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
搜索文档
智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23:23
全球广告市场 - 2024年全球广告支出增长7.3%至1.09万亿美元,其中数字广告支出增长10.3%至7,903亿美元,占比72.7% [2] - 移动端广告支出占数字广告支出比例从2017年47%提升至2024年65% [2] - 美国数字广告支出同比增长15.1%,人均广告销售额达1,129美元,为全球平均水平7倍 [2] 数字营销行业趋势 - 中国互联网广告规模2024年达6,509亿元,同比增长13.56%,但面临内需不足和平台集中度提升压力 [5] - AI在营销行业应用趋向常态化,渗透广告全环节;品牌出海带动海外增量市场拓展 [6] - 营销关注点转向带货流量转化,新广告形式迭代加速,代理商竞争加剧 [5][6] 公司主营业务 - 互联网媒体业务覆盖PC端(Eightpoint Interactive)和移动端(PM/EET),PC端日搜索量超百万,移动端月活用户超400万 [9][10] - 数字营销业务为华为鲸鸿动能铂金代理商,服务范围扩展至N1-N3行业及海外市场,合作拼多多等KA客户 [10][11] - 子公司智度智麦布局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代理及家庭大屏营销,智度亦复拥有百度、爱奇艺等核心媒体资质 [12][13] 数据科技业务 - 子公司避雷针公司开发智能风控产品,服务银行、消金等数百家机构,与朴道征信、钱塘征信深度合作 [14][15] - 风险预测产品进入中行、建行等总行采购清单,并与微众银行等联合建模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 [14][15] 其他创新业务 - 自有品牌Vifa为丹麦声学品牌,覆盖音响、智能穿戴等全业态声学解决方案 [16] - 区块链业务完成供应链金融、政务等场景落地,参与粤易通平台及蒙牛智牛链项目 [17][18] - 元宇宙业务打造"Meta彼岸"艺术社区,引入AI虚拟人角色增强交互体验 [19] 行业技术变革 - AI搜索范式将取代传统搜索引擎,预计2026年传统搜索使用量下降25%,营销模式向问答式精准转化转变 [4] - 金融科技市场规模预计以13.3%复合增长率于2028年突破6,500亿元,AI推动数智化转型 [7] - 智能音箱行业受AI大模型赋能,但市场集中度达96.2%(百度/小米/天猫精灵),其他品牌面临挑战 [8]
石景山打造首钢园特色体育场地集聚区,市政协调研建议:建设北京自己的体育赛事平台公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9 21:47
文章核心观点 石景山区着力打造特色赛事体系、推进场地设施改造新建,已初步形成区域特色赛事体系,赛事对经济有拉动作用,未来将继续打造赛事品牌、引入新型项目赛事,委员建议构建赛事体系、打造体育赛事平台公司推动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发展 [1][3][7][9] 石景山区体育赛事现状 - 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赛事体系,2024年举办国际赛事3项、全国赛事4项、区级赛事16项、群众赛事活动百余项,今年3月入选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 [3] - 举办重点国际顶级赛事,引入重点时尚类赛事IP,自主培育虚拟体育、青少年特色赛事 [3] 特色体育场地 - 首钢园冷却塔变身智慧公益球场,9.9元可畅玩一天,第二届首钢园3V3篮球赛在此举办 [1] - 咪咕数智竞技科技中心开展数智竞技项目,“和平精英”等入选2026亚运会电竞项目 [3] 赛事对经济的拉动 - 以2024年WTT中国大满贯为例,赛事期间打造近4万平方米大满贯公园,策划配套活动,接待游客5.8万人次,日均客流近6000人,门票和销售额近205万元 [4][5] 未来规划 - 以重点国际赛事为核心,打造全球顶尖赛事品牌,聚焦时尚类运动,引入和培育新型项目赛事 [7] - 加快推进场地设施改造新建,形成特色体验场地集聚区,完善“赛事 +”消费新场景 [7] 委员建议 - 构建从顶尖赛事到高商业价值赛事再到群众体育赛事的赛事体系,打造北京体育赛事平台公司,以市场化运作推动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事业 [9] - 体育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制定分层次体育产业规划,让赛事成为区域文商旅融合的连接器,激活区域消费活力 [9]
环旭电子(601231):经营延续平稳态势,发挥全球多元化布局优势
华安证券· 2025-04-29 18: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6日环旭电子公告一季度报告,1Q25实现营业收入136.5亿元,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18.2%,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0.1%,环比下降5.8%,扣非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29.4% [5] - 1Q25延续平稳态势,收入及利润端同比基本持平,经营业绩表现稳健;消费电子类及工业类产品保持增长,其他品类产品表现弱势;预计2Q25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0%左右,营业利润率同比减少1个百分点左右 [6] - 随着AI发展和元宇宙产业创新,智能穿戴设备迎来机遇,公司作为SiP微小化技术领导者有望受益;公司持续发挥全球化多元布局优势,在12个国家(含地区)拥有30个生产据点 [7]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24.0、30.0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87、1.09、1.36元,对应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PE为15.3、12.3、9.8倍,维持“买入”评级 [8] 财务指标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0691|64581|71318|77363| |收入同比(%)|-0.2%|6.4%|10.4%|8.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52|1921|2401|2997| |净利润同比(%)|-15.2%|16.2%|25.0%|24.8%| |毛利率(%)|9.5%|9.8%|10.3%|10.8%| |ROE(%)|9.2%|10.0%|11.5%|13.0%| |每股收益(元)|0.76|0.87|1.09|1.36| |P/E|21.71|15.32|12.26|9.82| |P/B|2.02|1.53|1.40|1.28| |EV/EBITDA|9.52|6.12|4.90|3.78| [11]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流动资产(百万元)|31597|34515|38585|42633| |现金(百万元)|12487|13693|15918|18329| |应收账款(百万元)|10256|10764|11886|12894| |存货(百万元)|7750|8093|8783|9383|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8401|7805|7212|6298| |固定资产(百万元)|5120|4493|3844|3146| |资产总计(百万元)|39998|42320|45797|48930| |流动负债(百万元)|17584|18455|20159|21106| |短期借款(百万元)|3677|3977|4277|3977| |应付账款(百万元)|11055|11330|12437|13417|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4355|4447|4548|4648| |负债合计(百万元)|21939|22902|24707|25754|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124|126|128|131| |股本(百万元)|2191|2192|2192|2192|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7935|19292|20961|23045| |负债和股东权益(百万元)|39998|42320|45797|48930| [12] 利润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0691|64581|71318|77363| |营业成本(百万元)|54930|58269|63959|69001| |营业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38|149|164|178| |销售费用(百万元)|409|433|478|518| |管理费用(百万元)|1371|1460|1612|1748| |财务费用(百万元)|313|271|262|221| |资产减值损失(百万元)|0|-25|-99|-100|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百万元)|-2|0|0|0| |投资净收益(百万元)|213|129|107|116| |营业利润(百万元)|1872|2149|2690|3369| |营业外收入(百万元)|25|21|20|22| |营业外支出(百万元)|44|10|10|21| |利润总额(百万元)|1854|2160|2701|3370| |所得税(百万元)|210|238|297|371| |净利润(百万元)|1644|1923|2403|3000|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8|2|2|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52|1921|2401|2997| |EBITDA(百万元)|3300|3892|4493|5131| |EPS(元)|0.76|0.87|1.09|1.36| [12]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4210|3431|3804|4415| |净利润(百万元)|1644|1923|2403|3000| |折旧摊销(百万元)|1324|1460|1531|1540| |财务费用(百万元)|269|271|286|289| |投资损失(百万元)|-213|-129|-107|-116| |营运资金变动(百万元)|1248|-98|-391|-389| |其他经营现金流(百万元)|334|2026|2877|3480|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196|-1738|-962|-601| |资本支出(百万元)|-1193|-780|-823|-591| |长期投资(百万元)|-188|-968|-163|-100| |其他投资现金流(百万元)|186|10|24|90|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763|-514|-617|-1402| |短期借款(百万元)|-702|300|300|-300| |长期借款(百万元)|-5|-18|0|-4| |普通股增加(百万元)|2|0|-19|0| |资本公积增加(百万元)|0|-235|26|0| |其他筹资现金流(百万元)|-789|-837|-913|-1102|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2225|1278|1206|2411| [12] 主要财务比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同比(%)|-0.2%|6.4%|10.4%|8.5%|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同比(%)|-14.0%|14.7%|25.2%|25.2%|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15.2%|16.2%|25.0%|24.8%| |获利能力 - 毛利率(%)|9.5%|9.8%|10.3%|10.8%| |获利能力 - 净利率(%)|2.7%|3.0%|3.4%|3.9%| |获利能力 - ROE(%)|9.2%|10.0%|11.5%|13.0%| |获利能力 - ROIC(%)|6.8%|7.9%|8.9%|10.2%|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54.9%|54.1%|53.9%|52.6%| |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121.5%|117.9%|117.2%|111.1%|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1.80|1.87|1.91|2.02|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1.31|1.40|1.45|1.55|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1.53|1.57|1.62|1.63|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5.99|6.15|6.30|6.24|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5.08|5.21|5.38|5.34|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元)|0.76|0.87|1.09|1.36|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摊薄)(元)|1.92|1.56|1.73|2.01|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元)|8.19|8.78|9.54|10.49| |估值比率 - P/E|21.71|15.32|12.26|9.82| |估值比率 - P/B|2.02|1.53|1.40|1.28| |估值比率 - EV/EBITDA|9.52|6.12|4.90|3.78| [12]
“All in AI”致16亿巨亏,周亚辉还玩吗?
36氪· 2025-04-29 17:5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15.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5.95亿元,同比暴跌226.8% [2] - 这是公司自2015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主要因研发投入加大(15.4亿元,同比增长59.5%)和金融资产投资损失8.2亿元 [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7.26%至2.9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9.05%降至-10.83% [14] 业务结构变化 - 传统游戏业务营收同比大减16.84%至4.44亿元,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25.91%暴降至7.8% [5]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91%,规模同比增21.9%至51.5亿元,Opera平台营收4.8亿美元(+21.1%),短剧平台营收12.5亿元(+28.5%) [5][7] - AI软件技术业务收入仅3858万元,占比不足1%,广告收入增速从28.95%放缓至25% [22][15] AI战略布局 - 推出AI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达1.2亿美元(月流水1000万美元),短剧《订婚风暴》登顶韩国Google Play娱乐榜 [7] - 开源视频生成模型SkyReels-V1(HuggingFace下载量3万次)和表情算法SkyReels-A1,发布AI社交产品Linky(月收入超100万美元) [8] - 天工大模型迭代至4.0版本,但MAU不足50万,国内大模型评测位列第三梯队,技术商业化滞后 [19][21] 研发与人才动态 - 2024年研发费用15.4亿元(+59.5%),占营收比例显著提升,但AI音乐模型Mureka月流水仅100万美元 [15] - AI领军人物颜水成(天工智能联席CEO)任职14个月后离职,导致技术路线稳定性受质疑 [16][18] 行业竞争环境 - 短剧出海市场爆发,中国短剧平台海外下载量超2.8亿次,内购收入达4.9亿美元(约35亿元) [7] - AI行业普遍面临商业化难题,如Stability AI 2024年Q1亏损超3000万美元,核心团队离职 [24] - 大模型竞争进入淘汰赛阶段,Deepseek等新势力崛起压缩窗口期 [21]
运达科技(300440)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7:58
财务状况 - 2024 年账面现金及等价物较去年同期增长 40%至 25 亿元,现金流量表期末现金及等价物为 182,084,722.70 元 [1]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290.7 万元,同比增长 15.2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9.62% [8] - 公司近年来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积极催收,回款及现金流明显改善,将持续改进保障经营性现金流健康 [7] - 公司客户采购多在下半年招标,中标、交付集中在三、四季度,一季度收入占全年总收入份额低,常亏损 [8] 行业前景 - 轨道交通行业未来前景广阔,将转向降本、提质、绿色、多元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新型技术将成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2] - 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公司五大智慧解决方案支撑业绩,中标率行业领先,智能化升级空间大 [6] 业务发展 - 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海外订单占比小,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合作、优化产品矩阵、深化标杆项目、拓展运维业务,巩固优势确保收入增长 [2] - 2025 年核心经营目标是以"数智驱动、重塑增长"为主旨,深化聚焦战略实现高质量增长 [3] - 储能系统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牵引供电领域,已获客户认可 [3] - 国际市场拓展布局响应国家铁路"走出去"战略,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注关税战影响并优化调整 [8] 技术创新 - 近三年新增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达 75%,均服务实际研发生产,体现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 -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局企业技术中心,重视自主创新,五大智慧解决方案获用户认可,参与标准制订,在多领域开展生态布局和技术攻关 [4] - 较早布局人工智能在轨道交通垂直领域创新应用,产出相关技术成果,应用于五大智慧解决方案并获用户认可 [9] - 列车巡检及作业机器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未来将根据用户场景研发更多类型机器人 [6] 市场竞争 -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通过"内生增长+生态合作+卓越运营"形成差异化优势,精准满足用户需求,构建行业健康生态提升议价能力 [8]
2025-2031年全球与中国功能性膜材料行业调研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QYResearch· 2025-04-29 17:08
功能膜材料行业概述 - 功能膜材料是通过在基材上添加薄膜或片材以增强产品性能的材料,具有尺寸优势、兼容性强、能耗低等特点,可制成导电、粘合、光学和水溶性等类型 [1] - 行业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消费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下持续升级,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1] 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 - 能源领域(锂电池隔膜、燃料电池膜)、环保领域(水处理、空气净化)和电子领域(柔性显示屏、传感器)需求快速增长 [3] - 各国政策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和高科技领域,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不断完善 [4] 全球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58802.33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87953.24百万美元,2025-2031年CAGR为5.84% [10]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31007.84百万美元(占全球52.73%),预计2031年达49242.32百万美元(占比55.99%),CAGR为6.74% [10] - 光学膜占比最大(2024年22600.75百万美元,占38.44%),其次为分离膜(13987.34百万美元) [10] - 消费电子应用占比最高(2024年14638.29百万美元,占24.89%) [10]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Nitto Denko、三菱、日本东丽等,2024年前五大厂商份额超34.16% [13] - 元宇宙概念推动光学/电学膜需求,氢能/锂电发展带动隔膜、质子交换膜等市场 [13] 行业发展特点 - 行业技术密集,国内中小企业多但规模小,技术差距明显,少数企业已实现进口替代 [15] - 高端产品仍由国际企业主导,国内政策鼓励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本土企业高端化 [17] 政策环境 -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2017年)提出突破关键材料技术 [19]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年)将光学膜制造列为重点 [19] - 杭州市2023年政策明确支持光学显示膜、分离膜等细分领域发展 [19] 产品与应用分类 - 产品类型:光学膜、分离膜、电学膜、医用膜等 [22] - 应用领域:消费电子、水处理、汽车、锂电池等 [22] - 重点地区:北美、欧洲、中国、日本 [22]
“数字活化术”解锁传统文化新玩法
新华网· 2025-04-29 13:11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活化 - 核心模式为"传统文化内核+数字技术+潮流玩法",通过游戏化思维、沉浸式体验等技术手段让文物和历史"活"起来,吸引年轻群体[1][5][9] - 福州冶山春秋园推出首个景区常驻AR剧本游《冶山守护者》,游客可扫码参与解密任务并与历史人物欧冶子互动,实现历史场景的趣味化重构[3] - 漳州博物馆"海底捞瓷"VR体验年吸引超1万人次,用户可操控机械臂打捞元代沉船青瓷,触觉反馈模拟文物出水震动,将海上丝绸之路转化为可触记忆[5] 世遗地数字化创新实践 - 鼓浪屿元宇宙以毫米级精度构建1.88平方公里数字孪生岛屿,AI导游支持AR寻宝、对诗互动,实现历史建筑的"可摸可玩"[7] - 永定土楼与《天涯明月刀》游戏IP联动,在1万平方米现实空间打造剧情融合式体验,玩家可边闯关边了解土楼文化[9][10] - 武夷山《月映武夷》采用全球首创270°环形水舞台+AI全息投影,70分钟演出将朱子理学转化为可触的"文化星河"[12] 沉浸式演出技术突破 - 中国船政文化城《最忆船政》运用300多套独立机械设备,实现50多种折叠动作,动态还原船政历史场景[14] - 乌山隧洞《寻梦闽都》利用400米天然隧洞空间,结合光雕艺术与裸眼3D技术,打造移步换景的实景演出[16] - 行业趋势显示,福建正通过AR/VR、元宇宙、机械舞台等"数字+"手段,构建"边走边看"的沉浸式文旅新业态[16]
智度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59%,互联网媒体业务毛利贡献近七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1:5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7亿元,同比增长14.59%,归母净利润2.13亿元 [1] - 互联网媒体业务收入11.58亿元,同比增长31.88%,占总营收35.03%,贡献毛利3.94亿元(占公司总毛利69.36%) [1] 业务战略布局 - 公司采用三曲线战略:第一曲线(互联网媒体/数字营销)夯实基本盘,第二曲线(自有声学品牌)加速孵化,第三曲线(元宇宙/区块链)持续推进 [1] - 资源优化配置聚焦高增长领域,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广告主预算倾斜、KOL采买及信息流广告切入,目标成为社会化营销行业前列的全案服务商 [2] 互联网媒体业务 - 海外子公司通过产品多样化策略显著提升收入结构,应用ChatGPT/StableDiffusion等大模型降本增效,增强用户交互体验与粘性 [2] - 数字营销领域重点拓展鲸鸿动能广告代理,客户群体从游戏/社交/工具/旅游延伸至影音/生活服务,出海业务取得突破 [2] 声学品牌发展 - 培育Vifa、爱浪、Aurasound等自主音响品牌,通过与头部声学品牌合作及市场资源整合,为Vifa增长注入新动能 [2] 区块链技术进展 - 以自主研发的"智链2.0"开放许可链为核心,突破VRF+POS融合共识算法、节点动态调度、数据隐私保护三大技术,构建自主知识产权联盟链平台 [3]
文化中国行 | AR技术“复活”史前文明
广西日报· 2025-04-29 10:53
博物馆创新展览方式 -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利用AR眼镜、AR互动屏、全息投影等现代科技手段,让化石和古生物"复活",提供沉浸式体验[1] - 设立《古海传奇》元宇宙数字展区,通过大视场角AR头环展示三叠纪世界,并推出数字讲解员"螺蛳妹"实现语音互动[1] - 开发虚拟游戏台让游客化身"白莲洞人"体验原始狩猎,结合互动游戏设备全面展示史前人类生活方式[1] 博物馆教育功能与社会影响 - 博物馆常设《洞穴家园》和《地球往事》两大展览,展示2000余件馆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标本[2] - 2024年开展"史前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覆盖柳州市区及乡镇10多所中小学校[2] - 推出原创科普剧《穿越白莲三万年》,通过仿制兽皮服饰、石器工具等道具还原原始生活场景,将文物知识转化为生活体验[3] 博物馆运营数据 - 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6万人次,显示创新展览方式有效提升吸引力[3] - 2019年9月新馆开放,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莲洞遗址为基础建设[2]
研判2025!中国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行业增速放缓显转型,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催生高端智能化升级浪潮[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9 09:29
行业概述 -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行业涵盖家庭环境的音频和视频播放、接收、录制及相关功能的电子设备,以提高家庭娱乐体验为核心,分为家用影视设备制造和家用音响设备制造两大类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为5658亿元,同比增长0.91%,增速较疫情前显著放缓 [1][13] - 行业进入存量更新为主导的竞争周期,消费者需求从基础功能普及转向品质升级 [1][13] - 高端市场占比持续提升,智能交互、沉浸体验、多场景适配成为产品迭代的关键方向 [1][13]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为起步阶段,依赖进口,产品以黑白电视机、录音机和收音机为主 [4] - 20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彩色电视机和录像机普及,国内企业掌握核心生产技术 [4] - 21世纪初至2020年为技术创新与升级阶段,智能电视、网络音响、虚拟现实等新型产品涌现 [4] - 2020年至今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转型,技术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铜、铝、铁、塑料等)、零部件(芯片、显示屏、扬声器等)及软件技术服务(操作系统、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等) [7]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 [7]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电商平台(京东、淘宝等)、线下门店(家电专卖店、大型超市等)及房地产公司、家装公司等 [7] 行业现状 - 2023年中国组合音响产量为2.06万台,同比下降6.03%,经济下行压力抑制消费需求 [9] - 2025年3月底中国视听设备制造业PPI指数为98.1,同比下降1.9%,受国际原油价格走低、能源需求季节性收缩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承压影响 [11]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华为鸿蒙生态连接设备超1.8亿台,小米AIoT平台接入设备突破3亿,形成闭环生态 [15] - 海信视像2024年营业收入为585.30亿元,同比增长9.17%,归母净利润为22.46亿元,同比增长7.17%,激光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达65.8% [16] - 创维集团2024年总营收为650.13亿元,同比下降5.82%,毛利为88.08亿元,同比下降8.68% [18]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升级,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显示技术及8K超高清技术将普及 [20] - 新兴市场拓展带来增长机会,海外市场(东盟、金砖国家等)及细分市场(家庭影院、VR/AR设备)成为重点 [21][22] - 产业融合加速,半导体显示技术与视听设备深度融合,5G通信助力视听传输,智能家居生态协同发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