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知名基金经理二季度调仓路线曝光:加仓军工,医药板块存分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21:24
医药股分歧 - 市场对医药板块的分歧集中在估值与业绩兑现、创新药研发风险与回报、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政策影响及短期波动等方面 [2][10] - 东方生物二季度上涨5.56%,基金经理操作分化:万民远管理的融通健康产业加仓77.83万股至500.01万股(占流通股2.48%),而广发价值核心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一季度末持股400.62万股) [4][5][6] - 迈威生物二季度股价涨逾40%,但遭基金经理减持:金笑非管理的鹏华医药科技减持117.3万股至310.56万股,陆彬管理的3只基金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一季度末持股均超300万股) [8] 军工板块热度提升 - 公募基金加仓军工板块:主动权益基金近期加仓国防军工行业0.17%,晶品特装二季度涨幅41%,获李晓星(银华基金)、陈韫中(广发基金)加仓 [11][12][13][14] - 军工板块交易活跃:6月30日当周成交额达4298.88亿元(年内最高),中证全指成交占比6.14%(历史新高),主要军工ETF规模421.90亿元(历史新高) [15] 创新药与非创新药表现 - 创新药估值分歧:部分投资者认为估值已透支未来业绩,需依赖管线临床数据或BD落地催化,迈威生物6个交易日涨幅超8% [9][10] - 非创新药业绩分化:受集采和经济环境影响,需筛选业绩边际改善标的 [10] 三季度投资方向 - 重点关注高股息、科技成长、创新药:广发基金建议哑铃型配置,创新药回调后具布局价值,医疗器械因招投标回暖或迎业绩改善 [19] - 科技成长板块需产业催化:AI等产业链进展或成行情启动关键,银行因高股息率(4.5%以上)仍是保险资金抱团方向 [20] 基金经理调仓动态 - 医药股波段操作明显:东方生物获融通健康产业增持但遭广发价值核心清仓,迈威生物虽减持但股价仍上涨 [4][5][6][8] - 军工板块加仓案例:晶品特装获广发中小盘增持14.59万股至165.12万股,银华心怡新进前十大股东(持股84.01万股) [13]
遂大高速通车:江西融湾按下“快进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21:06
高效便捷的城际交通网络是推动经济要素高速流转、催化文化融合共生的基础纽带,更是城市间协同发 展的关键引擎。 7月6日,遂川至大余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条斥资244.5亿元、全长127公里的战略通道,将赣州至 粤港澳大湾区的车程进一步压缩至4小时,为人员往来与商贸流通按下"快进键"。 截至目前,粤赣两省已建成7条跨省高速通道,平均每50公里一条高速的密度全国领先,而即将开工的 潮南高速与寻全高速西延段,将彻底实现两省界县域高速100%全覆盖。 而依托日益完备的交通体系,粤赣产业协作持续深化。"湾区研发+江西制造"发展模式活力迸发:格 力、比亚迪等千亿级产业项目沿高速走廊西进布局;另一方面,江西企业赵一鸣零食在东莞设立研发中 心,并将部分核心部门迁至广州。双向流动的要素正通过公路网完成聚合裂变,宛若区域协同发展 的"共赢走廊"。 而这仅仅是周边省市加速"融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西、湖南、江西、贵州等地加快与粤港澳大 湾区建立跨区域协作关系,尤其依托便利完善的交通网络实现了要素流通、产业协同,而广东也在规避 生产成本日渐高企、留住核心供应链产业链的背景下,加快探索出一种"湾区研发/市场+省外制造"开发 合作 ...
谷歌DeepMind致力于用人工智能“治愈所有疾病”
财富FORTUNE· 2025-07-08 21:03
Isomorphic Labs融资与AI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在2025年4月首轮外部融资中筹集6亿美元 由兴盛资本领投 [1][8] - 公司正筹备将AI设计药物推进至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目前重点为抗癌药物研发 [2][3] - 公司源自DeepMind的AlphaFold技术 该系统能高精度预测蛋白质结构及分子相互作用 [3][4][6] AlphaFold技术突破与应用 - AlphaFold从预测单蛋白结构升级至模拟蛋白与DNA 药物等分子的相互作用 [4] - 该技术使药物设计更迅速精准 成为实现更大研发抱负的跳板 [5] - 技术突破为开创药物研发全新局面提供支撑 是公司成立的灵感来源 [6] 战略合作与商业模式 - 2024年与诺华 礼来达成重大研究合作 2025年完成大额融资 [7][8] - 合作旨在打造"世界级药物设计引擎" 融合机器学习与制药专业经验 [9] - 商业模式包括支持合作方项目 同时自主设计肿瘤学 免疫学等领域候选药物 [10] 行业影响与发展愿景 - 传统药物研发成本高达数百万美元 临床试验成功率仅10% [12] - 公司技术目标为加快研发速度 降低成本 同时提高成功率 [12] - 长期愿景是实现"一键生成"针对特定疾病的药物设计方案 [12]
专访 | 逸仙电商首席科学官承静:怎么打“硬核”科研突围战?
FBeauty未来迹· 2025-07-08 20:58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Q4营收11.5亿元(同比+7.1%),终结亏损首现盈利;2025年Q1营收8.3亿元(同比+7.8%),Non-GAAP净利润转正至714万元,实现连续两个季度营收正向增长及Non-GAAP层面盈利 [2] - 护肤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Q1占总营收43.5%,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30%以上,达尔肤、科兰黎等品牌贡献核心增量 [2] - 完美日记"妆养一体"战略成效显著,仿生膜精华口红上市至2025年Q1 GMV突破6亿元 [2] 研发体系与人才战略 - 累计研发支出超5.8亿元(2020年起),研发费用率连续三年超3%,全球美妆行业前列 [9] - 构建"1-3-4-6-20"战略体系:1座美妆工厂、3大自建研发中心(上海、广州、法国图卢兹)、4大研究方向、6个共建实验室及20+科研合作项目 [9] - 上海全球创新研发中心首期投资超8000万元,配备300+高端仪器,覆盖全链路创新链条 [9] - 引进前雅诗兰黛亚太研发副总裁承静担任CSO,研发团队硕博占比近50%,核心成员具备国际集团管理经验 [3][6][9] 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 自研原料"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乳糖发酵提取物滤液"通过国家药监局备案,历时三年开发,三重功效验证显示屏障修护等效果显著优于市面活性成分 [15] - 与瑞金医院共建实验室开发增氧护理油,通过临床试验并登陆国际护士理事会大会;与中山大学、法国圣路易斯医院等合作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16][17] - AI技术深度嵌入研发流程,如AlphaFold 3预测蛋白结构压缩抗衰精华开发周期,中法科学家协同创新提升效率 [17] 国际认可与行业标杆 - 连续三年入围IFSCC大会,2025年12篇论文入围创纪录,活跃于EVDA、ADC等国际会议 [18] - 主导发布国内首份情绪护肤团体标准及"妆养一体"白皮书,构建行业技术体系 [20] - 完美日记仿生膜精华口红获沙利文认证"中国品牌口红单品全球销量第一",累计GMV超6亿元 [24] 可持续发展实践 - 中国美妆行业唯一连续两年获MSCI ESG A评级,与国际头部集团同水平 [23] - 发布《可持续包装管理政策》,采用FSC认证纸箱、可降解胶囊等绿色材料,天然成分替代化学原料 [23] - 创始人黄锦峰强调"环境友好的创新",ESG报告披露环境与社会责任承诺 [23]
永东股份博士创新站正式获批 以产学研融合推动技术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20:55
作为山西省煤焦油深加工及高性能炭黑产业的龙头企业,山西永东股份有限公司深耕行业二十余年,始 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形成了煤焦油精制、炭黑生产、特种炭黑研发等全产业链布局。近年来, 随着"双碳"目标推进与产业升级需求,公司在煤焦油高附加值利用、绿色炭黑制备等领域面临技术攻关 挑战。此次博士创新站的设立,正是公司对接高端智力资源、突破技术瓶颈的重要抓手。 "博士创新站的落地,不仅为公司注入了高端智力资源,更搭建了人才培养的'快车道'。"永东股份相关 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 线"的转化,为山西省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提供"永东样本"。 据悉,山西省博士创新站有效期为三年,其间省科协将通过定期考评、座谈交流等方式加强指导,确保 各站点高效运行。永东股份将以此次认定为起点,充分发挥创新站平台优势,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 献科技力量。(燕云) 近日,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印发《关于认定2025年山西省博士创新站的通知》(晋科协函〔2025〕46 号),永东股份(002753)成功入选2025年山西省博士创新站名单,认定有效期为2025年7月至202 ...
中国将如何建“广寒宫”?揭秘月球“盖房神器”
环球网资讯· 2025-07-08 20:19
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 - 中国提出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将在2035年前完成基本型建设,2045年前完成拓展型建设,目标是在月球上建设一个长期运行的科研设施[1] - 该科研站将采用"就地取材"理念,利用月壤制作建筑材料并开发月球水冰资源以支持科研任务[1] - 科研站将具备地月往返、能源供应、中枢控制等能力,可开展科学探测、资源开发等多学科活动[2] 月壤原位3D打印技术 - "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可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制成月壤砖,实现用月球资源建造月球设施[2] - 该系统采用3000倍聚光太阳能将月壤加热至1300℃以上,制成的月壤砖具有强度高、隔热性好等特点[2][4] - 技术团队选用"反射聚光+光纤束传能+粉末床熔覆成型"路线,攻克了能量捕获传输到打印成型的全链条难题[4] 月壤水冰提取技术 - 科研团队开发了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可原位提取月球水冰资源[5][6] - 该系统采用多根螺旋钻针钻进含冰月壤并加热产生气态水,通过冷凝收集固态冰[6] - 提取的水冰可用于生命支持系统(饮用水、氧气)和氢氧燃料生产,降低地球运输成本[5] 国际合作与技术成果 - 国际月球科研站已获得17个国家、60多个国际科研机构参与合作[8] - 深空探测实验室已研制月壤熔融电解制氧、水冰提取、纤维制备等多套原理样机[8] - 这些技术成果将支撑未来深空探测任务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8]
寂静的战场:中国创新药迎“爆款”竞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9:47
生物医药行业趋势 - 传统生物药(单克隆抗体、疫苗、重组蛋白)2020-2025年增速8%-16%,而新兴疗法(CGT、双抗、ADC)同期增速达30%-71%,呈现显著分化[1] - 全球CGT市场规模2020年20.8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305.4亿美元(CAGR 71%),中国市场同期从2380万元人民币飙升至178.85亿元人民币(CAGR 276%)[3] - 生物药整体市场规模2020-2025年从2979亿美元增至5301亿美元(CAGR 12.2%),远超化学药2.8%的增速[3] 创新药研发竞争格局 - 行业遵循"双十定律":十年研发周期、十亿美元投入、不足10%成功率,靶点筛选成功率仅5%-6%[2][4] - 高增长赛道需满足"黄金三角":技术护城河、临床价值明确、市场空间广阔(如GLP-1减重药物2030年全球市场或达千亿美元)[5] - 中国GLP-1市场2030年预计突破600亿元人民币,但国产药企面临国际巨头(诺和诺德、礼来)品牌与商业化壁垒[5] 中国药企全球化进展 - 2024年中国药企海外授权交易超90笔,总金额突破500亿美元,首付款达25亿美元[7] - 大型制药公司31%的研发管线资产来自中国引进,2024年出海交易达98笔(595.505亿美元)[7]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25年《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覆盖靶点发现至医保衔接全链条[8]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中国创新药IND数量2023年达821个(同比+16.4%),四年CAGR 25.1%,聚焦肿瘤、CGT、ADC领域[9] - 中国药企从"License-in"转向"License-out",并在双靶点激动剂、双抗/多抗等领域实现局部领跑[8][10] - AI与基因编辑技术融合推动研发效率提升,开启"DeepSeek"式源头创新阶段[10][11] 市场结构演变 - 单克隆抗体2020年占生物药市场58.54%份额,但增速放缓至10.15%,重组蛋白维持14.1%增长[3] - 中国超重/肥胖人群达3亿,催生近万亿级健康产业机遇,GLP-1药物成为核心赛道[5] - 同质化竞争倒逼产业升级(如PD-1"百团大战"),最终促使资源向疗效/成本/商业化最优企业集中[6]
“始终保持对问题的好奇心”——青年学者对话资深专家
环球网资讯· 2025-07-08 18:56
基础研究青年学者的困惑与对策 - 基础研究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强的特点,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但成果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青年学者在初期易产生困惑 [1] 研究方向选择策略 - 选择研究方向需兼顾前沿性与应用价值,关键在于找到学术热点与实际问题的交汇点,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领域 [2] - 青年科研人员可采取"热点中的冷门"策略,在热门领域内寻找未充分探索的细分方向,例如将大模型应用于不同医学场景 [2] - 同时关注"冷门中的潜力",某些长期被忽视的领域可能因技术变革迎来新机遇,如传统微生物学因合成生物学兴起而焕发新生 [2] - 判断研究潜力需考察科学问题的可扩展性、技术可行性和社会需求,定期与国内外专家和产业界交流有助于动态调整方向 [2] 职业发展压力应对 - 采用"双轨制"研究模式,同时推进短期可产出成果的项目与长期攻坚的核心问题,例如在开展多年实验的重大课题时并行进行数据挖掘等较易发表的研究 [3] - 将长期目标拆解为多个阶段性目标,每年完成部分关键实验或理论构建,保持进展的同时产出阶段性成果 [3] - 建立个人学术标签,在细分领域持续深耕形成独特研究特色,通过系列研究积累学术声誉 [3] 跨学科合作机制 - 高效跨学科协作需克服学科壁垒、沟通障碍与利益分配等障碍,合作各方需形成"共同语言",深入了解对方学科 [4] - 合作应聚焦具体交叉科学问题而非泛泛交流,定期组织问题导向的研讨会,围绕明确研究目标推进 [5] - 高校通过建立新型学科交叉研究机构、实施联合聘任等举措促进人才"物理融合",有效推动跨学科合作 [5] - 尊重不同领域研究成果认可模式差异,尽早明确利益共享与分配机制是保障跨学科合作可持续性的关键 [5]
广州期货交易所冷冰:铂、钯期货研发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快讯· 2025-07-08 18:43
智通财经7月8日电,近年来,铂金、钯金价格波动剧烈,产业企业迫切期待推出相关期货、期权等金融 管理工具以对冲风险。7月8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冷冰在2025上海铂金周暨中国铂族金属市场峰 会上透露,历时两年,铂、钯期货研发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下一步,广州期货交易所将在中国证监会 指导下,加快推进意见征求、合约规则备案、注册品牌及交割库现场考察等各项准备工作。 广州期货交易所冷冰:铂、钯期货研发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
超颖电子IPO:关联交易异常、资金募集用途存疑、研发投入不足的“三重考验”
搜狐财经· 2025-07-08 18:16
IPO审核与关联交易 - 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7月10日审核超颖电子IPO申请 [1]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至3.78% [1] - 公司与母公司定颖电子存在关联交易价格异常 2022年向母公司销售双面板单价606.32元/㎡ 低于其他客户均价678.13元/㎡ 母公司转售价656.9元/㎡低于直销价 [2] - 塞舌尔子公司2023年净利润1.29亿元 较2021年增长70% 被质疑转移定价截留利润 [2] - 交易所要求公司披露关联交易公允性细节 包括共同最终客户和定价依据 [3] 资金与财务风险 - 公司计划斥资1亿美元收购亏损企业昆山定颖 该标的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4909.68万元和-2902.97万元 [3] - 资产负债率持续高企 2022-2024年分别为72.14% 68.75% 72.83% 远高于行业均值 [4] - 2024年短期借款激增至17.26亿元 同比翻倍 主因泰国工厂建设资金需求 [6] - 应付账款从11.53亿元骤增至20.38亿元 因泰国工厂投产增加设备及材料款项 [7] 业务结构与市场风险 - 外销收入占比超80% 2022-2024年分别为81.89% 81.67% 82.77% 采用13%出口退税率 [7] - 2023年因汇率变动获汇兑收益1.81亿元 但未来汇率波动可能带来损失 [7] 募资用途与研发投入 - IPO计划募资6.6亿元 其中39.4%(2.6亿元)用于补流还贷 此前方案中该比例曾达60% [8] - 研发费用率持续低于行业 2022-2024年分别为3.07% 3.34% 3.27% [8] 行业竞争与毛利率 - 2022-2023年毛利率16.29%和17.44% 低于同行均值21.58%和22.11% [10] - 国内PCB行业有约1500家企业 超颖电子营收规模仅为行业龙头鹏鼎控股(351.4亿元)的1/8.52 处于第三梯队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