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高清视频显示
icon
搜索文档
A股五张图:不明觉厉的大涨
选股宝· 2025-07-03 18:36
1、行情 在局部权重股带动下,指数集体小幅走强的一天。 题材方面,覆铜板、PCB、PET铜箔携手大涨,博敏电子、金安国纪、方正科技、中京电子、洪田股份、中一科技(20CM)、鹏鼎控股、逸豪 新材(20CM)纷纷涨停; AI服务器、消费电子也同样双双大涨,工业富联、新亚电子、朝阳科技、华勤技术(炸)涨停,蓝思科技涨超10%,硕贝德、领益智造、立讯 精密、歌尔股份等大涨; 创新药今日卷土重来,九芝堂、未名医药、神州细胞(20CM)、华海药业、长春高新、广生堂(20CM)先后涨停,上海谊众、赛升药业、热 景生物、华纳药厂、迪哲医药、舒泰神等集体大涨; 此外,两轮车、折叠屏、固态电池、电力、存储芯片等均有局部强势表现,稳定币概念继续分化,海洋经济、核聚变、军工等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涨0.18%、1.17%、1.9%,市场超3200股上涨,1800余股下跌。 2、AI服务器 AI服务器板块今日迎来反弹。 工业富联开盘单边大涨,此后震荡小幅走强,并于午后封住涨停板; 华勤技术尾盘一度涨停,广合科技、立讯精密等均集体走强。 另外,和AI服务器高度相关的PCB板块也迎来大涨。 博敏电子、金安国纪 ...
每经热评︱多个行业去产能“反内卷” 产业发展需突破单一路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18:36
表面上看,这些商业决策各自独立,实则是企业界对国家"反内卷"战略的集体响应——在行业深度调整 期,"活下去"是寻求长期发展的前提。以光伏产业为例,其过去的困境源于低成本过度竞争:企业为抢 占市场份额竞相扩产,最终陷入"增产-降价-亏损"的低利润均衡,边际效益降至谷底。而地方政府为追 求政绩,通过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与企业扩张不谋而合,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内卷。这一现象本质上符合 经济学"古诺模型"揭示的囚徒困境:当企业盲目扩产争夺份额,最终将集体陷入恶性竞争的死循环。 在企业自主减产之前,国家已通过制度约束遏制"政企"扩张冲动。今年发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 引(试行)》明确禁止地方政府突破红线打造"政策洼地",从源头消除内卷诱因。而企业主动限产则如 同一次行业协作,旨在打破低效均衡。但需警惕的是,这种协同减产形成的利润提升局面极为脆弱。古 诺模型警示:一旦市场回暖,企业扩产冲动可能卷土重来。20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曾带来利润回升,但 随后因扩产潮再现,价格再度跌入低谷。 每经评论员 胥帅 近期,国内多个制造业领域掀起"反内卷"行动: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以缓解 行业"内卷式"竞争;中国水泥 ...
深南电路:PCB工厂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运行
快讯· 2025-07-03 18:33
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近期各项业务经营正常,综合产能利用率仍处于相对高位 [1] - PCB业务因算力及汽车电子市场需求延续,工厂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运行 [1] - 封装基板业务因存储领域需求改善,产能利用率较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均有所提升 [1] 技术研发进展 - FC-BGA封装基板已具备20层及以下产品批量生产能力,最小线宽线距能力达9/12μm [1] - 各阶产品相关送样认证工作有序进行 [1] - 20层以上产品的技术研发及打样工作按期推进中 [1]
雅各臣科研制药(02633)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03 18: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益为1,576,897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7.4%[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692,939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1.7%,毛利率为43.9%[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00,833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2.7%,利润率为19.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调整EBITDA为572,76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6.4%,经调整EBITDA率为36.3%[13] - 2025财年收益稳定增长7.4%至1,576.9百万港元,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度溢利大幅激增43.1%至300.8百万港元[20] - 2025财年集团总收益较去年增长7.4%,达15.769亿港元[49] - 2025财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年内溢利增加43.1%,至3.008亿港元[49] - 2025财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较去年增加12.7%,至3.008亿港元[50] - 2025财年经调整EBITDA高达5.728亿港元[50] - 2024财年公司收益为14.678亿港元,2025财年为15.769亿港元[81]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按年增长10910万港元或7.4%[82] - 经营溢利增加8150万港元或24.5%至4.146亿港元[92]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加3380万港元或12.7%至3.008亿港元[9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增加3670万港元或4.3%,材料成本、员工成本和其他生产成本分别增加1390万港元或3.8%、1890万港元或6.8%、390万港元或2.0%[87][88] -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4.731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4.521亿港元[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有219款产品处于不同开发阶段[21] - 本年度新增20种高影响力专科药物,扩大产品组合[23] - Arsenol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存活率为97%,分子学缓解达100%,2026年启动全球第三期临床试验,目标2028年获上市许可[23] - 2025年2月20日启动Axicabtagene Ciloleucel (Yikaida) CAR - T疗法的供应链及患者支持服务[23] - 医臣藥易通目前服务逾800家私营诊所,且数目持续增长[24] - 2025年2月收购大埔创新园制药设施,拟扩建至逾70,000平方英尺,2026年底启动试产阶段[25] - 公司在香港经营9间药剂制品持牌生产设施[40] - 公司为香港非专利药制造商中按过往数年注册新药品种数量计领先的药物研发公司[42] - 公司拥有完善的销售及分销网络与广泛的市场覆盖,积极拓展亚太区战略选定市场的区域性布局[43] - 公司具备强健的物流基础设施及专业化能力,是医药业内的全面物流服务供应商[44] - 无菌制造业务中,眼药水产量按年上升23.3%至约45,600公升,固体剂型全年生产约32亿粒药片及胶囊,半固体剂型产量增至约330.2公吨,口服液体制剂产量提升至约250万公升[59] - 报告期内订立20种高效专科药物独家引进授权协议,涵盖多个治疗领域[61] - Arsenol口服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总生存率达97%,分子缓解率达100%,已获美国FDA的IND许可,预计2028年上半年获美国市场授权[63] - 2025年2月20日启动香港首例Axicabtagene Ciloleucel(“Yikaida”)疗程,3月20日进行首位患者回输输注[65] - 集团旗下物流部门成为全港首批获先进治疗产品(ATP)物流处理牌照的运营商之一[65] - 加强与复星医药合作,将Yikaida引入香港及澳门市场[67] - Yikaida获美国、欧盟及日本等主要市场监管批准,是唯一同时获美国FDA及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作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治疗的CAR - T疗法[68] - 集团物流业务成为全港仅有的两家获授权处理CAR - T疗法的运营商之一[68] - 医臣药易通平台约75%的访问通过移动应用程式进行,约80%的订单通过网页介面完成[71] - 医臣药易通平台目前服务逾800家诊所[76] - 2025年2月公司购入大埔创新园占地超70,000平方英尺的制药设施,2026年底首条生产线试生产,2028年底全面营运[77] 各地区表现 - 2025财年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和其他地区收益分别为3.46亿港元(2%)、151.46亿港元(96%)、2.76亿港元(2%)和10万港元(0%),2024财年分别为3.34亿港元(2%)、142.14亿港元(97%)、1.29亿港元(1%)和10万港元(0%)[84] - 香港市场收益按年增长9320万港元或6.6%,澳门收益飙升1470万港元或114.0%,中国内地收益增长120万港元或3.6%[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通过“五恒发展”框架推进可持续发展工作,获“积金好雇主”及“环保杰出伙伴奖”[48] - 2024年第三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1.8%,按季下降1.1%[73] - 2024年施政报告拓展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导计划,已惠及超58,000名患者[73] - 预计2025 - 2026年公共医疗支出将达1280亿港元[74] - 到2025年香港人口超20%为65岁以上[7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权益回报为12.3%,较上一年度的10.3%有所提升[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值为3,645,162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4.5%[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负债总额为1,167,723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7.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权益总额为2,477,439千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3.4%[13] - 净资本负债比率由2025财年末的12.2%改善至8.3%[50] - 现金储备维持稳定于5.09亿港元[50]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1749名雇员,2024年3月31日为1723名[78] - 投资物业及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主要因购置3.186亿港元,部分被折旧1.252亿港元等抵销[98] - 存货增加1500万港元或4.7%[100]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6.9554亿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103][104] - 2024年2月27日,公司按每股0.60港元发行6600万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3889.8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全部动用[106][107] - 2024年3月31日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由12.2%降至8.3%,主要因经营产生现金5.881亿港元[110] - 2024年3月31日及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银行贷款质押资产[10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12] - 报告期内,除收购100500股李众胜堂(集团)有限公司股份的关联交易外,公司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公司重大收购或出售,无个别重大投资[11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除第二部分守则条文第C.2.1条外[117] - 公司董事会现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 岑广业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公司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对集团业务前景及管理有利[122][124] - 2025年3月31日后至年报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114] - 报告期内,集团主要以经营产生的现金、配售所得款项及银行借贷拨付现金需求[108] - 董事会须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至少三分之一董事会成员,且其中一名须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等专业知识[126] - 2022年6月29日公司采纳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董事会每年将审阅其独立性[127] - 报告期内全体董事完成独立性评估,评估结果及机制执行情况和效能均令人满意[128][129] - 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期满可续任[130] - 每届股东大会上,当时在任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30] - 岑广业、潘裕慧、杨俊文、林诚光将于2025年股东大会轮值退任,林诚光将不再寻求重选[130] - 报告期内公司组织一次行业专家对董事的培训课程,涵盖企业管治等多主题[135] - 报告期内所有董事均寻求持续专业发展,包括出席研讨会和阅读资料[137]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执行及环境社会及管治等多个委员会[13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杨俊文具备相关专业资格和会计知识[139]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报告期内已举行两次会议[141]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已举行五次会议[143][144]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已举行一次会议[146][147] - 执行委员会由全体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已举行七次会议[148][150]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已举行一次会议[151][152]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协助董事会监督公司财务报表等多方面情况[140]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等[144]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组成等[147] - 执行委员会职责为协助董事会使集团日常运营及业务更高效[149]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男性6名(85.71%),女性1名(14.29%);51 - 60岁1名,61 - 70岁5名,71 - 80岁1名;执行、非执行、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3名、1名、3名;博士、硕士、学士、大专学历分别为2名、2名、2名、1名;华人7名;会计及财务、商业管理、教育、医疗实务经验的分别为2名、2名、2名、1名[157] - 报告期末集团员工性别比例:董事会女性14.29%(1名),男性85.71%(6名);高级管理层女性14.29%(1名),男性85.71%(6名);其他雇员女性42.25%(736名),男性57.75%(1,006名);全体员工女性42.14%(737名),男性57.86%(1,012名)[159] - 公司于2018年11月21日通过董事会决议案采纳董事提名政策和股息政策[161][166] - 评估及甄选董事候选人需考虑品格诚信、资历、可衡量目标、独立董事规定、潜在贡献、履职时间等标准[164] - 公司政策为派付合理稳定连贯的股息,通常一年派息两次,即中期及末期股息[166]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守则条文第A.2.1条的职能[167] - 报告期内董事会检讨并确认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的成效[160][167] - 各董事在报告期内董事会会议、董事委员会会议及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较高,如岑广业先生董事会会议6/6、执行委员会会议7/7、股东周年大会1/1[168]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169] - 独立非执行及非执行董事出席公司股东大会以了解股东意见[170] - 公司编制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采纳香港公认会计原则,遵守相关准则和规定[172] - 公司外聘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其申报责任载于年报第54页至第57页[174] - 公司风险管理框架由“三道防线”模式指引,董事会每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175][178] - 公司采用3乘3风险矩阵评估风险,按剩余风险水平评级[183] - 公司主要风险报告工作有不同报告渠道及频率,如自营运管理层至风险管理委员会等[184] - 公司内部审核外判予外聘顾问,每年进行内部审核工作[182] - 公司制定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政策,包括举报政策和反贪污政策[187][18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核数服务酬金488万港元(2024年:624.3万港元),非核数服务酬金164.2万港元(2024年:214.5万港元)[18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应付其他外聘顾问非审核服务酬金34.8万港元(2024年:20万港元)[189] - 公司外聘顾问向审核委员会编制内部审核报告,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信纳公司有充足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86] - 股东持有公司股本中股东大会投票权十分之一(按每股股份可投一票计算)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若董事会21日内未开展程序,呈递要求人士可自发召开,公司需偿付合理开支[192] - 公司通过多个沟通渠道与股东保持联系,设有股东沟通政策并定期审阅[190] - 拥有潜在内幕消息人员按指定渠道报告,指定人士评估并在适当情况上报董事会,仅少数有需要雇员可查阅内幕消息[191] - 股东可提名他人参选董事
Azimut Expands its Flagship Elmer Project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the K2 Property
Globenewswire· 2025-07-03 18:30
LONGUEIL, Quebec, July 03, 2025 (GLOBE NEWSWIRE) -- Azimut Exploration Inc. (“Azimut” or the “Company”) (TSXV: AZM) (OTCQX: AZMTF)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it has entered into a binding purchase and sale agreement (the “Agreement”) with Dios Exploration Inc. (“Dios”) to acquire their K2 Property adjacent to the Elmer Property (the “Property”) in the Eeyou Istchee James Bay (“James Bay”) region of Quebec, Canada (see Figures 1 to 3). Under the Agreement, Azimut will acquire 100% interest in 103 claims cov ...
国家药监局:完善高端医疗器械注册审查体系
北京商报· 2025-07-03 18:29
此外,科学制定高端医疗器械审评要求,完善高端医疗器械注册审查体系。加快制修订腹腔内窥镜手术 系统、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种植用口腔骨填充材料和镍钛合金血管内植介入等相关产品技术审查指导 原则。研究制定多病种、大模型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指导原则或者审评要点;简化核心算法不变而算 法性能优化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变更注册要求;探索完善采用测评数据库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性能 评价要求;对在不同平台注册的同一人工智能软件功能,若能证明平台的等同性,简化审评要求。研究 人工智能、生物芯片等技术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性能及安全性评价中应用。修订高端有源医疗器械使用 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探索高端医疗器械使用电子说明书的路径和要求。 其中提到,强化标准引领创新,进一步完善高端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加快发布医用外骨骼机器人、放射 性核素成像设备等相关标准。加快推进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的基 础、通用标准和方法标准等制修订工作,积极筹建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组织。加 强增材制造用医用材料、脑机接口柔性电极、基因工程合成生物材料等新型生物材料标准化研究。开展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数据集研究。 ...
新华财经晚报:6月新能源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25%
新华财经· 2025-07-03 18:28
中美经贸关系与芯片行业 - 美国政府解除对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许可证要求 全球三大供应商(新思科技 楷登电子 西门子)已恢复对华服务 [1] - 商务部重申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1] 新能源汽车市场 - 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07 1万辆 同比增长25% 渗透率达52 7% [2] - 上半年累计新能源零售542 9万辆 同比增长32% [2] - 6月厂商新能源批发125 9万辆 同比增长28% 渗透率50 9% [2] - 上半年累计新能源批发646 5万辆 同比增长38% [2] 房地产市场动态 - 深圳上半年新房二手房成交超6 5万套 同比增长53 2% 其中住宅成交5 1万套增41 8% [2] - 荆门市推进现房销售 2026年起新出让土地商品房原则上实行现房销售 [3] - 荆门市将逐步提高预售门槛 2025年8月后项目需主体结构封顶方可预售 [3]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 山东出台稳外资方案 支持外资长期投资省内上市公司 优化外汇服务 [3] - 福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将建立海洋强省建设协调机制 [4] - 天津拟推科技金融行动方案 设立天开科创专板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通道 [4][5] 国际经贸与货币政策 - 韩国总统表示将尽快改善韩中关系 同时巩固韩美同盟 [6] - 日本央行官员称可能恢复收紧货币政策 考虑继续加息 [6] - 欧元区6月综合PMI升至50 6 制造业与服务业同步回暖 [6] - 英国6月服务业PMI升至52 8 创近10个月最快增速 [7] - 印尼与沙特签署270亿美元合作协议 涉及清洁能源等领域 [7] 金融市场数据 - A股主要指数普涨 创业板指涨1 9% 恒生指数跌0 63% [9] - 人民币汇率小幅回升 在岸人民币涨30点至7 1611 [9] - 国际油价下跌 WTI原油跌1 1%至66 71美元/桶 [9]
江西南昌:2025民办高中高质量特色发展现场会举行
环球网· 2025-07-03 18:27
来源:环球网 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和教育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为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 展,近日,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中分会主办,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和南昌市民办教育协会协办,江西 科技学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江科附中")、南昌天行创世纪学校和江西省中山舞蹈中等专业学校参与 协办的"2025民办高中高质量特色发展现场会"在江西南昌顺利举行。 本次大会以"AI时代背景下的民办高中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对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及人才 培养的深刻影响,探讨民办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会议期间,与会代表通过主旨演讲、案 例分享、专家对话等多种形式,深入交流了各校在智能化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创新实践与成效,展示了民 办高中在办学理念、课程建设、师资发展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胡卫莅临论坛并发表致辞,他对江科附中"从无到 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未来的世界不可预测,唯有教育,能够让我们告别困 惑、迷茫,以其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要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面向人人, 有教无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畅通教 ...
新中港收盘上涨1.84%,滚动市盈率22.76倍,总市值31.08亿元
金融界· 2025-07-03 18:27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3日收盘价7.76元,上涨1.84%,总市值31.08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 22.76倍,创18天新低 [1] - 静态市盈率21.21倍,市净率2.40倍 [2] 行业比较 - 公用事业行业平均PE 26.06倍,中值26.80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1.70倍,中值1.43倍 [2] - 公司在行业中PE排名第11位 [1]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21303户,较上次增加793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2.76万股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方式生产热力、电力和压缩空气 [1] - 主要产品包括蒸汽、电力(热电联产)、电力(储能)、压缩空气和煤炭 [1] - 电力产品出售给国家电网,是浙江省首个全厂通过超低排放验收的热电厂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下降20.46% [1] - 净利润1545.37万元,同比下降39.20% [1] - 销售毛利率24.54% [1] 同业比较数据 - 首创环保PE 6.28倍,总市值223.89亿元 [2] - 中原环保PE 8.22倍,总市值80.02亿元 [2] - 重庆水务PE 26.80倍,总市值224.64亿元 [2]
澜沧古茶一举亏掉前三年利润总和:渠道失守、存货逐年增加、偿债压力剧增
新浪证券· 2025-07-03 18:27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头饮食/ 郝显 7月1日,在推迟了三个月之后,澜沧古茶终于发布了2024年年报,相比此前业绩预告,实际亏损金额达 到3.08亿元。而去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31.48%仅剩3.61亿元。 2020年上市时,澜沧古茶曾将销售渠道作为茶叶行业的壁垒,称"全国茶叶品牌企业样本拥有的直营店 和加盟店数量比例为30:100,经销模式系品牌茶叶企业普遍使用的销售模式,经销体系的建立需投入 较大的人力和物力,经历长时间的培养和筛选,对新进市场参与者形成了较大的壁垒。" 但是,近几年这一壁垒松动了。一方面线上渠道快速崛起,颠覆了传统渠道,给了新进入者重新洗牌的 机会。二是线下渠道开始分化,原产地直供模式兴起,传统茶城开始转型。 过于依赖经销商渠道的澜沧古茶,此前的优势变成了劣势。在2024年年报中,澜沧古茶披露称,消费疲 软导致线下实体门店经营困难,线上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对线下实体门店的经营造成较大冲击, 此外近年白牌产品凭藉市场供应链资源和价格竞争迅速布局,占领了部分消费者的心智,进一步影响了 品牌产品的经营和销售。 在这种情况下,澜沧古茶开始了渠道转型。 首先,公司开始收缩线下门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