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

搜索文档
威孚高科:利润短期承压,加速构建智能电动与工业领域新生态-20250523
山西证券· 2025-05-23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威孚高科(000581.SZ),给予“增持 - A”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公司传统主业稳健发展,智能电动新业务逐步进入订单释放期,整体业绩有望平稳向上;中长期公司逐步加大外部合作,拓展非车领域,构建多元发展生态,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9] 报告各部分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5月23日收盘价20.40元,年内最高/最低29.10/15.62元,流通A股/总股本8.24/9.97亿,A股市值168.11亿,总市值203.39亿 [3]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和摊薄每股收益均为0.36元,每股净资产21.04元,净资产收益率1.75% [3]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7亿元,同比+0.67%;归母净利润为16.60亿元,同比 - 9.68%;扣非净利润为15.79亿元,同比 - 1.14%。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4亿元,同比 - 2.38%;归母净利润为3.54亿元,同比 - 35.46%;扣非净利润3.19亿元,同比 - 41.91% [4] 事件点评 - 燃喷业务下滑,进气业务受益于混动市场高增。2024年汽车燃油喷射系统收入46.45亿元,同比下降8.52%,毛利率由23.02%增至23.10%;汽车后处理系统收入34.77亿元,同比增长1.99%,毛利率由12.52%增长至15.11%;进气系统业务收入达9.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93%,毛利率由22.42%降至19.52% [5] - 盈利能力承压,投入期后有望逐步修复。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8.18%,同比+0.67pct,净利率为15.38%,同比 - 1.87pct,2025年Q1公司毛利率为17.67%,同比 - 0.86pct,净利率为12.92%,同比 - 6.91pct [6] - 积极拓展智能电动与非汽车业务,构建多领域协同发展生态。5月20日公司与保隆科技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威孚占比55%,保隆占比45% [6] - 与博世加深合作,拓展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2025年4月公司与博世中国签署《新时期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多领域推进合作,还与博世力士乐成立合资公司拓展液压市场 [8]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18.54、128.48、140.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0亿元、14.60亿元、18.24亿元,EPS分别为1.41、1.46、1.83元,对应PE分别为15、14、11倍 [9]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093|11,167|11,854|12,848|14,085| |YoY(%)|-12.9|0.7|6.1|8.4|9.6| |净利润(百万元)|1,837|1,660|1,410|1,460|1,824| |YoY(%)|1446.3|-9.7|-15.0|3.5|24.9| |毛利率(%)|17.5|18.2|17.7|18.0|18.2| |EPS(摊薄/元)|1.84|1.66|1.41|1.46|1.83| |ROE(%)|9.5|8.4|6.7|6.6|7.8| |P/E(倍)|11.2|12.4|14.6|14.1|11.3| |P/B(倍)|1.1|1.0|1.0|0.9|0.9| |净利率(%)|16.6|14.9|11.9|11.4|13.0| [11]
威孚高科(000581):利润短期承压,加速构建智能电动与工业领域新生态
山西证券· 2025-05-23 17: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威孚高科(000581.SZ),给予“增持 - A”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公司传统主业稳健发展,智能电动新业务逐步进入订单释放期,整体业绩有望平稳向上;中长期公司逐步加大外部合作,拓展非车领域,构建多元发展生态,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5月23日收盘价20.40元,年内最高/最低29.10/15.62元,流通A股/总股本8.24/9.97亿,流通A股市值168.11亿,总市值203.39亿 [3]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0.36元,摊薄每股收益0.36元,每股净资产21.04元,净资产收益率1.75% [3]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7亿元,同比+0.67%;归母净利润为16.60亿元,同比 - 9.68%;扣非净利润为15.79亿元,同比 - 1.14%。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4亿元,同比 - 2.38%;归母净利润为3.54亿元,同比 - 35.46%;扣非净利润3.19亿元,同比 - 41.91% [3] 事件点评 - 燃喷业务有所下滑,进气业务受益于混动市场高增。2024年汽车燃油喷射系统收入46.45亿元,同比下降8.52%,毛利率由23.02%增至23.10%;汽车后处理系统收入34.77亿元,同比增长1.99%,毛利率由12.52%增长至15.11%;进气系统业务收入达9.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93%,毛利率由22.42%降至19.52% [4] - 盈利能力有所承压,投入期后有望逐步修复。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8.18%,同比+0.67pct,净利率为15.38%,同比 - 1.87pct,2025年Q1公司毛利率为17.67%,同比 - 0.86pct,净利率为12.92%,同比 - 6.91pct [5] - 积极拓展智能电动与非汽车业务,构建多领域协同发展生态。5月20日,公司公告与保隆科技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威孚占比55%,保隆占比45% [5] - 与博世加深合作,拓展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2025年4月,公司与博世中国签署了《新时期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博世力士乐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拓展行走液压和工业液压市场 [7]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18.54、128.48、140.8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0亿元、14.60亿元、18.24亿元,EPS分别为1.41、1.46、1.83元,对应PE分别为15、14、11倍 [8]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预测,如2025 - 2027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13481、12464、12932百万元等 [13]
小鹏汽车-W(09868.HK):1Q业绩超市场预期;新车逐季上市带动增长
格隆汇· 2025-05-23 17:43
1Q25业绩表现 - 1Q25营收158.1亿元,Non-GAAP亏损4.3亿元,同环比均大幅收窄 [1] - 1Q25交付量94,008辆创季度新高,带动营收增长 [1] - 综合毛利率15.6%,同比+2.7ppt,环比+1.1ppt,汽车业务毛利率10.5% [1] - 研发费用19.8亿元,销管费用19.5亿元,政府补贴贡献5.4亿元 [1] - 自由现金流1Q25转正 [1] 产品与市场策略 - 2025款G6/G9已上市,Mona M03 Max将于5月28日上市,首搭15万元级全场景智能驾驶 [1] - 6月计划发布G7 SUV(25万元级),3Q发布新一代P7豪华轿跑(30万元级),4Q量产鲲鹏超级增程电动系列 [1] - 后续车型定价均在20万元以上,有望带动ASP和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1] AI生态与海外布局 - 第五代人形机器人计划2026年推出商用/工业级机型,搭载自研图灵AI芯片 [2] - 图灵AI芯片年内量产上车,适用于汽车、机器人和飞行汽车 [2] - 1Q海外销量同比增速370%+,新增40+海外门店 [2] - 2025年下半年启动G6/X9在印尼本地化生产,全年海外销量目标翻倍 [2] - 未来10年海外销量占比目标50% [2] 财务与估值 - 当前港/美股股价对应2025年1.6/1.8x P/S [2] - 维持港股目标价108港币(39%上行空间),美股目标价28美元(26%上行空间),对应2025年2.2x P/S [2]
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存清盘风险 基金经理为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犀牛财经· 2025-05-23 13:50
基金清盘风险 - 东方高端制造混合基金已连续4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可能触发合同终止情形 [2] - 根据合同规定 若连续5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持有人不足200人 基金将自动终止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该基金资产净值仅为4281.89万元 低于清盘阈值 [4] 历史清盘尝试 - 该基金曾多次发布清盘提示公告 并于2025年3月尝试修改合同终止条款但未获通过 [4] - 2025年4月召开的持有人大会因参与份额不足总份额50%而失效 会议支出30000元(含律师费20000元+公证费10000元) [4] 基金业绩表现 - 成立以来净值累计下跌25.6% 但近1个月上涨10.88% 近1年微涨0.61% [5] - 2025年一季度股票持仓占比93.46% 前十大重仓股集中于高端制造领域(兆威机电/拓普集团/思特威等) [5] 投资方向 - 基金经理李瑞(现任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重点关注机器人/智能电动汽车/AI/低空经济等产业 [5][6] - 认为这些行业具备长期发展潜力且2025年进入快速落地期 具有可跟踪验证的投资逻辑 [5]
均胜电子:加速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8:4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46亿元,同比增长约9 8% [1]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2 6个百分点至约17 9% [1] - 归母净利润为3 4亿元,同比增长约11 1% [1] - 截至2024年末有息负债约240亿元,主要用于全球经营和并购贷款 [1] 业务布局与战略规划 - 主营业务分为汽车电子(智能座舱 智能网联 智能驾驶等)和汽车安全(安全带 安全气囊等)两大板块 [1] - 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向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拓展软硬件解决方案 [2] - 计划通过新订单量产 盈利提升计划 欧洲区精简等措施改善盈利水平 [2]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规模快速增长带动新能源管理类产品需求 [3] - 智能化变革推动智能座舱 智能驾驶 智能网联零部件需求提升 [3] - 法规和技术创新促进汽车安全产品稳中有升 [3] - 中国车企及零部件公司加速国际化 [3] - 汽车技术向低空经济 具身机器人等领域跨界延伸 [3] 未来发展方向 - 把握智能电动转型 中国车企出海 技术跨界延伸等机遇 [3] - 持续创新智能解决方案 新能源管理 人机交互 安全产品 [3] - 将汽车底层技术能力延伸至泛汽车和机器人行业 [3] - 聚焦市场拓展 成本控制 组织优化 全球化等竞争力提升 [3]
百万级豪车来了!华为官宣尊界S800发布会定档5月30日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3:44
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售卖标准化的汽车零部件产品;二是提供全栈智能汽车 解决方案的Huawei Inside模式(简称"HI模式");三是深度参与产品、整车设计,以及提供销售网络渠道 的智选车模式(鸿蒙智行)。 而鸿蒙智行已经联合赛力斯(601127)、北汽、奇瑞、江淮、上汽五家合作伙伴,推出了问界、享界、 智界、尊界、尚界五个"界字系"品牌,完成了从中高端到超高端的全方位布局。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时代 的到来,鸿蒙智行"界"字系崛起,正将车圈智能化竞争推向更高的价值维度,也在深刻影响着整个行业 价值体系和竞争格局的重构。 5月21日,华为终端宣布,将于5月30日19:30举行尊界S800发布会。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活动届时将 在深圳举办,百万级豪车尊界S800将正式发布。 去年2月20日,鸿蒙智行尊界技术发布会在深圳举行。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会上介 绍,尊界S800将搭载六大智能化技术,其中有三项属于尊界S800首发。11月26日,在华为Mate品牌盛 典上,尊界S800正式对外亮相,预计售价100万到150万之间。 据介绍,尊界S800将搭载六大智能化技术,包括:首发途灵龙 ...
四维裂变重构增长逻辑,上汽亮出头部车企转型进化新样本
经济观察报· 2025-05-21 11:30
在智能电动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上汽集团以2025年一 季度净利润30.2亿元、自主品牌销量占比突破64.4%、新能源单月销量12.8万辆的亮眼数据,交出了一 份逆势上扬的答卷。这不仅是数字的胜利,更是一场从技术研发到组织架构、从生态布局到全球化战略 的体系化进化。通过"组织进化、技术破壁、生态重构、全球突破"四维裂变,上汽正为中国汽车工业的 转型升级提供全新范式。 组织进化:激活自主基因,重塑大兵团作战体系 经观汽车 5月15日下午,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海通汽车专用码头现场,上汽集团旗下安吉物流投资建造的全 球最大汽车滚装船安吉安盛号正式举办新船交付、命名及首航仪式。这艘拥有9500车位的大型汽车滚装 船装载着上汽MG3、MG HS、MG Cyberster等自主品牌车型近5000辆以及奇瑞、比亚迪、长安、长城等 中国品牌汽车首航欧洲,承载起上汽乃至中国汽车更广阔的海外发展前景。 上汽的逆势增长,始于一场深刻的组织革命。 上汽集团自2024年以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在全新改革版图中,自主品牌位居核心位置。在组织架构方 面,上汽集团将上汽乘用车、上汽国际、研发总院、零束 ...
智能电动下半场,一汽丰田用逆势增长诠释“合资新头部”
新浪财经· 2025-05-19 10:36
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 - 中国市场成为技术迭代与消费升级的双引擎,合资品牌面临全球技术体系与本土需求快速响应的两难挑战[1] - 行业面临智能电动化产品同质化、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剧变、安全与技术领先的平衡难题[1] - 一汽丰田通过"立全球,更中国"战略强化本土研发(RCE体制),以"技术+用户"双轮驱动定义新时代[1] 一汽丰田的产品与技术突破 - bZ5基于e-TNGA纯电平台打造,车身刚性提升且重心降低,冲压工艺精度误差控制在微米级[2] - 采用"五重护甲"电池防护体系(吸能结构/无电外壳/绝缘冷却液/集成冷却器/过充监测),通过物理隔离与化学阻隔降低热失控风险[2] - Toyota Pilot系统由Momenta飞轮大模型5.0驱动,544Tops算力芯片+33颗传感器,无高精地图场景下变道与上下匝道成功率显著提升[4] - 四大硬件冗余设计:制动冗余(双电路板+双电机)、驻车冗余(EPB+ECU双芯片)、转向冗余(双信号传输链路)、电机控制冗余(双芯片协同)[4] 用户需求与市场洞察 - 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中50%为"晚期大众"和"滞后者",更关注"好用"而非"好玩"属性[5] - 一汽丰田2025Q1销量逆势增长9.6%至17.2万辆,电动化车型占比51%,高端车型占比59%[8] - 推出"时光焕新计划",车龄每增加一年换购补贴增加1000元,激活1200万老用户潜力[8][10] 品质与服务体系优势 - 连续7年获售后服务满意度冠军及J.D. Power可靠性第一[8] - QDR体系(高品质/高耐久性/高可靠性)支撑产品力,RAV4荣放、亚洲龙、普拉多等全系纳入换购补贴[10] - 全新普拉多2.4T超级混动系统满足越野需求,亚洲龙双擎在25-30万元轿车市场领跑,格瑞维亚MPV百公里油耗5.8L[6] 战略定力与行业定位 - 行业价格战背景下,公司以"系统性安全"和"全生命周期价值"构建护城河[11] - 坚持本土化研发与长期技术投入,展现"合资品牌2.0"战略韧性[11]
智能电动豪华再升级 蔚来新ES6和新EC6双车上市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17 11:41
产品发布 - 公司正式宣布新ES6智能电动全能SUV与新EC6智能电动轿跑SUV上市,标志着在智能电动豪华SUV市场的重要布局 [1] - 两款新车在价格、配置、性能和用户体验上实现全面升级,将于5月20日开启全国用户交付 [1] 设计升级 - 新ES6与新EC6外观采用全新ADB智能多光束大灯、前保侧气帘与Double-Dash日间行车灯,前脸立体感显著提升 [3] - 新增月辉银车色与21寸轮圈造型,内饰配备15.6英寸AMOLED中控横屏、19.4英寸W-HUD及800万像素流媒体内后视镜 [3] - 全系标配Nappa真皮座椅与11层Multi-layer座椅结构,提升乘坐舒适性 [3] 智能科技 - 新车搭载第三代智能系统NT_Cedar S雪松,标配全球首颗车规5nm高阶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及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 [4]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升级Cedar S Aquila蔚来超感系统,具备全天候全向感知能力 [4] - NOMI智能助手融合大模型深度思考能力,在拟人交互、得力助手和情感陪伴三方面表现突出 [4] 安全性能 - 新车新增RCM追尾碰撞预防及保护功能、紧急自主靠边停车功能等主动安全技术 [4] - 采用ET9同款神玑安全影像技术,减少视野盲区并提升影像画质 [4] 市场表现与战略 - 蔚来6系SUV累计交付量超过37万台,在30万元以上高端纯电SUV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5] - 新ES6与新EC6依托ET9的豪华与技术高度及公司十年体系化竞争力,有望成为品牌增长核心驱动力 [6]
首谈小米舆论危机!雷军:公众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远超了想象,小米要成为同档最安全的车【附小米造车业务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5-16 19:25
(图片来源:小米汽车) 昨天,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小米价值观大赛后的演讲中,除了发布自研芯片,也谈到了近期小米遭遇的舆 论危机以及对小米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雷军称,回想四年前,我们决定造车的时候,我就一直特别担心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对于汽车的质量和安全 无比的重视。经过汽车团队这么多同事们三四年的努力,我们SU7在上市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我觉得质量 一直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东西,我们在参与的所有的权威机构的评测里面都拿到了最高分。 雷军称三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把这一切都击碎了。小米瞬间陷入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与指 责之中,雷军和同事们一下子都懵了。雷军表示:"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事故的影响如此之大,对我们小 米的打击也如此之大。这场交通事故,让我们意识到,公众对我们的期待和要求远超了想象。这一次的事件 让我深深的理解,小米今天的规模、影响力、社会关注度都到了非常高的地方,社会和公众要求我们去承担 一家真正的大公司行业领导者的责任。" 2024年3月28日,小米首款车小米SU7正式上市,标志着小米正式踏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与特斯拉、吉 利、小鹏等知名车企展开激烈角逐。小米SU7上市 4分钟大定破万,7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