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搜索文档
独家 | 助贷新规实施仅剩2个月,监管集中摸底“24%+权益”模式
第一财经· 2025-07-15 20:07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获悉,监管部门近期向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下发调查问卷,重点了 解"24%+权益"模式的具体运作情况。调研内容涵盖消金公司自主提供的权益服务、与助贷平台合作的 权益服务模式,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位消金公司人士透露,问卷特别关注会员权益费用对借款 人综合融资成本的影响,包括这些费用是否推高了整体成本、是否被纳入综合融资成本计算,以及最终 成本是否突破24%等。 存在两大问题。 随着10月1日《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称"助贷新规") 实施临近,监管部门正加速对"24%+权益"模式展开调研。7月15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监管部门近期 向多家持牌消金公司下发问卷,重点调研该模式下,会员权益费用对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的影响。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出台新规,明确要求助贷机构将增信服务费纳入综合融资成本。这也意味 着,助贷行业提供服务的年化利率被压降至24%以下已是大势所趋。为承接原24%-36%区间的高风险客 群,部分机构探索"24%+权益"模式,但随之引发的默认勾选、强制捆绑等乱象不断,相关投诉超5000 条。(详见《助贷"24%+权益"新玩法兴起 ...
一季度末在手现金不够支付4亿元回购款 春兴精工:正在协商,力争妥善解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19:52
公司回购事项 - 控股子公司元生智汇需以8 06亿元回购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 但截至7月13日未完成回购且未收到3 99亿元保证金 [1] - 2021年鼎盛投资以8 06亿元购买资产并回租给元生智汇 月租金180万元 约定2025年7月13日前回购 [3] - 仙游国财提供回购增信 公司及仙游得润提供反担保并支付3 99亿元保证金 回购时保证金转回支付回购款 [1][3] 债务及资金压力 - 元生智汇欠付鼎盛投资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645万元 租金3535 48万元 合计金额超公司2024年净资产50% [4]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仅3 66亿元 不足以覆盖8 06亿元回购款 [1] - 若仙游国财代履行回购 公司可能需承担4 07亿元回购本金及应付租金(剔除3 99亿元保证金) [6] 子公司经营状况 - 元生智汇因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激烈持续亏损 2019年关停原业务后新业务未顺利开展 收入依赖厂房设备租赁 [5] - 部分厂房设备闲置导致租赁收入不理想 [5] 协商进展与潜在影响 - 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与仙游县政府等协商 请求延期回购 减免租金及协调税款处理 [6] - 若协商未果可能引发诉讼仲裁 需支付违约金 影响生产经营并加大资金压力 对年度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6]
充电宝将迎新国标
中国基金报· 2025-07-15 18:45
来源:央视新闻 近期,充电宝质量安全成热点话题。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更严格的移动电源(充电宝)强 制性国家标准,目前正公开征集意见。新国标将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在现有基础上,增 加或提升过度充电、针刺、挤压、热滥用等试验要求;增加对电池电压、温度等安全信息监 测功能,并考虑新增容量、电压智能调节、设备间交互通信等功能;还将考虑对充电宝、锂 离子电池、电池组的关键生产过程工艺和影响电池安全的关键材料提出要求,并评估移动电 源老化使用后的安全性。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安全中心电池研究室主任耿振峰 : 针对移动电源拟提出智能监测 要求,增加对电池电压、温度等安全信息的监测功能,并考虑新增容量、电压智能调节、设 备间交互通信等功能。 耿振峰表示,目前移动电源行业暴露出的问题除了 产品质量 以外,还存在 部分企业的自身 生产管理不严 和 送检与量产产品不一致 等情况。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600多家移动电源企 业,是全球最大的充电宝生产和消费国。 刷屏了!刚刚宣布,下调! ...
出海速递 | 欧洲电动车,进退两难/中餐出海,为啥有人抓住了万亿商机,有人只得到教训
36氪· 2025-07-15 18:45
中餐出海 - 中餐出海存在巨大商机但部分企业仅获得教训 需通过产能调整实现良性发展 [2] 欧洲电动车行业 - 欧盟电动化转型陷入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 [2] AI情感陪伴赛道 - AI情感陪伴被质疑为"伪需求" 用户更倾向发展真实关系 [3] - 该赛道存在夸大营收现象 部分企业宣称"年营收千万美金"与实际不符 [3] 泡泡玛特业绩 - 预计2025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3] - 预计同期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不含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 [3] 去哪儿旅行国际化 - 上线英文版页面 支持酒店/机票/火车/度假产品英文预订 [4] - 安卓和IOS用户可通过设置切换语言 [4] 小鹏汇天融资进展 - 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 加速飞行汽车研发及量产 [4] - 全球首个飞行汽车工厂已封顶 计划2024Q4竣工 [4] - "陆地航母"车型计划2026年量产交付 [4] 消费电子产业链出海 - 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加速赴港上市布局全球化 [4] - 行业趋势要求企业建立海外本地化生产/销售/供应链体系 [4] Meta人工智能战略 - 计划在AI领域投资数千亿美元 [5] - 可能成为首个部署1GW+超级AI集群的实验室 股价上涨1.5% [5] 中美贸易政策 - 特朗普威胁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限期50天内解决俄乌冲突 [5] 中东市场布局 - 迪拜IFZA自由区提供低成本快速注册 支持中企本地化战略 [5] 企业全球化传播 - KrASIA英文媒体60%读者为东南亚商业人群 [7] - 通过彭博终端/Factiva等平台提升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影响力 [7] 出海社群资源 - 36氪出海社群已聚集超17,000名行业从业者 [9] - 提供跨境资讯整理及生态圈资源对接服务 [9]
首款折叠屏iPhone要来了?定价1800美元起
华尔街见闻· 2025-07-15 18:16
苹果折叠屏iPhone发布时间与定价 - 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 定价1800美元起 [1] - 物料成本(BOM)预计759美元 较三星Z Fold SE低4% 最终定价可能在1800-2000美元区间 [2] - 初期产量限制在1000-1500万台 反映技术复杂性和高价格定位对大规模采用的制约 [3] 供应链格局变化 - 苹果采用三星显示器(SDC)的无折痕设计方案 而非自家方案 [1] - Fine M-Tec作为SDC显示器金属板供应商成为最大受益者 预计2026年出货量1300-1500万个 占据80%以上供应比重 [2][5] - 显示器金属板单价约30-35美元 远超传统产品的约20美元 [5] - 三星显示器将成为7英寸可折叠OLED面板主要供应商 年产能1500万片 LG显示器可能作为备选供应商 [5] - 苹果可能采用钛金属外壳和液态金属铰链 蓝思科技、安费诺和鸿海等供应商将受益 [5] - 鸿海预计负责初步组装 立讯精密作为次要合作伙伴 [5] 资本市场反应 - Fine M-Tec股价在韩国KOSDAQ市场大涨29.97%至9280韩元 [6] - 美林证券给予Fine M-Tec"买入"评级 目标价8200韩元 [7] - 苹果折叠iPhone推出预计对整个供应链产生积极连锁反应 包括安费诺、广濑、TDK、欣兴电子和三星SDI等公司 [8] 全球折叠屏市场现状 - 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 2025年预计出现下滑 [9] - 高价格和对耐用性、易用性的担忧仍限制主流市场接受度 [9] - 三星在该细分市场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拥有最全面的折叠产品线 [9] - OPPO、一加、谷歌、摩托罗拉、荣耀和vivo等品牌各自推出独特的可折叠设计 [9] - 更多品牌正推出"Fan Edition"和入门级折叠屏产品以扩大市场覆盖 [9]
国际数据公司(IDC):苹果(AAPL.O)第二季度的中国市场份额为13.9%,华为18.1%。
快讯· 2025-07-15 18:09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 苹果第二季度中国市场份额为13.9% [1] - 华为同期市场份额为18.1%,领先苹果4.2个百分点 [1]
达瑞电子:消费电子老兵的“内卷宿命”
市值风云· 2025-07-15 18:02
公司概况 - 达瑞电子成立于2003年,2021年上市,长期深耕消费电子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及3C自动化设备 [3][4] - 功能性器件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结构性器件主要用于头戴式耳机、VR眼镜等可穿戴设备 [5][7] - 客户资源丰富,直接客户包括三星视界、鹏鼎控股、安费诺等,终端品牌覆盖苹果、华为、OPPO、Sony等 [10][11] 业务布局与战略 - 2025年5月拟收购维斯德80%股权,布局碳纤维材料领域,合作开发新型AI硬件产品 [12] - 2022年通过并购进入新能源领域,收购上海嘉瑞和山东誉正,切入宁德时代、瑞浦等客户供应链 [19] - 2023年变更募投资金用途,投入8.9亿元建设电池结构与功能性组件项目 [20][2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83.6%至25.66亿元,新能源业务收入8.78亿元,占比提升至34% [23][2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4%,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4.1% [24][34] - 综合毛利率持续下滑,从2019年48%降至2025年一季度22.2%,净利率降至个位数 [27][30] 客户与市场 - 客户集中度高,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51%,三星视界长期为第一大客户,历史销售占比最高达41.43% [13][14] - 终端品牌收入集中,苹果、华为、Jabra贡献超60%收入 [17] - 外销占比约40%,以转厂出口为主,直接出口比重较小 [16][18]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自由现金流持续净流出,主要因产能建设资本支出较高 [35][38] - 上市以来累计股权融资21.9亿元,分红3.7亿元,分红率38.5% [4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11.9亿元,无有息负债 [44]
一二季度经济数据解读:经济表现符合预期,物价回升成为重点
银河证券· 2025-07-15 17:55
GDP与物价 - 二季度GDP总量341778亿元,增速5.2%,名义增速3.9%,环比增速1.1%,上半年GDP增长5.3%,超全年5%目标,三季度以推动物价回升为主[2][5] 消费 - 6月社零同比增长4.8%,餐饮收入大幅下滑5个百分点至0.9%,服务零售额增速5.3%,增速下滑因以旧换新补贴节奏把控、居民前置更换耐用品拖累、餐饮收入下滑[2][11] 投资 -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制造业投资增长7.5%,基建投资累计增速4.6%,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23] 工业 -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环比增长0.50%,1 - 6月同比增长6.4%,“抢出口”和“抢两新”带动增长,产销率为93.3%,较前值下降1.6pct[53][59][63] 就业 -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6月为5.0%,本地户籍失业率从5.0%涨至5.1%,外来户籍和外来农业人口失业率降至4.8%[65] 风险 - 存在国内经济下行、政策落实不及预期、市场信心恢复不及预期、外需走弱等风险[4][78]
新规落地半月 被拦截的充电宝去哪了
北京商报· 2025-07-15 17:44
机场处理方式 -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对不合规充电宝提供三种处理方式:现场自弃、邮寄或寄存7天 [2][6] - 自弃充电宝由专人统一处理,邮寄费用为京津冀区域15-16元/个,其他地区19元/个(含18元运费+1元快递盒) [6] - 寄存服务免费但限7天保管期,需凭收据领取 [7] 二手市场乱象 - 闲鱼等平台出现标注"机场拦截"的二手充电宝,价格区间为十几元至三十几元/个 [8] - 部分商家声称通过"内部渠道"获取货源,单次交易量达50元/3个磁吸充电宝(包邮),宁波商家囤货量达几百公斤 [8] - 商家宣称充电宝"八九成新"但无3C认证,交易条款为"不退不换" [8] 监管与法律风险 - 无资质商家回收翻新机场扣留充电宝将面临5万-50万元罚款,若引发事故需承担民事赔偿及退一赔三责任 [1][10] - 充电宝未明确列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监管存在模糊地带 [11] - 民航局强调已建立暂存转移记录机制,机场否认二手平台所称"滞留充电宝"流入市场的情况 [10] 回收行业现状 - 充电宝拆解成本高因锂电池结构复杂,自动化率低且依赖人工,存在安全风险 [12] - 专业回收企业需保留电池化学特性以利梯次利用,电路板需粉碎熔炼提取贵金属 [12] - 多数废品回收商拒收零散充电宝,仅接受大批量处理 [12] 行业改进建议 - 建议建立"机场-专业回收-资源化利用"闭环追溯体系,推广品牌门店回收服务 [13] - 二手平台应实名认证卖家并设3C认证专区,违规商品一键下架 [13] - 需加强消费者教育,宣传3C认证重要性并提供官方查询渠道 [13]
恒铭达(002947):大客户模切、华阳通双轮驱动,25Q2高速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7-15 17: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强推(维持),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 20%以上 [2][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恒铭达 2025H1 业绩增长,预计归母净利润 2 - 2.5 亿元(YOY + 22.06% - 52.58%),扣非净利润 1.8 - 2.4 亿元(YOY + 11.67% - 48.90%);25Q2 预计归母净利润 0.92 - 1.42 亿元(YOY - 1.5% - +52.03%),扣非净利润 0.77 - 1.37 亿元(YOY - 16.49% - +48.59%),考虑汇兑影响实际经营性利润更好 [2] - 公司营收、归母利润高增预计系消费电子&华阳通业务齐发力,2024 年精密柔性结构件营收 20.59 亿元(YOY +35.06%),精密金属件营收 3.9 亿元(YOY +50.35%),带动 24 年营收增长 36.74%至 24.86 亿元,25H1 延续增长趋势 [8] - 大客户新一轮成长周期模切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十余年布局模切业务进入收获期,产能释放,消费电子业务受益 [8] - 华阳通服务大客户,服务器业务受益 AI 发展,充电桩、储能等业务放量在即,平台型供应商地位凸显 [8] - 预测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7/9.38/12.23 亿元,给予 2025 年 20 倍市盈率,目标股价 54.6 元 [4][8] 相关目录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指标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 | 2,486 | 4,130 | 5,605 | 7,152 | | 同比增速(%) | 36.7 | 66.1 | 35.7 | 27.6 | | 归母净利润(百万) | 457 | 700 | 938 | 1,223 | | 同比增速(%) | 62.4 | 53.2 | 34.1 | 30.3 | | 每股盈利(元) | 1.78 | 2.73 | 3.66 | 4.77 | | 市盈率(倍) | 20 | 13 | 10 | 7 | | 市净率(倍) | 2.9 | 2.5 | 2.1 | 1.7 | [4] 公司基本数据 | 指标 | 数值 | | --- | --- | | 总股本(万股) | 25,620.93 | | 已上市流通股(万股) | 19,240.56 | | 总市值(亿元) | 91.44 | | 流通市值(亿元) | 68.67 | | 资产负债率(%) | 18.07 | | 每股净资产(元) | 12.76 | | 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 41.03/27.03 | [5]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涉及营收、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等指标变化及比率分析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