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
搜索文档
转型中国:日本1990还是美国1970?
财通证券· 2025-09-24 10:27
经济转型阶段与中美历史对比 - 中国经济转型步入后半程,周期性压力缓解,新动能引领增长[1] - 中国当前转型思路接近美国1970年代,包括企业出海、共同富裕、供给侧改革和科技创新[1] - 一线城市房价较高点回落34.3%[3][7] - 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负增长,为1993年以来首次[3][8] 房地产与土地财政 - 房地产总成交面积企稳在15亿平方米[4][78] -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从2021年87,051亿元下降至2024年41,679亿元[3][35] - 广义房地产业占经济比重从18%压缩至11%[4][84] - 房地产竣工面积增速预计2025年四季度出现拐点[4][83] 政策应对与结构性改革 - 逆周期政策侧重兜底,包括化债方案"6+4+2"万亿元和土地收储专项债[4][86] - 制造业投资因"对等关税"摩擦快速下滑[4][90] - 财政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注资国有银行[4][87] 技术突破与市场影响 - 技术突破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机器人、AI算力、创新药等[4][92] - 2024年"924"以来A股牛市由政策兜底与技术突破共振驱动[4][96] 风险提示 - 结构性改革速度可能不及预期[1][96] - 技术突破时间和概率存在不确定性[1][96] - 海外经济政治对转型可能存在扰动[1][96]
“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 让“小红本”托起更多群众的“安居梦”
央视网· 2025-09-23 15:10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 胡善顺:千方百计扫除无过错群众办证的各种障碍,不让购房群众为开发商的违规行为和 政府监管问题"埋单",在化解存量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推动实现"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从源头防范新增问题产生。 三部门同时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在政策制定中坚持"为无过错群众办证"的原则,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针对土地房屋因房企原因被查封无法登记办证的情况,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规定条件的可依法解除查封;人民法院在查封土地 时应注明已出售房屋及其对应土地不在查封范围内;对于已办理预告登记或购房群众已支付全部购房款的不予查封。针对土地房屋因 被房企抵押导致无法登记办证的问题,明确以居住为目的的购房群众已支付全部购房款(含按揭),但房企存在未偿还抵押债务的, 在为购房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同时,按套注销对应房屋的不动产(含土地、在建工程、房屋)抵押登记。 央视网消息:9月22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自然资源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积极协调联动,全 力化解不动产登记前端环节历史遗留问题。 目前,全国已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房屋2300多万套,今年来共化解230多万套。群众在办理登记的同时 ...
“白名单”未来在保交房方面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财经· 2025-09-23 02:58
新华财经北京9月23日电(记者高婷)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中指研究院认为,针对房地产的内容主要落脚在"十 四五"的成效上,涉及下一步货币政策的考量思路,可重点关注金融部门支持房地产的新进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 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支持提振 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 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中指研究院认为,在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的目标下,预计未来降 息仍存在一定预期,短期或以稳为主。对比2024年9月以来美联储降息时间和国内降息时间,也体现了 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特点。 根据统计,2022年以来,央行合计降低5年期以上LPR共8次、合计下调1.15个百分点至3.5%,下调公积 金贷款利率3次、合计下调0.65个百分点至2.65%,住房贷款利率已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本次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进一步强调," ...
阿联酋经济预计2025年将增长4.9%
商务部网站· 2025-09-23 01:08
路透社9月18日报道,阿联酋央行表示,由于石油产量增加和非碳氢化合物部门的强劲增长,阿拉 伯联合酋长国经济预计2025年将增长4.9%,高于此前预测的4.4%。该银行表示,碳氢化合物行业预计 将在 2025年增长5.8%,明年将增长6.5%,原因是根据欧佩克+配额增加石油产量。作为最大的石油出口 国之一,加快经济多元化计划,第一季度非碳氢化合物行业占 GDP 总量的 77.1%。央行预计,非碳氢 化合物 GDP 预计将在 2025 年增长4.5%,在 2026年增长4.8%,这可能受益于碳氢化合物增长加快的间 接影响,包括更多投资、政府支出和对经济的信心。阿联酋第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3.9%,受制造业、 金融服务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领涨的5.3%的非碳氢化合物增长的推动。 (原标题:阿联酋经济预计2025年将增长4.9%) ...
房地产“白名单”贷款超7万亿!支持近两千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16:53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 - 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峰值大幅压降 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较小 风险完全可控 [2][3] - 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2][3] - 外资投行研究报告指出中国高风险金融资产规模大幅下降 今后两年还将进一步下降 [3] - 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数量从2023年末4490家降至2024年末4295家 主要因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力度加大 [4]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转型 - 农信社改革过半省份组建省级法人机构 [3] - 城商行改革重组有序实施 股份制银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3] - 保险资管等机构加快回归本源 功能定位不断增强 [3] - 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成效明显 区域布局持续优化 [3] 金融乱象整治 - 集中治理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 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多个 [6] - 依法处置一批不法金融集团 [6] - 加强资金穿透监管 整治层层嵌套和空转套利 严格规范交叉金融产品 [6] 房地产风险化解 - 通过白名单项目发放贷款超7万亿元 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2][6] - 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 [6] - 租赁性住房贷款年均增长52% [6] -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建立于2023年1月 根据项目资质信用财务等情况提出支持名单 [7] - 2023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 [7] 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 指导金融机构严守不新增隐债红线 [6] - 依法合规对融资平台开展债务重组和置换 [6] - 助力地方在发展中化债 在化债中发展 [6]
空壳公司变现15亿!一家三代去了美国,接盘方忙活半年营收仅37万
搜狐财经· 2025-09-22 16:33
公司经营状况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仅为37.4万元,员工总数为68人,经营规模极小 [1] - 公司主营业务建筑装饰在报告期内未接到任何订单,主营业务收入为零 [2] - 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65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60.15% [19] - 公司连续多年净利润为负,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114万元,同比下降439.53% [19] 公司治理问题 - 公司管理层混乱,现任董事长刘鹏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调查,至今未有明确结果 [4][5] - 创始人陈榕生通过一系列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最终套现离场 [6][20] 创始人资本运作路径 - 陈榕生于1992年创立公司前身厦门大洋实业,并于1999年成功上市,成为“七年上市”的企业典范 [8][10] - 2001年公司将名称改为“创兴科技”,并宣称向高科技领域转型,但实际业务并未扎实发展 [12][14] - 2007年至2010年间,陈榕生通过高溢价关联交易套现约5.6亿元,例如以高出市场价625%的溢价将自有矿业公司出售给上市公司 [16][18] - 2012年再次进行极端关联交易,将数月前低价购入的资产以3209%的溢价出售给上市公司,套现数亿元 [18][20] - 陈榕生家族在清仓股权后,累计从公司套现约15亿元,并移居美国 [6][22] A股壳资源市场现状 - A股IPO审核严格且周期长,使得“借壳上市”成为一条捷径,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具有显著价值 [24] - 即使*ST创兴业务停滞,但其上市公司的“壳”价值仍吸引接盘者,如前股东余增云和现董事王相荣 [25][27] - 资本方看重壳公司的重组和炒作价值,而非其经营实质,导致“重壳轻业”的现象 [27][31] - 壳资源的炒作使普通散户成为最终受害者,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损失惨重 [29][31]
钱越来越难赚?那到底都进了谁的口袋?曹德旺一语道破真相
搜狐财经· 2025-09-22 00:21
收入感知与增长放缓 - 2025年上半年76.3%受访者认为钱越来越难赚 较2024年同期上升8.7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2元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2% [3] - 社会财富分配差距显著 基尼系数达0.468 [3] 金融行业盈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合计净利润6825.24亿元 日均盈利37.7亿元 [5] - 证券行业营业总收入2519亿元 同比增长31% 净利润1040亿元 同比增长65% [5] - 保险行业保费收入3.74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5] 垄断行业经营状况 - 石油三巨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2025年上半年合计净利润1750.09亿元 [8] - 烟草行业同期实现税利总额6242.4亿元 同比增长7.58% [8] - 垄断行业包括石油/电信/烟草/电力等领域 [6][8] 房地产行业财富集中 - 房地产行业持续吸收社会财富 曾造就多名内地首富 [10] - 购房者需耗尽家庭积蓄并承担银行债务 房企一次性获得全部购房资金 [10] - 行业受救市政策支持 短期购房成交量常出现反弹 [12]
突发!9月22日房贷利率或将再调整!楼市再传大好消息
搜狐财经· 2025-09-21 11:26
美联储近日宣布自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下调幅度为25个基点,仅一名被视为美高层关联人士的理事投出反对票。这一决策标志着美联储政策重心正式 从抗击通胀转向提振就业,凸显当前经济面临的深层矛盾——收入增长停滞、消费信心不足及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正成为制约复苏的核心因素。 不过,部分观点直言,利率下调虽能降低购房成本,但房价水平才是决定需求释放的核心。当前经济环境下,居民收入预期偏弱,即便融资成本降低,若房 价未回归合理区间,市场观望情绪仍难消散,"房贷利率降不降无所谓,关键是房价要降!"这一声音正反映出市场对政策实效的深层期待。 此次降息的外部背景颇具看点。市场预期美联储将于9月启动新一轮降息周期,年底前或连续三次下调利率,每次幅度25个基点。这一调整将显著缩小与其 他主要经济体的利差,缓解货币贬值压力,为其他经济体货币政策腾出更大操作空间。全球资金成本与流向的变动,使得相关经济体央行在制定政策时能更 聚焦国内需求,而非被动应对跨境资本波动。 房地产市场是观察政策效果的关键领域。作为影响行业走势的核心变量,房贷利率调整始终牵动市场神经。 ...
所有人速看,年内首次,下调25个基点,房贷利率下周马上降?
搜狐财经· 2025-09-21 00:33
美联储降息决策 - 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25%-4.50% 为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1] - 降息主要原因为美国就业数据持续疲软 美联储在物价稳定与就业最大化之间选择后者 [1] - 新上任的美联储理事主张降息50个基点 显示内部存在政策分歧 [3] 利率传导机制 - 美联储利率变动通过全球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中国房贷成本 [5] - 国际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传导是全球金融环境影响中国银行间市场的重要路径 [5] - 中国LPR调整通常滞后美联储政策变动3-6个月 但2024年9月曾在美联储降息50基点后两个月内迅速跟进 [5] 中美房贷体系差异 - 美国房贷市场以30年固定利率贷款为主流 降息直接惠及新购房者 [5] - 中国住房信贷体系采用LPR为基准的浮动利率 利率调整需等到次年1月1日重算 [6] - 一线城市首套房贷利率维持在3.85%-4.05% 二套房利率在4.25%-4.45%之间 [6] 中国央行政策特点 - 中国LPR调整幅度通常为美联储降息幅度的60%-90% 体现"打折式跟随"策略 [7] - 2024年美联储累计降息100基点 中国LPR累计下调65基点 [7] - 这种策略是央行在稳汇率、促增长、防风险等多重目标间寻求平衡的体现 [7] 房贷月供变化测算 - 贷款100万元30年期:利率从4.2%降至4.0% 月供从4872元降至4754元 每月减少118元 [8][9] - 贷款300万元20年期:利率从4.2%降至4.0% 月供从18417元降至18085元 每月减少332元 [10][11] - 公积金组合贷款中纯公积金部分不受LPR下调影响 [12] 政策影响深度分析 - 中美利差缩小缓解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降低资本外流风险 [13] - 降息可能促使国际资本回流中国市场 增持人民币债券等金融产品 [13] - 降低房贷利率可减轻购房成本 提振市场信心 刺激住房消费需求释放 [13] - 利率下降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带动消费增长并促进相关产业链发展 [13] LPR调整预期 - 自6月以来央行多次会议释放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 [14] - 5年期以上LPR从2019年初的4.2%逐步下调至2025年7月的3.6% [14] - 市场对9月22日LPR报价下调预期强烈 预测部分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可能突破3% [15] 实际效益量化分析 - 贷款100万元30年期:LPR从3.6%下调25基点至3.35% 月供从4520元降至4270元 [16][17][18] - 每月节省约250元 30年总利息支出减少约9万元 [19][20] - 银行制定利率需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承受能力和监管要求 [22]
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的三重机遇与双向冲击
搜狐财经· 2025-09-20 08:54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 - 2025年9月美联储潜在降息概率达92% 预期联邦基金利率从4.25%-4.5%下调25-50个基点 [1] - 美国二季度GDP增速较一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 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回落至2.3% [1] - 就业市场疲软迹象明显 为货币政策放松创造操作空间 [1] 中美利差变化影响 - 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倒挂幅度从2023年2.1个百分点缩窄至0.3个百分点 [3] - 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下调150个基点 参考2019年历史经验 [3] - 航空运输业持有美元债务387亿美元 房地产企业存续美元债余额526亿美元 [3] 全球资本配置转换 - 过去12个月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市场2430亿元 [3] - 消费电子、新能源整车、高端装备制造三大领域占比达62% [3] - MSCI中国指数外资持仓权重超5%成份股平均估值低于近五年中枢值23% [3] 人民币汇率影响 -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回升至101-103区间可使基础进口商品采购成本降低6.3个百分点 [4] - 铁矿石、原油等年进口规模超3万亿元战略物资领域受益显著 [4] - 服装纺织行业每升值1个百分点侵蚀行业利润空间4.7个百分点 涉及出口企业超12万家 [4] 产业韧性表现 - 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站上荣枯线 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至51.6 [4] - 高附加值产品利润弹性系数仅0.3 受汇率影响较小 [4] -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RB)近期上涨9.2% 可能抵消输入性通缩缓解红利 [4] 港股估值状况 - 金融、地产板块市净率仅0.68倍 处于历史14%分位 [3] - 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触发价值重估 形成估值洼地效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