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发展

搜索文档
欧盟“设限”中企医疗器械 蓝帆医疗“三角支撑”体系筑牢抗风险壁垒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16:38
欧盟医疗器械采购禁令影响 - 欧盟成员国投票决定限制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商进入欧盟采购市场 中国企业可能被禁止参与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欧盟招标 禁令期限为五年 [1] - 蓝帆医疗通过全球多地布局生产基地的方式 显著提升了抗风险能力 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优势 [1] 蓝帆医疗业务板块影响分析 - 低值耗材板块单个手套标单规模难以触及500万欧元标准 欧盟禁令对手套业务板块影响较小 预期市场运营节奏仍可保持稳定 [1] - 心脑血管业务板块产品均为海外制造、海外品牌 由新加坡和德国生产基地完成 从源头上规避了欧盟禁令冲击 [2] - 公司形成"中国创新+全球交付"模式 在中国、新加坡、德国三地建立完整研发生产销售体系 形成覆盖中国、亚太、欧洲的"三角支撑"体系 [2] 公司研发与战略布局 - 2024年心脑血管事业部迎来产品收获期 多款重磅产品接连落地 包括冠状动脉乳突球囊扩张导管—心铠等 [3] - 已构建从简单到复杂PCI病变整体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供应 形成完善的临床解决方案 [3] - 公司构建全链条国际化运营体系 辐射全球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营销网络 [3] - 凭借"铁三角"研发生产体系和立体化全球销售网络 有能力在复杂贸易环境中构建抵御风险的坚固壁垒 [3]
兆易创新:国际总部落户新加坡 构建全球业务协同新枢纽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15:24
公司全球化战略 - 兆易创新国际总部在新加坡正式成立 标志着公司向全球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1] - 新加坡总部将深化客户合作 构建高韧性与高灵活性的供应链 强化生态体系和品牌国际影响力 [1] - 新加坡公司将承担统筹国际运营 推进本地化产品创新 强化客户与供应链协同等关键职能 [4] 市场地位与产品布局 - 公司SPI NOR Flash产品以20 4%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二 32-bit通用MCU领域跻身全球第七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 汽车 消费电子和物联网等领域 凭借技术创新与稳定性能赢得客户认可 [3] - 自2005年成立以来持续拓展产品组合与解决方案 形成具备竞争力的完整布局 [3] 行业趋势与机遇 - 智能互联技术在工业自动化 汽车电子和边缘智能等领域加速渗透 全球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3] - 公司正加快产品创新 供应链协同与生态布局 积极把握新兴市场机遇 [3] 新加坡总部战略意义 - 选择新加坡因其战略区位优势 成熟科技生态与支持企业全球化发展的理念 [3] - 新加坡总部是跨学科 跨地域人才汇聚的创新平台 推动打造更智能系统与未来技术能力 [3] - 新加坡先进基础设施 良好创新环境和高素质人才资源为国际业务拓展提供坚实支撑 [3]
《中国企业出海布局》沙龙成功举办,助力企业扬帆全球
搜狐财经· 2025-06-03 15:31
中国企业出海布局沙龙活动 - 活动由广州市新联会、越秀区新联会、侨商会主办 大旗财税承办 主题为《中国企业出海布局》 在广州总部举行 [3] - 活动得到广州市委统战部、越秀区委统战部指导 并获得税务师服务团、知联会、留联会等商协会支持 [3] - 近50位企业家参与 包括赵春荣副部长、黄伟军调研员、高湧书记等政府及商界代表出席 [5] 政府与企业代表观点 - 赵春荣副部长指出企业出海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举措 也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区委统战部将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 [7] - 李天智副会长强调出海不仅是商业拓展 更是文化交流和展示中国形象的机会 活动旨在搭建全球化学习平台 [9] - 罗惠兰秘书长表示新联会将发挥桥梁作用 整合资源支持企业出海 需多方协同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11] 企业出海战略分析 - 大旗财税总经理凌宝提出"关税是提升中国竞争力的时机" 主张通过品牌建设、技术赋能和产业链布局实现全球化 [13] - 强调合规重要性 需重视原产地证明 建议企业挖掘产品技术含金量 利用跨境服务费回流路径及税收优惠 [13] - 建议根据发展阶段规划股权架构 通过层级控股平台优化全球资金调配 结合案例展示税收优化方案 [13] 活动成果与未来计划 - 沙龙为企业建立交流平台 增强出海信心 越秀区新联会将联合大旗财税深化《企业出海联盟》品牌 提供全链条支持 [15]
禾迈股份签10亿户用光伏合作协议 全球化发展境外销售额占64.3%
长江商报· 2025-05-27 07:44
合作协议 - 公司与华融金融租赁签订10亿元合作协议,有效期3年,涉及户用光伏系统设备及电站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服务 [1][3] - 2024年子公司对华融金租的销售收入为1048.1万元,占营收比重0.53% [3] - 合同若顺利履行,预计对2025年及后续年度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9.93亿元(同比-1.63%),净利润3.44亿元(同比-32.75%),扣非净利润2.94亿元(同比-44.13%)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36亿元(同比+1.46%),净利润亏损1035.76万元(同比-115.39%) [4] - 净利润下降主因系战略性资源投入加大,包括研发、市场开拓及人才储备 [4]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2.66亿元(同比+7.41%),2025年一季度7465.18万元(同比+44.90%) [2][6] - 2021-2023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显著,分别为4578.17万元(+58.55%)、9739.95万元(+112.75%)、2.48亿元(+154.36%) [5] -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持续优化产品矩阵以提升竞争力 [6] 业务发展 - 产品覆盖微型逆变器、关断系统、组串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等,2024年新增集中式地面电站及分布式工商业光伏业务,销售收入4.03亿元(同比+156.88%) [3][7] - 未来战略聚焦MLPE、户用光储、中大型光储全场景覆盖 [8] 全球化布局 - 境外销售占比64.31%(12.82亿元),境内销售占比35.69%(7.11亿元) [2][8] - 设立荷兰、澳洲、新加坡等销售子公司,微型逆变器获全球超1000个认证,储能逆变器通过多国并网认证 [8]
海亮股份(002203) - 002203海亮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3
2025-05-23 15:26
公司概况 - 公司在全球布局23个生产基地,国内覆盖浙江、上海等省市,海外遍及美国、德国等国家 [1] - 公司是全球规模领先、国际竞争力突出的铜管、铜棒制造企业 [2] 海外市场拓展 - 2025年印度、美国等区域铜管市场增长强劲,公司依托本土化及邻近布局形成全方位优势助力开拓全球市场 [2] 组织效能提升 - 海亮股份将人才工作置顶为“一号工程”,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才供应链,推进组织与人才跃迁工程 [2] - 一方面搭建差异化人才培养全景图与全价值链培训赋能体系,构建人才储备与培养机制 [2] - 另一方面健全定岗定编定标体系,规范人才选拔等机制,完善人才管理体系,落实“精兵强将”策略 [3] 铜箔业务 - 公司铜箔产品在技术工艺等维度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兰州生产基地技术与经济指标努力跻身行业前列,印尼海亮依托先发优势有望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席位 [4] - 公司聚焦铜箔尖端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突破,升级新产品开发战略,围绕三大方向进行研发布局 [4] 关税政策影响 - 2025年4月相关国家关税政策调整,公司海外业务受直接冲击有限,得益于全球产能布局的先发优势形成的风险缓冲效应 [4] 美国工厂表现 - 2025年美国工厂整体运营稳定向好,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一季度产量按既定规划稳步增长 [4]
中国丹麦商会会长: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一骑绝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1:52
5月22日,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丹麦企业家、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 始会长李曦萌(外文名:西蒙·利希滕贝格)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已经在绿色转 型、自动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在很多新兴领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丹商业合作有广阔的前景。 他还说,中国制造业拥有庞大的人才队伍,尤其是在智能制造等高端领域,人才储备丰富,技术能力强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制造业在效率、质量和人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他进一步指出,丹麦在绿色技术转型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在水处理、低能耗、新能源、废物回收、供 暖和制冷、建筑设计等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中国和丹麦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今年是中国和丹麦建交75周年。李曦萌表示,希望中丹关系越来越好,共同为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在 他看来,各国只有合作,才能推动和平发展,让各国人民受益。 李曦萌1987年到复旦大学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后在上海成家立业,成为扎根中国的外国企业家,经历 并见证了中国的崛起与担当。他在中国工作和生活超过30年。 0:00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制造 业高质 ...
行业呈复苏趋势 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加大创新力度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05:47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4年联影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4.78亿元(同比增长5.42%),归母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87%)[2] - 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22.66亿元(同比增长35.07%),占总营收22%,公司计划短期提升出海能力,中期加速全球业务扩张,长期实现技术引领[2] - 公司研发投入22.61亿元(占营收21.95%,同比提升5.14个百分点),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推出超20款新产品,中高端产品对营收贡献持续扩大[3] 行业动态与政策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医疗设备招投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约67%,医疗设备月度招标数据呈现持续复苏态势[2][4] -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覆盖2024-2027年,将激活医疗设备市场需求,政策周期延续至2027年[4][5] - 2024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医疗器械65个,优先审批医疗器械8个,创新医疗器械批准数量连续两年维持高位[7] 技术创新与产品 - 联影医疗已建立涵盖磁体、射频、球管等核心零部件的完整自研体系,打造跨产品线的数智化超级平台,各产品线均搭载智能化技术[3] - 安图生物通过阵地式研发打造高附加值产品,新产业推出测试速度达1000测试/小时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MAGLUMI X10[5] - AI技术从底层创新迈向临床赋能,联影医疗推动多模态、跨尺度诊疗技术创新[3] 海外市场拓展 - 鱼跃医疗在东南亚、欧洲、南美收入初具规模,计划强化人才配置并拓展北美、中东、非洲市场[6] - 迈瑞医疗2025年一季度国际业务同比增长不到5%,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未来将加强海外本地化平台建设[6] - 中国医疗器械出海呈现从低端向中高端升级,从低值耗材向高端设备、体外诊断、高值耗材拓展的趋势[8]
富岭股份(001356) - 001356富岭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21:06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活动参与人员有申万宏源研究所魏雨辰、东方财富证券张毅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21 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形式为现场交流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潘梅红,证券事务代表吴婷婷 [2] 业务模式优势 - 公司主要销售区域为美国,出口业务以 DDP 模式居多,相比国内大部分竞争对手的 FOB 模式,能节省境外贸易商在中国设办事处的运营费用,增加客户粘性和利润 [2] 生产基地情况 - 印尼生产基地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低,规模化生产时综合成本较国内生产基地更低 [2] - 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国内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较前期有所下降 [2][3] 资本支出与发展规划 - 2025 年重大资本支出主要用于印尼生产基地建设 [3] - 未来深化全球化发展,优化境内外产能布局,减少贸易摩擦影响,确保供应链稳定 [3] - 拟在印尼生产基地新增植物纤维模塑产品,2024 年完成研发技术和主要生产设备自主开发,2025 年加快技术落地、实现设备量产并推进投产 [3] 人员稳定性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人员比较稳定,工作年限较长 [3] 分红计划 - 2024 年综合多因素制定利润分配方案,长期希望以持续、稳定且可预期的政策与投资者共享成果 [3] 其他说明 - 本次活动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未使用演示文稿、提供文档等附件 [3][4]
深市公司出海成效显著 2024年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1.62%
证券日报网· 2025-05-21 20:13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上市公司正以创新为桨、实力为帆,积 极拓展海外市场,谱写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2024年,深市公司实现海外收入4.18万亿元,同比增长 11.62%。 行业龙头企业海外销售持续增长。立讯精密(002475)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比亚 迪(002594)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美的集团(000333)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集 团")、潍柴动力(000338)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动力")、宁德时代(300750)新能源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5家公司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超千亿元,分别为2354.67亿元、2218.85亿 元、1690.34亿元、1197.74亿元、1103.36亿元。出口导向型公司业绩进一步增长,2024年相关公司营业 收入合计1.7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合计1229.96亿元,同比增长26.36%。 业内人士认为,从智能制造到数字经济,从绿色能源到消费升级,深市企业正将"中国智造"的品牌魅力 辐射世界,为全球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出海步伐加快 实现全球产业链协 ...
华伍股份(300095) - 300095华伍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18:04
海外业务情况 - 2024 年度海外业务收入 1.54 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 12.74%,对美国市场销售占比较小 [1] - 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设新加坡备件库及维修站,深化“本地化服务 + 备件”模式,控股子公司瑞士福尔卡取得迪拜港供应商资质,实现新加坡港口批量供货及土耳其港口小批量供货 [1] - 未来跟进国际重大项目,开发海外代理商资源,完善东南亚、欧洲等地区服务网络,提升海外业务占比 [1] 业务发展重点与经营计划 - 2025 年秉持“实业兴邦、技术报国”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 - 传统业务发挥港机、冶金、水利等行业竞争优势,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 [2] - 国际化布局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完善海外营销网络建设 [2] - 战略性新兴业务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把握轨道交通、风电、航空等行业机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业务模式,提升经营效益 [2] 股份回购与股权激励 - 股份回购进展详见 2025 年 5 月 6 日巨潮资讯网《关于股份回购进展情况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 - 044) [2] - 后续已回购股份处理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履行审批和信息披露义务 [2] 核心技术优势 - 坚持自主创新研发战略,构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多层次科研平台,组建高端研发团队,整合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 [2] - 2023 年以来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江西省工业制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2024 年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2] - 完成 17 大类 80 多个系列新产品研发,承担 42 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获 4 项国家重点新产品,主导制定多项国家/行业标准,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2] 股东减持情况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振华重工持股 1955.15 万股,占公司总股份 4.65%,为持股 5%以下股东,减持情况无须上市公司说明及披露 [2][3] 长沙天映公司执行情况 - 2025 年 5 月 14 日巨潮资讯网披露《关于仲裁事项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5 - 046),法院已受理公司强制执行申请,公司将关注后续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