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发布
国家能源局· 2025-04-25 10:43
绿证核发与交易增长 - 2024年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同比增长21.45倍,其中可交易绿证33.79亿个 [1] - 2024年绿证交易量达5.53亿张,同比增长4.19倍,交易规模翻两番 [1][2] - 核发效率提升,核发时间缩短85%,实现当月电量次月核发 [1] 地域分布与行业消费 - 云南、内蒙古等8省(自治区)核发绿证占比55.44%,数量均超2亿个 [2] - 制造业购买绿证占比70%,电力热力行业占比20%,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较快 [4] - 居民自主购买绿证118万张,绿色电力消费逐步普及 [4] 交易价格与市场动态 - 2024年绿证单独交易均价5.59元/个,价格区间3~24元/个,呈下行趋势 [5] - 低价促进消费但可能削弱可再生能源激励作用 [5] 政策应用与国际合作 - 绿证支持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考核、能耗双控及碳排放核算衔接 [7] - 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推动绿证应用,如广东分解消纳责任、山西强制高载能企业消费绿电 [7] - 中国推动中欧绿证互认,与RE100国际组织交流,提升绿证国际认可度 [7] 未来发展方向 - 国内将扩大绿证核发范围,重点覆盖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 [8] - 国际层面推动绿证与碳减排体系衔接,提升"国际话语权" [8]
北京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3 04:0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证券代码300072 证券简称海新能科[1] - 主要业务为生物能源、催化净化材料、特色化工等[4] -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2]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元 送红股0股 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0股[3] 生物能源业务 - 生物能源业务包括烃基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生产与销售[5] - 欧盟反倾销措施导致公司烃基生物柴油出口数量下降[5] - 欧盟RED III指令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提升至45% 交通运输领域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29%[5] - 欧盟对中国生物柴油征收反倾销税 公司积极开拓非欧盟市场[6] - 欧盟ReFuel EU法案要求2025年生物航煤添加比例2% 2030年6% 2035年20% 2040年34% 2045年42% 2050年70%[6] - 公司现有生物航煤产能5万吨 已通过民航局适航审定及ISCC国际认证[8] - 子公司山东三聚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预计五月投产 年产生物航煤等产品约20万吨[8] - 2024年烃基生物柴油产量同比下降 销量同比减少[8] - 公司在日韩等非欧盟市场推进产品认证[8] 催化净化业务 - 催化剂和净化剂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9] - 石油化工产业包括炼油和化工两个领域 催化剂必不可少[10] - 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 发展较快领域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10] - 工信部要求2024年底前完成五个以上重大石化项目建设[10] - 贵金属催化剂在催化重整、煤制乙二醇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11] - 钌基催化剂在合成氨和氢能利用领域崭露头角[11] - 全资子公司沈阳三聚凯特是中石油、中石化一级生产供应商[12] - 三聚美国业务延伸至加拿大、中东和北非[12] 特色化工业务 - 特色化工业务主要包括新戊二醇和LNG产品[12] - 2020-2024年新戊二醇新增产能21万吨 累计增长42%[13] - 2024年末全国新戊二醇产能达71万吨/年[13] -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戊二醇产能利用率70-80%[13] - 新戊二醇在3D打印PETG行业需求快速增长[13] - LNG是交通和工业领域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14] - 中国是全球最大LNG进口国 2024年天然气进口量增幅明显[14] - 国内LNG新增产能较多 企业盈利空间收窄[14] 政策环境 -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替代传统燃油[6] - 2024年国家能源局公示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项目 公司获批实施北京海淀区及日照莒县项目[7] - 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和可持续航空燃料[7] -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要求加强可持续航空燃料研发应用[7] -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要求因地制宜发展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7] - 国家能源局印发《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指出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具有重要意义[7] - 2024年全国范围启动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和生物航煤加注试点[7]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货齐涨,特斯拉(TSLA.US)盘后公布财报
智通财经网· 2025-04-22 20:27
1. 4月22日(周二)美股盘前,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涨。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0.81%,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79%,纳指期货涨0.89%。 传特朗普正在考虑将美国药品价格降至国际水平。据两名制药公司消息人士称,制药商已被警告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将美国药品价格 与其他发达国家支付的较低金额挂钩,这是制药行业的首要担忧。消息人士表示,他们预计该政策将来自监管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的 机构。第一个消息人士说,政府卫生官员直接告诉他,他们正在研究这样的政策,他说这是特朗普政府试图降低药品价格的中级优先事 项。这两位消息人士表示,与正在讨论的其他政府举措相比,此类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更大。第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这是"对该行业和 美国生物科学创新的最大生存威胁"。 加征最高达3521%关税!美国对东南亚太阳能"下狠手"。美国对来自四个东南亚国家的太阳能产品加征了最高达3521%的新关税。这一举 措对美国国内制造商而言是一场胜利,但同时也给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阻碍。此次宣布的关税是一项为期一年贸易调查的最 终结果。调查认为,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太阳能制造商通过接受政府补贴获得了不公平优势,并以低于生 ...
光伏电池专业制造商「钧达股份」通过聆讯,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二
新浪财经· 2025-04-22 18:38
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5年4月21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招银国际和德意志银行 [1] - 公司已于2017年在A股深交所上市,代码为002865.SZ [2] 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专注于高效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N型TOPCon电池和P型PERC电池 [1] - 公司于2021年9月收购捷泰科技,转型进军光伏行业,并于2022年3月结束汽车塑料配件业务,专注光伏电池业务 [2] - 公司引领全球光伏电池行业从P型PERC电池向N型电池转型,实现成本效益高的大规模批量生产 [2] 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为99.24亿元,同比下滑46.7% [1][4] - 2024年净亏损1.66亿元,转盈为亏 [1]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约为110.86亿元、186.11亿元、99.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39% [2] - 2022年、2023年、2024年毛利分别约为12.15亿元、16.96亿元、-0.85亿元 [2] - 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约为8.21亿元、8.16亿元、-5.91亿元 [2] - 2022年、2023年、2024年毛利率分别约为10.96%、9.11%、-0.86% [2] - 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率分别约为7.41%、4.38%、-5.96% [2] - 2024年经营现金流为7.8亿元,截至2025年1月31日,账上现金37.7亿元,受限制银行存款11.8亿元,存货5.5亿元,贸易应收8.5亿元,贸易应付39.8亿元 [4] 产品价格 - 2022年、2023年、2024年N型TOPCon电池平均售价分别为1.14元/瓦、0.67元/瓦、0.31元/瓦 [4] - 2022年、2023年、2024年P型PERC电池平均售价分别为1.06元/瓦、0.75元/瓦、0.32元/瓦 [4] 市场份额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在专业制造商中,公司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24.7%,排名第一 [2]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在专业制造商中,公司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17.9%,排名第二 [2] - 按2024年出货量计算,在专业制造商和一体化制造商中,公司N型TOPCon电池市场份额约为7.5%,光伏电池市场份额约为5.6% [2] - 2023年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达544.9GW,公司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八,市场份额约为5.5% [6] - 2023年及2024年,专业制造商的全球光伏电池出货量分别达234.3GW及188.0GW,公司于2023年排名第四,2024年排名第二 [8] 募资用途 - 本次发行所募资金将用于兴建海外光伏电池生产基地、技术研发、海外销售业务等 [1] 行业前景 - 2024年全球光伏电池市场规模按出货量计达605.4GW [4] - 全球对以太阳能为主要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持续稳步增长,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太阳能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4] 同行业公司对比 - 隆基绿能2024年上半年电池对外销售2.66GW,同比下降19% [9] - 爱旭股份2024年上半年PERC电池销售量12.84GW,TOPCon产能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N型ABC组件出货1.62GW,同比增长232% [9] - 隆基绿能上一财年营业收入1294.98亿元,净利润106.87亿元,毛利率18.26%,净利率8.25% [10] - 爱旭股份上一财年营业收入271.7亿元,净利润7.57亿元,毛利率16.49%,净利率2.79% [10] - 公司上一财年营业收入186.11亿元,净利润8.16亿元,毛利率9.11% [10] 股权结构 - 杨氏家族通过海南锦迪持股20.35%,陆小红女士持股2.31%,前两者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合计持股22.66% [11] - 上饶开发区持股9.73%,捷泰科技雇员持股平台海南展宏持股2.39% [11] 中介团队 - 公司中介团队共计10家,其中保荐人3家,近10家保荐项目数据表现一般 [13] - 公司律师共计2家,综合项目数据一般,整体而言中介团队历史数据表现一般 [13]
神话照进现实!这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浪漫征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2 15:14
此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 未经允许不可引用 此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 未经允许不可引用 此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 未经允许不可引用 此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 未经允许不可引用 此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 未经允许不可引用 此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 -未经允许不可引用 此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 未经允许不可引用 ubon carbon and the first for 用假日本目例有公共十百 NAME AND C and States of P -未经允许不可引用 出品 |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策划 | 创意互动中心 文案 | 魏缘 设计 | 李基礼 审校 | 张晔 黄志明 ...
万源通(920060):深耕消费、汽车电子PCB业务,乘势服务器、光模块赛道发展东风
华源证券· 2025-04-22 13: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万源通“增持”评级 [5][8][1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万源通深耕消费与汽车电子 PCB 业务,客户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环境良好,AI 热潮带动服务器与光模块需求增长,公司积极开拓新兴领域,产能扩张待释放,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6][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业务 - 专注印刷电路板业务,有昆山和东台两个生产基地,产品含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实现柔性化生产 [16] - 2023 年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业务分别营收 4.3 亿元、2.8 亿元,产品还应用于工控、家电等领域,2021 年以来加大汽车电子研发投入和中高端消费电子市场开拓 [21][31] - 产品结构向多层板优化,2024 年多层板营收占比 41%,多层板毛利率较高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35] - 2024 年实现营收 10.43 亿元(yoy + 5.97%),归母净利润超 1.2 亿元,期间费用率降低成本管理能力提升 [44] 基本盘 - 积累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内销为主并开拓境外市场,2021 - 2024 年对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收入占比低于 50% [53][56][58] - 预计 2026 年全球 PCB 产值突破千亿美元,下游应用中手机、服务器/数据存储等 5 个领域重要,AI 发展将影响 PCB 行业 [61][77] - 中国 PCB 行业进入高阶发展期,企业数量多、集中度高于全球,万源通营收中等、毛利率回升、归母净利润有优势 [83][94][97] 潜力盘 - 服务器 PCB 以 6 - 16 层板和封装基板为主,2023 年中国服务器 PCB 行业市场规模 194.01 亿元,预计 2029 年达 287.24 亿元 [103][104][109] - 光模块 PCB 是关键组件,2022 年我国光模块行业 PCB 成本占比 5%,2024 年中国光模块市场规模约 606 亿元,预计 2025 年接近 700 亿元 [111][114] - 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配套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预计 2026 年 8 月末达可使用状态,扩充产能优化产品结构 [121] 盈利预测与评级 - 假设 2025 - 2027 年多层板、双面板、单面板营业收入同比按不同比例增长,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1.36、1.50 和 1.71 亿元,对应 PE 为 34.7、31.4、27.6 倍,给予“增持”评级 [9][124][125]
美国对从东南亚四国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加征新关税
快讯· 2025-04-22 06:07
关税政策调整 - 美国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进口太阳能产品征收新关税 反倾销税率为6.1%至271.28% 反补贴税率为14.64%至3403.96% [1] - 关税政策基于美国商务部为期一年的贸易调查结果 由前总统拜登发起 国内太阳能制造商提出申请 [1] 行业贸易现状 - 东南亚四国目前供应美国约77%的光伏组件 去年对美出口太阳能设备总值达129亿美元 [1] 行业影响 - 新关税可能加剧可再生能源行业成本压力 该行业已面临政策转向与经济逆风 [1] - 特朗普政府正试图重振化石燃料产业 持续削减对绿色项目的支持 [1]
新湖期货工业硅周报-20250421
新湖期货· 2025-04-21 16: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行业供过于求,现货价格短期下行,建议空配并关注11 - 12反套 [58] 各部分总结 政策与要闻 - 内蒙古兴安盟将建200万千瓦时储能模组PACK生产基地,计划投资2亿元 [6] - 美国光伏公司SunPower破产后品牌由CompleteSolaria接手重启 [6] - 山西省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细则征求意见 [6] - 江苏省组织申报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项目 [6] - 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9.39倍 [6] - 海南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 [6] - 3月全国规上工业太阳能电池产量7844万千瓦,同比增23.6% [6] - 美国关税更新指南未明确豁免太阳能电池 [6] 现货与期货价格 - 高低品价差收敛,高品南北价差走阔 [11] - 主力合约基差扩大 [14] - 主力合约月间差平稳运行 [17] 供应情况 - 硅石和硅煤价格松动,其余原材料价格暂稳,主流产地电价平稳 [22][25] - 原材料价格降成本下调,但硅价跌行业亏损扩大 [28] - 西南新产能投放,华北企业检修,开工率低产量环比小增 [31] 需求情况 - 多晶硅企业检修供给降,下游抢装需求退坡,期现价格下行 [39] - 硅片产量暂稳,库存累增,抢装需求退坡,价格松动利润回落 [44] - 有机硅基本面弱,下游采购谨慎,价格下跌供给收紧 [46] - 铝合金价格稳中偏强,需求有韧性,开工本周微升 [49] 库存情况 - 行业库存稳中有增,各环节库存均增长 [54] 结论 - 工业硅供过于求,北方供给或收紧,西南丰水期开工或增但低于往年 [58] - 下游多晶硅开工有季节性增长,现货价短期下行,建议空配关注11 - 12反套 [58]
上港股,能解决TOPCon电池龙头的焦虑吗?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21 16:16
公司概况 -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华泰金融、招银国际及德意志证券亚洲,若成功上市将成为公司发展重要里程碑 [1] - 公司专注于高效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处于光伏产业链中游关键环节 [1] - 公司在N型TOPCon电池及P型PERC电池等主流光伏电池技术上保持较强竞争力 [1]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出货量计,公司在专业制造商中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24.7%排名第一,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17.9%排名第二 [1] - 这一成绩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1]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110.857亿元增长至2023年186.11亿元,2024年下降至99.24亿元 [1] - 净利润2022年为6.17亿元,2023年增长至8.16亿元,2024年净亏损5.91亿元 [1] - 业绩波动主要归因于光伏电池市场价格波动,特别是2023年第四季度至2024年第四季度全行业价格持续下跌 [1] 行业前景 - 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光伏产业作为重要新能源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3] - 未来几年全球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将持续上升,将直接带动光伏电池市场需求 [3] 公司优势 - 公司具备较强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不断推动光伏电池降本增效 [4]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海外生产基地建设、研发先进技术及拓展海外销售业务 [4] 竞争环境 - 光伏电池行业竞争异常激烈且迭代迅速,众多竞争对手可能更为成熟、资源更丰富或适应能力更强 [4] - 部分竞争对手拥有更悠久经营历史、更高品牌知名度及更广泛客户基础 [4] 技术风险 - 光伏电池行业技术更新换代频繁,若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步伐,现有生产设施和产品可能面临过时风险 [4] 供应链风险 - 硅片及银浆是主要原材料,其供应稳定性和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 [4] - 若无法及时以合理价格获得充足原材料,将对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4]
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储能电池企业爆单!
起点锂电· 2025-04-16 18:41
储能行业市场动态 - 全球能源格局变革推动储能产业快速发展,"136号文件"实施在即引发行业"抢装潮",发电集团要求5月31日前完成并网 [1] - 储能电池板块迎来采购热潮,一季度头部电池厂排产饱满,产销两旺,部分客户需预付款采购电池 [1] - 宁德时代2025年一季度电池销量超120GWh,同比增长30%,储能占比近20%,产能利用率饱满 [1] 企业订单与合作 - 亿纬锂能与沃太能源签署10GWh战略采购协议(2025-2028年),与威胜能源签署1GWh框架协议 [2] - 亿纬锂能2025年初已累计签单61GWh,包括与海博思创的50GWh合作 [3] - 鹏辉能源与厦门和储签署GWh级订单,将采用314Ah风鹏电芯 [3] - 力神(青岛)与5家企业签署超3GWh订单,此前已获欧洲2GWh订单 [3][4] - 比亚迪储能与Greenvolt合作波兰400MW/1.6GWh项目 [6] - 宁德时代获阿联酋19GWh全球最大太阳能+储能项目,与Quinbrook合作澳大利亚3GW/24GWh项目 [8][9] 全球市场需求 - 美国2025年1-2月储能装机2.42GWh(同比+433%),抢装潮将持续至26年关税落地前 [5] - 欧洲户储排产好转,工商储需求回升,大储项目落地,需求拐点显现 [5] - 中东大储项目加速,印度强制配储,南非户储需求回升 [7] - 可再生能源与AI数据中心推动储能需求扩张,中东、澳洲成为重点市场 [8] 行业竞争格局 - 3月大储/工商储价格进入0.4元/Wh时代,新风光项目招标最低报价0.26元/Wh [9] - 头部企业发起"反内卷闭门会议"应对恶性竞争 [10] - 136号文件后行业或现产能闲置,市场将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龙头份额集中 [10] - 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低效产能面临出清,洗牌加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