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再砸2000亿,一文回顾小米造芯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15:14
小米自研3nm芯片发布 - 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正式发布,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具备3nm手机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1] - 芯片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在109mm²面积内集成190亿晶体管,配备10核CPU(3.9GHz超大核)和16核GPU,性能功耗达行业第一梯队[4] - 同步发布玄戒T1(首款自研4G手表芯片)及三款搭载自研芯片终端产品(小米15S Pro、Pad 7 Ultra、Watch S4纪念版)[5][6] 芯片战略布局 - 过去四年累计研发投入135亿元,研发团队超2500人,规模居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前三[5] - 未来五年计划再投入20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长期目标为至少投资十年、500亿元[6][10] - 战略意义包括:降低高通依赖、优化AI算力适配生态、长期控制整机成本[6] 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 - 自研基带芯片实现突破,玄戒T1集成首款4G基带,标志公司进入通信芯片领域[5] - 芯片技术将强化"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支撑智能汽车(YU7)、AIoT设备等业务协同[6][8] - 2024年研发投入达241亿元(同比+25.9%),2025年AI研发占比将达25%[9][10] 产品生态与市场表现 - 小米汽车首款SUV YU7预发布,搭载800V高压平台,续航835km(CLTC工况),零百加速3.23秒[7]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5%,预计2025年增速仍超30%[10] - 高端机型销量占比提升至35%(2024Q4),自研芯片成为突破6000元以上价位段关键[10] 资金与战略规划 - 近期通过配股募资425亿港元,重点投向智能电动汽车、高端手机及AIoT生态[9] - 明确六大子战略:高端化、产业能力领先、AI、OS、新零售等,构建三大增长曲线(个人设备/家庭设备/智能汽车)[8] - 技术护城河加速形成,手机/OS/芯片协同效应通过汽车业务放大[10]
姚安娜,“入职”阿维塔!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23:49
人物动态 - 姚安娜入职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科技 担任品牌体验官 工号为1001号 部门为品牌与用户体验部 [2] - 姚安娜身穿工服参与生产线工作 包括检测车漆、量车缝等基础流程 [2]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亲自接待并陪同参观工厂 [2] - 阿维塔政府事务总监在微博发布朱华荣与姚安娜的合照 确认其员工身份 [2] - 姚安娜在活动合影中未占据C位 工作室晒出其穿工装戴工牌的照片 [5] 品牌合作 - 姚安娜担任阿维塔07全球代言人 多次参与产品宣传视频和海报拍摄 [7] - 姚安娜同时是华为Pura新品品牌挚友 [7] - 姚安娜曾现身上海车展 参观华为智驾展台 阿维塔总裁陈卓和朱华荣全程陪同 [7] 公司关联 - 阿维塔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合打造 定位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 [7] - 阿维塔车型搭载华为鸿蒙座舱和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7] - 阿维塔斥资115亿元入股华为子公司"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达10% [7]
“后来者”小米终破局:自研3nm芯片叫板苹果,未来五年再砸200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5:13
芯片自研突破 - 小米发布首款自主研发的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具备3nm手机芯片自研能力的企业 [1] - 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在109mm²空间集成190亿个晶体管,配备10核CPU和16核GPU,主频达3.9GHz [3] - 过去四年芯片研发投入超135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达2500人,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均居行业前三 [3] 战略布局与投入 - 公司宣布未来五年将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追加2000亿元投入,此前五年已实际投入1020亿元 [1][8] - 2024年研发投入达241亿元同比增长25.9%,2025年计划投入超300亿元,其中25%资金将用于AI研发 [8] - 今年通过配股募资425亿港元,资金将重点投向智能电动汽车、高端手机及AIoT生态三大领域 [9] 产品生态协同 - 同步发布三款搭载自研芯片的新品:小米15S Pro、小米Pad 7 Ultra和Xiaomi Watch S4 [5] - 自研芯片将助力公司摆脱高通依赖、优化AI算力适配生态、降低整机成本提高利润率 [5] -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取得进展,首款SUV车型YU7预发布,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CLTC工况续航达835km [6] 技术发展历程 - 公司2014年启动芯片研发,2017年推出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但遭遇挫折,2021年重启"大芯片"业务 [2] - 除手机SoC外,已陆续推出快充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影像芯片等"小芯片"产品线 [2] - 玄戒T1作为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发布,集成自研4G基带,标志公司在基带赛道取得突破 [3] 市场表现与预期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5%,预计今年增长仍将超过30% [9] - 高端机型销量占比提升,2024年Q4达35%,自研芯片或成突破6000元以上价位段关键 [9] - 公司形成三大增长曲线:个人智能设备、家庭智能设备和智能电动汽车业务 [7]
打造“人车家”未来生活态,鸿蒙生态如何重塑行业价值链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21:22
文博会与"人车家"生态发布 - 广汽集团联合华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重实验室在文博会发布"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并完成文博会历史上首次新车发布[1] - 华为"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通过鸿蒙操作系统打破设备界限,构建智慧生活生态圈,"人车家"生态是该战略重要一环[1] - 鸿蒙生态提供75个原生车机应用,5万多个手机平板应用可通过超级桌面上车,实现无缝生活工作出行体验[2] 鸿蒙生态与智能车居 - 广汽推出GoLife"绿色智能车居"方案,支持超1000个家电品牌、超4000种设备互联,实现车与家无缝融合[2] - 华为鸿蒙智家已支持2800+品牌、7700+单品兼容,围绕AI健康、AI交互打造未来空间[3] - 鸿蒙智行推出鸿蒙座舱、华为ADS 2.0等创新技术,推动智能电动汽车体验升级[3] 车企合作与行业竞争 - 上汽集团、宝马中国、奥迪等车企与华为达成合作,奥迪全系车型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3] - 鸿蒙智行"界"字系崛起(如尚界、塔界、示界),推动车圈智能化竞争向更高价值维度发展[3] -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智能化成为核心竞争点[3] 鸿蒙操作系统与多端协同 - 鸿蒙操作系统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实现多终端协同运行,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5][6] - 鸿蒙电脑实现手机、平板与电脑间的键鼠共享、应用接力、文件互传,提升多设备使用效率[6] - 鸿蒙将AI能力嵌入系统底层,相比传统操作系统"外挂"式接入更具智能化优势[6] 鸿蒙生态发展现状 - 鸿蒙系统设备装机量超10亿台,开发者超720万,华为应用市场上线应用超2万个[9] - 华为启动"擎云星河计划",联合政企用户探索鸿蒙在商用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应用[8] - 鸿蒙生态已覆盖手机、平板、电脑、座舱、智家等多终端形态,实现全场景布局[7][9] 行业价值重塑与未来展望 - 鸿蒙生态推动手机、汽车、房地产等行业价值链重塑[7] - 华为与腾讯、字节、美团等企业合作优化应用适配,完善鸿蒙生态[10] - 万物互联时代需要统一操作系统语言,鸿蒙旨在解锁新机遇[5][11]
小米YU7,拼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6:32
小米YU7产品发布 - 小米首款SUV 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目标用户为"先进的时代精英" [2] - 新车发布前出现代抢黄牛 最高加价万元 摩根士丹利上调小米目标价至62港元 认为YU7可能成为年度重要催化剂 [2] - YU7车身尺寸全面超越Model Y 长宽高4999/1996/1600mm 轴距3米 动力方面搭载691马力双电机四驱系统 最高车速253km/h [5][6] - 采用全隐藏式车门把手 优化风阻设计 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 [6] 市场竞争环境 - SUV市场占全球十大畅销车型六席 曾挽救保时捷财务 支撑兰博基尼销量 [5] - 主要竞品包括Model Y 极氪7X月销破万 智界R7月销达1.6万辆 理想和问界将分流目标用户 [10] - 家用SUV市场对空间实用性要求更高 YU7溜背造型可能影响车内空间 [10] 小米生态优势 - 小米汽车主打"人车家全生态" 依托6.41亿月活手机用户和6400款IoT产品 [8] - 智能化生态构成核心竞争力 兼容苹果CarPlay [7][8] - 将手机市场成功经验复制到汽车领域 注重性能与性价比 [5] 公司发展挑战 - 新车发布推迟 雷军称经历"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时期" [2] - 遭遇有组织"黑公关" 近万账号散布不实言论 警方已破获相关团伙 [9] - 需解决创始人IP与品牌高度绑定问题 个人言行直接影响公司形象 [11] - 跨界造车面临产品生命周期差异 需平衡宣传与实际产品力 [12] 战略定位 - 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关键词为"新起点" 标志结束新手保护期 [3] - 雷军内部强调需系统性解决问题 以更高标准应对公众期待 [3] - 公司目标从"现象级爆款"向"可持续巨头"转型 关键在于守住用户信任与技术敬畏 [12]
并购重组火了,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也来“蹭”?专家:大概率会不了了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6:19
公司战略与并购计划 - 法拉第未来宣布探索中国市场的潜在并购和资本市场机会,推动全球AI和AIEV技术并购战略 [1] - 公司已聘请资深财务顾问公司协助确定潜在标的、尽职调查、交易方案设计及资本合作 [2] - 并购目标定位为高价值、高性价比的AIEV技术和公司,聚焦智能出行生态系统中的AI和软件创新方向 [2] - 全球总裁Jerry Wang表示中国是AI和AIEV领域最具战略意义的创新和增长市场之一 [1] 财务状况与运营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0万美元,主要来自FF 91交付及租赁 [3] - 运营亏损438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当 [3] - 经营现金流出2030万美元,同比增长38% [3] - 融资现金流入2460万美元,连续第三季度实现"融资现金流入大于经营现金流出" [3] - 运营支出228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3] - 公司筹集4100万美元新资金,此前已获得2000万美元融资 [3] 管理层动态与公司治理 - 贾跃亭上任联席CEO后首要任务是解决财务体系问题,包括会计、财报和内控方面的不足 [2] - 已成立公司级项目组全力解决财务弱项 [2] - 锁定美国专业券商提供高管购股计划,部分高管已提交相关文件 [2] - 计划在5月31日举办年度股东日,与十位特别支持FF的投资者共进晚餐 [2] 行业分析与市场观点 - 经济学者盘和林认为FF在美国融资渠道受阻,因此转向资本来源更多元的中国市场 [1] - 分析指出FF并购AI和智驾领域可能是为了创造融资理由 [1] - 国内AI和AIEV企业可能不愿与有瑕疵的公司合作,并购计划可能难以实现 [1]
短期忧虑不足惧,接下来小米有“四大利好”
华尔街见闻· 2025-05-14 12:00
小米股价下跌及催化剂分析 - 5月以来小米股价累计下跌约9%,主要受新订单减少影响 [1] - 德意志银行认为股价回调为良好买入机会,订单下降由短期因素导致(负面事件、购车者观望情绪)[1] - 预计5月底起新订单将回升,因增加汽车广告及即将发布SUV车型"YU7" [1] - 周交付量下降主因劳动节假期,非需求问题,当前订单积压约21万台 [1] 四大股价催化剂 - **2025年Q1财报**:预计销售额同比增9%至75869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毛利率环比增至22%,净亏损同比降87%至3亿元,总收入持平约109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54%)[2] - **自研芯片发布**:5月底将推出智能手机芯片组"XRING" [2] - **投资者日活动**:6月3日举办会议,6月4-5日开放智能电动汽车工厂参观 [2] - **新车型上市**:SUV"YU7"将于6-7月发布,预计月销量达3万辆 [2]
特朗普将取消全球芯片限制;极氪宣布私有化退市,李书福回应:回归一个吉利;曝华为智能辅助驾驶继续下探,杀入20万内丨雷峰早报
雷峰网· 2025-05-08 08:58
极氪私有化退市 - 吉利汽车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私有化报价,建议收购价为每股2.57美元或每ADS 25.66美元,较纽交所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溢价13.6%,较30日成交量加权均价溢价20% [2] - 私有化完成后极氪将成为吉利全资附属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目前吉利已持有极氪65.7%股份 [2] - 李书福表示将推动汽车业务整合"回归一个吉利",整合技术优势提高创新能力与盈利能力 [4] 小红书与阿里战略合作 - 淘宝天猫与小红书签订"红猫计划",首次打通小红书种草笔记直接跳转淘宝App的广告挂链功能 [10] - 合作实现从内容种草到消费转化的全链路打通,后续将开放给更多优质品牌商家 [11] - 此次合作标志小红书严控站外导流政策的重大转向,双方形成流量与商业化的互补 [11] 华为智能驾驶技术下探 - 华为ADS高阶智能驾驶方案将首次下探20万元以内市场,搭载于宝骏全新SUV车型,预计售价15-25万元 [11] - 该车型配备激光雷达,最快年底上市,将成为最便宜的华为激光雷达智驾合作车型 [12] - 华为智能驾驶方案单套成本2-3万元,原主要瞄准30万元以上市场,现逐步覆盖20万级别车型 [12] 小米汽车产品争议 - 小米SU7 Ultra因"排位模式"解锁条件变更和碳纤维前舱盖功能表述不清引发争议,公司两次致歉 [14] - 针对用户反馈已暂停问题版本推送,新版本预计4-8周完成开发测试 [14] - 前舱盖实际具备部分气流导出和散热功能,但承认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 [14] 航空企业跨界造车 - 吉祥航空旗下吉祥汽车首款车型AIR上市,售价14.78-15.98万元,CLTC续航435-530公里 [20] - 车型设计融入航空元素,搭载Crystal OS座舱系统和高通8155平台,提供三套交互桌面 [20] - 品牌标志采用双"J"设计,象征航陆联动 [20] 自动驾驶领域动态 - Uber向文远知行追加1亿美元投资,系其在自动驾驶领域最大单笔投资 [23] - 此前Uber已与小马智行达成战略合作,并与文远知行扩大合作范围 [23] - 文远知行获投显示国际网约车平台对中国自动驾驶公司的持续看好 [23] 国际科技政策变动 - 特朗普政府拟取消拜登时代的AI芯片出口限制,该政策此前遭英伟达等半导体公司反对 [25] - 新规旨在简化原有复杂管制措施,释放美国在AI领域的创新活力 [25] - 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上涨 [25] OpenAI商业调整 - OpenAI计划将2030年前与微软的收入分成比例从20%降至不足10% [27] - 公司放弃转为营利性实体的计划,保持非营利架构 [27] - 微软仍在协商重组细节以保障投资利益 [27] 苹果搜索战略调整 - 苹果推动Safari转向AI搜索,可能终止与谷歌的默认搜索引擎合作 [29] - 双方现有协议价值每年约200亿美元,终止合作将影响iOS设备运行方式 [29] - 苹果已与微软达成年度搜索合作协议,无意自建通用搜索引擎 [29] 特斯拉欧洲市场表现 - 特斯拉4月在英、荷、丹等欧洲主要市场销量同比下滑62%-三分之二 [30] - 尽管已开始交付改款Model Y,但生产线调整导致的产量损失持续影响销量 [30] - 管理层决策与政治立场被指是销量下滑因素之一 [30]
4月销量同比增长53%,蔚来“产品大年”酝酿新规模
中国新闻网· 2025-05-03 14:12
交付数据与市场表现 - 蔚来2025年4月交付新车23900台,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58.9%,呈现明显回暖趋势 [2] - 蔚来品牌和乐道品牌分别贡献19269台和4400台交付量,累计交付总量达737558台(蔚来697385台,乐道39942台) [2] - 销量增长部分归因于新老产品交替期的促销活动(如5年免费换电、5年0息)及市场需求释放,但公司对竞争环境保持谨慎态度 [2] 产品规划与新车动态 - 蔚来ET9作为2025年首款新车,自3月29日交付后获企业家用户认可,并在上海车展展示创新技术(如天行全主动悬架、线控转向) [3][4] - 第二季度将上市新款ET5、ET5T、ES6、EC6,第三代ES8计划第四季度上市,乐道品牌L90和L80分别于第三、四季度推出 [4] - 萤火虫品牌新车已于4月19日上市,主打小巧精致与科技感,面向全球市场 [4] 技术创新与行业影响 - 蔚来提出智能电动汽车"新三大件"概念(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智能底盘),取代传统核心零部件 [5][6] - 全球首颗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量产上车,单颗算力媲美满血版英伟达Thor-X,将搭载于ET5、ES6等新车型 [6] - 技术成果吸引宝马、大众等国际车企高管关注,上海车展上蔚来展台成为行业焦点 [5] 换电网络与基础设施 - 截至4月29日,蔚来在广东实现"换电县县通",全国换电站超3200座,覆盖1000+区县及700+城市,高速网络贯通"9纵9横14大城市群" [8] - 换电建设被列为2025年核心战略之一,目标提升用户体验并打破电动车长途出行限制 [8] 组织变革与运营优化 - CBU(基本经营单元)改革显著提升运营效率,2024年售后服务业务已实现全年盈利 [9] - 蔚来、乐道、萤火虫三品牌共享技术平台,降低供应链成本并提高研发边际效益 [9]
AI赋能 消费焕新
中国青年报· 2025-04-29 09:12
文章核心观点 人工智能在消费世界探索成为更懂人的智能助手,中国制造业具备智能化变革实力,消费结构升级带来变革,年轻群体推动消费新场景,人工智能助力消费品工业焕新及中国制造转型 [1][2][5][7] 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应用 智能汽车 - 汽车智能座驾发生变化,人在座舱说话表达体验感受,大模型理解后形成任务清单调动车上单元执行,想象空间无边界 [1] 数控机床 - 数控机床因智能数控系统软硬件搭配有自主学习能力,从执行者变思考者,提升加工效率和精度,推动多领域智能化变革 [1][2] 宠物用品 - 智能宠物用品探索解决宠物主出差痛点问题 [3] 运动装备 - 智能运动手表监测身体指标,AR智能眼镜针对不同运动场景迭代升级,能定制训练计划并实现交互 [3] 文旅领域 - 景区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文旅消费新可能,如江苏景区虚实结合体验、多地景区“AI玩法”及上海将举办VR艺术大展和项目 [3] 中国制造业现状 - 中国制造规模保持全球第一,2010 - 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升至34%,实现全产业链全覆盖,4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2] 消费结构升级 居民消费结构 - 服务性消费占比上升,交通、教育等领域需求增长显著,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使消费偏好转向情绪价值和质价比,健康与数字消费理念渗透各年龄段 [5] 消费者需求趋势 - 情绪价值、质价比及可持续消费成核心诉求 [5] 年轻群体消费特点 投资领域 - 年轻人舍得投资领域依次为体验消费、个人成长、生活方式、兴趣爱好 [5] 消费偏好 - 年轻人为情绪和快乐付费,追求体验至上,智能家电成交额倍增,3D真人手办受青睐 [6] 对消费市场影响 - 年轻人从功能满足转向体验升级、追求个性,给消费市场带来机会与挑战,未来消费市场将成情感交流和文化创造平台 [6] 未来发展趋势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促进“人工智能 + 消费”,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人机协作消费生态加速重塑,助力中国制造转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