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

搜索文档
9.3 A股反攻!
搜狐财经· 2025-09-03 10:52
市场表现 - 9月2日创业板指单日重挫2.85% 通信和计算机等科技板块跌幅超5% 4056只个股收跌呈现普跌格局 [1] - 沪指在银行板块护盘下仅微跌0.45% 成交额达2.87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1200亿元显示资金发生结构切换而非全面撤离 [1][7] 调整原因 - 技术面压力积聚 A股主要指数自4月以来连续单边上行未经历显著调整积累丰厚获利盘导致资金兑现意愿强烈 [3] - 资金从AI产业链等交易拥挤度高的科技主线流出 转向银行、公用事业、石油石化等低估值防御性板块放大市场波动 [3] - 美股科技板块大幅调整对A股科技板块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对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关注带来观望情绪 [3] 流动性环境 - 市场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5万亿元显示资金仍在场内活跃 [3]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高有望改善全球流动性环境 助力人民币汇率稳定并吸引外资回流A股 [3][7] 政策支持 - 国内持续推进"人工智能+"等产业政策 稳增长促消费措施有望持续发力 [5] - 市场预期9月可能迎来降准或LPR下调 政策利好有望提振风险偏好 [7] 市场前景 - 急跌是风险的快速释放 能有效消化获利盘挤出局部泡沫为后市积蓄力量 符合A股历史"牛市多急跌"特征 [5] - 银行等权重板块企稳提供支点 机器人板块午后由跌转升显示资金开始寻找新热点 [7] - 北向资金回流趋势有望延续 美元指数走弱将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7] - 支撑市场的中期逻辑包括流动性宽松、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未发生根本性逆转 [7]
创历史新高!股市,一个强劲的信号
新浪基金· 2025-09-03 09:27
虽然两融在高位,但目前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远低于历史峰值4.72%,融资买入额占A股成交额比重 处于历史中枢水平,意味着还有上升空间。 两融规模的上升,代表了市场活跃,赚钱效应非常高。一般认为,两融数据一般领先行情1-3个月。所 以未来一个月指数继续上行的概率大。 还有一个指数也非常关键,那就是成交量。9月1日,两市成交量是2.75%,相比过去60个交易日平均的 1.79万亿。最近几年,市场低迷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一个特征,那就是成交量常年在1万亿以下徘徊,只 到去年"924"政策转变,成交量瞬间超过万亿,甚至一度超过3万亿的天量。自924以来,成交量普遍在1 万亿以上,所以我们说这轮行情仍然是924行情的延续。 无轮反弹不可靠,有量必有价!本轮牛市起始于去年9月份,但似乎没有到头的迹象。一是两融余额、 成交量还在高位,市场的活跃度非常高。二是很多牛市中的主要受益板块仍然低估,券商板块以及创业 板有很大的补涨空间。 作为牛市旗手的券商板块就不用说了,那么高的成交量到了三季度的时候,券商业绩肯定非常亮眼。最 近主力左侧布局券商板块意图明显,如券商ETF(512000)近10日净流入超30亿,最新规模超312亿创 历 ...
21评论丨判断“长牛”的四大指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6:19
市场表现与指数动态 - 上证综合指数年内绝对收益率达11% 沪深300指数达8% 自6月下旬起加速上扬 [2] - 上证指数8月15日突破3700点 为2015年8月以来首次 沪深300指数突破4200点 此前仅于2024年9月末短暂触及 [2] 债券市场信号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6月末1.65%升至1.78% 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2.11% 较6月下旬分别上行15个基点和27个基点 [2][5] - 收益率持续上升表明境内投资者对长期宏观经济前景看法转向积极 [2] 流动性改善因素 - 摩根士丹利自由流动性指标于2025年6月转正 为2024年初以来首次 7月维持正值 [3] - 大规模国债发行资金逐步传导至企业部门 [3] 政策与市场信心驱动 - 反内卷举措提振市场信心 市场预期国内价格企稳与供需关系改善 [3] - 国务院明确通过提振消费 推进重大基建和城中村改造等手段实现全年经济目标 [3] - 会议提及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 [3] 资金配置转移 - 债券收益率上升推动资金从债市转向股市 [4] - 3%以上高利率定期存款到期 当前续存缺乏吸引力 现金被动转向权益配置 [4] 牛市可持续性指标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企稳状况成为关键信号 [5] - 三四季度宏观政策发力与反内卷行动持续推进 [5] - A股2025年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 下半年表现将成盈利增长拐点信号 [5] 杠杆资金状况 - 全市场两融余额达2.2969万亿元人民币(约29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6] - 融券余额161.63亿元人民币 融券余量30.27亿股 [6] - 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约2.3% 低于2015年4.27%峰值 [6] - 融资买入额占A股日成交额比重快速攀升 但未超2020年与2015年峰值水平 [6]
震荡加大,释放就会有。但趋势行情没变!
搜狐财经· 2025-09-03 00:21
市场整体表现 - 大盘收盘3858.13点 成交28750亿元 外资成交3670亿元 呈现放量震荡收阴态势[1] - 个股跌多涨少 科技赛道亏钱效应明显[1] - 4月以来周五表现较好 周二周三容易震荡[5] 板块表现分化 - 科技端硬件板块如通信和元器件跌幅较大[1] - 银行、小金属和种业等板块表现较强[1] - 科技板块经历最大调整 市场情绪回归理性[5] 技术走势分析 - 指数可能走abc浪调整 c浪靠近20日均线2765点附近[5] - 20日均线叠加趋势支撑 即使震荡仍保持在趋势之上[6] - 明日支撑3820点 压力3885点 预计波动较大[5] 成交量与趋势判断 - 成交量持续增长 未来只会越来越高 属于牛市特征[3] - 有成交量支撑才能推动更好上涨[3] - 控盘力量依旧存在[5] 板块轮动与资金动向 - 科技方向大资金依旧留存 调整属于良性回调[7] - 固态、有色、消费等板块会有阶段表现 但大节奏仍在科技板块轮动[7] - 稍大资金着眼中大市值个股而非小票[7] 操作策略建议 - 高位个股守趋势持股 采用波段卖出法 分10份逐步卖出[7] - 低位未加速的优秀中市值个股应理解震荡 着眼未来上涨[7] - 短线投机寻找回调买点 避免追高[8] 时间节点判断 - 9月份必然加大震荡[3][5] - 本周四五大可能完成c浪调整[5] - 调整后大概率形成震荡平台 按区间大震荡应对[5]
读研报 | 那些被建议用于观察市场节奏的指标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9-02 19:33
市场节奏观察指标 - 换手率(A股总成交额/总流通市值)可用于感知流动性驱动牛市的节奏 其高点比指数高点更稳定 10年维度内牛市换手率高点非常接近约10% 且每轮牛市通常出现2-5个换手率高点 当前5日均值接近2024年10月8日高点 市场波动可能增加 [2] - 证券化率指标(股市总市值与GDP之比)是识别估值高点的有效工具 流动性驱动行情中该指标显著抬升 中国作为大陆法系发展中国家证券化率长期低于1 历史牛市阶段曾达1.57和1.16 当前为0.83 突破1倍位置应作为重要关注点 [4] - 十大综合观察指标涵盖宏观/交易/增量资金/股债估值维度 包括市值与GDP之比、市值与居民存款之比、成交额及换手率、交易拥挤度、盈亏比与回撤风险、两融规模及占比、开户数量变化、新发行基金份额变化、ERP和股债收益率 [5] 指标当前状态 - 市值与GDP之比和市值与居民存款之比尚有提升空间 成交额及换手率有上行空间但交易拥挤度已处偏高水平 回撤风险目前属历次行情较低水平但后续波动可能加大 [5] - 两融余额、开户数量、偏股型基金发行规模仍存上行空间 股债估值对比显示相对优势有所回落但仍处偏高水平 [5] - 需注意指标仅用于描述市场冷热而非预判拐点 不具备精确预测能力 [5] 行情驱动特征 - 本轮行情与分子端盈利表现出现错位 在宏观预期缺位背景下指数突破更多依赖资金承载力增强与主题交易活跃 而非盈利修复主导 [4] - 流动性驱动型牛市需重点跟踪监管政策、股市供需周期、市场交易热度及板块轮动特点 其节奏感知难度高于经济驱动型牛市 [2] - 大级别指数牛多由流动性与估值扩张主导 分子端指标参考价值有限 证券化率在识别估值高点时更具实用性 [4]
“易中天”新高后大跌,投资者如何办
IPO日报· 2025-09-02 17:19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9 月2 日,9 月第2 个交易日,今天沪指高开,深创两指低开,然后冲高乏力,早早下水。 三指在水中持续 震荡向下,大约在13 :25 左右,一度拉起,但25 分钟后顶不住兑现资金的砸盘,三指再次回落,结果纷纷 收跌,其中深创两指跌幅皆超过2 个百分点,沪指小跌0.45% ,把昨天的涨幅抹平。 成交量方面,今天放量了1348 亿元,达到29124 亿元,再次接近3 万亿元大关。板块方面,今天跌得比较 狠的是光模块(CPO),"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创新高后大跌,好现象是机器人板块顶 在了前线,银行板块助攻,令指数不太难看。 盘中下跌家数一度超过4600 家,上涨家数不到700 家,至尾盘有所改善。这算是给了新进场追高的投资者 一个教训:追涨风险不可小觑。从数据上来看,资金净流出超过2000 亿元,近期新高,最近一直是场内资 金在撤退,今天达到高潮。也就是说,场内资金还是在此点数有些恐高,担忧大盘和个股大跌回落调整。 笔者以为,就数据来看, 今天上涨家数1259 ,下跌家数4056 ,成交量29124 亿元,多了约1348 亿元, 赚钱效0.38 ,炸 ...
看了上百份公私募名将最新观点,大家都在等待牛市叙事的扩散……
聪明投资者· 2025-09-02 15:03
资深投资人市场观点总结 - 专业投资人踏空时挫折感强烈 算力板块吸引市场资金和注意力形成泡沫但难言顶 [2] - 经历多轮牛熊的老将保持定力 市场煎熬是常态 [3] 老将投资表现与风格 - 多数老将今年以来收益约20% 超额收益明显但未重仓科技股 [5] - 安全边际追求者如徐彦刘旭姜诚杨东等今年表现平淡 徐彦认为更大挑战刚开始 [5] - 邓晓峰连续10年跑赢沪深300 重仓紫金矿业约90亿元 增配化工养殖和科技医疗 信息技术与材料行业占净值66% [6] 宏观与消费预期分歧 - 张坤反驳消费悲观论调 指出居民存款4年复合增长13%达152万亿元 超额储蓄增40万亿元 消费能力存在但预期影响意愿 [7][12][13] - 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20年120降至2022年87并持续L型 房地产价格下行和物价压力影响消费 [13] - 张坤认为悲观预期无长期逻辑基础 内需资产持仓集中 [7][15] 科技投资与个股操作 - 傅鹏博睿远成长价值过去一年涨超70% 今年以来收益48.5% 重仓电子互联网科技精密制造医药 胜宏科技成本52元股价270元贡献超20亿元 [8][9] - 丁楹11年产品年化收益20%+ 聚焦AI与机器人 提出"时光机"视角复制海外成功模式 [10] 行业与市场展望 - 傅鹏博关注PMI回落至49.3% 反内卷影响光伏新能源 顺周期行业如钢铁煤炭水泥或有机会 [16][17] - 杜洋认为A股盈利增速近底部 关注红利资产人工智能创新药和顺周期龙头 [21][23] - 余小波指出部分板块风险补偿接近0甚至为负 市场风险补偿从10%+回落至5%-6% [25][27][29] - 林森称反内卷政策改善通胀预期 传统行业如互联网房地产航空出现基本面反转 [30][31] - 夏俊杰判断算力板块泡沫严重 海外AI资本开支若低于预期将导致逻辑逆转 GPT5未达预期影响应用突破 [32][33]
本轮牛市,可转债怎么看?
格隆汇· 2025-09-02 09:57
核心观点 - 本轮A股与2014年流动性牛市高度同构 呈现"政策—流动性—产业"共振推升指数与风险偏好 宏观上呈"股市先行、基本面滞后" 处于增速换挡与去库存期 居民资产再配置抬升风险偏好 [1] - 政策延续"货币宽松+地产优化+资本市场改革+产业升级"组合拳 强化增量资金入市 技术面出现技术指标钝化与阈值上移 [1] - 节奏上自2024年9月起经历"估值修复—震荡蓄势—突破上行"三段式 量能屡破2万亿元 科技成长领涨并向均衡扩散 [1] 转债市场现状 - 截至8月27日年内退市转债共89只 其中强赎67只 存量规模降至6414.51亿元 较年初减少921.71亿元 发行提速仍难弥补缺口 [34] - 机构对高评级、大体量券配置刚性增强 若权益延续上行 供需矛盾更突出 [1] - 截至8月22日转股溢价率中位数26.40% 价格中位数133.85元 与2021年峰值相比价格更高而估值更低 属估值中枢上移但仍未到达前高 [1][37] - 债券型资金顺势增配 定价由"类债"转向"类股" 与正股联动增强 申购集中与大体量产品承接提升黏性 流通收紧 成交与换手放大 [1][40] 历史牛市对比 - 2014年牛市启动时宏观基本面处于经济转型期内需收缩与库存"陷阱" GDP增速7.5%较2013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地产销售不及预期 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全年走负 [3] - 2014年政策组合包含货币宽松(多次降息至5.60%)、地产松绑(多城放开限购)、资本市场改革(沪港通、两融扩容)和产业政策(移动互联网与3G/4G建设) [7] - 2014年技术指标出现明显钝化 RSI、KDJ长期处于80以上高位 MACD持续放大且不断创出新高 未出现传统顶背离 [12] - 2014-2015年牛市呈现四阶段路径:启动酝酿期(万得全A涨24.99%)、金融蓝筹主导期(上证单月涨幅20.57%)、全面普涨与成长加速期(万得全A累计涨72.22%)、见顶调整期(上证最大跌幅43.10%) [17] 本轮牛市特征 - 宏观处于增速换挡和去库存阶段 制造业PMI持续徘徊荣枯线上下 地产量价回落 消费动力不足 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从2023年3月9.1%降至2025年6月3.1% [5] - 政策端延续"货币宽松+地产放松+改革+产业"框架 实施降息推动M2与社融回升 地产政策优化限购 资本市场推进注册制改革 产业端聚焦AI、低空经济、半导体等新方向 [10] - 技术面出现强趋势下指标钝化 8月22日深证综指、万得全A、上证指数及沪深300的RSI值均呈现超买未回调而趋势延续的错位 [15] - 本轮牛市分三阶段:第一阶段(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上证累计上涨15.21% 第二阶段(2025年4月至6月)万得全A跌幅0.69% 第三阶段(2025年6月以来)上证累计上涨15.06% 创业板指大涨36.92% [19][20]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关注转债市场调整所酝酿的"黄金坑"机会 围绕科技主线与主流赛道精细择券 获取贝塔收益与期权弹性 [2] - 优先业绩兑现与景气度双优品种 重点布局价格130元以内兼具安全边际与弹性的标的 [2] - 兼顾高评级、大规模券的流动性与防守价值 适度配置银行转债作为资金避风港 [2] - 分层建仓、动态调仓 把握"平价+估值"双杀后的错杀修复机会 依托"稀缺+期权"定价锚 [2] - 具体标的包括裕兴转债、山路转债、建龙转债等130元以内品种 禾丰转债、天23转债等双低品种 以及浦发转债、紫银转债等银行转债 [42][43]
降息预期持续升温?9月2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冲击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02 02:50
汇率方面,人民币终于迎来补涨,央行通过近日中间价也传递出升值信号。历史上,升值期间股市大多上涨,且跌幅不深。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和股市上涨 是经济预期变化的共同结果。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也会影响股市风险偏好、资金面和基本面。除此之外,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如今美元指数低于98,且 未来仍有贬值预期。 二、崩了!又是牛市中波澜不惊的一天,创业板指晃晃悠悠收盘大涨2.29%再创波段新高。 一、意外宣布降息!本周重点关注美国8月非农就业情况,作为9月美联储议息前的关键数据,崩了将极大程度决定是否开启降息。目前来看降息概率较大, 这对下半年的全球资本市场影响较大。 很多人觉得A股要大涨,这种想法人如果多了,短线就是风险,不要以为9.3号股市就不会跌,涨了这么一大波,可能管某些资金早就觉得高觉得危险了。 如果下跌他们也不一定会托着,这里不是3000点,而是接近4000点,A股不需要救市而是需要降温。管理层要的是慢牛,不是疯牛。 三、收盘,沪指上涨0.46%,深指上涨1.05%,创业板指大涨2.29%。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行情仍处于牛市初期。沪深300的市盈率大约14倍,低于历史均值。从新基金发行量来看,虽然有所回暖,但与市 ...
天风MorningCall·0901 | 策略-牛市指标、监测牛市方位、牛市主线/金工-量化择时/固收-利率、股债“脱敏”
新浪财经· 2025-09-01 22:48
市场趋势与动量分析 - 市场主线赚钱效应强劲 指数8月28日强度接近2024年9月30日水平 [1] - 科创创业板块滚动20日及60日超额收益动量指标处于高位 与2021年白酒及新能源行情高位相当 [1] - 动量见顶不等同于价格见顶 需关注后续走势 [1] 国内经济指标 - 7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 补库周期增速回落 [1] - 公用事业利润占比稳定在高位 制造业及公用事业利润率环比小幅上涨 [1] - 工业生产腾落指数持平 山东地炼/涤纶长丝/甲醇回升 纯碱/唐山高炉/轮胎回落 [1] 国际经济与政策 - 7月美国核心PCE同比增2.9% 环比增0.3% 均符合预期 [1] - 美联储2025年9月降息25基点概率为86.4% [1] 行业配置与市场策略 - 恒生互联网板块受重视 市场波动率预计放大 [1] - 全A指数PE估值22.1 宽基指数估值历史分位数超60% 创业板指估值分位数35%相对偏低 [2] - 科创50PE估值处于历史极值附近 估值分化加剧 [2] 交易情绪与资金行为 - 换手率及成交额占前高比例大幅提升 市场交易热度显著上升 [2] - 50周均线上方个股比例环比增加 [2] - 融资余额指标大幅回升 产业资本减持规模持平 [2] 结构性行情特征 - TMT行业领涨 对全A涨幅贡献未达极端水平(8月27日为44% 7月末为52.6%) [3] - 寒武纪市值占比从0.11%快速升至0.5% 对全A涨幅贡献达1.36% [3] 通胀与政策环境 - CPI与PPI剪刀差扩大 中下游制造业利润受挤压 [9] - 核心CPI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 成为CPI主要支撑 [9] - "反内卷"政策推动商品价格上涨 但PPI受终端需求不足抑制 [9] 债市与流动性 - 10年期国债利率在1.75%-1.80%区间波动 债基未出现连续大额赎回 [10] - 权益市场强劲表现可能吸引存款流向非银资管产品 [10] 重点公司业绩 - 中信证券25Q2营收166.4亿元(+15.2%) 净利润71.7亿元(+27.9%) 自营业务收入101.9亿元(+62.5%) [14] - 上调2025年净利润预测至287亿元(原271亿元) [14] - 公牛集团25H1营收81.7亿元(-2.6%) 净利润20.6亿元(-8.0%) 新能源业务收入3.86亿元(+33.52%) [17] - 新凤鸣25H1营收334.91亿元(+7.1%) 净利润7.09亿元(+17.28%) PTA产能预计2025年底突破1000万吨 [20] - 双环传动25H1净利润5.8亿元(+22%) Q2净利率15%创十年新高 匈牙利工厂推动海外布局 [22] 细分行业动态 - 涤纶长丝行业库存处于低位 江浙加弹/织造/印染开机率分别升至79%/68%/72% 较7月上升18%/12%/7% [20] - 科技板块关注AI应用/算力/电池链 军工与创新药存在反弹机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