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三分法
搜索文档
2025年中报季“后日谈”
雪球· 2025-09-01 15:48
核心投资框架 - 采用"宏观-中观-微观"三层综合投资体系 宏观层面关注增长、通胀和货币财政政策 中观层面筛选景气行业和垄断格局 微观层面聚焦财务健康指标[2][4][5][7][8][11] 宏观周期分析 - 宏观指标拆解为三大要素:增长看PMI、通胀看PPI和CPI、货币财政政策看M1[3] - 2023年7-8月出现宏观底部信号 PMI跌至45-46区间 PPI下行至-5.7%[3] - 现代金融财税体系下宏观指标均值回归具有必然性 择时层面抄底-5%的PPI比抄底0.5PB个股更可靠[4] - 主张以股票等权益资产为主导实现财富复利增长 目标年化26% 三年翻倍 十年加零 固收资产仅在牛市泡沫后期或经济过热时配置[4] 中观行业选择 - 选择景气上升阶段且垄断竞争以上的行业 优先寡头垄断格局[5] - 要求行业产能利用率高于85% 最好达到95%接近满产 避开全国规上工业企业73%平均产能利用率以下的过剩行业[6] - 库存周期把握"被动去库"末期向"主动补库"初期转换的拐点 避开"被动补库"向"主动去库"转换阶段[6] - 行业集中度要求CR5至少50%以上 优选两三家寡头瓜分的细分行业[7] - 垄断优势包括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 但需避开价格受严格管制的行政垄断行业[7] 微观财务筛选 - 资产负债表关注债务权益比 要求D/E Ratio低于70% 超过100%坚决回避 最优D/E Ratio约35%[8] - 利润表要求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净额匹配 1PB以上个股额外要求自由现金流指标[9] - 估值标准采用10倍市盈率或市值/自由现金流倍数 价值股超过15倍或成长股超过20倍不予考虑[9] - 股息分配率要求长期保持30%以上 兼顾资本支出和营运资本需求[10] - 通过股息复投和存留收益再投资实现双重复利增长[10]
现在的A股真的不一样了
雪球· 2025-09-01 15:48
A股投资生态变化 - A股市场长期存在重融资轻回报的特征 上市公司将上市融资视为首要任务 投资者回报被放在次要位置 [5] - 近年来A股投资生态发生重要变化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积极性显著提升 越来越多公司采取中期分红和年末分红两次分红策略 [5] -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意愿明显增强 特别是注销式回购案例增多 对市值管理和投资者回报重视程度提高 [5] 现金分红数据表现 - 截至8月31日有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和半年度现金分红方案 较去年同期增加141家 [5] -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达到6497亿元 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5] - 2025年有超过800家A股公司实施中期分红 一年两次分红可能成为常态化操作 [7] 股票回购情况分析 - 全市场公布1321单2025年回购预案 预计回购金额超过1642亿元 [6] - 回购以集中竞价和自有资金回购为主 体现上市公司呵护股价意愿显著提升 [6] - 注销式回购是最能体现投资回报意愿的方式 可为投资者避开股息红利税成本 [8] 与成熟市场对比 - 海外成熟市场上市公司在业绩增速放缓时会加大现金分红和股票回购力度来稳定估值 [7] - 美股科技七巨头中多家企业年回购金额达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 维系较高估值水平 [7] - 美股多家知名上市公司采取一年四次分红形式 即每季度分红一次 且分红金额逐年增长 [8] 市场表现与生态改善 - A股市场突破2021年3731点高点并站上3800点 [9] - 突破背后反映上市公司基本面回暖 股市价值中枢上移 以及投资生态改善 [9] - 重融资轻回报情况发生实质性改变 投资生态发生本质变化 支撑市场运行台阶上移 [9]
方法不对,一轮大牛市也可能白白被浪费
雪球· 2025-08-31 21:00
牛市投资心理与策略 - 投资者在牛市上涨过程中容易因错失恐惧而坚守持仓 导致利润回吐甚至亏损[8][9] - 市场热度升温时 投资者普遍存在"抓住一切难得机会"的共识 害怕卖出后错过更大涨幅[4][9] 锚定效应陷阱 - 投资者倾向于将历史高点作为合理价位锚点 形成认知牢笼[10][11] - 依赖历史高点作为决策依据会错失止盈机会 不到过去高点不卖成为常见误区[11] 止盈策略重要性 - 牛市最稀缺的是"离开牌桌"的勇气 投资者常因贪恋赚钱效应错失离场时机[12][13] - 动态止盈策略通过规则代替主观判断 如股债配置再平衡机制[14][15] - 半仓策略示例:当股债比例由50:50变为55:45时进行再平衡 连续上涨时可按权益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卖出获利部分[15] - 策略核心是提前定规则且执行不犹豫 不贪图最后一个铜板[16] 资产配置方法论 - 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实现收益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17] - 采用长期投资加资产配置理念 配合定期再平衡服务锁定收益[17]
如何克服恐高症、增厚长期投资收益?
雪球· 2025-08-31 13:04
投资收益来源分析 - 投资收益由资金、年化收益率和投资年数三个因素决定,其中投资年数对累计收益的影响最大,通过指数效应放大收益 [8][9][10] - 在相同本金条件下,长期持有策略(10年10%年化)的收益159万高于择时策略(5年20%年化)的收益149万,证明时间复利效应的重要性 [13] - 年化收益率与投资年数的乘积相等时,投资年数更长的策略收益更高,例如40年5%年化收益超过20年10%年化收益 [13][14] 长期投资策略框架 - 需建立创业者心态而非打工者心态,避免短期盈亏与工资收入对比,接受可能先亏损3-5年再盈利的周期特性 [16][17][21][22] - 盈利体系需经完整牛熊周期验证,强调"做时间的朋友"策略如红利分红积累、高ROE净资产积累、量化回测验证及估值配置 [23][24][25] - 明确买卖规则至关重要,量化策略(微盘、红利、转债)需严格规则,主观投资需避免被市场情绪牵引的随意操作 [27][28][29][31] 资产配置与择时原则 - 均衡配置覆盖不同市场环境:红利策略适用于熊市/震荡市,微盘策略需资金宽松环境,指数ETF在牛市抱团期有效,周期资产需PPI反转支撑 [33][34] - 多策略配置确保全年收益连续性,类比"四季蔬菜"理论,虽单策略收益率不高,但长期累计收益更优 [35][36][37] - 非必要不择时,仅在三类情况下操作:市场估值极高(如中证全指PE/PB)、资产切换至更优品种、标的基本面恶化 [38][40][41][42]
交易中的人性
雪球· 2025-08-31 13:04
文章核心观点 - 交易失败的核心原因在于人性弱点而非市场复杂性 盈利后的自负和贪婪是导致财富回撤的关键因素 [3][8][11] - 长期财富积累需要克服人性弱点并坚守交易纪律 市场考验的是守富能力而非短期盈利能力 [7][14] 利弗莫尔的财富过山车 - 1907年通过做空美股获利300万美元 但两年内因心态膨胀亏损大部分资金 [5] - 自负被证明是交易最大陷阱 市场对过度自信的交易者施加惩罚 [5] 盈利后的人性弱点分析 - 首笔盈利易产生天才错觉 导致高估能力并激进加仓 [7] - 快钱幻觉引发特权感 使交易纪律松散并错误复制成功路径 [7] - 盈利后常见行为偏差包括:急于加仓忽略风险累积 过早消费轻视复利 误将运气归为实力 [10] 交易守富的核心原则 - 将盈利视为市场暂借资金 保持敬畏避免被利润冲昏头脑 [13] - 每笔盈利交易需预设明确退出策略 包括止盈和止损点位 [13] - 至少将50%盈利转入低风险安全资产 防止市场收回财富 [13] 交易本质与长期生存策略 - 交易是长期马拉松而非短期赌局 核心在于数十年间持续克制人性弱点 [14] - 财富留存取决于自我管理能力 需以纪律为舟认知为帆实现稳健增值 [14]
牛市来了,该如何优化持仓?
雪球· 2025-08-29 21:01
核心观点 - 市场情绪好转但投资者焦虑情绪加剧 建议保持理性并渐进优化投资组合而非激进调整 [4] - 长期来看主动偏股基金相对沪深300年化超额收益仅1.49% 短期超高收益不可持续且伴随高风险 [5] - 通过阶梯式提升风险偏好(如债基升级、红利策略优化、宽基指数调整等)平衡收益与风险 [9][10][13][15][19][22] 债券持仓优化 - 纯债基金可转换为含转债仓位的一级债基(权益仓位接近零) [13] - 一级债基可转换为含权益仓位的二级债基 [13] - 低波动固收+产品可转换为中高波动固收+产品 [13] 红利持仓优化 - 传统红利指数或红利低波指数在牛市中表现滞后 建议升级为红利质量指数或自由现金流指数 [15] - 红利质量全收益指数(921468)年内收益11.83% 中证红利质量全收益指数(932315CNY010)收益6.49% [16] - 自由现金流指数年内上涨4.61%(优于中证红利的4.51%)且不含银行股 银行板块同期涨幅16.96% [16] - 可替代选择深度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如姜诚、徐彦等) 其对估值容忍度高于纯红利指数 [17] 宽基指数优化 - 上证指数或沪深300可转换为行业更均衡、成长行业占比更高的中证A500 [19] - 中证A500可进一步选择对标偏股基金指数的指数增强产品 [20] - 创业板指/科创50可升级为创业50ETF、创业板成长ETF或科创成长50ETF以增强弹性 [20] - 通过市值下沉提升进攻性(如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微盘股) [20] 主动基金优化 - 风格转换路径:深度价值→均衡偏价值→均衡偏成长→成长型 [22] - 成长风格基金内部可轮动 卖出短期涨幅较大品种并买入滞涨品种 [23] - 举例:在当前时点将姜诚(深度价值)置换为田瑀(更进取风格) [23] 长期投资视角 - 2007年至今纯债基金指数(无权益仓位)长期回报与沪深300接近且投资体验更优 [9] - 重点在于长期留在市场并坚持有效策略 而非追逐短期波动 [9]
为什么A股突然涨得这么猛,到底是谁在买?
雪球· 2025-08-29 16:08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近期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是外资流入而非散户行为 外资流动受美国货币政策影响显著 表现为美元贬值时人民币升值且A股上涨 反之则下跌 汇率与股市走势存在明显关联性[6][9][13] 市场资金结构分析 - 散户资金量庞大但力量分散 无法形成统一方向性影响 且普遍存在追涨杀跌行为 难以逆转市场趋势[3][4][5] - 外资是影响A股市场的主力资金 其流向直接决定股市涨跌方向 国内机构投资者通常跟随外资操作[9][10] 汇率与股市关联机制 - 美元升值导致人民币贬值时 资金从中国流向美国 A股市场下跌 例如2022年美国加息期间[13] - 美元贬值推动人民币升值时 资金从美国流向中国 A股市场上涨 例如2024年9月美国降息后[13][15] - 2024年4月8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42 当前降至7.12 人民币持续升值期间A股表现相对强势[16][17] 近期市场表现分析 - 2024年8月28日人民币升值可能是当天下午A股突然上涨的原因之一[18] - 外资流向存在不确定性 通过汇率预测股市走势难度较大 需持续跟踪观察[19][20]
大牛市中,自己买的基金不涨怎么办?
雪球· 2025-08-28 21:00
核心观点 - 大牛市期间投资者容易因持仓表现不佳产生焦虑 需通过校准风险偏好、分析持仓结构、保持长期视角来维持投资纪律 [5][7][8] - 结构性行情是市场常态 避免因短期风格错配而频繁调仓 应坚持既定投资策略 [12][13][16] - 普通投资者应追求人生路径的容错率而非投资胜率 通过稳定复利积累财富 减少时间消耗 [22][24][26] 投资策略与心态管理 - 全面审视持仓结构与真实风险偏好的匹配度 定期进行内部校准 [9] - 分析持仓表现不佳原因 常见于价值/红利风格与成长/微盘风格的市场错配 [12][13] - 明确投资目标:追求短期风口需接受高波动与频繁调仓 长期主义则应忽略短期落后 [14][15] - 牛市并非普涨行情 资产未涨可能仅因轮动时机未到 避免被他人收益刺激而打乱规划 [16][17] - 用组合分散性检验持仓稳定性 避免因情绪波动偏离原定投资路径 [19][20] 普通投资者财富积累路径 - 建议采用"年化5%收益+每年追加10万元"的稳健策略 三五年可积累可观财富 [24] - 强调时间复利价值 将精力集中于工作生活提升 而非追求高收益率投资 [24][26] - 借鉴大资金管理思路 注重生活秩序感而非赌博式投资 十万本金翻倍对人生意义有限 [22][23][24] - 投资本身是高风险行为 普通人应优先保障人生容错率而非投资胜率 [24][26][27]
在股市里生存的10条黄金法则
雪球· 2025-08-28 16:12
投资策略核心原则 - 避免使用杠杆 杠杆放大收益的同时更放大风险 市场波动可能导致爆仓和多年积累一夜归零[3] - 坚持慢就是快的稳健原则 稳比狠更重要[3] 投资能力维度 - 智商在股市中不重要 认知、经验和格局才是关键能力[3] - 需要看透行业逻辑 经历牛熊周期 并能跳出短期波动看长期价值[3] - 牛顿等科学巨匠都曾在股市亏光积蓄 证明聪明在股市中一文不值[3] 技术分析认知 - 不要迷信K线图 对手是顶尖机构和精英 他们配备强大交易程序和计算机[3] - 普通人不可能在技术分析上胜过专业机构[3] 信息处理原则 - 现实中可接受善意 但股市中不要接受所谓内幕消息[3] - 对大部分阶层而言 不可能接触到真实内幕消息环节[3] - 不要听股评家观点 他们只是解释已发生事实 没有帮助和含金量[3] - 应关注逻辑+数据+经验+常识+规律结合的分析文章[3] 标的筛选标准 - 远离垃圾股 业绩连年亏损、财务造假、行业衰退的公司如同股市地雷[3] - 与垃圾股沾边 上涨靠运气 下跌是必然 不要为便宜赌概率[3] 投资行为心理 - 独立思考是生存本能 不当羊群里的跟风者[4] - 市场制造热点和恐慌 跟风追涨杀跌会导致成为一赚二平七亏中的七亏[4] - 自己的钱需要自己负责[4] 投资视野与格局 - 成功需要站得高、看得远、拿得住[5] - 短线投机如同赌大小靠运气 长期必输[5] - 长线价值投资是赌国运、经济和优秀公司 将财富与上市公司、实体经济及国运绑定[5] - 都是赌博但概率完全不同[5] 买入时机选择 - 买大白马股或绩优股不是无条件买入 涨幅过大或进入熊市时优质股也会下跌[5] - 应该顺势而为 低价时买进好股票长抱不放 而不是高价时大肆采购[5] - 有见识无胆量的人赚不到大钱[5] 估值分析框架 - 低估表示上涨空间大 消息面利好表示上涨速度快 情绪面好表示资金会流入推动上涨[5] - 估值代表空间 消息代表速度 情绪代表上涨时间[5] - 能够准确预判的往往只有空间 速度和时间很难长期精准预判[6] - 应把重心放在空间上 抛弃对时间和速度的预测[6] - 用时间换空间的意思是舍去时间抓住空间[6] 资产配置理念 - 雪球三分法基于长期投资+资产配置理念[6] - 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三大分散进行基金长期投资[6] - 实现投资收益来源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6]
参考存款市值比,A股还能涨多少
雪球· 2025-08-27 16:50
居民存款与A股总市值比值分析 - 截至7月底居民存款与A股总市值比值为1.71 处于历史温和水平 历史上该比值达到1.1时市场存在泡沫风险[2] - 该比值图表显示住户存款长期缓慢上升 存款搬家现象主要体现在增速放缓而非总额下降[8] - 近年住户存款年均增加14万亿元 为A股提供资金支持基础[8] A股总市值增长潜力测算 - 基于居民存款增长和1.1倍比值假设 推算两年后A股总市值可达154-163万亿元 较当前100万亿元有54%-63%增长空间[10][13] - 若采用更保守的1.2倍比值测算 总市值可达141.67-150万亿元 对应41%-50%增长[12][13] - 需考虑IPO和定增对总市值的稀释作用 每年约新增5万亿元市值[15][16] - 扣除新股发行和融资影响后 实际通过股价上涨带来的市值增长约为35%-50%[19][20] 上证指数目标位推算 - 以8月18日上证指数3728点及100万亿元市值为基准 35%-50%涨幅对应5032.8-5592点区间[21] - 该目标位接近2015年高点和2007年次高点区域 采用对数坐标轴避免夸大涨幅[21] 长期投资价值框架 - 博格经验公式显示股息率和GDP增长是长期收益根本来源 当前中证A500股息率为2.46%[25][26] - 假设股息增长率与GDP增速5%持平 可推算出长期合理收益预期[25] - 企业经营收益是股票投资本质 股市下跌反而提升长期收益潜力[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