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

搜索文档
粤开市场日报-20250521
粤开证券· 2025-05-21 16:47
报告核心观点 2025年5月21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涨跌互现,个股跌多涨少,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 [1] 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情况 - 沪指涨0.21%,收报3387.57点;深证成指涨0.44%,收报10294.22点;科创50跌0.22%,收报995.49点;创业板指涨0.83%,收报2065.39点 [1] - 全市场3599只个股下跌,1615只个股上涨,197只个股收平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11734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7.64亿元 [1] 行业涨跌情况 - 煤炭、有色金属、电力设备、银行、医药生物、交通运输等行业领涨 [1] - 美容护理、电子、传媒、社会服务、机械设备、商贸零售等行业领跌 [1] 板块涨跌情况 - 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黄金珠宝、航空运输精选、动力电池、煤炭开采精选、央企煤炭、锂电负极、磷酸铁锂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汽车整车精选、钴矿、电池回收、新能源整车、锗镓锑墨、抗生素等板块 [2]
科翔股份(300903) - 2025年05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20:10
公司业务技术 - 公司已掌握100G、200G、400G光模块用PCB技术,实现高速连接器用PCB小批量交付,未来将持续研发800G光模块用PCB技术,开拓AI算力市场 [2][4] - 钠离子电池样品检测和生产线建设工作在持续推进和筹备中 [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合并营业总收入33.96亿元,同比增长14.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4亿元,同比下降115.71% [5] - 2025年1 - 3月,公司合并营业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36.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0.33亿元,同比增长51.79%,得益于销售收入增加和毛利率上涨 [5] 业绩影响因素 - 2024年度公司亏损,原因是江西九江等生产基地产能未充分释放,单位产品分摊固定成本高,边际效益未显现;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高位,利润空间承压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6.84%,得益于市场需求回暖、客户订单增长及产品结构优化 [3][6] 财务问题及措施 - 2024年应收账款17.63亿,利息支出4573万元,一季度利息支出无减少趋势,负债率达74% [3] - 公司拟定措施控制财务费用: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加强客户信用评级分级管理,严控账期超90天的应收账款;深化银企合作,拓宽授信渠道,与多家银行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严控低效及协同性弱的项目投资,强化预算刚性约束 [3] 产能相关情况 - 江西工厂产能利用率在持续提升中,产出能力预计稳步增长,后续进展以公司定期报告或官方公告为准 [3][6] 融资相关情况 - 考虑简易程序定增不超过三亿元资金,需提请股东大会授权,根据业务需求和资金情况决策,报请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并经中国证监会注册后方可实施 [3][4]
双环科技(000707) - 000707双环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18:00
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1] - 时间是2024年5月16日周五下午15:30 - 17:30 [1] - 地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汪万新、财务部长蒋雪瑞、董事会秘书张雷、独立董事马传刚 [1] 主要投资项目情况 - 联碱升级改造项目投资13.66亿元,基本建设完工,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车 [1][3] - 热力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投资1.99亿元,已建成并试运行 [1][3] - 15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和40万吨/年增值氮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1][3]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处于研发、小试中试阶段,部分钠离子电池送头部二轮车厂家做性能测试,根据研发成效择机决策启动产业化 [1][2][3] - 定增募集资金收购宏宜公司控股权项目已获交易所审核通过,待取得最终注册批复后依法实施 [1][2][3] 宏宜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7516.97万元,2025年1 - 4月持续盈利 [2] 钠离子正极材料研发进展 - 已在小试线上制备出百公斤级正极材料样品 [2] - 委托代工的钠离子电池送国内头部二轮车厂家做性能测试,针刺安全性测试样品已通过,其他样品在做循环及充放电强度测试 [2] 盈利增长点规划 - 联碱升级改造项目达产达标后降本增效、改善盈利能力 [3] - 热力系统升级改造项目达产达标后降低成本约1100万元/年 [3]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经济效益待进一步论证 [3] - 收购宏宜公司后改善公司盈利能力 [3] - 通过生产系统小改小革、强化管理严控成本和费用提高盈利能力 [3][4]
最新动力电池排行:宁德时代市占率跌破40%,中创新航承压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14:00
中国动力电池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4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4.1 GWh,同比增长52.8%,但头部企业竞争格局显著变化,宁德时代市占率18个月来首次跌破40%,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加速追赶[2] - 宁德时代4月装车量21.2 GWh仍居榜首,但市占率环比下滑2.94个百分点至39.44%,主因三元电池需求萎缩(市场规模同比降6.3%),该领域虽占其72.06%份额,但仅贡献总装车量30%[5] - 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快速逼近宁德时代,两者差距从年初10.12%缩窄至1.32%(宁德时代32.94% vs 比亚迪31.62%)[6] 企业竞争态势 - 比亚迪4月装车量14.17 GWh(全部为磷酸铁锂),市占率环比升1.83个百分点至26.35%,与宁德时代差距缩至13.09%,创18个月最低,与其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427万辆(同比增41.26%)形成协同[7] - 国轩高科4月装车量3.14 GWh,市占率同比升2.12个百分点至5.85%,首次超越亿纬锂能跻身第四,海外战略成效显著:一季度海外装车量同比增108.2%,海外收入占比从20%提升至30%[8] - 中创新航虽以7.02%市占率保持第三,但三元电池技术路线与市场趋势背离(磷酸铁锂占行业82.8%份额),其与国轩高科差距从去年同期3.51个百分点缩至1.17个百分点[8] 技术路线与市场趋势 - 三元电池需求持续萎缩(宁德时代该领域装车量同比降6.3%),磷酸铁锂主导地位巩固(占行业82.8%份额)[5][8] - 储能赛道爆发推动"其他电池"销量同比增75.5%,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企业因布局储能业务获得更高增速(如国轩高科4月动力+储能销量同比增192.4%)[9] 全球化竞争 - 宁德时代海外市占率26.9%仍领先,但出口增速53.6%远低于国轩高科的555.2%,后者在巴西、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布局快速兑现[10] - 国轩高科通过摩洛哥、德国产能基地实现海外收入占比从20%提升至30%,全球化布局初具雏形[8] 行业竞争维度升级 - 行业竞争从单一产能扩张转向"技术路线选择+全球化布局+商业模式创新"多维博弈,宁德时代过度依赖三元电池、比亚迪垂直整合模式、国轩高科海外战略分别体现不同竞争路径[11] - 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临近,叠加欧盟《新电池法案》、美国IRA政策等外部变量,行业变数增加[11]
直击业绩会丨同兴科技董事长郑光明:计划建年产6000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21:0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24亿元,同比下降6.56%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03.53万元,同比增长52.82% [1] -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为27.10%,同比下降7.74个百分点 [1] - 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同比增长30.77% [1] - 烟气治理工程与设备业务实现营收4.39亿元,催化剂实现营收2.81亿元,两项业务合计占公司营收的99.39% [5] 钠离子电池业务进展 - 钠电材料工厂初步规划已完成,计划一期项目建设年产6000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7]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开发迭代至第三代,百吨级中试线已实现量产 [6] - 第二代NFPP和S-NFPP钠电正极材料已向近20家单位送样检测 [6] - 第三代NFPP钠电材料整体性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8] - 力争2025年实现钠电正极材料订单零的突破 [8] - 公司从西南大学获得2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相关专利 [5] - 与西南大学钠离子电池领域研发团队共同成立合肥皓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研发 [5] 公司战略与发展规划 - 围绕"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方向,开展投资并购,跟踪"小而美"的企业及低价的优质资产 [8] - 投资并购对象首选技术国际领先、市场规模千亿元以上、核心管理团队价值观及能力匹配未来发展需要的企业 [8] - 以减污降碳为核心推进业务转型 [8] - 传统烟气治理聚焦火电、石化、船舶、造纸等高盈利行业,拓展海外并强化降本增效 [8] - 重点培育CCUS新增长极,依托吸收剂和工程总包开拓国内外市场 [8] - 钠电材料坚持"安全性最高、性能最优、价格最低"研发目标,通过投资并购延伸产业链 [8] 公司历史业绩 - 2022年到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38亿元、7.75亿元和7.24亿元 [8] - 2022年到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0.26亿元和0.39亿元 [8]
美联新材(300586) - 2025年05月0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2025-05-09 17:46
公司项目进展 - 控股企业辉虹科技EX产品百吨级新建项目完成试生产,达预期设计产能 [2][3] - 子公司四川美联推进的美联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一期项目,预计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年产30万吨全流程色母粒、60万吨硫酸亚铁、10万吨水处理剂以及80万吨硫酸(含5万吨试剂硫酸)的成套生产装置,预计2026年6月建成 [3] - 已完成钠离子电池普鲁士蓝正极材料项目1000吨级的年产能建设,预计年底建成5500吨年产能 [5]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措施 - 加强与供应商沟通交流,了解价格波动趋势,制定采购策略 [2] - 建立和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 [2] - 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各环节降本增效 [2] 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 - 2023年全球三聚氯氰市场容量42.22亿元,预测2029年达74.7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90% [6] - 2023年全球色母粒市场规模946.86亿元,预测2029年以5.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至1298.34亿元 [6] - 2023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约5亿美元,2024年达6.1亿美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21.42%;2023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规模约0.7GWh,2024年出货规模达3GWh,未来五年复合增速67.88%,预计2025年我国市场规模增至28.2GWh [6] 公司竞争优势 新能源板块 - 锂电池隔膜领域:有成熟管理和技术团队,有成本优势(引进先进生产线提升产能、降低单位成本和能耗),有区域优势(生产地点贴近需求市场) [7] - 钠离子电池领域:凭借区位优势及全产业链投资布局,形成协同发展格局 [7] 高分子材料板块 - 色母粒产品在全球同行业有优势,多款实现进口替代,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与高新技术产品,持续加大研发力度 [7] - 服务全球超4000家客户,覆盖40多个国家及国内20多个省市 [7] - 通过优化技术、工艺和结构,满足下游“三高一超”要求,提升稳定性与专业性 [7] - 在色母粒领域依托广东产业集群与四川项目资源优势,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8] 精细化工板块 - 控股子公司营创三征掌握世界前沿三聚氯氰工艺技术,有多项专利,年产能9万吨,是行业龙头 [8] - 控股孙公司辉虹科技在工艺和成本上优势明显,在国际有独特竞争优势 [8] 公司产能情况 - 色母粒产能约13万吨,三聚氯氰产能9万吨,电池湿法隔膜产能3亿㎡,高性能颜染料产能265吨 [8] 产品应用及规划 - EX电子材料主要应用于高频覆铜板的电绝缘层,终端应用于大数据运算中心等领域,未来计划将单体聚合成树脂,开发更多下游客户 [3] - 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白色母粒一体化生产基地和新能源材料基地,通过孙公司辉虹科技实施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建设 [3]
中科电气(300035) - 300035中科电气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7:46
业务发展战略 - 磁电装备业务以磁电应用为领域,电磁冶金技术为核心,深耕细分市场,巩固行业领先优势 [2] - 锂电负极业务坚持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深化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建设释放一体化产能,开拓客户和市场,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建设 [2] 财务相关 - 2024年度分红会在股东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预案后的两个月内实施 [3] - 2024年度经营现金流为负,因销售回款以票据为主,应收项目增加且现金流入少,符合业务发展阶段性特征,影响会随业务阶段和收付票据金额改善 [3] - 2024年度公司海外销售占比为2.22%,美国加收关税对现有业务影响较小 [8] 产品布局与进展 - 在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等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方面有开发和产品布局,硅碳负极已建成中试产线,产品进入多家客户测评和平台开发阶段 [3] - 在钠离子电池所需的硬碳负极方面有持续开发和产品布局,处于行业头部客户量产导入阶段 [6] - 研制的适用于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电永磁混合悬浮磁铁已通过试验线验证,后续应用存在不确定性 [6] 业绩增长原因 -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大、储能产业发展和高压快充车型上市带来的需求,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和业务规模保持增长 [3][4] 担保与市值维护 - 公司与子公司相互担保是为实施发展战略,满足资金需求,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担保在审批额度内 [4][5] - 通过完善公司治理体制,增强透明度,考虑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手段维护公司市值 [6] 海外业务情况 - 海外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 [7] - 紧密关注政策动向,推进负极材料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 [8] 超充技术与产销目标 - 高压快充负极材料在多家客户批量应用,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保持技术领先性 [8] - 具体产、销目标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相关公告 [8]
超5亿元!又有4企签储能大单
行家说储能· 2025-05-06 19:07
储能行业动态 - 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成为市场风口 多家企业近期斩获相关订单 [1] 普利特 - 控股孙公司海四达钠星获得海外客户1GWh钠离子电池采购订单 采用聚阴离子体系 [1] - 未来四年将分批交付 标志着公司钠离子电池进入常态化大规模订单阶段 [1] - 将钠电池和固态电池作为子公司海四达电源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1] 洛希能源 - 中标奉贤星火项目5MW/20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中标价2191.64万元 折合单价1.1元/Wh [2] - 项目包含储能集装箱系统、PCS、箱变等设备 [2] - 由三家国资产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 定位智慧储能系统制造商 [3] 奉贤星火项目 - 一期总容量40MW/160MWh 涵盖五种技术路线 [3] - 包括锂电10MW/40MWh、锌铁液流10MW/40MWh、全钒液流10MW/40MWh、钠电5MW/20MWh、半固态5MW/20MWh [3] 海目星 - 签订2GWh固态电池设备量产订单 价值4亿元 成为行业首家商业化锂金属固态电池整线设备供应商 [5] - 2024年海外锂电订单同比增长590% 全年新增订单突破50亿元 [5] - 截至2025年3月底在手订单92亿元(含税) 同比增长30% [5] 领湃科技 - 子公司签订1.1745亿元储能系统采购合同 预计对2025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6] - 2024年新能源电池业务营收0.78亿元 占总营收62.27% [6] - 已实现280Ah/314Ah电芯量产 工商业储能系统及5MWh集装箱产品完成开发 [7]
普利特:控股孙公司海四达钠星签订总量不低于1GWh的钠离子电池模块供应协议
快讯· 2025-05-05 16:08
公司动态 - 普利特控股孙公司海四达钠星与海外客户签订钠离子电池模块供应协议,总量不低于1GWh [1] - 协议期限为2025年7月至2029年12月,产品将分批交付 [1] - 钠离子电池采用聚阴离子体系,主要用于住宅、工商业和电信应用 [1] 战略意义 - 该协议标志着公司钠离子电池进入常态化大规模订单获取和产品供应阶段 [1] - 协议的签订对公司钠离子电池的行业和市场地位有深远影响 [1] - 将为公司新能源板块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1]
锂电设备公司业绩盘点:行业阵痛期与加速出海
鑫椤锂电· 2025-04-30 14:50
锂电设备行业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分析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普遍下滑,多数公司同比降幅达20%-50%,仅曼恩斯特、星云股份和纳科诺尔保持正增长 [2] - 归母净利润降幅扩大,海目星、利元亨、金银河和星云股份出现亏损,主要因计提较高减值及下游需求放缓 [2] - 2025年一季度行业分化,先导智能和杭可科技等头部公司营收及利润降幅环比收窄,反映下游需求回暖 [3] 重点公司业绩亮点 先导智能 - 2024年营收119亿元(同比-29%),2025年Q1营收31亿元(同比-6%),降幅改善 [5] - 2024年净利润2.9亿元(同比-84%),2025年Q1净利润3.65亿元(同比-35%),减值影响减弱 [5] - 2025年新签订单目标增长30%,国内与海外订单占比各半,全球市场份额达9.1%(锂电池设备占全球22.4%) [5] 杭可科技 - 2024年营收29.8亿元(同比-24%),2025年Q1营收6.8亿元(同比-23%) [6] - 2025年Q1净利润1.2亿元(同比-33%),降幅收窄 [6] - 海外订单占比快速提升,巩固韩系客户(SK、LG、三星)合作,拓展日系(松下、丰田)及欧美市场 [6] 行业后续展望 机遇 - 国内市场:2024年下半年起头部锂电池厂商恢复扩产,动力电池及储能/消费电池需求回升 [8] - 海外市场:头部电池企业加速出海,中国设备商全球竞争力提升 [8] - 技术升级:固态电池、全极耳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路线带来增量需求 [8] 挑战 - 行业风险:低端产能过剩或导致部分电池厂商退出,结构性调整加剧 [9] - 宏观风险:国际关系变动可能影响海外市场开拓及供应链(如电子元器件采购)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