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XO
icon
搜索文档
CXO强势助攻,医疗逆市领涨,512170放量摸高1.85%!刚需赛道再迎新,国内首只“药ETF”5月26日开售
搜狐财经· 2025-05-23 18:00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23日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3个收涨,医药生物与汽车行业并列涨幅第一,并包揽主力净流入排行榜前二 [1] - 医疗ETF(512170)全天飘红,盘中最高涨幅达1.85%,最终收涨0.62%,成交额9.82亿元,较前一日激增128%,创近一个半月最高单日成交额 [2] - 当周(5月19日-23日)医疗ETF累计上涨1.24%,跑赢沪指(-0.57%)、沪深300(-0.18%)、创业板指(-0.88%),周线5连阳,单周成交27.85亿元,连续3周放量 [4] 个股表现 - CXO板块中泰格医药领涨5.64%,九洲药业、昭衍新药、康龙化成跟涨,但药明康德尾盘收跌 [2] - 2800亿市值医械巨头迈瑞医疗大涨2.79% [2] 行业基本面 - CXO板块2024年剔除新冠影响后增长稳健,2025年一季度恢复显著,拐点或已至:全球投融资逐步恢复,头部公司订单好转,供给端有望稳步出清 [2] - 医药医疗行业自2021年进入调整期已持续4年,当前配置性价比或较高 [4] 产品动态 - 国内首只"药ETF"(认购代码562053)将于2025年5月26日发售,跟踪中证制药指数,聚焦化学药、生物药品、中药三大纯制药子行业,与医疗ETF(跟踪中证医疗指数)形成互补配置 [4] - 通过"医疗ETF+药ETF"组合可覆盖医疗医药行业代表性龙头公司 [4] 市场情绪 - 医药医疗板块近期受药企出海大单等利好催化,成为市场关注重点,ETF市场加速上新 [4]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市场走势分析 - 周二A股在10日均线附近得到支撑展开反弹,上证指数站稳60/120日均线,显示内在趋势正在变强 [1] - 市场已完全回补"对等关税"宣布前的跳空缺口,进入新的行情阶段 [1] - 4月7日的极端下跌是对"对等关税"事件的一次性反映,4月反弹属于悲观情绪修复,5月进入实质性修复新阶段 [2] 政策与宏观环境 - 降准降息落地以及贸易谈判达成第一阶段成果,预示着新一轮增量政策正在逐步兑现 [1] - 美国对全球加征"对等关税"的后续变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市场预期存在反复 [2] 行业表现与机会 - 周二31个一级行业大部分上涨,领涨板块包括美容护理、传媒、家电、医药、轻工等成长型行业 [4] - 下跌板块仅军工、煤炭、房地产、钢铁等周期性板块 [4] - 内需消费和科技自主创新主线确定性较高,预计受益于未来对冲政策 [2] 科技成长板块机会 - 5月市场风格可能切换回科技成长,催化剂包括AI大模型版本更新和机器人格斗大赛 [3] - 英伟达GTC大会确认AI发展进入推理阶段,关注云计算、AI+办公、AI+医药等衍生方向 [3]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明确,关注传感器、控制器、灵巧手等板块机会 [3] - 半导体国产化大势所趋,关注半导体设备、晶圆制造、材料、IC设计等 [3] - 低空经济存在补涨预期,关注地面起降场建设、低空飞行器整机等 [3] 创新药板块 - 创新药经历近4年调整后逐步迎来收获期,2024年三季度以来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为正 [3] - 预计2025年创新药将迎来基本面拐点 [3] 海外业务影响 - 对海外业务依赖性较高的行业如消费电子、CXO等受"对等关税"影响程度仍存争议 [2]
三生制药涨超30%,与辉瑞达成首付款12.5亿美元协议!T+0交易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涨超3.6%,近60日净流入超2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5-20 10:13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开盘走强,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大涨超3.6%,成交额突破4亿元 [1] -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连续9日净流入,近60日净流入超22亿元 [1] - 热门成分股多数上涨:三生制药涨超30%,石药集团涨超5%,信达生物涨超4%,中国生物制药涨超3%,百济神州涨超2% [3] 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 - 三生制药及子公司与辉瑞签署协议,授予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在全球(不包括中国内地)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 [1] - 三生制药将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最高48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 [1] - 辉瑞将认购三生制药价值1亿美元的普通股股份 [1] ASCO学术会议动态 - 2025年ASCO年会将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为全球最重要的肿瘤学术会议 [3] - 三生制药将公布SSGJ-707在NSCLC的2期数据 [3] - 信达生物将公布IBI363(PD-1/IL-2α-bias)和IBI343(CLDN18.2ADC)的临床数据 [3] 美国药品降价政策影响 - 美国药品降价行政令短期面临司法挑战和执行细节调整,长期或推动全球药企调整定价策略 [4] - 中国创新药研发成本低、效率高,或成为BD交易首选,加速向"创新主导"转型 [4] - 美国仿制药市场可能因价格压缩引发供应短缺,中国仿制药企业有望抢占市场份额 [4] - 美国创新药价格短期难以下降,但长期面临压力,Medicare和Medicaid支出从2020年1.5万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2.0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7.0% [5]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特点 - 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前十大权重合计占比超72%,龙头属性突出 [6] - 创新药权重占比高达85%,全市场医药类指数中最高 [6] - 近5年市销率分位数为40%,底层资产为港股,支持T+0交易 [6]
多家机构认为医药板块估值修复开启,港股创新药ETF(159567)逆市上涨,先声药业涨超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09:57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19日早盘恒生指数跌0.73%,恒生科技指数跌1.58%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0.58%,换手率8.02%,成交额超1.15亿元 [1] - 成分股中先声药业涨超5%,再鼎医药、三生制药、远大医药涨超4%,诺诚健华、康哲药业跟涨 [1] 医药板块行情 -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反弹强劲,多只医药基金净值涨幅超30% [1] - 机构认为医药板块估值修复已开启,关注AI医疗、脑机接口、创新药等方向 [1] - 创新药和部分仿创药是布局重点,商保目录政策变化、集采/国谈预期落地及美国肿瘤会议数据公布将催化股价 [1] 创新药及产业链 - 创新药板块进入快速放量期,国内外商业化和对外授权推动营收增长并加速盈利转折 [2] - 仿创结合企业创新药占比提升,仿制药受集采压制 [2] - 中药板块短期承压但长期具品牌化与创新潜力 [2] 医疗器械与医疗服务 - 医疗器械受政策落地缓慢和库存影响短期承压,招投标回暖带动复苏预期 [2] - 医疗服务受非刚需消费复苏滞后拖累,但AI赋能和细分赛道企稳为龙头企业带来新机遇 [2] 生命科学上游 - 生命科学上游处于景气反转初期,海外需求回暖、国内企业加大研发与全球布局,有望重回高增速 [2]
医药行业2024年报、2025一季报:CXO板块
天风证券· 2025-05-19 09: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CDMO板块业绩有望持续回升,2025年Q1收入加速增长;2024年CRO板块受基数影响业绩承压,2025年Q1利润快速修复;高基数影响逐渐消除,订单驱动板块有望加速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DMO板块 - 2024年整体营业收入831.91亿元,同比下降2.92%;归母净利润140.44亿元,同比-15.05%;扣非归母净利润136.37亿元,同比-16.25% [2][7] - 2025年Q1整体营业收入208.91亿元,同比11.35%;归母净利润49.87亿元,同比增长65.48% [2][7] - 药明康德截至2025年3月底,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人民币523.3亿元,同比增长47.1%;康龙化成2025Q1新签订单同比+10%以上 [7] CRO板块 - 2024年整体营业收入165.36亿元,同比下降7.22%;归母净利润5.17亿元,同比-78.88%;扣非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54.96% [3][10] - 2025年Q1整体营业收入36.72亿元,同比-5.75%;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04.57% [3][10] - 阳光诺和2024年新签订单17.86亿元,同比增长18.74%;泰格医药2024年净新增合同金额为人民币84.2亿元,同比增长7.3%,2025年Q1新增合同金额超20亿元,同比增速20% [10] CXO订单催化 - 报告列出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多家公司的总市值、年初至今涨跌幅、单季度营业收入、单季度利润、全年利润及PE等数据 [11]
国内TAVR赛道近况更新
华创证券· 2025-05-17 0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归创通桥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5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和公募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对其配置均处于低位,考虑宏观环境因素积极恢复和大领域大品种拉动效应,对2025医药行业增长保持乐观,投资机会有望百花齐放 [10] 各部分总结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37%,跑赢沪深300指数0.2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第10位 [7] - 本周涨幅前十股票为拓新药业、交大昂立等,跌幅前十股票为*ST苏吴、金凯生科等 [7] 整体观点和投资主线 创新药 - 看好国内创新药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2025年重视国内差异化和海外国际化管线,关注百济、信达等公司 [10] 医疗器械 - 影像类设备招投标量回暖、设备更新推进,家用医疗器械有补贴政策且出海加速,关注迈瑞、联影等;发光集采落地,国产龙头份额提升,关注迈瑞、新产业等;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神经外科集采后放量和进口替代加速,关注爱康、春立等;海外去库存影响出清,新客户订单上量,关注维力等 [10] 创新链(CXO + 生命科学服务) - 海外投融资回暖,国内投融资有望触底回升,创新链底部反转开启。CXO产业周期向上,25年有望重回高增长;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需求复苏,供给端出清,国产替代是大趋势,并购整合助力 [10] 医药工业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有望改善,估值处近十年低位,关注同和药业、天宇股份、华海药业 [10] 中药 - 基药目录预计颁布,关注昆药集团、康缘药业等;国企改革重视ROE指标,关注昆药集团、太极集团等;关注新版医保目录解限品种、OTC企业、潜力大单品 [12] 药房 - 2025年处方外流或提速、竞争格局有望优化,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等 [12] 医疗服务 - 反腐+集采净化市场环境,商保+自费医疗扩容,关注固生堂、华厦眼科等 [12] 血制品 - 十四五浆站审批宽松,行业中长期成长路径清晰,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 [12] 国内TAVR赛道近况更新 - 2024年我国TAVR手术17232例(累计55083例),较2023年增长14%,增速回落但赛道仍处较快增长阶段,商业化植入前十省份有上海、四川等,经股动脉途径占比最高 [13] - 沛嘉医疗市场份额提升显著,2021 - 2024年收入CAGR达84%,2024年植入量同比增37%至3400例以上,经股TAVR市场份额达25%左右;心通医疗保持稳健增长,2021 - 2024年收入CAGR为22%;启明医疗仍占国内龙头地位,管理制度完善后有望恢复增长 [18] - 沛嘉、心通和启明费用率均显著优化,亏损进一步收窄。沛嘉21 - 24年亏损从5.7亿元降至2.3亿元,心通24年净亏损大幅收窄至0.5亿元 [23] - 沛嘉、心通、启明通过内生和外延方式加快TAVR产品迭代和管线拓展,形成系列产品梯队 [27][30][33] - 近两年来,佰仁医疗、纽脉医疗等公司TAVR产品获批,瑛泰医疗、沛嘉医疗部分产品有望2025年获批商业应用,赛道潜力大,厂家增加将拉动市场增长 [37] - TAVR集采有望加快术式普及,降低销售费用,对厂家利好,若大规模集采实施,能以量换价,缩短厂家盈利周期 [41] 创新药(诺诚健华) - 血液瘤布局全面,奥布替尼适应症拓展推动销售增长,坦昔妥单抗联合用药预计上半年上市 [44] - 自免领域布局多款差异化小分子药物,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多款药物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44] - 实体瘤布局me - better品种,ICP - 723预计近期报产 [44] 高值耗材 骨科 - 受益老龄化,市场前景广阔,集采促进国产替代,头部企业拓展产品矩阵,海外市场空间大,关注春立医疗、爱康医疗等 [45] 神经外科 - 迈普医学产品线完善,业绩驱动因素包括集采利好、拓展适应症、海外收入增长、股权激励计划落地 [45] IVD - 化学发光是IVD中规模最大且增速较快的细分赛道,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集采加速进程,出海逐渐深化,推荐迈瑞医疗、新产业等 [46] 医疗器械 医疗设备 - 影像类设备招投标回暖,软镜赛道国产企业放量可期;家用医疗器械受益补贴政策,关注迈瑞医疗、鱼跃医疗等 [48] 低值耗材 - 海外去库存影响出清,新客户订单上量,国内产品迭代升级,推荐维力医疗等 [49] 港股医疗器械(归创通桥) - 神经+外周介入双引擎驱动,受益集采,布局海外,2021 - 2024年收入CAGR达131%,2024年扭亏为盈,海外拓展初具规模 [51] - 神经介入是渗透率、国产化率双低赛道,集采利好国产头部厂家,公司产品组合拥抱集采,后备管线充裕 [51] - 外周介入集采加速产品放量,公司创新产品组合驱动长期增长,多个产品中标有望2025年放量 [51] - 预计公司25 - 27年净利润分别为1.59、2.50、3.87亿元,同比增长59%、57%、55%,给予2025年42x PE,对应目标价约22港元 [51] 创新链(CXO + 生命科学服务) CXO - 产业周期或趋势向上,海外和国内需求有望改善,投融资好转从24H1在订单面体现,25年有望重回高增长,关注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 [57] 生命科学服务 - 短期行业需求复苏,供给端出清,相关公司有望进入投入回报期;长期行业渗透率低,国产替代是趋势,并购整合助力公司做大做强 [58] 药房 - 2025年处方外流或提速、竞争格局有望优化,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等 [59] 中药 - 基药关注昆药集团、康缘药业等;国企改革关注昆药集团、太极集团等;关注新版医保目录解限品种、OTC企业、潜力大单品 [62] 医疗服务 - 反腐+集采净化市场环境,商保+自费医疗扩容,关注固生堂、华厦眼科等 [61] 医药工业 - 特色原料药行业关注重磅品种专利到期新增量和纵向拓展制剂进入兑现期的企业,如同和药业、华海药业等 [67] 行业热点 - 5月14日,艾伯维c - Met靶向ADC药物telisotuzumab vedotin获批上市 [69] - 5月15日,百济神州启动BGB - 16673头对头Pirtobrutinib的III期临床试验 [70] - 5月15日,石药集团与Cipla就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美国商业化订立独家许可协议 [71] 涨幅/跌幅前五名股票 |排序|涨幅前五名|本周涨跌幅|原因分析|排序|跌幅前五名|本周涨跌幅|原因分析| |----|----|----|----|----|----|----|----| |1|拓新药业|45.03%|新冠相关概念|1|*ST苏吴|-14.76%|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2|交大昂立|35.59%|要约收购|2|金凯生科|-7.25%|股东减持| |3|永安药业|32.05%|牛磺酸产品|3|泽璟制药 - U|-7.18%|无特殊原因| |4|森萱医药|23.85%|新冠相关概念|4|圣达生物|-6.55%|无特殊原因| |5|哈三联|23.84%|前期下调较多|5|智翔金泰 - U|-6.50%|无特殊原因| [72]
营收、净利润全面承压 回暖信号浮现但复苏进程仍存波动 | 2024CXO行业年报
新浪证券· 2025-05-16 14:18
泰格医药营收同比下降超10%,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下滑79.99%、42.13%,均创下历史最大跌 幅。主因临床订单价格战挤压利润空间,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的毛利率从38.21%降至29.56%,降幅 高达8.65个百分点。同时 ,公司持有的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等Biotech股权二级市场估值缩水导致全年 非经常性损益亏损4.5亿元。 博腾股份更是由盈转亏,历史首次出现年度亏损,当期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88亿 元、-2.72亿元。由于博腾股份九成收入来自小分子业务,在新兴赛道布局滞后,因而成为利润下滑幅 度最大的厂商之一。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24年,CXO赛道企业业绩显著承压,20家CXO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0亿元,同比下滑4.3%;归母净利 润133.3亿元,同比下降23.9%;扣非净利润132.4亿元,降幅20.1%。从企业角度看,药明康德、康龙化 成、泰格医药、凯莱英、博腾股份五大头部企业净利润全线下滑。 其中,药明康德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73%、1.37%,历史首次出现营收、利润双降;康龙化成 归母净利润虽同比增长1 ...
医药板块逆势走强,医药50ETF、医疗创新ETF、创新药ETF上涨
格隆汇APP· 2025-05-15 13:29
医药ETF市场表现 - 华安医药50ETF今日涨幅0.96%,年内涨幅2.93% [3] - 平安医疗创新ETF今日涨幅0.88%,年内涨幅2.69% [3] - 国泰创新药沪深港ETF今日涨幅0.70%,年内涨幅12.75% [3] - 摩根创新药企ETF今日涨幅0.51%,年内涨幅5.33% [3] - 西藏东财创新药ETF沪港深今日涨幅0.58%,年内涨幅12.08% [3] - 万家港股创新药ETF基金年内涨幅23.03%,表现突出 [3]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美国财政部部长表态不希望与中国全面脱钩,但计划将医药等产业带回美国 [5] - 中国医药产业从业人士认为,美国原料药供应大量依赖中国,强行脱钩将导致部分美国药企成本增加50% [5] - 恒瑞医药启动H股全球公开发售,计划发行2.25亿股H股,最高募资额可达130.8亿港元,或成近五年港股医药企业IPO最高募资额 [5] 医药行业基本面 - 2024年A股医药行业营收25804.33亿元,同比下降0.5%,归母净利润1718.43亿元,同比下降14.8% [6] - 创新药板块营收同比大幅提升,疫苗、ICL板块同比下滑较多 [6] - 25Q1 A股医药行业营收6370.39亿元,同比下降4.0%,归母净利润560.53亿元,同比下降8.8% [6] - 创新药板块(剔除大额授权收入后)保持快速增长,CXO板块业绩回暖 [6] 机构观点 - 国信证券建议关注创新药及创新产业链,创新药板块步入快速放量期,国内外商业化与对外授权推动营收增长 [7] - 西南证券指出AI医疗迈入技术融合与行业重构新阶段,DeepSeek的多模型协同能力成为行业新范式 [7] - 中银证券建议关注三条主线:稳健增长领域(医疗器械、药品)、CXO和医疗设备板块反转机会、创新领域放量及出海能力企业 [8]
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报总结:港股创新药持续向好,新产品陆续放量
西南证券· 2025-05-14 13: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创新+出海主线,创新药方面政策助推发展、支付端商保空间值得关注且国产新药授权出海热点频出,医疗器械关注国产替代、出海方向及以旧换新政策影响 [3] - 主题投资主线,药品关注国产减肥药等临床数据进展,器械关注设备更新等相关政策及主题,消费医疗关注政策刺激,中药关注基药目录进展,CXO关注生物安全法案进展,此外关注并购重组预期 [3] - 红利主线,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红利资产是防御选择,包括高股息OTC个股,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值得关注 [4] - 2025年看好医药创新+出海、主题投资、红利三大主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报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 选取149家港股医药上市公司,2024年收入总额17845亿元(+1.81%),归母净利润792亿元(+49.3%),扣非归母净利润584亿元(+34%),55%公司归母净利润正增长,58%公司收入正增长 [5][12] - 各板块表现:创新药收入786亿元(+26.7%)、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化学制剂收入1739亿元(+1.1%)、归母净利润260亿元(+5%),医疗器械收入425亿元(+4.5%)、归母净利润8亿元,CXO收入938亿元(-3.5%)、归母净利润374亿元(+91%),原料药收入2837亿元(+3.3%)、归母净利润58亿元(-14%),医疗服务收入424亿元(-0.6%)、归母净利润16亿元(-20%),中药收入1113亿元(-1.7%)、归母净利润58亿元(-31%),药店收入906亿元(+5.8%)、归母净利润54亿元(+110%),流通收入8670亿元(+0.3%)、归母净利润121亿元(-10%),疫苗收入9亿元(115.7%)、归母净利润-13亿元 [6][7] - 2024年主要增量贡献:疫苗收入增速从-61.3%到115.7%、归母净利润增速从-52%到-21%、毛利率从-208.81%到69.74%,创新药收入增速从55.7%到26.7%、归母净利润增速从-48%到-29%、毛利率从74.32%到76.36%等 [14] - 盈利分析:2024年研发费用704.7亿元(-15.4%)、研发费用率-0.8pp,销售费用1568.2亿元(-0.6%)、销售费用率-0.2pp,管理费用713.4亿元(-5.3%)、管理费用率-0.3pp [19] 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业绩总览——18A表现 - 选取49家港股18A医药上市公司,2024年收入总额707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93亿元,收入增速33.2%,归母净利润亏损收窄27.6%,84%公司收入正增长,41%公司利润正增长 [32] - 2024年研发投入352.7亿元(-8.1%),现金及等价物624亿元(-15.4%) [38] - Biotech出海渐入佳境,超30个License out项目总交易金额超5亿美元,如科伦药业七个ADC项目94.7亿美元等 [40] 港股医药行业2024年业绩总览——创新药及化学制剂企业涨跌幅 - 展示了百济神州、翰森制药等企业在不同时间段的涨跌幅情况,如百济神州在2022.1.1 - 2022.12.11涨跌幅为-16.6%等 [47] 港股医药子行业2024业绩总览——各子行业 - 创新药:选取36家企业,2024年收入786亿元(+26.7%)、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如百济神州收入273.9亿元(+55%)、归母净利润亏损46.3亿元(同比减亏26.9%)等 [53] - 化学制剂:选取16家企业,2024年收入1739亿元(+1.1%)、归母净利润260亿元(+5%),如石药集团收入295.7亿元(-6.7%)、归母净利润43.3亿元(-26.3%)等 [56] - 医疗器械:选取26家企业,2024年收入425亿元(+4.5%)、归母净利润8亿元,关注国产替代、出海、主题投资方向,如微创医疗收入74.1亿元(+8.5%)、归母净利润-15.4亿元等 [59] - CXO:选取10家企业,2024年收入938亿元(-3.5%)、归母净利润374亿元(+91%),如药明康德收入392.4亿元(-2.7%)、归母净利润93.5亿元(-12.5%)等 [63] - 原料药:选取7家企业,2024年收入2837亿元(+3.3%)、归母净利润58亿元(-14%),如华润医药收入2576.7亿元(+5.3%)、归母净利润33.5亿元(-13.1%)等 [66] - 医疗服务:选取30家企业,2024年收入424亿元(-0.6%)、归母净利润16亿元(-20%),如海吉亚医疗收入44.5亿元(+9.1%)、归母净利润6亿元(-12.4%)等 [69] - 中药:选取11家企业,2024年收入1113亿元(-1.7%)、归母净利润58亿元(-31.5%),如白云山收入749.9亿元(-0.7%)、净利润28.4亿元(-30.1%)等 [73] - 药店:选取4家企业,2024年收入906亿元(+5.8%)、归母净利润54亿元(+110%),如京东健康收入581.6亿元(+8.6%)、归母净利润41.6亿元(+94.3%)等 [77] - 流通:选取7家企业,2024年收入8670亿元(+0.3%)、归母净利润121亿元(-9.57%),如国药控股收入5845.1亿元(-2%)、归母净利润70.5亿元(-22.1%)等 [82] - 疫苗:选取2家企业,2024年收入9亿元(115.7%)、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减亏20.9%),如康希诺生物收入8.2亿元(+139%)、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减亏74.4%) [86]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市场趋势 - 关税事件冲击高峰已过 A股进入实质性修复新阶段 但修复过程存在波折 海外业务依赖度高的行业如消费电子 CXO等仍受不确定性影响 [1] - 内需消费和科技自主创新主线确定性较高 预计受益于未来对冲政策 [1] - 5月市场风格可能从低估值高股息切换回科技成长 科技方向催化剂包括AI大模型更新和机器人赛事 [2] 科技成长板块 - AI发展进入推理阶段 衍生方向包括云计算 AI+办公 AI+医药 5月关注AI大模型版本更新 [2]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明确 产品形态从人形向四足机器人扩展 带来传感器 控制器等板块机会 5-6月关注机器人格斗大赛进展 [2] - 半导体国产化持续推进 关注半导体设备 晶圆制造 半导体材料 IC设计等细分领域 [2] - 低空经济试点城市建设加速 存在补涨预期 关注地面起降场建设和低空飞行器整机 [2] 盘面表现 - 科技成长板块高开低走 军工板块明显调整 银行板块领涨并创历史新高 [3] - 全天成交金额接近1 3万亿 处于近期较高水平 [3] - 领涨行业为银行 美容护理 医药 交运 煤炭等低估值传统行业 领跌行业为军工 计算机 机械 电子 通信等科技成长板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