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
搜索文档
西安这家企业今日上市!
西安日报· 2025-10-28 11:53
上市里程碑 - 公司于10月28日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西安奕材”,代码688783,是科创板新设“成长层”后的首批注册企业[1] - 公司是“科创板八条”新政发布后,全国首家以“未盈利”身份成功上市的企业,采用科创板第四套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3][20] - 此次上市是陕西省2025年以来规模最大的IPO项目,实际募资额达46.36亿元,跻身年内A股第二大IPO[7] 行业地位与技术实力 - 公司是国内12英寸硅片领域的领军者,专注于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构建覆盖拉晶、成型、抛光、清洗和外延五大工艺环节的核心技术体系[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月均出货量约占全球的6%、国内的30%,位居全球第六、中国第一[8] - 公司境内外已获授权发明专利达799项,居全国12英寸硅片领域首位,实现了从技术追赶到与国际巨头并跑的关键跨越[8] 区域产业集群效应 - 公司上市后,西安市已累计培育1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该数据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五,形成“西安科创军团”[12] - 从2019年科创板开市首批企业中的西部超导、铂力特,到此次公司上市,西安硬科技企业屡次在资本市场制度创新的关键节点率先突围[12] 资本支持体系 - 公司成长历程中获得多级资本接力支持,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大基金二期)的战略引领,以及陕西省级平台长安汇通、西安高新金控旗下西高投等机构的资本注入[16] - 西高投管理的陕西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截至发行前持股9.06%,位列第三大股东,西高投自身作为“天使投资机构”在公司初创期便深度赋能[16] - 多层次、长周期的资本支持体系为“国有资本服务科技自强”提供了样本,诠释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实践[16]
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关于下一步计划,证监会、上交所这样说
第一财经· 2025-10-28 11:51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 - 中国证监会将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 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持续增强资本市场包容性 适应性和吸引力 竞争力 更好服务十五五发展目标和金融强国建设 [1][7] - 科创板1+6改革总体进展顺利 设置科创成长层 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 预先审阅等制度试点平稳推进 相关案例有序落地 [5] - 上交所下一步将坚持硬科技定位 深化发行承销 再融资 并购重组等领域适配性改革 引导要素资源向科创领域集聚 [8] 科创板市场进展 -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包括禾元生物-U 西安奕材-U 必贝特-U3家未盈利公司 [1] - 科创成长层公司达到35家 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将达到592家 [6] - 今年以来科创板上市11家企业 IPO融资额1695亿元 同比去年增长54% [6] 上市企业支持与监管 - 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日益显现 有力支持一批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等领域高科技企业 服务科技创新的强劲势能加快集聚 [5] - 上交所将把好准入关 更好识别优质科创企业 支持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 [8] - 上交所将坚持强监管 持续提升监管效能 探索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的监管方式 增强市场对科创企业的信心和预期 [8] 市场参与与生态建设 - 共计758万投资者账户开通了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 占存量投资者活跃账户的126% [7] - 上交所将推进投融资协调发展 培育耐心资本 长期资本 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8] - 上海推出浦江之光行动升级版等举措 充分发挥全球科创中心及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势 为硬科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搭建桥梁 [5]
创投月报 | 深创投:设20亿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投硬科技 一半被投项目位于长三角地区
新浪证券· 2025-10-28 11:44
一级市场整体概况 - 2025年9月新增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仅4家,环比下降20%,同比下降71.4% [1] - 2025年9月新增备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合计557只,同比增长83.8%,环比增长51.4% [1] - 2025年8月新增登记管理人5家,环比骤降近七成,同比下降64.3% [1] - 2025年9月一级市场发生686起融资事件,同比增长37.8%,环比增长21.4%;披露总融资额约443.38亿元,同比增长7.0%,环比增加26.0% [1] - 2025年9月平均单笔融资额约为6463.28万元,同比缩水22.3%,环比微增3.8% [1] 深创投基金募资动态 - 深创投目前管理资本规模超4700亿元 [2] - 截至2025年9月末,深创投共登记备案4只新基金,注册出资额合计73.40亿元 [2] - 深圳市赛米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目标总规模50亿元,首轮关账36亿元,存续期10年,重点投向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 [2] - 深创投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苏州)合伙企业注册出资额20亿元,主要投向硬科技领域的中小企业 [3] 深创投投资活动分析 - 2025年9月深创投公开披露股权投资事件10起,环比提升66.7%,但不及2024年同期的12起 [3] - 2025年深创投投资活跃度在1月达到峰值,2-4月回落,自5月起逐步回升 [3] - 投资阶段上,A轮投资事件占比七成,显示对项目成熟度和成长稳定性的偏好 [5] - 行业分布上,被投企业集中在先进制造(占比30%)、新材料(20%)、人工智能(20%)和企业服务(20%) [8] - 投资区域上,约30%获投项目位于深圳,长三角地区的浙江、江苏项目分别占比30%和20% [10] 深创投代表性投资案例 - 联合领投细胞新药研发公司「恩瑞恺诺」逾2亿元A轮融资,资金用于推动核心管线的新药临床试验等 [12] - 「恩瑞恺诺」建立有CAR-NK平台、单碱基基因编辑平台及iPSC平台,管线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12]
海愿资本:让中国硬科技影响世界
投中网· 2025-10-28 11:43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硬科技投资国际化,海愿资本已率先出发。 作者丨 簪竹 来源丨 投中网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硬科技投资进入深水区的关键节点,来自深圳的知名 VC 紫金港资本宣布品牌升级,启用全新名称 —— " 海愿资本 " 。 2014 年,几位从浙大走出的资深金融和专业人士共同创立紫金港资本,并以母校校园的名称为自己命名。十一年来,紫金港资本发扬浙大 " 求是创新 " 的精神,带着 " 推动科学家创业、陪伴企业家前行 " 的初心,在杭州湾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两片中国的创新热土扎下深根。 而此番 从 " 紫金港 " 到 " 海愿 " ,不仅仅是品牌名称的更换,更是这家以 " 学院派 " 底蕴著称的投资机构,朝着立足中国创新沃土、面向全球创新 视野的战略进阶。 硬科技投资国际化,海愿资本已率先出发。 2025 年,中国硬科技走向世界 2025 年,中国硬科技赛道的关键词已不是 " 内卷 " ,而是出海。 德勤在最新发布的《 2025 年中国经济与行业展望》报告中披露,中国 2024 年有超 60 个本土研发创新资产在 2024 年成功授权出海,有 4 家中国 本土创新药企业被跨国大药 ...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支持更多前沿科技公司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
中国经营报· 2025-10-28 11:30
(编辑:罗辑 审核:夏欣 校对:翟军) 中经记者 孙汝祥 夏欣 北京报道 此前的9月16日,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曾表示,上交所已与多家商业航天、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企业 开展预沟通,推动第五套标准扩围至相关行业领域。 10月28日,上交所理事长邱勇在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仪式上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将 进一步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把好准入关,更好识别优质科创企业,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 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支持具有参与全球竞争潜力的硬科技企业上市。 ...
一级“退出”路径通了!券商系创投“躁动”,硬科技成必看项
新浪财经· 2025-10-28 11:16
智通财经记者 | 邹文榕 智通财经编辑 | 王姝 "投资人赚麻了!" 上个周末(10月24日),素有"国产 GPU 四小龙" 之一的沐曦股份顺利过会,刷爆了创投人的朋友圈。 从成立到冲刺上市,沐曦股份短短5年时间累计融资超百亿元,估值突破210亿元。沐曦股份背后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不仅有红杉中国、智慧互联产业基 金、经纬创投、IDG资本、春华资本等知名市场化创投压阵,更是汇聚了中金资本、中信金石、广发信德、中信证券投资等头部券商系创投。 随着2025年进入尾声,蛰伏多年的一级市场,终于有了回温迹象。 投中数据显示,2025前三季度,中国VC/PE市场新成立基金数量共计1475支,较上期增加221支,环比增幅16%,同比增加205支,同比增幅18%。整体来 看,新成立基金数量逐步回暖。 "退出的顺畅,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信心。"谈及2025年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体感,华南一家券商私募子公司投研总经理梁宸(化名)向智通财经记者感 慨。 进入2025年,二级市场表现回暖以及IPO常态化的预期提升,一级市场募资与投资端迎来修复。作为重要参与者之一,券商,正以多重身份见证行业拐点的 来临。 退出预期升温,券商"躁动" 券 ...
上交所邱勇:不拘一格支持具有参与全球竞争潜力的“硬科技”企业上市
第一财经· 2025-10-28 10:03
三是坚持强监管,持续提升监管效能,切实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积极探索适应科技创 新规律的监管方式,不断增强市场对科创企业的信心和预期。 一是坚持"硬科技"定位,进一步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把好准入关,更好识别优质科创企业,支持 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不拘一格支持具有参与全球竞争 潜力的"硬科技"企业上市。 二是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提升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深化发行承销、再融资、并购重组等领域的适配性 改革,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加快向科创领域集聚。 10月28日,在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仪式上,上交所理事长邱勇表示,今年6月,科创 板改革"1+6"政策正式发布,上交所全力以赴抓落实,在四个多月时间内,完成了规则、技术、市场就 绪准备工作,今天迎来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 邱勇同时称,下一步,上交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四是坚持以投资者保护为中心,推进投融资协调发展,提升市场吸引力、竞争力,持续深化投资端改 革,着力培育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大力发展指数化投资,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加快营 造"资金愿意来、企业 ...
盘前资讯|科创50、半导体等主题ETF昨日强势“吸金”
搜狐财经· 2025-10-28 09:15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逼近4000点,存储芯片、光模块、半导体设备等硬科技板块涨幅靠前 [1] - 部分5G通信主题ETF涨幅超过5%,另有多只通信、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主题ETF涨幅超过3% [1] - 跟踪科创50、中证全指半导体的ETF单日净流入额均超过6亿元 [2] - 黄金ETF合计净流出超过15亿元,跟踪中证银行的ETF净流出超过11亿元 [2] 政策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因债市整体运行良好 [3] 产品风险提示 - 多家基金管理人提示跨境ETF溢价风险,涉及日经225ETF易方达、美国50ETF、标普500ETF基金等产品 [4] - 多只跟踪纳斯达克100、日经225等指数的ETF溢价率在5%以上 [4]
中信证券“保荐+持股”双企新股申购,开市前持股市值已达8亿元
全景网· 2025-10-28 07:10
新股申购概况 - 10月中下旬两家科创企业启动申购:西安奕材于10月16日启动申购,开市前市值348.06亿元;必贝特于10月17日启动申购,开市前市值64.01亿元 [1] - 中信证券作为两家企业的保荐人,并在开市前直接持股,合计持股市值约8亿元 [1] 西安奕材公司分析 - 公司是中国大陆最大的12英寸硅片厂商,产品覆盖存储、逻辑等多品类芯片制造,适配AI算力芯片、智能汽车等核心领域,核心指标达全球一流水平并打破海外垄断 [1] - 2024年末产能达71万片/月,全球占比约7%;月均出货52.12万片,全球占比6%,稳居内地第一 [1] - 此次募资用于第二工厂建设,达产后总产能将达120万片/月,可满足2026年国内近四成内资晶圆厂需求 [1] - 中信证券直接持股2.2%,为上市企业股东中持股最大,持股市值约7.6573亿元 [1] 必贝特公司分析 - 公司成立于2012年,聚焦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深耕全球首创药物研发 [1] - 核心产品BEBT-908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淋巴瘤;另一管线BEBT-209针对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II期临床数据优于现有疗法,即将启动III期试验 [1] - 中信证券直接持股0.5206%,持股市值约0.3333亿元 [1] 中信证券战略布局 - 通过“保荐+持股”双重角色,彰显对硬科技赛道的战略布局 [2] - 针对西安奕材,把握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机遇,以持股深度绑定产业发展 [2] - 针对必贝特,聚焦临床价值与研发潜力,助力创新成果资本化 [2] - 通过资本纽带深度参与产业升级,实现金融与实体的协同共赢 [2]
首批增量科创成长层公司今日上市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04:50
"硬科技"动能集聚 今年6月18日,中国证监会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提出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 层。此后,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上市公司全部入层,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 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上接1版) 科创成长层"迎新" 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3家公司何以"领跑",成为首批增量的科创成长层公司? 记者发现,尽管3家公司均属于未盈利企业,却都练就了一身"硬科技"本领。西安奕材是半导体行业的 新秀,公司是国内12英寸硅片领域头部企业,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西 安奕材为中国境内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前述月均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在全球同期占比约为 6%和7%。同时,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是中国境内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 的厂商。 此外,西安奕材也是"科创板八条"发布后首家获得IPO受理的未盈利企业。此次公司选择科创板第四套 标准申报上市,即"预计市值不低于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 禾元生物、必贝特是来自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药公司,两家公司均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