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中国大胜?美债35年最大危机,人民币大涨4000点,CIPS结算再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9-17 22:24
每次一提到人民国际化,总会有人在叫嚣,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是不具备国家化的基础,这个观念就像是被西方殖民主义给脑子刻画上了 思想钢印一样,总让人觉得能够承担起国际贸易结算重任的货币非美元莫属。 然而事实上,全球最基础的通用货币本身也不是信用货币,而是白银和黄金这类贵金属。 换句话说就是,哪个国家的信用货币能够承诺和黄金或者白银进行绑定,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就是全球的通用货币。 以前,美国承诺,美元和黄金强制绑定,后来美国违约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由通过军事霸权用战争的方式和石油绑定,但 现如今,石油也在和美元脱钩,比如在俄罗斯和沙特卖石油,不一定非要支付美元。 那么美元和美债不再被全球需要的时候,美元还有什么价值?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有人老说,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成不了国际货币。这想法太老套了,就像被刻了思想钢印一样。想想历史上,全球通用的货币从来都是 跟真东西挂钩的,以前是黄金白银,后来美元绑石油。现在石油也不跟美元死心塌地了,俄罗斯、沙特卖石油,都开始收人民币了。中国 从美国进口的能源已经降到几乎为零,7 月进口的原油、天然气和煤炭加起来不到 1 吨。反而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同比增长 16 ...
巩固香港债券中心地位 下周“固定收益及货币论坛”或公布路线图
新华财经· 2025-09-17 22:04
香港债券市场发展计划 - 香港政府提出建构国际领先债券市场 通过统一交易平台加强债市交易活动[1] - 香港证监会及金管局将于9月25日发布路线图 涵盖债券结算交收能力提升及二级市场交易促进措施[1] -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利用与人民银行8000亿元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中的1000亿元支持贸易融资[1] 金融基础设施升级 - 香港债券结算及交收能力已成熟 未来将促成统一交易平台以加强债市交易活动[1] - 当局探讨提升债券中心地位 包括加强来港发债 在港进行抵押及回购债券等二级市场交易[1] 人民币业务拓展 - 金管局设立新"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 通过银行扩大额度为企业提供充足稳定资金[1] - 目标企业除进出口贸易公司外 还包括计划业务出海的企业 金额未定但预计需求增加[1]
金融护航新动能|《财经》社评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36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中国经济能否行稳致远,端赖由新技术变革和社会经济生活中 出现的新需求所驱动的新动能,能否足够强劲,能否顺利接棒旧动能,并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在这个进 程中,金融如何因应新技术变革和新需求所带来的新挑战和新趋势,如何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为新动能 保驾护航,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将决定中国经济和金融业自身的发展前景。 除了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动能、新挑战和新机遇,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需求,也 将为中国金融行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比如人口老龄化在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带来 巨大的机遇,其间所涉及的银发经济等无疑将为养老金融等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养老金融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狭义的养老保险,其范围可以涵盖银发经济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关键是如何 把养老所涉及的各种需求加以有效的金融产品化。可以说,在中国现阶段养老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未 来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养老金融的发展,将不仅为金融行业自身,也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新需求、 新动能和新回旋空间。养老金融如能快速健康发展,将为养老空间、养老设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急 需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而这反过来 ...
特朗普剧透,美联储大幅度降息?外资蜂拥至中国,人民币大涨4000点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28
不仅怼上了鲍威尔,还把美联储的"独立性"当成了可以随手撕扯的标签。就在这场口水仗愈演愈烈的时候,美国的经济数据也不给力,制造业、就业、消费 全线发虚。 市场立马嗅到了风向变了,纷纷赌美联储要转弯。 而资本市场的反应也没多含蓄,美元开始走低,资金开始找退路,眼光一下子投向了东方。人民币趁着这个机会,一路往上冲,外资也像久旱逢甘霖一样往 中国市场扎堆。 特朗普又一次把市场搅得天翻地覆。这位2025年重返白宫的"老朋友",最近在公开场合频频对美联储开炮,一副"降息你还不动手"的架势。 眼下这场"东升西降"的节奏,已经让全球金融格局的天平开始向另一侧偏移。 谁都知道美联储手里有调控利率的"遥控器",但现在看来,这只手似乎已经被政治力量"借用"了一下。特朗普再次上台后,态度变得比上次任期更直接。 他不再拐弯抹角,而是摆明了要美联储配合白宫的经济计划。降息,是目前他最想看到的动作。对他来说,低利率是救股市、压债务、冲经济的"三合一"法 宝。 反观美联储这边,虽然嘴上还在讲数据导向、政策独立,但动作明显慢了半拍。面对总统连番施压,内部也开始出现摇摆。 美国的通胀虽然回落了一些,但经济基本面已经出现不小的裂缝。制造业的下行、 ...
信息量超大!李家超重磅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9-17 18:50
【导读】李家超:推动股、债、汇市场全面发展,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投资移民门槛将再降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 9月17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于香港立法会发表《行政长官2025年施政报告》(以下简称《施政报告》),这是他上任以来发 表的第四份施政报告。 在此,我们重点梳理了《施政报告》中提到的金融、产业及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方面的措施,以飨读者。 推动股、债、汇市场全面发展 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 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不断强化香港金融体系,令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重回全球第三。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正落实稳定币发行人制度,并就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的发牌制度制订立法建议,香港证监会正研究在充分保障投 资者 利益 的前提下,扩展可提供予专业投资者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加强国际税务合作,打击跨境逃税。香港证监会透过引入自 动化汇报和数据监测工具,构建香港数字资产的风险防线。 以科创促进新型工业化 重点培育四大产业 李家超说:"我们会把握世界投资者重新配置资产 的 机遇,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持续强化股票市场,构建国际领先的债券市场及蓬勃 的货币市场,促进保险业与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发展;加速发展 ...
中企出海求新,金融叙事改写
36氪· 2025-09-17 17:32
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 - 外贸企业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可规避汇率风险并提升经营效益 例如700万元订单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7:1跌至6.9:1时减少10万元损失 [1] - 中国央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央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覆盖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 [9] - 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2023年达52.3万亿元 2024年增至64.1万亿元 同比增速均超20% 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12] 跨境支付系统升级 - CIPS系统覆盖187个国家4900余家银行机构 通过优化路径实现高效资金转移 [6] - 建行"跨境易支付"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秒级到账 向哈萨克斯坦汇款仅需10-15分钟 [7][8] - 富滇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平台实现实时到账 费用较SWIFT大幅下降 [8] 贸易流向与结算币种 - 前八个月对东盟出口增长15.8% 非洲增长25.9% 南亚增长10.8% 中亚增长13.9% [9] - 建行支持140余币种结算 招行支持超140种币种收支 中信银行覆盖近150个国家货币 [10] - 外贸企业从美国转向亚非拉市场 多币种灵活结算需求上升 [8][9] 金融机构服务创新 - 银行提供全链条服务 包括汇率避险策略如远期结售汇和外汇掉期产品 [15] - 建行为企业定制3800万元跨境代付通额度缓解经营压力 [16] - 金融机构整合支付结算、贸易融资、投资和保险等功能 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21] 外贸韧性及产业升级 - 前八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3.5% 出口17.61万亿元增长6.9% [9] - 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和锂电池等"新三样"成为外贸新动力 [28] - 对外投资存量超3万亿美元占全球7.2% 2021-2024年带动货物进出口近1.2万亿美元 [31] 风险与挑战 - 全球贸易融资不良率较三年前上升1.2个百分点 汇率波动导致业务损失占比23% [24] - 新兴市场政策变动引发合规风险事件同比增加18% [24] - 海外金融基础设施薄弱推高服务成本 如边境贸易存在审核难和耗时长问题 [26] 技术应用与安全 - 银行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建立风险模型识别异常交易 [24] - SWIFT系统存在安全漏洞 黑客利用钓鱼邮件盗取资金案例频发 [32] - 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新型攻击方法 需强化算法可解释性和国际监管合作 [33] 市场竞争与政策需求 - 跨境金融服务同质化严重 机构在费率和结算速度方面激烈竞争 [35] - 银行期待扩大跨境融资渠道 优化外汇衍生品管理并放宽套保门槛 [35] - 建议支持城商行直接参与CIPS 并打通跨场景数据接口提升服务精准度 [34][35]
人民币坚挺的突破了多个重要关口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30
the the state of the AND STORE THE and and the company e No t 2017-01-11 the state of the ME Spec 人民币杂志首席金融观察员 大河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9月17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突破7.10关口,最高升至7.0995,创下2024年11月以来的新高。与此同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价报7.1163,较前一 交易日上涨65点,同样刷新去年11月6日以来的日间收盘价纪录。这一突破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在经历年初波动后,已连续突破多个关键阻力位,展现出强劲 的升值动能与稳定性。 政策调控与市场预期引导。中国央行通过中间价调控释放积极信号。9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13,较前一交易日调升14个基点,连续两个交易日 升值。这种 "偏强方向" 的引导有效改善了市场情绪,带动结汇需求增加。此外,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中宣布设立新的 "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通过货 币互换协议向企业提供长期人民币融资,进一步巩固了离岸市场的流动性。 对金融市场的多维影响 资本市场迎来外资流入潮。人民币升值预期推动外资加速配置中国资产。 ...
李家超:把握重置资产机遇 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新华财经· 2025-09-17 16:06
新华财经香港9月17日电(记者林迎楠)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17日上午在特区立法会发表其任期内 第四份施政报告。他表示,政府会把握世界投资者重新配置资产机遇,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股票市场保持强劲,恒生指数自年初已上升超过两成,每日平均成交额接近2500亿港元,较去年接 近翻倍。新股集资额至八月底累计超1300亿港元,同比增长近六倍,位列全球第一。 李家超指出,特区政府会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加强对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金融 支持;进一步完善主板上市和结构性产品发行机制;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探索缩短股票结 算周期至T+1;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 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 在构建国际领先的债券市场及蓬勃的货币市场方面,李家超说,政府会推进巩固香港债券中心地位,提 升金融基建,继续与内地相关机构商讨落实在港推出离岸国债期货,证监会、金管局及港交所将增加市 场接触,鼓励更多企业在港发债,使更多环球资金参与香港债券市场。 香港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李家超指出,为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全球辐射能 力,香港金管 ...
恒丰银行获准“CIPS直接参与者”资格 跨境服务基石再加固
齐鲁晚报· 2025-09-17 14:40
公司战略进展 - 恒丰银行正式获批成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直接参与者 标志着跨境支付清算体系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1] - 公司始终将服务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战略重点 积极顺应高水平对外开放趋势 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1] - 以CIPS直接参与者资格为新起点 持续深化产品创新并扩展国际合作网络 全面提升跨境服务质效 [2] 业务能力提升 - 成为CIPS直接参与者后可实现跨境支付"点对点"直通处理 有效精简中间流程 大幅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资金到账速度 [1] - 构建交易银行智能化AI服务平台 实现汇款、信用证、保函等业务全线上"一站式"办理 [2] - 依托港云仓平台推广货权质押融资业务 支持企业以人民币开展大宗商品境外采购 [2] 业务发展成果 - 2024年通过CIPS系统处理的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大幅增长223% [1] - 作为首批获得"南向通"业务资格的境内投资者 2024年通过该渠道投资离岸人民币债券余额同比增长245% [2] - 已成功为数百家企业的全球布局提供全方位结算与融资支持 重点覆盖基础设施、绿色能源、制造业等关键领域 [2] 产品创新方向 - 重点加大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跨境担保+境外贷款、跨境银团贷款等产品的组合推广 [2] - 积极利用上海自贸区平台参与自贸债、离岸债等投资 有效拓展人民币跨境使用场景 [2] - 持续助力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提升与体系完善 [2]
真金白银加仓!外资为何偏爱中国ETF?
搜狐财经· 2025-09-17 09:20
当然,外资并不仅仅购买股票,他们同样通过ETF这种透明度高、流动性好的工具来布局中国资产。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资巨头们在ETF上的动 作非常频繁。巴克莱银行持有ETF的数量从2024年底的135只增加到200只,持有市值最高的是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达到11.9亿元。瑞银集团的步伐 同样迅速,持仓ETF数量从去年底的57只飙升到141只,还新晋成为A股和港股多个ETF的前十大持有人。法国巴黎银行也不甘落后,持有的ETF数量也在增 加。(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从他们的配置偏好中,小夏发现一个共通点:外资很看重科技方向。无论是港股的互联网龙头,还是A股的科创类指数,外资都在用ETF进行集中布局。这 和他们一贯的投资逻辑一致:寻找长期成长的产业,并通过工具化的方式实现高效配置。 最近,小夏注意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今年A股和港股的表现不俗,外资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又再次升温,而且他们知行合一,也在持续买入。那么,外资 为何看好中国资产?今天小夏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先看看市场氛围。近期,多家外资金融机构密集发声,对中国股市表达了乐观预期。他们普遍认为,当前A股和港股的估值都处在合理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