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搜索文档
国家电网:完成年度70%
中国电力报· 2025-07-04 06:11
行业新闻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28项国家标准,其中交通能源领域涉及水路旅客运输、道路交通标志、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等12项标准,船舶领域涉及软梯、螺旋桨等14项标准,车用乙醇汽油领域发布2项标准[4] - 国家能源局召开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中期工作会议,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方案》实施[4]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明确矿山"五职"矿长和"五科"相关人员范围,覆盖井工煤矿、露天煤矿等四类矿山[4] 企业新闻 - 国家电网上半年新增抽水蓄能装机257.5万千瓦,完成年度目标的70%,投产辽宁清原、浙江宁海2座电站[5] - 南方电网22个迎峰度夏工程投产,线路总长1.1万千米,新增变压器容量295.69万千伏安,最高负荷达2.4亿千瓦(同比+6.1%),预计今夏峰值2.7亿千瓦[5]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盐亭天然气处理厂投产,为国内首座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技术路线和工艺复杂度达国际领先水平[5] - 大有能源拟转让子公司铁生沟煤矿剩余58.65万吨产能置换指标[7] 地方新闻 - 安徽537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3240.8亿元,年度投资669.1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312个(占比超50%),基础设施项目80个(占比近30%)[7] - 江西南昌投运首座"光储充放检调"一体化超级充电站,推动新能源充电基建升级[7] - 内蒙古34个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开工,总装机1480万千瓦,为现有装机规模的1倍以上[9] 国际新闻 - 美国众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程序性投票,涉及大规模减税及支出[9] - 乌兹别克斯坦与阿塞拜疆将拓展新能源合作,推进绿色能源对欧出口项目[11] - 印尼计划2030年前将原油日产量提升至100万桶以增强能源安全[11]
山大电力: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法律意见书及补充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4 00:26
公司基本情况 -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计划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并在创业板上市,由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 [1] - 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4日,由山东山大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注册资本5,280万元 [14]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公司总股本12,216万元,计划发行不超过4,07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 [10][20]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公司控股股东为山大资本,持股40.148%,实际控制人为山东大学 [27] - 公司现有股东21名,穿透计算后股东人数为81名,未超过200人 [28] - 2023年新增股东齐曙光、王剑、杜涛等,新增股份自取得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28]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 [18][32] - 拥有67项境内专利、8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 [38] - 与第三方共有22项专利和4项软件著作权,但未实际应用于核心产品 [39] 财务与业绩 - 2020-2022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308.94万元、7,552.69万元和7,716.97万元 [15][55] - 2023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3,615.48万元,保持持续盈利能力 [55] - 报告期内存在未为部分员工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的情况,但金额占比较低 [47] 募投项目 - 计划募集资金50,000万元,用于电网故障分析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分布式发电源网荷储系统等4个项目 [47] - 募投项目已取得山东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和环保部门确认 [48][49] - 项目用地为公司自有土地,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 [48] 公司治理 - 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专门委员会等完整治理结构 [43] - 高级管理人员中4人保留山东大学事业编制,但专职在公司工作 [22] - 实际控制人山东大学出具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和规范关联交易 [36][37] 法律合规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控人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47] - 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或行政处罚案件 [51] - 历史沿革中曾存在股权代持情形,但已全部解除且无纠纷 [32]
广信科技(920037):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特高压绝缘材料领军者,掘金国产替代+新能源高成长
开源证券· 2025-07-03 22: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3][1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专业供应商,产品应用广泛,营收与毛利率同增,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研发提升技术水平,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2.09/2.2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6/2.37/2.59元/股,对应PE为30.6/25.4/23.2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136] 各部分总结 战略新兴产业,国家特高压建设带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 - 公司是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专业供应商,产品覆盖全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配套产品,是国内龙头企业之一,拥有省级科研平台,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 [13] - 产品上游为木浆制造业,下游是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生产商,木浆质量影响产品质量,电子级木浆主要进口,普通级木浆国内外均有供应,2023年木浆供应恢复价格下降,2024年呈小幅波动,产品主要用于电力设备绝缘,在多领域有应用 [15][16][18] - 近年来绝缘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8 - 2022年增幅达12.02%,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绝缘材料技术领先,我国行业发展较快,部分产品达较高水平,2024年我国电力行业主要发电企业投资总额为近十年最高,国家重视特高压电网建设,绝缘纤维材料将迎来机遇 [19][21][24] - 未来绝缘纤维材料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下游变压器和电机应用市场规模逐步提升,新能源电力产业稳步发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扩张,国内超/特高压用绝缘纤维材料及制品国产化需求明显,变压器和电机的节能更新改造将带来新需求 [27] - 公司营收与电力投资规模趋同,2013年以来两者走势和增长率均呈正相关关系 [53][56] - 公司所在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政策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发展提供保障,带来战略机遇 [59] 绝缘纤维材料及成型制品专业供应商,营收与毛利率同增 - 公司主要产品为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用于输变电设备主纵绝缘,具有多类别、系列化产品体系,绝缘纤维材料可分为薄、厚、超厚等类型,主要绝缘纤维成型制品有四大类 [65][69][73] - 2022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99%,绝缘纤维材料营收占比较高,产品毛利率均呈上升状态,2024年绝缘纤维材料及成型制品单位售价分别上涨6.33%和12.17% [75][76][81] - 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2022 - 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31.76%、38.05%和37.49%,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9.75%、235.55%和135.14%,毛利率、净利率稳步增长,期间费用率同比小幅下降,研发费用率有轻微下滑 [83][86][89]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2022 - 2024年直销收入占比分别为65.23%、70.03%和75.97%,市场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中南地区,2023年起新增少量境外销售,不存在严重依赖少数客户的情况,预计2025年1 - 6月业绩同比增长 [92][93][99] 看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持续研发提升技术水平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重视技术积累与改进,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有效专利67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获得多项重要奖项,牵头或参与制定多项标准,是少数具备750kV及以上超/特高压等级绝缘纤维材料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101][103][106] - 2022 - 2024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13.26%,拥有多项核心技术,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占比均达99%以上,通过持续研发提高产品竞争力,在研项目技术达行业先进水平,与研究院及高校合作 [107][114][116] - 募投项目包括“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电气绝缘新材料扩建项目”可扩大生产能力,解决现有问题,经济效益良好,“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提升研发水平,拓展产品体系 [119][122][123] - 选取东材科技、民士达、神马电力和恒缘新材作为可比公司,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低于可比公司均值,2024年毛利率接近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22 - 2024年研发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24年存货周转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124][126][132] 估值对比 - 考虑公司营收、毛利率、净利率持续攀升及技术创新优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2.09/2.2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96/2.37/2.59元/股,对应PE为30.6/25.4/23.2X,可比公司PETTM均值62.6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136]
铜仁高新区伏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03 19:39
公司成立信息 - 铜仁高新区伏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申奥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铜仁高新置业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 [1] - 公司注册地址为贵州省铜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科技孵化园C类标准厂房C3栋 [1]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营业期限从2025-7-2至无固定期限 [1]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太阳能热利用产品销售 太阳能热发电装备销售 [1] - 涉及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 电子专用材料销售 [1] - 覆盖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与制造 电池销售 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 [1] - 许可项目包括输电 供电 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 发电业务 输电业务 供(配)电业务 建设工程施工 [1]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国标行业为电力 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电力 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生产 [1]
湖南星源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7-03 19:33
公司基本信息 - 湖南星源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煌,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1] - 股东结构为长沙般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5%,长沙路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 [1]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营业期限从2025-7-2至无固定期限 [1] - 登记机关为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地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观沙岭街道佑母塘路799号钰龙天下佳园二期综合楼2栋2116-2117房N637(集群注册) [1] 业务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1] - 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包括整车销售、电附件销售、换电设施销售 [1] - 开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业务 [1] - 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涉及光伏业务,包括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1] - 开展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 [1] - 涉及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 [1] - 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研发 [1] - 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机动车充电销售、停车场服务 [1] 行业分类 - 国标行业分类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1]
云南能投:获得马龙区色甲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权
快讯· 2025-07-03 18:31
项目中标 - 公司获得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色甲光伏发电项目开发权 [1] - 项目位于王家庄镇色甲村 装机容量20MW [1] 子公司项目进展 - 全资子公司马龙云能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已投资建设竹园光伏项目 [1] - 竹园光伏项目规模为5万千瓦 预计2025年4月30日全容量并网发电 [1] 财务影响 - 项目实施预计对公司本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构成重大影响 [1]
特斯拉增长最快的业务熄火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03 18:19
特斯拉储能业务表现 - 特斯拉储能业务(Powerwall和Megapack)连续两个季度装机量下滑,第二季度装机总量为9 6千兆瓦时,较第一季度减少0 8千兆瓦时,低于去年四季度的11千兆瓦时峰值 [1] - 2024年全年储能产品总装机量达31 4千兆瓦时 [1] - 储能和太阳能业务营收从2020年的20亿美元增长至去年的101亿美元,一季度能源生产和存储收入为26 38亿美元,同比增长67%,去年四季度同比增长113% [1] 全球储能市场趋势 - 一季度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创历史新高,同比大增57% [3] - 高增长面临两大挑战:美国对进口电池及组件的关税壁垒抬高,可能影响项目经济性 [3] - 政策支持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国会可能废除《通胀削减法案》关键部分,新能源补贴资格或受"外国关注实体"限制影响 [3][4]
瑞达期货多晶硅产业日报-20250703
瑞达期货· 2025-07-03 17: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晶硅市场价格暂稳,供应端厂家降负荷运行,新产能投放预期增强,多数企业亏损,生产积极性受挫,部分企业暂停交割品产线;需求端疲软,下游光伏组件排产下调,硅片和电池片企业预计减产,终端市场观望情绪浓,采购积极性不高,需求面临较大压力;库存处于高位,压制市场价格;今日上涨源于光伏行业减产消息带动,市场将其视为产能出清、需求见底信号,后续现货价格36000元/吨成为压力价位,操作上短期可买入看跌期权保护并跟随多头,中长线高空为主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期货市场 - 主力收盘价多晶硅为35050元/吨,环比无变化;主力持仓量多晶硅为76908手,环比减少18097手;8 - 9月多晶硅价差为745元/吨,环比增加75元/吨;多晶硅 - 工业硅价差为27040元/吨,环比增加200元/吨 [2] 现货市场 - 品种现货价多晶硅为36000元/吨,环比增加1500元/吨;基差多晶硅为950元/吨,环比减少850元/吨;光伏级多晶硅周平均价为4.22美元/千克,环比减少0.03美元/千克;多晶硅(菜花料)平均价为30元/千克,环比增加2元/千克;多晶硅(致密料)平均价为36元/千克,环比增加6.5元/千克;多晶硅(复投料)平均价为33元/千克,环比增加2元/千克 [2] 上游情况 - 主力合约收盘价工业硅为8010元/吨,环比减少200元/吨;品种现货价工业硅为8650元/吨,环比增加150元/吨;工业硅产量为299700吨,环比减少36050吨;工业硅社会库存总计为54.2万吨,环比减少1.7万吨;出口数量工业硅为52919.65吨,环比减少12197.89吨;进口数量工业硅为2211.36吨,环比增加71.51吨 [2] 产业情况 - 多晶硅产量当月值为9.5万吨,环比减少0.1万吨;进口数量多晶硅当月值为793吨,环比减少161吨;中国进口多晶硅料现货价为4.89美元/千克,环比增加0.01美元/千克;中国进口均价多晶硅为2.19美元/吨,环比减少0.14美元/吨 [2] 下游情况 - 太阳能电池产量为7056.9万千瓦,环比减少135.9万千瓦;平均价太阳能电池片为0.82元/W,环比增加0.01元/W;光伏组件出口数量当月值为103399.98万个,环比增加19610.66万个;光伏组件进口数量当月值为12098.49万个,环比减少8021.95万个;光伏组件进口均价当月值为0.29美元/个,环比增加0.02美元/个;光伏行业综合价格指数(SPI)多晶硅为21.67,环比无变化 [2] 行业消息 - 多晶硅市场价格暂稳,截至7月2日,P型多晶硅菜花料主流市场价格在31元/kg,N型致密料主流市场价格在32元/kg,N型复投料主流市场价格在34元/kg,N型颗粒硅主流市场价格在33元/kg,N型多晶硅主流市场价格在32元/kg;宏观面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图恩计划周五在众议院就特朗普的法案投票,法案限制较多新能源,影响新能源行业需求;中央第六次财经委员会引领下,光伏行业头部企业减产30%,多晶硅出现涨停,供应端厂家均降负荷运行,市场对新产能投放预期增强 [2] 重点关注 - 今日暂无消息 [2]
雅达股份(430556):深耕智能电力测控产品,推出数字化产品迎合新基建、新能源等领域新需求
华源证券· 2025-07-03 1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雅达股份“增持”评级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雅达股份主要从事智能电力监控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电力监控系统集成服务,凭借丰富产品经验和技术创新实力,持续开发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看好其发展潜力 [8]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日,雅达股份收盘价11.08元,总市值17.8737亿元,流通市值13.0928亿元,总股本1.6132亿股,资产负债率13.40%,每股净资产3.24元 [3] 投资要点 - 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智能电力测控产品,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47.35%;2024年营收3.20亿元,归母净利润2515.56万元;2025Q1营收0.76亿元,归母净利润623.02万元 [5] - 受益于“新基建”、节能行业发展,电力监控行业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电力测控产品营收2.82亿元,占比88.26%,毛利率33.01%;电力监控系统集成服务营收0.19亿元,占比6.07%,毛利率23.95% [5] - 产品下游覆盖多领域,2024年成立雅达新能源布局光储充电站赛道;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420万辆,未来十年充电桩建设缺口约6300万台 [5] - 推出系列化产品满足数字化新需求,募投项目预计2026年达预定可使用状态;达产后新增电力监控仪表年产能131万台、电力监控装置年产能106万台、传感器年产能602万台 [5][6] 盈利预测与估值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ROE(%)|市盈率(P/E)| | ---- | ---- | ---- | ---- | ---- | ---- | ---- | ---- | |2023|314|1.38%|39|-9.04%|0.24|7.26%|45.69| |2024|320|1.76%|25|-35.69%|0.16|4.88%|71.05| |2025E|371|15.97%|32|26.20%|0.20|6.06%|56.30| |2026E|430|16.00%|37|17.05%|0.23|6.97%|48.10| |2027E|498|15.89%|43|16.37%|0.27|7.95%|41.34|[7]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51|/|9|6| |应收票据及账款|192|/|193|200| |预付账款|3|/|4|4| |其他应收款|2|/|2|2| |存货|106|/|112|112| |其他流动资产|134|/|129|132| |流动资产总计|488|/|449|457| |长期股权投资|0|/|0|0| |固定资产|113|/|133|165| |在建工程|2|/|36|15| |无形资产|5|/|4|4| |长期待摊费用|2|/|2|1| |其他非流动资产|6|/|12|14| |非流动资产合计|129|/|188|199| |资产总计|616|/|637|656| |短期借款|1|/|0|0| |应付票据及账款|50|/|56|60| |其他流动负债|45|/|51|59| |流动负债合计|96|/|107|119| |长期借款|3|/|3|2| |其他非流动负债|2|/|5|4| |非流动负债合计|4|/|8|6| |负债合计|100|/|114|125| |股本|161|/|161|161| |资本公积|172|/|172|172| |留存收益|182|/|190|200| |归属母公司权益|516|/|524|533| |少数股东权益|0|/|-1|-2| |股东权益合计|516|/|523|531|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616|/|637|656|[9] 利润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320|371|/|430| |营业成本|220|254|/|293| |税金及附加|3|/|3|4| |销售费用|24|/|27|32| |管理费用|19|/|23|26| |研发费用|29|/|33|39| |财务费用|-1|/|-1|0| |资产减值损失|-6|/|-6|-8| |信用减值损失|-4|/|-4|-4| |其他经营损益|0|/|0|0| |投资收益|0|/|1|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0|0| |资产处置收益|0|/|0|0| |其他收益|10|/|11|10| |营业利润|25|/|31|36| |营业外收入|1|/|1|1| |营业外支出|0|/|0|0| |其他非经营损益|0|/|0|0| |利润总额|25|/|31|37| |所得税|/|1|/|1| |净利润|/|25|/|30| |少数股东损益|-1|/|-1|-1|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5|/|32|37| |EPS(元)|0.16|0.20|/|0.23|[9]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税后经营利润|25|/|19|25| |折旧与摊销|14|/|20|25| |财务费用|-1|/|-1|0| |投资损失|0|/|-1|-1| |营运资金变动|-14|/|8|2| |现金流量净额|-22|-42|-3|10| |其他经营现金流|11|12|11|11|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35|58|61|73|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40|-75|-36|-30|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17|-24|-28|-33|[9][10]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营收增长率|1.76%|15.97%|16.00%|15.89%| |营业利润增长率|-41.32%|25.12%|16.93%|16.5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5.69%|26.20%|17.05%|16.37%| |经营现金流增长率|-33.84%|67.02%|6.33%|18.60%| |盈利能力|/|/|/|/| |毛利率|/|31.04%|31.38%|31.96%| |净利率|/|7.68%|8.22%|8.29%| |ROE|/|4.88%|6.06%|6.97%| |ROA|/|4.08%|4.98%|5.66%| |ROIC|/|5.58%|8.11%|8.52%| |估值倍数|/|/|/|/| |EV/EBITDA|28|33|27|25| |P/E|71.05|56.30|48.10|41.34| |P/S|5.59|4.82|4.16|3.59| |P/B|3.47|3.41|3.35|3.29| |股息率|0.90%|1.33%|1.56%|1.81%|[9][10]
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会员突破100家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16:44
联盟发展情况 - 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不到两年会员突破100家,涵盖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整车生产、销售与服务全产业链 [1] - 今年以来联盟会员数量快速增长,预计年底有望达150家 [1] - 联盟由武汉汽车行业协会和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等民间团体于2023年9月发起成立 [1] 联盟合作成果 - 联盟已促进10余家台资企业与大陆车企达成合作意向 [1] - 推动会员厂商在汽车电子、自动驾驶等领域开展合作 [1] - 东风汽车作为联盟支持单位已与多家台企在技术研发、产品配套等方面开展合作 [2] 两岸产业优势互补 - 台湾企业在精密制造、半导体、电子元器件、车载信息系统、智能传感等方面具备竞争力 [1] - 大陆拥有广阔市场、完整产业体系、强大整车研发制造能力及创新生态和应用场景 [1] - 两岸企业合作从"供应链互补"升级为"创新链共生" [2] 行业活动 - 海峡两岸(武汉)汽车产业技术与产品对接会在武汉举行,200余名两岸行业组织、企业代表参加 [1] - 联盟聚焦整合武汉整车、零部件技术资源与台湾汽车电子产业优势,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