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印度贸易代表团本周将访问美国,印美加速贸易谈判!印度放宽美国部分转基因玉米进口限制,购买更多美国产天然气
格隆汇· 2025-10-13 17:48
印美贸易谈判进展 - 印度贸易代表团将于本周访问美国 双方致力于在秋季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 [1] - 作为贸易谈判的一部分 印度希望从美国购买更多天然气 [1] - 谈判于上月重启 此前特朗普决定对印度征收全亚洲最高的关税 以惩罚其贸易壁垒和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 [1] 谈判背景与印度提出的让步 - 9月美国贸易代表团曾赴新德里进行为期一天的磋商 随后印度商务部长Piyush Goyal率团访问华盛顿 [1] - 印度在会谈期间向美国提出多项让步 包括放宽部分转基因玉米进口限制 [1] - 印度还提出购买更多美国产防务和能源产品 [1]
美欧能源协议因何备受非议?
经济日报· 2025-10-12 07:28
协议概述与市场反应 - 协议为为期3年、总金额75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框架,欧盟承诺每年购买2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1] - 协议被部分观点视为政治逻辑对市场规律的强行干预,旨在缓和跨大西洋贸易紧张关系 [5] - 欧洲制造业担忧协议将推高能源消费成本,对行业构成压力 [1] 欧盟采购目标与现实差距 - 欧盟2024年能源产品进口总额为4330亿美元,从美国进口额不足800亿美元,仅为新协议年度目标的三分之一 [2] - 在原油领域,欧盟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占其总进口量的16.1%,需实现3倍以上增长才能满足协议份额,此举可能使采购成本增加至少30% [2] - 液化天然气方面,即便美国已占欧盟45.3%的LNG进口份额,按2024年市场均价计算,欧盟年度LNG采购总额仅能达到465亿至580亿美元,与2500亿美元目标相差数倍 [3] - 全球LNG市场规模略高于2000亿美元,欧盟协议目标甚至超过全球总贸易量 [3] - 欧盟缺乏对私营企业能源采购的强制力,且现有与挪威、卡塔尔等国的长期协议违约成本高达合同金额的20%至30%,例如法国道达尔能源单家公司的违约罚款可能超过120亿欧元 [3] 美国供应能力与市场制约 - 美国LNG出口量在2024年为119亿立方英尺/日,规划中的新增产能仅能使总产能提升近50%,无法满足欧盟数倍增量需求 [4] - 美国炼油产业出口负荷率已达89%,2024年对全球能源出口总额为3180亿美元,其中对欧盟出口为760亿美元 [4] - 实现对欧盟2500亿美元的年度出口需将美国80%的全球能源出口量定向输送至欧洲,但这要求其放弃利润更高的亚洲市场,美国2024年向亚洲出口的LNG占比达58% [4] 基础设施瓶颈 - 美国仅有6座LNG出口终端且几乎满负荷运行,全部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 [5] - 全球仅有700余艘LNG运输船,且70%已被长期租约锁定 [5] - 为满足协议运输需求,需新增200艘以上LNG运输船,但单船建造周期长达3年,中短期内运输能力缺口无法填补 [5] 协议潜在影响 - 若按当前价格兑现承诺,欧盟能源进口成本将上升57%,相当于每个欧盟家庭每年多支付680欧元能源费用 [6] - 协议可能加大欧盟内部在能源政策上的分歧,并深化“去俄罗斯化”能源政策 [6]
美欧能源协议因何备受非议
搜狐财经· 2025-10-09 06:50
协议内容与市场现实的差距 - 协议为期3年,总金额高达7500亿美元,欧盟承诺每年购买价值2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2] - 2024年欧盟能源产品进口总额为4330亿美元,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总额不到800亿美元,尚不足新协议年度目标的三分之一 [2] - 若要满足协议中的原油采购份额,欧盟从美国进口的原油量须在现有基础上实现3倍以上的增长 [3] 欧盟能源进口现状与执行障碍 - 2024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占其总进口量的16.1%,市场份额主要由美国、挪威(13.5%)、哈萨克斯坦(11.5%)等占据 [3] - 欧盟若强行替换石油供应源,仅原油采购成本一项就将增加至少30% [3] - 欧盟对私营企业能源采购缺乏强制力,且能源企业已与挪威、卡塔尔等国签订大量长期协议,违约成本通常高达合同金额的20%至30% [4] - 法国道达尔能源一家公司若撕毁现有LNG合同,就将面临超过120亿欧元的罚款 [4] 美国能源供应能力瓶颈 - 2024年美国LNG出口量为119亿立方英尺/日,即便规划中的项目全部投产,新增53亿立方英尺/日的产能,也仅能使总产能提升近50% [5] - 美国炼油产业当前的出口负荷率已达89%,2024年对全球能源出口总额为3180亿美元,其中对欧盟出口仅760亿美元 [5] - 美国出口商2024年向亚洲出口的LNG占比达58%,较欧洲高出21个百分点 [5] 能源运输基础设施限制 - 美国目前投入运营的LNG出口终端仅有6座,几乎全部满负荷运行 [6] - 跨洋运输所需的LNG运输船全球仅有700余艘,且70%已被长期租约锁定 [6] - 要满足协议能源运输需求,全球需新增200艘以上LNG运输船,而单船建造周期长达3年 [6] 协议的经济影响与政治背景 - 即便按当前价格兑现协议承诺,欧盟能源进口成本也将上升57%,相当于每个欧盟家庭每年多支付680欧元能源费用 [7] - 协议本质上是政治逻辑对市场规律的干预,核心诉求在于缓和因美国威胁对欧盟汽车、钢铁等关键产业加征25%惩罚性关税而紧张的贸易关系 [6]
特朗普被打脸!土耳其买俄天然气硬刚,美国高价油谁买单?
搜狐财经· 2025-10-06 22:29
土耳其能源进口决策 - 土耳其能源部长明确表态将继续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称此为基于设备技术适配性的商业决定 [3] - 土耳其炼油厂设计之初即适配俄罗斯原油,若改用美国页岩油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改造设备并导致国内能源价格暴涨 [7] - 土耳其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产品价值超过400亿美元,占其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 [11] 土耳其能源战略布局 - 通过“土耳其溪”、“蓝溪”等天然气管道项目,构建连接俄罗斯、中亚和欧洲的能源中转站网络 [7] - 在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谈判僵局后,承接了原本经乌克兰输往欧洲的15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欧洲从俄进口总量的18% [9] - 计划在伊斯坦布尔建设天然气交易中心,旨在取代受损的“北溪”管道成为欧洲新能源核心 [9] - 除俄罗斯外,还通过跨安纳托利亚管道从阿塞拜疆进口天然气,并计划与伊朗扩大能源合作,实施多元化策略 [15] 美土关系与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试图以恢复F-35战机交易为条件施压土耳其停止购买俄能源,但未成功 [5] - 作为回应,土耳其与俄罗斯签署了《战略民用核能合作备忘录》以进行长期技术合作 [5] - 美国已对五家土耳其公司实施制裁,指控其帮助俄罗斯规避能源禁运 [15] - 土耳其过去三年黄金储备增长170%,并大量抛售美国国债,推动与俄罗斯、中国等国的本币贸易结算以去美元化 [15] 欧洲能源市场影响 - 俄乌天然气过境协议终止后,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荷兰TTF)一度涨至每兆瓦时51欧元,较去年同期上涨40% [11] - 美国液化天然气价格比俄罗斯管道气贵2到3倍,推高了欧洲企业生产成本并削弱其工业竞争力 [13] - 法国总统马克龙批评美国以2-3倍价格向盟友出售能源,损害了盟友间的信任 [13] 美国国内能源状况 - 美国为向欧洲出口更多液化天然气,导致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 [19] - 普通民众面临加油和取暖成本上涨的压力 [19]
13.5万俄兵即将入伍!中朝支援成关键,中国能源进口受美威胁
搜狐财经· 2025-10-02 16:08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 - 美国放开对乌克兰军援限制,允许乌军使用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本土,美军交付的“战斧”巡航导弹射程超过2000公里,覆盖莫斯科、圣彼得堡等核心城市[1] - 俄罗斯宣布征召13.5万名年轻人入伍,以应对当前局势[1] - 俄罗斯难以实现全境无死角的预警与拦截,现有防御力量难以完全抵挡美乌的联合压力[3] 俄罗斯的战略调整与国际合作 - 俄罗斯寻求与中国的深度合作,开通中亚南线物流通道,经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入中国新疆,比传统路线节省15%运输时间[4] - 俄罗斯在金融支付体系上与中方技术对接,并愿意开放核心军工技术如苏-57战机的第五代发动机[4] - 俄罗斯获得朝鲜的军事支持,朝鲜承诺全力支持俄罗斯,并已完成首批军火交易,包括提供10万发炮弹和500门火箭炮[6][7] - 俄罗斯形成“三位一体”应对模式:依靠自身核武与航天技术、中国的经济和物资、朝鲜的人力与军火[6] 中国的角色与挑战 - 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机械设备和电子零部件,支撑其军工生产与民生需求[4] - 中国面临能源安全风险,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与天然气经由西伯利亚管线运输,部分路段靠近战事区域,可能遭“战斧”导弹打击[8] - 美国频频对中国施压,要求停止与俄贸易,并威胁制裁相关企业[8] - 中国在维持正常贸易的同时,需应对美国潜在制裁压力,努力在保证能源进口稳定与避免卷入冲突间维持平衡[10][11]
埃克森美孚(XOM.US)伦敦交易部门翻倍扩编,押注全球能源套利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7:24
智通财经APP获悉,埃克森美孚(XOM.US)过去两年将在英国工作的交易员人数增加了一倍,这家能源 巨头正积极推进相关计划,以期从其庞大的全球能源基础设施中获取更多利润。 埃克森美孚目前在伦敦拥有约300名交易员、分析师和支持人员,并持续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以扩展其网 络。一位埃克森美孚发言人确认了其英国业务枢纽的增长,并表示公司致力于发展其交易业务。 埃克森美孚的交易部门规模远小于欧洲同行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公司,尽管在扩张,但其策略仍比竞争 对手更为保守。然而,此次招聘热潮凸显了公司优化其庞大管道、炼油厂和化工厂网络的愿望——这也 是首席执行官达伦·伍兹的重点工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人员增长主要来自外部招聘,去年公司宣布将部分交易业务转移后,有少量员工从布 鲁塞尔迁至伦敦。公司在休斯顿和新加坡也设有重要的交易业务。 首席执行官伍兹希望专注于围绕其资产出现的套利机会,这是一种比欧洲竞争对手或托克集团和维多集 团等贸易商所采用的更为保守的策略。 一位知情人士称,埃克森美孚扩编后的伦敦交易部门业务涵盖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电力和运费。目 前招聘仍在进行中,包括计划招聘毕业生。 在新加坡,埃克森美孚近期聘用了维多集团亚 ...
特朗普没对中国做的事,欧盟准备做了,为打击俄能源扬言制裁中企
搜狐财经· 2025-09-23 12:48
欧盟第19轮对俄制裁方案核心内容 - 欧盟委员会公布第19轮对俄制裁草案,将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禁令从原定的2027年底提前至当年1月实施 [1] - 制裁名单中首次出现12家中国企业的名字,涉及能源贸易和数字资产领域 [1] 制裁方案对能源行业的影响 - 欧盟15%的LNG供应依赖俄罗斯,月均进口额高达5-7亿欧元 [2] - 美国LNG价格是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2-3倍,导致德国等工业强国生产成本激增,居民取暖费用同比上涨近30% [5] - 美国对欧LNG出口占比从2021年的38%飙升至2022年的54% [13] - 欧洲LNG接收站建设滞后,储存率已从86%降至70% [13] 制裁方案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 欧盟指控涉案中国企业通过第三国转运俄罗斯能源、提供加密货币服务 [6] - 根据欧盟《外国补贴条例》开展的调查已导致中企损失76亿元投标机会 [6] - 同样从事俄能源贸易的印度企业未受波及,显示出选择性执法 [6] 地缘政治与能源格局变化 - 匈牙利作为俄罗斯能源传统伙伴,其65%的石油进口来自俄方,在第六轮制裁中成功为德鲁日巴输油管道争取到豁免 [2] - 俄罗斯已成功将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亚洲,2022年对欧LNG出口量下降但全球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13] - 在碳中和目标下,欧盟计划投入7500亿美元进口美国化石能源 [11] - 俄罗斯积极拓展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推进去美元化结算 [11]
印度前高官称,将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印度有4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搜狐财经· 2025-09-22 11:01
上个月,美印关系因关税问题陷入紧张。在贸易谈判中,印度方面态度强硬,拒绝让步,导致美国对其加征了25%的关税。更令印度恼火的是,由于坚持进 口俄罗斯能源,美国又追加了25%的惩罚性关税。双重打击之下,印度国内反美情绪高涨。 转机出现在9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释放善意,对印度和莫迪总理表达了友好态度,言辞间似乎对之前的强硬政策有所反思。莫迪反应迅速,仅隔一天 就作出积极回应。这一来一往,让冰冻的美印关系开始回暖。 9月16日,双方正式启动新一轮贸易谈判。值得注意的是,这天恰逢莫迪生日,特朗普选择在这个特殊日子通话,展现了他作为商人对细节的把握。据《印 度时报》9月20日报道,印度代表团将于22日访美,全力推动协议达成。 在能源问题上,印度立场坚定。前联合国防参谋长辛哈明确表示,将继续进口俄罗斯能源。这位退役海军中将的表态,很可能代表了印度高层的共识。印度 如此坚持,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需要低价能源支撑经济增长。虽然GDP总量位居世界前五,但人均GDP仅2000美元左右。俄罗斯能源价格优势明显,若转向中 东或美国能源,将大幅增加发展成本。 其次,印度通过能源转口贸易获利颇丰。俄乌冲突后 ...
美国对印极限施压,中国大规模抄底俄石油,特朗普或对此“默认”
搜狐财经· 2025-09-21 19:18
美国政界最近因为俄罗斯能源出口话题吵得不可开交,一封四位参议员联名发给国务卿和财政部长的 信,把特朗普政府推到了风口浪尖。 信中点名政府在对俄罗斯能源出口问题上没管紧,尤其是看着中国继续大量买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却 没采取什么行动,这让很多人很难理解。大家关注的焦点马上就转到了特朗普的能源制裁策略,是不是 太过保守,让俄罗斯赚到的钱依旧能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战事。 事情的起因是俄罗斯在北极的新液化天然气项目,原本受西方制裁影响进展缓慢,甚至去年还短暂停 摆,但没多久又恢复出口,不少批次的天然气都被安全送到中国港口。这一系列操作,让美国的部分议 员警觉起来。 另外,参议员们给出的答复截止日期,也成为全国聚焦的大事。这个时间节点,关系到美国政策接下来 是维持观望还是发力升级。如果决定严格限制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流向大买家,比如中国,势必会让中俄 的能源关系变得更加敏感,随之而来的,就是全球能源局势跟着波动,美俄、美中关系也会受牵连。 回过头来看美国内部的分歧,一方面国内安全和国际责任是绕不开的包袱,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稳定又不 能不放在心上。特朗普虽然说过对俄罗斯没有和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感到失望,但在能源出口上始终没 用强硬 ...
中国的牌奏效了,欧盟再陷停产危机,多国拒绝美要求,不对华加税
搜狐财经· 2025-09-20 10:51
欧盟再次面临停产危机,为了自保,连美国要求围堵中国的指令也开始敷衍了事,拒绝对中国加征关税。据彭博社报道,中国欧盟商会18日发布的数据显 示,8月份欧洲企业因稀土短缺已停产7次,预计9月停产次数将激增至46次。作为军民两用关键材料,中国掌控着全球稀土产业链的主导权。此前紧跟美国 脚步制裁所谓援俄中企的欧盟,如今反被美国背后捅刀,中国打出的稀土牌意外收获了戏剧性效果。 欧盟恰好成为特朗普眼中的软柿子。在中俄那里碰壁后,特朗普再次把目光转向欧盟这个老提款机。部分欧盟国家已意识到正承受中美双重压力,开始对美 国提出的通过对中印加税施压俄罗斯的要求采取消极应对。特朗普随即调整策略,一边施压欧盟接受对中印加税,一边怂恿欧盟先发制人,声称无论欧盟加 多少关税美国都会跟进。但这次欧盟似乎学聪明了。 据政客新闻网报道,多位匿名欧盟官员表示,特朗普的要求根本不切实际,纯粹是为推卸责任。然而醒悟太迟的欧盟已落入美国陷阱,早早投降的冯德莱恩 已代表欧盟签署协议,承诺未来3年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这意味着欧盟不得不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忍受美国压榨。表面看特朗普是要欧盟通过 对中印加税来结束俄乌冲突,实则心知肚明:若欧盟真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