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储
icon
搜索文档
【IPO一线】大普微创业板IPO获受理 未盈利上市新规首单落地
巨潮资讯· 2025-06-27 18:01
公司概况 -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数据中心企业级SSD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是国内极少数具备"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全栈自研能力并实现批量出货的半导体存储产品提供商[1] - 公司产品代际覆盖PCIe 3.0到5.0,累计出货量达3,500PB以上,其中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出货比例达70%以上[1] - 2023年国内企业级SSD市场份额为6.4%,排名第四[1] 客户资源 - 下游客户包括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新华三、中兴等服务器厂商,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以及金融、电力等行业知名企业[2] - 公司是中国极少数已批量向Google等海外客户供货的企业级SSD厂商[2] - 2025年产品通过DeepSeek、Nvidia、xAI三家全球AI头部公司测试导入,后续有望逐步放量[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88.73%[2]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17亿元、-1.91亿元,2024年亏损大幅收窄[2] - 2024年毛利转正,预计2026年有望实现扭亏为盈[2] IPO信息 - 选择创业板"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的上市标准[3] - 拟募资18.78亿元,投向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企业级SSD模组量产测试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3] - 研发项目包括PCIe 6.0企业级SSD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及模组的设计和研发[3] 发展战略 - 将持续围绕企业级SSD核心技术进行创新,推动新一代主控芯片和SSD产品研发与量产[4] - 产品线将覆盖TLC SSD、大容量QLC SSD、SCM SSD、可计算存储SSD等[4] - 计划开发智能网卡、RAID卡等产品,打通产业生态链,实现产品结构平台化延伸[4]
600415,“大牛股”盘中跌停!发生了什么
新华网财经· 2025-06-27 17:30
市场行情概览 - 银行股回调,AI硬件相关股票上涨,CPO、铜缆高速连接概念股震荡走强 [1] - 上证指数下跌0.7%,深证成指上涨0.34%,创业板指上涨0.47% [1] - 全市场成交额15756亿元,较上日缩量475亿元 [1] - 有色金属、铜缆高速连接、CPO、多元金融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油气、跨境支付、白酒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本周上证指数涨1.91%,深证成指涨3.73%,创业板指涨5.69% [1] 小商品城股价异动 - 小商品城午后开盘迅速跌停,收盘下跌9.89%,报19.58元/股 [1][4] - 今年以来股价涨幅接近50%,昨日股价创历史新高 [1][4] - 公司董事长王栋因组织工作安排原因辞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6]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上升17.9%;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上升12.7% [7] -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商之一,市值1073.7亿元 [5][7] 存储芯片概念股表现 - 存储芯片概念股走强,华天科技涨停 [8][9] - DDR4存储芯片价格持续跳涨,与DDR5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11] - 6月初16GB、32GB、64GB DDR4 RDIMM价格分别调涨至58美元、105美元、195美元 [12] - 4月初至6月中旬,32GB DDR4 RDIMM现货价格已涨超30% [12] - 涨价主要因供给端减产预期,多家原厂宣布DDR4模组、颗粒EOL停产 [12]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 - 有色板块涨幅居前,北方铜业涨停 [13][14] - 美元指数一度跌破97关口,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 [17] - 下半年有色金属或表现分化,贵金属价格中枢有望持续抬升 [17] - 铜铝为代表的工业金属弹性有望加速释放 [17] - 紫金矿业成交额47.16亿元,涨幅4.22% [16]
创业板首单未盈利IPO来了!业内分析:第三套标准适合相对成熟商业企业
券商中国· 2025-06-27 17:28
创业板第三套上市标准破冰 - 创业板开板以来首单未盈利IPO项目大普微获受理,采用第三套上市标准 [2][4] - 第三套标准要求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侧重商业模式成熟且具备规模化潜力的未盈利企业 [3][9] - 深交所2023年2月正式实施该标准,此前因市场情况暂缓 [7] 首单案例大普微分析 - 公司主营数据中心企业级SSD全栈自研,2024年营收9.62亿元,扣非净利润-1.95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5][6] - 2024年最后一轮增资估值68.10亿元,计划募资18.78亿元 [4][7]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57.66%,2024年毛利转正达2.62亿元,亏损大幅收窄 [10] 板块定位差异比较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侧重"硬科技"属性,要求预计市值40亿元以上且技术优势明显 [9][10] - 创业板第三套标准对市值要求更高(50亿元),聚焦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强调商业可持续性 [9][10] - 中介机构认为两板块形成差异化互补,丰富资本市场层次 [10] 行业动态与政策背景 - 创业板注册制实施5年后首现未盈利IPO,此前欣旺达分拆案例未果 [4][7] - 业内呼吁增强创业板对未盈利高科技企业的包容性,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8] - 证监会近期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领域 [9]
首家亏损创业板IPO今获受理!报告期累计亏损12亿
梧桐树下V· 2025-06-27 16:5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831万元、-64165万元、-19505万元,三年累计亏损12.05亿元 [1][3][4] - 2024年营业收入96218万元,同比增长85.2%(2023年为51949万元) [3][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8.51%,较2023年51.72%显著下降 [4] - 截至2024年末未分配利润-59079万元,存在未弥补亏损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企业级SSD产品,具备"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全栈自研能力 [3] - 国内极少数实现企业级SSD批量出货的半导体存储产品提供商 [3] 公司治理结构 - 实控人杨亚飞曾任职美国高通公司高级主任工程师,2016年创立公司 [5][6] - 设置特别表决权机制,特别表决权股份与普通股份表决权比例为10:1 [5] - 实控人通过大普海德、大普海聚合计控制66.74%表决权 [5] IPO申报情况 - 创业板IPO于2025年6月27日获深交所受理,为首家亏损企业获受理案例 [1][2] - 选择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亿元" [1][8] - 拟募资18.7785亿元,其中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0]
大普微IPO获深交所受理 成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6-27 16:13
公司概况 -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创业板IPO已受理,成为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1] - 国泰海通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18.7785亿元 [1] - 公司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SSD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具备"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组"全栈自研能力并实现批量出货 [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产品代际覆盖PCIe 3.0到5.0,企业级SSD累计出货量达3,500PB以上,其中搭载自研主控芯片的出货比例达70%以上 [1] - PCIe SSD系列产品具备出色的读写速度、耐用性、低延时以及远低于JEDEC标准的平均故障率,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2] - 公司是全球首批量产企业级PCIe 5.0 SSD和大容量QLC SSD的存储厂商,也是全球极少数拥有SCM SSD和可计算存储SSD两类前沿存储产品供应能力的厂商 [2] 市场地位 - 2023年度国内企业级SSD市场中公司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6.4% [1] - 国际厂商仍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 [1] 客户情况 - 下游客户包括Google、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美团、快手等国内外头部互联网企业 [2] - 覆盖新华三、超聚变、中兴、华鲲振宇、联想等国内头部服务器厂商,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三大通信运营商 [2] 募投项目 - 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资95,828.37万元 [3] - 企业级SSD模组量产测试基地项目拟投资21,956.86万元 [3]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资70,000.00万元 [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17亿元、-1.91亿元 [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50.69%,2023年为35.87%,2022年为53.30% [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51%,2023年为51.72%,2022年为34.82% [4] 研发投入 - 公司拥有一支具备前沿存储技术和丰富行业经验的主控芯片和SSD模组研发团队 [2] - 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为产品保持市场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2]
创业板解锁未盈利企业上市 更大力度支持优质创新企业
证券时报· 2025-06-27 15:56
创业板改革与未盈利企业上市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大普微成为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1] - 深交所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为未盈利企业预留上市空间,明确适用标准和行业范围[3] - 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1382家,总市值超13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占比分别接近90%和70%[2] 大普微公司概况 - 大普微主要从事数据中心企业级固态硬盘(SSD)研发销售,拥有自主研发主控芯片、固件算法和量产能力,自研主控芯片出货比例达70%以上[6] - 公司产品应用于互联网、云计算、AI模型训练等领域,客户覆盖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和三大通信运营商,国内企业级SSD市场份额为6.4%[7]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19亿元、9.62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8.73%,亏损大幅收窄至1.91亿元[8] 研发与市场竞争力 - 大普微最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7.37亿元,占营收36.15%,拥有156项发明专利,承担6项国家级及省市级科研专项[7] - 公司IPO拟募资18.78亿元,用于下一代主控芯片及企业级SSD研发、量产测试基地项目[7] - 国内企业级SSD市场国产化需求强烈,大普微推动进口替代,预计2026年扭亏为盈[8] 行业发展趋势 - 创业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集群总市值达9万亿元,占板块比重75%[2] - 资本市场通过支持未盈利企业上市,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改善市场结构[9] - 深交所将加强未盈利企业审核,严控财务真实性,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10]
创业板解锁未盈利企业上市 更大力度支持优质创新企业
证券时报· 2025-06-27 15:46
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 - 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1] - 深圳大普微电子成为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2] - 深交所表示将严格落实创业板各套上市标准,为初盈利、未盈利企业提供包容性支持[3] 创业板市场现状与制度创新 - 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1382家,总市值超13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占比分别接近90%和70%[5] - 板块公司总体研发强度超5%,近半数公司上市后营收和市值翻番,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集群市值占比75%[5] - 深交所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为未盈利企业预留上市空间并明确适用标准和行业范围[6] 大普微电子案例分析 - 大普微选择创业板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5亿元"[11] - 公司主营企业级SSD产品,自研主控芯片出货比例超70%,国内市场份额6.4%,排名第四[11][12]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费用7.37亿元,占营收36.15%,拥有156项发明专利[14]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8.73%至9.62亿元,毛利转正,亏损收窄至1.91亿元,预计2026年扭亏[14]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企业级SSD市场国产化需求强烈,国内厂商需突破国外垄断以保障供应链安全[14] - 资本市场精准支持头部企业研发,推动核心部件自主可控,预计不会出现IPO大规模扩容[15] - 深交所将深化创业板改革,构建从IP到IPO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9] 监管与市场生态建设 - 深交所将加强未盈利企业审核,严防"伪科技",要求充分披露风险并强化投资者保护[18] - 未盈利企业上市需添加"U"标识,定期披露盈利预期,相关股东需遵守更严格股份锁定安排[18] - 监管强调平衡发展与风险,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17]
因标准必要专利起纠纷,江波龙全资子公司起诉佰维存储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1:17
专利纠纷事件 - 江波龙全资子公司元预知技术起诉佰维存储及江苏金震公司,指控其侵犯两项发明专利权,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合理费用 [1][4] - 涉案专利原始申请人为诺基亚公司,后经转让由埃姆梯尔存储技术许可给元预知使用 [4] - 元预知主张涉案专利为JEDEC协会制定的eMMC标准必要专利,佰维存储未经许可制造、销售符合该标准的产品构成侵权 [4] 标准必要专利背景 - 标准必要专利是实现某一标准必然会使用的专利,遵循FRAND(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义务 [3][6] - eMMC标准是手机/平板电脑内嵌式存储器标准规格,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可能涉及专利侵权 [4] -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标准必要专利实施需遵循专利保护原则,不因标准强制性而免除许可问题 [5] 双方立场 - 元预知称履行FRAND义务,指控佰维存储在许可谈判中存在明显过错 [7] - 佰维存储回应称始终秉持FRAND原则,未存在明显过错,且涉案专利2026年11月到期后将无法主张权利 [7] - 佰维存储认为诉讼不会影响持续供货能力,涉案金额较低对利润影响较小 [7] 行业影响 - 专利纠纷涉及存储行业两大上市公司,反映行业技术竞争加剧 [1][4] - 标准必要专利的法律界定和FRAND原则执行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3][5][6] - 案件结果可能对存储行业专利许可模式产生示范效应 [4][7]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中国移动全国征集RWA生态合作伙伴——《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7 08:17
重要市场新闻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涨0.97%,道指涨0.94%,标普500指数涨0.8%,纳指、标普500指数均创历史收盘次高 [1]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奈飞、亚马逊、Meta涨超2%,苹果、特斯拉小幅下跌,Coinbase涨超5.5%创2021年以来收盘新高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0.29%,中概股涨跌不一,小马智行涨约12%,金山云、万国数据涨超3% [1] - 国际油价窄幅震荡,美油主力合约收涨0.46%报65.2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0.41%报66.70美元/桶 [1] - 国际贵金属期货收盘涨跌不一,COMEX黄金期货跌0.04%报3341.6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1.22%报36.55美元/盎司 [1]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法国CAC40指数跌0.01%,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9% [1] 普惠金融政策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 - 方案强调持续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和可得性,推动降低综合成本 [2] - 目标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综合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 [2] 数字资产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致力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全球创新中心 [3] - 政策宣言展现对数字资产发展的愿景,推进应用场景多元化 [3] -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区块链技术将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发展 [3] - 稳定币填补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体系间空白,具备高效跨境支付能力 [3] - 相关概念股包括新国都、天阳科技、拉卡拉等 [3] RWA生态发展 -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征集"RWA生态合作伙伴" [4] - 计划遴选20家单位成立"RWA联合实验室",推动RWA与数据要素协同创新 [4] - 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现实资产转化为链上数字通证,实现资产多元化 [4] - 国际金融巨头如贝莱德、花旗、摩根大通积极参与RWA项目 [4] - 相关概念股包括四方精创、朗新集团等 [4] 存储芯片市场 - DDR4内存现货价格持续飙涨,16Gb DDR4价格比DDR5贵一倍 [5][6] - DDR4现货价格两周内上涨约五成,三星、SK海力士、美光计划停产DDR4 [5][6] - 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80%-90%需求仍锚定DDR4 [6] - 2025年下半年预计供需结构改善,价格进入上行周期 [6] - 相关概念股包括同有科技、朗科科技、兆易创新等 [6] 股东减持信息 - 开润股份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 [7] - 纽威股份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0.97%股份 [7] - 汇绿生态大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7] - 三友联众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股份 [7] - 国脉科技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7] - 福光股份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8] - 恒铭达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15%股份 [8]
凛冬播种 静待春发——佰维存储的“逆周期”答卷
上海证券报· 2025-06-27 02:47
行业周期性 - 存储行业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基石,具备显著周期性,与宏观经济、技术迭代、市场供需紧密相连 [2] - 2023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深陷下跌周期,公司亏损超6亿元,但研发投入增至2.5亿元,同比增长97.77% [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6.95亿元(同比+86.46%),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125.82%),实现逆周期增长 [2] 技术护城河建设 - 公司通过自研测试装备打破传统封测行业1:3的设备投入比结构,超80%测试设备实现自主研发 [4][5] - 近三年研发总投入超8亿元,其中2024年达4.47亿元(同比+78.99%),2025年Q1为1.23亿元(同比+25.82%) [5] - 生产环节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与可追溯,采用激光隐形切割设备(精度达纳米级)和毫米级机械臂堆叠技术 [4] 战略布局与历史沿革 - 2010年选择拓展存储封测业务以建立差异化,从零起步克服设备采购难题(单台设备成本动辄数千万元) [7] - 封测环节战略定位为产业链承上启下节点,既可贴近客户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又能增强产品控制力 [7] - 形成"研发封测一体化"优势,嵌入式ePOP等定制化产品适配AI眼镜等高要求场景 [11] AI领域突破 - 2024年AI新兴端侧领域营收超10亿元(同比+294%),覆盖智能手表、眼镜、学习机等多品类 [10] - 将AI技术从"云端神话"落地为生活工具,大模型在手机、PC、可穿戴设备快速应用 [10] - AI眼镜被视为下一代入口,公司成为全球头部品牌核心供应商,产品满足高带宽、低功耗、轻薄化需求 [11] 企业文化与行业定位 - 奉行长期主义,认为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在于"对周期毫无准备"而非波动本身 [2][6] - 定位为科创板企业,强调技术突破责任,利用下行周期作为成长跳板 [10] - 国内存储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从"可用"向"好用"升级,与国际巨头差距驱动内生动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