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化
icon
搜索文档
皱叶甘蓝登场,书亦烧仙草的“慢功夫”
贝壳财经· 2025-07-16 20:32
行业趋势 - 健康化成为新茶饮行业重要发展方向,羽衣甘蓝从绿化植物转型为健康美食代表[1] - 年轻消费者对精细化健康需求和品质认知推动茶饮"绿旋风"趋势,高纤轻负、配料干净的产品受追捧[10] - 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企业回归价值创造,聚焦产品、品牌及供应链三大核心竞争力[19] 产品策略 - 公司选择差异化布局皱叶甘蓝,开启甘蓝2.0时代,推出四款新品:青提纤体杯、果蔬杯、两款牛油果酸奶昔[8] - 皱叶甘蓝营养价值高,膳食纤维、维C、钙含量突出,叶片细嫩无苦涩感,每杯使用2片新鲜嫩叶鲜榨[8] - 产品研发采取"慢功夫"策略,通过数十次口味调研和数百次配方调整打磨产品,2025年山茶花、不老莓等新品验证有效性[20] - 橙漫山茶花回归3天销量120万杯,3个月突破1000万杯,成为烧仙草外第二战略大单品[17] 供应链管理 - 皱叶甘蓝原料采用合作基地直供,每日现摘后经质检、打包、冷链物流高效送达门店,全程可溯源[9] - 门店执行四道食安工序:冲洗、消毒、清洗、分切,确保每杯饮品安全[9] - 在全国优质原产地建立供应链网络,包括湖北皱叶菜、秭归鲜橙、大凉山桑葚等,将特色资源转化为产品优势[20] 营销与品牌 - 签约中国女子田径运动员吴艳妮作为能量代言人,传递"轻盈能量"健康理念[11] - 创新营销方式包括主题包材、代言人贴纸、联名杯及线下见面会,强化健康认知[12] - 通过高颜值+高品质产品矩阵匹配多元场景需求,从烧仙草到花香水果轻乳茶持续年轻化表达[16] 市场表现 - 皱叶甘蓝新品首周末销量突破20万杯,消耗原料2万斤,多家门店售罄,好评率95%[10] - 公司深耕茶饮18年,研发与供应链优势逐步显现,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1][19]
食品饮料行业主题报告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食品饮料行业、零食量贩渠道行业、会员制商超行业、电商行业、即时零售行业 - **公司**: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劲仔食品、陈德露露、伊利、会稽山、古越龙山、茅台、永辉超市、胖东来、美团闪送、安井食品、千味央厨、海天味业、保利食品、青岛啤酒、燕京啤酒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新需求** - **消费意愿分化**:Z世代、一线富裕银发族和三线富裕中老年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积极,一二线中产阶级和农村中老年人消费意愿偏弱;消费品类上,教育、食品饮料、保健用品和旅行有潜在成长机会,家电、烟酒和消费电子存在风险[3] - **性价比受关注**:性价比成消费者首要关注点,催生零食量贩渠道发展,降低消费者对品牌溢价支付意愿[4] - **情绪价值提升**:20 - 24年中国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从43%升至46%,情绪消费市场增长[4] - **健康需求凸显**:消费者对健康重视程度提高,催生保健品市场需求,预计2027年中国营养健康食品规模达8362亿,较2022年增长42%[5] - **新产品** - **零食企业**:推出健康化零食产品,如引入魔芋、海带、鹌鹑蛋等[6] - **饮料企业**:2024年无糖茶和植物饮料增速分别达19%和32%,企业推出养生和无糖饮料,推动东鹏饮料业绩增长[8] - **酒类企业**:黄酒企业推出气泡黄酒、果露酒、咖啡黄酒等新品;啤酒企业推出精酿品牌、果味啤酒、无醇或低醇啤酒;白酒企业推出低度白酒品牌[9][10] - **新渠道** - **零食量贩渠道**: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211亿增长到2023年的800多亿,预计2027年达1500亿,从边缘销售模式发展为主流模式[12] - **会员制商超**:2012 - 2023年中国仓储会员超市市场规模从200多亿增长到364亿,预计2024年达387亿,山姆等会员制商超推动品牌创新和发展[14] - **线上渠道**:线上销售带动传统消费品线上线下格局改变,2023年酒类线上销售规模超1200亿,同比增长约56%,电商平台推出即时零售新渠道,在618取得亮眼表现[17][18][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资建议**:关注新产品、新渠道和新需求三条主线,维持食品饮料行业强于大市评级,推荐三只松鼠、伊利股份、安井食品、千味央厨、海天味业、保利食品、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建议关注盐津铺子[20][21][22] - **风险提示**:原材料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风险[23]
广西味道引爆行业热度 ———品牌实力兜底市场信心
中国食品网· 2025-07-14 10:15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以品牌实力为内核、以良心食品为根基进行战略升级,推出388斤"月饼之王"作为焦点产品,融合地域文化与现代烘焙技术[4] - 公司从40年前小作坊发展为现代化生产基地,现拥有6万平方米厂区、20条生产线、日产能超10万斤[11] - 公司重申品质"铁律":决不偷工减料、决不以次充好、决不滥用添加,这是赢得市场的根本[11][12] 产品创新 - 推出30多款新产品,重点聚焦"健康化"与"年轻化"双轨并进[7] - 创新产品包括匠心传家、银悦怡刻、金牛蓝不住三款新品,以及坚果藤椒牛肉、山药芋泥、金桔Q心月饼等突破性口味[7] - 全线产品创新工艺降脂减糖,实现"美味无负担"的健康承诺[7] - 银悦怡刻产品净含量720克,内置金糖Q心月饼3+80克[8] - 金牛蓝不住产品净含量760克,内置蓝果康椒牛肉月饼2+1000[9] 市场机遇与布局 - 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形成"超级黄金周",将激活探亲访友、商务馈赠等多重消费场景[11] - 公司构建产能扩容、品控提升、物流优化"三重保障体系",实现"供应零延迟、品质零妥协、配送零阻滞"[13] - 通过央视广告投放、电商平台矩阵、社区门店渗透建立立体营销网络[17] - 加速推进"植根广西,香传世界"战略布局,重点开拓东南亚市场[18] 品牌发展 - 公司从广西地方风味发展为"广西大月饼领军品牌"[11] - 通过"地域食材+文化赋能"模式为传统月饼注入新生命力[17] - 目标从广西名片升级为民族品牌,打造"有温度有内涵有情怀的团圆味道"[17] - 计划让产品成为传递中华团圆情谊、促进文化交流的美食符号[18]
半年上新超200款,10大茶饮品牌今年都在推什么?
36氪· 2025-07-11 19:14
行业趋势 - 2025年茶饮行业加速转向价值竞争 深耕产品 健康化 情绪营销与场景细分成为破局关键 [1] - 头部品牌保持高频上新活力 上半年TOP10品牌共推出232款新品 平均每天1.3款 含32款回归品和200款全新品 [1][4] - 果茶 轻乳茶 奶茶构成前三梯队 合计占比77% 果茶品类以83款新品居首 轻乳茶39款 奶茶32款 [7][10] 品牌上新动态 - 沪上阿姨上新数量最多 含45款新品和1款回归品 霸王茶姬最少 仅4款新品和3款回归品 [1] - 古茗押注咖啡赛道 贡献15款咖啡新品中的9款 占比60% 门店覆盖7600+ 跻身现制咖啡全国前五 [11] - 果蔬茶热度下降 2025年上半年仅10款 较2024年近50款大幅减少 但原料升级转向"真健康"方向 [11] 产品结构特征 - 茶基底以花茶为主 67款新品使用花香元素 茉莉花茶应用最广 达54款 乌龙茶按季节调整风味 [12][14][16] - 奶基底中60款使用生牛乳 生椰乳增长显著 上半年10款新品采用 特色奶基底如牦牛乳 冰博克等差异化明显 [19] - 水果原料共使用33种 柠檬应用最广(32款) 莓果 杨梅 水蜜桃呈现强季节性 新奇水果如芭乐 黄皮逐步渗透 [20] 原料创新方向 - 地域特色茶种受重视 如太湖碧螺春 福建安溪乌龙茶 武夷大红袍等强化产地概念 [16] - 植物原料通过地域化破圈 木姜子 沙棘 藏茶等实现"小众风味大众化" [21] - 香料增味提升层次感 姜黄 南姜等创新应用 结合时令供应链构建产品竞争力体系 [21]
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食品饮料:大众食品突破,白酒筑底,板块估值修复有望延续
中金点睛· 2025-07-09 07:34
食品饮料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 核心观点 - 2025年下半年食品饮料行业需求有望边际企稳改善,大众食品基本面自3月起边际改善,休闲零食、软饮料等子板块表现突出 [1] - 白酒板块受宏观经济及政策影响估值回调,基本面处于筑底阶段,但配置价值渐显 [1] - 新消费趋势如辣味零食、健康饮品、气泡黄酒等有望保持高景气度,带动板块估值抬升 [1][4] 大众食品板块 休闲零食 - 渠道趋势:零食量贩渠道保持扩张,1Q25零食很忙新增门店超360家,4-5月新增超300家;折扣超市业态兴起,零食有鸣折扣超市超2000家 [8] - 品类趋势:健康化及风味化零食增长显著,2024年卫龙魔芋产品收入同比+59%,盐津魔芋产品收入同比+76% [11] - 蛋白质零食表现亮眼:2024年盐津铺子休闲蛋制品收入5.8亿元(同比+81.9%),有友食品泡卤风味肉制品收入1.5亿元(同比+841%) [11] 软饮料 - 2025年1-4月现代渠道销售额:包装水+4.6%、茶饮料+4.4%、果汁饮料+11%、功能饮料+7.3% [19] - 无糖茶占比从2019年6.3%提升至2024年21.4%,电解质水、椰子水等健康品类增长潜力大 [19] - 行业竞争趋向多元化营销手段,PET价格下行有望增厚利润率 [19] 白酒板块 - 5月中旬以来茅台批价快速下行,箱茅从2170元跌至1870元,散瓶从2080元跌至1800元 [54][57] - 6月下旬茅台出台控价措施后批价企稳回升,显示已度过压力测试点 [54] - 2Q25主要白酒公司报表业绩承压,行业正在协助渠道去库存 [61] 其他子板块 啤酒 - 1H25销量增长好于预期,精酿啤酒表现亮眼,即饮渠道占比降至47% [28][29] - 3Q25进入旺季,叠加低基数,销量有望保持平稳 [29] 乳制品 - 2025年1-5月乳制品产量同比下滑2.1%,但低温、奶酪等品类率先修复 [30] - 1H25原奶价格同比下降11.8%,成本下降利好乳企毛利率 [31] - 鲜奶渗透率24%,较海外成熟市场(超50%)仍有提升空间 [46] 速冻食品 - 1H25受餐饮需求疲软影响增长乏力,但头部企业加速开拓C端新渠道 [49][50] - 2H25收入增速有望改善,产品创新和渠道转型是关键 [50]
梦龙、哈根达斯们得了星巴克的病
36氪· 2025-07-08 18:28
行业格局与市场表现 - 联合利华冰淇淋业务2024年营收83亿欧元同比增长4.5%市场份额达20%为全球行业领头羊[1] - 梦龙公司旗下品牌(梦龙、和路雪、可爱多等)2019-2023年零售价值稳居全球第一2024年与哈根达斯并列第一[1] - 中国市场中联合利华冰淇淋等非食品板块2024年出现中个位数下滑被挤出全球TOP5市场(美国、土耳其、德国、英国、墨西哥)[2] - 哈根达斯中国门店2025年6月缩减至385家较半年前减少近20家母公司通用磨坊考虑出售中国业务[4][6] 高端品牌困境 - 茅台冰淇淋2024年下半年热度消退2025年多地门店关闭线上平台产品下架[6] - 钟薛高2025年6月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被执行金额超8296万元创始人被限高[8][9] - 高端冰淇淋在中国市场遇冷主因消费周期转向价格敏感2024年奢侈品销售额下滑18%-20%[14][15] 平价化趋势崛起 - 2025年商超渠道中1-15元平价冰淇淋占据主导10元以上产品显著减少(成都、南京、济南案例)[6] - 雪莲等老国货品牌翻红2022年7月销量环比暴涨199%2025年618期间3元以下雪糕占电商平台70%订单[16] - 美团数据显示2025年6月3-10元平价雪糕订单同比增速超150%[16] 产品创新与场景拓展 - 2025年18-35岁消费者占比70%驱动口味多样化(桂花酒酿、芝麻汤圆等创新)梦龙新品数量同比增50%[19] - 健康型冰淇淋需求上升2025年低糖低脂产品销售额占比预计达35%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19] - 消费场景从夏季消暑延伸至职场下午茶、冬季限定等推动冰淇淋向"四季消费品"转型[20] 跨行业竞争影响 - 咖啡茶饮价格战(瑞幸9.9元/杯)对高价冰淇淋形成替代效应[21][22] - 2024年伊利/蒙牛冰淇淋业务营收分别下滑18.41%和14.12%[22] - 现制冰饮外卖优惠冲击传统冰淇淋零售渠道[22] 市场规模与潜力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1835亿元预计2030年达2334亿元CAGR5%-10%[17] - 2024年中国人均消费量3.1kg显著低于全球6升平均水平新西兰达28.4升[12][13]
一致魔芋(839273)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7-04 19:0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和投资者网络会议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2日至2025年7月3日 [3] - 活动地点为公司会议室、腾讯网络会议 [3] - 参会单位众多,包括东吴证券、光大证券等国内外金融机构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唐华林先生 [4] 魔芋种植与供应 - 魔芋主要分布在我国武陵山区、秦巴山脉、云贵高原,生长在250 - 2500米的中山地区,喜阴好湿,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条件敏感 [4] - 公司采用设备租赁、技术支持和订单锁定的方式与产地合作社、初加工厂合作建立稳固供应链,并从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进口原料作为补充 [5] 魔芋粉相关情况 - 2024年魔芋粉增长主要驱动场景为魔芋素毛肚等休闲食品需求爆发、魔芋茶饮小料市场拓展、魔芋粉和胶在食品加工领域应用深化 [6] - 魔芋精粉原料保质期为18个月,加工成魔芋胶后保质期可达24个月 [7] 魔芋晶球优势 - 与传统珍珠奶茶中的珍珠相比,魔芋晶球高纤低脂、口感Q弹,对年轻消费者更具吸引力,且在连锁茶饮店操作应用上更便捷,应用呈高速增长趋势 [8] 魔芋市场前景与发展方向 - 茶饮市场潜力巨大,公司计划研发新产品,适用新领域,拓展与优质客户合作,提供健康消费体验 [9] - 魔芋产业增量市场围绕“健康化、功能化、环保化、全球化”展开,重点挖掘食品、医药、工业等领域,公司将通过技术升级、精准营销抢占高附加值赛道 [11]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泡面越来越贵?何以海内外“飘香”?
央广网· 2025-07-02 00:18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高端方便面市场增速高达20%,市场规模突破50亿,而整体方便面市场销售额连续四年负增长,2024年下降2.4% [4] - 健康意识和功能性需求驱动高端方便面增长,市场接受围绕健康和功能的涨价逻辑 [4] - 方便面面临来自螺蛳粉、自热食品等地域特色方便食品的竞争,这些产品因满足消费者情绪价值而受青睐 [5] 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 - 企业通过非油炸蒸煮技术推出"鲜拌面",定义为"第三代方便面",并创新透明碗包装和工业化地方小吃结合 [5] - 2018年后陆续推出肉类包、蔬菜包、多料包、骨汤包等,2019年针对高铁场景推出自热面 [5] - 未来计划添加蛋白质、蔬菜、膳食纤维提升健康属性,并探索环保材料如可降解纸碗 [9]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企业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面粉厂、调味料厂、包装厂等)建立成本优势,保持基础款方便面价格稳定 [3] - 优化供应链和原材料储备机制是行业成熟的表现 [3] 渠道与营销策略 - 企业借鉴零食折扣店模式,加强社交平台、直播、短剧植入等线上渠道,强化年轻群体互动 [7] - 网络渠道成为舆情管理、营销种草和用户社群建设的关键阵地 [7] 国际化与出海策略 - 中国方便面成功进入韩国和欧美市场,需通过FDA、Halal认证并实现口味本土化 [8] - 出海逻辑为技术输出加文化输出双驱动,文化输出优先,技术壁垒形成长期竞争力 [8] - 国际化是未来增长主线之一,企业计划持续开拓海内外市场 [9] 未来发展方向 - 健康化、场景化、国际化是行业未来增长的核心方向 [9] - 中小企业可深挖地方文化特色和跨界合作,避开与巨头直接竞争 [9] - 企业布局豆制品领域,与预制菜、餐饮渠道合作,探索多元化发展 [9]
从海天敲锣到中盐IPO!7000亿调味江湖,资本狂飙!
搜狐财经· 2025-06-27 16:57
行业概况 - 中国调味品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将增长至10028亿元[1] - 行业兼具高频、刚需、抗周期特性,是消费领域少有的确定性赛道[1] - 新兴品类如小龙虾调料、复合调味料、健康化产品尚未出现头部品牌[1] 资本驱动因素 - 行业从"小散乱"向寡头竞逐转变,外资曾主导第一轮整合(雀巢收购太太乐、豪吉鸡精,亨氏1.65亿美元收购味事达酱油)[2] - 本土企业掀起反攻浪潮:海天味业横向收购腐乳和醋企,天味食品投资餐饮供应链和复合调味料企业[2] - 龙头企业资本化进程加速,海天味业创全球调味品最大IPO纪录,市值一度超4000亿元[4] 企业动态 海天味业 - 港股IPO募资20%用于国际化布局,计划在印尼、欧洲建立生产基地[6] - 推出零添加酱油、无麸质产品,已出口60余国并深耕东南亚、北美市场[4][6] 中盐集团 - 2025年IPO进入"报会准备"阶段,有望成为中国盐业最大IPO[7] - 形成盐化工、农肥、盐穴综合利用"1+3"产业布局[7] 千禾味业 - 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4.16%,净利润下滑3.07%,受"禁零添加"政策冲击[9] - 推出有机老抽酱油、有机窖醋,加码健康消费领域[9] 天味食品 - 以火锅底料和中式复调为核心,2023年并购四川食萃食品,锁定B端餐饮复调业务[9] - 2024年战略收购加点滋味,补齐线上渠道短板[9] 莲花控股 - 2024年算力业务收入8064万元,同比暴涨104倍[11] - 味精业务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9%),市占率超25%[11] - 复合调味品业务中莲花松茸鲜销售额占比超40%[11] 未来趋势 - 全球化与健康化成为方向:郫县豆瓣2025年1-4月海外销售额同比增长5%[4] - 减盐酱油、有机调味品等健康产品受关注[4] - 行业处于"分散中整合、整合中分化"的黄金窗口期[12]
食品饮料2025年中期策略:追逐结构景气,守望底部稳增长
国金证券· 2025-06-22 19:29
报告核心观点 - 食品饮料行业核心主线是追逐结构景气,关注零食&软饮赛道,以及白酒&餐饮链景气修复节奏,持续看好魔芋品类和部分软饮料企业,同时关注白酒和餐饮链板块底部企稳契机 [3] 结构景气主线 渠道变革 - 消费呈现“分级与降级并存”特征,新渠道捕捉差异化需求催生渠道型企业,上游品牌制造企业转型重获增长动能 [11] - 量贩零食渠道兴起,万辰、鸣鸣很忙等企业收入和门店数快速增长,万辰营收从22年5.5亿元增至24年323.3亿元,门店数从232家增至14196家 [11] - 会员店渠道在中高净值家庭中增长,山姆GMV突破千亿元,奥乐齐以“平价+自有品牌”策略放量,24年GMV达25亿元 [14] - 线上渠道保持领先扩张,2019 - 2024年零食电商销售额从542亿元提升至956亿元 [14] 品类创新 - 中式风味零食突围,2019 - 2024年休闲零食市场规模从4438.8亿元增至4717.3亿元,咸味小吃增速领先 [17] - 魔芋等健康食材放量,2022 - 2024年盐津魔芋品类收入从2.57亿元增至8.38亿元,卫龙蔬菜制品收入从16.93亿元增至33.71亿元 [17] - 低脂、高蛋白概念产品渗透,盐津蛋类零食和劲仔禽类制品收入增长显著 [17] 企业盈利 - 下游零食量贩业态盈利弹性可观,万辰单店收入有提升空间,鸣鸣很忙和万辰集团净利率有望提升 [24] - 上游具备品类创新及供应链优势的制造型企业利润率稳中有升,推荐盐津、卫龙、劲仔 [24] 软饮料市场 - 新品向功能化、健康化演进,2019 - 2024年软饮料零售规模从5858亿元增长,运动饮料、碳酸饮料、能量饮料增速居前 [29] - 上市公司第二曲线快速放量,东鹏补水啦、农夫山泉茶饮料等表现突出 [29] - 百润股份预调酒主业有望止跌回稳,第二曲线威士忌潜力大,2020 - 2024年我国威士忌市场规模从28.7亿元增至45.4亿元 [32] 市场集中度 - 各细分赛道集中度分化,包装水、运动饮料等基础品类集中度提升 [38] - 农夫山泉包装水有望收复份额,东鹏特饮能量饮料市占率稳步提升,2024年达44.5% [38] 关注景气底部板块契机 白酒板块 - 25H2白酒行业景气度有望环比改善,目前产业层面压力最深 [40] - 中秋&国庆旺季白酒动销有预期差空间,政策落地有望修复消费情绪和力 [42] - 飞天茅台批价有望筑底,M1同比修复、出货机会增加等因素支撑 [47] - 酒企25Q2业绩延续出清,25Q3表观业绩或受动销和批价影响 [49] - 25Q2机构持仓或回落,白酒持仓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52] - 白酒板块具备配置价值,多数酒企25E股息率≥3%,头部酒企估值位于底部区间 [55][57] 餐饮链板块 - 餐饮修复一波三折,政策刺激有阶段性成效,B端承压,C端回补部分需求 [66] - 餐饮连锁化是趋势,餐饮链子板块渗透率有提升空间,我国调味品人均支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70] - 调味品板块刚需强,龙头企业增长韧性好,后续可推新和出海 [73] - 2025年啤酒旺季销量有望恢复性增长,酒企积极探索多元化,利润端兑现弹性高 [76][79][81] - 传统黄酒行业主动谋变,关注产业逻辑兑现 [84] 乳制品板块 - 乳制品企业调整库存,有望重回增长通道,原奶价格低,利润弹性可释放 [95] 大众品板块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报告给出了东鹏饮料、农夫山泉等多家大众品公司24A - 26E的收入、归母净利润、YOY及PE等盈利预测数据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