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
搜索文档
司法解释可否加一条:企业破产避免夫妻连带责任
吴晓波频道· 2025-08-13 08:29
民营经济促进法背景 - 法治化进程显著进步,相比十年前行政文件治理方式,《民营经济促进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破产法》等法规推进体现法治化思路[2][22] - 全球首个为民营经济单独立法的国家,此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未出现在《公司法》《民法典》等重量级法规中[4] 民营企业困境 - 普遍面临银行断贷抽贷、客户拖欠款、融资难等问题,典型案例显示500万元扩产资金因抵押不足被拒,最终300万元贷款被提前收回[2] - 客户拖欠款现象严重,数百万元货款以质量瑕疵为由拖延支付,最终仅支付30%并核减20%合同金额[2] - 调研显示企业主要难题:市场需求不足、成本费用高、政策环境不佳、执法频率高、招标采购不公平等[4] - "三角困境"突出:政策承诺不兑现、融资渠道不稳定、纠纷解决成本高[4] - 超1/3失信人为创业者,90%失信企业为民营企业[16] 法规核心内容 - 最高法院25条指导意见聚焦司法实践统一,确保类似案件类似处理[6] - 三大关键点: 1) 公平竞争:落实"非禁即入",打破市场壁垒[7] 2) 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及个人财产保护[7] 3) 融资支持:规范金融机构断贷抽贷行为,缓解融资难[7] - 其他重点条款: - 第22条:健全失信惩戒与信用修复机制,区分"失信"与"失能",建立动态调整机制[19] - 第4条:确认非典型担保法律效力,如融资租赁保留所有权担保[20] 专家解读 - 常东岳指出三大价值规定: 1) 平等准入与竞争审查:负面清单外领域平等开放,清理隐性壁垒[25] 2) 政务诚信约束:禁止政府以换届等理由违约,需合理补偿[25] 3) 规范涉企执法:禁止"小过重罚",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检查[25] - 鲍乐东建议补充: 1) 建立企业家个人破产制度,参考美国Chapter 7和Chapter 11[27] 2) 简化融资担保程序,探索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方式[27] 现存问题与改进方向 - 银行风控导致"强制担保"潜规则:中小微企业贷款需法人夫妻连带担保,有限责任变无限责任[10][11] - 企业主个人与公司财产混同现象普遍,加剧连带责任风险[15] - 破产制度执行不足,需建立"企业经营者个人债务豁免机制"[28] - 法治化需实现政府守约、银行去"连坐"、破产非"社会性死亡"[29]
最高法“25条”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保障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长江商报· 2025-08-11 08:06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提出25条具体举措,旨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1] - 政策目标是以规则之治激发市场活力,以权益保障释放发展动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1]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落实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依法遏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破除区域壁垒和地方保护 [3] - 依法规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力度,保障各类企业公平获得创新资源,积极助推统一大市场建设 [2] 融资支持与账款清欠 - 依法助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民营经济组织依托供应链产业链拓展新的融资担保方式,确认非典型担保的法律效力,稳定金融机构法治预期 [4] - 着力促进解决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问题,全面落实快立、快保、快审、快执“绿色通道”工作要求,强化对拖欠主体的强制执行 [4] - 依法规制“高利贷”“砍头息”等非法职业放贷和转贷等违法行为,严惩民间借贷犯罪活动,助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4] 企业内部治理与权益保护 - 惩治民营经济组织内部腐败等犯罪行为,引导其规范内部治理、诚信合法经营,规范用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5] - 对股东争议,引导通过股权转让、股权回购、减资分立等途径实质性化解经营僵局,防止内部治理失序 [5] - 加强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的规范,依法追究其滥用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责任,维护现代企业产权结构,切实维护中小股东权益 [5] 信用修复与善意司法 - 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2025年上半年有111.58万人次通过信用修复回归市场,新纳入失信名单人次连续五个季度下降 [5] - 通过积极适用失信惩戒宽限期制度和信用修复措施,帮助努力偿债的被执行人经济再生 [5] - 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司法专项行动,有力有效整治不规范执行行为,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6]
纵深推进“大市场”建设 须厘清这些关系
中国发展网· 2025-08-10 11:2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展 - 3年多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四梁八柱"基本建立,市场基础制度逐步健全,市场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要素流动更加顺畅 [1] - 建设阶段从"框架搭建"进入"纵深推进"新阶段,要求从"五统一、一破除"升级为"五统一、一开放",需要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推进合力 [1] 破与立的关系 - "破"指破除制约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壁垒,"立"指构建统一的市场基础制度规则,二者需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 [1] -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需打破数据"壁垒"和"孤岛",同时建立数据分类分级、安全合规等基础性制度 [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市场需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2] - 政府需聚焦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公平性审查,同时做好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 [2] - 需综合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2] 自主与开放的关系 - 需坚持自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避免被国外技术"卡脖子",同时增强配置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能力 [2] - 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市场基础制度,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2]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统一大市场需通过规则统一、要素流动提升配置效率,同时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机会均等 [3] - 部分领域对民营企业设置隐性准入壁垒,看似追求"主体公平"实则抑制市场竞争效率 [3]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需健全财税体制、统计核算制度和信用体系等,从整体上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3] - 需关注局部地区和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措施,解决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问题 [3] 建设意义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可强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对冲国际循环不确定性 [4] - 通过制度性改革实现资源要素全国高效配置,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4]
促进公平竞争 激发市场活力 为各类经营主体“破壁清障”
人民日报· 2025-08-08 11:18
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实施成效 - 2024年8月《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施行后 广西整合设立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 落实"三书一函"制度防范行政性垄断风险[4] - 江西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 2024年审查增量政策4459件 修改调整615件 清理存量政策842件 形成完整治理闭环[4] - 百色市有关部门因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被调查 2024年7月废止中小学研学旅行承办机构遴选文件[5] - 石城县2024年11月废除充电桩特许经营权 取消备案前征求意见环节 企业当天即可获得许可[6] 远程异地评标机制推广成果 - 广西北海市采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 专家跨城在线评标 过程实时监督留痕 防范"围猎"专家和地方保护主义[11][12][14] - 北海市外地企业投标占比从58%增至83% 中标率从15%跃升至70% 累计为企业节约费用6000万元[15] - 广西2024年5455个政府采购项目采用远程异地评标 占全区政府采购项目总数超1/4[15] - 四川成都永亨科技通过远程评标中标北海项目 节省样品制作 标书打印和差旅费用近1万元[10][15] 区域协作发展模式创新 - 深汕特别合作区由深圳市全面主导建设 提供"同城同质同效"营商环境 企业可继续缴纳深圳社保[16][17] - 深圳市好兄弟电子2017-2024年销售额从1.2亿元增至2.4亿元 生产线从12条扩至50多条[17] - 2023年11月《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施行 明确按深圳经济功能区标准开发建设[18] - 合作区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0%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3%[19] 反向飞地合作机制成效 - 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级市在珠三角设立"反向飞地" 借助人才科研资源培育创新动能[20] - 南宁市-中关村深圳协同创新中心累计孵化企业超100家 服务85家大湾区企业落地南宁[22] - 广西中科华瑞采用"深圳研发+南宁制造+东盟市场"模式 销售额从2022年2700万元增至2024年7900万元[21] - 深圳曼瑞德研发专利累计突破200项 通过反向飞地实现双向协同发展[21]
金观平:切实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经济日报· 2025-08-07 08:02
中央规范招商引资政策核心观点 -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旨在解决当前招商领域积弊,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1] 当前招商引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 地方政府为争夺资源陷入内卷式竞争,招商异化为比地价低、拼补贴多、争优惠大[1] - 部分地区不顾自身禀赋、盲目跟风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热点领域,导致同质化竞争与资源浪费[1] - 产业基础薄弱地区硬闯高科技赛道造成花冤枉钱的深刻教训[1] - 拼补贴的招商模式加剧地方财政压力并催生企业投机套利乱象,形成政府越补贴、市场越扭曲的恶性循环[1] 招商引资模式转型方向 - 需从政策洼地转向改革高地,以系统性变革重塑招商内核[2] - 摒弃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粗放思维,立足自身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进行差异化竞争[2] - 彻底告别拼补贴路径依赖,将重心转向拼服务,通过高效政务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2] - 以完善产业链配套厚植发展沃土,以稳定公平的市场环境让企业愿意扎根安心经营[2] 产业根基与创新生态建设 - 完善的产业配套能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支撑[2] - 产学研协同的创新生态能持续释放技术红利[2] - 各地需深耕特色优势,文化底蕴深厚地区可聚焦文旅产业,劳动力丰富地区可做强劳动密集型产业[2] - 以各美其美的差异化发展取代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内卷[2] 规范招商引资的积极意义 - 地方层面有助于将精力投向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实现从政策依赖到能力竞争的转变[3] - 全国层面有利于打破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壁垒,推动要素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高效流动[3] - 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清障护航,共同营造健康有序的经济发展生态[3]
扩内需与反“内卷”要双向发力——从夏日经济看统一大市场建设②(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07 06:12
充电宝行业 - 充电宝行业因低质低价产品频发起火冒烟事件,民航部门发布通知禁止携带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行业痛定思痛,开始聚力提升产品质量以应对危机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产品竞相降价、经销商承担不切实际销量指标、"零公里二手车"等问题,行业陷入"内卷"困境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要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 [1] 无序竞争现象 - 无序竞争表现为拼价格、摊规模、"一哄而上",本质是粗放发展模式,例如外卖大战导致消费者"薅羊毛"心理、商家增量不增利、骑手安全风险增加 [1] - 人工智能领域曾出现200多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多数因缺乏核心技术沦为"PPT公司" [1] 反"内卷"措施 - 政府和企业需良性互动,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市场分割 [2] - 企业需通过创新跳出价格战,例如海尔推出三筒洗衣机和"V转子"洗衣机解决用户痛点 [2] - 对恶性竞争需雷霆手段,如浙江湖州某公司因刷单被依法查处曝光 [2] 扩大内需与创新场景 - 破除"内卷"需引导健康有序竞争,同时扩大需求,例如上海浦东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打造文创优品,单日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 [3] - 重庆发展"天台经济",引入IP策展、文艺演出等业态,形成20余个天台群落 [3] 政策与行业行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国家邮政局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发布倡议书,各方剑指"内卷"倡导良性竞争 [3]
协会倡议 北京餐饮业远离“补贴换流量”
北京商报· 2025-08-07 00:05
行业现状与问题 - 餐饮行业存在"内卷式"恶意竞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并损害消费者权益 [3] - 非理性竞争持续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侵蚀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3] - 当前竞争模式导致"利润为负—品质下降—消费者流失"的恶性循环 [5] 竞争行为规范 - 禁止以低于成本价格倾销或强制交易方承担不合理补贴份额 [1][4] - 抵制通过算法手段强制参与价格战及"二选一"等垄断行为 [1][4] - 严禁偷工减料、虚假宣传、"先涨价后补贴"等误导消费者行为 [1][4] 经营策略调整 - 呼吁企业摒弃价格战短视思维,坚守合理利润率区间 [5] - 建议聚焦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和数字化赋能提升效率 [5] - 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非价格权益增强用户黏性 [6] 合规与责任落实 - 要求企业定期自查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合规风险 [6] - 需建立内部公平竞争管理体系并加强员工合规培训 [6] - 提倡公示价格规则及费用结构以增强经营透明度 [6] 产业链与社会责任 - 倡导维护上下游合作伙伴权益,保障供应链稳定 [7] - 需合理设定员工工作强度并提供安全环境 [7] - 响应"双碳"目标,减少过度包装和资源浪费 [7] 行业协同发展 - 支持参与行业协会自律公约制定及质量标准提升活动 [7] - 强调公平竞争环境是创新成长和行业长青的基础 [7]
抵制“内卷”恶性竞争 北京餐饮行业协会发倡议守护行业根基
北京商报· 2025-08-06 17:51
8月5日,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正式发布关于联合抵制"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倡议书。 该倡议明确指出,当前餐饮行业存在的"内卷式"恶意竞争,已对市场生态造成多重负面影响:不仅严重 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持续挤压企业合理利润空间,侵蚀行业可持续发展 的根基,更成为阻碍整体经济提质增效的突出障碍。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维护公 平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坚决遏制"内卷式"竞争蔓延态势,守护行业健康生态,促进全体 会员及相关企业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协会特发出郑重倡议。 倡议首先强调,全行业需坚守底线,坚决抵制非理性竞争。在规范价格与补贴方面,明确要求企业不得 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而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不得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强制下游商家、供应商 等交易相对方承担不合理比例的补贴份额;不得通过"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算法手段,变相强制其他 市场主体参与非自愿的价格战;同时要坚决抵制"二选一""独家合作"等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在 保障质量与服务上,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坚决杜绝因成本压缩导致的偷工减 料、以次充好、服务缩水等问题;不得 ...
北京餐饮协会倡议:坚决抵制“二选一”“独家合作”等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
新浪科技· 2025-08-06 11:09
行业竞争现状与问题 - 行业存在"内卷式"恶意竞争现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挤压企业利润空间,侵蚀行业可持续发展根基[1][2] - 具体问题包括:低于成本价格倾销、强制交易方承担不合理补贴份额、利用算法手段强制参与价格战、"二选一"等垄断行为[2] - 部分企业通过偷工减料、虚假宣传、"超低价"噱头捆绑销售等损害消费者权益[2] 行业倡议的核心措施 价格与竞争规范 - 禁止低于成本价格倾销和强制交易方承担补贴[2] - 禁止利用"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算法手段强制参与价格战[2] - 抵制"二选一""独家合作"等垄断行为[2] 质量与服务保障 -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2] - 禁止"先涨价后补贴"、虚构原价、虚假宣传等误导消费者行为[2] - 禁止以"免单""0元购"等噱头捆绑销售或隐瞒附加费用[2] 商誉与诚信建设 - 抵制商业诋毁、恶意举报、"黑公关"等损害行业形象行为[3] - 坚持诚信经营,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3] 行业长期发展建议 核心竞争力提升 - 摒弃"价格比拼"短视思维,避免陷入"利润为负—品质下降—消费者流失"恶性循环[4] - 聚焦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品牌建设、服务优化和效率提升[4]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和客户服务[4] 差异化竞争策略 - 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和客户需求,探索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新模式[4] - 通过提供独特价值、提升用户体验、增强非价格权益提高用户粘性[4] 企业自律与合规管理 - 定期对照《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开展合规自查[5] -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公平竞争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合规培训[6] - 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主动公示价格、费用、补贴等规则[6] 行业生态共建 - 维护产业链共生关系,倡导公平交易、及时履约付款[6] - 合理设定员工工作时长与强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响应"双碳"目标[6] - 参与行业协会自律公约制定、标准研讨和质量提升活动[6]
北京餐饮协会倡议:联合抵制“内卷式”竞争,不得通过“先涨价后补贴”等方式误导消费者
新浪科技· 2025-08-06 11:0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 8 月 5 日发布倡议书指出,"内卷式"恶意竞争会严重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 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挤压企业合理利润空间,侵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更阻碍整体经济的提质增 效。 倡议书提出,规范价格与补贴:不得为排挤竞争对手或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不利用市场 优势地位强制交易相对方(如下游商家、供应商)承担不合理比例的补贴份额;不通过"流量倾斜""搜 索降权"算法等手段变相强制参与非自愿的价格战;坚决抵制排除、"二选一""独家合作"等排除、限制 竞争的垄断行为。 以下为倡议书全文: 北京市各餐饮企业: "内卷式"恶意竞争,会严重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挤压企业合理利润空间, 侵蚀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更阻碍整体经济的提质增效。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维护公平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坚决遏制"内卷式"竞争的蔓延,守护行业健康生态,促进 全体会员及相关企业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特发出如下郑重倡议: 保障质量与服务: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坚决杜绝因成本压缩导致的偷工减料、以次充 好、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