已获超6GWh在建与意向项目订单 [3] 出货量情况 - 2025Q1中国与海外装机量增速分别为+205%/108%,市占率分别为5.0%与2.0%,同比+1.3/+0.8pct [3]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605.49|35391.82|44662.10|55165.14|67198.75| |增长率|37.11%|11.98%|26.19%|23.52%|21.8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938.73|1206.79|1620.58|2218.09|2959.26| |增长率|201.28%|28.56%|34.29%|36.87%|33.41%| |净资产收益率|3.74%|4.65%|5.88%|7.44%|9.03%| |每股收益(元)|0.52|0.67|0.90|1.23|1.64| |PE*|44.41|34.54|25.72|18.79|14.09| |PB*|1.66|1.61|1.51|1.40|1.27|[10]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类型|标题|日期| |----|----|----| |公司普通报告|国轩高科(002074.SZ):全球份额提升,海外业务拓展稳步推进—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5 - 05 - 13| |行业普通报告|光伏行业对等关税征收点评:贸易壁垒高悬,全球竞争加剧—光伏行业事件点评|2025 - 04 - 08|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储能电池受加征关税政策影响,产业链主导+出海有望维持我国企业竞争优势|2025 - 04 - 08| |行业普通报告|光伏行业:抢装带动产业链价格小幅回升—光伏行业跟踪报告|2025 - 04 - 02|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格局、技术、应用三重驱动,储能行业迈向新周期—《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点评|2025 - 03 - 05|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绿电行业有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2025 - 02 - 10| |行业普通报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零碳园区有望催化光 - 储 - 氢应用需求释放|2025 - 01 - 16| |行业深度报告|锂电行业2025年投资展望:基本面企稳回暖,新技术应用进程提速|2025 - 01 - 02| |公司普通报告|国轩高科(002074.SZ):储能贡献利润增量,出海+新产品双轨齐发力—2024年半年报点评|2024 - 09 - 23| |行业深度报告|2024年锂电板块中期策略:基本面有望迎来改善,关注出海与固态电池应用进程|2024 - 08 - 05| |公司普通报告|国轩高科(002074.SZ):发布全固态电池等重磅新品,产品矩阵扩容有望拓展优化客户结构|2024 - 05 - 21| |公司普通报告|国轩高科(002074.SZ):费用端持续改善,全球化战略成效初显—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2024 - 04 - 25|[14] 分析师简介 - 洪一为中山大学金融学硕士,CPA、CIIA,2016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等领域,从业获2017年水晶球公募榜入围,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第5 [15] - 吴征洋为美国密歇根大学金融工程硕士,有4年投资研究经验,2022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电力设备新能源等领域 [16] - 侯河清为金融学硕士,有3年产业投资经验,2022年加盟东兴证券研究所,主要覆盖电新行业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