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工行河北省分行|向海图强 金融助力海洋经济“蓝色引擎”
新浪财经· 2025-07-07 16:54
河北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河北拥有487公里大陆海岸线和7200多平方公里管辖海域 正加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1] - 工行河北省分行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列为全行重点工作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为海洋经济注入金融动力[1] 海水淡化项目融资支持 - 唐山曹妃甸区面临资源型缺水问题 三友集团成立三友蓝海科技开发海水淡化项目以解发展之渴[2] - 海水淡化项目前期投入大 三友蓝海项目面临超7亿元初期建设投资需求[4] - 工行河北省分行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 采用技术+资金双维评审体系 通过绿色金融+循环经济双重绿色通道 在9个工作日内落地4.5亿元绿色贷款[4] 海洋文旅产业金融支持 - 海洋文旅产业是激活蓝色经济潜能的重要引擎 碧海银滩既是生态财富亦是经济宝藏[5] - 秦皇岛港口工业旅游区(西港花园)占地1200亩 由港口废弃设施改造而成 2024年12月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6] - 工行河北省分行为西港花园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用于修缮建筑 完善道路系统 优化游客服务中心 并助力开发沉浸式工业文化体验区和港口主题文创产品[6] 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 黄骅港2024年吞吐量达3.55亿吨 增速居全省第一 其粮食物流枢纽项目旨在打造现代化粮食物流枢纽[7] - 项目建成后港口年粮食吞吐能力将提升220万吨 大幅降低区域粮食物流成本与损耗率[7] - 工行河北省分行为河北渤海投资集团定制8.97亿元项目贷款 开辟专属绿色通道 支持黄骅港综合物流园区粮食物流枢纽项目建设[10]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落地首单省外三市充电桩项目 赋能绿色出行新时代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7 16:49
绿色金融与新能源基础设施 -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成功落地首单省外三市充电桩项目,为南宁汇天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提供3600万元贷款用于23个充电站建设 [1] - 项目覆盖南宁、柳州、玉林三市核心区域,包括商圈、交通枢纽、工业园区及居民区,预计满足数千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1] - 该笔贷款专项用于"中核汇天南宁北湖国际汽车城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当地充电便利性并缓解"里程焦虑" [1] 金融机构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兴业银行长沙分行将充电桩项目视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示范,未来计划创新金融产品以支持更多绿色项目 [2] - 项目推动广西新能源汽车生态完善,促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 [2] - 金融机构通过此类项目赋能绿色出行,为实体经济与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典范 [2]
对话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加快转型金融标准落地,直面绿色资产投融资痛点
证券时报· 2025-07-07 12:43
中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 - 中国正在制定新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将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发布,这将推动各地区、机构和企业编制新的低碳转型规划 [1] - 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将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和落地,并支持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编制工作 [1][9] - 当前绿色金融无法全面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需构建转型金融框架引导社会资本 [1][9] 转型金融标准与产品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已编制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4个行业转型金融目录,另有7个行业正在编制 [9] - 浙江省湖州市已发布第二版转型金融目录,即将发布第三版 [9] - 当前转型金融产品以债务类工具为主(如转型贷款、债券),股权类和保险类工具较少,建议设立"转型基金"支持高质量转型企业 [10] 全球可持续金融发展现状 - 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达每年约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贡献约1.2万亿美元 [4] - 政府财政资金仅占全球可持续投资总额的10%,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动员的气候资金不足1000亿美元(占全球需求不到2%) [4] - 美国"退群"可能导致私营部门气候融资信心不足,影响资金投入 [5] 国际标准与合作机制 - 中国与欧盟牵头编制的中欧共同分类目录(CGT)已被中国金融机构广泛用于境外绿色融资 [6] -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准则已被约40个国家和地区接纳,中国已出台"中国版ISSB准则" [7] - 建议推动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扩容,覆盖更多国家 [6] 绿色资产代币化(RWA)应用 - 区块链技术可实时追踪绿色资产环境数据(如减碳量),解决数据真实性和可追溯性问题 [12] - RWA有助于防范"洗绿"风险,提升资产流动性和绿色声誉,中国香港地区已开始推动相关实践 [12] - 协鑫能科等企业已布局绿色资产RWA [12]
绿色金融成效显:绿色评估+碳账户为企业低碳转型“贷”来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7-07 10:50
低碳转型金融支持 - 推动传统高排放行业低碳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直接作用 [1] - 河北衡水铁塔制造企业通过自建光伏电站和引进先进设备使每吨产品碳排放量降低20% [3] - 企业绿色转型面临资金压力 节能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3]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河北推出绿色金融产品 符合"绿色认证"企业可获得最高1000万元低息贷款 [5] - 电e金服平台提供低利率贷款和减免担保费用等优惠融资服务支持企业低碳转型 [5] - 河北利用大数据技术为节能减排企业精准画像 3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超1.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1.3% [7] 碳账户机制应用 - 浙江湖州上线"碳账户"平台 绿色信贷年均增长超40% [8] - 铝业企业因碳账户等级提升获得比市场平均低30个基点的优惠利率 [10][11] - 碳账户划分为绿色、蓝色和棕色三个等级 归集电力、燃气等核心能耗数据 [13] 转型金融成效 - 湖州绿色贷款占比达35.03% 建成21家碳中和银行星级网点 [15] - 累计提供565亿元低碳转型贷款 预计减少碳排放107万吨 [15] - 计划升级转型金融制度标准 编制企业、项目、技术三张支持清单 [17]
金融改革向“绿”行成果丰 中国已成全球最大绿色金融市场
证券日报网· 2025-07-07 10:45
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 绿色信贷余额从2014年不到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36 6万亿元 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每年近万亿元 绿色投融资总量超过每年5万亿元 [2] -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 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36 6万亿元 同比增长21 7% 远超各项贷款增速 [1] - 绿色金融产品日益丰富 除传统绿色信贷外 绿色债券 绿色保险等产品创新活跃 如湖州推出的"碳效贷""碳价贷""零碳车险"等 [2] 湖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果 - 湖州自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 累计形成74项全国首创性试点成果 绿色信贷年均增长41% 绿色信贷余额占全部贷款比重超33% 高于全国平均近20个百分点 [1] - 湖州发布《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实施方案》 启动政银协同工作机制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10家银行将共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 [1] - 湖州通过绿色金融改革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产业和项目 支持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如推动制造业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 [3] 政策支持与国际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引导金融支持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支持浙江湖州打造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 [3] - 浙江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引领 形成可复制的"湖州经验" 成功实践已推广至国内外多个地区 [3] - 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 绿色金融改革意义 -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能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产业低碳发展 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3] - 可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助力生态价值转化 为国际合作提供实践经验 [3] - 绿色金融整体呈现良性发展势头 方向明确 支持措施精准 规模快速增长 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能效不断提升 [2]
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20250707
东吴证券· 2025-07-07 09: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2025年6月30日至7月4日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进行跟踪,涵盖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成交及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1][2][3] 各部分总结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 本周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12只,规模约349.61亿元,较上周增加35.31亿元 [1] - 发行年限多为3年,发行人性质多样,主体评级多为AAA、AA +级,地域涉及多省市,债券种类丰富 [1]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额562亿元,较上周减少173亿元 [2] - 分债券种类成交量前三为非金公司信用债、金融机构债和利率债,分别为278亿元、218亿元和50亿元 [2] - 3Y以下绿色债券成交量最高,占比约84.85% [2] - 分发行主体行业成交量前三为金融、公用事业、交运设备,分别为265亿元、118亿元和17亿元 [2] - 分发行主体地域成交量前三为北京市、福建省、广东省,分别为172亿元、53亿元和52亿元 [2] 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折价成交幅度和比例均大于溢价成交 [3] - 折价率前三的个券为21天宁债( - 1.5595%)、Gc三峡k4( - 0.9110%)、22万科GN003( - 0.6334%),主体行业以金融、公用事业、建筑为主 [3] - 溢价率前四的个券为鲲鹏17A2(0.5052%)、25招商租赁MTN001(绿色)(0.3962%)、25吉电优(0.3858%)、25水能G1(0.2919%),主体行业以金融、公用事业、综合为主 [3]
国泰君安期货商品研究晨报:绿色金融与新能源-20250707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7 09: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镍上方弹性受限,镍价低位承压 [2][4] - 不锈钢库存轻微消化,钢价修复但弹性有限 [2][5] - 碳酸锂锂价上方承压 [2][11] - 工业硅以逢高布空思路为主 [2][15] - 多晶硅关注政策变动情况 [2][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镍和不锈钢 - 基本面数据:沪镍主力收盘价122,270,成交量111,042;不锈钢主力收盘价12,730,成交量102,164等多项数据 [5] - 宏观及行业新闻:3月3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或停止向美国出口镍;4月27日印尼CNI镍铁RKEF一期项目试生产;印尼某镍冶炼厂恢复生产;某冷轧厂6 - 7月停产检修;菲律宾镍业协会欢迎删除原矿出口禁令条款;印尼IMIP园区发现环境违规问题;印尼计划缩短采矿配额期限 [5][6][8] - 趋势强度:镍和不锈钢趋势强度均为0 [10] 碳酸锂 - 基本面数据:2509合约收盘价63,280,成交量347,729等多项数据 [12] - 宏观及行业新闻:SMM电池级碳酸锂指数价格上涨;2025年6月智利碳酸锂出口数量有增减变化 [13][14] - 趋势强度:碳酸锂趋势强度为 - 1 [14] 工业硅和多晶硅 - 基本面数据:Si2509收盘价7,980,成交量870,120;PS2508收盘价35,510,成交量516,583等多项数据 [16] - 宏观及行业新闻:隆基绿能为阿尔及利亚项目供应组件 [16] - 趋势强度:工业硅和多晶硅趋势强度均为 - 1 [18]
证券ETF(512880)上一交易日净流入超1.2亿元,金融行业资产重估优势获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7-07 09:48
非银金融行业展望 - 2025年二季度非银金融领域有望受益于较高的市场活跃度 成为结构性亮点之一 [1] - 央行修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 为区块链 数字货币等创新技术融合预留空间 [1] - CIPS参与者数量持续增长 原有规则在账户管理 流动性监管等细节上无法满足规模化需求 [1] - 修订响应国际金融治理新趋势 为对接数字人民币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奠定制度基础 [1] 金融开放与创新 - 央行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 包括发展自贸离岸债 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 [1] - 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 推动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五统一 一开放"框架优化信贷投向 [1] - 减少区域间监管差异 促进金融机构跨区域业务拓展 [1] -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1] 证券行业指数 - 证券ETF跟踪证券公司指数 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2] - 指数选取A股市场业务与证券公司相关的上市公司 反映证券行业整体表现 [2] - 成分股主要为国内各大证券公司 具有较高行业集中度和市场代表性 [2]
对话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加快转型金融标准落地 直面绿色资产投融资痛点
证券时报· 2025-07-07 02:18
中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发展 - 中国正在制定新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将在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发布,这将推动各地区、机构和企业编制新的低碳转型规划 [1] - 绿金委将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首批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和落地,并支持第二批转型金融标准编制工作 [1][6] - 目前绿色金融无法全面支持高碳行业转型,需构建转型金融框架引导社会资本,重点发展股权类转型金融产品如"转型基金" [1][6][7] 全球可持续金融现状与挑战 - 全球可持续投资规模达每年约3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绿色投资每年约1.2万亿美元,政府资金占比仅10% [2] - 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动员的气候资金不足1000亿美元,占全球需求不到2%,美国贡献占比不到10% [2] -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等行为可能削弱私营部门信心,导致气候融资投入减少 [3] 国际可持续金融合作与标准建设 - 中国与欧盟牵头编制的中欧共同分类目录(CGT)已被中国金融机构广泛用于境外绿色融资,未来将推动机制扩容覆盖更多国家 [4] -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准则已被约40个国家和地区接纳,中国出台"中国版ISSB准则"起引领作用 [5] 转型金融工具与技术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已编制煤电、钢铁等4个行业转型金融目录,另有7个行业在编,湖州市已发布第二版目录 [6] - 现有转型金融产品以债务类工具为主,需发展股权类工具如政府产业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 [6][7] - 区块链技术可应用于绿色资产代币化(RWA),解决环境数据追踪难题,增强资产流动性和防"洗绿"能力 [8]
二十年“两山”路金融之笔绘就绿色画卷——农行浙江省分行的绿色金融实践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6 23:39
绿水青山理念实践 -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从采矿转型为文创产业,村民通过加工石头工艺品实现增收 [1]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与乡村振兴 [1] - 农行浙江省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达6910亿元,较年初增加超940亿元 [1] 生态旅游发展 - 浙江云上草原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融合四季旅游与生态文旅 [2] - 项目三期将打造"仙侠小镇",结合夜游、灯光、演艺经济 [2] - 农行湖州安吉县支行为项目提供超9亿元授信,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与智慧旅游开发 [2] - 项目带动周边60余家民宿、农家乐发展,创造超6000个就业岗位 [3] 农业低碳转型 - 南浔世荣湖羊养殖场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农牧循环固碳,年减碳800吨 [4] - 农行创新"湖羊设施贷"支持改造,农场有机肥年销售收入达20万元 [4] - 农行湖州分行开发农业降碳速测方法,推出低碳转型贷款产品 [5] - 开展"稻蛙共养""跑道养鱼"等减碳模式探索 [6] 绿色制造支持 - 力聚热能公司获农行7500万元"绿企贷",研发超低氮燃气锅炉 [6] - 公司产品通过节能认证,获评国家"五星级绿色工厂" [6] - 农行通过"链捷贷"服务600-700家下游企业,总额度1亿元 [7] - 截至6月末农行浙江省分行支持近300户绿色核心企业建立供应链 [7] 循环经济推进 - 农行浙江省分行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能源转型、绿色制造贷款分别新增334亿元、37亿元、276亿元 [7] - 航天国华实现NMP废液循环利用,年处理能力7万吨 [8] - 农行提供1.46亿元贷款支持,包括2600万元"入园企业前期贷"和1.2亿元项目贷款 [8] - 再生材料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绿色产业,形成资源闭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