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城市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五”期间 黄浦城市更新、消费、民生服务亮点频现 经济密度最高地持续挖掘消费潜力
解放日报· 2025-08-28 09:42
经济表现 - 截至2024年底地区生产总值达3344亿元 [1] - "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可比增长约4.5% [1] - 区域经济密度达163亿元/平方公里 保持全市首位和全国前列 [1] -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99亿元 年均增长6%以上 [1] 城市更新进展 - 外滩·中央项目整体出租率和开业率保持70%以上 月均接待顾客超47万人次 [2] - 外滩·老市府2025年上半年举办11场重要文旅商体展活动 [2] - 外滩"第二立面"更新实现近3600户居民居住条件改善和43幢老大楼产权归集 [2] - 2022年7月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3]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旧改征收3.7万户以上 [3] - 2023至2024年"两旧"改造受益居民总量超7000户 [3] 消费发展 - 南京路/淮海路/豫园三大商圈集聚青春经济业态和消费人群 [4] - 支持第一百货打造"银铃俱乐部"提供60余种老年服务 [4] - 2024年上半年境外人士入住宾旅馆超94万人次 同比增长56% [4] - 离境退税开具申请单超3万份 同比增长近300% [4] - 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超5亿元 同比增长126% [4] 民生服务 - 南京东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供智慧健康驿站/社区食堂/日托所等多元化服务 [5] - 形成代际融合场景 包含学生/白领青年与长者互动体系 [6] - 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高达44.8% [6] - 打造"五边颐养"养老服务品牌 涵盖床边照护/桌边食惠/身边帮扶等体系 [6] - 2023-2024年连续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7] - 老年助餐服务"全区通享"场所达63家 家庭照护床位服务总量全市第一 [7] - 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首推"黄浦创卡"无忧创业通道 [7]
上交所:南京溧水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债券8月27日挂牌,代码259772
搜狐财经· 2025-08-26 11:05
债券发行信息 - 南京溧水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将于2025年8月27日在上交所挂牌 [1][2] - 债券证券简称为"25溧水F2",证券代码为"259772" [2] 交易方式 - 债券采取点击成交、询价成交、竞买成交、协商成交交易方式 [2] 监管依据 - 债券挂牌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挂牌规则》等规定执行 [2]
中国电建(601669) -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月至7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
2025-08-22 17:01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7月公司新签合同项目5085个,金额7361.33亿元,同比增4.30%[2][3] - 境内合同金额5800.50亿元,同比增0.61%;境外1560.83亿元,同比增20.78%[5] 业务情况 - 能源电力业务新签3230个项目,金额4720.68亿元,同比增12.94%[2] - 水资源与环境业务新签615个项目,金额750.39亿元,同比降23.31%[2] -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务新签744个项目,金额1516.22亿元,同比降4.82%[3] - 其他业务新签496个项目,金额377.05亿元,同比增22.09%[3] 7月项目 - 老挝色贡1000MW风电项目BOP合同金额28.00亿元[7] - 坦桑尼亚松盖阿煤矿开采项目施工合同金额26.59亿元[7] - 塞尔维亚维特罗300MW风电EPC项目金额25.84亿元[7] - 越南茶荣V3 - 8 210MW海上风电项目金额23.86亿元[7]
市属国企全员劳动生产率增至39万元/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8-22 07:12
国企改革成效 - 惠州市国企改革主体任务完成率突破90% 预计9月底前全面完成 [1] - 全市国有企业高企总量从3家增至15家 含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4] - 高企整体申报通过率提升近60个百分点 实现历史性突破 [4] 主责主业与投资管控 - 明确水务/交通/城市建设/港口/资本运作及产业投资六大核心领域 [2] - 功能类企业非主业投资比例上限3% 竞争类企业上限10% [2] - 2023年以来合并同类项企业60户 清退两资两非企业百余户 [4] 数字化转型成果 - 成立数字化转型联盟加快数智化转型升级 [2] - 市国投大数据公司累计上架数据交易标的52个 涵盖金融/交通/旅游/低空等领域 [2] - 市交通集团惠泊车公司获得全市首个数据产权登记证书并完成数据资产入表 [2] - 市水务集团实现广东省供水企业数据要素产品首例挂牌交易 2024年交易涉及企业46户 [2] 人才结构优化 - 企业招聘硬性条件为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3] -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 [3] - 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23年初31万元/人增至目前39万元/人 [3] 资产整合与盘活 - 用工成本节省约20% 预计年内继续压减同质化经营子企业30余户 [4] - 清查不动产3446宗 建立三类项目库分类盘活 [4] - 已盘活闲置不动产93万㎡ 租赁年收入从748万元提升至2614万元 [4] - 通过资产处置或政府收储收回资金近4亿元 [4] 信用评级提升 - 市交投集团成为惠州首家AAA评级国企及粤东首家获三大国际评级国企 [5] - 市水务/城投/港投/国投/产投集团均获AA+主体信用评级 [5] 重点项目投资 - 累计参与省市重点建设项目32个 总投资965亿元 [6][7] - 组建惠州百亿产业母基金 参与TCL/德赛/华阳等23家龙头企业定增 [7] - 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570套 新增改造泊位超4万个 [7] - 升级改造国有农贸市场18家 新增现代养老床位188个 [7] - 所属石场累计供应骨料约746万吨 [7]
从“智”的突破到“质”的跃升 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以数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5 20:49
核心观点 - 公司以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双主业协同发展,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3][5][8] - 公司在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新材料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取得显著科技成果,包括23项工法、专利和科技成果奖,43项科技立项和新技术推广[3] - 通过AI、BIM、无人机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公司实现了工程建设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和智能驱动的转型,显著提升了效率和安全性[5][6][8] 战略规划 - 公司制定了"十五五"发展路径,聚焦19项核心编制方向和38个深度研究专题,推动能源建设与城市建设双主业协同发展[3] - 锁定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新材料"四新"领域,持续提升科技硬实力,抢占技术制高点[3] - 深化全球市场布局,加大氢能、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加速绿色转型[8] 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AI智能体平台,覆盖安全管控、智能投标、智慧建造等40余项应用,显著提升管理效率[5] - AI视觉算法实现秒级风险识别,标书智能评审系统提升标书编制效率,BIM+智能建造云平台集成50余项功能[5] - 新能源电站运维平台实现光伏场站"无人值守、少人值班",运维成本大幅降低[5] - 在合肥六中新桥校区项目中应用"玻璃安装精灵"、三维激光扫描仪、钢结构焊接机器人等黑科技,诞生14项国家专利和4项省级工法标准[6] 业务发展 - 深耕"沙戈荒"、"水风光"一体化大基地项目,成立设计咨询公司和数字化公司,推进数智化转型[4] - 成功落地广西首个"交能融合"零碳供能高速公路项目和界首市公共建筑整体推进PPP项目,标志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跃升[4] - 在内蒙古达拉特旗光伏项目中,智能铺装机器人作业效率超人工4倍以上,在河北井陉山地光伏项目中,无人机破解复杂山地运输难题[8] 管理优化 - 打造数字化综合管控平台,覆盖协同办公、企业邮箱、数字人资等核心职能,实现远程实时管控[6] - 推行精益化管理,总部专家团队远程指导施工方案优化,管理人员下沉一线实施精准培训[7] - 发布138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规范决策行为,推行"亏损必审计、必考核、必严查"的铁律[7] 人才建设 - 实施"基石计划"、"锐进计划"、"领航计划",智慧学习平台为员工定制"学习地图",选拔青年到急难险重岗位历练[8] - 通过项目一线实战练兵,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8]
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成都世运会有哪些绿色“碳”点?
四川日报· 2025-08-15 09:16
核心观点 - 成都世运会通过低碳场馆改造、绿色能源应用和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碳中和目标 [1][3][5] 低碳场馆建设 - 全部27个竞赛场馆无新建场馆 其中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 [2] - 水上竞技中心兴隆湖拥有4500余亩生态水域 水质达Ⅲ类标准 [2] - 场馆改造优选绿色建材标识产品 最大程度减少生态环境影响 [2] 清洁能源应用 - 开幕式场地主备供电源分别承接攀西、川西清洁能源基地电能 [4] - 开闭幕式、世运村、竞赛场馆等场景广泛推动清洁能源应用 [4] - 赛事期间使用新能源汽车提供摆渡服务 [3] 低碳交通体系 - 构建"轨道+骑行+步行"无缝衔接慢行系统 [4] - 观众通过地铁换乘绿道骑行或步行抵达赛场 减少交通碳足迹 [4] - 市政道路路灯采用绿色节能光源 赛后继续服务市民 [5] 资源循环利用 - 奖牌"竹光"由报废汽车回收金属再造而成 [5] - 建成15分钟便民回收网络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可追溯回收 [5] - 慢行绿道网络和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将持续服务城市管理 [5] 碳中和机制 - 发布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指南 提出碳减排具体措施 [3] - 推出碳中和领航员计划 号召企业通过碳信用捐助支持碳汇项目 [5]
长春、昆明都市圈争取入围,“国家级都市圈”有望扩容
第一财经· 2025-08-07 15:49
国家级都市圈发展现状 - 国家级都市圈已批复17个,包括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沈阳、杭州、郑州、广州、深圳、青岛、济南、厦漳泉、合肥和石家庄都市圈 [2] - 石家庄都市圈于2024年1月获批,3月正式启动建设 [2] - 都市圈建设以"一小时通勤圈"为目标,推动市域铁路项目落地,促进同城化协作、产业分工和公共服务共享 [2] 都市圈经济表现与政策支持 - 成都都市圈2024年上半年GDP达15171.8亿元,同比增长6.1%,占四川省经济总量的47.5% [3]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多个中西部省份加紧推动省会都市圈规划建设 [3] - 都市圈建设带动区域投资和消费增长,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2] 未获批都市圈的城市群及申请动态 - 19个国务院批复的城市群中,9个尚未获批都市圈,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包括哈长、呼包鄂榆、滇中等城市群 [4] - 长春都市圈和昆明都市圈正在全力申请加入国家级都市圈 [1][4] - 长春都市圈规划已通过吉林省委审议,计划上报国家发改委 [5] - 云南省提出"做强昆明都市圈",计划到2025年集聚全省20%人口和40%GDP [6] 长春与昆明都市圈的区域经济特征 - 长春市2024年GDP为7632.19亿元,占吉林省53.1%,省会首位度全国第二 [5] - 昆明市2024年GDP为8275.22亿元,占云南省26.2%,领先第二名曲靖市超4500亿元 [6] - 吉林省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推进长春都市圈建设,强调拉动圈内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5] - 云南省计划以昆明都市圈为核心推动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6]
市民群众热忱建言“十五五”规划
苏州日报· 2025-08-06 08:44
苏州"十五五"规划编制进展 - 苏州于7月25日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网上征求意见建议活动 旨在开门问策 集思广益 [1] - 活动启动十多天来 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踊跃为苏州未来五年发展建言献策 [1] - 苏州市发改委表示该活动旨在吸收社会期盼 群众智慧 专家意见和基层经验 共同绘制发展蓝图 [2] 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建议 - 网友建议挖掘《红楼梦》中涉苏场景 打造可观可感的历史文化情景剧 助力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1] -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江南福地 可充分利用其历史人文及美食美景资源 [1] 就业与产业发展建议 - 网友建议完善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 促进就业 [1] - 建议支持数字产业公司在苏州发展 带动数字经济大发展 [1] 城市与乡村建设建议 - 网友希望加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1] - 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 建议更好规划新农村建设 特别是改善快递服务 [1] 活动参与方式 - 活动持续至8月25日 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建言 [2] - 参与渠道包括"苏州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及苏周到 引力播 看苏州客户端活动专区 [2]
因荔湾石围塘“4·23”事故,太原城市建设有限公司被罚50万
齐鲁晚报· 2025-08-05 08:35
事故概述 - 2025年4月23日10时05分广州市荔湾区石围塘街芳兴路某项目工地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1人死亡 [1][2] - 事故被认定为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涉事项目劳务分包方太原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对事故负有管理责任 [1][3] 处罚决定 - 广州市荔湾区应急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太原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处以50万元罚款 [1][2] - 处罚依据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和第四十一条第二款 [2][3] 涉事公司信息 - 太原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27日法定代表人为任跃中股东为山西锦地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3][5]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市政设施管理、机械设备租赁、消防器材销售等业务 [5]
财政部通报六起隐性债问责案例,有地方新增隐性债超六百亿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8-04 20:03
比如,在福建厦门新增隐性债案例中,2020年7月以来,按照厦门市政府办公厅相关文件要求,厦门市 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垫资实施7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土地一级开发,截至2023年6月底垫资578.97亿 元,形成新增隐性债务578.97亿元。2020年11月以来,按照原厦门市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片区指挥部 (现厦门市同翔高新城片区指挥部)相关会议要求,厦门火炬同翔高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垫资实施同 翔高新城产城融合城市更新核心区一期项目,截至2023年6月底垫资4.4亿元,形成新增隐性债务4.4亿 元。2019年10月以来,按照厦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文件要求,厦门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厦门 市同安国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垫资建设32个安置型商品房项目用于安置被拆迁户,截至2023年6月底 垫资100.59亿元,形成新增隐性债务100.59亿元。该案例中的相关人员已被问责。 财政部方面表示,这六起典型案例,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存在偏差,纪律观念不 严,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隐性债务风险 防范化解工作成效。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是落实党中央、国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