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

搜索文档
钢铁业差异化发展见成效:高端特钢量产 既稳产业链又拓新市场
央视网· 2025-10-18 16:36
随着"手撕钢"的不断突破,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软包材料、3C数码产品的音量键、开关键都有 着"手撕钢"的身影。有了它不仅可以扩大电池容量,还可以延长许多设备的使用寿命。 颗粒直径500微米 世界最"小"的钢应用广泛 央视网消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我国钢铁行业PPI,也就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99.5%,相较上月同期提高3.9个百 分点。近期,多家钢铁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走差异化道路等模式,维护产业链整体利益。 中国特钢协会近日发布《"专精特新"政策解读与特钢新材料高质量发展》报告,进一步推动相关企业走专精特新差异化发展路 线,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许多专精特新企业正在瞄准细分赛道,推出了一系列特殊的钢材。 厚度0.015毫米 世界最薄的钢实现量产 不久前,世界上最薄的钢实现全面化量产,每天的产量可以达到3吨左右。这种钢材像铝箔纸一样,厚度只有0.015毫米,不到 一张A4纸五分之一的厚度,又被叫做"手撕钢"。"手撕钢"的制作过程就像擀面一样,力度不够就无法擀薄,力度太大又会破坏"面 皮"表面,同时,对"面"的纯净度要求也极为苛刻,只有颗粒径降到1微米以下才能保证"擀"出来的钢不会出现 ...
绿色转型与产能优化齐头并进!钢铁行业力稳基本盘
搜狐财经· 2025-10-18 14:45
政策目标与行业展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未来两年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1] - 方案明确今明两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目标是在控制产量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3] - 行业信心充足,支撑因素包括供需关系优化(供应端压减规模大于需求下降)、原料成本下降(铁矿石价格同比下降)以及“两新”政策带来的1400万吨以上粗钢增量需求 [3] 增长内涵与驱动因素 - 本轮“稳增长”更侧重“效益平稳与回升”,核心体现在工业增加值的提升上,其中利润增长是核心驱动,而非单纯的销售规模扩张 [4] - 实现路径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需求,并推进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4] - 2024年国内粗钢产量10.05亿吨,同比下降1.7%,国内消费量8.92亿吨,同比下降4%以上 [6] 产业结构优化 - 2024年成为钢铁品种结构的转折年,中厚宽钢带产量突破2亿吨,首次超过钢筋(产量跌破2亿吨) [5] - 建筑用钢与工业用钢占比首次实现“五五开”,此变化由房地产行业调整与工业升级共同推动,趋势不可逆转 [5] - 相较于峰值时期,国内钢铁需求已减少1.6亿吨,未来中国粗钢产量将逐步回落,预计2030年降至8.8亿吨,2035年为8.2亿吨,这是结构优化的结果 [6] 技术进步与创新 - 中国钢铁已突破多项“卡脖子”难题,全球首发钢铁产品排名前五的企业累计发布153种新品 [7] - 技术突破依靠自主研发,例如太钢集团的笔尖钢从立项到研发落地仅用数月 [7] - 部分高端钢材仍需进口主要出于性价比和市场规律考量,并非技术能力问题 [7] 绿色发展与环保投入 - 钢铁行业在超低排放改造上成效显著,环保排放水平已居全球之首,标准要求严于其他国家 [8] - 超低排放改造投入巨大,吨钢投入达474元,改造后吨钢运行成本达218元,形成了“环保促发展、发展反哺环保”的良性循环 [8] - 目标在2025年底前完成80%以上产能的超低排放改造,目前看目标完全能够实现 [8] 企业转型案例与成效 - 沙钢提前10年布局板材生产,2024年以来螺纹钢产量相比高点下降90%,成功转向电工钢、海洋工程用钢等高附加值产品 [10] - 华菱钢铁上半年重点品种钢销量占比达68.5%,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开发75个新产品,实现6个产品“国内首发”或“替代进口”,上半年毛利率为9.85% [10] - 南钢股份上半年先进钢铁材料销量增至133.72万吨,占总销量29.77%,毛利率达20.26%,同比增加2.32个百分点 [11] - 宝钢股份积极拥抱AI,2025年上半年新增AI场景落地超150个,关键工序AI覆盖率突破85%,工序优化累计降本超2.3亿元 [11]
防御板块继续走强!多只港口航运股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8 13:14
各位投资者,大家好。 涨跌停板数据,不仅是反映板块和个股强弱的重要指标,更是体现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的重要标志。那 么,周五的涨停个股有哪些特点呢?哪些涨停股又值得重点关注? 周五,上证指数下跌1.95%,个股涨跌幅中位数为下跌2.14%,有超4500只个股下跌。贵金属、燃气、 银行等传统防御板块相对走强。 涨停板方面,福建自贸区板块异军突起。消息面上,10月16日,作为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主要活动之 一,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合作创新发展大会在福州举行。本届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福建省共对接签约项目 172项、总投资超2000亿元,其中集中签约项目50个、总投资991.5亿元。 另外,港口航运板块也出现较多涨停股。据招商证券研报,中国集运股有望实现底部估值修复,中国油 轮、散货股或明显受益。 一、市场总览及板块特征 沪深两市(不含ST个股)涨停37家,较周四减少3家;跌停22家,较周四增加17家。 | 从行业特征来看,周五的涨停板个股中,纺织服装、航运港口、钢铁行业的个股最多。 | | --- | | 行业 | 涨停个数 | 行业逻辑 | 具体个股名称 | | --- | --- | --- | --- | | 纺 ...
2025年1-4月中国线材(盘条)产量为4418.7万吨 累计增长3.3%
产业信息网· 2025-10-18 10:41
上市企业:杭钢股份(600126),沙钢股份(002075),永兴材料(002756),方大特钢(600507),凌钢股 份(600231),抚顺特钢(600399),*ST西钢(600117),柳钢股份(601003),马钢股份(600808),新钢 股份(600782) 2020-2025年1-4月中国线材(盘条)产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高速线材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线材(盘条)产量为1170万吨,同比增长9%;2025年1-4月中国 线材(盘条)累计产量为4418.7万吨,累计增长3.3%。 ...
全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龙强:中国钢铁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多维度引领全球行业变革
新浪证券· 2025-10-18 10:14
专题: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首届绿色产业与可持续消费博览会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世博园区召开。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北京办公室协办,新浪财经与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北京代表处承办,上海市黄 浦区人民政府支持。大会以"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主题,汇聚全球智慧 力量,共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全球可持续治理注入澎湃的"中国动能"。 本届可持续大会在以往四届"ESG全球领导者大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嘉宾阵容强大,可持续大会组 委会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不仅有政要、前政要、国际组织的代表,还 包括了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等国际顶尖学者与业界领军代表。本届大会 将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议题涵盖能源与"双碳"、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科技与公益等细分 领域。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出席并发表演讲。 张龙强在会上全面分享了中国钢铁行业绿色发 ...
0.015毫米“手撕钢”实现量产 钢铁行业向智能、高端转型
环球网· 2025-10-18 09:35
行业价格趋势 - 9月份钢铁行业PPI指数持续回升向好,炼钢行业PPI指数为99.5%,较上月提高3.9个百分点 [1] - PPI指数自5月份起明显回升,与行业开展整治“内卷式”竞争行动的时间点一致 [1] 行业发展战略转型 - 多家钢铁企业通过转型升级、走差异化道路等模式维护产业链整体利益 [3] - 行业需开辟新发展道路,寻找新增长方式,通过品种结构调整,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5] - 中国特钢协会发布报告,推动相关企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走专精特新差异化发展路线 [6] 高端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全球最薄“手撕钢”厚度仅0.015毫米,不到A4纸厚度的五分之一,已实现全面量产,日产量约3吨 [6][8] - “手撕钢”产品实现全行业最薄最宽,量产规模提升约五六倍,成本下降约30% [10] - “手撕钢”应用场景拓宽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软包材料、3C数码产品按键等,能扩大电池容量并延长设备寿命 [11] - “手撕钢”技术使折叠屏手机折叠次数从最初4-5万次提升至第三代50万次,未来有望达80万至100万次 [11] - “手撕钢”生产工艺要求极高,对材料纯净度及轧制精度控制有严苛要求 [11][13] 新材料应用与市场拓展 - “粉末钢”颗粒直径最大仅500微米,最小仅相当于5根头发丝的厚度 [13][15] - 粉末冶金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压铸设备,其使用寿命从传统方法的6000模次提升至2万模次,未来有望达5万或8万模次 [17] - 粉末钢加工方式如拼图积木,相较于传统特钢雕刻式加工,能节省贵金属原材料,产品性能提高2-5倍 [17] - 公司粉末冶金年产制粉能力达8000吨,产品应用于复杂刀具、模具冲料、人形机器人高端轴承钢及未来核聚变用钢等领域 [19]
以重点行业带动产业体系向“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7:42
方案核心观点 - 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在“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启动实施 聚焦钢铁 有色 石化 化工 建材 机械 汽车 电力装备 轻工业 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大领域 [1] - 十大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70% 是稳定工业经济的压舱石 其发展态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大盘 [1] - 方案旨在应对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国内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等挑战 兼顾短期增长稳定与长期结构优化 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政策框架与供需协同 - 方案构建系统性政策框架 坚持供需双侧协同发力 [2] - 供给侧政策包括淘汰落后产能 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改造与质量品牌标准建设 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2] - 需求侧政策在扩大传统消费的同时 聚焦拓展新场景 新业态以激活市场潜力 例如促进传统消费升级 加快新业态新模式推广应用 [2] - 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举措 如电子信息制造业推动手机 个人计算机 服务器等整机和零部件迭代升级 电力装备行业聚焦新能源 智能电网装备等重点领域 [2] - 需求侧具体举措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促进人工智能终端创新以提振消费 汽车行业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电力装备行业对接新能源基地 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重大工程需求 [2]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方案将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摆在突出位置 体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 [3] - 针对行业特性规划差异化创新路径 机械行业重点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研发 轻工业着力开发绿色 智能 健康新产品 钢铁 有色等领域聚焦突破高端材料关键技术瓶颈 [3] - 十大行业构建了从上游基础材料到中游关键环节再到下游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 为新技术 新模式的孵化 验证和规模化应用提供场景支撑 [3] - 完整的产业链格局有利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 促进上下游协同创新 推动产业整体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3] 产业链协同与系统效应 - 方案注重系统效应和产业链协同 十大行业普遍产业链长 关联度高 能产生“一链带百链”的辐射效果 [4] - 产业链深度协同的具体表现为 电子信息制造业健康发展可推动光伏 锂电池等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电力装备行业技术突破能驱动新能源发电 智能电网 工业互联等多领域协同升级 [4] - 产业链协同不仅为稳定工业经济提供支撑 更能促进技术创新在产业链各环节的顺畅流动与高效转化 激发整个产业体系的创新活力 [4] - 方案全面落地实施将推动十大重点行业迎来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 通过统筹稳增长与调结构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协同 助力中国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4]
深化改革开放,培育竞争新优势——江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四
新华日报· 2025-10-18 07:1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总结了江苏省在“十四五”期间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显著经济成就,重点突出了其在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和绿色转型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为“十五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1][11] 体制破壁:国企与民企协同发展 - 江苏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完成进度约75%,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5%和9.9% [2] - 苏豪控股集团完成对5家省属贸易国企的整合重组,涉及近千亿元资产,重组后旗下贸易类上市公司市值上涨超10% [2] - 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8年的5.1万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7.98万亿元,贡献了全省五成以上的GDP、六成的税收、八成的新增就业岗位 [3] - 政府通过20条政策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将政府性融资担保对民企的支持比重提升至80% [3] 产业升级与协同效应 - 2025年1—8月,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工业经济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4] - 无锡一棉通过智能生产实现“1克棉花纺成500米高端纱线”,提升产品附加值 [4] - 苏州信达生物制药的“减重新药”从提交申请到获批仅用16个月,体现了审批效率的提升 [4] 制度创新与贸易便利化 - 江苏自贸试验区自2019年挂牌以来累计形成45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7] - 无锡综保区“保税维修”一线进出口值达9.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07% [5] - 太仓港汽车出口量从2021年首船2722辆增长至2025年前7个月的43.57万辆,同比增长58.78% [6] - 南京自贸片区通过“白名单”制度使CAR-T细胞样本实现当天通关,助力我国首款全流程自主生产的CAR-T产品快速上市 [7] 外资吸引力与开放型经济 - 江苏省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2021至2024年累计超1000亿美元 [7] - 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8家在江苏投资,2025年前8个月外资利润再投资较2020年全年增长1.2倍 [7] - 阿斯利康在江苏的累计投资额突破13亿美元,泰州工厂建设效率远超预期 [7] 服务业开放与外贸韧性 - 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首轮104项试点任务实施率超90%,新加坡网连控股公司预计2026年收入突破千万元 [8] - 今年前8个月,江苏省近10万家外贸企业贡献了全国近两成出口增量,企业通过拓展新兴市场使非美地区业务增长超20% [9] - 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在江苏挂牌运营,助力对接中亚市场需求 [9] 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南钢累计投入超130亿元用于环保,获评环保绩效A级企业后每年节约环境税6000万元、差别电价1.2亿元,并通过资源回收每年直接减少支出约5亿元,2024年实现利润25亿元 [10] - 江苏省“十四五”前4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3%左右,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443家、绿色工业园区51家,绿色制造体系规模领跑全国 [10]
21评论丨以重点行业带动产业体系向“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7:02
方案背景与战略意义 - 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在“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启动实施,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十大领域 [1] - 十大行业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70%,是稳定工业经济的压舱石,其发展态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大盘 [1] - 方案旨在应对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国内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等挑战,兼顾短期增长稳定与长期结构优化 [1] 政策框架:供需双侧协同发力 - 供给侧政策着力于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并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 需求侧政策在扩大传统消费的同时,聚焦拓展新场景、新业态以激活市场潜力 [3] - 电子信息制造业通过推动人工智能终端创新来提振电子产品消费 [3] - 汽车行业通过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场景 [3] - 电力装备行业精准对接新能源基地、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等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以项目拉动装备制造升级 [3] 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 - 方案将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置于突出位置,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 [4] - 机械行业重点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与机器人等高端产品研发 [4] - 轻工业着力开发绿色、智能、健康的新产品 [4] - 钢铁、有色等基础材料领域聚焦突破高端材料的关键技术瓶颈 [4] - 十大行业构建了从上游基础材料到中游关键环节再到下游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生态,为新技术孵化、验证和规模化应用提供场景支撑 [4] 产业链协同与系统效应 - 十大行业普遍产业链长、关联度高,能够产生“一链带百链”的辐射效果 [5] -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可推动光伏、锂电池等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5] - 电力装备行业的技术突破能驱动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等多领域协同升级 [5] - 产业链深度协同促进技术创新在产业链各环节的顺畅流动与高效转化,激发整个产业体系的创新活力 [6]
首钢园的四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8 06:20
景山学校远洋分校高二(5)班 刘玮卿 在北京城西,有一片承载着工业遗迹与现代活力的休闲园区——首钢园。那里,高炉铁塔拔地而起,宛 如钢铁巨人见证岁月变迁;那里,绿水青山环绕其间,四季更迭演绎着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绮美画卷。每 到假期,我常和爸爸去首钢园散步、骑自行车,感受城市发展乐章中独特的旋律。 秋意渐浓时的首钢园,像顽皮的大自然打翻的一个调色盘。登上高处俯瞰,湛蓝天空下,高炉周边的银 杏林一片金黄,红色的首钢大桥横跨永定河两岸,与园内金黄、橙红交织的秋景相映成趣。漫步园区, 冷却塔、储气罐等工业建筑在秋景烘托下虽显沧桑,却也别有一番味道。 寒冬腊月的首钢园像一首诗。秀池水已结冰,像一块玉石。池边不时传来小娃娃们的欢笑声,为冷峻气 氛平添几分烟火气。远处,冰封雪冻的永定河向天边延伸,更衬出首钢园工业建筑硬朗的线条。站在首 钢大桥上,俯瞰这片冰雪中的园区,仿佛一部无声的史诗,在寒冬中默默吟诵。 首钢园的四季轮回,展现出一幅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这座承载着祖辈工业记忆的 钢铁巨兽,在信息化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高耸的炼铁高炉与秀美的石景山相映成趣,谱写出一曲动 人的四季赞歌。 春天的首钢园,是一场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