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型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利好!七部门 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10-11 17:33
政策核心内容 -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旨在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 - 发展目标为到2028年服务型制造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 [3] 主要任务与专项行动 - 提出7项主要任务: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培育壮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推广应用、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打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夯实服务型制造发展底座 [4][5] - 开展3项专项行动: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动、服务型制造企业品牌提升行动、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行动 [5] - 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 [4][11] 技术基础设施与创新应用 - 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1][5] - 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建设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1]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在重点场景布局应用 [1][5] 企业发展与品牌建设 - 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领军品牌、转型方案提供商,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新格局 [5] - 到2028年培育打造100家服务型制造龙头企业和50个领军品牌 [7] - 支持地方立足资源优势、产业特色,打造服务型制造区域品牌,加强品牌评价和宣传推广 [7] 应用场景与模式创新 - 开展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行动,打造面向生产需求、消费需求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融合应用场景 [8] - 加快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典型模式升级,探索模型驱动研发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 [11] - 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先行先试,建设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 [9]
利好!七部门,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10-11 17:16
政策核心与背景 -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旨在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1][2] - 政策出台背景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决策部署,以解决关键技术供给薄弱、标准体系不健全等现存问题 [3] - 总体目标为到2028年进一步增强服务型制造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具体包括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 [5] 主要任务与专项行动 - 提出7项主要任务,包括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培育壮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推进模式推广应用等 [6][7] - 提出3项专项行动,分别是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动、服务型制造企业品牌提升行动、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行动 [6][8] - 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动重点在于建设共享制造平台和共享工厂,并开放检验检测资源共享 [9] - 品牌提升行动目标到2028年培育打造100家服务型制造龙头企业和50个领军品牌 [10] - 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行动鼓励打造面向生产需求、消费需求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融合应用场景 [11] 技术发展与生态建设 - 政策强调夯实发展底座,包括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1][7] - 提出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 [1][7] - 将通过打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鼓励高新区、工业园区等载体先行先试,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12] - 为培育壮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将积极发展科技服务、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等十大领域 [16]
七部门: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
智通财经网· 2025-10-11 17:08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1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2025—2028年)》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 规模化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 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建设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引导 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在重点场景布局应用。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具体来看,《实施方案》提出7项主要任务和3项专项行动。7项主要任务分别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和模式创新,发布服务型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清单,推动共性技术攻关,加快典型模式升级,探索服务型 制造新模式;培育壮大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 服务、知识产权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质量技术和质量管理服务等。 分类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推广应用,分行业分领域推进服务型制造典型模式广泛普及,及时总结提炼推 广服务型制造新模式,促进服务要素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融入制造业,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推进 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统一融合、先进 ...
工信部等七部门: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
新浪财经· 2025-10-11 17:03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旨在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1][2] - 方案总体目标为到2028年,服务型制造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完成20项标准制定,打造50个领军品牌,建设100个创新发展高地 [3] 关键技术与模式创新 - 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发布技术清单,推动融合需求感知、集成研发设计等共性技术攻关,并与工业智能技术攻关联动 [4] - 加强模式创新,加快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典型模式升级,探索模型驱动研发等新模式 [4] 重点生产性服务业培育 - 方案明确培育壮大科技服务、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重点生产性服务业 [5][6] - 发展节能环保服务、质量技术和质量管理服务,并引导物流、咨询、售后、人力资源等服务更好支撑制造业发展 [6] 行业应用与模式推广 - 分类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在原材料、装备制造、电子制造、消费品等行业和安全生产领域的应用 [7] - 加大重点行业发展力度,推动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通信设备等产业优势,促进钢铁、石化、医药、船舶等产业提质增效 [7] 共享制造与平台建设 - 实施共享制造培育提升行动,推动建设汇聚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等资源的共享制造平台,提升智能化水平 [8] - 鼓励面向高新区、工业园区等建设共享工厂,集中配置通用性强、购置成本高的生产设备 [8] - 开放检验检测资源共享,鼓励制造企业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在线化、数字化检测能力 [8] 标准体系与品牌建设 - 推进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开展基础通用、核心要素及分行业分领域标准研制,加强标准宣贯和培训 [9] - 开展品牌提升行动,培育打造100家服务型制造龙头企业和50个领军品牌,支持打造区域品牌 [11] - 建立服务型制造品牌评价体系,总结推广优秀品牌培育典型案例 [12] 创新发展高地与应用场景 - 推动建设100个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鼓励地方在政策协同、创新应用等方面先行先试 [13] - 鼓励打造面向生产需求、消费需求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融合应用场景,加强应用推广 [13] 信息基础设施与数据要素 - 夯实发展底座,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14] - 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建设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 [14]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在重点场景布局应用 [14] 企业主体培育与生态构建 -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引导龙头企业构建"硬件+软件+服务"的产业发展模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10] - 支持培育服务型制造转型方案提供商,引导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增强咨询诊断、供需对接等服务能力 [10] 保障措施与国际合作 - 强化政策支持,将技术攻关成果应用纳入技术改造支持范围,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加强金融服务 [15] - 完善公共服务,深入开展服务型制造万里行等活动,支持举办服务型制造大会 [16] - 壮大人才队伍,加大服务型制造复合型创新人才培训力度,实施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 [17] - 推进国际合作,深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中国标准、技术和服务走出去,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19]
工信部等七部门: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 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1 16:44
政策核心内容 -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1] - 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和规模化应用[1] - 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1] - 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1] 工业数据要素发展 - 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1] - 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1] - 建设一批高质量行业数据集[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型制造融合创新[1] - 引导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在重点场景布局应用[1] 网络与数据安全 - 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1]
(经济观察)“制造+服务”推动“中国制造”升级向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12:08
公司案例:万事利集团 - 万事利集团是一家拥有50年历史的丝绸制品企业,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转型升级 [1] - 2022年开启人工智能工厂项目,实现丝巾、床品、服饰等全品类个性化定制 [1] - 杭州亚运会期间为200多位冠军定制专属丝巾,从设计到交付仅需2小时 [1] - 推出“超级工厂”模式,向中小丝绸企业开放人工智能设计平台和GB-ART设备租赁服务 [1] - 截至2025年6月,已有30多家企业接入该平台,带动行业整体设计效率提升40% [1] 公司案例:传化集团 - 传化集团从家庭小作坊发展为业务覆盖功能化学品、新材料、作物保护、硅基材料等领域的多元化实业集团 [1] - 与杭州市萧山区政府联合打造以生物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海归小镇·传化科技城” [2] - 科技城为海外科学家、企业家提供战略、资金、服务、市场等全过程专业化运营解决方案 [2] - 科技城内已集聚150余家生物技术核心企业,形成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四大特色板块 [2] - 该举措与集团传统优势产业形成新旧动能互补,技术协同助推主业升级,实现“生态赋能产业”的良性循环 [2] 行业趋势:服务型制造兴起 - 中国制造业正从依靠规模和成本优势,转向通过持续优化的服务体验打动客户 [2] - 制造企业从“卖产品”转向“卖方案”,从“交付”走向“陪伴”,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2] - 新能源汽车领域,车企不仅卖车,还提供充电网络运营、智能驾驶升级等服务,倒逼企业提升技术整合能力 [2] - 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企业突破设备销售局限,开发出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等场景化服务 [3] - 工业无人机公司通过搭建飞行服务平台,整合气象和空域管理资源,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3] 政策与产业影响 - 服务型制造模式通过深度融合重构产业价值链,为企业开辟新利润增长点并增强客户黏性 [3] -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发布《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3]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3] - 业界普遍看好“制造+服务”将成为中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3]
华章科技(01673.HK)年度收入同比下跌约4%至4.3亿元
格隆汇· 2025-09-26 21:20
公司财务表现 - 年度收入同比下跌4%至人民币4.3亿元 [1] - 亏损约人民币1140万元 相比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860万元减少约人民币720万元 [1] - 每股基本亏损0.72人民币分 [1]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造纸装备制造业面临订单延迟和客户资本支出谨慎困境 [1] - 需通过绿色化发展研发节能减排新工艺新装备以降低生产能耗和排放 [1] - 需推进智能化升级深度融合资讯化与工业化实现智能制造和远端运维 [1] - 需进行服务化转型从单一设备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1] 未来发展方向 - 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通过专业化分工和精细化发展构建技术加服务新型商业模式 [1] - 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1]
工信部: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中国证券报· 2025-09-24 04:16
新型工业化战略核心 - 工信部在“十五五”时期将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培育 - 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 统筹技术创新 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 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 [1] -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开辟人形机器人 脑机接口 元宇宙 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1] 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布局 [1] - 建立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 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1] - 实施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 打造世界领先科技产业园区 [1]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 加力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突出价值创造 深入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2] - 强化标准引领 质量提升 品牌建设和数智化 绿色化改造 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制造”等行动 [2] -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绿色制造 服务型制造 拓展延伸产业链价值链 [2] 产业生态与国际合作 - 全面构建互利共赢产业生态 持续优化市场化 法治化 国际化营商环境 强化重点外资项目服务保障 [2] - 深化国际产业合作 推动政策 规则 标准对接 共同构筑安全稳定 畅通高效 开放包容 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2]
糖果季完美邂逅服贸会 背后几多深意?
新华社· 2025-09-16 23:04
首钢园转型与服务型园区建设 - 首钢园由工业设施转型为会展殿堂 自2010年停止钢铁生产后启动功能转型 完整保留工业遗存并改造为"城市秀场"和"工业风貌会展小镇" [2] - 服贸会自2021年起与首钢园结缘 从2025年开始以"一会一址"形式永久落户首钢园 [2] - 首钢园建成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的滑雪大跳台场馆 与工业遗存结合形成新地标 吸引大量游客打卡 [3] 服贸会创新与服务消费发展 -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3万美元 服务消费进入快车道 逐步转向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的新阶段 [5] - 本届服贸会集中发布190多项新成果 通过"秀技术""秀服务"为各国企业提供融入中国服务市场的新机遇 [8] - 首钢园利用AI AR VR 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推动工业空间向数字消费场景转型 创新打造"体育+"新消费场景 [5] 糖果产业发展与创新实践 - 中国是全球最大糖果消费市场之一 在"主动健康 科学食糖"趋势下行业迎来新机遇 [9] - 糖果企业与传统文化IP合作日益深入 故宫 敦煌等IP联名产品溢价率达40%-60% 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表达 [10] - 中国国际糖果季创新打造集文化 科技 消费于一体的行业盛会 覆盖服贸会 WTT赛事及国庆黄金周 构建甜蜜经济新生态 [9] 服务型制造与产业升级 - "服务型制造"成为企业破局关键 要求从生产销售产品转向提供"产品+服务" 呼应微笑曲线高附加值环节需求 [9] - 糖果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健康 功能 文化等差异化产品 加强跨界合作扩展业务边界 [10] - 首钢园联动798·751园区实现"东西联动"跨地域合作 将"体育+""文化+""会展+"与消费结合打造新消费场景 [6] 数字贸易与服务业发展 - 数字贸易边界不断拓展 以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中国服务"为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6] - 服贸会展现数字贸易 智能医疗 低碳服务等新潮 体现"中国智造"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6] - 糖果季通过创意产业IP延伸拓展 创新打造文旅场域和消费风尚 助力北京服务业升级 [5]
糖果季完美邂逅服贸会,背后几多深意?
新华网· 2025-09-16 20:52
首钢园转型与服务型园区建设 - 首钢园由工业设施转型为会展殿堂 自2021年起承办服贸会并永久落户于此[1] - 工业遗存完整保留 包括炼钢炉 散热塔和管道 形成可触摸的工业历史[2] - 改造后成为"城市秀场"和"工业风貌会展小镇" 打造北京服务新标杆[2] - 借助冬奥会建成永久性滑雪大跳台场馆 成为新地标并与工业遗存交相辉映[2] 2025服贸会与糖果季活动亮点 - 服贸会于9月10日至14日举办 糖果季活动持续至11月16日[1] - 糖果季设计十大功能分区 包括非遗工坊 品牌展厅和互动娱乐区[3] - 首钢园利用科技赋能文化体验 布局AI AR VR和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4] - 服贸会集中发布190多项新成果 展示技术和服务而非单纯产品[8] 服务消费与数字贸易发展趋势 - 中国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 服务消费进入快车道[4] - 消费形态转向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新阶段[4] - 数字贸易边界不断拓展 以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为特征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提供强劲动能[6] - 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融合 推动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6] 糖果行业转型与服务型制造创新 - 中国是全球最大糖果消费市场之一 消费者需求趋向个性化与健康化[9] - 糖果企业与文化IP合作深入 传统文化IP联名产品溢价率达40%至60%[10] - 服务型制造成为破局关键 经营模式从生产销售产品转向提供产品加服务[9] - 通过会展 赛事 文旅和消费融合模式 构建甜蜜经济新生态[9] 产业升级与跨界合作策略 - 糖果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 围绕健康 功能和文化开发差异化产品[10] - 加强跨界合作 与文化 科技和旅游领域企业扩展业务边界[10] - 首钢园与798·751园区实现东西联动跨地域合作 结合体育 文化和会展与消费[6] - 创新打造体育加新消费场景 如首钢滑雪大跳台顽酷心跳塔项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