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市场周观察:债市静待新催化剂
东方证券· 2025-04-28 13: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债市在25年一季度利率超预期上行后3月底重新下行基本修复,短期内利率暂无明确方向将震荡运行,等待新催化剂,资金面后续走势不确定,利率债推荐持有长久期品种 [6][12][13] - 信用债一级发行和偿还量环比提升,净融资额突破千亿,估值和利差震荡上行,城投和产业债信用利差有不同表现,建议在保持流动性同时适当拉长久期 [6][16][17] - 可转债上周跟涨权益市场,指数、平价中枢上涨,转股溢价率中枢下行,看好今年配置需求,区间波动概率大,逢低可配 [6][18][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固定收益市场观察与思考 1.1 利率债 - 25年债市经历“过山车”行情,一季度利率先升后降,短期内债市无明确方向需新催化剂,基本面受关税风波影响,资金面4月季节性回落但后续走势不确定,推荐持有长久期利率债 [12][13] 1.2 信用债 - 4月21 - 27日信用债一级发行和偿还量环比增28%,净融入1159亿,AAA、AA+、AA/AA - 级平均票息有不同变化,估值和利差震荡上行,城投债部分省份利差收窄,产业债除房地产外利差走阔,换手率下降,高折价债券多为房企债 [16][17] 1.3 可转债 - 上周权益市场多数收涨,转债跟涨,中证转债指数、平价中枢上涨,转股溢价率中枢下行,日均成交额上行,中低评级、高价转债表现好,看好今年配置需求,区间震荡概率大,逢低可配 [18][19] 1.4 本周关注事项及重要数据公布 - 本周中国将公布至4月官方制造业PMI等,美国将公布4月ADP等,欧元区将公布4月经济景气指数等 [20][21] 1.5 本周利率债供给规模测算 - 本周预计发行2331亿利率债,国债无发行计划,地方债计划发行29只共931亿,政金债预计发行1400亿 [22] 2 利率债回顾与展望 2.1 央行投放及资金面情况 - 央行逆回购维持净投放,当周合计净投放7740亿,资金市场成交量高位波动后下行,价格下降,存单市场量价齐升 [26][27][31] 2.2 债市继续围绕宽货币预期摆动 - 近期债市围绕宽货币预期摆动,利率以上行为主,4月25日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多数上行,仅1Y国开及1Y农发债微幅下滑 [38] 3 高频数据 - 生产端开工率大多上行,需求端乘用车批发和零售同比增速为正,土地和商品房成交量下降,出口指数有变动,价格端原油价格下行,铜铝价格上行,煤炭价格分化,中游建材和下游消费端价格有不同变化 [50][51] 4 信用债回顾 4.1 负面信息监测 - 4月21 - 27日有广州富力地产等债券违约逾期,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开发建设集团等多家企业出现重大负面事件 [77][78] 4.2 一级发行 - 4月21 - 27日信用债一级发行和偿还量环比增28%,净融入1159亿,14只信用债取消/推迟发行,高等级发行成本环比提升,AA + 级下行,低等级普遍上行 [78][79] 4.3 二级成交 - 信用债估值和利差小幅震荡上行,各等级期限利差和长期限等级利差走阔,城投债部分省份利差收窄,产业债除房地产外利差走阔,换手率下降,高折价债券多为房企债,单个主体估值变化有差异 [82][84][93]
【债市观察】关税存反复可能 短期仍将扰动债市
新浪财经· 2025-04-28 07:59
市场表现 - 资金利率整体偏松,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报1.66%,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收报1.885%,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收益率报1.714% [1] - 上周债市震荡,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跌15.77BPs,比去年同期跌60.06BPs [2] - 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周小幅波动,30年期主力合约TL2506涨0.28%,10年期主力合约T2506涨0.06%,5年期主力合约TF2506持平 [4] - 中证转债指数上周涨0.90%,结束6周阴线,共成交2,635亿元 [6] 一级市场 - 全市场共发行利率债70只,规模6,757.83亿元,较前一周减少1,004.24亿元 [7] - 财政部上周发行4只国债共3,260.00亿元,环比减少1,090.00亿 [9] - 山东、内蒙、大连等省区市上周发行47只地方债,总规模1,911.23亿元 [9] - 3家政策性银行发行19只金融债,规模1,586.60亿元,环比增加180.7亿元 [10] - 信用债方面上周共发行769只,规模5,789.12亿元,环比增加310.89亿元 [11] 公开市场操作 - 上周央行共投放7天逆回购8,820亿元,净投放资金7,440亿元 [15] - 央行MLF到期续作6,000亿元,超出到期规模达5,000亿元 [15] - 本周央行到期资金为5,045亿元,27日开展9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16] 海外市场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5BPs至4.29%,比上月跌10BPs,比去年同期跌40.9BPs [18] - 10年期德债收益率微跌0.1BP至2.473%,比上月同期跌31.7BPs [20] - 10年期日债收益率涨5.1BPs,比上月同期跌 [21] - 日本投资者小幅净增持海外中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规模分别为2,237亿和2,692亿日元 [23] 政策动态 - 人民银行等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24] - 交易商协会发布债券估值业务自律指引,细化估值机构估值生产全过程的规范要求 [24]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事项数量由151项压减至106项 [25]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适时降准降息 [26] 经济数据 - 一季度社零总额12.4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27]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去年全年下降3.3%转为增长0.8% [28] - 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在2025年降至2.8%,2026年降至3% [29]
弘则固收叶青:化债从"进行时"到"完成时"
快讯· 2025-04-28 07:39
地方债务化解进展 - 截至4月底今年已完成化解债务金额达24469.03亿元 平均每条提及化解债务金额为429.28亿元 体现化债工作的大规模性和系统性 [1] - 债务相关新闻占比达76.7% 风险等级变化提及5次 包括"绿色"3次 "由橙降黄"和"由黄转绿"各1次 显示部分地区债务风险正在降低 [1] - 已有14个省市提及债务清零 包括江苏 浙江 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和云南 贵州等中西部省份 表明不同发展水平地区均有实质性突破 [1] 化债工作阶段特征 - 当前化债工作已从单纯风险因素主导转向发展因素主导 从"进行时"步入"完成时" 信用风险主导因素即将进入倒计时 [1][4] - 具体表现为债务置换提速 清零达标行动 融资平台转型和长效机制建设 2025年将是化债与发展并重的关键一年 [1][4] - 地方债务化解正从"政策主导型"向"发展协同型"转变 [1][4] 未来化债工作重点 - 预计2025年后三季度工作重点将转向建立常态化债务风险防控机制 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将凸显 [2][4] - 化债与发展良性互动将为下一个五年规划奠定基础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4] - 债券市场短期内空间有限 短端非国债表现较好 城投超长期限债券上行较严重 资金价格稳定在OMO+10BP水平 [2][4]
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
搜狐财经· 2025-04-28 06:24
跨境资金流动 - 一季度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517亿美元,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2] - 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2063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 [2] - 2-3月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269亿美元,同比增长84% [2] - 服务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出同比增长25%,其中旅行项下资金净流出增长12% [2] 债券市场发展 - 截至4月15日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4.5万亿元,较2024年末上升2700多亿元 [2] - 今年以来境外机构发行熊猫债累计超过9500亿元 [2] - 人民币债券价格波动小、回报稳定,避险功能增强,多元化投资价值凸显 [2]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一系列举措优化债券市场投资环境 [3] 人民币汇率表现 - 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保持相对稳定,4月先贬后升 [4] - 3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占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8.4%,处于历史高位 [4] - 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和资产价格稳定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基础 [4] - 一季度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提升,应对汇率波动能力增强 [5] 金融开放政策 - 四部门联合出台18条举措提升上海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 [7] - 上海将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7] - 国家出台《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优化外资营商环境 [8] - 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 [8] 外贸外资发展 - 外贸企业主动开拓多元化市场,推进区域经贸合作 [7] - 企业加快培育外贸新模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7] - 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稳固,外贸竞争力提升 [7] - 境内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 [8]
美债问题的破局及影响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美国国债市场、美国企业部门 公司: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债利率快速上行原因 - 微观层面:关税政策力度超预期和对特朗普政策担忧引发流动性恐慌,导致国债抛售,对冲基金平仓加剧抛压[1][4] - 宏观层面:美债利率上行时美元走弱,反映市场对美元体系瓦解和美国主权债务风险担忧,美国主权信用违约掉期利差大幅抬升[1][4] 美国财政扩张对主权信用的影响 - 疫情期间财政大幅扩张,美联储宽松政策掩盖隐患,2022 年后紧缩政策使付息成本压力显现,侵蚀主权信用,削弱财政效率[1][5] - 2020 - 2024 财年美国财政赤字率均值约 9%,2022 - 2024 财年逼近 6%,远超国际红线 3%,2025 财年赤字继续抬升[5][6] 美国国债付息成本近期显著上升原因 - 低利率时期发行的国债到期再融资,使存量国债平均付息成本中枢上移,联邦政府净利息支出占比超 20%[1][7] - 2025 年 1 月美国政府再次触及债务上限,增加债务压力[1][7] 市场对美债风险的反应 - 一级市场认购倍数下降,交易商认购比例上升,二级市场美债利率大幅抬升、抛压增加[1][10] - 特朗普政府政策加重短期经济衰退和主权负担风险,市场减少对美债需求[1][10] 化解美国债务困局的方法 - 打破财政赤字负反馈循环,控制财政支出和债务规模,从社会福利体系入手削减赤字,但可能打压经济[3][11][12] - 财政、企业和居民部门主动去杠杆,类似阿根廷休克疗法,牺牲短期经济增长换取中长期健康发展[19] 美国企业部门受债务风险影响情况 - 企业开始去杠杆化,信用利差走阔,高收益企业债融资成本上升[3][14] - 2025 年 4 月以来高收益债券及相关贷款发行体量仅 130 亿美元,远低于 2021 年月均 500 多亿美元,二季度企业债到期量高,企业面临提升发债成本压力[14] 美国 M2 货币供应规模与广义流动性收紧关系 - 为实现社会融资收缩和实体杠杆下降,广义流动性需收紧,M2 同比增速到年底至少回落至 -3.8%[15] 特朗普要求美联储降息问题 - 特朗普要求降息解决潜在利息负担问题,但美联储官员态度谨慎,是否降息存在不确定性[16] 美国通胀预期变化 - 4 月密西根大学数据显示,一年期通胀预期升至 6.7%,五年期升至 4.4%,均创近 30 年新高,限制美联储短期降息空间[17] 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政策影响 - 加征关税推升通胀预期,使名义利率难以下降,维持政府利息支出高位,抵消部分关税收入,需整体去杠杆、实体需求收缩,货币政策才可能放松[18] 美国采取休克疗法对大类资产影响 - 推升美国经济衰退风险,避险资产受青睐,4 月初调查显示投资者认为 2025 年表现好的资产有黄金(42%)、现金(18%)和政府债券(18%)[20] 特朗普政府逆转双赤字对全球经济影响 - 削弱全球化红利和全球债务杠杆扩张,全球资本回报下滑,债券利率回落,美国、中国、欧洲国债及黄金等避险资产受益[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不考虑一年以内国库券,两年以上期限期票国债到期规模约 3.1 万亿美元,到 6 月份含短期国库券到期规模达 7.3 万亿美元,4 - 5 月国库券和短期国库券到期规模分别为 2.46 万亿和 2.25 万亿,美债发行规模预计进一步上行[9] - 特朗普政府削减国防预算、裁撤联邦雇员等措施未能显著控制财政赤字,因这些开支占比低,核心开支为民生项[13] - 非常规措施可能延长至 6 月底,4 月 10 日中国议员通过经美国参议院修订的预算法案,若通过债务上限将提升至约 41.1 万亿美元,若财政支出和债务规模未控制,可能再次触及新上限[8]
转债策略系列报告之五:强赎全拆解:让人欢喜让人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7 21:17
报告核心观点 - 转债触发强赎虽看似“皆大欢喜”,但对转债本身是风险事件,报告从强赎概念、复盘和效应三方面进行分析 [1][2] 强赎概念 强赎及相关概念 - 强赎即有条件赎回,条件多为 30(15)>=130%或未转股余额不足 3000 万元,以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赎回剩余转债,分为“平价强赎”和“余额强赎” [3] - 绝大多数转债含平价强赎条款,2024 年后发行的转债平价强赎条款全部为 30(15)>=130%;多数转债含余额强赎条款,已发行的 997 只转债中仅 77 只不含有余额赎回条款 [4] - 部分转债因未转股余额不足 3000 万触发强赎,多因转股、回售等导致余额减少,余额少于 3000 万时无论是否强赎均需停止交易 [6] - 强赎是转债退出主流方式,80%左右的转债通过强赎退市,截止 2025/4/18 共 512 只转债退市,422 只通过强赎退出,占比 82%,强赎退出的转债转股比例均值为 98% [1][7] - 到期赎回是发行人以补偿价赎回转债,2025/4/18 前发行的转债样本计算,到期赎回均价为 111 元 [12] 转债强赎规则演变 - 2020 年之前赎回规则源于股票上市规则,较粗略宽泛,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在满足赎回条件的下一个交易日明确披露是否行使赎回权,深交所未作要求 [15] - 2020.12《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发布,赎回流程明显规范化 [15] - 2022 年 7 月沪深交易所发布自律监管指引,对赎回流程细节补充,至此基本完善 [16] 实操差异 - 上交所和深交所在行使赎回权流程有差别,上交所转债强赎公告日不确定相关信息,确认后每日披露提示性公告,深交所转债在强赎公告中同步披露相关内容 [20] - 赎回条件触发日与最后交易日间隔未作规定,不同转债差异大 [20] - 深交所转债往往同步披露法律意见书,上交所转债往往不公布 [25] 强赎复盘 强赎转债特点 - 牛市中转债强赎案例最多,多集中在 Q1 和 Q4,2020 - 2021 年、2024Q4 - 2025Q1 为强赎高峰 [26] - 强赎转债多分布在正股表现较强的成长性或周期性行业,如电力设备、机械设备等,存续期多在 2 年以内 [30] 哪些转债更倾向执行强赎 - 只考虑首次触发强赎的转债,执行强赎比例在 35% - 55%之间;基于全部触发转债样本计算,比例在 25% - 45%之间,2024 年执行强赎比例明显偏高 [34] - 未转股比例较高或偏低的转债首次触发时执行强赎概率低,剩余期限在 3 年以内的转债更倾向执行强赎 [38] - 公告日前转股溢价率快速收敛的转债强赎概率大,公告日前一个交易日转股溢价率在 2%以下,执行强赎概率偏高 [42] - 首次未执行强赎的转债,多数会在第 2 次或第 3 次触发时执行强赎,持续不强赎的转债平价水平高、转股压力小,最终强赎退出仍占多数 [45] 强赎效应 - 强赎转债在公告日前 30 个交易日开始压缩估值,满足 30(10)强赎条件时溢价率基本压缩至 0 附近,公告日转股溢价率继续下行并转负,执行强赎会对转债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51] - 强赎执行后转股进度加快,以赎回公告日为节点,转债价格和正股股价先上后下 [52] - 余额较大的转债强赎预期强,估值压缩时点早;转债宣布强赎后正股股价承压,余额越大、股权稀释比例越高,正股股价承压越明显,后续有反弹需求 [59] - 转债公告强赎后剩余规模减少,正股有阶段性反弹需求,易出现“赎回末日轮”,余额小、热门题材的转债易出现 [64] - 预计触发强赎条款时,无论是否执行强赎,均有估值压缩现象,若公告不强赎,一般 10 个交易日左右完成估值修复;持续不强赎转债转股溢价率先下后上,溢价率低点偏高,修复幅度偏大 [67]
浅析信用债折价兑付
华安证券· 2025-04-27 21:06
[Table_IndNameRptType]2 固定收益 固收周报 浅析信用债折价兑付 报告日期: 2025-04-27 主要观点: ⚫[Table_Summary] 提前偿还风险再现,这次有何不同? 执业证书号:S0010522030002 电话:13127532070 邮箱:yanzq@hazq.com 本轮化债周期的开启,标志着化债长跑正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相较于 前几轮化债,本轮周期在化债资源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延续性与指标性,各 地政府的化债意愿更胜往昔,非标、定融等高成本融资在新增减少的同 时,存量亦在不断被置换。债券方面,以前年度发行的高票息债券成为置 换的重心,越来越多的发行人选择与投资者协商提前兑付存续债券。 据统计,截至 2025 年 4 月 25 年,年内拟提前兑付城投债合计 70 只,拟提 前兑付规模合计 254 亿元。从区域分布来看,19 个省份年内存在城投债提 前兑付情况,其中湖南、重庆与四川兑付数量位列前三,年内累计分别为 10 只、8 只与 8 只;评级分布方面,年内提前兑付的 70 只城投债中,41 只 债券主体评级为 AA,占比 59%,债项隐含评级方面,AA-债券数量同样为 ...
债券市场专题研究:关注内需刺激受益转债
浙商证券· 2025-04-27 16: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需刺激相关板块或将受益,建议加大配置受益于内需刺激、外需脱敏、科技成长相关的转债 [1] - 过去一周转债市场边际弹性上升、情绪反弹,但未来一个月左右市场大概率体现防御特征,短期权益市场再度大跌风险有限,持续向上修复趋势有望延续 [2][3] - 短期建议关注高等级、基本面稳健的转债,也可适当关注受益于消费补贴的消费电子、家电、家居等相关转债,新质生产力相关转债高价标的可适当止盈,充分调整的可逢低买入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债市场观察 - 过去一周大部分转债指数上涨,可转债可选消费行业指数、AA - 及以下评级转债、可转债高价指数、小盘转债指数涨幅居前 [2][11] - 债性、平衡性估值普遍上升,股性估值压缩,可转债市场价格中位数上升到119.44元,处于2017年以来的75.06%水平 [2][11] - 市场呈现进攻特征因短期交易政治局会议、可选消费板块领涨,未来一个月左右市场或更关注基本面、体现防御特征,原因包括国九条新规落地、评级公司集中评级展望、海外关税风险冲击 [3][12] - 4月低波组合10大转债为温氏转债、燃23转债等;4月稳健组合10大转债为永02转债、东杰转债等;4月高波组合10大转债为福蓉转债、麒麟转债等 [4][13] 转债市场跟踪 转债行情方面 - 展示万得各可转债指数近一周、近两周、3月以来、近一个月、近两个月、近半年、近一年的涨跌幅情况 [14] 转债个券方面 - 展示近一周个券涨跌幅前五名和后五名、近一周个券正股涨跌幅前五名和后五名 [17][29] 转债估值方面 - 展示债性、平衡性、股性可转债估值走势,以及不同平价区间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估值走势 [25][27][30] 转债价格方面 - 展示高价券、低价券占比走势,跌破债底个券占比走势,可转市场价格中位数走势 [32][39]
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周报2025年第14期:财政部隐债问责通报案例首涉PPP项目,河南发布国企境外债管理办法意见稿-20250427
中诚信国际· 2025-04-27 13: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本周地方政府债与城投行业监测显示,隐性债务监管高压态势不变,财政部隐债问责通报案例首涉PPP项目,河南发布国企境外债管理办法意见稿;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净融资额下降,发行利率上升、利差走阔,城投债发行规模及净融资额上升,发行利率上升、利差走阔;交易方面,地方债现券交易规模下降、到期收益率多数下行,城投债交易规模上升、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多数上行 [5][14][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要闻点评 - 财政部第五次通报隐性债务问责案例,涉及6起典型案例,包括新增隐性债务、隐性债务化解不实两类违法违规行为,涉及隐债规模43.70亿元;呈现案例数量减少、涉及规模变小和首次涉及PPP项目新增隐债两个特点,彰显中央对隐性债务问题的监管决心 [5][8] - 河南发布国企境外债管理办法意见稿,包括总则、发行管理、资金使用、激励约束、附则等五部分,对规范城投企业跨境融资行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提高国际资本利用效率有积极意义,对其他省出台相关规定具有示范效应 [5][10] - 本周有27家城投企业提前兑付债券本息,涉及29只债券,规模合计60.41亿元,提前兑付的城投企业以东部地区为主,主体评级以AA级为主 [5][12] 地方政府债券及城投企业债券发行情况 - 地方政府债券:本周发行规模、净融资额均下降,发行利率上升、利差走阔,存量地方债规模达50.24万亿;截至目前地方债置换进度完成达77%,超半数省份完成全年任务;发行期限以30年期为主,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为19.08年;湖北发行规模最大,贵州发行利率、利差均最高 [5][14] - 城投债:本周发行规模及净融资额均上升,发行利率上升、利差走阔;发行券种以私募债为主,发行期限以5年期为主,发行人主体级别以AA+为主;江苏发行数量最多,甘肃发行利率、利差均最高;城投境外债本周共发行5只,规模合计52.87亿元,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5.04%,穿透信用主体的行政层级以区县级为主,主体评级以AA+为主 [5][18][19] 地方政府债券及城投企业债券交易情况 - 资金方面,央行本周净投放2338亿元,短端资金利率多数上行 [24] - 城投级别调整:本周无城投企业发生信用级别调整 [24] - 城投信用事件及监管处罚:本周未发生城投信用风险事件 [24] - 地方债:现券交易规模共计4896.10亿元,较前值下降10.51%;到期收益率多数下行,平均下行幅度为2.75BP [24] - 城投债:交易规模为3133.94亿元,较前值上升13.72%;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多数上行,平均上行幅度为0.55BP;1年期、3年期、5年期AA+城投债利差分别收窄2.48BP、4.76BP、3.57BP [24] - 城投债异常交易:广义口径下,本周共有14家城投主体的14只债券发生15次异常交易,贵州的异常交易次数最多 [25] 城投企业重要公告一览 本周共有66家城投企业就高管、法人、董事、监事等变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股权/资产划转、募集资金用途变更、名称变更等发布公告 [28]
信用利差周报2025年第15期:财政部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交易商协会发布估值指引优化估值生态-20250427
中诚信国际· 2025-04-27 13: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债券估值业务自律指引,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估值业态,促进多元化发展,发挥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也为境外投资者参与及信用风险定价优化奠定基础 [3][10][12] - 财政部公布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长端利率受扰动,货币政策需配合稳定流动性,债市短期或震荡,中长期有配置价值 [4][13][15] - 地产债风险出清步入尾声,市场格局加速向央国企集中,未来或呈现“央国企主导、民企信用分层加剧”的分化格局,尾部风险仍需警惕 [4][16][17]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经济开局良好,但二季度经济修复风险上升,美国加征关税或使出口承压 [5][14][20] 各部分总结 市场动态 - 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估值业务自律指引(试行)》,规范估值机构业务,提升估值科学性和透明度,推动市场定价转向“价值锚定” [3][10][11] - 4月17日,财政部公布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计划于4 - 10月分21期发行,涵盖20年、30年及50年期品种,当前30年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上行6bp,与10年期利差升至25bp [4][13] - 地产债风险出清步入尾声,市场格局加速向央国企集中,今年以来央国企地产债发行规模占比超85%,未出险民企仅存16家且存量债集中于头部企业,行业利差收窄有限 [4][16][17] 宏观数据 -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加快,第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5.9%和5.3% [5][19] - 3月份我国出口商品3139.12亿美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为12.4%,进口2122.69亿美元,同比增速由正转负为 - 4.03%,贸易顺差1026.42亿美元 [20] 货币市场 - 上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2338亿元,开展8080亿元7天逆回购,同期有4742亿元7天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临近月中缴税资金需求加大,价格波动 [6][23] 一级市场 - 上周,信用债发行持续升温,发行规模为2681.76亿元,较前一期增加637.25亿元,取消发行规模为110.5亿元,较前一期增加87.7亿元 [7][26][28] - 分券种来看,中期票据、公开发行公司债和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发行规模增加,中期票据增幅较大 [28][29] - 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发行规模合计892.06亿元,产业债发行规模1708.91亿元,电力生产与供应和综合行业发行规模靠前 [28][33] - 净融资方面,基础设施投融资行业净流出1176.06亿元,产业债多数行业净流出,电力生产与供应行业净流入414.05亿元 [33] - 发行成本方面,各期限AA + 级债券平均发行利率多数下行7bp - 37bp,其余各等级期限债券发行利率多数上行3bp - 14bp [28][38] 二级市场 - 上周,债券二级市场现券交易额为85560.11亿元,日均现券交易额较前一周减少4410.25亿元至17112.02亿元,交投活跃度小幅降温 [8][40][41] - 利率债方面,国债收益率短升长降,国开债收益率多数上行,变动幅度均未超过5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1bp至1.65% [8][40][45] - 信用债方面,各等级、期限信用债收益率多数上行,幅度在1 - 13bp之间,5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大幅下行12bp [40][45] - 信用利差方面,AAA级各期限信用利差长短分化,1 - 5年期走扩2 - 13bp,7 - 15年期收窄4 - 13bp [40][47] - 评级利差方面,除5年期AAA与AA + 级企业债评级利差大幅走扩14bp外,其余期限评级利差多数收窄,幅度在1 - 4bp之间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