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力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10月将在武汉举行,丹麦成为首任主宾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2:11
论坛概况 - 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拟于10月14日-16日在湖北武汉举办 [1] - 该论坛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长效机制 [1] - 本届论坛首次设置主宾国并邀请丹麦担任 [1] 双边贸易关系 - 2024年中国与北欧五国贸易额达到531.7亿美元,增长8.5% [2] - 2025年1至8月中国与北欧五国贸易额达到379.6亿美元,同比增长7.1%,增速是同期中欧贸易的两倍多 [2] - 药品、精密机械是北欧国家对华出口的主力军,电机电气设备、车辆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稳步提升 [2] 北欧对华投资 - 截至目前北欧五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超过150亿美元,其中瑞典、丹麦对华投资额均超过50亿美元 [3] - 瑞典斯堪尼亚、挪威雅苒国际、芬兰芬欧汇川等北欧企业将中国作为主要生产基地、销售市场和研发中心 [3] 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合作 - 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成功进入北欧多国市场 [3] - 星源材质在瑞典设立欧洲总部,当升科技将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设在芬兰 [3] 合作关键词:绿色 - 2023年中丹续签《绿色联合工作方案》,2024年中挪建立绿色转型对话,2025年中瑞成立绿色转型投资工作组 [3] - 合作潜力领域包括绿色贸易、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可持续农业和绿色金融 [4] 合作关键词:创新 -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瑞典、芬兰和丹麦3个北欧国家跻身前十位 [4] - 中芬创新企业合作委员会是中国与欧洲国家之间唯一以“创新”为主题的企业合作机制 [4] - 合作将加强数字经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国际交流 [4] 合作关键词:品质 - 北欧国家的食品、服饰、家具、家电等“软产品”以其清新、简约的设计风格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 [4] - 瑞典蓝莓、挪威三文鱼、丹麦曲奇、芬兰伏特加、冰岛鱼油等北欧特色产品被提及 [5]
锂电产业链旺季来临,固态电池催化不断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9 15:42
本周行业重点信息:新能源车:工信部:将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车船税等优惠措 施。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欧盟8月新车注册量增长5.3%,达677,786辆。动力电 池:鑫椤锂电:锂电池备货需求旺盛,10月份预计电池产量仍将有5%以内的增长,预计今 年全球电池产量将达2,150GWh。利元亨首条固态电池产线已陆续交货,正处于客户现场的 设备调试与工艺验证阶段。长安汽车:正全力投入固态电池研发,预计2026年实现装车验 证。根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1-8月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为30.03亿个,同比增长 18.66%;锂离子电池出口额为482.96亿美元,同比增加25.79%。光伏风电:我国宣布2035年 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明确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 亿千瓦。国家能源局发布的1-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国内新增 光伏装机230.61GW,同比增长65%,8月全国新增光伏装机7.36GW,同比下滑55.3%,环比 中银证券近日发布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9月第4周周报:本周板块行情:本周电力设备 和新能源板块上涨3.86%,其中发电设备上涨10.50%,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9月第4周周报:锂电产业链旺季来临,固态电池催化不断-20250929
中银国际· 2025-09-29 13:3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锂电产业链旺季开启,锂电池备货需求旺盛,排产有望继续上行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利元亨首条产线已陆续交货,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 [1][3] - 光伏产业链"反内卷"为主线,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出现上涨,但8月装机疲软(同比下滑55.3%)影响涨价持续性 [1][3] - 氢能产业迎来政策推动,国家能源局强调风光制氢突破,金风科技、中船科技投建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1][3] -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保持高增,工信部优化购置税等优惠措施,欧盟8月新车注册量增长5.3%至677,786辆 [1][3] 板块行情表现 -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3.86%,发电设备领涨10.50%,风电涨7.40%,光伏涨5.62% [3][11] - 锂电池指数上涨3.47%,核电下跌0.32%,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0.37%,工控自动化下跌0.50% [3][14] - 个股涨幅前五:大洋电机(20.50%)、吉鑫科技(18.87%)、鹏辉能源(18.56%)、嘉泽新能(18.22%)、先导智能(17.79%) [14] 锂电产业链动态 - 全球电池产量预计达2,150GWh,10月电池产量预计增长5%以内 [3] - 1-8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量30.03亿个(同比增长18.66%),出口额482.96亿美元(同比增25.79%) [3] - 材料价格波动:六氟磷酸锂环比涨2.61%至5.9万元/吨,碳酸锂电池级价格微涨0.41%至7.35万元/吨 [15] 光伏产业链价格 - 硅料价格企稳,致密料执行价49-55元/kg,颗粒料47-50元/kg [16] - 硅片价格坚挺:182N型维持1.35元/片,210N型维持1.70元/片 [17] - 电池片涨价:182N型涨至0.32元/W(环比涨3.23%),210N型涨至0.31元/W(环比涨3.33%) [18][22] - 组件集中式项目价格涨至0.685元/W(环比涨2.24%),分布式项目稳定在0.70元/W [20][22] - 辅材价格分化:EVA粒子涨7.3%至11,750元/吨,背板PET降1.0%至5,720元/吨 [25][26] 政策与行业目标 - 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总装机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36亿千瓦) [3] - 1-8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30.61GW(同比增长65%),但8月新增装机仅7.36GW(同比下滑55.3%) [3] 公司重大动态 - 天赐材料:子公司与瑞浦兰钧签订80万吨电解液供应协议,并递交港交所招股书 [3][28] - 盛新锂能:拟以14.56亿元收购启成矿业21%股权 [3][28] - 华光环能:签约1.6亿元海外燃机电站项目 [3][28] - 亿晶光电:变更为无控股股东状态 [3][28]
电池企业与车企联姻,一场格局重塑与创新效率的双向奔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8 17:13
合资合作模式概述 - 动力电池核心供应商与车企的合资合作模式因在规模增长、联动创新、降本增效方面产生合力效应,在汽车行业被广泛复制 [1] - 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动力以50:50出资比例共同成立山东理想汽车电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及销售 [1] 欣旺达动力与东风的合作案例 - 欣旺达动力与东风集团合资成立的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举行了超充电池项目开工暨第2000万只电芯下线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向产能与技术新高峰 [4] - 双方合作始于2018年与雷诺-日产的技术合作,开发了支持60C闪充70C闪放、30万公里功率"零衰减"的HEV电池 [5] - 2022年9月,双方签署总投资约120亿元的宜昌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设立合资企业东昱欣晟,专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电芯与模组的研发生产 [5] - 从2023年10月首支电芯下线到第2000万只电芯下线,用时不到两年,产能规模迅速提升 [5] - 东昱欣晟产品线覆盖从A00级小型车至中大型SUV全系车型,产品已应用于东风体系内多款主力新能源车型 [5] 合作模式的转变与优势 - 整车企业与核心供应商的关系从简单的上下游客户转变为融合、共创的"合作共同体" [6] - 动力电池企业成为共同参与设计研发、贡献多元解决方案的"共创伙伴" [6] - 合资合作让双方基于用户需求的联动与共创效率更高、落点更精准 [9] - 欣旺达动力已量产行业首款4C超充电池,并发布了12C闪充电池4.0产品 [9] 技术成果与市场表现 - 东风日产N7单月销量首次突破1万辆,环比增长57%,欣旺达动力是其独家电池供应商 [10] - 双方合作从混合动力电池技术联合开发逐步拓展到纯电领域,东风日产N7的电芯采用300宽设计,符合行业未来趋势 [10] 生产效率与质量控制 - 东昱欣晟通过AI质量管理系统与数字化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生产全流程实时互联与质量监控 [13] - 高速连续分散技术使搅拌工序效率提升4倍,并提升电池循环寿命和整体性能 [13] - 采用蒸汽加热的涂布工序提升了安全性并降低了能耗成本 [13] - 生产设备100%实时互联,生产效率与质量相较于传统自动化模式提升了98%以上 [13] 成本与效率管理 - 工厂规划更关注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率和瓦时成本,而非单纯关注单个GWh的固定成本投入 [17] - 优先确保设备稳定性和效率以减少停机时间,从而提升产量、质量和产出效率 [17] 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化 - 欣旺达动力积极参与推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并于2023年正式加入全球电池联盟,推进电池护照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18] - 电池护照旨在构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助力应对出海过程中的壁垒和法规问题 [18] - 公司成为首批拥有中国电池ID的动力电池企业,为车企提供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解决方案,助力从容出海 [19]
常州新增两家“灯塔工厂” 国际化智造名城再进阶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8 15:09
转自:新华财经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梅特勒托利多中国常州太湖路工厂、常州伊顿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入选,成为此次名单中唯二入选的江苏 企业。至此,常州已拥有3家全球"灯塔工厂",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逻辑重构,从"定制难题"到"智能范式" "灯塔工厂"概念由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咨询公司共同推出,代表着工厂拥有工业领域顶级的智能制造能力、技术可破解行业共性痛点、像"灯塔"一样指引 行业向智能化制造方向前进。此次,两家工厂凭借在"以客户为中心"领域的卓越实践,为精密制造与电力设备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常州方 案"。 梯度培育,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 这并非常州企业首次获此殊荣。早在2023年12月,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便已入选"灯塔工厂",成为常州智能制造"先行者"。从江苏时代到梅特勒托 利多、伊顿电力,常州正以"灯塔工厂"为牵引,构建从"智能工厂"到"产业生态"的完整升级链条。 为发挥"灯塔工厂"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常州开展"灯塔工厂"培育专项行动,对标世界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领先水平,进一步聚焦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产 业链"头部"企业,遴选有"灯塔工厂"创建 ...
江苏外资外贸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23:50
外资在江苏的整体规模与地位 - 2024年江苏实际使用外资190.5亿美元,四年累计1037.4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达16.2%,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 [8] - 世界500强中已有408家在江苏投资 [8] - 2025年以来,德国、日本、瑞士等对江苏实际投资增幅均超90% [8] - 2024年江苏近4.3万家外资企业以近1%的户数占比,贡献了江苏46.6%的进出口额、19.2%的综合税收和8.4%的城镇就业 [14] 重点国别合作平台与产业集聚 - 江苏已形成多个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产业园,如全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太仓、中韩(盐城)产业园等 [8] - 太仓已集聚超560家德企,累计利用德资超60亿美元,德企年工业产值超670亿元,德国前十大机床企业有6家落户 [9] - 德企以太仓0.24%的用地,创造了太仓8%的GDP、18%的规上工业产值、20%的公共财政预算税收收入 [10] - 太仓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集聚企业超700家,一辆整车70%零部件能在太仓找到供应商 [10] - 中韩(盐城)产业园自2024年以来累计赴境外招商90批260人次,其中赴韩83批次233人次,拜访了LG等10家韩国头部企业 [11] 外资角色演变与本土化进程 - 外资在江苏的角色从早期的技术引进与本土协同,转向立足江苏、服务本土、辐射全球的新格局 [3] - 舍弗勒集团在华三十年间建设了6大研发中心和17座工厂,2024年中国区营收占全球营收的19% [14] - 过去5到10年间,舍弗勒中国工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品技术已能反哺全球 [15] - 外资投资逻辑从"低成本制造基地"转向看重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市场机遇 [15] 新兴合作模式与重点项目 - 2021年至2024年,江苏累计吸引制造业外资375.8亿美元,占全省外资比重36.2%,制造业外资和高技术产业外资占比均超三分之一 [19] - SK动力电池盐城基地是SK集团在中国投资的首个全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一期年产27GWh,二期年产30GWh,得益于优质的工人水平及良品率,成为SK集团全球布局中建设周期最短、投资回报最高的项目 [19][20] - 嘉澳生物航煤项目与英国bp合作,借助其全球销售网络拓展海外市场 [21] - 博世汽车部件计划未来五年在苏州投资100亿元打造智能驾控中国区产业创新项目 [19]
梦回1997?韩国押注美国,恐遭第二次金融危机
虎嗅· 2025-09-27 13:57
如果贸易谈判按美国要求落实,韩国可能再现1997年金融危机。 这是9月19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前,对路透社说的一段话。字里行间,对美国 的"疑虑"几乎直白地传达出来。 早在7月,韩美已口头达成贸易协议,但靴子始终没有落地。甚至在9月初"节外生枝",美国移民与司法 局突袭在美韩企,打击非法移民,带走500人。虽然该事件最后以释放结束,但盟友谈判期间发生如 此"匪夷所思"的事件,也让外界"大开眼界"。 所以,韩美关系到底怎么样?刚上任就在外交领域"上大分"的李在明,还应付得住吗? 韩企究竟冤不冤? 美国佐治亚州发生的韩企员工被捕风波,不仅给韩美关系新增阴霾,也让众多在美韩企工作的韩国工程 人员,陷入"自我怀疑"。 这既与韩美双方的产供应链结构有着密切关联,也很有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 事故本身的前因后果很简单,韩国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计划在美建厂,从韩国派来技术人员开展筹备工 作,结果遭佐治亚州当地政治人物举报,美国执法部门破天荒出动大批警力,将现场工作人员悉数逮 捕,最终在韩国政府的外交交涉下达成协议,后被释放回国。 表面上来看,此次逮捕的原因是技术人员未持有有效签证,美方的告示也明确提及这一点 ...
江苏吸引外资“新棋局”:以深联结锻造韧性网络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6:49
中韩(盐城)产业园 资料图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归辞 江苏报道 面对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格局重塑、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挑战,作为外资外贸大省的江苏,要怎么应对?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苏主题采访活动深入多地调研发现,江苏不仅搭建起一批重点国别合作平 台,更在聚焦关键产业和吸引外资方面取得扎实成效。从政策支持到产业生态,从金融赋能到规则对接,再到城市文化与人员 交流的多维融合,江苏正以深层次联结,构建起一张张富有韧性的合作网络。 外资,早已深度融入江苏的产业发展进程,并伴随这片土地的成长而不断演进,其定位从早期的技术引进与本土协同,逐步转 向立足江苏、服务本土、辐射全球的新格局。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积极引导外资加快转型步伐,推动其向技术创新、智能化与 绿色化方向升级。 在近年来充满挑战的国际政治与经贸环境下,记者注意到有一个数据尤为醒目:2025年以来,德国、日本、瑞士等对江苏实际 投资增幅均超90%。 这一数据背后,江苏聚焦重点国别的外资招引战略功不可没。 江苏目前已经形成了多个较高水平的国际合作产业园及基地,如全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太仓、江苏常州中瑞(常州)国际 产业创新园 ...
权小星:“苦肉计”+“白猫黑猫论”,李在明当下的计策?
观察者网· 2025-09-26 08:01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权小星】 如果贸易谈判按美国要求落实,韩国可能再现1997年金融危机。 韩企究竟冤不冤? 美国佐治亚州发生的韩企员工被捕风波,不仅给韩美关系新增阴霾,也让众多在美韩企工作的韩国工程人员,陷入"自我怀疑"。 这既与韩美双方的产供应链结构有着密切关联,也很有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 事故本身的前因后果很简单,韩国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计划在美建厂,从韩国派来技术人员开展筹备工作,结果遭佐治亚州当地政治人物举报,美国执法部 门破天荒出动大批警力,将现场工作人员悉数逮捕,最终在韩国政府的外交交涉下达成协议,后被释放回国。 这是9月19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前,对路透社说的一段话。字里行间,对美国的"疑虑"几乎直白地传达出来。 早在7月韩美已口头达成贸易协议,但靴子始终没有落地。甚至9月初"节外生枝",美国移民与司法局突袭在美韩企,打击非法移民,带走500人。虽然该事 件最后以释放结束,但盟友谈判期间发生如此"匪夷所思"的事件,也让外界"大开眼界"。 所以,韩美关系到底怎么样?刚上任就在外交领域"上大分"的李在明,还应付得住吗? 表面上来看,此次逮捕的原因是技术人员未持有有效签证,美方 ...
从“酱香”氤氲到“锂想”璀璨
上海证券报· 2025-09-26 02:16
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出现结构性变迁 从传统消费驱动转向科技创新引领 宁德时代市值盘中一度超越贵州茅台标志着时代命题转换 [1][3][4] 行业趋势分析 - 新能源和硬科技企业站上风口 全球气候危机和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 [1] - 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硬实力较量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主引擎 [1][2][4] - 资本流向引导社会资源分配和青年志向 推动人才投向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 [2] 公司比较分析 - 贵州茅台代表传统消费模式 深植于传统交往逻辑和资源型经济 具有独特社交货币属性 [1] - 宁德时代依靠研发巨额投入和技术创新 在动力电池战略性新兴领域处于领军地位 [1] -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将相互赋能融合 传统产业价值依然不可替代 [2] 市值表现 - 宁德时代市值盘中站上1.8万亿元新高 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3] - 市值波动反映资本用真金白银为未来投票 是对高质量发展时代的精准呼应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