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
icon
搜索文档
太阳纸业(002078) - 002078太阳纸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21:51
公司治理与荣誉 - 2024 年公司按法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治理情况符合要求,12 月入选深证 50 指数,四季度深交所国证指数 ESG 评级获 AAA 级 [1][2] - 2025 年将提升治理水平,优化结构,强化内控,推动治理工作上新台阶 [2] 经营理念与战略 - “品价比”理念强调产品品质与价格平衡优化,公司从追求性价比向提升品价比转变 [3] - 面对关税等不确定性,公司实施“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降低对海外原材料依赖,推出差异化产品,保障现金流稳定 [4][5] 各基地发展情况 广西基地南宁项目 - 截止 2024 年底完成投资 94.5 亿元,实现工业产值超 46 亿元,产值连续两年翻倍增长 [5] - 已建成 20 万吨文化用纸项目(技改)等多个项目,部分项目预计 2025 年年内实施完毕 [5] 老挝基地 - 2024 年营林面积创新高,提出到 2030 年实现 12 万公顷林地保有面积目标 [5] - 全年采购各类机械设备 66 台次,与力源宝公司合作初显成效,开展无人机航测工作 [6] - 2024 年完成浆纸总产量约 138 万吨,同比增长 10%,营业收入 53.24 亿元,净利润 5.13 亿元 [7] 财务相关情况 净资产收益率 - 近年来新上项目使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增长,受市场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有波动 [7] - 公司将优化生产运营,加强成本管控,提升盈利能力 [7] 资产负债率 - 2024 年末资产负债率为 45.41%,较年初降低 2.85 个百分点,处于合理水平 [8] - 公司将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保证现金流稳定 [8][9] 分红政策 - 2024 年度分红预案为每 10 股派 3.0 元,分红总额 8.38 亿元 [17] - 公司将保持良好分红水平,逐步提高分红比率 [17][18] 绿色能源与环保工作 绿色能源 - 2024 年广西基地南宁园区光伏发电二期项目建设,山东基地光伏发电项目前期准备 [8] - 生物质能源占比增加,公司可再生能源占比整体达 44.75% [8] 环境治理 - 2024 年各生产基地环保节能管理高效执行,组织环保应急演练 502 场次 [13] - 生态环境治理投入 5.15 亿元,用于“三废”治理等工作 [13] 双碳工作 - 公司响应双碳目标,运用数字化手段,发展速生林,提高生物质能源占比,开展节能降碳 [14] - 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探索产品全生命周期降碳实践 [14][15] 科技创新成果 - 2024 年“基于造纸平台的农林纤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项目获科技进步奖 [16] - 与山东档案馆共建实验室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 3 项 [16] 公益事业 - 2024 年公益事业支出总计 767 万元,支持地区教育事业 400 万元 [10] - 接待学生参观来访 968 人次,组织员工志愿者服务活动总时长 12136 小时 [10] 行业发展情况 行业前景 - 造纸行业是基础原材料产业,中国是最大生产和消费国,未来将结构性增长 [19] - 高端包装纸等需求扩大,文化用纸承压,行业集中度提升,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19][20] 2024 年行业业绩 - 2024 年全国机制纸及纸板产量 15846.9 万吨,同比增长 8.6%,创历史新高 [21] - 规模以上造纸和纸制品业企业营业收入 14566.2 亿元,同比增长 3.9%,利润总额 519.7 亿元,同比增长 5.2% [21] 公司未来规划 资本开支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发展和战略规划,确保资本开支科学合理 [9] 基地规划 - 山东、广西和老挝三大基地协同发展,完善“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暂无开辟新基地规划 [10][11]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三大基地协同发展,优化采购和生产流程,推进“林浆纸一体化”战略 [22] - 优化产品结构,推出差异化产品,提升高毛利率产品占比,增强市场竞争力 [22] 现金流与投资平衡 - 提升运营效率和成本管控,强化经营性现金流管理,审慎推进项目投资 [23][24] 并购计划 - 公司致力于主业发展,围绕造纸产业链多元化布局,暂无行业内并购意向 [24]
晚间公告丨4月30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4-30 21:27
上市公司公告汇总 品大事 - ST新潮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若停牌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 卧龙地产拟将证券简称变更为"卧龙新能",向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增加利润增长点 [5] - 东珠生态仅参股迪洛斯10%股权且无实质业务合作,迪洛斯处于初创阶段未来经营业绩存在不确定性 [6][7] - 海天味业H股发行上市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拟发行不超过7.1052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 [8] - 珈伟新能控股股东阜阳泉赋因未履行不低于6000万元增持承诺收到深圳证监局警示函 [9] - 复旦张江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价格降价幅度不低于35%,该药物2024年销售收入2.1亿元占公司总收入29% [10] - 天铁科技控股股东、实控人变更事项终止,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动 [11] 增减持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拟减持江波龙不超过1%股份(4,159,815股),减持原因为自身经营管理需要 [12][13] 再融资 - 寒武纪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9.8亿元,用于大模型芯片平台、软件平台及补充流动资金 [14] 做回购 - 金证股份拟出售已回购股份不超过500万股(占回购数量50%),剩余股份将注销 [15] 签大单 - 奥来德子公司与成都京东方签订6.55亿元线性蒸镀源采购合同,预计对2025-2026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6] - 通光线缆子公司预中标国家电网1.42亿元采购项目,金额占公司2024年营收5.49% [17]
旺能环境(002034)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20:42
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4月30日15:00 - 17:0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行 [1] - 参与人员为通过该平台参与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单超等4人 [1] 公司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生活垃圾处理业务板块,增量市场新建项目集中在中西部,公司主动规避;并购市场秉持审慎务实策略,建立严格评估体系 [1] - 战略重心聚焦四大价值增长点:资源化利用升级,2024年新增6个项目;蒸汽供热优化,业务收益率高于传统发电;存量资产盘活,参与绿证交易等,创新绿电应用场景;海外市场拓展,已在泰国和越南建立桥头堡,后续沿“一带一路”深化布局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74亿元,同比增长11.12%;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10.6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47元/股,同比增长11.90%;总资产144.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68.77亿元 [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1.31元,相比上期有所下降,受立鑫固定资产减值等非经常损益影响 [4] 行业发展前景 - 公司四个板块所处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在《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第一部分有所论述,可查询巨潮资讯网发布的报告 [3] 效益波动原因 - 2024年度效益下降主要因应收账款账龄延长导致坏账减值损失、浙江立鑫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等非经常性原因,核心业务仍保持稳健 [3][4] 提升股东回报计划 - 发布《未来三年(2024年 - 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确保30%分红率底线,结合现金流与资本开支灵活调整,通过持续回购及主业成长增强长期价值 [4][6] 可转债相关情况 - 2026年12月17日旺能转债约12.95亿债券本金及利息需支付,公司货币资金结合稳定现金流和银行授信能保障兑付能力 [4] - 通过回购、主业精细化运营及新业务布局提升内在价值,力争股价回归合理水平促进转股 [4][7] 市值管理 - 旺能环境重视上市公司市场价值与投资者关系,相关管理理念已融入日常治理,目前未单独披露《市值管理办法》 [5][6] 其他业务情况 - 目前无新能源汽车电池商业计划,若有进展将及时公告 [6] - 橡胶再生业务毛利为负主要因产能利用率不够、废旧轮胎采购成本受回收市场影响显著,该业务长期战略意义显著 [6] - 基于市场环境及业务表现,审慎调整废电池再生业务经营策略,不排除退出浙江立鑫的可能,未来将优化业务结构 [8]
解读中国联塑(2128.HK)ESG成绩:打造行业低碳标杆,赋能经济社会及产业共赢
格隆汇· 2025-04-30 20:22
行业ESG发展趋势 - ESG成为塑料管道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涉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 [2] - 建筑与建筑业建造碳排放占全国能源相关碳排放的48.3%,塑料管道成为减碳关键一环 [2] - 塑料管道广泛应用于市政给排水、燃气输送、农业灌溉等领域,支撑城镇化进程和乡村振兴 [2] - 行业从高速扩张期转入平稳发展期,集中度提升,优化治理结构、保持创新研发、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成为企业发展关键 [2] 公司ESG实践成果 - 2024年实现光伏发电量5655万千瓦时,节省电费3989.58万元人民币 [3] - 循环利用水资源526.43万吨,回收利用塑料160389吨 [3] - 15项管道产品获得绿色建材产品认证,4项产品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3] - 废酸铝渣年处置规模达21.5万吨/年,可循环利用制备各类净水剂产品约22万吨/年 [3] - 攻克"含油废弃物无氧低温热解"技术,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3] 公司可持续发展目标 - 2025年单位产量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2021年累计下降3% [4] - 有害废弃物单位产值产生量控制在1.1千克/吨以下,无害废弃物单位产值产生量控制在1.0吨/吨以下 [4] - 单位产量总耗水强度控制在1.60吨/吨以下,单位产量总电耗强度较2021年上升幅度控制在3% [4] 公司创新驱动发展 - 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如"矿用钢帘线增强聚乙烯耐磨复合管关键技术"等 [6] - 高抗紫外线PVC-U排水管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6] - HDPE克拉管DN2000入选中国首个生态核电建设示范基地 [6] 公司供应链与产业生态 - 2024年入选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7] - 在库供应商总数达22751个,遍布海内外 [7] - 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如茂名高州谷篢村乡村焕新升级等 [7] 公司治理与员工发展 -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价值并激励员工热诚 [7] - 建立和改善责任管理和绩效评估制度,追求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 [7]
“双碳”风口下的“绿色革命”:企业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营报· 2025-04-30 18:35
本报记者 方超 张家振 苏州报道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绿色转型浪潮正席卷千行百业。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绿色革命"中,企业是承担转型升级任务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不过,在积极参与绿色 转型进程中,企业正面临技术迭代的阵痛,商业模式的颠覆,产业结构的重构。 如何平衡短期投入与长期收益、怎样应对绿色转型领域的专业人才缺口等问题,正成为企业转型过程中 的"拦路虎",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和创新的智慧。 就相关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特邀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委会副主任、上海外商投资 协会绿色低碳分会副会长吕建中博士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阴皓明,九物科技咨询 项目总监、华盛绿色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方,Nyonic创始人兼CEO韩东,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合伙 人翟家佳和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ESG事务总经理李静等企业负责人和业内专家,围绕"企业绿色转 型挑战与机遇"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交流,力求为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转型的企业及商业人士提供实践决策 与参考。 坚守长期主义"逐绿而行" 吕建中: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传统行业正面临技术迭代成本高、市场接受周期长等一系列棘手挑 战。能否结合所在企业情况,具体谈谈 ...
晚间公告丨4月30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4-30 18:17
品大事 - ST新潮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若停牌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3] - 卧龙地产拟将证券简称变更为"卧龙新能",以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向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转型 [4] - 东珠生态仅参股迪洛斯10%股权,不构成控股关系且暂无实质业务合作,迪洛斯成立于2025年1月尚处于初创阶段 [5] - 海天味业H股发行上市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拟发行不超过7.1052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6] - 珈伟新能控股股东阜阳泉赋因未履行不低于6000万元增持承诺收到深圳证监局警示函 [7] - 复旦张江自2025年5月1日起调整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市场零售价格,降价幅度不低于35%,该药物2024年度销售收入为2.1亿元占公司全年销售收入的29% [8] 做回购 - 金证股份拟出售已回购股份不超过500万股(不超过2022年回购数量1000.75万股的50%),剩余股份将尽快安排注销 [10] 签大单 - 通光线缆全资子公司预中标国家电网采购项目,预中标金额合计1.42亿元约占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总额的5.49% [12]
国航远洋2025一季报:逆周期布局构建运力护城河,双碳机遇领航海运新生态
搜狐网· 2025-04-30 17:3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归母净利润-1,542.9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8亿元,同比增长168.66% [1] - 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12.45%,境外航运收入占比从58%提升至67% [2]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及回购股票共计7,577.71万元,占近三年平均净利润的106.60% [5] 行业与市场动态 - 一季度BPI运价指数均值同比显著回落37.88%,新造干散货船订单量同比缩量26% [2] - 主要航线运价自3月进入改善回升周期,干散货航运市场呈现显著筑底特征 [2] - 全球干散货需求量回升及运价修复预期增强 [5] 运力扩张与战略布局 - 2024年新增5艘绿色低碳船舶投入运营,自营船队规模扩展至23艘,总运力突破160万载重吨 [2] - 2024年位列中国主要航运企业船队规模第5名、国内沿海船队规模第2名 [3] - 2025年已交付1艘并开工2艘甲醇双燃料散货船,预计年底低碳船舶运力占比达78.26% [4] ESG与技术创新 - 2024年新购交付6艘船舶中4艘为甲醇双燃料船舶,可实现净零排放 [4] - 万得ESG评级跃升至"BBB级",获多项ESG奖项 [4] - MOS智能运营系统与大数据平台实现穿透式精细化管控,开展ORC余热回收等节能减排研发项目 [4] 合作与资本市场沟通 - 与上海交大、鑫霞重工签署战略协议,参与国际船东论坛等行业峰会 [5] - 2024年累计接待17批次机构调研,通过北交所活动强化资本市场沟通 [5]
中国飞鹤发布报告 积极践行民营企业责任担当
经济网· 2025-04-30 16:07
ESG举措与成果 - 公司发布《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从卓越品质、社会福祉、绿色低碳、合规营运四大方面披露ESG进展 [1] - 突破风干秸秆发酵技术,构建"种养循环"生态模式:年处理玉米秸秆4万吨、粪污10万吨,使1.4万亩黑土有机质增厚1% [1] - 该模式年减碳近40万吨(相当于种植2000多万棵树),被联合国收录为可复制方案 [1] 绿色生产与能源转型 - 2024年节能81.79万千瓦时,节水13.84万吨,天然气减量30.26万立方米,合计减碳1143.8吨 [2] - 光伏发电量达2096万千瓦时(减碳1.13万吨),生物质沼气用量1577万立方米(减碳3.1万吨) [2] - 环保总投入2856万元,3家工厂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 [2] - 乳品行业首个全工厂完成"煤改气"的企业(2006年启动) [2] 产业链协同创新 - 实现包装材料100%可回收,创新"厂中厂"模式减少运输环节碳排放 [2] - 2024年新增国内外专利153件,累计659项,覆盖奶粉脑发育组合物、生产技术等领域 [3] - 启动12亿元生育补贴计划,向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补贴 [3] 社会经济效益 - 构建农业现代化生态圈,2024年创造17万个就业岗位,带动16万农民增收 [3] - 拉动黑龙江百余万亩耕地增值 [3]
2025“新能源工程机械大会”邀请函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4-30 14:19
当今全球正处于向低碳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工程机械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革, 呈现出绿色转型和智能升级新趋势。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传统工程机 械正向动力源变革、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的方向发展。新能源工程机 械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重塑市场格局、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5"新能源工程机械大会" 以 "绿色转型 智能升级" 为主题,将于 2025年6月17 —19日在烟台 召开。本届会议将汇聚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领导者,探讨新能源、数智化的 产业政策和创新技术,解析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协同产供链,推动新能源工程机械产 业高质量发展。 诚邀行业精英共襄盛会,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开创未来。 01 会议名称 2025新能源工程机械大会 2025 New Energ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nference(NECMC 2025) 02 会议时间及地点 2025年6月17—19日 烟台金沙滩喜来登酒店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路88号 电话:0535-6119999 03 会议内容 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组织,全球工程机械领域 ...
欣旺达副总裁梁锐:保持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将可持续发展从“附加题”升级为“必答题”
第一财经· 2025-04-30 13:58
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性 - 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高维度,需从"附加题"升级为"必答题"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存活[1] - 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未来市场的入场券,ESG管理成为电池企业重点任务[3] - 行业需向产业数字化、生态绿色化、经营智能化、资源循环化、业务全球化方向发展以保持全球领先地位[3] 欣旺达ESG实践与成果 - 公司以"深刻理解政策趋势,全面满足客户要求,卓越履行社会责任"为原则,搭建全面可持续战略体系[3] - 2024年ESG评级:Wind ESG评为AA级,CDP评级B级,MSCI ESG评级BBB级[3] - 首次荣登《财富》ESG影响力排行榜,连续2年入选福布斯中国ESG启发案例,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TOP3[3]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专注锂电产业28年,3C消费类电池领域隐形冠军,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前十[5] - 混合动力电池累计出货150万套,中国前列,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前十,储能系统装机量同比增长107%[5] - 锂电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公司制定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化"战略应对新环境[6] LEAP可持续发展战略 - 确立LEAP战略,愿景为"迈向可持续的未来",聚焦生命周期、友好环境、责任商业、共赢伙伴四大目标[4][6] - 分解出12项实施路径包括运营碳减排、循环经济、负责任商业行为等[6] - 通过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落实提升ESG能力,满足利益相关方期待[6] 零碳园区实践 - 浙江兰溪园区实现100%绿电覆盖,获PAS 2060碳中和认证,2023年全部实现"碳中和"[8] - 形成"源网荷储云一体化"零碳园区解决方案,全国推广复制[8] - 2021年发布"双碳"宣言,2022年公布"双碳"目标,2023年成立ESG管理部,2024年建立四级可持续管理架构[8] 供应链绿色管理 - 电池产品碳足迹中上游供应商占比超50%,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0] - 采用"RECD"策略从循环材料、道德采购、气候行动、尽职调查四维度改造供应链[10] - 启动"供应链低碳发展"项目,将"双碳"要求融入供应商准入、评估及绩效流程[10] 电池护照与全球合规 - 开展2项产品碳足迹认证,10款产品获ISO 14067认证,4款完成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10] - 加入全球电池联盟(GBA),两款电池护照项目入选GBA"2024年电池护照"十大试点[10] - 开发电池护照5个子系统,涵盖15大类数据体系和78个指标,应对欧盟2027年严苛要求[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