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搜索文档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9:25
募集资金投资计划 - 本次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800,000.00万元 全部用于准东20亿Nm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1] - 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703,941.12万元 募集资金投资金额800,000.00万元 差额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1] - 若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已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 将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 [1]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为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准东20亿Nm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由控股子公司新疆天池能源的全资子公司新疆准能化工有限公司建设 [2] - 建设地点为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庙产业园 建设期3年 [2] - 项目将新建年产能20.54亿Nm³煤制天然气生产设施 其中8.4亿Nm³转换为液化天然气LNG 58.2672万吨 [2] - 生产装置包括固定床熔渣气化装置、甲烷化装置、甲烷液化装置、空分装置、电解水制氢装置、碳捕集装置等 [2] 项目经济效益 - 项目第4年投产且生产负荷达到80% 第5年达产 经济服务年限15年 所得税率25% [3] - 年生产121,428万Nm³合成天然气(SNG)和58.2672万吨液化天然气(LNG) [3] - 按照煤价150-160元/吨(含税)测算 在不同SNG/LNG销售价格下项目效益良好 [4] - 项目已取得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核准和生态环境部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3] 项目必要性 - 项目对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煤炭深加工技术水平有重大支撑作用 [4] - 可降低国家天然气对外依存度1.36个百分点(以2024年数据计算) [5] - 作为西气东输系统重要项目 可规避进口气供应不稳定风险 提升管网使用效率 [5] - 是公司煤炭资源转型深化利用的重要举措 可提升股东回报 对公司能源业务转型具有示范意义 [4] 战略意义 - 项目符合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要求 是推进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 [5] - 新疆煤炭资源预测储量2.19万亿吨 占全国40% 但远离消费市场 项目可推动煤炭从燃料转型为原料的高效清洁利用 [6] - 项目承担国家能源局3项煤炭深加工产业创新示范任务 推动先进煤气化技术、煤制气国产化成套技术等研发与应用 [7] -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装备 通过煤制气与"绿电""绿氢"耦合发展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技术(CCUS)示范 [7] 公司业务协同 - 公司能源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及销售、煤炭发电等 拥有煤炭资源量126亿吨 当前核定煤炭产能7,400万吨/年 [8] - 项目所需原料煤由自有煤矿通过输煤廊道直接运输进厂 每年转化原煤579.74万吨 [9] - 可有效提升公司能源业务附加值 延伸能源业务价值链 为后续煤炭资源大规模深化利用奠定基础 [9] - 项目投产后可使公司能源产业收入结构多元化 降低经营风险 提升整体业绩 [9] 项目可行性 - 项目符合国家、地区发展战略 是国家鼓励发展领域 所需审批备案工作已完成 [10] - 主要原材料煤炭来自公司自有煤矿 两个露天煤矿开采能力可满足原料煤需求 [10] - 国内煤化工产业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项目所选整体工艺技术成熟可靠 [10] - 公司具有长期煤炭业务经营和大型化工项目建设运营经验 已完成项目建设和运营基础团队搭建 [11] 市场前景 - 随着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深化 管输和销售分开 油气管网实现公平接入 提升了天然气调运能力和调配效率 [11] - 准东至上海管输费用为0.7514元/Nm³ 准东至北京管输费用为0.5973元/Nm³ [11] - 2023年我国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达8.5% 远低于世界平均值24% 消费潜力和增长空间较大 [11] - 预计2025年天然气消费量约4,300-4,500亿立方米 2030年约5,500-6,000亿立方米 需求旺盛 [11] 对公司影响 - 本次发行有利于公司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工程技术能力和大型项目建设运营经验优势 [12] - 将提升公司能源业务整体竞争力 巩固市场地位 改善业绩水平 提升持续盈利能力 [12] - 将进一步扩大公司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 改善现金流状况 使财务结构更加稳健 [12] - 随着可转债持有人陆续转股 公司资产负债率将逐步降低 [12] 项目结论 -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公司战略发展需要 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13] - 项目实施将有利于公司能源业务转型升级 优化能源业务产品结构 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13] - 将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为后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13]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的论证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9:24
发行证券种类与必要性 - 公司选择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债)作为融资方式,该可转债及转换后的股票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1] - 本次发行是公司主营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募集资金将用于"准东20亿Nm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包括厂房建设、设备购置、生产线建设等资本性支出 [1] - 可转债融资方式具有存续期限6年、票面利率较低的特点,能减少利息支出并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兼具股性和债性,转股后可增加净资产规模并改善营运资金 [2] 发行对象选择与标准 - 发行对象包括持有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证券账户的自然人、法人、证券投资基金及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者除外) [3] - 公司原股东享有优先配售权,具体比例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市场情况与保荐机构协商确定,剩余部分采用网下对机构投资者发售和/或网上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 [3] - 发行对象需具备风险识别能力、风险承担能力及相应资金实力,选择范围、数量和标准均符合《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3][4] 发行定价机制 - 可转债票面利率由公司董事会根据国家政策、市场状况和公司具体情况与保荐机构协商确定 [4] - 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募集说明书公告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和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具体价格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与保荐机构协商确定 [4][5] - 转股价格将根据公司派送股票股利、转增股本、增发新股、配股及派发现金股利等情况按既定公式调整,确保定价公平合理 [5][6] 发行合规性与可行性 - 公司符合《证券法》规定的发行条件,包括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债券利息、募集资金使用符合规定、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且不存在禁止再次公开发行债券的情形 [9][10][11][13] - 公司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591,420.61万元、1,070,271.07万元和413,475.55万元,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为1,025,055.74万元,足以支付本次可转债一年的利息 [10][1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计债券余额为188,860.76万元,本次发行后累计债券余额占最近一期末净资产的10.71%,低于50%的监管上限,资产负债结构合理 [15] 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构建了以清洁能源资源为基础,以输变电高端装备智造、硅基新能源、铝电子新材料三大国家战略性循环经济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11] - 在能源产业方面,公司煤炭资源储量126亿吨,核定煤炭产能为两个千万吨级露天煤矿,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是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煤矿 [11] - 在输变电产业方面,公司是全球输变电行业的知名企业,具备生产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的能力,承担了多项国家特高压输电试验示范工程首台套主设备的供应任务 [12] -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公司高纯多晶硅生产能力居行业前列,是领先的新能源电站系统集成建设及运营商,拥有完善的风能、光伏发电业务开发、建设、调试及运维能力 [12] -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公司拥有高纯铝液年产能7.8万吨,电子铝箔年产能3万吨,高纯铝产能居行业前列,是国内领先的铝电解电容器用电极箔和电子铝箔研发和生产基地 [13] 募集资金使用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0,000.00万元,全部用于"准东20亿Nm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1,703,941.12万元 [22][23] - 募集资金使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且不会新增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或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10][23] 可转债条款设计 - 可转债期限为6年,每张面值100元,按面值发行,转股期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满六个月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至到期日止 [23][24] - 可转债包含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有条件赎回条款、有条件回售条款和附加回售条款,充分保护债券持有人权益 [24][25][26][27][28] - 可转债采用每年付息一次的付息方式,到期归还所有未转股的本金和最后一年利息 [29] 发行方案公平性与合理性 - 发行方案经董事会审慎研究后通过,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32] - 发行方案及相关文件已履行信息披露程序,保障了全体股东的知情权,股东大会表决将采用同股同权方式,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32]
海正生材: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18 17:1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5.2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15万元,同比下降87.3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2.47万元,同比增长174.86% [2] - 基本每股收益0.02元/股,同比下降83.33% [2] - 研发投入1546.60万元,同比增长7.35%,占营业收入比例3.79% [2][20] 业务运营情况 - 聚乳酸树脂销量同比增长2.85%,其中境内销量增长显著 [13] - 3D打印材料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13] - 挤出热成型领域销量同比增长55% [13] - 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一期)预计2025年12月前竣工 [14] - 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 [1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掌握"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工艺产业化技术 [7][12] - 拥有10余种主要牌号,30余个细分聚乳酸牌号 [15] - 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15][20] - 开发了耐老化聚乳酸、高速3D打印材料等新产品 [20][22] - 产品通过FDA、REACH等国际认证 [17] 行业发展趋势 - 聚乳酸具有生物基、可生物降解特性,符合碳中和政策方向 [3][4] - 3D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43.1%,带动聚乳酸耗材需求增长 [6] - 国家政策推动生物基材料发展,支持快递绿色包装 [5] - 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实现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乳酸 [5] 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 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聚乳酸商业化生产企业 [12] - 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第一 [12] - 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等重点项目 [12] - 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人员49人,占员工总数10.61% [20][22] - 研发项目包括低光纯聚乳酸、聚乳酸编织袋材料等 [20][21] - 立构复合聚乳酸技术使制品耐热温度提升30℃以上 [19] - 开发皮芯结构聚乳酸纤维,赋予新材料多功能性能 [20]
2025年中国热法磷酸行业产量约68.8万吨 高端市场突破与工艺替代压力并存[图]
搜狐财经· 2025-08-18 16:16
行业定义与产品特征 - 热法磷酸是以黄磷为原料通过高温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再与水进行水合反应生成的磷酸产品 通过控制温度条件可制得正磷酸、焦磷酸、偏磷酸等产物 其中正磷酸为主要产品 [6] - 相较湿法磷酸 热法工艺具有产品纯度高但能耗较大的特点 主要用于电子级磷酸、食品添加剂磷酸盐等高端领域 [6] - 电子级磷酸生产高度依赖热法工艺 其纯度要求远高于湿法磷酸 短期内难以被替代 [7] 生产工艺与产物类型 - 正磷酸(HzPO4)在适度水解条件下生成 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晶体 是工业生产中最主要的产品 [6] - 焦磷酸(H4P207)当P205与水摩尔比达到1:2时生成 主要用作金属表面处理剂 [6] - 偏磷酸(HPOz)在过热蒸气环境下形成聚合物 具有强吸湿性 多用于特种玻璃制造 [6] 市场规模与产量预测 - 预计2029年中国热法磷酸产量约28.3万吨 [7] - 预计2029年中国热法磷酸市场规模将达到148亿元 [8] - 热法工艺可利用低品位磷矿 且对氧化铁、氧化铝等杂质容忍度更高 在磷矿资源丰富但品位较低的地区具有成本优势 [7]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家加大磷化工环保力度 推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绿色生产工艺应用 [8] - 热法磷酸企业需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碳排放 满足"碳中和"目标要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 但也加速了行业集中度提升 [8] - 云南、贵州等磷矿资源丰富地区通过"磷矿-热法酸-磷酸盐"产业链整合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区域竞争力 [11] 企业经营模式 - 行业经营模式包括采购模式分析、生产模式分析、销售模式分析和盈利模式分析 [13] - 行业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特征 [13] - 云南某企业通过"以销定产"将库存周转压缩至7天 较行业均值缩短40% [11] 行业研究框架 - 研究报告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厂家调研、经销商座谈、专家验证等多渠道开展数据采集工作 [3] - 研究内容包括全球市场运行分析、区域竞争格局、重点区域市场评估和前景评估 [14] - 行业分析涵盖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多维度因素 [14]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分析显示市场结构特征 [15] - SWOT分析涵盖行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15] - 行业重点企业包括公司A、公司B、公司C、公司D和公司E 需分析其经营状况、竞争力和发展战略 [16][17] 进出口贸易分析 - 2020-2024年热法磷酸所属行业出口分析包括出口总量、出口总金额和出口均价走势 [15] - 进口分析涵盖进口总量、进口总金额和进口均价走势 并分国家及国内省市进行态势分析 [16] - 进出口数据反映行业国际竞争力和市场需求变化 [15][16] 区域市场分析 -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西部地区均需分析经济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情况和行业发展前景 [16] - 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明显 需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政策导向进行差异化研判 [16] - 磷矿资源丰富地区如云南、贵州具有显著成本优势和产业链整合潜力 [11] 技术发展路径 - 中外热法磷酸技术差距存在 需分析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中国热法磷酸技术的策略 [14] - 未来热法磷酸行业技术开发方向需重点关注节能降耗和纯度提升 [18] - 技术环境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需持续跟踪创新动态 [14] 投资前景分析 - 行业投资需关注经济规模、必要资本量、准入政策、法规、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等进入壁垒 [17] - 2020-2024年中国热法磷酸行业产能、产量、需求量、市场规模和价格走势需进行量化预测 [18] - 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 需综合评估政策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和技术风险等因素 [18]
能环宝零碳园区:系统思维整合生态链,探索商业价值规模复制
江南时报· 2025-08-18 15:52
行业背景与挑战 -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中国光伏产业正经历深刻转型 面临产能过剩和价格战加剧等挑战 全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已跌破历史最低水平 [1] - 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1] 智慧运维技术创新 - NiOS系统通过独创的"动态拓扑解析算法"将光伏阵列和储能单元转化为动态能源图谱 实现对电网波动的预判 [2] - 在江苏某工业园区的实际应用中 该系统使运维成本大幅降低15% [2] - 系统有望集成AIGC技术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生成PPT格式运维报告 提升运维便捷性和效率 [2] - 数字孪生技术与实时监测数据模型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精准支持 实现降本增效与绿电转化率提升 [6] - 通过开放型技术架构与标准化数字接口 整合清洁能源电站、储能装置与智能电网数据 实现智能协同调度 [7] 技术发展趋势 - TOPCon和HJT等高效电池技术已成为市场主流 预示发电技术多元竞逐格局 [3] - 光伏应用从单一发电走向多技术生态系统整合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领域出现零碳园区智慧中枢模式 [3] - 从发电、储电、配电、变电到用电的全链条技术矩阵需要系统思维 [8] 储能战略与协同创新 - 国家发改委《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至2027年新型储能制造业彰显国际竞争优势 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4] - 公司计划将光伏技术优势横向延伸至储能领域 通过算法驱动实现预测性维护与主动决策 [5] - 在储能国际峰会深入探讨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技术、移动充电创新应用及市场发展趋势 [5] - 与多家企业探讨储能项目全流程管理的技术协同及市场合作 [5] 战略定位与商业价值 - 企业战略需与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人类命运深度咬合 才能获得穿越周期的动能 [9] - 技术创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手段而非目的 [9] - 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业务运营 借助数字化手段达成环境效益与商业价值共生 [10] - 在碳中和背景下 将技术创新与商业价值深度绑定是推动能源革命的关键 [10]
德国经济:“火车头”艰难寻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8 15:27
尽管欧洲能源危机高峰已过,德国工业电价仍显著高于危机前水平并居于欧洲首位。这对于能源密集型 产业如化工、钢铁、玻璃制造的竞争力构成挑战。据环球网援引德国《明镜》周刊报道,持续的经济危 机导致德国工业在一年内损失了超过10万个工作岗位。为了增强上述行业的竞争力,德国政府拟增加电 力补贴,以缓解成本压力。但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德国在向绿色经济和碳中和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要求企业和政府投入天文数字的资金进行技术更新、基 础设施改造和生产流程再造,短期内加剧了成本压力。据环球网报道,德国工业已在生存线上挣扎,但 未来数年的碳排放成本还将持续攀升。本届德国政府近期重启了上届政府未完成的碳捕集封存合法化草 案。但囿于巨大的财政压力,清洁工业计划的资金将从245亿欧元大幅削减至18亿欧元。 外部环境阴晴不定 德国联邦统计局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萎缩0.1%。这一负增 长符合经济学家此前预期。近年来,工业引擎的疲软、能源转型的阵痛以及外部需求的波动,暴露了德 国这一欧洲最大经济体修复动能的不足,亦有负重"转向"的艰难。 工业疲软拖累命脉 被视为德国经济命脉的制造业 ...
焦炭落实第六轮提涨,下游钢厂补库需求尚存
华创证券· 2025-08-18 13:17
核心观点 - 焦炭落实第六轮提涨,下游钢厂补库需求尚存,日照准一报价1280元/吨环比持平,钢厂铁水产量240.73万吨环比+0.19% [4][13] - 动力煤供需利好支撑价格上探700元关口,秦皇岛港Q5500均价692元/吨环比+2.61%,环渤海九港库存2368.5万吨环比-4.03% [4][11] - 原油受IEA上调供应预测影响价格下行,Brent现货价67.89美元/桶环比-2.01%,WTI现货价63.31美元/桶环比-2.17% [4][10] - 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2025年全球需求增速预计从2.8%降至1.3%,欧洲TTF期货价格32.24欧元/MWh环比-4.1% [4][15] 能源价格表现 - 基础化工行业指数71.97环比-1.21%,价差百分位为过去10年0%环比-1.14% [6][20] - 涨幅前三品种:内蒙古鄂尔多斯5500动力煤+3.0%、港口动力煤+2.4%、陕西榆林6000动力煤+0.8% [26] - 跌幅前三品种:美国天然气-5.2%、中国LNG出厂价-3.0%、英国天然气-2.4% [26] 原油市场 - 全球油气资本开支较2014年高位减少122%,2021年达3510亿美元 [8] - OPEC 7月原油产量27.54百万桶/日环比+0.96%,美国当周产量13.33百万桶/日环比+0.32% [31] - IEA上调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预测至250万桶/日,下调需求增长预测至68.5万桶/日 [10][51] 动力煤市场 - 重点电厂煤炭日耗588万吨环比+10.11%,库存可用天数21.1天环比-1.2天 [11][22] - 晋陕蒙坑口煤均价环比+1.15%,其中内蒙古伊金霍勒Q5500报519元/吨环比+2.98% [78] - 印尼Q3800进口煤报价485元/吨环比+3.19%,纽卡斯尔Q6000环比+0.8% [79][60] 双焦市场 - 京唐港山西主焦煤报价1610元/吨环比持平,甘其毛都蒙5原煤报1011元/吨环比+6.42% [13][100] - 247家钢厂日均铁水产量240.73万吨环比+0.19%,螺纹钢报价3300元/吨环比-0.9% [13][100] - 焦煤样本钢厂库存环比+1.06%,焦炭样本钢厂库存环比-1.54% [89] 天然气市场 - 美国天然气库存3186Bcf环比+56Bcf,NYMEX均价2.86美元/百万英热环比-5.6% [106] - 欧洲库存2998Bcf环比+85Bcf,储气容量占比72.95%环比+2.0pct [107] - 国产LNG均价4172元/吨环比下降128元/吨,京津冀地区工业用气受限 [108] 油服行业 - 全球活跃钻机数量1621台环比+21台,中东地区334台环比-5台 [19][38] - 三大油2023年资本开支合计5817.38亿元,较2018年复合增速6% [18] - 美国活跃钻机数量539台环比持平,其中陆上524台 [19]
中、美、俄、日、英、德、不丹、越南、新加坡等100多国商业电价对比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11
从全球范围来看,商业用电价格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既有低至每度电不到2美分(0.14元人民币)的国家,也有高达40多美分(3.2元人民币)的地 区,这种悬殊的差距值得深入探讨。 | | Residential electricity rates | | Business elect | | --- | --- | --- | --- | | Countries | 1 in USD/kWh, | | in USD/kWh, | | | 2023-2025 average | | 1J 2023-2025 ave | | Bermuda | 0.462 | | 0.269 | | Ireland | 0.443 | 南生分享: | 各国资平相电 | | Italy | 0.422 | | 0.442 | | Cayman Islands | 0.413 | | 0.369 | | Liechtenstein | 0.410 | | 0.280 | | Germany | 0.402 | | 0.286 | | Belgium | 0.400 | | 0.262 | | UK | 0.397 | | 0.44 ...
特步MSCI ESG评级达AA级,居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榜首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11:51
MSCI ESG评级提升 - 特步跃升至MSCI ESG AA级 成为首家获此评级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 [2] - 评级在碳足迹管理 供应链劳工管理 化学品安全 劳工管理及公司治理五大议题分数大幅提升 [2] - 评级从2022年至今四年连升四级 2024年升至A级 为当时行业首个A评级企业 [4] 碳中和目标与战略 - 公司发布2030 ESG战略框架及碳中和目标 致力于成为可持续发展领跑者 [5] - 明确三个核心支柱和八大具体目标 覆盖环境 社会和企业责任三大领域 [5] - 目标包括2030年自营排放减碳42% 2050年实现碳中和 [7] 碳足迹管理实践 - 首次披露范围3碳排放数据 展现对供应链碳排放的深度洞察 [7] - 新增两家工厂使用光伏 2024年光伏使用量较2023年增加95% [7] - 通过对范围三排放的梳理精准定位减排重点环节 制定针对性策略 [7] 环保产品创新 - 2024年厦马参赛服全部采用100%再生化纤制作 每件使用6-7个塑料瓶回收再造 减碳178克 [9] - 2025年继续为厦马参赛服选用100%环保再生涤纶纱线 每件使用10个塑料瓶回收材料 [10] - Run to Green环保展再现"瓶子到织物"再生流程 推动ESG发展创新 [10] 供应链与化学品管理 - 更新发布《特步集团供应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手册》2024版 新增气候相关条款 [10] - 对100%的T1 T2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环境与社会责任审核及评估 [10] - 成为ZDHC缔约者 采用受限物质清单 举办供应商化学品赋能培训 [10] 公司治理与员工发展 - 发布《特步集团环境政策》《女性员工保护政策》 创造多元化包容性工作场所 [12] - 2024年提供2167门课程 超过711240小时员工培训 受训员工超过16000人 [12] - 完成双重重要性分析披露 强化ESG战略与业务结合 [12]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正加速可持续技术革新 [14] - 高性能运动品牌价值由品牌构建的价值观定义 代表专业理智有温度且可持续的新型消费理念 [14] - 运动品牌从推广运动变为塑造精神状态和身份表达 进入Run to Green时代 [14]
大越期货沪铝周报-20250818
大越期货· 2025-08-18 10: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沪铝上周震荡调整上涨,主力合约上涨0.47%,周五收盘报20770元/吨;碳中和下长期控制产能、国内房地产压制需求不振、取消铝材出口退税、美国加增钢铝关税对国内铝价构成利空;国内需求进入淡季,等待消费复苏;上周LME库存479550吨,较前周小幅增加,SHFE周库存增7039吨至120653吨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沪铝上周震荡调整上涨,主力合约涨幅0.47%,周五收盘价20770元/吨 [3] - 国内铝价受碳中和控制产能、房地产需求不振、取消出口退税、美国加税等因素利空 [3] - 国内需求进入淡季,等待消费复苏 [3] - 上周LME库存479550吨,较前周小幅增加,SHFE周库存增7039吨至120653吨 [3] 基本面(库存结构) 供需平衡表 |时间|产量(万吨)|净进口量(万吨)|表观消费量(万吨)|实际消费(万吨)|供需平衡(万吨)| | ---- | ---- | ---- | ---- | ---- | ---- | |2018|3609|7.03|3615.03|3662.63|-47.6| |2019|3542.48|-0.64|3541.84|3610.44|-68.61| |2020|3712.44|105.78|3818.22|3816.92|1.3| |2021|3849.2|150.33|3994.63|4008.83|-14.2| |2022|4007.33|46.55|4053.88|4083.86|-29.98| |2023|4151.3|139.24|4290.51|4294.81|-4.3| |2024|4312.27|196.16|4502.5|4487.5|15| [10] 市场结构 未提及相关具体内容总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