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载
icon
搜索文档
深圳秋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0:1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是专业从事液晶显示及触控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基本实现既定目标,虽净利润受订单结构和研发投入影响下降,但在业务拓展、产品创新等多方面持续发力,未来将继续推进各项工作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4][11]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 公司是专业从事液晶显示及触控产品研产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触控显示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人机交互界面与智能控制产品一站式服务商,报告期内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4] 主要产品 - 主要产品包括单色液晶显示器、单色液晶显示模组、彩色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容式触摸屏等,应用于工业控制及自动化、物联网与智慧生活、医疗健康、汽车电子等领域,客户包含终端产品生产厂商和技术服务商 [4] 主要经营模式 盈利模式 - 专注特定细分领域液晶显示及触控产品,依托技术、管理和渠道优势,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通过销售产品取得收入,盈利来自产品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差额 [5] 采购模式 - 以自主采购为主,按需采购,关注核心材料价格波动,必要时提前备料,采购材料有TFT屏等,制定相关制度文件,设有采购中心控制采购活动 [6] 生产模式 - 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各部门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协调,计划部制定并调整生产计划,生产车间组织生产,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流程控制和质量监督,部分简易环节委托外协厂商,建立质量控制机制 [7] 销售模式 - 产品为定制化,客户分终端产品生产厂商和技术服务商两类,销售模式无实质差异,销售分内外销,流程基本一致 [8][9] 管理模式 - 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和管理信息系统,推行多种管理工具,通过多项体系认证,保证运营管理体系高效有序运行 [9] 业务的季节性与周期性 - 液晶显示及触控产品业务无明显季节性与周期性,受春节假期影响一季度收入占比略低,产品收入波动受下游行业需求影响,与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10]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深耕存量客户,积极开拓市场 - 深耕行业积累经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方案,保有存量客户合作,加强二次开发,积极开拓新客户和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与品牌知名度 [11]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 -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重视创新研发,加大投入完善体系,探索前沿技术,主要在研项目有电子纸膜片和模组等多个项目,部分已完成验收进入市场推广阶段,部分完成立项评估 [13][14][16] 重视人才内培外引,打造高水平人才梯队 - 推行“以人为本”人才战略,实施“内培外引”机制,与高校合作,引进人才开展培训,通过长效激励机制实现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21] 提升规范运作水平,推进精益化生产 -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进精益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优化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22] 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ESG管理体系 - 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环境、社会及治理(ESG)管理制度》,履行ESG职责,评估履行情况,披露ESG报告 [23] 注重股东回报,共享发展成果 - 坚持以投资者为本,遵守利润分配规定,连续现金分红,拟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开展股份回购,控股股东等增持股份 [24][25] 推进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 - 完成泰国全资子公司设立、土地购置等前期工作,增资泰国秋田微建设生产基地,有助于提高市场适应能力等,推进国际化进程 [26]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报告期期末资产总额较上年期末减少1.44%,主要系股份回购、分红及偿还借款所致 [27]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 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与已披露季度、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无重大差异 [27] 股本及股东情况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 公司回购专户未在前10名股东中列示,报告期末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股数量为1,425,982股,持股比例为1.19% [28]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28]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 相关内容以方框图形式呈现 [28] 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 无存续债券情况 [28]
特斯拉专家访谈:GaN车载应用已成趋势
行家说三代半· 2025-04-22 17:45
行业趋势 - GaN车载应用已成趋势 DC-DC转换器 车载充电器(OBC)将率先采用GaN方案 功率等级逐步从消费级(几十瓦)向汽车级(几十千瓦)跃升 [5] - 高频开关是GaN核心优势 开关频率可达100kHz以上 在OBC DC-DC中价值显著 但在主驱逆变器(10kHz低频场景)难敌SiC [6] - 应用场景持续扩展 住宅储能 充电桩及混动车(PHEV/HEV)的电气化升级将成为GaN新战场 [9] 技术对比 - GaN因横向器件结构和栅极脆弱性 可靠性较SiC略差 热性能也更弱 SiC因垂直结构优势已抢占先机 [17][18][19] - GaN在消费电子中已积累应用数据 有助于建立汽车领域信心 但需更多高压偏置相关栅极应力数据 [20][25] - 主驱逆变器开关频率仅10kHz GaN优势难以发挥 但在DC/DC和OBC(100kHz+)领域有望取代SiC [44][45] 成本与价值 - 硅基GaN供应链成熟 长期成本目标接近传统硅方案 短期需平衡量产规模与可靠性验证投入 [8][39] - DC/DC转换器中GaN价值约30-50美元 OBC中价值翻倍 主驱逆变器可达100-200美元 [33][34][37] - 消费电子GaN器件采用硅衬底 晶圆厂改造难度低 比SiC更具成本潜力 [39] 市场导入节奏 - 汽车产品开发周期需2-3年 GaN在2024-2025年难大规模导入 但Tier 1供应商可能早于OEM发布方案 [31] - 当前GaN在DC-DC OBC 充电桩渗透率极低 需通过量产数据积累解决百万分之几的失效率问题 [27][47] - 燃油车市场同样存在机会 尤其插混汽车(PHEV)和轻混汽车(HEV)的DC/DC和OBC应用 [51][52] 技术路线 - 垂直GaN技术若成熟或可填补SiC产能缺口 但主驱逆变器领域难以完全替代SiC [42] - 集成GaN器件(如纳微 英诺赛科)通过单片集成驱动实现超低开关损耗 更适合高频应用 [49][50] - 住宅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将成为GaN下一战场 高开关频率特性可发挥核心优势 [46]
极米科技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4.27%,净利润微降0.30%,车载业务成亮点
金融界· 2025-04-21 22:3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4.05亿元,同比下降4.27%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微降0.30% [1] - 扣非净利润9206.11万元,同比增长34.94% [1] 研发创新 - 全年研发费用3.68亿元,新增授权发明专利80项,累计发明专利402项 [4] - 与长春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研发及人才培养 [4] - 推出DualLight2.0护眼三色激光、Eagle-Eye鹰眼计算光学、全自动云台等创新技术 [4] - 发布便携投影Play5、家用旗舰RS10系列、轻薄投影Z7X高亮版及Z6X第五代等新品 [4] 海外市场拓展 - 产品进入欧洲、日本等区域主要线下渠道,包括BestBuy、Sam's Club、Walmart等 [5] - 首次推出搭载Google TV(含正版Netflix)系统的海外产品 [5] - 海外新品AURA2、MoGo3 Pro荣获欧洲影音协会EISA大奖 [6] - 在日本VGP2025评选中荣获14项大奖 [6] - 《西瓜游戏》2024年下载量540万,累计下载量突破1100万 [6] 车载业务 - 宜宾极米生产基地占地280亩,获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7] - 布局智能座舱、智能大灯等车载投影新业务,组建车载投影产品生产线 [7] - 累计获得8个车载业务定点,客户包括国内外知名汽车产业链企业 [7]
最高投资45亿,国内3个显示项目开工/投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3-31 13:36
伟时电子高端显示新项目投产 - 伟时电子高端背光显示模组和智能装饰显示面板建设项目于3月28日正式投产 满产后年产值超30亿元 [1]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汽车、VR、数码相机、小型游戏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4] - 2024年实现超大尺寸、曲面屏车载背光显示模组量产 中、大尺寸显示产品销售规模持续增加 [4] - 积极布局Mini LED技术 新型Mini LED背光产品的定点项目已逐步进入量产阶段 [4]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02,734.76万元 同比增长29.31% 归母净利润5,598.41万元 同比下降52.56% [5] 新美材料光学功能膜项目进展 - 新美材料·新站光学功能膜项目于3月30日在合肥新站高新区正式开工 总投资45亿人民币 [6] - 规划建设5条国际领先的智能化显示材料生产线 满产后表面处理膜年产能约5000万平方米 保护膜年产能约8000万平方米 PO材料年产能约2000万平方米 [6] - 2024年1月完成收购韩国LG化学光学功能膜业务 涉及中韩十余条产线、超千个知识产权及相关业务合同 [8] - 正在将韩国产线搬迁至中国各地 与当地显示产业形成配套 [9] - 福州新美偏光片材料项目预计2024年8月试生产 将形成保护膜年产约7600万平方米及表面处理膜年产约3300万平方米 [9] 韶光芯材光掩模基板制造基地 - 韶光芯材高精密半导体与高世代FPD光掩模基板制造基地项目于3月25日在长沙开工 [10] - 项目总建筑面积26315.38平方米 拟建设5栋建筑 [11] - 建成后可年产高精密半导体光掩模基板40000片 高世代FPD光掩模基板4500片 年产值近10亿元 [11] - 公司专注于光掩模材料研发及生产 产品包括半导体石英光掩模材料、泛半导体苏打光掩模材料、平板显示光掩模材料等 [12]
【瑞声科技(2018.HK)】24年业绩大幅增长,25年光学盈利有望持续改善,发力车载、机器人多元化场景——2024年业绩点评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21 16:37
业绩表现 - 24年全年营收273 28亿元人民币 同比+33 8% [2] - 24年全年毛利率22 1% 同比+5 2pct 主要系产品结构改善及运营效率提升 [2] - 24年净利润17 97亿元人民币 同比+142 7% 接近预告区间上限 [2] 声学业务 - 24年声学业务收入82 1亿元人民币 同比+9 5% 毛利率30 2% 同比+1 8pct [3] - SLS大师级扬声器出货量同比+120% 高端产品导入主力机型 未来将拓展智能眼镜等非手机设备 [3] - 下游客户需求回升 重点客户市场份额稳中有增 [3] 车载声学与光学业务 - 24年车载声学收入35 2亿元 毛利率24 8% 收购PSS后整合资源 为欧美一线车企及理想 吉利 小米等提供垂直解决方案 [4] - 24年光学收入50亿元 同比+37 9% 毛利率6 5% 同比+19 5pct 24H2毛利率环比提升3 2pct至7 9% [4] - 塑胶镜头高端化:6P镜头24H2出货占比超18% 7片式镜头24年出货350万支 预计2025年数倍增长 [4] - 光学模组收入同比+55 2% 出货量+20% 32M以上像素模组占比32 0% 同比+4pcts [4] - WLG技术获主流客户主摄及棱镜定点 车载光学与海外头部新能源客户合作项目即将量产 [4] 电磁传动与精密结构件 - 24年收入97 1亿元 同比+17 8% 毛利率23 3% 同比+3 2pct [5] - X轴线性马达出货量+15 5% 安卓电机模组营收+36 6% 伸缩镜头VCM电机模组量产 [5] - 金属中框收入+24% 独供大客户折叠手机 笔电机壳收入+53 3% 受益PC市场回暖 [5] - 超薄VC散热技术获主流客户认可 [5] 机器人赛道布局 - 扬声器 麦克风 散热模组 摄像头模组已出货头部机器人客户 [8] - 聚焦灵巧手系统级方案 布局线性执行器 旋转执行器 空心杯电机等 打造零部件 大模组及算法一体化能力 [8]
日经BP精选:中国车企崛起背后:月加班100小时的“卷王”员工
日经中文网· 2025-03-04 11:02
编者荐语: 日经中文网"开设了"日经BP精选"栏目。日经BP是日本经济新闻社媒体集团的一员,成立于1969年。作 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聚焦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敬请读者关注。 以下文章来源于日经BP ,作者日经BP 日经BP . 日经BP成立于1969年4月, 隶属于日本经济新闻社集团。作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我们聚焦"经营 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2. 软件人才丰富,各公司致力于SDV开发 3. 知识产权分析显示,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领域快速增长 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激烈,工程师工作繁重已成常态(Reuters) 本文的3个要点 1. 中国新兴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凭借"卷王"的企业文化实现增长 随着汽车行业向以软件控制车辆的SDV转型,谢健舰介绍,车载软件在汽车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从过 去的5%提高到30%,订单大量涌入。自己公司每天工作到晚上11点是很正常的,有品质测试的时候则 是早晚两班倒。 美国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对员工每月的平均加班时间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比亚迪 (BYD)为20~40小时,吉利汽车为4 ...
通信|端侧AI、机器人、车载模组三重驱动,看好物联网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03 08:24
文 | 黄亚元 魏鹏程 周翰林 展望物联网行业,我们认为端侧AI、机器人与车载智能模组将有望成为行业景气持续增长的三大 驱动力:在AI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端侧AI与机器人作为重要应用终端,有望迎来强劲需求, 为物联网行业带来新场景与新机遇。同时智驾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将带动车载通信模组加速从4G 向5G智能模组升级,推动单车价值量持续上行。目前我国厂商全球市占率优势显著,行业领先地 位稳固,同时在端侧AI、机器人与5G智能模组布局领先,因此我们看好头部厂商未来的发展机 遇。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 端侧AI/机器人/ 5G车载模组三重驱动,有望带来物联网行业未来景气持续提升。 ▍ 驱动力之二:推动机器人领域快速发展,带来物联网市场新场景。 随着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在机器人领域布局的加码以及1X、Fi g u r e AI等独角兽企业的涌现,机器 人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也为物联网行业带来了新场景与新机遇。目前以Ph y si c a l I n t e lli g e n c e和 Sk il e d AI为代表的机器人大模型公司正在与国内物联网厂商开展合作。同时我国物联网厂商也通 过通信、算力、算法、解决方案 ...
CES 2025上的车载显示变革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11 22:40
汽车显示技术趋势 - 大语言模型推动车载显示系统变革,HUD成为CES 2025展示重点 [4][5] - 京东方推出44.8英寸PHUD贯穿式大屏,具备9K分辨率、7000nits峰值亮度和百万级对比度 [7] - TCL华星11.98英寸P-HUD采用3块LCD投影,出屏亮度达11,000nits,单屏功耗仅15W [9] - 天马IRIS HUD实现A柱到A柱超宽画幅显示,结合FALD技术提升对比度 [11] - 现代摩比斯与蔡司合作全息宽幅挡风玻璃显示器,预计2027年量产并应用于起亚EV9 [13][15] 3D显示与小型化技术 - TCL华星3D AR-HUD PGU采用5.5英寸LCD屏,实现裸眼3D效果,总成体积小于12L [15] - 天马裸眼3D仪表采用液晶棱镜技术,支持2D/3D一键切换,像素密度达500ppi [18] 折叠/卷曲显示屏创新 - 京东方车载拼接滑卷柔性屏可在31.6英寸至17.6英寸间切换,获CES创新奖 [21] - 京东方全球首发电动折叠与弯曲功能车载屏,包括15.05英寸折叠屏和17英寸曲面呼吸屏 [21] - 天马推出双13英寸多曲率OLED屏,兼顾主驾信息与副驾娱乐需求 [24] 滑移与隐藏显示技术 - 天马与康宁联合开发13英寸可滑动OLED屏,滑动距离大于70mm,外折弯曲半径4.5mm [26] - 天马InvisiVue隐藏显示技术实现非操作状态下屏幕与内饰融合,操作时内容浮现 [29] 传统显示屏升级 - 京东方推出31.5英寸4K玻璃基Mini LED显示器,具备4608颗背光灯珠和1152分区控光 [32] - TCL华星26.45英寸车载屏采用32:9长宽比,等效两块14.6英寸传统中控屏,分辨率5.1K [34]
威迈斯:威迈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7-20 19:15
本次发行股票拟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公司具有研发投入大、经营风险高、业 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 解科创板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VMAX New Energy Co., Ltd.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北环路第五工业区风云科技大楼 501 之一)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招股说明书 保荐人(主承销商)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 318 号东方国际金融广场 2 号楼 24 层)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声明及发行概况 一、声明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发行 人注册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 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 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 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 担股票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 ...
裕太微:裕太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2-02 19:10
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科创板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科创板公司 具有研发投入大、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 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科创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 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裕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Motorcomm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苏州市高新区科灵路 78 号 4 号楼 201 室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招股说明书 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承诺本招股说明书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保荐人(主承销商) (上海市广东路 689 号) 裕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说明书 声明及承诺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注册 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 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 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 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