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成为“美好消费典范城市”背后:武汉人的美好生活“方程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5:45
武汉消费市场概况 - 武汉获评"美好消费典范城市",与深圳、成都、大连并列,教育消费热情超平均值4个百分点,运动健身、医疗服务消费预期超均值3个百分点以上[1] - 2024年武汉社零总额7931.9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居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首位,2025年1-4月增速进一步提升至8.1%[1] - 消费升级特征显著,从实物消费转向服务消费,形成"时时有滋味、季季有新意"的消费图景[2] 消费结构升级 - 教育、健康、医疗消费需求高涨,反映消费理念从"温饱需求"向"美好生活"转变[3] - 服务消费潜力巨大,旅游、教育、保险等服务型消费占比从2011年20%升至60%,保健养生连续五年位居消费榜前三[3] - 2024年武汉体育消费总规模约532亿元,居民全年参与汉马、渡江等体育活动带动消费链衍生[3] 文化娱乐消费 - 演唱会经济成为新增长点,2024年演艺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增速超10%[5] - 老字号品牌焕新为"新国潮",汪玉霞、德华楼、蔡林记等推动消费与文化振兴[5] - 2024年1-11月文艺创作与表演业增长33.2%,旅游会展服务业增长113.1%,家庭服务业增长34.7%[7][8] 餐饮消费活力 - 武汉日均消耗热干面1750吨,龙虾季日均消耗小龙虾近1000万只[11][12] - 2025年一季度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5%,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5.8%[12] - "十大名菜""十大名点"评选带动600余家餐厅成为消费打卡地,五一期间小龙虾餐饮企业营收同比增长40%[11][20] 消费场景创新 - 打造1500万方商业空间,近三年引进首店超千家,形成户部巷、江汉路、楚河汉街等多元消费场景[12] - 夜间经济活跃,拥有4处国家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和13处省级集聚区,上榜"中国夜间消费最活跃十大城市"[15] - 商文旅体融合形成四季主题:春赏樱(东湖樱园接待量106万人次+16.8%)、夏嘬虾、秋欢购、冬潮玩[16][17][18][22] 特色IP打造 - 樱花季形成"樱花+"模式,2025年3-4月吸引入境团队683个,游客2.1万人次[17] - 冰雪经济激活冬季消费,通过武商梦时代热雪奇迹等场地推出"冰雪+"系列活动[22] - 持续举办"乐购武汉"等2000场促消费活动,联动汽车、家电、家装等以旧换新政策[21]
大力发展新银发经济助推消费提质升级,2025年第三期“提振消费·维护权益”大讲堂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6-20 13:00
新银发经济市场潜力 - 新银发经济有望成长为万亿级市场,覆盖健康科技、旅游服务、文化娱乐、智能家居等多个细分领域[4] - 新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已突破传统"低价实用"框架,向"品质化、功能化、体验化"方向转变[4] - 至2030年,全球60岁以上银发人群规模预计将突破14亿,其中亚太地区占比超60%,中国占比达25%[11] 行业趋势与创新 - 新银发群体对智能设备的接受度显著提升,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试验田"[4] - 新银发群体对主动健康管理、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以及"自我实现"与"生活仪式感"的追求,正倒逼相关行业供给侧加速创新[4] - 上海养老产业正从传统照护向多元化场景延伸,催生千亿级市场机遇[9] 企业实践与战略 - 欧莱雅推出"新龄美"形象管理公益课程,通过科学护肤、适老化妆容设计等模块,帮助老年人突破传统认知壁垒[5][7] - 上海市健康养老发展集团通过构建"422"发展格局,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建设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9] - 携程推出"老有意思旅行团"深度主题系列产品,为银发群体打造丰富多元的高品质旅行新体验[15]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表示,"新龄美"理念以全生命周期健康长寿的科学研究为根基[7] - 上海电信推出的AI家智屏通过语音交互功能降低了老年人使用门槛,满足老年人养生、娱乐等多方面需求[17] - 康宝莱推出蛋白营养粉、奈沃科粉、沛拓燕麦菁华粉等一系列产品,帮助老年人补充营养、缓解体力疲劳[19] 市场细分与差异化 - 欧莱雅将中国新银发女性群体细分为八大群体,如忙碌持家型妈妈、时尚健康型姐姐等[11] - 中国新银发女性消费理念、生活品味及对美的定义深度分化,包括消费形态多元、审美个性与传统并存和美妆消费深化等特征[11] - 智能化的电助力外骨骼正从工业领域向民用领域转变,其产品迭代与技术升级为新银发经济带来新机遇[16]
线上消费与实体零售共振复苏!港股消费ETF(159735)今日小幅上涨,实时成交额突破1900万元排名同指数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11:24
港股市场表现 - 6月20日港股市场高开高走,影视、国潮、汽车、文旅、医美等大消费方向逆势上涨 [1] - 港股消费指数成份股中,中国儒意涨超4%,李宁、中升控股涨超3%,美高梅中国、蜜雪集团、波司登、巨子生物涨超1% [1] - 港股消费ETF(159735)过去5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超6000万元,市场热度较高 [1] 消费市场数据 - 1至5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3%,占社零总额比重为24.5% [1] - 1至5月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5%,增速较1至4月加快0.1个百分点 [1] 港股消费ETF特点 - 港股消费ETF(159735)跟踪港股消费指数,涵盖电商、消费电子、新能源车、餐饮、旅游、文娱传媒、国潮服装等新型消费 [1] - 相较A股消费以白酒高端消费为主,港股消费板块中服务消费和大众消费占比更高 [1] 消费板块投资价值 - 传统消费升级持续推进,例如家电产品的智能化反映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2] - 新消费赛道如健康零食、智能家居依托技术创新和对新兴需求的深入洞察,不断开辟增量市场 [2] - 消费者情绪化特征愈加明显,倾向于通过消费实现心理补偿与情绪释放,并更加重视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价值共鸣 [2] - 中国消费市场正在经历从"占有型"向"共享型""体验型"的系统性转变,与日本"第四消费时代"高度相似 [2] 相关产品 - 港股消费ETF(159735) [3]
湖北促文旅消费提质扩容 夏季文旅产品焕新登场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09:12
文旅产品升级 - 湖北省推出2025"知音湖北 缤纷夏日"系列文旅产品,包括避暑游、漂流游、冰雪游、文博游等多种夏季文旅产品 [1] - 提档升级神农架、恩施利川、十堰武当山、咸宁九宫山、宜昌百里荒、黄冈大别山等十大避暑目的地 [1] - 焕新推出森林徒步、游船观景、疗愈养生等特色避暑产品 [1] 漂流旅游发展 - 湖北省拥有宜昌朝天吼、黄冈进士河、英山桃花冲、恩施唐崖河、随州西游记漂流、荆门鸳鸯溪等30余个漂流景区 [1] - 推出"动感天地、激情四射"漂流游产品 [1] 冰雪旅游创新 - 湖北省6座室内滑雪场将开启"冰雪+避暑"的双季运营模式 [1] - 提供亲子玩雪项目和夏令营滑雪培训班等反季节滑雪特色服务 [1] 夜间文旅消费 - 武汉、襄阳、宜昌、十堰、黄石等地的7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1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出丰富夜游产品 [2] - 包括夜上黄鹤楼、夜游宣恩仙山贡水等沉浸式体验游 [2] - 襄阳古城、荆州古城等休闲街区提供夏夜清凉体验 [2] 文博展览活动 - 湖北省博物馆及13家博物馆在暑期推出15项新展 [2] - 湖北省博物馆从7月1日起每天延时开放1小时,增加编钟演出场次 [2] 惠民政策措施 - 湖北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补"引客入鄂"市场主体 [2] - 全省140多家景区针对中、高考毕业生推出免票和优惠政策 [2]
走 去苏超!
经济观察网· 2025-06-20 08:09
赛事热度与需求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南通赛区首轮门票开售20分钟内售罄,实际参与购票人数达64.9万人,远超22万预约人数,场馆实际票数仅3000余张[4] - 常州赛区对阵南京比赛购票人数达76万人,常州奥体中心座位仅4万多个,门票开售即售罄[5][14] - 徐州赛区省外观众占比22%(6902人/30823人),无锡等5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量较前一周增长48.28%[15] 二级市场与监管 - 二手平台门票溢价严重,原价十几元的门票转售价达38-1888元[12] - 存在单位集体购票后个人转售现象,江苏省消保委已公开点名并将专项整治[13][14] 文旅消费拉动 - 扬州酒吧营业额因苏超增长超3倍,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4点,超九成顾客为观赛而来[16][17] - 抖音数据显示江苏酒吧订单同比增长1069%,泰州酒吧销售额增6倍,常州等5城订单涨幅189%-360%[18][19] - 美团"看球酒吧"搜索量环比增426%,抖音团购销售额同比增63%[19] 住宿业爆发 - 民宿预订成功率不足40%,淮安酒店预订量同比增1.5倍,宿迁增67%[23] - 携程数据:江苏旅游订单总量增9%,景区门票订单增19%,淮安接待游客量同比增45.78%[23] 赛事模式创新 - 516名参赛球员中职业球员仅29人,业余球员占比94.4%,打破职业赛事壁垒[26] - 采用"官方主导+赛区协同+联合运营"框架,推动"体育+文旅"深度融合[27] - 通过半职业化降低门槛,形成"小型化、区域化、全民化"的流量变现闭环[27][28]
据日本共同社:5月份访日外国游客达370万人次,创月度新高。
快讯· 2025-06-20 07:05
据日本共同社:5月份访日外国游客达370万人次,创月度新高。 ...
城市24小时 | 外贸增速狂飙,“第一省会”强势领跑GDP十强城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00:09
广州外贸表现 - 前5个月广州进出口总额5062.3亿元 同比增长17.7% 增速比广东高13.7个百分点 比全国高15.2个百分点 [1] - 出口额3325.7亿元 同比增长29.2% 同期广东出口额2.37万亿元增长0.9% 全国出口额10.67万亿元增长7.2% [1] - 连续12个月正增长 今年以来单月增速维持在10%以上 累计增速逐月上升 [1] 广州外贸增长原因 - 基数效应:2024年1-5月进出口4245.2亿元同比下降7.6% 同期广东增长13.6% 全国增长6.3% [2] -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机电产品出口1119.3亿元增长16.5% 高技术产品出口284.9亿元增长16.3% [2] - 外贸"新三样"出口63亿元增长24.5% 船舶出口83.7亿元增长19.7% [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875.9亿元增长28.5% 占比46.9% 其中对东盟进出口701.6亿元增长43.6% [2] - 跨境电商出口650亿元增长超50% 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速超50% [4] 其他城市动态 - 北京出台措施支持总部企业 强化产业链、资金链等资源配置 [5] - 上海发布文旅招商蓝图 包含十大标志项目、百亿年度投资和千万平米招商空间 [6] - 广西首台工业人形机器人下线 将用于东风柳汽智能制造 [7] - 深圳高铁大环线7月开通 串联粤东多地形成旅游"黄金走廊" [8] - 佛山布局银发经济 计划到2027年建成2-3个高水平产业园区 [9] 跨国公司数据 - 制造业利用外资中高技术领域占比43.7% 外资企业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近50% [10] - 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利润从1.6万亿元增至1.8万亿元 利润率领先行业 [10] -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经费十年增长86.5% 上海外资研发中心达603家 北京221家 [10] 高校排名 - QS2026世界大学排名:北大全球第14 清华第17 复旦30 上海交大47 浙大49 [12][13] - 中国内地45%高校排名上升 南京大学从145位跃升至103位 [13][14]
“考后经济”升温,透出青年消费新趋势
新华社· 2025-06-19 21:43
旅游行业 - 高考后旅游产品预订量环比增长88% [3] - 多地景区推出高考生专属优惠,如贵州A级景区免门票,万峰林景区接待数百名高考生 [2] - 毕业生将旅行视为"成长仪式",远程车票/机票成为"青春宣言" [3] 电子产品行业 - 手机、电脑、平板"传统三件套"热销,智能穿戴设备等销量环比增长40%-50% [4] - 618大促叠加高考后窗口期推动电子产品销售高峰 [4] - 年轻人消费偏好推动市场向个性化、体验化发展 [5] 驾校及健身行业 - 驾校每日有近百名高考生练车,学车成为暑期热门选择 [6] - 健身房迎来会员高峰,毕业生集中进行系统性训练 [6] - 拳击、普拉提等特色课程备受欢迎 [6] 医疗美容行业 - 高考后首周近视手术订单量环比增长108%,牙齿矫正/美白订单量环比增长近30% [8] - 医美商家推出高考毕业生专属优惠 [7] - "00后"成为消费主力人群 [8]
高盛推“中国民营十巨头”:价值挖掘还是资本刻意“造神”?
高盛"民营十巨头"概念 - 高盛推出"民营十巨头"概念对标美股"七巨头",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和安踏 [1][2] - 这些企业占MSCI中国指数42%权重,日均交易额110亿美元,预计未来两年盈利年复合增长率13%,平均市盈率16倍,显著低于美国科技七巨头28.5倍 [1][4] - 高盛选择政策环境转变的时间窗口,2025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后监管环境处于五年来最宽松水平 [2][7] 市场集中度与估值 - 中国前十大公司市值占比仅17%,远低于美国的33%和新兴市场(除中国外)的30% [4] - "十巨头"平均市盈率13.9倍,较MSCI中国指数溢价22%,低于历史均值74%,若溢价回归至美国水平可增加3130亿美元市值 [4][14] - 前瞻性市盈增长比率1.1倍,不足美股七巨头1.8倍的六成 [14] 五维支撑体系 - 政策转向:2025年政策拐点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后政策不确定性溢价显著回落 [6][7] - AI革命:民企在AI-科技宇宙占比72%,AI技术未来十年每年推动中国企业盈利增长2.5% [8][9] - 全球化2.0:民企海外销售占比从2017年10%提升至2024年17%,比亚迪海外毛利率30%高于国内 [10][11] - 产业整合:光伏、新能源车等领域产能出清,美团、恒瑞、美的在各自领域优势强化 [12][13] - 估值修复:三重动力包括历史溢价回归、中美溢价差收敛、盈利增长兑现 [14] 市场表现与分化 - 2025年初至今小米股价飙升56.52%,比亚迪上涨46.77%,但美团下跌8.97%,携程跌幅10.67% [21][22] - 美团面临抖音本地生活侵蚀,比亚迪承受新能源车价格战压力,恒瑞受制于创新药研发周期风险 [22] - 全球主动基金对中国股票低配,若配置回归中性将带来440亿美元增量资金 [15] 投资关注点 - 技术转化能力:腾讯AI商业化、网易游戏AI应用深度 [26] - 全球化兑现度:比亚迪海外产能落地、小米汽车海外交付 [26] - 政策免疫力:恒瑞创新药纳入医保、安踏品牌升级效果 [26] - 未来12-18个月需跟踪商业化进度、海外地缘摩擦、国内消费复苏斜率 [27]
中视传媒: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文件
证券之星· 2025-06-19 17:54
股东大会基本情况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决 [1] - 出席对象包括公司股东及代理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见证律师 [1] - 会议议程涵盖董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利润分配方案等13项议案 [2] 2024年度经营业绩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8亿元,同比增长2.03%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84.64万元,同比下降74.59% [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3112.81万元,同比减少773.83万元 [20] 业务发展策略 - 影视业务深化对台服务,推出精品力作并拓展社会市场 [3] - 广告业务布局数字营销新模式,打造直播电商平台实现扭亏 [3] - 旅游业务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夜间经济与沉浸式体验项目 [3] 公司治理与制度建设 - 修订《公司章程》及配套制度以对接新"国九条"监管要求 [6] - 建立"党委纪律监督+董事会合规管理+经理层内控建设"三位一体风控机制 [6] - 完成董事新老交替,优化董事会结构并强化新任董事履职培训 [6][12] 财务与分红情况 - 总资产17.76亿元,同比增长4.55%;净资产13.35亿元,增长3.26% [19]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4元,合计分红1352.20万元,分红率30.84% [12][22] - 续聘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2025年度审计费用65万元 [26] 资本运作规划 - 拟使用不超过3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 [28] - 理财产品期限控制在一年以内,重点选择国有及股份制银行产品 [28] - 授权管理层在额度内灵活实施投资,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 [28] 监事会监督情况 - 2024年召开5次监事会会议,审议定期报告及关联交易等事项 [14][15] - 确认财务报告真实反映经营状况,内控体系有效运行无重大缺陷 [16][17] - 关联交易定价公允,程序合规未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17] 高管变动信息 - 原董事长唐世鼎等3名高管因退休离职 [12] - 选举李颖为新任董事长并兼任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 [12] - 新增肖志涛、闫文强、韩喜明3名董事并调整专业委员会任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