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澜起科技推出CXL 3.1内存扩展控制器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17:14
产品发布与技术规格 - 澜起科技推出基于CXL3.1 Type3标准的内存扩展控制器芯片M88MX6852 并已向主要客户送样测试[1] - 芯片全面支持CXL mem和CXL io协议 致力于为下一代数据中心服务器提供更高带宽和更低延迟的内存扩展与池化解决方案[1] - 采用PCIe6.2物理层接口 支持最高64GT/s传输速率(x8通道) 可灵活拆分为2个x4端口[1] - 内置双通道DDR5内存控制器 支持速率高达8000MT/s 显著提升CPU与后端内存数据交换效率[1] - 集成双RISC-V微处理器作为应用处理单元和安全处理单元 支持动态资源配置 实时事件处理及硬件级安全管理[1] - 提供SMBus/I3C SPI JTAG等多种接口 便于系统集成和固件升级[1] 行业需求与应用价值 - 云计算资源池化需求迅猛增长 传统内存架构在带宽和扩展性方面成为性能瓶颈[2] - CXL内存池化技术可帮助数据中心实现内存资源弹性分配和高效利用 降低总体拥有成本[2] - 芯片兼容EDSFF(E3 S)和PCIe插卡形态 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 全闪存阵列及边缘计算等多种部署环境[2] - CXL内存扩展与分层是未来数据中心计算的基础性技术 尤其有助于构建异构内存架构[2] - 技术方案与降低数据中心TCO目标契合 将加速内存分层与扩展技术在AI和云工作负载场景中的应用[2] 战略合作与行业认可 - 公司总裁表示该芯片标志着CXL技术领域的领先突破 推动了解耦式内存架构发展[2] - 三星电子认为芯片高带宽与卓越内存池化能力与其CXL内存解决方案强强协同 期待共同推动AI计算领域应用[2] - AMD指出合作将加速内存分层与扩展技术在AI和云工作负载场景中的应用落地[2] - 英特尔称该产品是迈向可扩展内存架构和拓展CXL生态系统的重要一步[3]
港股收评:9月开门红!恒指大涨超2%,科技股、黄金股强势,阿里巴巴飙涨18.5%,招金矿业、紫金矿业等创历史新高,中芯国际涨5%
格隆汇· 2025-09-01 17:0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2.15%至25617.42点 上涨近550点 [1] - 国企指数上涨1.95%至9121.87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20%至5798.96点 [1] 行业板块表现 - 科技股集体走强 阿里巴巴飙涨18.5% 百度涨近4% 京东涨3.06% 小米涨超2% [2][3] - 黄金股领衔有色金属股上涨 招金矿业、灵宝黄金、紫金矿业、中国黄金国际皆刷新历史新高价 [3] - 半导体股走强 权重股中芯国际涨近5% [3] - 创新药概念股再度活跃 [3] - 内房股普遍上涨 [3] - 汽车股多数表现低迷 比亚迪股份跌超5% 广汽集团、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皆有跌幅 [3] - 中资券商股、纸业股、高铁基建股、乳制品股、体育用品股齐跌 中国交通建设跌6% 中信建投跌超3% [3] 个股表现 - 阿里巴巴(09988)涨18.50%至137.100港元 [2] - 华检医疗(01931)涨15.89%至11.230港元 [2] - 国富量子(00290)涨7.45%至2.020港元 [2] - 中银香港(02388)涨6.70%至37.580港元 [2] - 云锋金融(00376)涨5.35%至3.350港元 [2] - 耀才证券金融(01428)涨4.90%至12.210港元 [2] - 联易融科技-W(09959)涨3.85%至2.700港元 [2] - 京东集团-SW(09618)涨3.06%至121.400港元 [2] - 中国三三传媒(08087)涨2.84%至3.990港元 [2] - OSL集团(00863)涨2.72%至17.380港元 [2] - 众安在线(06060)涨2.43%至20.200港元 [2] - 狮鹰控股(02562)涨2.22%至17.030港元 [2] 市场驱动因素 - 阿里巴巴财报表现超预期 在AI和云计算领域投入巨大 [3] - 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及降息预期推动黄金白银续创新高 [3] - 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营收将突破1万亿美元 [3] - 癌症"颠覆性疗法"推动创新药概念活跃 [3] - 京沪楼市松绑政策持续放宽限购预期 [3] - 比亚迪Q2毛利率大幅下降拖累汽车板块 [3]
外资加码中国市场信号明确!富达基金孟峤详解A股慢牛关键因素
新浪财经· 2025-09-01 16:54
外资看多中国资产逻辑变化 - 外资关注度阶段性创新高 趋势明确且明显 核心逻辑变化经历三轮关键节点 [3] - 第一轮变化始于去年9月24日 一揽子金融刺激政策落地 海外资金通过港股交易中国资产 扭转过度悲观预期 [3] - 第二轮变化始于今年春节前夕 DeepSeek在AI领域技术突破 成为外资调整对中国看法催化剂 [3] - 第三轮变化体现为海外投资者关注中国经济基本面 同时观察股市创新高和流动性注入态势 [3] 政策与制度变革影响 - 新国九条和去年924宏观政策发布会传递强有力信号 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 完善退市减持交易监管信息披露机制 [6] - 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逐步完善 放宽险资投资权益比例 优化长期资金入市考核机制 推动社保养老金提高权益资产投资比例 [7] - 港股与A股联动加强 今年港股IPO已有44家上市公司 总募集规模创新高 A港股两地同时上市申报公司达160家 [7]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DeepSeek大模型崛起被外资誉为"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对全球认知中国科技实力起到重要重塑作用 [5] - 人形机器人半导体领域持续创新 国家颁布"AI+"新政策 强调为创新领域引入耐心资本 [5] - AI机器人及新质生产力领域是长期看好方向 政策端资本端资金端为技术突破企业提供配置资金支持 [6] 市场表现与投资趋势 - A股迎来强势上涨 沪指刷新十年记录 两市交易额连破三万亿 市场热度不断提升 [1] - 摩根士丹利将A股目标价上调至4000点 部分券商上调至4200-4600点 [3] - 从全球对比看 A股与恒生指数进入全球投资人视野 A股复利效应及绝对收益效应显著 [4] 经济转型与资金流向 - 经济转型是重要信号 包括促消费反内卷 降低部分行业过剩产能 推动经济向消费再平衡转变 [7] - 为科技产业优质企业提供良好再融资环境 降低融资成本 吸引更多资金加速科技创新突破 [7] - 外资态度正从"可交易"转向"可投资" 未来几个季度股市走势盈利情况宏观数据是重要指标 [8]
投资者如何抓住中国科创“全球产业主导者”的机遇?
券商中国· 2025-09-01 16:50
市场表现与趋势 -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上方,刷新2015年8月21日以来的历史纪录,创近十年来新高 [1] - 硬科技赛道成为此轮行情核心引擎,人工智能、芯片、大模型算力等板块掀起热潮 [2] - 芯片龙头寒武纪市值冲破5800亿元,胜宏科技、新易盛、工业富联等科技标杆企业展现强劲上涨势头 [2] - 科技板块火热从"布局早期"转向"爆发兑现期",产业成熟度显著提升 [2] - 2025年科技板块火热核心在于"政策精准性+技术自主性+盈利可见性"三重支撑 [2] 博时基金战略布局 - 公司依托强大投研平台和量化团队,穿透市场波动把握资产本质规律 [3] - 率先布局科创AI ETF、科创100指数ETF、科创芯片ETF博时等一系列旗舰产品,打造硬科技投资产品矩阵 [3] - 2016年启动科创投资战略,2017年成立以科创投资为核心的投研一体化小组,聚焦TMT、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 [4] - 自主研发"成长溢价理论",针对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设计动态估值模型 [4] - 2019年科创板开板后迅速推出多只科创主题基金,2024年将科技投资确立为权益投资核心方向 [5] -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投研深度融合,构建覆盖主动管理、被动指数、跨境配置的全品类科创产品体系 [5] 产品矩阵与业绩表现 - 科创指数家族产品矩阵覆盖科创综指、科创50、科创100、科创芯片、科创AI、科创债等细分方向 [6] - 截至2024年底,持仓科技公司总市值较2019年增长近50% [7] - 科技方向权益类公募产品数量达56只,较2019年增长218%,占公司全部权益产品比重超过50% [7] - 科创100指数近一年收益率93.32%,科创100全收益指数近一年收益率94.52% [8] - 科创100增强指数近一年收益率94.88%,近五年收益率7.03% [8] - 科创AI ETF规模从2.35亿元突破70亿元,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二季度净值增长17.0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7.54% [9] - 科创芯片指数近一年收益率131.80%,近三年收益率23.01%,近五年收益率8.60% [10] - 科创芯片ETF博时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2025年二季度净值增长62.1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66.22% [11] - 科创债ETF博时规模突破百亿元,上证AAA科创债指数总收益表现优于市场基准指数 [11] 投研体系与技术创新 - 指数与量化团队成立于2009年,由近20名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组成 [12] - 5个产业投研小组中3个聚焦科技投资赛道,半数以上研究员集中于科技产业相关领域 [12] - 建立分级研究机制,对各行业进行三级以上细分,搭建动态更新的"产业资源池" [12] - 针对跨领域融合型赛道推行"多团队联合覆盖"模式 [12] - 2024年启动"AI+投研"战略,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由首席数字官直接负责管理 [13] - 投资决策支持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模块,提升信息获取效率并设立风险提示单元 [13]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基金经理行为画像、组合风险管理和交易头寸管理 [13]
9月开门红,超3200股上涨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1 16:49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报3875.53点涨0.46% 深成指报12828.95点涨1.05% 创业板指报2956.37点涨2.29% [2][3] - 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75万亿元 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 超2000只个股下跌 [2] - 北证50指数报1568.63点跌0.36% [3] 板块表现 - 黄金板块全天强势 贵金属板块涨8.80% 主力资金净流入11.27亿元 [5][6] - 半导体和电池板块涨幅居前 金属锌板块涨4.92% 金属铝板块涨4.91% 能源金属板块涨3.33% [5][6] - 大金融板块表现低迷 保险板块跌2.55% 证券板块跌0.85% 银行板块跌0.67% [5][6][7] - 军工板块表现疲弱 军工装备板块跌0.87% 国产航母板块跌0.67% [6] - 化学制药板块涨幅居前 兴齐眼药涨超14% 海辰药业涨超12% [7] 个股表现 - 贵州茅台重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寒武纪-U跌近3% 日内成交额超250亿元 [8] - 中际旭创涨超14% 日内成交额超230亿元 宁德时代跌近1% 日内成交额超130亿元 [8] - 黄金概念股集体大涨 晓程科技涨超13% 中金黄金、湖南黄金、西部黄金、湖南白银涨停 [6]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通信等板块 [9] - 主力资金净流出国防军工、非银金融、银行等板块 [9] - 利欧股份、恒宝股份、兆易创新分别获净流入18.51亿元、13.82亿元、12.13亿元 [9] - 东方财富、比亚迪、中国稀土遭净流出21.22亿元、14.78亿元、13.49亿元 [9] 机构观点 - 国元证券认为市场震荡向上动力仍充足 9月波动率或有提升 [10] - 中国银河证券预计市场在偏高中枢运行 或将阶段性呈现震荡整固特点 [10] - 财通证券建议关注科技成长、顺周期及防御性板块 包括AI、半导体、创新药、资源品、制造业出海、金融和消费 [10]
港股收盘 | 恒指收涨2.15% 黄金、医药股走势强劲 阿里巴巴-W绩后飙升超18%
智通财经· 2025-09-01 16:4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2.15%或539.8点至25617.42点 成交额3802.31亿港元 恒生国企指数涨1.95%至9121.87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2.2%至5798.96点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外资回流 科技与金融板块受青睐 [1] 蓝筹股表现 - 阿里巴巴-W涨18.5%至137.1港元 贡献恒指353.44点 云业务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环比增11% 资本开支386.76亿元 同比增220% 环比增57% [2] - 石药集团涨9.14%至10.99港元 贡献恒指11.68点 药明生物涨8.37%至35.98港元 贡献恒指16.17点 [2] - 申洲国际跌2.28%至60.05港元 拖累恒指1.83点 招商银行跌2%至47.04港元 拖累恒指5.92点 [2] 板块表现 - 科技股普涨 百度与京东涨超3% 腾讯涨超1% [3] - 黄金股集体上涨 潼关黄金涨16%至2.32港元 中国黄金国际涨11.33%至121.8港元 招金矿业涨8.96%至26.26港元 紫金矿业涨7.74%至27.56港元 [3][4] - 医药股走强 三叶草生物涨34.88%至1.16港元 加科思-B涨23.3%至10港元 映恩生物-B涨10.65%至349.2港元 [4] - 芯片股分化 中芯国际涨4.86%至63.65港元 华虹半导体跌3.16%至52.1港元 [5] - 内房股部分上涨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涨8.41%至2.45港元 融创中国涨5.26%至1.6港元 中国金茂涨4.11%至1.52港元 万科企业涨2.07%至5.42港元 [6] 行业动态 - 国际金价突破3480美元/盎司 创4月以来新高 全球央行持续配置支撑金价 [4] - 港股药企业绩稳健 恒瑞医药收入利润创新高 翰森制药里程碑收入超预期 中国生物制药收入双位数增长 [5] - 半导体行业并购活跃 华虹公司拟收购华力微97.5%股权 中芯国际筹划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 [5] - 阿里云资本开支386亿元 三年规划3800亿元建设AI基础设施 带动国产算力需求 [6] - 1-8月TOP100房企销售额23270.5亿元 同比下降13.3% 政策支持行业企稳回升 [6] 个股业绩与事件 - 华检医疗拟31.42亿港元收购国富量子20.31%股份 股价涨15.89%至11.23港元 [7] - 汇量科技中期收入9.38亿美元 同比增47% 经调整EBITDA 8868.1万美元 同比增41% 股价涨14.1%至16.1港元 [8] - 比亚迪电子中期收入806.06亿元 同比增2.58% 净利润17.3亿元 同比增13.97% 新型智能产品收入72.09亿元 股价涨7.09%至44.1港元 [9] - 中银香港中期净利润221.2亿港元 同比增10.54% 派息0.58港元/股 计划申请稳定币牌照 股价涨6.7%至37.58港元 [10] - 广汽集团中期收入426.11亿元 同比降7.88% 亏损25.38亿元 第二季度亏损18.1亿元 股价跌3.68%至3.4港元 [11]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9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6:42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9月1日收盘 共有11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其中和嘉控股(00704) 国际商业结算(00147) 新疆新鑫矿业(03833)创高率位列前三 分别为33.33% 30.00% 24.16% [1] - 创高率超过10%的股票包括硕奥国际(02336)22.38% 三叶草生物-B(02197)16.00% 万咖壹联(01762)13.08% 佳鑫国际资源(03858)12.79% 新濠国际发展(00200)12.68% CWT INT'L(00521)11.48% 嘉利国际(01050)11.46% [1] - 多家矿业公司表现突出 中国黄金国际(02099)创高率9.96% 灵宝黄金(03330)8.33% 招金矿业(01818)7.08% 紫金矿业(02899)6.77% 山东黄金(01787)5.55% 洛阳钼业(03993)4.25% 中国有色矿业(01258)4.21% [1][2] 各行业代表企业股价创新高 - 生物医药板块多只股票创新高 包括派格生物医药-B(02565)9.41% 复星医药(02196)4.55% 和铂医药-B(02142)4.47% 荣昌生物(09995)2.68% 中国生物制药(01177)2.62% 药明生物(02269)1.12% [1][2] - 科技与创新企业表现亮眼 创新奇智(02121)创高率7.08% 中芯国际(00981)4.54% 平安好医生(01833)2.52% 极智嘉-W(02590)0.81% 云知声(09678)0.74% [1][2][3] - 消费零售企业中有江南布衣(03306)3.15% 百盛集团(03368)3.01% 谭木匠(00837)2.12% 味千(中国)(00538)2.00% 周生生(00116)8.59% [1][2] 52周新低股票情况 - INTL GENIUS(00033)创低率-14.89% 均安控股(01559)-14.10% 旷世芳香(01925)-8.41% 百利达集团控股(08179)-8.33% 世茂集团(00813)-7.58% [3][4] - 房地产相关企业表现疲软 时代中国控股(01233)创低率-5.45% 合景悠活(03913)-3.85% 百利保控股(00617)-1.96% [3][4] - 美团-W(03690)及其衍生证券美团-WR(83690)分别出现-2.20%和-2.18%的创低率 [4]
半导体板块9月1日涨1.62%,源杰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9.8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1 16:39
半导体板块整体表现 - 半导体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62% 领涨个股为源杰科技 [1] - 上证指数报收3875.53点 上涨0.46% 深证成指报收12828.95点 上涨1.05% [1] - 板块资金呈现分化态势 主力资金净流出29.81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8.31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38.12亿元 [2] 涨幅居前个股表现 - 源杰科技收盘价358.80元 涨幅20.00% 成交量5.28万手 成交额17.60亿元 [1] - 利扬芯片收盘价28.56元 涨幅20.00% 成交量11.47万手 成交额3.28亿元 [1] - 灿芯股份收盘价84.18元 涨幅12.65% 成交量12.82万手 成交额10.40亿元 [1] - 全志科技收盘价52.50元 涨幅12.08% 成交量128.04万手 成交额68.14亿元 [1] - 兆易创新收盘价174.88元 涨幅10.00% 成交量61.28万手 成交额102.23亿元 [1] 跌幅居前个股表现 - 瑞芯微收盘价233.99元 跌幅5.00% 成交量26.71万手 成交额62.50亿元 [2] - 博通集成收盘价46.00元 跌幅4.03% 成交量23.57万手 成交额11.10亿元 [2] - 寒武纪收盘价1448.39元 跌幅2.95% 成交量17.54万手 成交额250.71亿元 [2] - 复目微电收盘价62.05元 跌幅2.54% 成交量120.02万手 成交额12.46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兆易创新主力净流入12.13亿元 占比11.86% 游资净流出6.46亿元 散户净流出5.67亿元 [3] - 海光信息主力净流入6.97亿元 占比5.18% 游资净流出6.78亿元 散户净流出1929.58万元 [3] - 中微公司主力净流入2.22亿元 占比4.60% 游资净流出2.03亿元 散户净流出1889.83万元 [3] - 利扬芯片主力净流入7371.44万元 占比22.50% 游资净流出4975.21万元 散户净流出2396.23万元 [3] - 源杰科技主力净流入8793.86万元 占比5.00% 游资净流出8232.11万元 散户净流出561.75万元 [3]
港股收评:恒指大涨超2%,科技、黄金股联袂上攻,阿里绩后急涨!
格隆汇· 2025-09-01 16:37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全线上涨 恒生指数涨2.15%报25617.42点 国企指数涨1.95%报9121.87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2.2%报5798.96点 [1][2] - 南向资金净买入119.42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6.59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62.83亿港元 [14] 领涨板块及个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集体走强 阿里巴巴飙涨18.5%报137.1港元 百度涨3.86%报92.85港元 京东涨3.06%报121.4港元 小米涨2.18%报54港元 [3][5] - 黄金及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 潼关黄金大涨16%报2.32港元 中国白银集团涨12.77%报0.53港元 中国黄金国际涨11.33%报121.8港元 [5][7] - 创新药概念股活跃 药明生物涨8.37%报35.98港元 药明康德涨7.51%报116港元 康龙化成涨6.99%报22.36港元 [8][9] - 半导体股走强 英诺赛科涨12.02%报96.95港元 中芯国际涨4.86%报63.65港元 [9][11] 行业基本面驱动因素 - 阿里云业绩超预期验证中国AI大基建加速发展 国产AI Infra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4] - 金价徘徊3480美元逼近历史高点 白银价格自2011年以来首次突破每盎司40美元 全球避险资产不足及美联储独立性存疑推动贵金属上涨 [6] -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共批准创新药210个 创新医疗器械269个 中药新药批准28个 审评审批保持加速增长态势 [8] - 全球半导体营收将从2024年到2030年几近翻番 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 生成式AI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短期关键驱动因素 [10] 下跌板块及个股表现 - 汽车股多数下跌 比亚迪股份跌5.24%报108.4港元 广汽集团跌3.68%报3.4港元 [11][13] - 纸业股走低 晨鸣纸业跌3.23%报0.9港元 玖龙纸业跌2.48%报5.51港元 理文造纸跌2.03%报2.89港元 [14] 车企销售数据表现 - 小鹏汽车8月交付37709台同比增长169% 连续第十个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 [12] - 零跑汽车8月交付达57066台同比增长超88% 再创历史新高 [12] - 小米汽车8月交付量持续超过30000台 [12] 市场展望与资金偏好 - 市场提高九月美联储降息预期 除非就业数据显著增强(新增非农就业>15万人)且通胀环比增速>0.4% 否则降息几成定局 [17] - 港股投资者更偏好自下而上机会 整体企稳回升需等待科技互联网板块业绩阶段性触底信号明确 [18] - AI科技板块继续被看好 全球AI叙事强化背景下港股科技互联网龙头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20]
电子行业周报:全球科技共振,“AI+算力”驱动增长-20250901
东海证券· 2025-09-01 16:35
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 [4] 核心观点 - 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 AI服务器产业链 AIOT 设备材料 汽车电子国产化为关注重点 [5] - 英伟达第二季度营收467 43亿美元 同比增长55 6% 数据中心业务为主要驱动 占比达88% 但中国市场销售额未达预期 同比下降24 49% [5] - 中国互联网巨头AI战略成效显著 阿里云业务增长加速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腾讯依托AI赋能主业 连续11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 [5] - 电子行业本周跑赢大盘 申万电子指数上涨6 28% 跑赢沪深300指数3 57个百分点 [5][20] - 存储芯片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小幅度反弹 DRAM现货价格2025年2月中旬开始回升 NAND Flash合约价格2025年1月回升 涨势延续至7月 [31] - 全球半导体营收预计从2024年到2030年接近翻番 规模将突破1万亿美元 [13] 行业新闻总结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二季度营收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数据中心营收411亿美元 净利润264 22亿美元 同比增长59% [11] - 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财季营收2476 52亿元 同比增长1 82% 净利润441 15亿元 同比增长80 87% 云计算业务营收33 98亿元 同比增长25 80%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财季三位数增长 [11] - 北方华创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1 42亿元 同比增长29 51% 净利润32 08亿元 同比增长14 97% [12] - 中微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 61亿元 同比增长43 88% 刻蚀设备销售37 81亿元 同比增长40 12% [12] - 2025年第二季度欧洲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9%至2870万部 三星 苹果 小米前三 荣耀逆势增长11% [12] - 2025年7月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2040万片 同比增长8 9% 中国大陆厂商出货份额达74 3% [14] - 特斯拉AI6芯片首批样品在三星韩国工厂试产 三星得州工厂2025年投入运营 [14] - 中芯国际拟发行股票收购中芯北方49%股权 [14] - AMD正在开发新一代GPU产品 涵盖2 5D 3 5D芯粒封装技术与单芯片架构 [15]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总结 - 中芯国际停牌 筹划发行A股收购中芯北方少数股权 [17] - 必易微拟以2 95亿元收购上海兴感半导体100%股权 [17] - 海洋王增加经营范围 包括通信设备制造 光通信设备制造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 [17] - 中富电路开展外汇衍生品套期保值交易业务 金额不超过等值1亿美元 [17] - 智动力拟回购股份 资金总额3000万元至6000万元 [17] 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总结 - 拓荆科技营收19 54亿元 同比增长54 25% 归母净利润0 94亿元 同比下降26 96% [19] - 北方华创营收161 42亿元 同比增长29 51% 归母净利润32 08亿元 同比增长14 97% [19] - 至纯科技营收16 08亿元 同比增长5 25% 归母净利润0 39亿元 同比下降46 68% [19] - 安集科技营收11 41亿元 同比增长43 17% 归母净利润3 76亿元 同比增长60 53% [19] - 中芯国际营收323 48亿元 同比增长23 14% 归母净利润23 01亿元 同比增长39 76% [19] - 寒武纪营收28 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 82% 归母净利润10 38亿元 [19] - 乐鑫科技营收12 46亿元 同比增长35 35% 归母净利润2 61亿元 同比增长72 29% [19] - 芯源微营收7 09亿元 同比增长2 24% 归母净利润0 16亿元 同比下降79 09% [19] - 中微公司营收49 61亿元 同比增长43 88% 归母净利润7 06亿元 同比增长36 62% [19] - 华特气体营收6 77亿元 同比下降5 77% 归母净利润0 78亿元 同比下降18 97% [19] 行情回顾总结 - 申万电子指数上涨6 28% 跑赢沪深300指数3 57个百分点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3位 [20] - 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涨跌 半导体(+5 46%) 电子元器件(+14 15%) 光学光电子(+1 16%) 消费电子(+8 13%) 电子化学品(+1 19%) 其他电子(+1 61%) [22] - 海外方面 台湾电子指数上涨2 42% 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1 49% [22] - 申万三级细分板块周涨跌幅 印制电路板(+16 93%) 数字芯片设计(+9 07%) 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8 67%) 分立器件(+5 50%) 光学元件(+4 23%) 品牌消费电子(+3 70%) 集成电路封测(+3 49%) 被动元件(+3 14%) 其他电子Ⅲ(+1 61%) 电子化学品Ⅲ(+1 19%) LED(+0 34%) 半导体材料(+0 13%) 面板(+0 09%) 半导体设备(-0 12%) 模拟芯片设计(-0 27%) [26] 行业数据追踪总结 - DRAM现货价格2025年2月中旬开始回升 波动上涨至6月 DDR4价格升至2022年前期高点 7月起价格顶部震荡 [31] - NAND Flash合约价格2025年1月回升 涨势延续至7月 [31] - TV面板价格小幅回升后企稳 近期有所回升 IT面板价格逐渐稳定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