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产能过剩

搜索文档
晶阳机电IPO终止:递表2日收到警示函 业绩“变脸”已呈常态
犀牛财经· 2025-07-16 15:45
近日,浙江晶阳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阳机电")的北交所IPO审核状态变更为"终止"。这家5年前仅拥有3家客户的"神奇"公司,最终在光伏行业 的下行周期撤回了上市申请。 来源:北交所 晶阳机电成立于2017年,主要从事光伏及半导体行业晶体生产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硅料、硅片及半导体材料。该公司此次IPO拟 募投资金1.66亿元,计划用于年新增300套光伏单晶硅生长炉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晶阳机电的上市申请于2023年12月26日被受理。但仅过了2天,浙江证监局在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对晶阳机电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根据公告,晶阳机电存在以下问题:其一,该公司未按规定在挂牌期间披露存在的股权代持情形,也未在申请挂牌前解除还原;其二,该公司延迟披露与宁 夏旭樱签订价值1.19亿元的销售合同。 因上述行为违反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浙江证监局对晶阳机电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 信档案。 来源:浙江证监局 如果说"出师不利"只是为晶阳机电的IPO之路蒙上阴影,那么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的业绩下滑,则成 ...
新闻解读20250603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港股市场 - 内地市场 - 海外市场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港股市场 - 观点:香港市场虽在南下资金支援后恢复性上涨,但步步向上突破难度大 [1] - 论据:5月中旬后资金涌入结束疯狂状态回归正常,港股维持震荡趋势,资金层面支持力弱 [1] - 观点:港币对美元汇率影响港股市场表现 [2] - 论据:港币与美元联系汇率制须守住7.85边界,目前粘在该水平线说明资金有流出迹象、支撑力不足,若港币升值则资金支撑力可能回升 [2] - 观点:港股某些赛道向上突破概率不大 [3] - 论据:媒体报道的电池、新消费、医药等热点在2025年一季度或二季度初反应强烈,现处于较高位置,6月市场波动中这些赛道难向上突破 [3] 内地市场 - 观点:内地市场贵金属及珠宝品类涨幅居首,但市场热情度不高 [3][4] - 论据:市场热点多为事件性,持续性不足,无明显收获 [4] - 观点:市场支撑力不足,行业难有趋势性机会 [5][6] - 论据:政策层面到7月底总量政策难改观,产能问题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进展缓慢,价格战问题难解决 [5][6] 海外市场 - 观点:海外市场消息面混乱,处于关税扰动期,市场敏感焦虑 [7] - 论据:7月初美国关税豁免到期,仅与英国谈成贸易协定,其他在进行中 [7] - 观点:美元资产可能继续下跌,可等待更低位置进入 [8] - 论据:特朗普可能释放坏消息使市场怀疑美国债务问题失控,且美元资产反弹到高位无宏观经济转暖或政策走稳证据 [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港股市场可能跟随国际性资产如美元资产出现短期回调 [3] - 内地市场贵金属涨幅居首与乌克兰启用无人机战术造成俄罗斯重创话题有关 [4]
天洋新材(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15 03:22
业绩预告情况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800万元到-1,150万元,同比减少81%-160% [2][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预计为-645万元到-995万元,同比增加10%-42% [3][6] - 业绩预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 [4] 上年同期业绩 - 上年同期利润总额为550.2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41.66万元 [8] - 上年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09.50万元 [8] - 上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01元 [8] 业绩预亏原因 - 光伏封装胶膜收入同比下降约55%,因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低价竞争和负毛利行情 [8][9] - 公司主动缩减光伏封装胶膜接单量,但厂房及设备折旧仍按期计提,导致该业务板块亏损 [9] - 净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系上年同期基数较小所致 [9] 主营业务表现 - 热熔胶、电子胶、墙布业务经营稳定 [8] - 光伏封装胶膜业务受行业整体影响显著下滑 [8][9]
赛伍技术: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28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200万元到-7,000万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500万元到-7,500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48.7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38.53万元 [2] 业绩变动原因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和产业链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光伏胶膜产品价格下滑和光伏背板产品销量下降 [2] - 光伏业务营业收入下降,产品盈利水平承压 [2] - 新兴业务板块(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半导体材料)经营向好,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实现增长 [2] 公司应对措施 - 保持稳健的财务政策,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 [2] - 持续优化业务板块结构,完善产品组合,向平台化多元化企业发展 [2] - 未来将更好地应对周期性风险,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2]
国亮新材IPO:业绩可持续性、收入确认合规性连遭拷问
搜狐财经· 2025-07-14 15:13
公司概况 - 河北国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高温工业用耐火材料整体解决方案业务 提供耐火材料整体承包服务及产品 [2] - 公司北交所IPO申请于2023年6月获受理 交易所连续两轮问询关注业绩和收入确认合规性问题 [2][3]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耐火材料行业有2,000多家企业 生产规模分散 行业集中度低 市场竞争激烈 [4] - 公司在华北地区市场占有率不足5% 近80%主营业务收入来自河北省内 [4] - 行业处于减量发展和存量优化阶段 供需不平衡状况将长期存在 联合重组和低效产能退出机制尚未成熟 [5] 区域扩张与毛利率 - 公司战略立足河北省并向华东等区域扩张 但华东地区客户毛利率不足5% [5] - 交易所质疑河北省外毛利率偏低合理性 公司解释为区域经营策略所致 但存在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5] - 公司在河北省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但市场份额可能被行业龙头企业抢占 [5] 下游行业风险 - 耐火材料下游钢铁行业被列为产能过剩行业 公司揭示下游市场波动及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风险 [6] 收入确认问题 - 公司采用整体承包模式和直接销售模式 整体承包模式下按出钢量等合同条款确认收入 [7] - 报告期内结算单存在关键要素缺失:2021-2023年缺少签字/盖章涉及收入占比达4 80%-6 07% 2024年上半年降至1 52% [8] - 未列明出钢水量的收入占比从2021年26 72%升至2023年35 40% 2024年上半年骤降至0 31% [9] - 公司解释要素缺失原因为客户强势地位及用印流程繁琐 保荐机构认为内控有效且收入确认合规 [8][9] - 交易所追问书面留痕与实际出钢水量相符性 公司回复2022-2023年数据相符并完善内控流程 但未披露相关客户回款进度 [10]
*ST沐邦: 关于江西沐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7-14 00:09
营业收入确认与差错更正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减少83.24%,净利润亏损11.62亿元,业绩大幅下滑[2] - 公司对2024年前三季度会计处理进行两次差错更正,涉及玩具原料销售业务收入确认方法变更(总额法变净额法)及关联交易价格不公允部分冲减,影响金额分别为4,698.98万元和1,184.14万元[2] - 光伏业务收入24,159.71万元(占比87.17%),玩具业务收入3,554.41万元(占比12.83%),与业绩预告差异达7,088.02万元[4] 关联交易问题 - 子公司豪安能源向关联方共青城奇峰销售硅片单价高于市场价30-50%,交易金额3,178.54万元中1,184.14万元因价格不公允被冲减[5] - 关联交易未及时披露,共青城奇峰实际控制人与豪安能源原实际控制人存在近亲属关系[5] - 交易货物直接发往下游客户,豪安能源销售价与共青城奇峰终端销售价差异显著,缺乏商业实质[16] 会计政策变更 - 玩具原料ABS塑料销售业务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确认收入,调减收入4,698.98万元,因公司不承担存货风险且交易具有瞬时性[6] - 伟邦仓储因实际控制货物仍采用总额法,邦宝科技作为代理商采用净额法,体现收入确认原则差异[20] - 以往年度ABS塑料贸易规模较小(2021-2023年占比0.03%-0.42%),未进行追溯调整[23] 光伏行业经营困境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多晶硅、硅片等产品价格下跌60-80%,行业普遍亏损[27] - 豪安能源单晶硅片单价从2021年3.89元/片降至2024年1.60元/片,销量同比下滑53.7%[37] - 在建工程"10GW TOPCON光伏电池项目"进度42.27%,"5000吨硅提纯项目"计提减值9,565.74万元[27] 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82亿元,计提减值4,274.67万元,闲置资产3,126.99万元未计提减值[30] - 在建工程账面余额16.44亿元,其中"5000吨硅提纯项目"和"3GW硅棒项目"分别计提减值9,565.74万元和3,993.89万元[35] - 主要供应商交易金额与结算金额差异较大,因存在预付设备款及税差等因素[31]
国晟科技: 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2 00:26
光伏业务收入和毛利率 - 公司2024年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64亿元,同比增长113.12%,但毛利率为-0.50%,同比减少16.90个百分点[1] - 光伏组件及电池业务收入19.08亿元,同比增长125.03%,毛利率-0.82%,同比减少14.88个百分点[1] - 光伏电站EPC业务收入0.56亿元,同比下滑24.29%,毛利率10.44%,同比减少32.92个百分点[1]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连续中标国央企重大光伏项目,毛利率下滑与行业价格战和原材料价格下降趋势一致[10] 主要光伏业务合同情况 - 主要客户包括中国电建集团、中广核新能源等大型央国企,合同金额从1.21亿元至7.49亿元不等[3][4][5] - 合同价格区间为0.65-1.20元/W,部分特殊环境项目价格偏高(如盐雾环境项目0.78-0.93元/W)[3] - 海外订单价格呈下降趋势,如LuxorSolarGmbH订单从0.152欧元/W降至0.108欧元/W[4] - 产能利用率从Q1的30.59%提升至Q4的73.41%,影响单瓦分摊成本[3][4] 行业环境分析 - 2024年光伏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硅片降幅超50%,电池片降幅超30%,组件降幅超30%[7][8] - 同行业公司普遍亏损,隆基绿能毛利率-10.50%,天合光能毛利率4.30%,行业平均毛利率1.22%[9] - N型产品快速替代P型产品,老旧产能面临改造升级压力[8] - 全球新增装机600GW对应产业链产能超1,100GW,供需严重失衡[7] 园林业务表现 - 园林业务收入1.30亿元,同比增长116.24%,毛利率5.36%,同比增加116.24个百分点[11] - 主要项目包括海淀区南旱河滨水慢行景观工程(收入占比66.75%)等政府项目[13][14] - 收入增长源于南旱河项目施工进度加快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14] - 应收账款客户主要为政府单位,信用风险较低,坏账准备计提充分[17] 产能建设情况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9.68亿元,同比减少5.33%,计提减值准备3,708.62万元[18]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2.62亿元,同比增长98.16%[18] - 光伏业务固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主要因技术迭代和产能过剩导致资产经济绩效低于预期[18]
破产三次的昔日“光伏王”,再迎新主人
投中网· 2025-07-11 14:51
核心观点 - 弘元绿能与尚德签署五年合作经营协议,接管其经营管理权但不承担债务,被市场视为战略补足下游环节的"完美操作" [4][6][19] - 光伏行业正经历"破内卷"政策引导期,工信部座谈会后出现股价普涨,弘元绿能股价两日上涨近20% [5] - 尚德经历第三次破产重组,品牌价值和销售渠道成为弘元绿能主要收购动机 [23][26] 合作细节 - 合作模式:弘元绿能接管尚德除董事会/股东会外的全部经营管理权,顺风光电仍独立承担法律纠纷 [6] - 财务门槛:投资人需满足注册资本≥5亿元、净资产≥100亿元、负债率≤70%,弘元绿能三项指标分别为6.79亿元/118.84亿元/59% [8][9] - 产业协同:弘元绿能主营硅片与尚德的电池/组件业务形成产业链互补 [9] 公司战略 - 弘元绿能2022年起投资超460亿元布局一体化,2024年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为29GW/8.95GW/4.45GW [16][19] - 通过处置硅料资产回笼12亿元现金,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615天引发行业争议 [11][19] - 创始人杨建良采取极端过冬策略,2024年成功定增27亿元且毛利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10][14] 行业背景 - 2023年硅片行业出清,TCL中环通过满产策略将市占率从23.4%提升至30% [17] - 无锡政府推动光伏产业聚焦高价值环节,当地产业规模约1000亿元 [20] - 尚德历史:曾为全球第一组件商,因多晶硅合约失误和"双反"导致破产,2013/2023年两次重组失败 [24][25][26] 市场反应 - 投资者认为"接管非收购"模式可规避债务风险,保留品牌使用权 [6] - 弘元绿能应付账款达147.14亿元,较应收账款8.43亿元形成近140亿元差额 [11] - 二级市场看好其"最后一个倒下"的保守策略,但缺席行业自律公约引发负面评价 [10][11]
上半年净利预计“腰斩”,光伏胶膜龙头福斯特主业承压,电子材料难挑大梁
证券之星· 2025-07-11 10:5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4.73亿元,同比下降49.05% [2] - 扣非后净利润4.26亿元,同比减少52.65% [2] - Q2归母净利润约7197万元,同比下滑82%,扣非后净利润4813万元,同比直降87% [3] - 上半年盈利主要依赖Q1支撑,Q1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4.01亿元、3.78亿元 [3] 光伏业务 - 光伏胶膜2024年收入占比超九成,是核心收入来源 [3] - 2024年光伏胶膜销量28.11亿㎡,平均售价降至6.23元/㎡,营收同比下降14.54%至175.04亿元 [3] - 光伏背板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33.5%至1.01亿㎡,平均售价从8.79元/㎡降至6.01元/㎡ [4] - 光伏背板2024年营收6.07亿元,同比下滑54.26%,毛利率同比下滑5.18个百分点至4.32% [4] 行业环境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光伏树脂采购单价及光伏胶膜产品销售单价均下降 [3] - 2025年前5个月光伏新增装机量约198GW,5月单月装机量达93GW,同比增长388% [4][5] - 市场担忧下半年装机需求,第二季度末的抢装可能消耗下半年市场需求 [5] - 2025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预计没有增长 [5] 海外布局 - 光伏行业增长亮点在印度、中东、中亚、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6] - 2024年泰国和越南基地合计销售占比8.67%,预计2025年将达到20%左右 [6] - 公司计划2025年主要在泰国扩产,以抓住海外新兴市场的高速增长 [6] 电子材料业务 - 2024年电子材料板块营业收入7.37亿元,净利润4269万元 [7] - 公司是国产感光干膜龙头企业,产品覆盖行业头部企业,目标是将全球市占率从10%提升至20%-30% [7] - 感光干膜、FCCL和感光覆盖膜的市场空间预计超过200亿元,其中感光干膜产品市场空间近100亿元 [7] - 电子材料业务规模有限,难以对冲光伏业务下行及其他新业务亏损带来的压力 [8] 其他新业务 - 特种薄膜及投资上游原材料POE树脂等新业务发生亏损,预计减少本期净利润6226.29万元 [8]
福斯特: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49.05%
快讯· 2025-07-09 16:19
公司业绩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73亿元,同比减少4.55亿元,下降49.05%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6亿元,同比减少4.73亿元,下降52.65% [1] 行业影响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业绩下滑 [1] - 原材料光伏树脂采购单价和光伏胶膜产品销售单价均下降 [1] - 营业收入规模和综合毛利率因上述因素下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