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座舱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研究报告(精华版)
头豹研究院· 2025-05-29 2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现阶段智能座舱发展热点集中在提升用户体验与安全性,多模态交互技术成熟,“一芯多屏”架构和OTA技术推动系统升级,AI驱动个性化服务和车联网生态系统构建,打造智能化、互联化第三生活空间 [3] - 智能座舱细分赛道包括座舱显示、智能监控、OTA、座舱域控、车联网、语音交互,通过软硬件系统融合获得人—机—环融合能力,为驾乘人员提供综合体验 [3] - 智能座舱呈现多模态交互成熟、AI大模型上车、舱驾融合趋势显现、车载显示升级、跨界创新活跃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发展等特点 [4] - 全球及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持续增长,中国增速快于全球,未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背景 - 智能座舱通过软硬件深度融合,成为高度智能化、网联化和个性化的移动生活空间,是车企差异化竞争关键领域,可通过硬件增值和软件收费开辟新盈利增长点 [6][11][12] 智能座舱行业细分赛道 座舱显示 - 多屏化是显著趋势,显示系统朝大屏化、高清化、集成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13] - 不同显示产品有不同功能和发展趋势,如中控屏大屏化、高清化、联屏化,副驾驶屏交互智能化等 [14] 智能监控 - 分为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乘客监控系统OMS,覆盖多种驾乘场景,通过感知数据获取与输入、计算单元计算和输出指令、执行提醒决策保障座舱安全 [21] - 2024年1 - 11月DMS和OMS标配渗透率分别为19%和5.7%,同比上升59.66%和46.15% [21] OTA - 按升级对象分为软件升级SOTA和固件升级FOTA,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正朝着产业链级的OTA 4.0迈进,是推动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 [27] - 2024年1 - 9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OTA渗透率为74.4%,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88.7% [27] 座舱域控 -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CDC是核心控制单元,负责整合和管理座舱内多个功能模块,与其他域控系统深度融合推动汽车智能化进程 [32] - 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座舱域控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15.2%快速上升至27% [32] 车联网 - 车联网V2X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辆与周围全方位连接和通信,数据交互有低时延、高可靠等要求 [35] - 随着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对V2X通信技术性能要求更高,T - Box是车端核心部件,4G/5G通讯模组是主要功能模块 [38] - 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车联网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77.2%快速上升至83.2% [38] 语音交互 - 基于语音识别技术实现与车机系统互动,采用语音唤醒技术可快速响应用户操作,还包括语音增强技术 [44] - 中国语音识别准确率超98%,是技术较为成熟的座舱交互方式之一 [44] - 2024年1 - 10月中国市场标配语音交互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78.7%快速上升至83.2% [44] 智能座舱行业发展特点 多模态交互成熟 - 多模态交互技术从单一/部分模态交互模式向全场景多模态交互模式演变,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头部厂商推出的多模态交互模型趋于成熟 [45] AI大模型上车 - 车企自研与合作研发模式共存,自研用于凸显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新势力车企,合作研发用于大型传统车企 [54] - 大语言模型仍是多模态交互的核心 [54] - “AI + 汽车”带动座舱智能化变革,为用户提供多场景、多模态个性化交互体验,保障驾驶安全 [54] 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 整体市场规模 - 2021 - 2024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从331.6亿美元增长至706.3亿美元,CAGR达28.66%;中国从76.3亿美元增长至173.8亿美元,CAGR达31.58%,增速快于全球 [59] - 预计2025 - 2030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从797.7亿美元增长至1,484.1亿美元,CAGR达13.22%;中国将从210.1亿美元增长至548.1亿美元,CAGR达21.14% [59] 细分赛道市场规模 - 2021 - 2024年座舱显示和车联网市场规模分别从31.6亿美元和7.7亿美元增长至42亿美元和15.9亿美元,CAGR分别达9.95%和27.34% [63] - 2021 - 2024年座舱域控市场规模从2.1亿美元增长至17.2亿美元,CAGR达101.57% [63] - 2021 - 2024年DMS/OMS市场规模从0.7亿美元增长至4.1亿美元,CAGR达80.26% [63] - 预计2025 - 2030年座舱显示、座舱域控、车联网和DMS/OMS的市场规模CAGR将分别达13.12%、28.97%、11.07%和47.44% [63]
岚图FREE+全球首批搭载鸿蒙座舱5,志在细分市场TOP3
中国经济网· 2025-05-29 19:00
岚图FREE+逍遥座舱2.0升级 - 全球首批搭载华为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和华为乾崑智驾ADS4,智能科技实力全方位提升 [1] - 旨在冲击30万元级新能源家用SUV市场TOP3,夯实"科技岚图"品牌标签 [1] - 公司CEO强调过去四年与10万用户共创,新座舱以更智能舒适体验延续用户信任 [1] 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功能亮点 - 支持自然交互:一句话多意图、自定义唤醒词、连续对话、音区锁定等高级语音功能 [2] - 影视内容聚合+15.6英寸2K智慧屏,山海画质算法优化视觉体验 [2] - 原生鸿蒙生态支持手机应用一键上车,HSpace-Link协议实现平板无感配对 [2] - 情景模式智能化:小憩模式自动调节天窗/空调/香氛,洗车模式防水处理,露营模式自定义车窗状态 [2] 五感沉浸式座舱设计 **触感** - 内饰95%面积软质包裹,仿麂皮材质+仿生金丝白桃木点缀 [3] **体感** - 云朵座椅2.0主驾定制高回弹发泡+腰部强化支撑 [3] - 新增163°女王副驾带四向电动腿托,后排39°电调靠背+加热/吸风通风功能 [3] - 7L冷暖一体箱支持-6℃至50℃温控,可容纳6瓶矿泉水或三层饭盒 [3] **听感** - Voyah Sound剧院级音响含22点声场+杜比7.1.4环绕声,主副驾头枕音响 [4] - 岚擎模式模拟超跑声浪及赛道换挡体感 [4] **视感** - 256色氛围灯支持呼吸/多色/音乐律动模式,时光模式同步自然光线变化 [4] **嗅感** - 座椅通过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空调滤芯含椰壳活性炭,PM2.5拦截率≥95% [5] - 全车内饰采用水性涂料及低VOC工艺胶,杜绝有害挥发物 [5]
隆利科技(300752)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28日)
2025-05-29 16:16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年汽车销量达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 [2] - 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技术成熟及应用加速,智能座舱渗透率提升,车载显示需求提高,Mini - LED显示技术加速渗透,屏数量和尺寸发展,市场空间扩大 [2] - 宏观经济和消费需求逐步恢复,消费电子延续复苏态势 [2][3] 公司业务 - 作为Mini - LED车载背光显示技术头部企业,利用先发优势拓展业务,加速发展 [2] - 手机/平板/NB等消费电子业务逐步恢复,盈利能力改善,获京东方等客户认可,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2][3] 技术创新战略布局 - 开展车载QD - Mini - LED等项目研发,进行Mini - LED技术创新升级,加速向各领域渗透 [3] - 推进LIPO工艺创新技术验证和成果转化,开展OLED相关项目研发,提升OLED显示领域竞争力 [3] - 顺应AI +趋势,开展AI眼镜等新兴产品技术研发,增强研发实力 [3] 活动信息 - 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3] - 无附件清单 [3]
新车发布 | MONA M03 Max
数说新能源· 2025-05-29 15:16
外观操控电耗 - MONA M03 Max新增星暮紫、微月灰、星雨青色外观,提供超50款改色方案,新增拂晓紫色内饰,采用黄金比例车身设计降低风阻系数,两侧后视镜点亮AI小蓝灯,新增V2L对外放电功能(最大放电功率3.3kW)[1] - 内饰主驾三气袋腰托面积加大30%,升级电容加热方向盘,搭载贯穿电动出风口,遮阳板内置美颜柔光灯,配备1.22平方米超大全景天幕(99.9%紫外线隔绝+97.6%红外线隔绝),后备箱容积600L+,最大拓展空间1600L+[1] - 操控性能:最小转弯半径5.3m,百零刹停35.6m,底盘479mm超低质心高度,百公里能耗仅11.8kWh[1] - 安全配置:搭载14项主动安全配置,全系提前满足明年7月新国标电池安全[1] 智能辅助驾驶 - 全球首次在15万级别车型实现满血版智能辅助驾驶,拥有同级唯一无需记忆城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支持车位到车位、极窄车位泊车、自定义泊车[1] - 车端算力:搭载508TOPS双Orin-X芯片(同级唯一,4-6倍于同级),提出算力是检验智能辅助驾驶的第一标准[1] - 云端算力:拥有中国最大自动驾驶万卡集群云端大模型,云端基座模型参数720亿,2025年底形成2亿条智驾模型训练数据量[1] - 传感器:采用视觉融合感知,搭载最高清车规级摄像头,形成360°全方位高清感知,采用Lofic自研架构[1] - 功能亮点:全球首发人机共驾功能,行业首创划线泊车,6月底OTA升级推送园区闸机/ETC收费站通行、三点掉头功能[1] 智能座舱 - 首发搭载XOS 5.7.0系统,小P语音助手全领域平均响应时间快至0.9s,语义理解准确率提升40%[3] - 语音控制功能数量提升30%,新增/优化300项功能,支持个性化定制400+原子功能[3] 行业动态 - 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需兼顾性能和成本[8] - 比亚迪出海战略聚焦东南亚市场[8] - CATL在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电池领域[10]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创业板指涨0.15%
凤凰网财经· 2025-05-29 09:4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沪指涨0.01% 深成指涨0.03% 创业板指涨0.15% [1] - 消费电子、纺织制造等板块涨幅居前 [1] 铝业行业 - 2024年电解铝需求预计增长5% 克服房地产消费下滑影响 [2] - 全球电解铝全年供需平衡 供应弱弹性、低库存支撑铝价韧性 [2] - 电解铝板块呈现弱供给、高利润特征 投资回报优异 [2] 汽车智能化 - 车载显示技术加速迭代 HUD渗透率持续提升 [3] - 中国厂商在HUD领域市占率逐步提高 [3] - 虚拟全景显示技术(如小米YU7天际屏)推动创新落地 [3] 生猪养殖 - 2025年猪价或同比下行 年内走势相对平稳 [4] - 成本下行可能带来利润超预期 [4] - 需关注成本边际变化显著、资金面良好的优质猪企 [4]
港股概念追踪|中国乘用车销售数据保持增速 HUD渗透率快速提升(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09:29
乘用车市场表现 - 5月1-25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358万辆 同比增长16% 环比增长9% 今年累计零售823万辆 同比增长9% [1] - 5月1-25日新能源乘用车零售726万辆 同比增长31% 环比增长11% 新能源渗透率达535% 今年累计零售405万辆 同比增长35% [1] HUD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HUD交付量达356万辆 同比增长超55% 渗透率从2023年11%提升至16% 12月单月渗透率达174% [1] - HUD市场渗透率突破16%早期采纳者阈值 技术扩散进入指数级增长阶段 [1] - 国内HUD产业链竞争优势显著 主要因产业链完善且成本较国外低50% [2] 车载显示技术趋势 - 车载显示技术作为智能座舱核心 正经历快速迭代与规模化应用 HUD渗透率持续提升 [2] - 虚拟全景显示技术加速落地 小米YU7天际屏全景显示系统推动创新 [2] 港股相关公司 HUD产业链 - 舜宇光学(02382)在车载镜头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激光雷达/HUD/智能车灯成为新增长点 [3] 车载显示屏 - 京东方精电(00710)为全球领先汽车显示器开发商 拥有BDCell/AMOLED等高端技术 获多个车厂订单 [4] - 信利国际(00732)2024年营收1778亿港元 同比增长141% 仁寿工厂为全球最大第5代TFT车载屏生产线 月产能14万片大板 [4]
3个“密码”读懂2个1000万辆
人民日报· 2025-05-29 05:50
中国汽车产业整体表现 - 2024年前4月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 9%和10 8% [1] - 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125 1万辆和122 6万辆 同比增速超44% 占新车总销量47 3% [3] - 前4个月中国汽车出口193 7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4 2万辆 同比大增52 6% [9] 技术创新驱动增长 - 比亚迪推出"充电5分钟补能400公里"兆瓦闪充技术 1秒补充2公里续航 首批建设500个闪充站 [2] - 智能座舱技术突破:五菱方言识别率达95% 华为鸿蒙座舱口语控车成功率85% [3] - L2级辅助驾驶功能新车渗透率达57 3% 小鹏/长城/阿维塔等公司强化AI安全与全场景防护 [3][4] 智能制造与产业链优势 - 赛力斯超级工厂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 支持8车型混线生产 问界M8订单破7万台 [5][6] - 广汽/长安/长城智慧工厂新车下线速度达52-60秒/台 机器人协同作业精度达微米级 [7] - 长三角形成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 京津冀打造千亿级集群(理想汽车等4大整车龙头) [7][8] - 重庆完成56个部件全产业链覆盖 实现"同步研发"使新车研发周期大幅缩短 [8] 海外市场拓展 - 中国插混车型在欧洲受青睐:德国市场4万欧元售价+1000公里续航+8年电池保修政策 [9] - 比亚迪欧洲4月销量11123辆 在德/法等核心市场超越特斯拉 [10] - 中国车企加速海外建厂:比亚迪泰国/巴西工厂投产 长城布局3大海外整车基地 [11] - 瑞银预测中国车企全球份额将从2023年17%升至2030年33% [11]
江苏常熟汽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4年度沪市主板低碳新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09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参加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的2024年度沪市主板低碳新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 [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罗小春、独立董事王晓芳、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罗喜芳、财务总监罗正芳出席并与投资者互动交流 [1] 2024年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增加但净利润未达预期,主要原因为计提存货跌价及应收账款减值准备、研发投入增加、新工厂处于爬坡阶段导致毛利率下降 [2] - 主营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减少4.54个百分点,影响因素包括客户年降政策及合肥、肇庆等新工厂尚未实现规模效应 [3]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仍以乘用车内外饰件市场为主,聚焦环保、轻量化、智能化和安全性要求 [2] - 通过模块化供货提升产品附加值,提供多元化内外饰系统综合服务方案 [2] - 加快智能座舱技术开发,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并提升单车座舱价值量 [2] - 推进智能座舱迭代研发,向智能内饰集成化发展,为整车厂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4] - 积极探索机器人+工业应用等新场景,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4] 智能座舱业务进展 - 已获取一定项目订单,采用模块化生产方式对主机厂进行集成化总成供货 [2] - 智能座舱获得2024年全球工业设计顶级奖项"红点奖" [2] - 自主开发设计柔性生产线、自动包边机、视觉检测系统及部分MES功能 [4] - 与安通林合作建立智能座舱工厂,实现差异化客户或产品布局 [6] ESG与可持续发展 - 与多家核心客户建立环保、安全、质量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2] - 配合客户进行供应链ESG评估,包括碳排放核查、环保达标认证等 [3] - 通过光伏发电、地热等清洁能源使用降低能耗和污染 [3] - 联合主机厂推进碳中和方案,采用再生可降解材料、轻量化方案等 [3] 国际市场布局 - 业务主要集中在国内,德国研发中心产生部分收入 [3] - 美国提升汽车关税对公司业务无直接影响 [3] - 匈牙利基地建设已正式开启,智能座舱"ix-2024"进行多轮海外技术交流 [4] 产能与工厂运营 - 合肥、肇庆等新工厂处于爬坡阶段,预计2025年Q2实现盈亏平衡 [5] - 延期的比亚迪/小鹏客户车型已进入量产阶段 [5] - 匈牙利工厂计划2026年实现小规模量产供应 [5] 财务与应收账款管理 - 年度财务体系运行健康有序,符合行业规则及产业发展 [3] - 通过OA审批、流程管控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客户和供应商同比例付款 [3]
江苏雷利(300660) - 300660江苏雷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7
2025-05-27 17:04
汽车零部件领域 - 激光雷达棱镜、振镜电机产品已批量供应图达通,获多家头部企业定点,正推进光电模组及控制系统研发,探索多领域应用 [1] - 抬头显示电机等产品量产顺利、收入增势良好,正推进主动避震电机等新产品研发 [1] - 未来聚焦新能源车智能驾驶等方向新技术、新应用,目标在汽零领域保持高质量较快增长 [1] 盈利能力与应对策略 - 过去几年毛利率维持在 28%左右,家电板块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家电板块聚焦高附加值产品,新产品毛利率普遍较高 [1][2] - 未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实现产品与服务升级和盈利能力提升 [2] 高效工业电机产品 - 掌握无稀土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成本低于有稀土电机,能效比高于传统交流电机,工业水泵产品已批量供应北美客户,正推进在高能耗领域应用 [3] - 参与仪坤动力战略融资,共同推动轴向磁通电机在新能源汽车等场景应用,该电机功率密度与工作效率更高 [3] 灵巧手产品 - 控股子公司持续推进研发,目标提升运动精度等,通过硬件优化和平台赋能提升批量化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4] - 产品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客户主要为高校等,已在自身工厂试点应用,正推进在特种机器人中的应用 [4] 海外产能建设 - 越南工厂 2024 年完成扩建,面向北美客户,产品包括冰箱组件等 [5] - 墨西哥工厂 2025 年正式投产,生产家电和工控类产品,保障北美客户供应 [5] - 子公司鼎智科技 2025 年 2 月启动泰国丝杆电机系列产品制造基地建设,预计三季度投产 [6] - 越南工厂建设及管理运营效率较高,成本控制理想;墨西哥工厂建设周期久,生产经营水平稳步提升 [6]
车载显示行业推荐:科技赋能车载面板,重塑智能座舱体验新维度
东北证券· 2025-05-27 15: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5] - 对京东方精电和深天马 A 均给予“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产业变革下车载显示行业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推动其发展,传统供应链合作模式变化,大陆屏厂具竞争优势,推荐关注京东方精电和深天马 A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车载显示重塑智能座舱新体验 - 车载显示屏按位置分仪表、抬头、后视、中控和后排显示器,功能为驾驶辅助与娱乐,技术从模拟向数字发展,未来新型显示技术和智能化功能将更广泛应用 [16][17] - 汽车座舱从机械化向智能化阶段发展,组件性能、功能和娱乐属性不断提升,交互形式从物理按键向触控、语音转变,未来座舱域将以域控制器为中心 [21][25][29] - 车载显示屏产业链由原材料、上游、中游、下游构成,各环节紧密协作保障产品从原材料到整车应用 [30] - 车载显示呈大屏化、多屏化趋势,大尺寸屏整合信息、提升视觉效果,多屏布局满足不同需求;传统 a - Si LCD 被 LTPS LCD 取代,柔性与异形化趋势凸显,OLED 技术优势明显 [34][36][37] 车载显示增长动能充足 - 全球汽车市场 2023 年复苏,2024 年继续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高歌猛进,中国成最大市场,新兴市场增长强劲;汽车电子成本占比上升,中国汽车电子和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增长 [44][47][50] - 2024 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增长,a - Si LCD 是主流但 LTPS LCD 加速渗透,其出货量和尺寸增长显著,价格高于 a - Si LCD,未来车载屏幕出货量将低个位数增长,高端产品双位数增长 [54][55][62] 大陆屏厂赢得竞争优势 - 6 代及以上产线切割效率高、成本低,大陆面板厂高世代线产能占比提升,在 8 代及以上产线产能优势突出,车载 a - Si LCD 显示屏在 8 代线切割,大陆厂商具优势 [65][68] - 2019 - 2024 年中国大陆厂商车载显示市占率提升,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厂商下滑,京东方和深天马出货量排名靠前,大尺寸和高端屏幕市场大陆厂商竞争力增强,未来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71][74][78] 京东方精电 - 京东方精电是全球车载显示龙头,发展经历探索期、确定车载方向、与京东方合作、车载业务跨越发展阶段,2024 年车载显示收入占比 94% [89][90][94] - 2016 - 2024 年总收入增长,2023 年收入持平、2024 年增长,2023 年归母净利润下滑、2024 年仍下滑,毛利率和净利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来有望回升,运营效率提升,有息负债率下降 [96][97][103]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目前股价低估,给予“买入”评级 [111] 深天马 - 深天马是中小尺寸显示面板龙头,聚焦消费品和专业显示市场,拥有多条生产线,在多个细分市场出货量排名领先,AMOLED 手机面板市占率提升 [114][116][118] - 公司营收稳定,归母净利润近两年下滑后 2024 年减亏,毛利率触底回升,获政府财政补贴,研发投入高,资本开支下降,现金流好转 [130][132][140]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目前估值低且基本面优化,维持“买入”评级 [144] 新型显示技术在车载中的应用展望 - 全息投影技术通过干涉和衍射原理实现“空间立体成像”,让汽车向“智能移动空间”跃迁,如蔡司车载全息方案 [147] - 近场投影技术将图像投射至近距离表面,突破传统屏幕限制,国内光峰科技有布局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