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

搜索文档
挪威油气设施投资将创历史新高
中国化工报· 2025-08-20 10:28
中化新网讯 近日,挪威统计局发布预测称,挪威石油和天然气设施投资今年将达2748亿克朗,创历史 新高。但随着主要项目竣工,投资额将从明年开始下降。 挪威约占全球原油产量的2%。此外,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挪威已成为欧洲最大的管道天然 气供应国。 2025年的投资预测值已从5月份估计的2691亿克朗上调。2026年的预测值也由5月份估计的2066亿克朗上 调至2294亿克朗。2024年的实际投资额为2512亿克朗。2026年实际投资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油田开发投 资计划的减少"。虽然预计挪威国油公司和Vår Energi的几个新项目将在2025年和2026年获得批准,但整 体勘探支出预计将下降。挪威统计局表示,设施投资预测通常会随着企业在年末几个月内的支出计划而 上调。 ...
CCER机制将迎来第三批方法学
中国化工报· 2025-08-20 10:09
生物质发电与油气伴生气回收政策动态 - 生态环境部就第三批CCER方法学公开征求意见 涉及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 热电联产 海上油田伴生气回收 陆上气田试气放喷气回收 陆上油田低气量伴生气回收等4项技术领域 [2] - 第三批方法学将重点支持生物质能源利用和油气行业甲烷减排 标志着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向精细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 [2][3] CCER方法学发展进程 - 首批CCER方法学于2023年10月发布 覆盖造林碳汇 并网光热发电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 红树林营造4类项目 [2] - 第二批CCER方法学于2025年1月发布 包含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和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2项 [2] 甲烷减排政策背景 - 甲烷被确认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 生态环境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甲烷排放控制方案》 要求强化油气田放空甲烷管控 鼓励伴生气与放空气回收利用 [3] - 新方法学实施后预计将提升油气企业伴生气回收经济性 同时为生物质发电项目参与碳市场提供路径支持 [3] 技术领域突破 - 第三批方法学在技术复杂性和行业针对性上超越前两批 特别关注"难减排"领域 [3] - 生物质发电与油气伴生气回收被列为重点支持方向 方法学覆盖农林生物质发电 海上/陆上油气田气体回收等多场景 [2][3]
欧洲的好日子到头了!吸血大国多年,中美俄如今联合让它还债
搜狐财经· 2025-08-19 20:25
中美俄突然醒悟,欧洲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不用干活也能享受高福利保障的制度,未来将一去不复 返!以前吸全球血的欧洲,如今要被迫还债了! 欧洲的高福利生活震撼全球,躺在家里啥都不干就能领着政府发放的高额补助。这些钱可不是凭空而来 的,而是欧洲长期以来从全球吸血积累下来的。就连联合国上三常中美俄,都被欧洲吸过血。如今三国 彻底醒悟,欧洲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 也正是受永乐大典各种记载的启发,西方才有了后来的科技大爆发,最终出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欧洲高福利的底气 "散装"的欧洲,众多小国的高福利冠绝全球,很多方面就连美国都要甘拜下风。欧洲的高福利又是从何 而来的呢? 在15世纪之前,欧洲还是一个野蛮落后的地方,各个小邦国之间争斗不休,像极了我国的春秋战国时 代。 当然,欧洲打仗没有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那么有礼貌而已,主要是当时的欧洲还没有"绅士",也不懂礼貌 到底为何物。 当时的世界中心在东方,遥远的华夏文明。大明皇帝朱棣组织编纂的《永乐大典》,是当时整个世界最 先进的书籍,天文地理无所不包。 欧洲真正发迹,还要从文艺复兴开始算起。整个文艺复兴与我国明朝的时间跨度基本吻合。网上一种观 点认为,当时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和一 ...
特朗普的“大动作”能否撼动油市?答案出人意料!
金十数据· 2025-08-19 15:36
俄乌冲突对全球油气市场影响分析 - 俄乌冲突的解决不太可能对全球油气市场造成冲击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2] - 俄罗斯天然气占欧洲进口比例从2021年45%降至当前18% 原油份额从30%降至3%[2] - 欧盟计划2027年前全面淘汰俄罗斯能源[2] 全球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印度大幅增加俄罗斯原油进口比例 从2021年16%升至目前38%[2] - 土耳其和其他亚洲国家对俄罗斯原油采购量明显上升[2] - 欧洲此前消化俄罗斯470万桶/日原油出口的一半以及其天然气出口的75%[3] 地缘政治与制裁前景 - 全面和平几乎不可能 俄西关系短期内不可能全面正常化[3] - 欧洲不太可能恢复进口俄罗斯能源 只要普京仍在位[3] - 特朗普政府可能尝试单方面放松部分制裁 但将在国会遭遇阻力[3] 能源市场供需基本面 - 油气市场正步入供过于求阶段 俄罗斯供应中断能被轻易填补[4] -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将比需求多176万桶/日 2026年将过剩300万桶/日[4] - 全球LNG年产能将从2024年5亿吨增至2030年8亿吨 美国卡塔尔加拿大有新产能投放[4] 美国政策与制裁动向 - 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能源购买方收紧制裁 但表示无需考虑对中国实施二级制裁[4] - 印度因购买俄罗斯原油面临二级关税 美国对其商品加征25%关税使总关税达50%[4] - 印度买家减少采购俄罗斯原油但对全球供应影响有限 其他国家增加购买量[4]
二季度财报出炉 全球石油巨头回归核心业务
中国化工报· 2025-08-18 11:10
欧洲两大油气巨头英国石油(BP)与壳牌二季度双双录得产量下滑:BP日均产量230万桶,同比下降 3.3%,路透社分析指出这是近年投资缩减所致;壳牌日均产量265万桶,同比下降4.2%,创20年新低, 主因是资产剥离和替代能源投资。另一方面,虽然BP与壳牌公司二季度利润同比下滑,但两者均超分 析师预期,显示其表现优于市场预估。当然,若要在经营层面赶超美国同行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即便 不考虑市值差异,仍需努力提升油气产量。 中化新网讯 近日,国际石油巨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已经收官。从财报情况看,国际石油巨头回归传统 业务的进程仍在持续,欧洲油气巨头在产量和盈利方面仍落后于美国同行。 距2022年创纪录业绩已过去三年,面对产量远逊美国同行、利润持续走低的现状,欧洲石油巨头急需战 略调整。路透社分析认为,资产出售和油气投资缩减是今年业绩疲软的主因。这也表明BP与壳牌的能 源转型尝试效果欠佳,近期两家公司重新聚焦油气传统核心业务的决策即为明证。分析指出,欧洲石油 巨头回归核心业务后产量回升只是时间问题。 尽管国际市场价格疲软,埃克森美孚与雪佛龙均报告了创纪录的油气产量。埃克森美孚凭借圭亚那区块 持续强劲增长及对先锋自然资 ...
雪佛龙(CVX):强劲的自由现金流、股息与股票回购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8 09:46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未明确给出雪佛龙(CVX US)的具体投资评级,但强调其自由现金流、股息与股票回购表现强劲[1] - 核心观点认为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虽略低于预期(经调净收入30.53亿美元vs预期31.16亿美元),但整体被市场视为利好[1][2] 财务表现 - **营收与利润**: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4.82亿美元(季环比-6%,同比-12%),经调净收入3.05亿美元(季环比-20%,同比-35%)[5] - **自由现金流**:第二季度达49亿美元(季环比+17%),显著高于第一季度的42亿美元[2] - **资本支出**:第二季度37亿美元(完成全年150亿美元指引的50%),季环比下降5%[2][5] - **股东回报**:维持季度股息每股1.71美元,股票回购26亿美元(第一季度为39亿美元)[1] 业务板块表现 - **上游业务**:经整利润27.27亿美元(季环比-27%),油气产量170.1万桶油当量/日(季环比-1%),价格下行被产量增长部分抵消[2][5] - **下游业务**:利润7.37亿美元(季环比+127%),炼油利润率提升弥补化工业务疲软[3][5] 关键指标 - **杠杆率**:14.8%(较第一季度14.4%略有上升)[2] - **每股收益**:经调摊薄后每股净收益1.77美元(季环比-19%,同比-31%)[5] - **利润率**:经调净收入利润率7%(与第一季度持平)[5]
CCER即将迎来第三批方法学,瞄准生物质发电与油气伴生气回收
新京报· 2025-08-15 19:05
政策动态 - 生态环境部就第三批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公开征求意见 包括纯农林生物质并网发电及热电联产、海上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陆上气田试气放喷气回收利用、陆上油田低气量伴生气回收利用 [1] - 2023年10月发布第一批CCER方法学共4项 涵盖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 [1] - 2025年1月3日发布第二批CCER方法学共2项 包括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和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低浓度瓦斯及风排瓦斯利用 [1] 行业影响 - 第三批方法学重点支持生物质能源利用和油气行业甲烷减排 显著提升油气企业回收伴生气的经济性 [2] - 新方法学为生物质发电项目参与碳市场提供明确路径 扩大减排项目覆盖范围 [2] - 方法学体系呈现精细化、专业化发展趋势 从首批碳汇与可再生能源、第二批节能与瓦斯利用 延伸至第三批针对难减排领域的技术解决方案 [2]
“十四五”能源创新: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构建
新华网· 2025-08-15 14:38
战略背景 - 能源安全面临挑战 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72%和45% [2] - 双碳目标要求能源结构调整 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 - 关键技术存在卡脖子风险 核心装备和材料依赖进口制约产业发展 [2] 多轮驱动战略 - 煤炭发挥压舱石作用 通过清洁高效利用保障能源供应底线 [3][4] - 油气作为稳定器 通过增储上产增强战略韧性 [3][4] - 核能担当基荷电源 安全有序发展提供稳定电力 [3][5] - 可再生能源成为增长极 规模化跃升引领绿色转型 [3][5] 煤炭清洁利用 - 推广超超临界发电技术 提高煤电机组效率降低供电煤耗 [4] - 实施三改联动 开展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和供热改造 [4] - 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在新能源不稳定时提供重要支撑 [4] 油气发展 - 推进增储上产 增强油气供应稳定性 [4] - 改革管网运营机制 形成多主体供应和统一管网集输体系 [4] - 构建竞争性销售市场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 核能发展 - 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5] - 推动技术创新 提高安全性和经济性 [5] - 加强协同互补 与其他能源形成有效配合 [5] 可再生能源 - 装机规模全球领先 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均居世界第一 [5] - 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提高在能源供应中占比 [5][6] - 发展分布式能源 在建筑和园区推广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应用 [6] 技术创新 - 推进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以绿色低碳为方向 [6] - 发展氢能产业 完善制储输用一体化布局 [6] - 提升传统能源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清洁化水平 [6] 体系协同 - 加强传统与新能源协同互补 推动有序替代 [7] - 建设智能电网 应用新型电力技术和运行模式 [7][10] - 优化能源布局 统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7] 未来发展方向 - 提升风电光伏占比 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规模化开发 [8] - 发展多元可再生能源技术 包括光热发电和地热能 [8] - 加强储能技术研发 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8] 传统能源转型 - 研发清洁化技术 推广超低排放和CCUS技术 [9] - 应用智能化勘探开发 提高油气采收率 [9] - 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 构建多元供应体系 [9] 智能化升级 - 融合5G和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能源全链条智能化 [10] - 建设智能电网和智慧油气田 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10] - 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服务 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10] 市场体系完善 - 优化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10][11] - 深化电力和天然气市场化改革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 [10][11] - 构建公平开放市场体系 促进资源高效配置 [11]
能源绿 中国策——写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
中国电力报· 2025-08-15 09:17
煤炭产业绿色转型 -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基地将400万吨煤炭中仅100万吨用作燃料煤,其余转为化工原料生产聚乙烯颗粒,实现"点煤成金"向高端新材料产业迈进 [2] - 煤炭消费占比从2012年下降15个百分点至2024年的53.2%,反映煤炭利用方式和消费模式根本性转变 [2] - 霍林河矿区实现生态修复治理率100%、植被覆盖度超90%,展示全生命周期生态治理成果 [3][4] 油气行业低碳创新 - 吉林油田利用废弃井站场建设15万千瓦风光项目,满足22%用电需求,实现闲置资源再利用 [5] - 胜利油田CCUS项目通过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12%以上,同时实现碳封存与石油增产双赢 [6][7] - 传统油气产区探索风光火储一体化、氢能管道输送等协同发展模式 [8][9] 新能源装机跨越式发展 - 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突破60%,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同比翻倍 [12] - 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工程年送电量超600亿千瓦时,滇西北—广东工程年送电超200亿千瓦时 [14] - 福建平潭海上风电场总装机111兆瓦,年替代10.38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28.38万吨 [15] 分布式能源应用场景 - 成都工业园屋顶光伏满足园区1/3用能,降低白天近50%尖峰负荷 [16] - 上海社区光伏健身器与充电长椅实现绿电共享,济南小区车网互动让电动汽车参与电力调节 [16] - 风光大基地建设同步开展生态评估,光伏园预留生态廊道,输电线路优先采用地下电缆 [17] 技术装备突破 - 特高压交直流设备实现自主研制和大规模应用,代表国际电力装备最高水平 [13] -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投产,为深远海开发积累经验 [15]
国信证券:反内卷,更要买高门槛资产
智通财经· 2025-08-15 08:25
核心观点 - 投资策略应聚焦"高门槛、高壁垒"方向而非短期"反内卷"困境反转机会 包括垄断壁垒型行业(公共事业、稀土)、出海创收的硬科技领域及AI赋能效率革命的行业龙头 [1][2][3] - "反内卷"行情呈现四阶段轮动特征 当前市场处于从β普涨(上游资源品)向α个股挖掘过渡阶段 需关注行业自律出清和差异化竞争企业 [4][5][6] - 长期配置应优先选择具备牌照壁垒(金融、电信)、资源壁垒(采掘、石化)或网络效应壁垒(公用事业)的行业龙头 其现金流稳定且政策护城河显著 [11][13][14] 行业分类 垄断壁垒型资产 - 公共事业(电力、水务)和稀土等战略性资源凭借特许经营权或稀缺性形成定价权 2021-2024年行情持续性显著优于新兴产业 [11][14] - 采掘/石油石化行业需国家特许牌照 前期资本开支达百亿级 电力/交通运输依赖政府定点规划 新进入者难以复制基础设施 [14] 全球化竞争力资产 - 通用计算机设备、电子化学品、分立器件和机床设备在全球利基市场不可替代性排名前25% 实现技术反向输出 [14][15] - 大模型、军工、创新药等领域出现"DeepSeek时刻" 中国企业在成本控制和技术赶超方面展现优势 [16] AI效率革命型资产 - AI加速替代口译/笔译等流程化岗位 但对教育、创作等需情感交互的岗位替代有限 微软2025年测算显示标准化场景替代率更高 [19] - 行业龙头通过AI降本增效可加速市场出清 重点关注已应用AI技术重构竞争格局的企业 [3][19] 市场阶段特征 反内卷1.0阶段 - 上游资源品(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因供给收缩率先反弹 2023-2024年钢铁/建材行业集中度(HHI指数)改善与资本开支回落同步 [6][8] 反内卷2.0阶段 - 投资逻辑转向个股α挖掘 特种钢、新型建材、碳酸锂等细分赛道需关注产能自律和差异化竞争企业 [6][10] 反内卷3.0/4.0阶段 - 行业完成洗牌后形成新核心资产 技术革新(AI+)、全球化布局或供应链重构成为新壁垒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