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等
搜索文档
主力资金丨尾盘主力资金大幅抢筹2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1-04 18:49
(原标题:主力资金丨尾盘主力资金大幅抢筹2股) 2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日(11月4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575.34亿元,其中创业板净流出258.43亿元,沪深300成份股净流出200.36亿 元。 行业板块方面,申万一级5个行业上涨,银行行业涨幅居首,达2.03%;公用事业、社会服务、环保和纺织服饰行业均小幅上涨。26个下跌行业 中,有色金属行业跌3.04%,居首;电力设备行业跌2.05%,医药生物、美容护理、基础化工和汽车等行业均跌超1%。 从资金流向来看,申万一级行业中,仅2个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轻工制造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居首,达1.05亿元;综合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4798.75万元。 29个主力资金净流出的行业中,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107.95亿元,居首;计算机、电子和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均超51亿元; 医药生物、机械设备、汽车和通信等行业净流出金额均超20亿元。 4只热门股遭主力资金大幅出逃 从个股来看,51股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其中14股净流入金额均超2亿元。 雪人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入4.95亿元,居首。盘面上,冰雪经济概念逆市活跃,雪人 ...
10月第4期: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加码
太平洋证券· 2025-11-03 22:47
核心观点 - 市场流动性整体转强,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合计净流入542.45亿元 [1][6]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上升,全A成交额达11.63万亿元,换手率升至9.63% [1][6] - 偏股型公募基金发行加速,上周新发规模为318.62亿元,较前一周的135.44亿元大幅上升 [2][7][18] 市场资金与交投活跃度 - 资金供给端表现强劲:偏股型基金新发318.62亿元,两融资金净流入292.12亿元,ETF净申购81.40亿元 [7] - 资金需求端情况:IPO融资规模为91.67亿元,再融资规模为58.02亿元 [1][6][7] - 市场微观交易结构显示换手率与成交额同步上升 [2][16] 国内流动性环境 -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12008亿元,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 [9][10] - 货币市场利率上行,R007与DR007利差缩小,表明金融机构间流动性未见明显分层 [1][9] - 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5bp,1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9bp,导致国债期限利差扩大 [1][9][13] - 中美利差倒挂程度加重,同时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预期为67.8% [1][9][14] 机构投资者行为 - 偏股型公募基金行业配置调整:加仓幅度前三的行业为电力设备(+0.55%)、医药生物(+0.23%)、计算机(+0.21%) [2][19][20] - 偏股型公募基金减仓幅度前三的行业为电子(-0.34%)、银行(-0.32%)、通信(-0.28%) [2][19][20] - 杠杆资金活跃度提升,两融资金净流入292.12亿元,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比例上升至11.75% [2][22] ETF与一级市场动态 - ETF市场资金流入,份额整体上升81.4亿份,其中宽基指数以沪深300ETF流入最多,行业中以证券ETF流入最多 [2][23][26] - 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活动:上周有4家企业进行IPO,融资规模91.67亿元;2家企业进行再融资,规模58.02亿元 [2][28] 产业资本活动 - 产业资本呈现净减持,上周重要股东减持规模为83.08亿元 [2][29][30] - 行业增减持分化: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基础化工为增持前三行业;电子、国防军工、通信为减持前三行业 [2][29][30] - 市场解禁压力:上周解禁规模为556.7亿元,解禁规模前三的行业为电子、银行、计算机 [2][32]
【盘中播报】8只A股跌停 通信行业跌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2:12
| 申万行业 | 行业涨跌(%) | 成交额(亿元) | 比上日(%) | 领涨(跌)股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传媒 | 2.18 | 311.53 | 8.71 | 荣信文化 | 20.00 | | 医药生物 | 1.68 | 634.19 | 3.06 | 三生国健 | 18.03 | | 电力设备 | 1.57 | 1603.08 | -7.46 | 力佳科技 | 24.19 | | 商贸零售 | 1.32 | 121.45 | 5.83 | 东方创业 | 10.05 | | 纺织服饰 | 1.22 | 73.75 | 10.12 | 嘉麟杰 | 10.14 | | 社会服务 | 1.21 | 57.90 | 5.91 | 安车检测 | 11.18 | | 农林牧渔 | 1.21 | 107.75 | -6.91 | 福建金森 | 9.98 | | 基础化工 | 1.13 | 501.68 | 2.70 | 沧州明珠 | 10.05 | | 计算机 | 1.10 | 875.97 | -1.51 | 福昕软件 | 15.08 ...
10月29日主力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7:43
市场整体表现 - 主要股指全线上涨,沪指上涨0.70%,深成指上涨1.95%,创业板指上涨2.93%,沪深300指数上涨1.19% [1] - 可交易A股中上涨个股2672只,占比49.19%,下跌个股2621只 [1] - 市场整体资金面呈净流入状态,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54.06亿元 [1] 主要指数资金流向 - 创业板主力资金净流入20.59亿元 [1] - 科创板主力资金净流出37.83亿元 [1] - 沪深300成份股主力资金净流入93.92亿元 [1] 行业表现与资金流向 - 申万一级行业中24个行业上涨,电力设备行业涨幅居首达4.79%,有色金属行业涨幅为4.28% [1] - 电力设备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规模最大,达161.32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59.97亿元 [1] - 电子行业尽管上涨1.16%,但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为65.40亿元 [1] - 通信行业和国防军工行业资金净流出显著,分别为47.36亿元和33.74亿元 [1] - 银行和食品饮料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为1.98%和0.56%,资金净流出分别为20.90亿元和19.52亿元 [1][2] 个股资金流向 - 全天资金净流入个股2050只,净流入超1000万元个股889只,净流入超亿元个股163只 [2] - 隆基绿能资金净流入最多,达21.92亿元,股价上涨10.00% [2] - 山子高科和工业富联资金净流入分别为21.43亿元和14.32亿元 [2] - 资金净流出超亿元个股130只,中兴通讯、兆易创新、中芯国际净流出规模居前,分别为18.48亿元、10.76亿元和9.22亿元 [2]
“申”挖数据 | 资金血氧仪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10-28 10:25
主力资金流向 - 近两周主力资金合计净流出2716.97亿元,无行业实现主力资金净流入 [5][7] - 主力资金净流出额前三的行业为电子(-425.02亿元)、电力设备(-375.46亿元)和有色金属(-296.14亿元) [5][8] 融资融券数据 - 当前市场融资融券余额为24510.45亿元,较上期上升0.22%,其中融资余额24339.24亿元,融券余额171.21亿元 [5][9] - 本期两融日均交易额为2263.96亿元,较上期下降18.10%,其中融资日均净买入2254.46亿元(下降18.23%),融券日均净卖出9.51亿元(上升31.72%) [5][13] - 近两周融资净买入前三的行业为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和医药生物;融券净卖出前三的行业为医药生物、非银金融和计算机 [5] 市场涨跌情况 - 近两周全市场下跌家数高于上涨家数 [5] - 涨幅前三的行业为银行、煤炭和通信,跌幅前三的行业为基础化工、农林牧渔和汽车 [5][22] 市场强弱分析 - 近两周全部A股强弱分析得分为4.91,沪深300得分为4.59,创业板得分为4.91,科创板得分为4.33,均处于中性区间(低于5) [5][26][27] 市场综合诊断 - 综合测量结果为“偏低”,表明市场相对较弱 [6] - 短期来看,科技成长板块调整或已接近尾声,中期仍看好科技成长引领市场 [6] - 后续可关注AI、机器人、半导体、港股科技等方向 [6]
国金证券:市场交易热度与波动率均回落 杠杆资金整体回流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07:57
市场交易热度与波动 - 上周市场整体交易热度继续回落,房地产、纺服、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银行、煤炭等板块的交易热度均处于80%分位数以上 [1][3] - 各类主要指数的波动率均回落,通信、电子的波动率处于80%历史分位数以上 [3] - 龙虎榜买卖总额继续回落,但龙虎榜买卖总额占全A成交额之比有所回升,煤炭、建材、石油石化等板块龙虎榜买卖总额占比相对较高且仍在上升 [8] 机构行为与资金流向 - 主动偏股基金仓位有所回落,主要加仓通信、电子、计算机等板块,主要减仓家电、银行、食品饮料等板块 [9] - 北上资金活跃度回落,整体继续净卖出但节奏上存在明显反复,经历“净买入-净卖出-净买入”过程,可能主要净买入有色等板块,净卖出电子、非银等板块 [1][6] - 两融活跃度小幅回升,上周两融净买入270亿元,主要净买入电子、通信、非银等板块,净卖出汽车、有色、机械等板块 [7] - ETF被整体净赎回且以个人ETF为主,与券商、上证50、红利等相关的ETF被主要净申购,与创业板指、沪深300、中证A500等相关的ETF被主要净赎回 [9][10] 行业调研与盈利预测 - 电子、医药、有色、通信、机械等板块调研热度居前,消费者服务、轻工、化工、钢铁、有色等板块的调研热度环比仍在上升 [1][4] - 全A的2025年及2026年净利润预测继续同时被上调,金融、有色、机械、煤炭、电新等板块2025年及2026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 [5] - 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指的2025年及2026年净利润预测均被上调,中证500的2025年预测被下调而2026年预测被上调 [5] 宏观流动性环境 - 上周美元指数回升,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有所收敛,10年期美债名义利率不变而实际利率回落,通胀预期回升 [2] - 离岸美元流动性有所宽松,国内银行间资金面均衡偏松,期限利差(10Y-1Y)收窄 [2]
证监会四天点名3家退市公司,信号很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7:47
监管趋势与核心观点 - 四天内三家已退市公司(中国中期、江苏阳光、富通信息)接连被监管部门立案或处罚,释放“退市不免责”的明确信号 [1][3] - 监管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追责链条正不断延伸与压实,退市并非监管终点,“以退促治”是制度深化的核心目标 [1][7] - 行政、民事、刑事相结合的“三罚联动”全链条追责体系正加速构建,成为处置严重违法违规公司的新常态 [1][8] 退市公司处罚案例详情 - 江苏阳光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信息披露违规被合计罚款330万元,其中公司被罚200万元,时任董事长被罚50万元 [1][5] - 江苏阳光资金占用具体包括:向控股股东支付1.7亿元土地转让款因交易未完成形成占用,以及控股股东子公司逾期未支付2.61亿元应收账款 [4][5] - 中国中期与富通信息均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正式立案调查,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1][5] 富通信息具体违规问题 - 信息披露严重滞后:未及时披露累计金额达1.56亿元的诉讼仲裁、53个银行账户被冻结、4家重要子公司停工停产等情况 [6] - 财报数据失实:2023年多期报告存在会计差错,业绩预告净利润与审计结果差异幅度达98%且未及时修正 [6] - 关联交易与内控缺陷:形成大额预付款项交易真实性存疑,2023年内部控制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 [6] 退市制度深化与市场影响 - 退市制度持续深化,2021年至2025年9月间A股强制退市公司已达178家,超过改革前退市公司总数的两倍 [1][7] - 在“占用必偿还”原则下,已有约8家公司完成实质性整改,合计清收被占用资金80亿元 [7] - 自2024年初至2025年8月31日,证监会已对67家退市公司启动违法调查,对其中46家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总计12.46亿元 [8] 民事与刑事追责进展 - 2024年以来,证监会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信息披露犯罪的退市公司超过30家 [9] - 民事赔偿机制同步完善,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助力投资者维权 [9] - 在深市主板退市公司大安堂资金占用案中,通过代位诉讼实现全额追偿,占用方共支付本息5.72亿元 [9]
退市不是“安全区”!四天罚三家,退市公司的“紧箍咒”越念越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20:07
监管动态与案例 - 四天内三家已退市公司(中国中期、江苏阳光、富通信息)接连被监管部门立案或处罚,释放“退市不免责”的明确信号 [1][4] - 江苏阳光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信息披露违规被合计罚款330万元,其中公司被罚200万元,时任董事长被罚50万元 [1][4][7] - 中国中期与富通信息均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正式立案,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1][4] 具体违规行为分析 - 江苏阳光核心问题为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包括支付1.7亿元土地转让款因交易未完成形成占用,以及控股股东子公司逾期未支付2.61亿元应收账款 [5][6] - 江苏阳光另一问题是信息披露违规,未及时披露重大资金占用问题导致虚假陈述,实控人个人情况重大变化未告知导致定期报告出现重大遗漏 [6] - 富通信息被指存在信息披露严重滞后(未及时披露累计1.56亿元诉讼、53个银行账户被冻结、4家重要子公司停工停产)、财报数据失实(2023年多期报告会计差错,业绩预告净利润差异幅度达98%)、关联交易与内控缺陷等问题 [7][8] 退市制度与追责趋势 - 退市制度持续深化,市场出清速度加快,2021年至2025年9月强制退市公司达178家,超过改革前退市公司总数的两倍 [1][9] - 监管追责力度同步加大,自2024年初至2025年8月31日,证监会已对67家退市公司启动违法调查,对其中46家作出行政处罚,罚没款总计12.46亿元 [10] - 追责链条正从行政处罚向“三罚联动”体系延伸,2024年以来证监会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信息披露犯罪的退市公司超过30家,民事赔偿机制亦在完善 [10][11] 资金占用整改成效 - 在“占用必偿还”原则推动下,已有约8家因资金占用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完成实质性整改,合计清收被占用资金80亿元 [9] - 江苏阳光在退市后已在监管督促下全额归还控股股东占用的1.7亿元资金及利息 [5][9]
行业轮动周报:预先调整下大盘很难再现四月波动,融资资金净流出通信-20251013
中邮证券· 2025-10-13 17:14
根据研报内容,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25]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价格动量原理,通过计算行业的扩散指数来捕捉行业趋势,选择趋势向上的行业进行配置[25][3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详细描述扩散指数的具体计算过程和公式 2. **模型名称: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32][38] * **模型构建思路**:基于分钟频量价数据,利用GRU(门控循环单元)深度学习网络生成行业因子,以把握交易信息并进行行业轮动[32][3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GRU网络的具体结构、输入特征、训练过程以及行业因子生成的详细步骤和公式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扩散指数行业轮动模型**[30] * 本周平均收益:2.59%[30] * 本周超额收益(相对中信一级行业等权):0.70%[30] * 10月以来超额收益:-0.37%[30] * 2025年以来超额收益:4.60%[30] 2. **GRU因子行业轮动模型**[36] * 本周平均收益:2.88%[36] * 本周超额收益(相对中信一级行业等权):1.01%[36] * 10月以来超额收益:1.67%[36] * 2025年以来超额收益:-6.55%[36]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行业扩散指数**[27] * **因子构建思路**:用于衡量行业价格趋势强度的指标[25][2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行业扩散指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和公式 2. **因子名称:GRU行业因子**[33]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GRU深度学习模型从分钟频量价数据中提取出的,用于表征行业未来表现的合成因子[32][33][3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报告未提供GRU行业因子的具体计算方法和公式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行业扩散指数和GRU行业因子独立的因子测试结果,如IC值、IR等)
A股市场运行周报第61期:偏多震荡相互拉扯,战略认慢牛、战术细操作-20251008
浙商证券· 2025-10-08 11:05
核心观点 - 报告对A股市场持战略看多态度,认为市场处于系统性慢牛途中,战术上建议细化操作[1] - 预计节后A股开盘大概率呈现震荡格局,上证指数可能有两种运行路径:直接突破前高或先区间震荡再突破[1][3] - 行业配置建议绝对收益资金关注券商和地产板块,相对收益资金在科技板块内采取“高切低”等三项对策[1][4] 上周行情概况 - 主要宽基指数多数收涨,权重指数上证、上证50、沪深300分别上涨1.43%、1.63%、1.99%[11][44] - 成长指数中证500、中证1000、国证2000分别上涨2.37%、2.40%、1.86%,双创指数创业板指、科创50分别上涨2.75%、3.06%[11][44] - 中信一级行业25涨5跌,有色板块大涨7.11%,电新、军工、电子、计算机分别上涨4.24%、3.66%、2.69%、2.68%[14][45] - 周期风格基础化工、钢铁、房地产分别上涨3.54%、3.18%、2.85%,红利风格银行、煤炭、石油石化分别下跌1.25%、0.93%、0.49%[14][45] - 市场情绪方面,上周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2.17万亿元,略低于上上周的2.30万亿元[17] - 资金流向方面,最新两融余额数据为2.43万亿元,较上周的2.42万亿元略有提升[26] 量化指标分析 - 动态估值布林带模型显示主要指数估值基本合理,创业板指PE-TTM为45.44,处于52.75%分位数,估值水位较低[35][36] - 下跌能量模型显示市场主要指数下跌能量处于正常水平,尚未触发下跌信号[38] 上周行情归因 -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重大问题[2][42] - 9月PMI连续两个月上升至49.8%,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2][42] 本周行情展望 - 国庆期间外盘欧美、日韩整体上涨,港股、A50指数小幅下跌,预计A股节后开盘大概率是震荡格局[1][3][46] - 双创指数和权重指数之间的“拉扯”未分胜负,券商板块走势仍有变数,上证指数可能直接突破前高或先区间震荡[3][46] - 双创指数短期获利回吐压力较大,需关注上升趋势线或重要均线得失,科技板块内部轮动应高度关注[3][46] 行业配置建议 - 绝对收益资金重点关注有补涨需求的券商板块,尤其是年线附近品种,同时盯紧走势稳健、利好频出的地产板块[1][4][46] - 相对收益资金针对双创指数高风险高收益特征采取三项对策:以趋势线或均线为依据、区分中短仓位、科技板块内“高切低”[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