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母机
搜索文档
别只盯着AI了,下一个“硬科技”风口:工业母机
36氪· 2025-09-08 07:47
行业概述与市场现状 - 工业母机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基础和国家制造业竞争力体现 被称为工业品制造"心脏" [1] - 中国是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和消费国 2024年市场规模达7128.86亿元 较2019年6313.62亿元实现增长 预计2029年将突破8000亿元 [1] 政策催化与标准建设 - 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设定2026年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和国际标准转化率90%的目标 [2] - 构建覆盖6大层次34大类的全产业链标准框架 包括基础通用、设计配套、制造装备等环节 [2] - 采用"标准前置"模式 要求国家重大专项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立项时同步布局标准研制 [3] - 首次将碳排放核算、能效等级和工控安全纳入强制要求 [3] 市场表现与企业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8% 利润总额增长9.4% 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3] -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3.5% 行业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3] - 多家企业净利润增速超30% 其中华东数控净利润同比暴涨140.53% 乔锋智能、创世纪、国盛智科分别增长56.43%、47.38%和32% [3] 投资逻辑一:国产替代 - 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20% 预计2030年将跃升至60% 存在巨大替代空间 [4] - 国产设备价格比进口设备低30-50% 具备明显价格优势 [4] - 科德数控五轴机床加工精度达纳米级 华中数控9型AI数控系统实现全空间精度补偿 秦川机床磨齿机精度达0.001毫米 [4] 投资逻辑二:新兴需求爆发 -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带动大型五轴龙门加工中心需求 电池、电机壳体等零部件加工成为新增长点 [5] - 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 精密减速器、丝杠等零部件加工需要微米级精度设备 预计2029年带动相关设备需求超100亿元 [5] - 低空经济领域eVTOL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带动增减材复合加工装备需求 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达5800亿元 [6] 技术发展与产业链协同 - 工业母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技术深度融合 能效水平显著提升 [4][5] - 整机企业与部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科德数控与昊志机电在电主轴领域合作 汉江机床与华中数控在数控系统领域协同创新 [4] 重点关注方向与趋势 - 五轴联动等高端数控机床厂商技术壁垒高且替代空间大 [7] - 数控系统、主轴等核心部件企业突破卡脖子环节且盈利能力增强 [7] - 专注新能源、航空航天领域的专用设备商受益新兴需求爆发 [7] - 智能制造与工业母机深度融合 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 [7] - 新材料加工带来设备升级需求 包括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 [7] - 国产设备出海机遇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市场拓展 [7] 关键节点监测 - 政策落地节奏:专项贷款、税收优惠是否在Q4集中出台 [8] - 产能释放:科德、海天等新产线2025年投产后业绩弹性 [8] - 出口拓展:人民币汇率低位下性价比优势推动出口增长 [8] 企业筛选标准 - 研发投入占比超过5% 拥有核心专利技术 [8] - 下游客户优质 现金流健康 管理层专业专注 [8] - 订单饱满且业绩确定性强 [8]
别只盯着AI了!下一个“硬科技”风口:工业母机
格隆汇APP· 2025-09-07 16:16
行业概述与市场现状 - 中国工业母机市场规模从2019年6313.62亿元增长至2024年7128.86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8000亿元 [1] - 中国长期稳居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及消费国,行业在政策与市场双重催化下焕发新生 [1] -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7.8%和9.4%,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3.5% [2] 政策支持与标准建设 - 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2026年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国际标准转化率90% [1] - 构建覆盖6大层次、34个大类的全产业链标准框架,包括基础通用、设计配套、制造装备等 [1] - 政策要求国家重大专项立项时同步布局标准研制,验收时同步发布标准,首次将碳排放核算、能效等级等纳入强制要求 [2] 企业业绩表现 - 上半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改善,多家企业净利润增速超30% [2] - 华东数控净利润同比暴涨140.53%,乔锋智能增长56.43%,创世纪增长47.38%,国盛智科增长32% [2] 国产替代进程 - 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20%,预计2030年将跃升至60% [3] - 国产设备价格比进口设备低30-50%,技术突破支撑替代加速 [3] - 科德数控五轴机床加工精度达纳米级,华中数控9型AI系统实现全空间精度补偿,秦川机床磨齿机精度达0.001毫米 [3] 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 行业实现从"能用"到"好用"跨越,精度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4] - 工业母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技术深度融合,能效水平显著提升 [4] - 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整机与部件企业共同攻关核心技术 [4] 新兴需求驱动 -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带动大型五轴龙门加工中心需求 [4] - 人形机器人产业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750亿元,带动加工设备需求超100亿元 [5] - 低空经济领域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5800亿元,eVTOL推动增减材复合加工装备需求 [5] 投资方向与关注重点 - 重点关注五轴联动高端数控机床厂商、数控系统等核心部件企业、新能源/航空航天专用设备商 [6] - 三大趋势: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新材料加工设备升级、国产设备出海机遇 [5] - 紧盯政策落地节奏、2025年产能释放、人民币汇率低位推动出口增长 [7] 企业筛选标准 - 研发投入占比超5%,拥有核心专利技术,下游客户优质 [7] - 订单饱满,业绩确定性强,现金流健康,管理层专业专注 [7]
别只盯着AI了!下一个“硬科技”风口:工业母机
格隆汇APP· 2025-09-07 15:57
市场现状与规模 - 中国稳居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及消费国 2024年工业母机市场规模达7128.86亿元 较2019年6313.62亿元增长12.9% 预计2029年突破8000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13.5% 机械工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7.8%和9.4% 显著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6] - 行业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多家企业净利润增速超30% 其中华东数控净利润同比暴涨140.53% 乔锋智能 创世纪 国盛智科分别增长56.43% 47.38%和32% [6] 政策支持 - 2026年计划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构建覆盖6大层次34大类的全产业链标准框架 [4] - 政策要求国家重大专项同步布局标准研制 采用"标准前置"模式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5] - 首次将碳排放核算 能效等级 工控安全纳入强制要求 纵向贯通材料部件整机集成 横向联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6] 投资逻辑与技术进步 - 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20% 预计2030年跃升至60% 国产设备价格比进口低30-50% [8] - 科德数控五轴机床加工精度达纳米级 华中数控9型AI系统实现全空间精度补偿 秦川机床磨齿机精度达0.001毫米 [8] - 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 科德数控与昊志机电在电主轴领域合作 汉江机床与华中数控在数控系统领域协同创新 [8] 新兴需求增长 -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带动大型五轴龙门加工中心需求 电池 电机壳体等零部件加工成为新增长点 [9] - 人形机器人精密零部件加工需微米级精度设备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750亿元 带动加工设备需求超100亿元 [9] - 低空经济领域eVTOL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带动增减材复合加工装备需求 2024年核心产业规模预计5800亿元 [10] 未来趋势与关注方向 - 重点关注智能制造与工业母机深度融合 新材料加工设备升级 国产设备出海三大趋势 [12] - 投资布局聚焦五轴联动高端机床厂商 数控系统主轴等核心部件企业 新能源航空航天专用设备商 [12] - 紧盯政策落地节奏 产能释放(科德 海天等新产线2025年投产) 出口拓展三大节点 [13]
各地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上海证券报· 2025-09-06 04:25
宁波绿色石化集群 - 宁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 其中石油加工行业增速达15.6% 远超工业平均水平 [1] - 石化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炼化技术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污染物排放 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和海外市场拓展 [1] 浙东工业母机集群 - 集群集聚2000多家规上企业 2023年实现产值近2800亿元 [1] -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在数控系统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突破技术瓶颈 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国产替代 [1] 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 - 柯桥区印染行业1至4月实现产值192.5亿元 同比增长9.6% [2] - 迎丰科技投资逾10亿元新建智能化"未来工厂" 引入智能印染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 提升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 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 - 集群总产值超900亿元 累计培育19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 台州农机产业链企业超3000家(占全省40%以上) 永康拥有1650多家农机制造企业 [3] - 3D轨道和无人机等农机产品占全国70%以上 企业针对丘陵山区地形研发专用装备 [3] 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路径 - 建设世界级集群需聚焦四大方向:重点领域世界领先产业建设 跨区域产业协同 跨产业链集群协同 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互融 [3] - 计划以80个国家级集群为主体 到2030年培育10个世界级集群 到2035年培育20个世界级集群 [4]
工业母机概念股震荡走高
第一财经· 2025-09-05 11:59
公司股价表现 - 华东数控和秦川机床股价双双涨停 [1] - 联赢激光、伊之密、日发精机、海天精工、华中数控、山东威达等公司股价跟涨 [1]
恒而达携手西北工业大学推进专用螺纹磨床国产化专机化验证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7:46
技术合作项目 - 恒望科技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技术开发合同 合作开展行星滚柱丝杠专用螺纹磨床设备性能验证技术项目 [1] - 行星滚柱丝杠是人形机器人关节核心部件 研究团队将建立内外螺纹磨削仿真模型并研究设计参数与加工参数的相互关系 [1] - 通过关键零件试制与测试验证机床磨削性能 效率及精度一致性等技术指标 [1] 战略布局与产业整合 - 公司瞄准工业母机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持续布局高端制造业场景应用和国产替代机遇 [2] - 2025年5月全资收购德国SMS Maschinenbau GmbH 设立欧洲研发设计中心聚焦行星滚柱丝杠/滚珠丝杠核心技术 [2] - 推进SMS螺纹磨床国产化及专机化战略 实现欧洲技术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的布局 [2] 产学研协同创新 - 西北工业大学承担10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其大推力行星滚柱丝杠副传动技术已在多型装备实现应用转化 [2] - 合作聚焦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需求 是制造企业与高校前沿科技的系统性对接 [3] - 整合校企及德国SMS资源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联合技术攻关等深度合作 [3]
高技术制造业宏观周报: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继续回升-20250904
国信证券· 2025-09-04 13:44
行业指数与景气度 - 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A录得0.2[1][12] - 国信周频高技术制造业扩散指数B为52.2,较上周继续回升[1][12] - 动态随机存储器价格上升0.033美元至1.9200美元,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上升[2][4][12][14] - 六氟磷酸锂、丙烯腈、6-氨基青霉烷酸等价格持平,新能源、航空航天、医药、计算机行业景气度不变[1][2][12][14] 产品价格与产能 - 6-氨基青霉烷酸价格持平于190元/千克[2][14] - 丙烯腈价格持平于8250元/吨[2][14] - 六氟磷酸锂价格持平于5.58万元/吨[2][14] - 亿纬锂能固态电池基地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制造能力[3][1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2026年基本建立标准体系,2030年全面形成[2][14]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00Wh/kg,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高端装备领域[3][15]
英大证券晨会纪要-20250903
英大证券· 2025-09-03 10:30
核心观点 - 市场短期或维持高位窄幅震荡 短暂技术性回踩后中期仍有望向上突破 操作上建议适当防御并对持仓进行动态优化[2][10][11] A股市场表现 - 周二沪深三大指数集体调整 上证指数下跌0.45%至3858.13点 深证成指下跌2.14%至12553.84点 创业板指下跌2.85%至2872.22点 科创50下跌2.13%至1328.28点[5] - 两市成交额28750亿元 其中上证成交12227.78亿 深证成交16522.14亿 创业板成交8038.44亿 科创50成交900.62亿[5] - 行业板块分化明显 珠宝首饰 银行 贵金属涨幅居前 通信设备 半导体 电源设备 电子元件等科技板块跌幅居前[4] - 概念股方面 机器人执行器和工业母机概念活跃 CPO F5G 高宽带内存等科技概念回调[4] 板块表现分析 - 银行等高股息率个股走强 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持续获得资金青睐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具备配置价值[6] - 贵金属板块连续上涨 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地缘政治摩擦 全球央行购金 美元走弱及通胀压力等多重因素驱动[7][8] - 工业母机概念股表现活跃 2021年四季度以来多次获得政策支持 包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等税收优惠政策[9] 市场趋势研判 - 短期市场动能减弱 面临技术性回踩压力 但周线月线级别仍保持多头排列 中长期上行趋势未改[2][10] - 市场情绪维持较高热度 但板块分化加剧 赚钱效应较差 预计将维持高位窄幅震荡格局[2][4][10] 操作策略建议 - 持有有业绩支撑且形态良好的真成长龙头个股[3][11] - 降低近期涨幅过大且缺乏基本面支撑标的的风险敞口[3][11] - 关注有业绩支撑的低估值板块和防御性板块 调整充分的白马股龙头有望重获资金青睐[3][11]
万和财富早班车-20250903
万和证券· 2025-09-03 09:38
核心观点 - 市场整体呈现放量调整态势 三大指数均下跌 中小盘股领跌 但大市值权重股相对抗跌 短期市场预计继续震荡完成筹码置换 上行趋势尚未被证伪但博弈难度增加 [12][13][14] - 资金从近期涨幅较大的泛科技方向流向低位题材 如减速器 银行等板块表现较强 而通信设备 CPO 芯片 人工智能等板块资金流出明显 [12][13][14] - 政策层面持续推动人工智能 林草宽带 工业母机等产业发展 相关配套文件将出台 为相关领域带来长期发展机遇 [5][6] 宏观政策动向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 以深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5][6]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设的通知》 旨在推进林草行业宽带网络建设 [5][6] - 国家标准委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以标准引领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5][6] 行业投资机会 - 华为发布新款三折叠手机 产业链迎来投资机会 相关公司包括斯迪克(300806)和东睦股份(600114) [7][8] - 工业母机产业因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获得发展动力 相关公司包括华东数控(002248)和海天精工(601882) [7][8] - 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研发成功 开启光电集成新纪元 相关公司包括跃岭股份(002725)和锐科激光(300747) [7][8] 上市公司动态 - 成都华微(688709)成功发布4通道12位40G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模数转换器)产品 [9][10] - 科达自控(831832)与宇树科技等签订《矿用多足特种机器人研究室共建协议》 共同研发矿山具身智能机器人 [9][10] - 错威特(688693)与北京七星华创微电子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功率半导体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9][11] 市场表现分析 - 2025年9月2日 两市成交额28750亿元 较前一日增加1250亿元 大盘资金净流出2035.82亿元 [12][13] - 上证指数收盘3858.13点 下跌0.45% 深证成指收盘12553.84点 下跌2.14% 创业板指收盘2872.22点 下跌2.85% [4][12][13] - 市场上涨家数1063家 下跌家数3983家 42家涨停 18家跌停 涨停集中在减速器等板块 跌停集中在CPO 芯片等方向 [12][13] 资金流向与板块表现 - 资金净流入较多的板块包括银行和减速器 这些板块涨幅较大 [12][13] - 资金净流出较多的板块包括通信设备 CPO 芯片和人工智能 [12][13] - 午后市场反攻由减速器板块大幅拉升带动 该板块成为次日市场修复尝试中绕不开的方向 [12][14]
收评:A股三大指数集体调整,半导体板块大幅下挫,CPO概念等回调
经济网· 2025-09-03 09:20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收报3858.13点 跌幅0.45% 成交额12227.78亿元 [1] - 深证成指收报12553.84点 跌幅2.14% 成交额16522.14亿元 [1] - 创业板指收报2872.22点 跌幅2.85% 成交额7973.41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大幅下挫 军工/医药/有色/酿酒/券商板块走低 [1] - CPO概念与液冷服务器概念回调 [1] - 银行/电力/汽车板块逆市上扬 工业母机与机器人概念活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