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

搜索文档
中国4月整体出口增8%,对美出口减21%
日经中文网· 2025-05-09 16:06
中国4月贸易数据 - 4月出口同比增长8 1%至3156亿美元 连续2个月增长 [1] - 出口增速较3月的12 4%有所放缓 [1] - 进口下降0 2%至2195亿美元 连续2个月负增长 [1] - 贸易顺差达961亿美元 同比扩大 [1] 分品类出口表现 - 汽车出口增长4% [2] - 玩具 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相关产品出口低于上年同期 [2] 分地区出口表现 - 对美国出口减少21% [2] - 对东盟出口增长21% [2] - 对欧盟出口增长8% [2] - 对日本出口增长8% [2]
欧盟统计局:2024年欧盟对乌贸易顺差达183亿欧元
快讯· 2025-05-07 17:49
智通财经5月7日电,欧盟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欧盟向乌克兰出口了428亿欧元的商品, 进口了245亿欧元商品,贸易顺差达183亿欧元。与2023年相比,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增长9.4%和 7.0%。 欧盟统计局:2024年欧盟对乌贸易顺差达183亿欧元 ...
我对贸易战的看法:对美对中都好
集思录· 2025-04-21 22:53
1)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企业,最大的基本都是外资或台资,以前有排名,前二十内资企业不到 30%,现在不公布了,苹果公司一年出口到美国400亿-500亿美元,算是中国产品,国内能 分到多少利润?这种只长骨头不长肉的GDP有屁用,日本从五十年代起步,30年时间工资赶 上发达国家水平,我们改开有四十多年了吧,打工人十二小时打螺丝只混个温饱。该改一改 发展模式了。 我以前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这家公司规模在江苏应该排前三,见过自家产品在 国外的售价,和老外的采购聊天,他们说在中国采购1块钱的商品,回国后如果卖不到2.5 元,就会亏本。 欧美国家的零售业和国内不同,是高度垄断的行业,不要说外国人,就是本国人想开个小卖 部比登天还难,所以说中国人矿+跨国巨头的经济模式,该走到尽头了。 国内加50%关税没公布前,我就推测不会谈判。 现在,美国单独对付中国,有的人认为,中美会谈判,找到妥协点,中国吃个大亏忍过去, 但我与前几天的想法一样,中国任然不会谈判。 2)贸易战打击最大的不是中国,而是跨国公司,苹果就不说了,象百得公司,美国最大的工 具公司,全部产品委托国内企业生产,一块钱的产品,卖到美国至少2.5元,国内企业挣0 ...
疯王与关税
雪球· 2025-04-13 12:07
长按即可参与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破晓笔记 来源:雪球 最近许多朋友问我疯王和关税的事 , 按说 " 格系价投 " 是不考虑这种因素的 。 但作为经济学 爱好者 , 我对此类话题也颇感兴趣 。 请注意 , 这与投资没任何关系 ! 格系价投 , 是以 " 安全边际 " 为基石 , 而非 " 政经分析 " 。 下面开始谈贸易 。 我发现许多朋友尚未搞清楚 " 贸易 " 的基本原理 , 先简单念叨几句 。 初学经济 , 总会被 " 贸易顺差 、 贸易逆差 " 等概念搞得一头雾水 。 删繁就简 , 只说一个基 本的结论 : 顺差是手段 , 逆差是目的 。 翻译成人话 —— 赚钱 , 是为了花 。 ( 这个应该没争议吧 ? 你可能想把钱留给孩子 , 那也 是为了花 。 ) 人们往往觉得 , 顺差 、 逆差之类玄之又玄的东西 , 离自己很远 。 其实恰恰相反 , 当你发现 这就是你的生活 , 经济问题就好理解了 。 1 、 你对 沃尔玛 , 永远是逆差 。 你给它纸 , 它给你货 。 2 、 你对你老板 , 永远是顺差 。 他给你纸 , 让你干活 ...
当下,中美之间,谁手里的牌更硬?
雪球· 2025-04-12 12:04
金钱是可以替代的:如果你失去了收入,可以减少支出、在其他地方寻找销售机会、在全国范围 内分摊负担,或者通过财政刺激等方式动用储蓄。中国和大多数整体上拥有贸易顺差的国家一 样,储蓄超过投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储蓄过剩,因此调整起来相对容易,不会出现关键 商品短缺,并且可以通过国内市场或其他国家弥补对美出口的损失。 长按即可参与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薇薇庄主的宏观策略 来源:雪球 市场的不确定性就像刚刚被摇晃过的雪花球,摇晃停止了,雪花仍会飘荡一阵子才能真正平静下 来。 这几天看着市场,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指数几乎冲破天花板,满分10分 的话,感觉至少达到9.5分。特朗普最新的政策看似让局势略微缓和,但真实情况远没有看上去那 么简单。作为一个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市场的焦虑只是从10分降 到了7分左右。看似平静的表面背后,是投资者深层次的不安和谨慎。 特朗普政府认为,进口越多,所冒的风险越小——也就是说,美国与中国存在贸易逆差,因此美 国的风险较低。这种观点并不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事实错误。 ...
特朗普表示不会暂停关税政策
互联网金融· 2025-04-08 18:11
内塔尼亚胡在会谈后对媒体表示,以方将尽快消除对美贸易赤字。据美政府数据,2024年美 以双边贸易额约370亿美元,以对美贸易顺差为74亿美元。 特朗普还说,他拒绝了欧盟当天稍早时表示的与美互免关税的提议,"不行,这完全不 够","他们在贸易问题上欺骗我们"。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7日表示,他不会暂停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 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与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谈后对媒体表示,他眼下没有暂停关税 政策的考虑,许多经济体的领导人正寻求与其谈判。他认为,强行执行关税政策和进行谈 判,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
深度专题 | 2025年,高贸易顺差能否延续?——“反脆弱”系列专题之二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3-27 23:13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贸易顺差高位运行,一般贸易替代加工贸易降低进口依赖,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高额顺差源于消费品自给自足与价格优势、资本品产业升级;汽车、手机、电气设备等行业顺差有望延续高企,但电气设备等行业在关税战2.0下有风险 [2][4][6] 近年贸易顺差走势 贸易顺差高位运行 - 近年出口疲软时贸易顺差仍高位运行,如2013 - 2015年出口增速从7.8%降至 - 2.9%,顺差增加1929.4亿美元 [2][9] - 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主导转向一般贸易为主,过去十年一般贸易顺差占比从24.5%升至73.1%,加工贸易从60.4%降至10.4% [2][9] 行业结构 - 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2024年贸易顺差较高行业有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等 [2][14] - 消费品中纺织服装自2017年以来平均顺差3390.9亿美元,车辆及其零部件从逆差转为顺差;资本品中其他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及其零件和电气设备及其零件贸易顺差较贸易战1.0分别提升6.7、2.9和3.0倍 [14] 国别结构 - 顺差规模最大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居次,前者以一般贸易为主,后者以加工贸易为主 [3][24] - 2023年6月前美国顺差占主导,占比从2019年1月的85.2%降至2023年5月的38.7%;2023年6月起“一带一路”国家顺差超美国,目前分别占总顺差的39.0%和38.5% [3][24] - 对美加工贸易顺差主要来自手机和电脑;对“一带一路”国家一般贸易顺差以小客车、手机等为主 [32] 高额贸易顺差形成原因 消费品领域 - 纺织服装凭借自给自足能力和价格优势维持高额顺差,我国棉花产量占全球26%,近两年全球出口份额稳居40%左右,2024年12月出口价格指数93.1低于进口指数98.1 [4][43] - 汽车等行业凭借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新能源车出口份额和增速较2018年分别增长3.0%和355.5%,2024年起车辆出口价格低于进口价格 [4][54] 资本品领域 - 产业迭代减少加工贸易进口,2022 - 2023年上半年机电产品进口增速下滑至 - 37.0%,出口增速高于进口22%;原材料价格低和制造业工资高促使企业减少进料加工进口并外迁加工环节 [65] - 产业迭代增强出口竞争优势,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总数较2017年分别增长81.9%和63.5%,2024年机械、电气和其他交运设备出口份额较2018年分别提升1.0、0.9和0.4个百分点 [73] 其他领域 - 对美反制措施加速进口替代,贸易战1.0后已加征关税的车辆对美( - 2.7pct至4.5%)及世界( - 1.1pct至1.6%),机械设备对美( - 1.5pct至4.2%)及世界( - 1.7pct至3.0%)依赖度明显下降 [5][81] 有望延续高顺差的行业 总结 - 贸易顺差扩大是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产业升级是主因,价格优势提升是次因,2018 - 2020年一般贸易占比从38.2%升至73.2%,加工贸易从36.8%降至10.4%;中国PPI较其他生产型经济体低10%以上 [87] 消费品领域 - 汽车行业因产业升级竞争优势有望在关税战2.0下维持高顺差,2023年底汽车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2021年初下滑2.8pct,进口与出口增速差一度达140.5个百分点,当前相差42.2个百分点;加征关税降低进口依赖度,成本优势提升出口竞争力 [93] - 手机行业国货品牌崛起支撑贸易顺差,出口从加工贸易转向一般贸易,2024年国产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29.5%,出口价格持续低于进口价格 [105] 资本品领域 - 电气设备等行业因迭代升级有望维持贸易顺差韧性,但关税战2.0下有风险;贸易战1.0后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目前电气设备零部件与整机增速差距扩大至11.7个百分点;若技术突破并凭借成本优势,顺差有望保持,否则出口和供应链受冲击 [113] 其他领域 - 2025年特朗普加征关税,中国反制对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分两批实施,涉及食品、能源等领域 [125] - 2月生效关税降低已加征商品进口依赖度,预计3月生效关税也将降低相关商品进口依赖度,纺服及中间品贸易顺差有望扩大 [130]
2025年,高贸易顺差能否延续?——“反脆弱”系列专题之二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27 00:01
文章核心观点 我国贸易顺差高位运行,由加工贸易主导转向一般贸易为主,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形成原因包括产业升级、价格优势和反制措施等,汽车、手机、电气设备等行业顺差有望延续高企,但关税战2.0或带来风险 [1][5][107][109] 近年贸易顺差走势 贸易顺差高位运行 - 近年出口疲软但贸易顺差仍高位运行,因一般贸易替代加工贸易降低进口依赖,如2013 - 2015年出口增速从7.8%降至 - 2.9%,贸易顺差增加1929.4亿美元 [1][7][107] - 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主导转向一般贸易为主,反映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过去十年一般贸易顺差占比从24.5%升至73.1%,加工贸易从60.4%降至10.4% [1][8][107] 行业结构 - 贸易顺差集中在消费品和资本品领域,2024年贸易顺差较高行业为纺织服装、电气机械等 [1][10][108] - 消费品中纺织服装自2017年以来平均顺差3390.9亿美元,波动不大;车辆及其零部件从2017年逆差100.7亿美元转为2024年顺差1585.4亿美元 [10][11] - 资本品中其他交通运输设备、机械设备及其零件和电气设备及其零件贸易顺差自贸易战1.0以来分别提升6.7、2.9和3.0倍 [11] 国别结构 - 我国顺差规模最大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国居次,前者以一般贸易为主,后者以加工贸易为主 [2][17][108] - 2023年6月前我国对美贸易顺差占主导,占比从2019年1月的85.2%降至2023年5月的38.7%;2023年6月起对“一带一路”国家顺差超对美顺差,目前分别占总顺差39.0%和38.5% [2][17][108] - 我国对美加工贸易顺差主要来自手机和电脑,对“一带一路”国家一般贸易顺差以小客车、手机等为主 [2][23][108] 高额贸易顺差形成原因 消费品领域 - 纺织服装行业凭借自给自足生产能力和价格优势维持高额顺差,我国棉花产量占全球26%使产业链自给自足,近两年全球出口份额稳居40%左右,2024年12月出口价格指数93.1低于进口指数98.1 [3][32][109] - 汽车等行业凭借技术进步和成本优势推动出口高增长和进口替代,新能源车出口份额和增速较2018年分别增长3.0%和355.5%,2024年起车辆出口价格低于进口价格 [3][41][109] 资本品领域 - 产业迭代减少加工贸易进口,2022 - 2023年上半年机电产品进口增速下滑至 - 37.0%,出口增速高于进口22%,原材料价格低和制造业工资高促使企业减少进料加工进口和外迁加工环节 [52] - 产业迭代增强出口竞争优势,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较2017年分别增长81.9%和63.5%,出口结构向中间品和资本品转型,2024年机械、电气和其他交运设备出口份额较2018年分别提升1.0、0.9和0.4个百分点 [56] 其他领域 - 国内对美反制措施加速进口替代进程,贸易战1.0后已加征关税的车辆对美( - 2.7pct至4.5%)及世界( - 1.1pct至1.6%),机械设备对美( - 1.5pct至4.2%)及世界( - 1.7pct至3.0%)依赖度明显下降 [4][62][109] 有望延续高企顺差的行业 总结 - 我国贸易顺差扩大是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产业升级是主因,价格优势提升是次因,2018 - 2020年一般贸易占比从38.2%升至73.2%,加工贸易从36.8%降至10.4%,中国PPI较其他生产型经济体低10%以上 [5][66][110] 消费品领域 - 汽车行业因产业升级竞争优势有望在关税战2.0下维持高顺差,2023年底汽车零部件进口依赖度较2021年初下滑2.8pct,进口增速放缓,整车出口增速提升,两者增速差一度达140.5个百分点,当前相差42.2个百分点,加征关税将降低进口依赖度,提升出口竞争力 [70] - 手机行业国货品牌崛起支撑贸易顺差,出口从加工贸易转向一般贸易,2024年国产品牌全球市场份额较2023年提升29.5%,出口价格持续低于进口价格 [82] 资本品领域 - 电气设备等行业因迭代升级有望维持贸易顺差韧性,但关税战2.0或带来风险,贸易战1.0后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目前电气设备零部件与整机增速差距扩大至11.7个百分点,若关键领域技术突破且有成本优势,顺差有望保持韧性,否则出口和供应链受冲击 [86] 其他领域 - 2025年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中国反制对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涉及商品占自美总进口22.1%,分两批实施,2月生效关税降低了已加征商品进口依赖度,预计3月生效关税也将降低相关商品进口依赖度,纺服及中间品贸易顺差有望扩大 [96][97]
中国对美出口增长放缓,1~2月增2.3%
日经中文网· 2025-03-10 10:49
中国1~2月的整体出口为5399亿美元,同比增长2.3%。自2024年4月以来保持正增长。进口为3694亿美 元,同比减少8.4%。出口减去进口后的贸易顺差为1705亿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增长放缓(2月,天津港,REUTERS) 中国的对美出口自2024年5月以来保持正增长。2024年12月增长16%。2025年1~2月放缓…… 中国海关总署3月7日发布的1~2月贸易统计(以美元计价)数据显示,对美国出口为755亿美元,同比 增长2.3%。与2024年12月相比增长放缓。美国2月4日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关税引起的紧急出口 被认为已告一段落。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前提到提高对华关税,出现了抢先出口的紧急需求。 对美出口自2024年5月以来保持正增长。2024年10月以后,实现8%以上的高增长,2024年12月同比增长 16%。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盐崎健太郎 北京报道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