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工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8月中国散货船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43艘和10.3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10-24 11:36
散货船出口量价表现 - 2025年8月中国散货船出口数量为43艘,同比下降25.9% [1] - 2025年8月中国散货船出口金额为10.3亿美元,同比增长7.5% [1] 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及智研咨询整理 [1]
21对话|京东副总裁沈建光:内需困局,钥匙在“海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21:44
宏观经济政策驱动 - 财政政策显著加力成为稳增长主力,2025年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达7.66万亿元,发行进度超55% [2] - 政策重心历史性转向消费,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置于首位 [2] - 1-7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长9.3%,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大幅增长31.7%,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2] 消费市场表现与新趋势 - 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商品零售同比增长4.8%,显著高于去年全年的3.2% [3] - 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较去年翻倍 [3] - 京东平台大数据揭示四大消费新趋势:悦己健康消费(智能穿戴等销售额激增超100%)、国货潮牌、智能科技、银发经济 [1][3] 中美消费结构对比与潜力 - 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为39.9%,远低于美国的67.9% [4] - 中美商品消费占GDP比重均在22%左右,差距主要在于服务消费:中国服务消费占比为17.9%,不到美国45.8%的一半 [4][5] - 服务消费支出有更高比例转化为居民收入,产生更大乘数效应,形成良性循环 [6] 提振消费的政策建议 - 扩大并优化以旧换新政策,考虑将母婴用品等新品类纳入补贴范围 [6] - 加大对服务消费支持,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直接刺激旅游、健康、文体、餐饮等服务消费 [6] - 鼓励中高端消费,培育游艇经济、汽车改装和低空经济等新增长点,其中汽车改装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2000亿元 [6] 游艇经济的战略机遇与效应 - 游艇经济有望成为融合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消费的新引擎,推动产业从"精英俱乐部"走向大众化 [1][8] - 弥补高端制造短板:2024年中国游艇制造业总产值仅128亿元,出口额6亿美元,远低于意大利(46.4亿美元)等国 [9] - 释放服务消费潜力:中国游艇保有量约4.5万艘,泊位1.5万个,与美国1167万艘相比市场潜力巨大 [10] 游艇产业的带动效应 - 产业融合带来显著乘数效应:2022年意大利游艇产业对经济总贡献达277亿欧元,是其直接产值的2.7倍 [11] - 打造丰富就业生态:美国休闲游艇行业就业人数从2018年的69.1万增至2023年的81.2万 [12] - 推动基础设施升级:成功的游艇经济区能改善城市面貌,吸引投资、人才和高端会展活动 [13] 游艇经济发展建议 - 制定"游艇禁止和限制航行水域负面清单",大幅开放水域空间 [13] - 明确牵头部门,建立部际协调机制,改变"多头管理"现状 [13] - 鼓励分时租赁、共享游艇等大众化商业模式,规划游艇产业生态园区 [13]
重磅!任仲平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0-20 12:25
五年规划的战略意义 - 五年规划是公司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理解公司发展路径的关键密码 [4] - 公司通过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重大突破 [4] - 国内外学者认为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对全球发展理论具有创新性贡献 [4] 现代化成就 - 公司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5] - 公司用8年时间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 [5] - 公司致力于让14亿多人口一起迈向现代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5] 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转型 - 公司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1] - 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6430家 [11] - 公司构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12] 科技创新能力 - 公司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名 [11] - 公司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发人员总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11] - 公司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创新中心的跃升,成为新技术加速落地的催化器 [11] 碳市场建设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达7.14亿吨 [12]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270.61万吨 [12] - 两个市场通过碳抵消机制互补衔接,实现对减排主体的全覆盖 [12] 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 - 十四五时期中央下发约1594亿元补助资金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18] - 中央下发约600亿元补助资金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带动总投资1600亿元 [18] -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的2.56:1降至2024年的2.34:1 [19] 消费市场潜力 - 十四五时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60%左右 [20] - 公司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 [20] - 人民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20] 法治建设与营商环境 - 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第一次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 [24] - 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比重超九成 [24] - 公司施行外商投资法,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打造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的强磁场 [25] 对外开放成果 - 公司连续15年吸引外资超1000亿美元 [30] - 十四五时期实际使用外资累计7148.7亿美元,新设外资企业23.5万家 [30] - 外资企业贡献公司1/3进出口额、1/4工业增加值、1/7税收,创造3000多万就业岗位 [30] 一带一路建设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汇聚150多个国家的和平发展梦想 [32] - 该项目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32] - 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让东南亚有了高速铁路,让非洲有了首座塔式熔盐光热电站 [32]
2025年4月中国散货船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分别为60艘和10.31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10-19 12:33
散货船出口数量 - 2025年4月中国散货船出口数量为60艘 [1] - 出口数量同比增长20% [1] 散货船出口金额 - 2025年4月中国散货船出口金额为10.31亿美元 [1] - 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7.5% [1]
巴西政府宣布扩大对船舶工业投资
商务部网站· 2025-10-18 01:29
投资举措 - 恢复Enseada造船厂运营 [1] - 重启两家氮肥厂 [1] -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签订六艘溢油应急响应船租赁合同 [1] - 港口和机场部投资建造80艘渡轮 [1] 投资规模 - 预计投资总额达数十亿美元 [1] 政府参与 - 巴西总统卢拉出席活动庆祝投资重启 [1] - 总统府首席部长、矿能部长、港口与机场部长等高级官员陪同 [1]
最高法:40年来各级法院累计受理涉外海事案件8.8万件
南方都市报· 2025-10-11 13:16
海事审判发展历程 - 中国海事审判已走过40年历程 与改革开放和海洋事业共同发展 [1] -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发布规定 依法对我国管辖海域全面行使司法管辖权 [1] 服务海洋经济与航运业 - 2013年以来累计审理海上货物运输 海上保险 船舶碰撞 船舶修造等纠纷案件30余万件 [2] - 审理内河航运纠纷案件2.7万件 有效规范航运市场秩序并促进船舶工业发展 [2] - 依法审理港口作业 码头建设等纠纷案件5600余件 保障世界一流港口建设 [2] - 审理涉及海洋开发利用 海上风电工程 蓝色海洋牧场等纠纷案件1.3万余件 助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2] 海洋生态环境法治保障 - 妥善审结1743起美国康菲公司溢油污染系列案 [3] - 审结英国籍"达飞佛罗里达"轮 利比里亚籍"交响乐"轮 巴拿马籍"桑吉"轮等重大国际影响船舶油污损害案件 [3] - 自2022年"两高"联合发布司法解释以来 审理海洋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案件179件 [3] 国际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建设 - 40年来累计受理涉外海事案件8.8万件 涉及146个国家和地区 [1][3] - 越来越多外国当事人在争议与我国无实际联系情况下 主动选择在中国海事法院提起诉讼 [3]
今年上半年江苏沿海地区增长5.7%,超过1.25万亿元
扬子晚报网· 2025-09-29 23:00
当前,江苏正按照省委最新部署要求,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主要是先把"十四五"规划的目 标完成好,同时谋划好"十五五"发展思路:一是向"新"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产业(300832)创新深度融 合,提升海洋特色产业硬实力,夯实临港优势产业基本盘,锻造产业迭代升级"新引擎",这是高质量发 展的重中之重。 二是向"绿"发展。沿海最大的特色是绿色,强化生态环境问题全链条整治,进一步挖掘绿电资源优势, 加快打造一批零碳园区和绿色工厂,探索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推进新的绿色技术在沿海的深度应用,这 是我们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9 月29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活动第三场——"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期,全省召 开了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这是继去年沿海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可见江苏对 沿海地区发展高度重视。近年来沿海地区发展取得哪些成效,下一阶段有什么重点计划和打算?一起来 看看。 江苏省发改委介绍,"十四五"以来,沿海地区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特别是连续5年迈过5个千亿级台 阶,今年上半年沿海地区增长 ...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经济网· 2025-09-05 15:30
AI与智能硬件发展 - 一切硬件皆有AI的时代正在到来 几乎所有硬件都在被AI重新定义[1] - 到2027年AI与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新一代智能终端和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超90%[2] - 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惊艳全球 截至2025年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2] 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 需要加强以根原创为核心的AI生态建设 加大对底层技术研发的长期投入[3] - 2024年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落地 三新经济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2] - 人形机器人产业展现巨大潜力 从春晚表演到半程马拉松赛 再到世界机器人大会[3] 重大技术突破与核心创新 - 实现多个重大创新突破 包括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 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4] - 2024年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 增加约1900亿块[4] - 鸿蒙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 为1200多类产品提供智能中枢[4] 数字技术应用与普及 - 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技术让千年文明触手可及[5]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过1亿人次 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6]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建设数量和应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6] 数字经济发展与融合 - 数字适老服务水平提升 全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上线[7] - 即时零售 智能网联汽车 微短剧等数字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7] - 截至2024年底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建成1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80%制造业行业大类[7] 研发投入与人才储备 -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1.2万亿元 占GDP比重2.68% 规模3.6万亿元[8]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8] -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STEM专业毕业生每年超500万人 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8] 国家创新战略与目标 - 我国作为全球创新重要一极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正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9] - 创新驱动的中国号航船正在向科技强国目标阔步前进[10]
2025年6月中国船舶进出口数量分别为222艘和679艘
产业信息网· 2025-08-22 11:06
船舶贸易数据 - 2025年6月船舶进口数量222艘 同比下降66.8% [1] - 同期船舶进口金额0.92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918.6% [1] - 船舶出口数量679艘 同比增长31.8% [1] - 船舶出口金额44.75亿美元 同比增长23.7% [1] 行业数据来源 - 数据源自中国海关统计 [3] - 智研咨询进行整理分析 [3][4]
新一轮“海上风口”,江苏要抓住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22 07:16
国家海洋经济战略地位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规模达10.54万亿元 2024年上半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海洋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1] 江苏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 达10046.2亿元 占全省GDP比重7.3% 对省域经济增长贡献率7.5% [2][3] - 江苏拥有954公里海岸线和3.75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 处于长江经济带与沿海经济带T形交汇点 [2] 船舶工业领先优势 - 江苏船舶工业三大造船指标实现行业增加值380.8亿元 占全国总量27.8% 连续16年保持全国第一 [3] - 靖江市造船量自2021年起超过日本 全球每10艘新船中有1艘来自靖江 全国每5艘船舶中有1艘产自靖江 [3] - 扬子江船业集团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29亿元 净利润创纪录达42亿元 新接订单14艘 交付23艘 手持订单236艘排至2030年 造船毛利润率创新高达35% [4] - 江苏拥有70余家船舶海工上市公司 总市值约7435亿元 累计募集资金1809亿元 近三年研发投入总计418亿元 [3] 海洋新兴产业进展 - 江苏拥有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研制基地 盐城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占全国40%以上 [4] - 2024年江苏重点推进的十大海洋产业链全部实现稳定增长 涉海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4] 区域比较劣势分析 - 江苏海洋经济规模显著低于广东(突破2万亿元 占GDP14.1% 贡献率27.3%)、山东(18011.8亿元 占GDP18.3% 贡献率23.9%) [6] - 在长三角区域内低于福建(12547.3亿元 占GDP21.7%)、浙江(12012.4亿元 占GDP13.3%)、上海(11387亿元 占GDP21.1%) [6] - 主要短板包括深水良港稀缺 沿海南通/盐城/连云港城市能级不足 海洋传统产业比重过高 新兴产业规模偏小 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 [6][7] 沿海轴发展策略 - 江苏发布首个《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 构建"三纵三横三门户"格局 三门户包括连云港一带一路国际枢纽港/盐城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 [9] - 需建立省级沿海发展合作机制 推动通盐连三市差异化协同发展 形成一体化同城化共同体 [9][10] - 截至2024年底江苏涉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786家 同比增长58.8% 民营经济成为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