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等

搜索文档
江苏将建设新一批省创新联合体鼓励概念验证、科技金融等机构参与
新华日报· 2025-06-02 07:28
创新联合体建设启动 - 2025年省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近日启动 目前全省已建设25家省创新联合体 并牵头建设3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 [1] - 鼓励概念验证 成果转移转化 检验检测 科技金融等机构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创新联合体建设 [1] - 建设创新联合体旨在把企业 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联合在一起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提升科技创新组织化程度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1] 创新联合体组建方式 - 由企业或重大科技平台牵头组建 [1] - 重点支持领军企业 行业龙头企业 独角兽企业等围绕创新链 产业链发展需求提出技术攻关方向 整合高校院所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 [1] - 重点支持国家或省实验室 国家或省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或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基于行业共性关键技术 基础前沿技术攻关需求 开放共享创新资源 聚合产学研优势力量共同组建 [1] 2023年建设重点 - 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聚焦急需突破的技术瓶颈 产业技术的迭代方向 整合创新资源 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布局 [2] - 鼓励创新联合体开展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定位清晰 优势互补 分工明确的协同创新机制 [2] - 鼓励建立由牵头单位负责人担任理事长的理事会 高效协调创新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成果转化收益 [2] - 鼓励跨地区整合创新资源 协同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2] 现有联合体分布情况 - 自2022年以来分3批累计建设25家省创新联合体 [2] - 涉及集成电路 新材料 第三代半导体 氢能和新型储能 通用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等12个产业领域 [2] - 分布在8个设区市 其中苏州7家 南京 无锡各有5家 [2] - 在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领域分别牵头建设长三角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 长三角Chiplet集成技术创新联合体 长三角中药绿色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联合体 [2]
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强烈共鸣
新华日报· 2025-05-29 07:33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南京江北新区深化"四大行动"推进"2+4+N"现代化产业体系,一季度GDP增长6%,重点建设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一港一园四基地八街区"[2] - 江苏省农科院主导全省70%以上稻麦品种培育,聚焦"4+13+N"农业全产业链,突破生物育种等关键技术[2] - 徐州市泉山区布局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试验田,完善低空经济产业化路径,推动淮海科技城等创新园区发展[2] 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 -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实施用地用海用林"应保尽保"政策,全额保障重大项目要素配置[3] - 江苏省商务厅推进"1650"产业体系招商,开展跨境电商提质行动,试点南京/苏州服务业开放及自贸区生物医药创新[3] - 苏州工业园区年内目标集聚80家省级总部企业,建设中新生命科学园等标志性项目[4] 国家战略协同发展 - 如东县依托长三角资源打造海洋经济新高地,参与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5] - 无锡经开区横琴飞地联动澳门城市大学,推动跨区域技术转化与人才互通[5] - 连云港港强化中哈物流基地等"三节点一体化运营",构建"一带一路"枢纽项目[6] 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 - 东海县加速水晶加工产业园建设,联动国际设计师提升文创产品附加值,推动文体旅融合[8] - 苏州市住建局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强化农房设计与传统村落保护[7] - 淮阴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与重大项目吸纳就业,保障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7] 基层治理与产业支撑 - 宿迁市纪委监委重点整治农村"三资"管理问题,优化乡村振兴资金监管[9] - 丹徒区构建干部一线培养体系,强化招商引资、生态环保等领域实践锻炼[10] - 相城区纪委监委加强关键岗位纪律教育,推动风腐同治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10]
避险情绪升温,资金押注这些板块
搜狐财经· 2025-05-22 20:51
市场整体表现 - 5月22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上证指数微跌0.22%报3380.19点 深证成指跌0.72% 创业板指跌0.96% 北证50重挫6.15% 科创50指数跌0.48%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1.14万亿元 较前日缩量746亿元 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下跌 [1] - 港股市场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恒生指数下跌1.19%报23544.31点 恒生科技跌1.7% 国企指数跌1.19% 全日成交额1982亿港元 [3] 资金流向与板块表现 - 主力资金持续流入军工、医药等政策确定性较强领域 新能源、消费电子等成长赛道遭遇抛售 [2] - 军工板块领涨 创新药板块维持活跃 银行股逆势攀升 半导体板块局部活跃 [2] - 仅银行(1%)、传媒(0.12%)、家用电器逆势收红 美容护理(-2.03%)、社会服务(-1.8%)等板块跌超1.3% [2] - 南向资金逆势净买入38.8亿港元 加仓金融、能源等低估值板块 减持消费和科技股 [3] - 黄金珠宝指数上涨5.1% 消费板块领跌 非必需性消费和必需性消费指数分别下跌1.67%和1.47% [3] 行业动态与催化剂 - 军工电子及装备领域走强 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叠加外贸需求预期形成催化 [2] - 创新药板块受政策支持与研发突破双重催化 多只标的延续连板行情 [2] - 区域性银行业绩改善预期持续发酵 板块防御属性获市场认可 [2] - 半导体板块受国际技术合作消息刺激 高压直流架构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估值重塑 [2] - 医疗器械和健康产业指数分别下跌3.6%和3.29% 资金从医药板块流出 [3] - 新能源车企因业绩超预期获资金青睐 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普遍回调 [3] 市场特征与风格 - 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低估值蓝筹与政策受益板块成为防御主线 成长赛道集体回调 [1] - 国企综合、基金重仓等板块成交额持续居前 显示机构资金在核心资产中沉淀 [2] - 周内综合(3.31%)、煤炭(2.08%)、家用电器、传媒、银行涨幅靠前 机械设备(-1.58%)、基础化工(-1.28%)等跌幅靠前 [2] - 生物医药板块内部轮动明显 创新药企业维持强势 部分医疗器械个股遭遇获利回吐 [3]
全国各地发挥计量作用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铺路架桥”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9 15:46
浙江省产业计量体系建设 - 浙江省即将发布《浙江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计量体系建设方案(2025年版)》,聚焦专用测量装备缺乏、关键参数测量方法缺失等问题,提供全产业链、全溯源链、全寿命周期的计量测试服务 [1] - 浙江省计划推出10余个产业计量三年行动计划,覆盖绿色石化、磁性材料、生命健康、数字安防、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浙江省已累计建设无人机等国家和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4个,制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947项,具有校准测量能力7000余项 [2] - 浙江省建成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电能表实验室和民用"三表"等18个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 [2] - 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计量三年行动计划包含筹建国家/省级计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19个方面的任务 [3] 北京市计量创新进展 - 国家石墨烯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自主研发石墨烯相关测量装置和标准样品,助力打造国际竞争力的石墨烯材料产业体系 [4] - 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承担多项国家和市场监管总局科技项目,拓展计量校准能力22项 [4] - 北京市高质量建设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汽车自动驾驶),实现自动化数据资产盘点和实时安全监测 [4] - 北京市20个案例获评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国优秀案例、典型案例,数量居全国之首 [4] - 北京市持续开展"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等活动,共帮扶中小企业5006家,开展计量培训7852人次 [5] 安徽省产业计量发展 - 安徽省聚焦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三样"产业,规划建设产业计量测试中心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 [6] - 安徽省投入5500万元用于基础建设和提升能力,正在申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4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先进测量实验室 [6] - 安徽省在全国产业计量"揭榜挂帅"活动中计量供需对接33项,位居全国第二 [7] - 安徽省各产业计量中心突破产业关键计量技术28项,研发产业专用测量设备32台/套 [8] - 安徽省梳理摸排产业计量需求661个,已解决526个,解决率79.6% [8] 内蒙古碳计量体系建设 -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正在开展国产碳排放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与核算法比对研究 [10] - 该中心首次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碳交易数据质量提升的NQI协同创新及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通过立项 [10] - 中心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6项,牵头地方标准43项、团体标准8项,发布全国首个省级《零碳产业园区计量评价规范》 [11] - 中心建成"碳达峰碳中和在线监测系统",初步实现部分行业碳排放数据的高效整合与精准监测 [11] 陕西省航空产业计量 - 中航西飞开展大尺寸部件多系统组网测量及校准技术研究,解决飞机装配过程中大部件的高精度测量问题 [14] - 研究建立了大尺寸测长标准系统、数据融合标准器组和高精度控制场等标准装置 [15] - 开发了相关测量规划系统及应用程序,实现多系统组网测量路径规划等自动化功能 [15] - 该技术成功入选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 [15]
2000亿元贴息贷款、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广东发布12条措施 “真金白银”助企业发展好成长快
广州日报· 2025-05-13 03:10
政策支持力度 - 广东省推出2000亿元贴息贷款支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贴息比例上限提升至35%,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可达2000万元 [1][4][5] - 省财政3年将新增安排资金共约136亿元,其中今年内新增安排资金约45亿元,2025年年初预算已安排"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 [5] - 全省统筹资源整合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以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 [9] 重点产业领域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 [2] - 安排不少于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保障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制造、开源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3] -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围绕低空经济、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持续推出一批应用场景机会清单 [2] 外资支持政策 - 对符合相关入资条件的外资项目,按照高技术制造业3%,高技术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2%,其他行业1%的标准进行奖励 [7] - 对获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符合一定入资条件的外资企业,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7] - 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奖励、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奖励等支持政策,对属于中国区总部、亚太区总部、事业部全球总部的跨国公司总部给予最高800万元一次性奖励 [8] 企业服务体系 - 建立"管招商、管项目、管企业、管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企业(项目)服务专员制度 [9] - 全面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三证齐发",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 [9] - 对在粤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有事必到,严禁利用行政、司法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 [9]
300亿,湖州市产业母基金发布
FOFWEEKLY· 2025-05-12 17:59
湖州市产业母基金及项目签约 - 湖州市产业母基金总规模达300亿元 采用"子基金+直投"双模式运作 [1] - 直投模式聚焦10亿元以上重大引领性项目 重点投向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 半导体及光电 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六大领域 [1] - 子基金模式侧重早期硬科技投资 计划设立30只子基金 覆盖重大科创平台建设 [1] 2025湖州未来大会成果 - 大会集中签约106个项目 总投资额691.2亿元 涉及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 半导体及光电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等制造业领域 [1] - 同步发布首批15个应用场景和25个场景项目 覆盖人才 科技 现代服务业及农业等多维度 [1] - 各区县通过视频形式进行投资环境推介 强化区域招商吸引力 [1] 关联产业动态 - 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 半导体及光电 生物医药被同时列为母基金直投重点与签约项目核心领域 显示产业链集群化发展趋势 [1] - 低空经济首次出现在市级母基金重点投向清单 反映新兴赛道布局加速 [1] - 子基金"投早投小"策略与30只基金设立目标 显示对初创科技企业的系统性培育意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