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搜索文档
东方雨虹张蓓:ESG是穿越周期的“必修课”
经济观察网· 2025-07-28 12:1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公司从1995年创立以来坚守"不生产一平米非标产品"的质量底线,建立了严苛的五道质量管理体系 [2] - 从建筑防水赛道起步,逐步延伸至民用建材、建筑涂料等相关产业,形成"防水+涂料+沙粉+管业"业务矩阵 [1][2] - 未来战略聚焦五大方向:深化防水主业、发展砂粉第二增长引擎、拓展新赛道、全球化布局、下沉市场与C端品牌 [4] 市场地位与成就 - 承接85%的北京奥运场馆防水工程,占据国内60%高速铁路市场份额 [2] - 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70个生产研发物流协同网 [1] - 防水卷材累计产量53.5亿平方米,相当于绕行地球400周 [7] ESG实践与可持续发展 - 连续17年发布ESG报告,将ESG理念深度融入战略核心和业务流程 [1][5] - 环境方面:25个基地布局光伏系统年减碳3.86万吨,研发绿色产品获上千项环保认证 [5] - 社会方面:开放近百项专利、建立雨虹学院、创办全球首个防水博物馆 [7] - 治理方面:董事会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ESG指标纳入高管KPI [7] 经营理念与核心竞争力 - 坚持长期主义,以品质经营为立企之本,用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2][4] - 将ESG从"合规成本"转化为"价值红利",实现绿色增长与社会责任并重 [5][7] - 通过技术标准输出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推动中国建造标准国际化 [7]
盘龙药业荣获证券之星ESG公司治理先锋奖
证券之星· 2025-07-28 11:28
奖项荣誉 - 盘龙药业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奖"之"公司治理先锋奖",表彰其在公司治理维度的卓越实践 [1] - 该奖项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权威机构设立,聚焦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三大维度,推动经济效能与社会责任融合 [1] 公司治理体系 - 公司将ESG战略融入顶层设计,制定《董事会可持续战略发展委员会实施细则》,形成"战略建议-决策支持-执行监督"管理体系 [3] - 构建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为核心的"三会一层"治理体系,权责分明且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规要求 [3] - 2024年召开党委会5次,开展党建活动9次,通过"12345"党建载体推动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 [4] 风险管理与合规 - 公司结合医药行业特性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系统识别研发、生产、市场等风险,并实施动态监测与闭环管理 [4] - 强化业务流程合规审查,风险应对能力提升,确保风险可控 [4] 投资者关系与信息披露 - 2024年发布123份公告及披露文件,举办3场业绩说明会、13次现场调研及131次电话会议,投资者回复率达100% [5] - 采用多渠道沟通策略提升信息披露深度,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 [5] 环境保护举措 - 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布局绿色发展战略,推行节能减排措施并升级环保设施 [5] - 研发绿色制药技术,以创新驱动节能减排,提升绿色经济时代竞争力 [6] 社会责任实践 - 员工培训覆盖率100%,全年培训投入57.39万元,注重人才发展与权益保障 [6] - 2024年对外捐赠132万元,参与金秋助学、抗洪救灾、乡村振兴等公益活动 [6] 未来战略方向 - 以党建为引领,深化ESG实践,构建盘龙(秦药)特色生态圈,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6]
绿色建筑引领者——德才股份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
证券之星· 2025-07-28 11:13
ESG奖项与资质 - 德才股份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ESG新标杆企业奖" [1] - 公司是山东省首家A股主板上市的建筑业企业 拥有88项行业资质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 [4] ESG管理架构 - 公司建立结构完整 层级清晰 权责明确的ESG管理架构 持续完善管理机制 [6] - 高标准企业治理 完善公司章程 股东大会 董事会和监事会议事规则等治理体系 [6] 绿色发展战略 - 将碳排放管理纳入公司管理体系 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产品研发 资源整合 加工制造等环节 [6] - 全资子公司德才高科聚焦绿色建造 布局智能系统门窗赛道 推动技术革新与产品迭代 [6] - 秉承绿色 智慧发展理念 推动低碳环保 节能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 [6] 企业定位与使命 - 战略定位为"全球化布局 数智化生产 绿色化发展的建筑行业全产业链创新先锋" [6] - 企业使命为"创造绿色 智慧 美好的人居环境" [4][6]
Aurora(ACB)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7-28 11:00
业绩总结 - ACB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贷款增长3.61%,存款增长3.64%[10] - ACB的税前利润在2025年上半年为10,690亿越南盾,同比增长9%[27] - ACB的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约为10.7万亿越南盾,同比增长2%,完成年度目标的46%[93] 用户数据 - ACB的客户数量达到8.1百万,员工人数为13,006人[6] - ACB的贷款总额达到634万亿越南盾,同比增长9.1%[93] - 存款总额为567万亿越南盾,同比增长5.6%[93] 资产质量 - ACB的资产质量表现良好,不良贷款率为1.49%[48] - 不良贷款率(NPL)为1.26%,较2024年下降0.23%[93] - ACB的贷款损失准备金(LLR)比其他领先的私人银行高,达到75%[57] 资本和流动性 - ACB的资本充足率(CAR)为12.47%,远高于最低要求[60] - ACB的资本充足率(CAR)为11.1%,符合巴塞尔II标准[93] - ACB的流动性指标显示出韧性,短期资金用于中长期贷款的比例为18.9%[6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年信贷增长将达到16%-18%[95] - 预计2025年存款增长将达到14%-15%[95] - 预计不良贷款控制在1.3%以下[95] - 预计2025年ROE(净资产收益率)将保持在约20%[95] 收入来源 - ACB的非利息收入(NFI)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4,164亿越南盾,同比增长39%[39] 贷款结构 - ACB的零售贷款增长率为7.7%,商业贷款增长率为10.7%[13] - ACB的存款总额为552万亿越南盾,年初至今增长10.5%[17] - CASA(活期和储蓄账户)余额为128万亿越南盾,同比增长2.4%[93]
爱尔眼科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及入选ESG投资价值榜
搜狐财经· 2025-07-28 10:56
ESG奖项与战略 - 公司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奖"并入选ESG投资价值榜,表彰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的卓越实践[1] - 公司以"使所有人享有眼健康的权利"为使命,深度践行"1+8+N"战略,从环境、社会、治理与经济三大维度推动可持续发展[1] 医疗质量与数智化治理 - 公司建立集团化医疗高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三级质量安全监督机制,2024年对183家医院药耗管理和144家医院设备管理开展专项检查[4] - 医疗质量管控成效显著,白内障、玻切手术的术后眼内炎发生率、处方合格率、医嘱合格率均超国家三级医院标准[4] - 通过数字化手段建设医疗云平台,自主研发AHIS、AVIS、ARSS等业务信息系统及智慧医院平台,优化患者全流程体验[6] - 2024年门诊量超1694万人次、手术量超129万例,患者满意度达99.0%[6] 社会责任与普惠医疗 - 首创"交叉补贴"可持续公益模式,用高端医疗服务效益反哺经济困难群体医疗救助,蝉联三届"中华慈善奖"[7] - 建立"县乡村"三级眼健康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专家巡诊、基层医生培训,提升欠发达地区眼健康服务能力[7] - 通过分级连锁网络和"数字眼科"战略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自主研发的"眼健康档案管理系统"2024年累计调用超23万次[9] 人才培养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与中南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合作培养人才,截至2024年末累计培养全日制研究生483名(博士132名、硕士351名)[10] - 将ESG因素嵌入供应商管理全生命周期,关注环保表现并通过《商业伙伴行为准则》推动上下游践行绿色理念[10] 企业愿景与成果 - 公司ESG实践紧扣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将"光明普惠"从愿景转化为患者可感可及的现实[9][11] - 通过智慧医疗突破地域与贫富阻隔,实现社会价值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11]
以负责任的方式为客户创造价值,药明康德获MSCI ESG “AAA”评级
搜狐网· 2025-07-28 10:41
MSCI ESG评级结果 - 药明康德首次获评MSCI ESG最高等级"AAA",成为A股生命健康行业中首家获得该评级的企业 [1] - MSCI ESG评级体系共7个等级,"AAA"与"AA"代表同行中表现领先的企业 [1] - 药明康德在过去四年连续保持"AA"评级,本轮跃升至"AAA" [1] 产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 公司主要运营基地超过80%通过GMP、GLP、GCP、ISO 9001等国际质量标准认证 [2] - 2024年度接受802次质量审计,100%符合要求 [2] - 89%主要运营基地通过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 - 2024年度接受58次客户信息安全审计,未发生严重信息安全和商业秘密泄露事件 [2] 人才队伍与员工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全球员工中女性占比54.71%,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过81% [3] - 员工年均培训时数达58小时 [3] - 89%主要运营基地获得ISO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3] ESG治理架构 - 董事会层级监察、指导及检讨ESG相关工作 [3] - ESG委员会负责制定ESG管理策略、设定ESG目标并监察实施 [3] 其他ESG评级与认证 - 连续四年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 [4] - 连续三年获得CDP气候变化"A-"级领导力评级 [4] - 2024年首次获得CDP水安全"A"级领导力评级 [4] - 获得EcoVadis企业社会责任评级"金牌"认证 [4] 全球责任实践 - 2025年6月温室气体减排近期目标通过SBTi审核认证 [4] - 2025年1月加入制药供应链倡议(PSCI) [4] - 2024年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 [4]
浙江东方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
搜狐财经· 2025-07-28 10:04
奖项荣誉 - 公司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ESG新标杆企业奖",该奖项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机构设立,旨在表彰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三大维度实现卓越实践的企业[1] - 公司连续两年入围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名单,获评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和浙江省国资委"双百企业"优秀评级[4] - 公司还获得"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标杆企业"奖项,并入围"2024浙江上市公司ESG战略慈善影响力排行榜"和"2024浙江上市公司ESG绩效最佳100名企业名单"[4] ESG实践成果 - 公司深化以"ORIENT"为核心的ESG理念,推进ESG管理体系建设,在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4] - 公司ESG实践作为浙江省国资委"全省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深化提升行动"优秀案例进行推广[4] - 公司积极践行"八八战略",支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浙江"两个先行"任务,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质效[4] 绿色发展 - 公司绿色金融规模余额达到278.7亿元,积极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和服务,支持绿色产业领域[5] - 2024年公司天然气消耗量为12,799立方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40.36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均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0.93吨二氧化碳当量/人[5] - 公司引导员工践行低碳绿色办公,主动应对气候变化,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贡献力量[5] 员工关怀 - 公司员工社保覆盖率和受训比例均达到100%,全年累计培训时数为79,504小时,员工培训总投入为3,282,207元[5] - 公司树牢"人才就是企业生命线"理念,抓实抓好"三支队伍"建设,积极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5] 社会责任 - 公司坚持金融为民宗旨,助力乡村振兴,深化企地战略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履行国企社会责任[6] - 公司坚持产业带动、资金支持、公益服务多管齐下,深化推进消薄帮扶,助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6] 未来规划 - 公司将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出发点,深化ESG实践,推进国有金控上市公司ESG治理路径探索与模式创新[6] - 公司将继续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书写新的答卷[6]
内卷式竞争没有赢家 外卖补贴大战敲响ESG警钟
中国证券报· 2025-07-28 05:07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的影响 - 外卖补贴大战导致餐品外卖价格远低于堂食价格,扰乱了餐饮价格体系,对堂食消费形成挤出效应,不少餐馆的堂食消费未恢复至补贴前的水平 [1] - 社区餐饮堂食订单减少,消费者倾向于点外卖,但外卖订单利润微薄,扣除平台佣金、配送费、推广费等成本后,毛利大幅下降 [1] - 平台推广费用高昂,美团每天推广费50元,饿了么40元,京东较低,商家若不参与补贴活动则难以获得流量和曝光 [1] - 补贴大战中商家承担的费用大幅提高,部分商家每单仅收入几元钱,75%的订单依赖外卖渠道 [2] 商家面临的困境 - 平台规则不透明,促销活动常未经商家同意上架,订单金额被大幅打折,商家难以取消 [2] - 补贴初期平台承诺承担费用,后期逐渐转嫁给商家,导致商家陷入"有订单无利润"甚至"赔本赚吆喝"的困境 [2][3] - 资源分配不均,平台补贴过度向头部品牌倾斜,中小餐饮企业难以获得有效曝光和流量支持,生存空间受挤压 [3] 行业数据与市场反应 - 今年6月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下降0.4%,上半年同比增长3.6%,低于全国餐饮收入增速(4.3%),限上餐饮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3] - 中国烹饪协会指出,平台高额补贴导致外卖价格低于堂食,挤压堂食空间,餐饮企业陷入"低价引流"模式 [3] 食品安全与行业生态 - 补贴压缩商家利润空间,部分商家选择使用预制菜或放松冷链储存标准,食品安全风险加剧 [4] - 平台为快速提升市场份额可能降低商家准入门槛,导致"幽灵外卖"和卫生条件不达标的商家乘虚而入 [4] - 同质化竞争和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加剧,产品多样性锐减,消费者选择权受限 [4] 监管与法律约束 - 市场监管总局及地方部门约谈外卖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 [4]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10月15日施行,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情节严重的最高罚款200万元 [6] - 平台需在服务协议中明确公平竞争规则,建立投诉和纠纷处置机制 [6] - 禁止平台利用算法、技术或平台规则妨碍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服务 [7] ESG层面的问题 - 外卖补贴大战暴露平台在ESG方面的不足,影响产业链生态、社会价值及环境可持续性 [7] - 低价竞争压力可能传导至原材料环节,威胁食品安全与餐品质量 [7] - 补贴大战导致市场集中度提升,消费者长期面临选择减少、价格回升的被动局面 [8] - 短期订单激增导致一次性包装集中丢弃,中小餐饮企业难以采用环保材料,加剧环境问题 [8] 平台未来发展方向 - 专家建议平台脱离低价内卷,转向商业模式创新,如供应链赋能、社区生态营造 [8] - 需兼顾维护社区文化价值,避免过度依赖线上平台导致社区实体店消失 [8] - 美团、阿里巴巴和京东的MSCI ESG评级稳中向好,但社区影响议题有待提升 [9] - 需强化技术规范对平台治理的刚性约束,对平台规则进行全周期监督 [9]
A股九成水电公司ESG评级为A级 无企业公布“范围三”碳排放数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21:45
行业动态 - 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超级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刺激A股水电板块持续向好 [1] - A股水电行业共有10家公司,其中7家披露了2024年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70% [1] - 水电行业10家公司中有9家ESG评级为A级(含A及A+),占比九成 [1][2] ESG披露情况 - 在碳排放数据披露上,有3家企业公布了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没有企业公布范围三 [1][2] - 水电企业可能因"天然低碳"的错觉导致碳排放披露率偏低,仅30%企业公开范围一和范围二数据 [1][2] - 范围三披露面临技术挑战,包括计算边界不明确、排放因子缺乏统一规范等 [2] 环境维度表现 - 水电企业将"水资源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重点议题 [1][3] - 国投电力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采取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措施降低生态影响 [3] - 大坝蓄水可能破坏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并削弱区域碳汇功能 [5] 社会维度表现 - "社区关系与移民管理"是水电企业的重点社会议题 [3] - 长江电力注重减少项目对原住民影响,严格执行移民安置计划和补偿措施 [3] - 华能水电形成"1234"征地移民协同管理体系,保障工程建设与移民稳定 [4] 国际化进展 - 长江电力推进秘鲁区域"水、风、光"多元化清洁能源项目开发 [5] - 华能水电缅甸瑞丽江一级水电站累计发电554.3亿千瓦时,安全运行5959天 [5] - 海外水电项目成为中资企业新增长极,但面临复杂风险包括东道国法规和社区关系等 [6] 行业建议 - 水电企业应系统评估并披露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6] - 需强化供应链ESG管理与社区关系维护 [6] - 应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6]
坚冰融化!特朗普欲带领美国腾飞?贝莱德:我已退出
搜狐财经· 2025-07-27 12:46
商业文化转向 - 好莱坞重启被搁置的喜剧项目 创作氛围解冻 反映"成功不再有罪"的趋势 [1] - 科技公司减少自我审查 行业意识形态经历系统性重构 [1][7] - 贝莱德退出气候倡议 从"气候旗手"转变为战略撤退 [3][5] 金融行业动态 - 摩根大通大举增持比特币ETF 加密货币资产飙升至1630万美元 [1] - 传统金融机构进入加密市场 受监管松绑和客户需求推动 [1] - 贝莱德将客户投票权从ESG议程剥离 但声称不改变投资策略 [5] 监管政策变化 - 纳斯达克强制设立"多元化董事会"规定被法官推翻 [4] - 特朗普政府取消清洁能源补贴 放宽化石燃料监管 [5] - 行政令阻止"觉醒"式AI发展 定义为可能脱离人类控制的系统 [5] 企业战略调整 - 贝莱德退出"净零资产管理者倡议"和"企业净零联盟" [3] - 科技巨头普遍认为"过去十年的苦难即将结束" 经营压力减轻 [7] - 企业不再面临因碳排放被撤资的压力 环境承诺存疑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