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

搜索文档
铁流股份: 铁流股份关于为全资孙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16:15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为全资孙公司广东省运通四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担保金额为5,000万元,实际为其提供的担保余额为10,000万元 [1] - 担保事项在前期预计额度内,无反担保 [1] - 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已审议通过2025年度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议案,总额不超过5.5亿元,其中对资产负债率低于70%的公司担保额度不超过1.5亿元,对资产负债率高于70%的公司担保额度不超过4亿元 [1]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被担保人广东省运通四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铁流股份持有100%股权 [1] - 公司成立于2018年10月25日,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为广州市白云区 [2] - 公司2025年1-3月未经审计资产总额35,090.17万元,负债总额32,782.72万元,资产净额2,307.45万元,营业收入14,158.20万元,净利润23.02万元 [2]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 保证人为铁流股份有限公司,被担保人为广东省运通四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债权人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2] 担保必要性和合理性 - 本次担保是为满足运通四方日常运营需要,有利于孙公司的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 [2] - 公司能对孙公司保持良好控制,及时掌握其资信状况,担保风险可控 [2]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实际发生对子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为24,515.98万元,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4.56% [3] - 公司无逾期担保情况 [3]
汽车链向“智”重塑造
北京商报· 2025-07-17 16:12
智能汽车链重构 - 链博会展示智能汽车产业链全景,从芯片到电池再到整车下线,呈现全链条关键技术和产品 [1] - 智能汽车零部件数量以万计,考验整车制造能力和链上企业协同能力 [3] - 特斯拉展示Model"3Y"组合、V4超级充电桩、二代人形机器人和电池系统,传递智能化综合属性 [4]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年产能超95万辆,零部件本土化率超95%,签约本土一级供应商超400家,其中60余家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4]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约30秒下线一辆整车,全球累计产量超800万辆,半数产自上海工厂 [4][6] 供应链协同创新 - 特斯拉通过链博会深化与中国供应商共生共赢关系,探索AI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6] - 东风汽车联合供应商共同推进国产芯片研发,展出三款自研芯片并已在部分车型落地 [6] - 东风汽车牵头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打通从需求定义到落地量产闭环链条 [6] - 博世展出智能集成制动系统等本土化创新成果,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9] - 传统供应商格局正发生巨变,整车企业可能与最上游企业直接合作 [12] 电池技术创新 - 贝特瑞发布"BTR S+i石墨长续航负极材料解决方案",使电池使用寿命提升20%,存储性能提升超25% [7] - 宁德时代展示钠离子电池等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 [8]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常温下15分钟可充满80%电量,使用寿命突破八年 [8] AI与智能制造融合 - 视比特展示"PaintPro"漆面缺陷检测及修复系统,融合3D偏折成像和AI技术,实现自动化在线检测修复 [10] - 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上线超100项AI应用,冲压车间AI智能质检系统仅需0.01秒完成单张照片分析 [11] - AI技术正被应用到汽车制造环节,帮助车企提升效率,创新企业陆续加入供应商阵营 [11]
继峰股份(603997):Q2扣非环比提升,业绩改善趋势有望延续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7 14: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高增符合预期,25Q2单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有不同幅度增长,扣非环比提升,此前判断公司Q2经营性业绩在1.2 - 1.3亿元(对应扣非),业绩符合预期 [5][7] - 分业务看,格拉默、座椅边际改善,头枕扶手等因客户结构变化盈利水平或下降 [7] - 展望后续,公司有望进一步恢复盈利能力,格拉默整合效果持续兑现,座椅业务有望扭亏盈利,头枕扶手等盈利有望恢复 [7] - 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考虑格拉默整合效果释放和座椅业务爬坡放量,预计下半年业绩弹性较强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16日收盘价12.48元,一年内最高/最低14.90/9.68元,市净率3.3,股息率 - ,流通A股市值15,825百万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3,503.78/10,720.81 [2]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3.82元,资产负债率75.03%,总股本/流通A股1,268/1,268百万,流通B股/H股 - / - [2] 投资要点 - 公司发布2025半年报业绩预告,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 - 1.8亿元,同比+182% - +239%;扣非归母净利润1.8 - 2.2亿元,同比+567% - +715%,业绩符合预期 [5]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4|2025Q1|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2,255|5,037|24,581|29,134|32,963| |同比增长率(%)|3.2|-4.7|10.4|18.5|13.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67|104|626|1,106|1,460| |同比增长率(%)|-378.0|447.6|-|76.6|32.0| |每股收益(元/股)|-0.46|0.08|0.49|0.87|1.15| |毛利率(%)|14.0|16.3|15.0|15.4|15.6| |ROE(%)|-12.2|2.2|11.9|17.7|19.5| |市盈率|-28| |25|14|11| [6] 业绩情况 - 25Q2单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46 - 0.76亿元,同比+34 - +122% ,环比 -56% - -28%;扣非归母净利润0.91 - 1.31亿元,同比+731% - +1094%,环比+3.3% - +48% [7] 分业务情况 - 格拉默25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扭亏为盈,Q2经营性息税前利润1170万欧元,较Q1下滑,受负面汇率等因素影响 [7] - 座椅业务Q2受益于理想、蔚来、领克等车型上量,收入环比Q1大幅提升 [7] - 头枕扶手等因高毛利合资业务比例下滑,低毛利自主产品占比上升,盈利水平或下降 [7]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1,571|22,255|24,581|29,134|32,96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04|-567|626|1,106|1,460| |其他财务指标见文档表格 [9] | | | | | |
美国6月PPI数据疲软,通胀与利率政策博弈加剧
华泰期货· 2025-07-17 12: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经济企稳基础待夯实,关注“反内卷”政策预期及7月政治局会议稳增长政策可能;关注美国“对等关税”对需求预期的影响;商品基本面偏弱,对政策预期落地需谨慎,商品价格波动率或偏高;工业品逢低多配[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分析 - 5月国内投资、出口数据走弱,消费有韧性,6月制造业PMI回升但企稳基础待夯实,上半年GDP同比增5.3%高于目标,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8%,社零同比增速放缓至4.8%,投资走弱;7月“反内卷”政策预期升温,关注多行业;7月16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1] - 特朗普签署法案使美国转向政策“易松难紧”阶段,6月美联储纪要显示关税或推高通胀,6月PPI年率2.3%为2024年9月以来新低;特朗普焦点转向外部施压推进关税谈判,关注关税对需求预期影响[1] 商品板块 - 国内供给侧黑色和新能源金属敏感,海外通胀预期能源和有色板块受益;黑色受下游需求预期拖累,有色供给受限未缓解,能源短期地缘溢价结束、中期供给偏宽松,OPEC+8月增产54.8万桶/日,农产品短期波动空间有限[2] 策略 - 商品和股指期货方面,工业品逢低多配[3] 要闻 - 沪指震荡调整,创业板指冲高回落,医药、机器人、汽车零部件板块走强,有机硅板块调整,沪深京三市超3200股飘红,成交1.46万亿[4] - 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Logan支持维持利率不变,若通胀和劳动力市场走软可能降息,6月PPI年率2.3%、月率0%均低于预期[4] - 众议院共和党领导人加密货币监管措施计划受阻,特朗普将发小体量国家关税信函,AMD重启对华出口芯片,加拿大与美国贸易谈判将加紧,特朗普称关税8月1日开始、与越南协议基本敲定,美国对印尼征19%关税,对巴西展开贸易调查,美国要求韩国建投资基金,美伊若8月底未达成协议伊朗将面临制裁,美国API原油等库存有变化,美国威胁退出IEA[5] 宏观经济 - 涉及花旗经济意外指数、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周度、日度)、五大上市钢材消费量等图表[6][8][11] 利率 - 涉及10Y、2Y中美国债利差图表[14] 外汇 - 涉及美元兑主要汇率周环比、美元指数走势、利率走廊图表[18][19][21]
港股异动 | 敏实集团(00425)涨超3% 海外业务重回增长 机构看好公司上半年电池盒业务营收高增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1:20
公司表现 - 敏实集团股价上涨2.98%至25.9港元,成交额达6007.85万港元 [1] - 公司盈利进入强劲复苏轨道,海外业务重回增长 [1] - 电池壳体业务毛利率有望扩张至近24%,传统铝制装饰件毛利率维持约35% [1] - 电池壳体业务占比预计从2023年的23%提升至2025年的30%、2026年的35%及2027年的41% [1] 业务发展 - 海外业务布局扩大及全球产能利用率上升,有助于抵销内地市场环境的挑战 [1] - 公司与欧洲新能源市场头部车企深度合作,1H25电池盒业务营收有望实现高增 [2] - 欧洲和中国是公司电池盒业务的主要市场 [2] 行业动态 - 5M25欧盟新能源乘用车纯电车型注册量同比增长26.1%至70.1万辆,渗透率达15.4% [2] - 5M25欧盟插电混动销量同比增长15%至37.5万辆 [2] - 5M25英国纯电车型注册量同比增长33.4% [2] - 1H25中国纯电车型批发销量同比增长40.9% [2] - 大众、雷诺、宝马等车企在欧洲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2]
汽零ETF领涨,机构预计车市基本面陆续向好丨ETF基金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1:12
证券市场回顾 - 上证综指日内下跌0.03%,收于3503.78点 [1] - 深证成指日内下跌0.22%,收于10720.81点 [1] - 创业板指日内下跌0.22%,收于2230.19点 [1] ETF市场表现 股票型ETF整体市场表现 - 股票型ETF收益率中位数为-0.06% [2] - 规模指数ETF中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收益率最高,为2.16% [2] - 行业指数ETF中国泰创业板医药卫生ETF收益率最高,为1.07% [2] - 策略指数ETF中招商中证全指红利质量ETF收益率最高,为0.29% [2] - 风格指数ETF中嘉实中证医药健康100策略ETF收益率最高,为1.0% [2] - 主题指数ETF中华夏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ETF收益率最高,为2.03% [2] 股票型ETF涨跌幅排行 - 涨幅最高的3只ETF: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2.16%)、华夏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ETF(2.03%)、平安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ETF(1.92%) [4][5] - 跌幅最大的3只ETF:国投瑞银沪深300金融地产ETF(-2.13%)、银华中证800增强策略ETF(-2.01%)、国泰中证钢铁ETF(-1.22%) [5] 股票型ETF资金流向 - 资金流入最多的3只ETF: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3.24亿元)、华宝中证银行ETF(3.17亿元)、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2.94亿元) [6][7] - 资金流出最多的3只ETF: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3.39亿元)、富国中证A500ETF(3.36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3.06亿元) [7] 股票型ETF融资融券概况 - 融资买入额最高的3只ETF: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8.77亿元)、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2.52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2.4亿元) [8][9] - 融券卖出额最高的3只ETF:南方中证1000ETF(4499.19万元)、南方中证500ETF(940.46万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897.82万元) [9] 机构观点 - 汽车产业链的盈利压力有望减轻,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将体现在产业生态贡献 [8] - 反内卷政策有助于减轻零部件现金流压力,推动竞争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 [10][11] - 新车密集上市(如小米YU7、理想i8、小鹏G7等)将推动车市基本面向好 [11]
辽宁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 产品出新
人民日报· 2025-07-17 10:06
打好"创新牌",以技术创新引领产品出新。 位于辽宁大连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连亚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亚明"),今年决 定追加投资2.22亿元,进行设备更新和智能工厂建设。 底气何来?"抢抓政策红利,打好'智能牌'和'创新牌',牢牢把握住确定性。"机器轰鸣声中,公司总经 理方建儒说道。 打好"智能牌",向信息要效益、向数字要活力。 车间入口处,中控大屏幕上数字实时跳动,生产流程、设备运行状态等各项数据一目了然。作为国家级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大连亚明从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入手,实现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和自动化控制,大幅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我们的产品研发周期从过去的半年左右压缩至最短15天,更好地适应了行业产品 的快速迭代需求。"方建儒介绍。 曾经,大连亚明的产品主要面向燃油汽车,且以出口为主;现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销售额占比 70%左右,国内市场销售额占比70%以上。 两个70%背后,是一条上扬的曲线——公司年营收从2020年的不到2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亿余元。"不 卷价格、深耕技术,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公司产品部部长赵博楠说。 几年前,赵博楠带领团队迎难而 ...
中金:升敏实集团(00425)目标价至30.5港元 评级“跑赢行业”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0:03
2024年公司毛利率28.9%,同比+1.5ppt,除铝件高基数影响外,其他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均实现了稳健同 比增长;该行预计在保持较高产能利用率、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2025年公司毛利率有望保持 在较高水平。2023年以来公司管理及研发费率平稳下降,2024年管理费率/研发费率为7.1%/6.3%,同比 持平/-0.5ppt,仅销售费率有一定增长,该行认为公司利润弹性较大。现金流方面,公司资本开支高峰 已过,2024年自由现金流同比大幅增长,恢复分红,该行预计有望持续。 新业务方面,继电池盒之后,公司积极开拓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无线充电等新业务。2025年3月 20日公司公告与智元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合作,合作内容包括智能外饰及电子皮肤技术、人形 机器人无线充电及关节总成开发、柔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敏实集团将依托其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先 进制造经验和全球化布局,与智元共同推进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公司积极推进客户开拓,该行预计 有望迎来更多定点。 风险提示:国内合资销量下滑加剧;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据ACEA,5M25欧盟新能源乘用车实现了较强的增长势头,其中纯电车型注册量累计同比增长26 ...
镁佳股份港股IPO:采购、生产及交付环节均依赖第三方 “背靠背”付款安排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新浪证券· 2025-07-17 09:57
公司上市与融资 - 公司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由中金公司、花旗环球金融、德意志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兼整体协调人 [1] - 募集资金拟用于研发能力提升、产品组合扩展、销售网络拓展及营运资金补充 [1] - 2018-2024年完成种子轮至D+轮融资 累计融资2.31亿美元 投后估值达9.31亿美元 [7] - 创始人庄莉通过家族信托控制44.85%投票权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从3.88亿元增至14.20亿元 CAGR达91.3% 但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6.15% [1][8] - 2022-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4.23亿元、3.57亿元和2.91亿元 累计亏损10.71亿元 [1][9] - 经营现金净流出合计13.93亿元 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1.87亿元 无法覆盖3.3亿元银行借款 [1][10] - 毛利率从2022年19.0%提升至2024年21.8% 但2023年因芯片涨价跌至12.1% [8][11] 业务模式与供应链 - 采用"自采芯片+外包生产"模式 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达77.2% [11] - 依赖单一芯片供应商 曾因断供导致交付延迟 2022年出现恶性事件 [11] - 通过德赛西威等企业间接服务主机厂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付票据达8.99亿元 [11]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达169.5天 同比增加70% 回款情况恶化 [11] 行业竞争与客户 - 2024年中国每十辆搭载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新车中有一辆使用公司解决方案 [3] - 主要客户包括奇瑞、长安、东风等 但客户正推动自研座舱芯片和智驾系统 [12] - 奇瑞持有埃泰克41.12%股权 长安与华为合作 吉利自研7nm舱驾芯片 [12] - 与德赛西威、华为相比 尚未建立开发者生态 技术护城河被侵蚀 [2] 产品与技术 - 专注于AI为核心的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 采用可扩展平台化架构 [3][6] - 研发集中在AI算法与软件架构 缺乏硬件研发 与同行相比存在短板 [2] - 集成式域控解决方案打破传统域界限 融合智能座舱、ADAS、车联网等功能 [6] 法律风险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65.7天拉长至118.1天 采用背对背付款安排 [14] - 若从业人员增至1000人以上 背对背付款安排可能违反《批复》及《条例》规定 [15] - 2024年末账龄超90日贸易应付款项2384万元 同比增长14.46% [13]
德尔股份(300473) - 德尔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6
2025-07-17 09:2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国际化汽车零部件系统供应商,生产销售汽车降噪(NVH)、隔热及轻量化产品,电机、电泵及机械泵产品和电控、汽车电子产品 [1] - 2025年7月16日15:30 - 17:00在上海分公司会议室进行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众多,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李毅、董事会秘书张磊、投资总监程文祥 [1]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 - 最早做车用转向泵产品,后按“聚焦主业、前瞻布局”思路,研发多种新产品,2017年收购德国卡酷思开启全球化布局,成立新能源汽车事业部研发新能源汽车专用材料产品 [2] 固态电池相关情况 布局原因 - 2017年董事长接触固态电池项目,预判其市场价值,2018年成立日本德尔开发技术;顺应汽车行业电动化趋势,进行产品品类横向扩张 [3] 技术成熟度 - 确定关键材料配方,掌握电池工艺参数窗口,可按需定制方案 [4] 投资计划 - 加快推进中试线设备选型和建设,中试线跑通后根据情况规划量产线建设 [5] 正负极材料 - 正极可用三元材料或磷酸铁锂,负极可用石墨或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电池在研发中,可按需定制方案 [6][7] 生产工艺差异 - 固态电池电解质采用涂布工艺加入电芯,无注液环节 [8] 性能特点 - 样品通过针刺、加热和过充电试验,安全性高;耐高温,可自然散热连续正常工作 [9] 下游客户 - 潜在下游客户有新能源车企业,也在开发人形机器人、两轮电动车和储能等领域应用场景 [10] 其他产品情况 液力缓速器 - 具有单位质量制动力矩大等优势,2024年获下游一线商用车客户认可,量产交付规模显著提升,后续将加大推广力度 [11] 卡酷思子公司 - 产能布局全球化,可快速响应需求;与众多整车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客户资源稳定;建立标准化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管控体系 [12][1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经营向好,原因是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期间费用率下降;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收入增速快助力总体收入增长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