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交通运输业
icon
搜索文档
超500亿人次!
新华网财经· 2025-10-29 14:04
新华社权威快报|超500亿人次!前三季度我国人员流动量持续增加 交通运输部10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506亿人次,同比增长3.1%;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32.5亿吨,同比增长 3.89%;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35.7亿吨,同比增长4.6%;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 行业经济运行稳的态势巩固延续、新的动能加快培育、发展韧性持续彰显,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来源:新华社 记者:叶昊鸣;海报制作:吴彬尔 关注" 新华网财经 "视频号 更多财经资讯等你来看 - 推荐 身份证换证高峰来了!最全攻略→ 往期 总票房,突破50亿! ■ IT Nck92 | 扫描二维码,关注新华网财经号 权 威 专 业 快 速 深 度 贝才 经 ■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超500亿人次!前三季度我国人员流动量持续增加
新华社· 2025-10-29 10:37
行业经济运行稳的态势巩固延续、新的动能加快培育、发展韧性持续彰显,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的发展态势。 记者:叶昊鸣 海报制作:吴彬尔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交通运输部10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 2025年前三季度 我国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 506亿人次 同比增长 3.1% 交通运输部10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506亿人次,同比增 长3.1%;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32.5亿吨,同比增长3.89%;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35.7亿吨,同比增长 4.6%;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6万亿元。 ...
前三季度陕西GDP同比增长5.3%
陕西日报· 2025-10-29 06:43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771.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1] - 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提质、向新向好的发展态势 [1] 农业生产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 [1] - 园林水果产量722.37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苹果产量357.77万吨,同比增长4.2% [1]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4%,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8% [1] - 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8% [1] 服务业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2] -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2] 固定资产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 [2] -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8%,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7%,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1.6% [2]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2.8% [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81.77亿元,同比增长6.1% [2] - 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6% [2]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8.8%,其中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3.1% [2] 对外贸易 - 货物进出口总额3780.78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出口增长14.8%,进口增长6.2% [3] - 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4%,占进出口总额比重为38.4% [3] - 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5.7%,占出口比重为85.7% [3] - “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2.6% [3]
前三季度GDP增长5.6%,首都经济成绩单预示了怎样的未来?
贝壳财经· 2025-10-27 21:24
今年以来,北京经济运行展现出超预期的韧性与活力,前三季度GDP增长5.6%,是2022年以来的次高 点。10月27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打好创新、改革和政策的"组合拳",实施更加精准的宏观调控,稳住重点产业、快速释放新质生产力动 能,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促进业态融合,引导供需形成良性循环,是激活经济"主引擎"的重要抓手。 四季度是决胜全年的关键。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四季度将重点实施六大专项行动,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完 成和"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 三季度北京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回顾今年三季度,首都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的态势,为 圆满收官打下坚实基础。前三季度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万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全国0.4个百 分点。 在投资方面,前三季度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完成全年目标进度80.4%、保持历史同期最 快;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重点产业投资增长39.6%、占比超三成,建安和设备购置投资占比首次 突破60%。 细分来看,前三季度工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三大优势行业,合计拉 ...
大国五年丨强国梦,从蓝图一步步走向现实
新华社· 2025-10-20 17:28
制造业 -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 [2] - 连续15年制造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2]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2] - 建成全球数量最多的5G基站 [2] 航天业 - 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并运营 [5] - “嫦娥六号”实现全球首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 [5] - “祝融号”火星车首次登陆火星 [5] - 载人航天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5] 交通运输业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7] - 高铁运营里程超过其他国家总和的两倍 [7]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位居世界首位 [7] 科技行业 - 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11] - 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占比全球第一 [11]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0位 [11]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8% [11] 教育行业 - 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15] -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 [15] - 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 [15]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 [15] - 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15] 文化产业 - 全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7046家 [17] - 公共图书馆数量达到3248个 [17] - 网剧、网文、网游等文化“新三样”在海外具有广泛影响力 [17] 海洋经济 -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19]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19]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19] - 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有14种新接订单量位居世界首位 [19] 金融业 - 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23]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23]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23] - 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及移动支付发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3]
10.17犀牛财经晚报:深圳水贝市场金饰克价突破1000元 多家银行开展长期不动户清理工作
犀牛财经· 2025-10-17 18:31
财政税收与市场活跃度 - 前三季度印花税收入3142亿元,同比增长34.5% [1] - 证券交易印花税达14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3.4% [1] - 9月新开融资融券账户20.54万户,创年度新高,环比增长12.24%,同比增长288% [2] - 截至9月末,市场融资融券账户总数达1529万户 [2] - 三季度末A股融资余额飙升至2.38万亿元,较二季度末的1.84万亿元单季度增长29.34% [2] 黄金市场动态 - 深圳水贝市场金饰价格突破每克1006元,较9月初的796元大幅上涨 [3] - 品牌周大福当日足金饰品报价达1279元/克 [3] - 老铺黄金宣布将于10月26日进行年内第三次产品提价 [3] - 老铺黄金股价报835.5港元/股,5日内涨幅超18% [3] - 上海期货交易所调整黄金、白银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4%,一般持仓交易保证金比例调整为16% [2] 科技与AI行业趋势 - AI推理需求导致Nearline HDD严重缺货,预计2026年大容量QLC SSD出货将出现爆发性增长 [4] - AI视频企业爱诗科技完成1亿元B+轮融资,年度经常性收入突破4000万美元,用户规模超一亿,产品MAU超1600万 [8] - 智谱AI解散商业化部门旗下60余人规模的产研中心 [5] - 英伟达CEO称由于美国出口管制,公司已100%退出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至0% [4][5]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 中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2024年回收利用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 [4] - 预计到2030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4] 公司股权与治理事件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与长江国贸的股份转让协议因生效条件未成就已终止,武汉市国资委入主交易暂告失败 [6] - 中科磁业实际控制人因私下签订《委托持股协议》未披露,收到浙江证监局警示函 [9] - 恒大地产集团武汉公司所持10.64亿元股权被冻结,冻结期限自2025年10月11日至2028年10月10日 [7] 公司业务与合作 - 永茂泰与国内某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执行器及关节零部件领域开展合作 [10] - 格力电器通报网络维权进展,某MCN公司因发布不实内容被判赔偿公司经济损失16万元 [6] - 山姆因销售不合格FILA牌滑板车和儿童产品被罚没1.9万余元 [5] 重大项目中标 - 新疆交建中标G217线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标段,中标价格5.56亿元 [11] - 高能环境联合中标遂昌县化工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改扩建工程,项目中标价5364.23万元,工期9个月 [12] 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 - 片仔癀前三季度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营业收入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 [13] - 神通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84.07%,营业收入13.02亿元,同比增长34.65% [14] - 萤石网络前三季度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12.68%,营业收入42.93亿元,同比增长8.33% [15] - 腾景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6380.25万元,同比增长15%,营业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28.11% [16] - 金石亚药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8660.55万元至1.07亿元,同比增长48.99%至83.95% [17][18] 金融市场表现 - 创业板指低开低走跌3.36%,全市场近4800只个股下跌 [19] - 沪深两市成交额1.94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69亿元 [19] - 防御性板块如燃气、银行表现活跃,电网、光伏等板块重挫 [19]
构建交运央企ESG评价体系:聚焦绿色能源与低碳转型:——A股央企ESG评价体系白皮书系列报告之九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16: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1][3][4]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是构建并完善针对交通运输行业中央企业的ESG评价体系,该体系在通用指标基础上,聚焦于绿色能源与低碳转型,并新增了行业特色指标[4][7][8] - 2025年被定义为A股强制ESG信息披露的元年,强制披露主体包括主要指数成分股公司等,未来范围有望扩大[7][10] -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其ESG政策围绕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多维度体系[7][8] 按目录章节总结 1. 交运央企ESG政策体系 - 国内交通运输领域ESG政策核心聚焦绿色能源替代与低碳转型,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绿色船舶等装备,优化运输结构(如“公转铁”、“公转水”),并推进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低碳化[8] - 政策体系旨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双提升,部分关键政策包括《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8][9] 2. 构建交运央企ESG评价体系 - 评价体系包含5类加分项和1类减分项,均为客观评价指标。加分项涵盖5个议题(重要性评估、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社会、公司治理),下设20个一级指标和54个二级指标,满分100分。减分项为“违法违规事件或处罚”,违反一条扣3分[4][11][23] - **环境议题**:满分16分,在通用指标外新增“绿色运输”特色指标(如绿色运输工具),依据是推动交通用能低碳多元发展的相关政策[4][12][13] - **社会议题**:满分22分,新增“安全运营”一级指标(下设安全运营基础设施),以反映企业对出行安全的责任,依据是交通运输行业安全事故后果严重性及相关规划要求[4][16][17] - **治理议题**:满分34分,新设“安全风险管理”(下设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设备检查、事故预防机制)和“供应链管理”(下设对供应商定期考核)两个特色指标[4][19][20][21] - **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为本系列新增议题,满分18分,与央企通用指标保持一致,涵盖气候治理、战略、管理及目标等方面[4][14][15]
构建交运央企ESG评价体系:聚焦绿色能源与低碳转型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17 15: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1]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旨在构建并完善交运行业央企的ESG评价体系,聚焦于绿色能源与低碳转型 [1][4] - 2025年是A股强制ESG信息披露的元年,被强制要求披露ESG报告的公司包括上证180指数、科创50指数、深证100指数、创业板指数成分股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 [9] - 交运行业ESG政策围绕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多维度体系,核心聚焦绿色能源替代与低碳转型 [4][10] - 交运央企ESG评价体系在通用指标基础上,新增了『绿色运输』、『安全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供应链管理』4个行业特色指标 [4][13]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1. 交运央企ESG政策:围绕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构建多维度体系 - 政策体系核心聚焦绿色能源替代与低碳转型,具体措施包括推广新能源汽车、绿色船舶,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融合 [10] - 着力优化运输结构,以“公转铁”、“公转水”为抓手发展多式联运,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效率与大宗货物绿色疏运比例 [10] -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推进绿色公路、港口等全生命周期低碳化,并配套建设充换电站、加氢站等设施 [10] - 技术创新方面,加速车路协同、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等技术攻关与标准落地 [10] 2. 构建交运央企ESG评价体系:聚焦绿色能源与低碳转型 - 评价体系包含5类加分项和1类减分项,均为客观评价指标,满分100分 [4][13] - 加分项包括5个议题:“重要性评估”(10分)、“环境”(16分)、“应对气候变化”(18分)、“社会”(22分)和“公司治理”(34分),共设20个一级指标和54个二级指标 [4][13][14][16][18][20][21][22][24] - 减分项为“违法违规事件或处罚”议题,包含3个二级指标,违反一条扣3分 [4][25][26] - “环境议题”新增行业特色指标『绿色运输』,重点关注绿色运输工具的使用 [4][15] - “社会议题”新增行业特色指标『安全运营』,以反映企业对出行安全所承担的责任 [4][18][19] - “治理议题”新设行业特色指标『安全风险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分别关注安全制度、设备检查、事故预防机制以及对供应商的定期考核 [4][21][22][23]
“人山人海”中呈现哪些特点
金融时报· 2025-10-15 09:25
假期旅游总体规模 -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年增加1.23亿人次 [1] - 假期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增加1081.89亿元 [1] 出行方式特征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自驾出行人数同比增长7.1%,占人员流动总量的79.8% [2] - 公路非营业性出行量增速最快,占所有出行方式的80%左右 [2] - 租车平台数据显示,适合多人出游的SUV、商务车车型订单同比增长1.6倍,有儿童座椅的租车订单同比增长1.7倍 [2] 跨境旅游趋势 - 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1634.3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20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1.5% [3] - 内地居民出入境916.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2.2%,外国人出入境143.4万人次,同比增长21.6% [3] - 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53.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9.8% [3] - 出境游签证服务预订同比增长近30%,中国游客目的地超过3000个城市,比今年“五一”假期增加近1200个城市 [3] 消费行为变化 - 假期折算人均花费为911元,较2024年的916元减少5元 [4] - 假期日均旅游收入同比有所减少,消费者更关注性价比 [4] - 国内非一线城市高品质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90% [4] - 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 [4] 零售消费亮点 - 受以旧换新补贴影响,智能家电销售额同比大幅提升14% [5] - 有机食品和中国文化相关的“国潮”服装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和14% [5] - 主要零售商和餐馆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7% [5] 其他行业表现 - 餐饮与零售消费温和增长,隐含趋势强于7至8月的餐饮增速 [6] - 电影票房表现相对平淡,弱于同期 [6] - 节假日数据呈现规律,春节和中秋国庆等大假期出现较强的虹吸效应 [6]
浙江省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浩孟赴每日互动考察交流
搜狐财经· 2025-10-13 16:49
公司合作与交流 - 浙江省交通集团高层考察每日互动公司并举行座谈 [1] - 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及高级副总裁等共同参与接待 [1] 公司业务与技术实力 - 公司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方面获得考察方赞赏 [3] - 公司在数据智能、数据要素产业化及公共数据价值开发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成效 [3] - 公司拥有"数据要素✖交通"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实践成果 [3] 具体合作成果与应用案例 - 双方合作推出"数智绿波"产品 实现总公里数达1538公里的绿波协调 整体车速提升20%以上 [3] - "数智绿波"推动杭州成为全国首个"全域绿波城市" [3] - 公司自2020年战略投资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后 双方业务与产研合作深化 [3] - 合作开发"高速障碍物预警系统"等新产品 实现"预警跑在报警前" [3] 行业趋势与未来合作方向 - 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 旨在破解投资决策与运营管理等环节的难点 [4] - 合作目标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品质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4] - 未来合作将深化领域 打造实用新技术与产品 服务公众美好出行 [4] - 公司以数据为驱动 以创新为引擎 探索智慧交通可能性 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