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控

搜索文档
新天药业(002873) - 002873新天药业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7:58
研发投入 - 2024 年度公司研发投入 5,961.74 万元,同比增幅 5.31%,占营收比例 6.95%,处于行业较高位置 [2] - 公司对研发队伍进行优化调整,集中资源促进研发管线聚焦,向重点项目倾斜,严格落实阶段性成果考核 [14] 盈利增长点 - 布局中成药新药、“中道”药材与饮片等中药全产业板块,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研发平台和丰富研发管线 [3] - 推动已上市产品再研究和二次开发,加大对重点在研创新管线项目投入,特别是 1.1 类中药创新在研品种 [3] - 提升医院端临床销售渠道和产品终端医院覆盖能力,扩大中成药 OTC 零售市场业务规模和品牌建设能力,推进市场营销体系“降本增效” [3] 行业与公司对比 - 中药行业产品供需短期波动,原材料上涨对企业业绩有压力 [4] - 公司具有独家品种多、创新药梯队优势明显、资源及成本领先、市场推广与营销团队专业、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研发体系及管线布局突出、产能建设布局完整等竞争优势 [4][5][6] 业绩下滑原因与改善措施 - 业绩短期回落因中药材采购价格上涨、研发投入加大和财务利息费用支出增加 [7] - 2025 年重点推进成本管控,降低营销、管理等费用,优化原药材采购成本和周期性波动平衡 [7] - 以中道新天为平台,建立“中道”药材质量标准体系,拓宽业务渠道,延伸产业链布局 [8] 发展战略规划与 2025 年工作方向 - 聚焦经营,以研发驱动产业升级,深耕工艺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队伍建设,拓展合作 [8] - 提升主营业务体量和规模化发展力,落实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纲要,建立“中道”药材质量标准 [9][10] - 加大中药创新研发力度,完善和拓展产品矩阵 [10] - 2025 年工作方向包括落实成本与费用管控、优化原材料采购、推进重点在研创新管线项目、提升销售和品牌建设能力、建立“中道”药材质量标准体系 [11][12] 市值管理 - 公司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制药理念,重视市值管理,形成“盈利即分红”机制 [12][13] - 2024 年度累计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 1.37 亿元,占本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262.30% [13] - 通过多种形式与投资者交流互动,首要任务是发展主营业务,以业绩回报投资者 [13] 化药制剂生产线投资 - 投资 2.5 亿元建设化药制剂生产线,加速小分子化药领域产业化,实现综合医药产业发展布局 [14] - 符合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划,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业务体量,提升资产利用效能,降低运营成本,带来业务增量和利润贡献 [15][16] 行业前景 -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健康方面作用重要 [17] - 国家鼓励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建立医药、医保、医疗协同机制,行业有望稳健前行 [17] 销售费用 - 2024 年公司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约 43%,主要为销售人员薪酬及市场开发与推广费 [17] 汇伦医药相关 - 汇伦医药作为参股企业有价值,是否上市取决于自身经营发展需要 [18] - 公司 2024 年 7 月 26 日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打造综合性医药企业是长期战略 [20] 股东回报规划 - 公司重视投资者回报,形成“盈利必分红”惯例 [19] - 制定《2024 年 - 2026 年股东回报规划》,保证利润分配政策合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19] 大股东减持 - 大股东减持主要为降低股票质押风险,增强股权稳定性,不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生产经营 [21]
甘源食品:短期业绩承压,静待后续逐季改善-20250428
中邮证券· 2025-04-2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2.18%、14.32%、16.91%,单Q4营收同比增长22.05%,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3.91%、10.4%,2025年Q1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3.99%、42.21%、45.14% [4] - 2024年分产品看,综合果仁及豆果等产品收入有不同程度增长,重塑产品战略升级三大品类;分销售模式,经销、电商、其他模式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58%、10.75%、65.45%,渠道端多维发力,海外出口和电商渠道表现良好 [5] - 2024年、24Q4、2025年Q1公司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均同比下滑,利润率下滑系原材料价格上涨、海外市场及品牌投入费用增加、24Q4所得税基数差异等因素导致 [6] - 2025年关注新市场拓展和新品动销,海外拓展东南亚市场,坚持商超转直营策略,电商渠道新品上架带来增长,成本管控和规模效应释放后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全年利润率有望前低后高 [7][8] - 调整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测,给予2027年营收利润预测,对应三年EPS分别为4.31/5.32/6.34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7/14/12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74.53元,总股本0.93亿股,流通股本0.50亿股,总市值69亿元,流通市值37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93.52 / 47.85元,资产负债率24.5%,市盈率18.00,第一大股东严斌生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57|2677|3102|3583| |增长率(%)|22.18|18.61|15.86|15.52| |EBITDA(百万元)|495.06|551.51|664.89|773.7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76.19|401.99|495.83|590.65| |增长率(%)|14.32|6.86|23.34|19.12| |EPS(元/股)|4.04|4.31|5.32|6.34| |市盈率(P/E)|18.47|17.28|14.01|11.76| |市净率(P/B)|4.05|3.62|3.20|2.81| |EV/EBITDA|16.61|11.01|8.71|7.04| [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财务报表(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主要财务比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2257|2677|3102|3583|营业收入增长率|22.2%|18.6%|15.9%|15.5%| |营业成本|1457|1735|1979|2274|营业利润增长率|8.7%|7.8%|23.2%|19.0%| |税金及附加|20|27|31|3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14.3%|6.9%|23.3%|19.1%| |销售费用|286|361|403|448|毛利率|35.5%|35.2%|36.2%|36.6%| |管理费用|85|96|112|125|净利率|16.7%|15.0%|16.0%|16.5%| |研发费用|32|33|37|36|ROE|21.9%|20.9%|22.8%|23.9%| |财务费用|-11|-1|-4|-5|ROIC|42.0%|32.8%|47.2%|58.0%| |资产减值损失|-3|-4|-6|-6|资产负债率|24.5%|25.6%|25.2%|24.9%| |营业利润|441|476|586|698|流动比率|2.99|3.04|3.31|3.55| |营业外收入|1|1|1|1|应收账款周转率|21.69|39.17|39.17|39.17| |营业外支出|2|4|4|4|存货周转率|5.61|6.35|6.35|6.35| |利润总额|440|473|583|695|总资产周转率|0.99|1.04|1.07|1.09| |所得税|64|71|87|104|每股收益(元)|4.04|4.31|5.32|6.34| |净利润|376|402|496|591|每股净资产|18.40|20.59|23.29|26.51| |归母净利润|376|402|496|591|PE|18.47|17.28|14.01|11.76| |每股收益(元)|4.04|4.31|5.32|6.34|PB|4.05|3.62|3.20|2.81| |货币资金|532|914|1240|162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20|668|585|678| |交易性金融资产|0|0|0|0|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67|-48|-17|-5|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104|69|79|92|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321|-238|-242|-287| |预付款项|79|62|72|8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68|382|326|386| |存货|260|273|311|358| | | | | | |流动资产合计|1248|1585|1976|2438| | | | | | |固定资产|685|661|642|627| | | | | | |在建工程|169|174|139|85| | | | | | |无形资产|118|114|110|106| | | | | | |非流动资产合计|1023|993|928|854| | | | | | |资产总计|2270|2578|2904|3292| | | | | | |短期借款|40|0|0|0| | | | |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71|207|236|271| | | | | | |其他流动负债|206|315|361|416| | | | | | |流动负债合计|417|522|597|687| | | | | | |其他|138|137|135|134| | | | | | |非流动负债合计|138|137|135|134| | | | | | |负债合计|556|659|732|820| | | | | | |股本|93|93|93|93| | | | | | |资本公积金|948|948|948|948| | | | | | |未分配利润|673|878|1130|1430| | | | | | |少数股东权益|0|0|0|0| | | | | | |其他|0|0|0|0| | | | | | |所有者权益合计|1715|1919|2171|2472| | | | | | [14]
博菲电气2024年业绩暴露多重挑战,2025年一季度显现复苏迹象
深圳商报· 2025-04-28 15:16
文章核心观点 - 博菲电气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有复苏迹象但2024年全年业绩面临多重挑战 [1] 2024年业绩情况 - 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9.45%;归母净利润1323.77万元同比下降59.87%;扣非净利润793.64万元同比下降72.5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71.54万元同比增长26.04%;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9% [1] - 核心业务电气绝缘材料市场需求结构性分化,风电、轨道交通等传统优势领域订单波动拖累业绩 [2] - 存在应收账款管理与存货周转压力,部分下游客户回款周期拉长,部分项目执行成本超预期侵蚀利润空间 [2]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与市场拓展费用刚性增长,期间费用率居高不下 [2] - 新能源车、储能等新兴领域业务尚处投入期未形成规模化收益 [2] - 行业竞争加剧使部分成熟产品毛利率下滑,传统业务增长动能减弱 [2] 2024年度分配预案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0.4元(含税) [1] 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 营业收入为9205.33万元同比增长30.97%;归母净利润为287.68万元同比增长455.3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2.56万元同比增长173.25%;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1] - 业绩回暖得益于风电领域订单集中交付与成本管控措施显效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88.32%,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加以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减少 [3]
中邮证券:给予甘源食品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4-28 14:4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2.57亿元,同比增长22.18%,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14.32%,扣非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16.91% [2] - 2024年Q4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22.05%,但归母净利润0.99亿元,同比下降13.91%,扣非净利润0.93亿元,同比下降10.4% [2] - 2025年Q1营业收入5.04亿元,同比下降13.99%,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下降42.21%,扣非净利润0.46亿元,同比下降45.14% [2] 产品与渠道策略 - 2024年综合果仁及豆果收入同比增长39.80%,青豌豆增长12.56%,瓜子仁增长10.48%,蚕豆增长19.72%,其他业务下降3.84% [3] - 升级风味豆类、风味坚果和风味小吃三大品类,推出绿檀翡翠豆、龙井绿豆沙腰果等新品 [3] - 经销模式收入19.27亿元,同比增长22.58%,电商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10.75%,其他渠道收入0.81亿元,同比增长65.45% [3] - 海外出口以东南亚越南为第一站,导入中高端豆类产品,零食量贩渠道延续较快增长趋势 [3] 利润率与费用分析 - 2024年毛利率35.46%,同比下降0.78pct,归母净利率16.67%,同比下降1.14pct [4] - 2024年销售费用率12.67%,同比上升1.18pct,管理费用率3.75%,同比下降0.03pct,研发费用率1.42%,同比上升0.17pct [4] - 2025年Q1毛利率34.32%,同比下降1.07pct,归母净利率10.47%,同比下降5.11pct,销售费用率17.34%,同比上升4.24pct [4] - 利润率下滑主因包括棕榈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海外市场及品牌投入费用增加、24Q4所得税基数差异 [4] 未来增长策略 - 2025年拓展印尼、马来等东南亚市场,推进产品本土化设计,预计5月完成产品设计确认并投放 [5] - 商超转直营策略聚焦大KA战略合作,保留部分BC超经销合作模式 [5] - 电商渠道加强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深度合作,新品上架带来确定性增长 [5] - 成本端关注棕榈油价格下行进行锁价,战略性储备青豌豆,优化原料成本 [5] - 费用端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转化销售额回收费用,全年利润率有望前低后高 [5] 盈利预测与评级 - 调整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至26.77亿元,同比增长18.61%,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02亿元,同比增长6.86% [6] - 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31.02亿元,同比增长15.86%,归母净利润预测4.96亿元,同比增长23.34% [6] - 2027年营收预测35.83亿元,同比增长15.52%,归母净利润预测5.91亿元,同比增长19.12% [6] - 对应2025-2027年EPS分别为4.31/5.32/6.34元,PE分别为17/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6]
甘源食品(002991):短期业绩承压,静待后续逐季改善
中邮证券· 2025-04-28 14: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2.18%、14.32%、16.91%,单Q4营收同比增长22.05%,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3.91%、10.4%,2025年Q1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3.99%、42.21%、45.14%,短期业绩承压 [4] - 老品稳基础,新品拓空间,2024年分产品部分品类收入增长,重塑产品战略升级品类,分销售模式各模式收入有不同程度增长,渠道端多维发力 [5] - 利润短期承压,2024年、24Q4、2025年Q1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同比下滑,利润率下滑因原材料价格上涨、海外市场及品牌投入费用增加、24Q4所得税基数差异 [6] - 2025年关注新市场拓展进度、新品动销进展,往后看业绩弹性可期,海外拓展东南亚市场,坚持商超转直营策略,电商渠道新品上架带来增长,成本原材料管控和规模效应释放后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7][8] - 根据2024年年报业绩情况,调整2025 - 2026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给予2027年营收利润预测,对应三年EPS分别为4.31/5.32/6.34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7/14/12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74.53元,总股本0.93亿股,流通股本0.50亿股,总市值69亿元,流通市值37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93.52 / 47.85元,资产负债率24.5%,市盈率18.00,第一大股东严斌生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营收22.57亿元、归母净利润3.76亿元、扣非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22.18%、14.32%、16.91%;单Q4营收6.52亿元、归母净利润0.99亿元、扣非净利0.93亿元,同比增长22.05%、下降13.91%、下降10.4%;2025年Q1营收5.04亿元、归母净利润0.53亿元、扣非净利润0.46亿元,同比下降13.99%、42.21%、45.14% [4] 产品与销售情况 - 2024年分产品,综合果仁及豆果、青豌豆、瓜子仁、蚕豆、其他、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7.05、5.24、3.02、2.77、4.39、0.1亿元,同比增长39.80%、12.56%、10.48%、19.72%、21.17%、下降3.84%;重塑产品战略,升级三大品类,推出新产品 [5] - 分销售模式,经销模式、电商、其他分别实现收入19.27、2.39、0.81亿元,同比增长22.58%、10.75%、65.45%;24年海外出口表现超预期,电商渠道一季度增速优于大盘,零食量贩渠道合作深入、延续较快增长趋势 [5] 利润情况 - 2024年毛利率35.46%、归母净利率16.67%,分别同比下降0.78、1.14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67%、3.75%、1.42%、 - 0.5%,分别同比变化1.18、 - 0.03、0.17、0.33pct [6] - 24Q4毛利率35.14%、归母净利率15.19%,分别同比下降0.9、6.34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77%、3.73%、1.93%、 - 0.29%,分别同比变化1.68、0.53、0.71、0.47pct [6] - 2025年Q1毛利率34.32%、归母净利率10.47%,分别同比下降1.07、5.11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34%、4.87%、1.23%、 - 0.35%,分别同比变化4.24、1.39、0.17、0.22pct [6] 未来展望 - 2025年海外拓展印尼、马来等东南亚市场,推进产品本土化设计、商标申请等工作,预计5月左右完成东南亚市场产品设计确认并投放,通过新品叠加和网点扩张,实现海外收入持续增长 [7] - 坚持商超转直营策略,2025年聚焦大KA战略合作,同时保留部分BC超经销合作模式,由优质经销商承接 [8] - 电商渠道新品陆续上架带来确定性增长,进一步加强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深度合作、以增加新品露出,提高品牌费用转化率 [8] - 成本端关注棕榈油价格下行进行锁价,年初对青豌豆做战略性储备,全球寻求其他产地原材料,加大直采比例,优化原料成本;费用端人员费用增加在一季度集中体现,品牌费用长期审慎投入,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转化销售额回收费用,结合规模增长逐步投放,全年利润率有望前低后高 [8]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调整2025 - 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至26.77/31.02亿元(原预测为27.24/31.81亿元),同比增长18.61%/15.86%,调整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02/4.96亿元(原预测为4.72/5.54亿元),同比增长6.86%/+23.34%,给予2027年营收利润预测分别为35.83/5.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52%/19.12% [9] - 对应三年EPS分别为4.31/5.32/6.34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7/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9] 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57|2677|3102|3583| |增长率(%)|22.18|18.61|15.86|15.52| |EBITDA(百万元)|495.06|551.51|664.89|773.7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76.19|401.99|495.83|590.65| |增长率(%)|14.32|6.86|23.34|19.12| |EPS(元/股)|4.04|4.31|5.32|6.34| |市盈率(P/E)|18.47|17.28|14.01|11.76| |市净率(P/B)|4.05|3.62|3.20|2.81| |EV/EBITDA|16.61|11.01|8.71|7.04| [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57|2677|3102|3583| |营业成本(百万元)|1457|1735|1979|2274|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20|27|31|36| |销售费用(百万元)|286|361|403|448| |管理费用(百万元)|85|96|112|125| |研发费用(百万元)|32|33|37|36| |财务费用(百万元)|-11|-1|-4|-5|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3|-4|-6|-6| |营业利润(百万元)|441|476|586|698|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1|1|1|1|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2|4|4|4| |利润总额(百万元)|440|473|583|695| |所得税(百万元)|64|71|87|104| |净利润(百万元)|376|402|496|59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76|402|496|591| |每股收益(元)|4.04|4.31|5.32|6.34| |货币资金(百万元)|532|914|1240|1626|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百万元)|104|69|79|92| |预付款项(百万元)|79|62|72|83| |存货(百万元)|260|273|311|358|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248|1585|1976|2438| |固定资产(百万元)|685|661|642|627| |在建工程(百万元)|169|174|139|85| |无形资产(百万元)|118|114|110|106|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023|993|928|854| |资产总计(百万元)|2270|2578|2904|3292| |短期借款(百万元)|40|0|0|0|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百万元)|171|207|236|271|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206|315|361|416|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417|522|597|687| |其他(百万元)|138|137|135|134|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138|137|135|134| |负债合计(百万元)|556|659|732|820| |股本(百万元)|93|93|93|93| |资本公积金(百万元)|948|948|948|948| |未分配利润(百万元)|673|878|1130|1430|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0|0|0|0|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1715|1919|2171|2472|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百万元)|2270|2578|2904|3292|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增长率(%)|22.2|18.6|15.9|15.5|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增长率(%)|8.7|7.8|23.2|19.0|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14.3|6.9|23.3|19.1| |获利能力 - 毛利率(%)|35.5|35.2|36.2|36.6| |获利能力 - 净利率(%)|16.7|15.0|16.0|16.5| |获利能力 - ROE(%)|21.9|20.9|22.8|23.9| |获利能力 - ROIC(%)|42.0|32.8|47.2|58.0|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24.5|25.6|25.2|24.9|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2.99|3.04|3.31|3.55|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21.69|39.17|39.17|39.17| |营运能力 - 存货周转率|5.61|6.35|6.35|6.35|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99|1.04|1.07|1.09|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4.04|4.31|5.32|6.34|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18.40|20.59|23.29|26.51| |估值比率 - PE|18.47|17.28|14.01|11.76| |估值比率 - PB|4.05|3.62|3.20|2.81| |现金流量表 - 净利润(百万元)|376|357|454|561| |现金流量表 -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66|80|85|84| |现金流量表 -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105|189|11|13|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18|42|36|20|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320|668|585|678| |现金流量表 - 资本开支(百万元)|-248|-50|-20|-10|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81|2|3|5| |现金流量表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167|-48|-17|-5| |现金流量表 - 股权融资(百万元)|7|0|0|0| |现金流量表 - 债务融资(百万元)|45|-41|-2|-2| |现金流量表 - 其他(百万元)|-373|-196|-240|-286| |现金流量表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百万元)|-321|-238|-242|-287| |现金流量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百万元)|-168|382|326|386| [14]
煤炭重点公司一季报情况汇报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煤炭行业 - **公司**:神华、中煤、陕煤、兖矿能源、华阳、晋控煤业、新集能源、恒源煤电、山西焦煤、航锦能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价格与库存情况** - 国内煤炭市场价格倒挂,晋陕蒙折算到港价高于港口价约 50 元,贸易商因需求端不确定性观望[1][3] - 海外市场价格震荡,进口煤未大幅回调,澳洲煤到岸含税价与国内基本持平或略贵,印尼煤价仍较高[1][4] - 欧洲天然气库存因美国供应减少而恢复,价格回落,煤炭库存处近五年极低位,市场保持相对平衡[1][5] - 沿海电厂库存去化,内陆电厂库存回升,电厂端库存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6] - 本周港口煤价从 670 元跌至 662 元,下滑约 1%,港口库存从 3200 万吨降至 3100 万吨,陕西坑口价持稳,内蒙古和山西下滑 1 - 2%[3] - 本周澳洲 5500 大卡煤价从 71 美元跌至 70.6 美元,印尼煤价从 80.7 美元跌至 79 美元,下跌 2%[4] - **企业业绩表现** - 煤炭板块一季度业绩普遍下滑,头部企业降幅在 15% - 20%之间,如神华下滑约 19%,中煤下滑约 20%,陕煤同比降幅仅 1%,扣非后下滑接近 15%[9] - 神华吨煤成本从去年一季度 190 元增至今年一季度 196 元,归母净利润接近 120 亿元,收购航锦能源后亏损减少,计划收购外部资源以量补价[9][10] - 中煤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 40 亿元,同比下滑 20%,焦煤产量占比 8%,利润贡献接近 20%,价格波动影响大,通过成本管控实现平稳业绩[11][12] - 陕煤分红比例下降至 58%,因集团资产收购致盈余公积减少,非分红态度变化,仍保持稳定高比例分红[1][15][16] - 兖矿能源、华阳、晋控煤业、新集能源等非头部企业降幅相对较小,新集能源降幅 10% - 11%,晋控和华阳降幅 30%左右[17] - 焦煤企业一季度压力大,如恒源煤电盈利仅 2700 万元,同比下降 90%以上,二季度压力预计不减[18] - **行业走势与应对策略** - 预计未来几个月煤价将逐步上涨,公司将积极成本管控,收购优质资产和资源提升盈利能力,全年盈利目标可维持在 500 - 550 亿之间[2][13] - 长期来看公司态度积极且具备韧性,是再次布局机会,建议关注动力煤公司投资机会[2][13][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本周动力煤公司弹性动力标的回落,低估值红利公司如中煤能源有正收益,部分港股焦煤股因焦煤价格企稳反弹,红利股板块是后续配置主要方向[7][8] - 晋控煤业一季度末因港口提价销售不畅库存压力大,调整销售策略后缓解,二季度业绩有望环比改善[17] - 华阳通过成本管控,一季度吨煤成本恢复到 23 年正常水平,新增产能逐渐兑现放量,有一定成长性[17]
山金国际(000975):金价上行叠加成本管控,一季度业绩高增
天风证券· 2025-04-27 20: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有色金属/贵金属,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金价中枢上行趋势下,上修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至32.7/35.2/41.9亿元,对应当前PE 17.3/16.09/13.53X,公司产销、成本与费用控制稳定,业绩兑现良好,有望充分受益金价上行,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5Q1公司实现营收43.21亿元,yoy + 55.84%,环比 + 185.4%;实现归母净利润6.94亿元,yoy + 37.91%,环比 + 5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04亿元,yoy + 40.87%,环比 + 65%,营收增速大于利润增速推测因贸易业务增长 [1] 产量与销售情况 - Q1矿产金1.77吨,环比 + 0.6%,销售2.03吨,环比 + 31.8%;矿产银22.05吨,环比 - 69.8%,销售23.39吨,环比 - 56.7%;铅精粉1312吨,销售1226吨;锌精粉1395吨,销售1643吨 [2] 价格情况 - Q1黄金销售均价659元/g,较24年均价549.6元/g大幅上升20%,折价比例97.9%,与24年接近;白银售价6.3元/g,较24年均价5.61元/g大幅上升12.3%,折价比例78.8%,较24年略有上升 [2] 成本与毛利情况 - 受益黄金白银价格上行及成本管控,金合并摊销后矿产金成本147.87元/g,较24年上升1.7%,单位毛利较24年大幅扩张至511元/g,上升26.5%;银合并摊销后矿产银成本2.41元/g,较24年下降9.7%,单位毛利较24年扩张至3.89元/g,上升34.1% [3] 项目进展 - 公司计划2025年产金不低于8吨,其他金属不低于2024年产量,芒市华盛金矿项目取得进展,1月收购云南西部矿业有限公司52.07%股权,其持有云南省潞西市大岗坝地区金矿勘探探矿权;旗下控股子公司收购云南省潞西市勐稳地区金及多金属矿勘探探矿权,已取得探矿权 [4] 财务数据 | 项目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8,105.72 | 13,585.44 | 15,521.37 | 16,336.24 | 18,982.71 | | 增长率(%) | -3.29 | 67.60 | 14.25 | 5.25 | 16.20 | | EBITDA(百万元) | 3,037.54 | 3,938.49 | 5,541.57 | 5,812.33 | 6,829.44 |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1,424.30 | 2,173.11 | 3,274.65 | 3,521.09 | 4,186.58 | | 增长率(%) | 26.67 | 52.57 | 50.69 | 7.53 | 18.90 | | EPS(元/股) | 0.51 | 0.78 | 1.18 | 1.27 | 1.51 | | 市盈率(P/E) | 39.77 | 26.07 | 17.30 | 16.09 | 13.53 | | 市净率(P/B) | 4.90 | 4.36 | 3.80 | 3.28 | 2.77 | | 市销率(P/S) | 6.99 | 4.17 | 3.65 | 3.47 | 2.98 | | EV/EBITDA | 12.99 | 10.52 | 9.71 | 8.32 | 6.82 | [4]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2,776.72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2,487.10百万股,A股总市值55,812.12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49,990.70百万元,每股净资产4.93元,资产负债率18.18%,一年内最高/最低23.55/15.07元 [6]
广东汕尾首富又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4-24 14:29
公司发展历程 - 2003年林木勤收购濒临破产的国有饮料厂,开启东鹏饮料发展历程 [7] - 2016年红牛商标纠纷期间,公司市场份额从10%飙升至43%,反超红牛成为销量冠军 [9] - 2021年A股上市首日市值突破260亿,成为"功能饮料第一股" [10] - 2024年营收达158.3亿元,净利润33.26亿元,同比增长超60% [4] - 2025年计划以"A+H"模式赴港二次上市,拟募资10亿美元 [3][24] 经营策略与竞争优势 - 差异化战略:2元250ml金砖装和5元500ml瓶装主攻价格敏感群体 [7] - 成本控制:瓶盖专利设计节省20%成本,PET瓶比金属罐便宜30% [7] - 营销策略:从土味广告到年轻化营销,2024年销售费用超20亿元 [9] - 渠道建设:终端冰柜30万台,覆盖400万网点,形成"毛细血管式"网络 [9][15] - 自建生产基地和供应链数字化升级使单位成本下降12% [15] 产品与业务发展 - 核心产品东鹏饮料占比从2022年96.6%降至2024年84% [15] - 2023年推出电解质水"补水啦",2024年收入近15亿,覆盖160万家终端 [15] - 研发费用增至3.2亿元,推出零糖版、牛磺酸强化版产品 [24] - 计划55%募资用于海外扩张,25%投入研发 [24] 资本运作与股东 - 上市前仅引入加华资本唯一外部投资,2017年获3.5亿元战略投资 [5][18] - 加华资本协助推出500ml大瓶装、引入渠道资源、搭建数字化系统 [20][21][22] - 2021年上市以来累计派息41亿元 [23] - 2024年大额分红13亿元 [4]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全球前20大软饮企业中营收增速排名第一 [14] - 2024年毛利率44.1%,净利率21%,高于红牛母公司15%和魔爪12% [14] - 连续四年保持"中国能量饮料销量第一" [9] - 市值超1300亿元,成为功能饮料行业龙头 [4][10] 国际化布局 - 2022年曾筹划瑞士上市未果 [23] - 已在美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市场推出本地化产品 [23] - 2024年在海口建海南生产基地,设立印度尼西亚公司 [23] - 计划5年内大幅提升海外营收占比 [24]
【千禾味业(603027.SH)】24年营收承压,盈利能力有所改善——2024年年报与25年一季报点评(陈彦彤/聂博雅/汪航宇)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19 21:17
公司业绩表现 - 24年公司实现营收30.7亿元,同比-4.2%,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3.1%,扣非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5.1% [2] - 24Q4营收7.9亿元,同比-10.3%,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13.4%,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8.6% [2] - 25Q1营收8.3亿元,同比-7.2%,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3.7%,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4.7% [2] - 24年公司分红比例达到99.9%,较23年的96.9%进一步提升 [2] 产品与地区表现 - 24年酱油营收19.6亿元,同比-3.8%,食醋营收3.7亿元,同比-12.5%,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及高基数影响 [3] - 24年酱油量/价分别同比+1.3%/-5.0%,食醋量/价分别同比-9.5%/-3.3% [3] - 25Q1酱油营收5.4亿元,同比-4.7%,食醋营收1.0亿元,同比-10.6%,受高基数及负面舆情扰动 [3] - 24年东部/南部/中部/北部/西部营收分别同比-1.8%/+14.0%/-7.1%/-1.4%/-8.9%,南部市场表现突出 [3] - 25Q1东/南/中/北/西部营收分别同比-1.3%/-2.4%/-6.1%/-12.0%/-8.9% [3] 渠道与经销商 - 24年线上/线下营收分别同比-4.9%/-4.0%,25Q1线上/线下营收分别同比-12.3%/-5.9% [4] - 25Q1末经销商总数3282家,较24年末净减少34家,持续优化经销商团队 [5]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4年毛利率37.2%,同比+0.04pcts,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行及产品结构优化 [5] - 24年期间费用率17.7%,同比-0.3pcts,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3.8%/2.4%,同比+1.5/-1.4pcts [5] - 24年归母净利率16.7%,同比+0.2pcts [5] - 25Q1毛利率38.9%,同比+2.9pcts,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2.5%/2.7%,同比+0.6pcts/持平 [5] - 25Q1归母净利率19.3%,同比+2.0pcts [5] 未来战略 - 25年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并强化成本管控 [6] - 组织管理方面实施动态薪酬和差异化授权,提升运营效率 [6] - 渠道方面深化线下零售合作,提升铺货率及市场覆盖度,优化特通渠道服务,餐饮渠道借助品牌势能竞争 [6]
14家储能电池企业2024业绩盘点
高工锂电· 2025-03-29 18:23
摘要 产业链集体承压,规模效应和成本管控成破局良方 目前,业内 已有 宁德时代、中创新航、鹏辉能源、瑞浦兰钧、派能科技、珠海冠宇、孚能科技、天能 股份、横店东磁、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海辰储能 等14家以上储能电池领域的企业先后披露 了2024年的业绩情况。 从具体市场来看,高工产研(GGII)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储能电芯出货量达到 170GWh,同比增长146%,美国市场储能电芯出货量达到78GWh,同比增长56%,欧洲储能电芯出货 量达到约50GWh,同比增长28%。 整体来看,2024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持续高速增长,同比增长超55%,但企业利润普遍承压,市 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TOP10全为中国企业,且CR10由2023年的88%提升至93%。 高工产研(GGII)数据显示,中国储能锂电池2024年出货量达335GWh,同比增长64%,占比全球超 90%,由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海辰储能、比亚迪、中创新航、瑞浦兰钧、国轩高科、远景动力、鹏 辉能源、楚能新能源等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三星SDI成为最后一个跌出全球出货前十的海外企业。 产业链集体承压,规模效应和成本管控成破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