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

搜索文档
000627,主动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08:42
公司主动退市决定 - 公司拟通过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在深交所上市交易 并申请转入退市板块转让 [1] - 主动退市事项已于2025年8月25日经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 已向深交所提交终止上市申请材料 [3] - 公司明确表示终止上市后无重大资产重组安排 无重新上市的具体时间计划 [3] 财务报告披露问题 - 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公司股票于2025年7月8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4] - 若两个月内仍未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的2024年年报 深交所将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4] - 2025年5月6日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 公司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4] 股东结构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13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1.58元/股 总市值77亿元 [5] - 截至2025年7月18日 股东总户数为111,900户 较上期减少8,100户 变动率-6.75% [6] - 当日成交额5.71亿元 成交量3.65亿股 换手率8.07% 市净率0.36 [6] 公司历史与业务转型 - 公司于1996年公开发行股票上市 2002年控股权变更后新理益成为控股股东 刘益谦成为实际控制人 [4] - 控股股东变更后公司剥离医药资产 由医药向保险业转型 目前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和华瑞保险从事保险业务 [4]
000627,主动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08:32
主动退市决策 - 公司拟以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并申请转入退市板块转让[2] - 主动终止上市事项已于2025年8月25日经公司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4] - 公司明确表示无重大资产重组安排且无重新上市具体时间计划[4] 财务报告披露问题 - 因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公司股票于2025年7月8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4] - 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两个月内仍未披露经保证的年度报告 深交所将决定终止上市[4] - 2024年5月6日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5]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7月18日股东总户数为111,900户 较上期减少8,100户 降幅6.75%[7] - 2025年4月30日股东户数曾达120,000户 较前期增加4,500户 增幅3.90%[7] - 公司股价最后一个交易日(8月13日)报收1.58元/股 总市值77亿元[5] 公司历史沿革 - 公司于1996年公开发行股票上市 2002年控股权变更后新理益成为控股股东[5] - 实际控制人刘益谦推动公司从医药行业向保险业转型[5] - 目前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和华瑞保险从事保险业务[5]
中国平安(601318):新业务CSM表现较好 上半年侧重OCI股票配置
新浪财经· 2025-09-05 08: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至500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至680亿元,归母营运利润(OPAT)同比增长3.7%至777亿元 [1] - 归母净资产较年初增长1.7%至9440亿元,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改善0.3个百分点至3.1%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和OPAT同比分别增长8.2%和4.9%,较第一季度改善 [2] 分部业务表现 - 寿险、财险、银行、资管和金融赋能板块OPAT增速分别为2.5%、1.0%、-3.9%、110%和179%,占比分别为67.5%、12.9%、18.5%、3.5%和1.0% [2] - 资管业务归母净利润增加14.3亿元,主因财务费用减少29.4亿元 [2] - 科技业务归母净亏损26亿元,主要受好医生并表一次性损失34.14亿元影响 [2] 寿险业务 - 新业务价值(NBV)同比增长39.8%,主要由银保渠道贡献,银保期缴新单增长149%,新业务价值率达28.6% [1][2] - 个险渠道代理人活动率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至49.9%,增长动力来自"金越"和"御享天年"产品 [2] - 保险合同服务边际(CSM)余额同比增长6.2%,年末有望实现正增长 [2] 财险业务 - 综合成本率(COR)改善2.6个百分点至95.2%,其中车险COR从98.1%降至95.5% [1][2] - 保证保险实现承保盈利,趋势与同业一致 [2] 投资业务 - 总投资收益表现平平,寿险投资收益率未达年化4%假设,财险投资收益下降30.2% [2] - 资产配置中债券仓位从16.9%降至15.2%,二级权益资产占比提升2.6个百分点至12.6% [2] - OCI股票持仓增加1611亿元,占股票比重65%,较年初提升5.2个百分点 [2] 公司行动与股东回报 - 中期每股分红同比增长2.2%至0.95元 [1] - 注销1.03亿股A股(占总股本0.56%),预计提升每股指标 [1] - 6月末可动用资金656亿元 [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6/1480/1732亿元,同比增速3.2%/13.3%/17.0% [3] - 2025-2027年每股内含价值预计为85.1/91.1/97.8元,对应PEV估值0.68/0.63/0.59倍 [3]
000627,主动退市!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08:26
公司主动退市决策 - 公司拟通过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并申请转入退市板块转让 [2] - 主动退市事项已于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并提交深交所申请材料 [4] - 公司明确表示终止上市后无重大资产重组安排及重新上市具体时间计划 [4] 财务报告披露问题 - 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公司股票于2025年7月8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 - 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两个月内仍未披露经半数董事保证真实性的年报 深交所将终止其上市交易 [6] - 2024年5月6日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7]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7月18日股东户数为111,900户 较前期减少8,100户 降幅6.75% [10] - 2025年4月30日股东户数达120,000户 较前期增加4,500户 增幅3.90% [10] - 2025年2月28日股东户数为119,600户 当月减少4,200户 降幅3.39% [10] 历史背景与业务转型 - 公司于1996年上市 2002年控股权转让后新理益成为控股股东 刘益谦成为实际控制人 [8] - 控股股东变更后公司剥离医药资产 转型为以保险业务为主的投资控股型公司 [8] - 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国华人寿和华瑞保险从事保险业务 [8] 市场交易数据 - 最后一个交易日为2025年8月13日 收盘股价1.58元/股 总市值77亿元 [8] - 截至2025年7月18日公司股东户数仍超11万户 [8]
中国太保获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增持610.42万股
格隆汇· 2025-09-05 08:10
股权变动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9日以每股均价35.8132港元增持中国太保H股610.42万股[1] - 此次增持涉及资金约2.19亿港元[1] - 增持后持股数量达到198,174,400股,持股比例从6.92%上升至7.14%[1] 股东持股情况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中国太保H股198,174,400股[2] - 持股比例达到7.14%[2] - 该持股变动记录于联交所2025年8月29日权益披露资料[2]
中国太平为何踏空“牛市”?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05 08:07
以下文章来源于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作者金妹妹 阿尔法工场金融家 . 在险企同业赚得盆满钵满之际,曾"连续跑赢市场基准"的中国太平(0966.HK),却像是这一场 牛市盛宴里的"局外人"。 8月29日 ,中国太平发布中期财报后, 其股价迅速回调,当日收盘下跌逾12%。 | 多股周列 | 分时K线周列 试股 · 公式 换账 · 茨篇配置 · 副屏 微软器, | = 小三 ▼ + 热罐 | | | | | --- | --- | --- | --- | --- | --- | | 分时 1分 5分 15分 30分 60分 图 周 月 年 年 多图期 设置 画线 日成 中国文平 MAS: 18.148 MA10: 18.484 MA20: 18.002 MA30: 17.780 MA80: 16.337 | | 作道K线 · 九村 15线 型 区 图 加白达 ●1 | | 中国太平 HK0966 | | | | | | 201197 | | | | 2025 | | 20241210-20250902 (179) | | 16. 360 | 4.100 -1.008% 200 | | 0829 | | | | +4. ...
证券时报:政策红利打开空间 中长期资金“压舱石”效应凸显
证券时报· 2025-09-05 07:21
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险资金作为典型的 长期机构投资者,其权益投资行为与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收益需求及行业基本面密切相关。上半年保 险资金增持股市核心驱动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宏观经济复苏预期强化,企业盈利逐步修复,叠加政策 端"活跃资本市场""稳增长"等举措落地,市场对权益资产长期回报预期改善;二是无风险利率下行,固 收类资产收益承压,权益市场的高收益弹性成为保险资金优化资产配置的重要方向;三是政策鼓励长期 资金布局权益投资,政策红利为保险资金增配权益类资产提供了制度保障。 从保险公司重仓流通股来看,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险资重仓流通股734只,市值合 计1.57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增持建筑、可选消费零售、造纸与包装、交通运输、钢铁等多个行业,增持 市值增幅超3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吴晓璐 随着A股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改革进展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上半年,保 险资金、外资等中长期资金为市场注入"源头活 ...
科技重塑金融模式 中国平安总经理谢永林详解保险巨头变化与定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9-05 06:06
产品转型策略 - 公司围绕"转分红、拓年金、强医疗"策略升级保险产品体系 2025年上半年分红险占个险新单比例提升至40% [1][2] - 预定利率调整后财富养老类产品全面转向分红型 保障类产品逐步增加分红型供给 并对分红险佣金实施资源倾斜 [2] - 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保底+浮动"机制有助于优化负债成本并降低利差损风险 [2] 渠道发展布局 - 推动代理人渠道高质量转型 通过"做优-增优-育优"体系提升新人留存率和队伍质态 [3] - 银保渠道潜力巨大 计划扩充网点数量/优化产品/提高产能 目前国内银保渠道发展空间远未饱和 [3] - 公司强调渠道转型需与产品转型同步推进 执行"谁快谁得益 谁慢谁淘汰"机制 [2] AI战略实施 - AI关键词在2025年中期报告出现67次 较2024年同期的15次增长346% [4] - 自研垂直领域大模型达67个 2025年上半年新增14个 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次 应用场景超650个 [6] - 积累超3.2万亿文本语料/31万小时语音语料/75亿图片语料 支撑金融与医养领域大模型建设 [6] 综合金融生态 - 通过"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模式构建金融超市体系 [5] - 金融服务深度融入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场景 通过场景化服务获取客户行为数据 [5] - AI模型应用于信用评估/量化交易/保险定价/理赔反欺诈等核心业务环节 [6] 投资配置动向 - 股票及权益型基金配置比例从2024年底9.9%升至2025年上半年12.6% 增加2.7个百分点 [7] - 投资策略兼顾高分红价值股与新质生产力成长股 重点关注经营可靠/股息率高/分红可持续标的 [7][8] - 通过"资本+能力"模式布局新能源/AI/生物制药等领域 与头部投资机构合作管理资产 [8] 客户规模数据 - 个人客户数截至2025年6月末达2.47亿 [6] - 保险资金管理规模达6.2万亿元 [7]
A股:调整结束?周五,大盘指数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05 05:38
不出意外,今天的行情让很多人的牛市梦破灭了。这次只是回调,并不是牛市结束。等到那一天泥沙俱下就知道后悔了,2015年还有过熔断。 小凡是个投资者,不是个分析师,学不会哄谁。为什么常说在股市挣钱很难带走的,股市挣钱股市花,千万别想带回家。 从周五开始,本轮行情又要进入上涨周期了,今日午后就已经触底反弹了,银行、证券拉升指数,没有翻红也不重要,态度很明确了。 接下来,我们持有的金融消费应该会补涨了,科技股也还会继续反抽。9月份的暴风雨已经过去了,后面等待阳光普照就行了。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目前的市场不需要大家悲观,又不是满仓回撤,也不是持有科技筹码回撤。在生命健康面前,没有什么值得影响心情。 后面,大概率会慢慢上涨,大家系好安全带就行了。浮仓抄底了些,后面可能还会抄底,不会增加仓位,本来就是计划好的下跌捡筹码,上涨就卖掉。 小凡目前的策略又回到熊市了,反正进可攻退可守的那种了,本轮牛市对自己而言已经佛系了,能挣就挣,不能挣别把前面的利润亏回去就满足了。 调整差不多结束了 本轮调整只是小级别的调整,就是双创短期过热了,市场降了一场阵雨。持续时间短,雨点比较大,那些权重科技股3个交易日跌了20%…… 我们持有的 ...
中国平安副总经理付欣:深耕“综合金融+医疗养老” 中国平安更“值”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03:12
核心观点 - 公司战略布局进入收获期 个人客户数达2.47亿创历史新高 [2] - 公司股价上涨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及经济基本面趋稳带来的戴维斯双击 [2] - 保险行业价值被低估 未来支撑因素包括低估值倍数和寿险黄金发展期 [3] - 公司独特优势体现在综合金融协同、医疗养老与科技赋能 估值处于长周期修复过程 [4] - 公司构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护城河 30-45岁高价值客户占比约50% [5] - 医疗养老生态圈贡献寿险新业务价值近七成 [5] - 科技赋能提升运营效率与客户体验 个人客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1.8% [6] - 客均合同数2.94个 较2024年末增长0.7% [6] - 上半年归母营运利润777.32亿元 同比增长3.7% [2] - 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近40% 综合投资收益增长24.5% [7] - 投资资产规模达6.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2% [7] - 分红险占个险新单比例提升至40%左右 [7] - 公司将适度提升权益配置比例 关注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机会 [7] 战略布局 - 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进入收获期 [2] - 科技作为战略底座赋能全价值链 [6] - 坚持资产与负债匹配、账户与策略匹配原则 [7] - 寿险产品策略聚焦"转分红、拓年金、强医疗"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营运利润777.32亿元 同比增长3.7% [2] - 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近40% [7] - 综合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4.5% [7] - 投资资产规模6.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2% [7] 客户经营 - 个人客户数近2.47亿创历史新高 [2] - 30-45岁客户占比约50% 为高成长性价值客户 [5] - 客均持有合同2.94个 较2024年末增长0.7% [6] - 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客户贡献新业务价值近70% [5] 行业展望 - 保险行业价值被低估 寿险刚进入黄金发展期 [3] - 低利率环境下权益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7] - 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蕴含大量投资机遇 [7] - 保险股发光时刻正在到来但尚未充分体现 [2] 竞争优势 - 综合金融协同效应形成独特优势 [4] - 医疗养老生态圈构建差异化护城河 [5] - 科技赋能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6] - 分红险策略优势显现 个险新单占比达4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