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早报:8月20日
新华财经· 2025-08-20 08:06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新增1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专项支持北京、河北、吉林、山东、甘肃等受灾地区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业经营主体[1] - 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839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增长62.5%[1] 产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要求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并规范产品质量[1] - 上海市印发《AI+制造实施方案》,推动工业机器人在装配、焊接等环节规模化应用,并要求制定人形机器人安全性检验标准[1] - 广东省出台商业航天发展措施,支持企业建设民商用卫星星座并提供频轨资源协调保障[1] 养老金制度优化 - 人社部等5部门发布新规,自9月1日起新增3种个人养老金领取情形:医疗自付费用超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年内领取失业保险金满12个月、正在领取低保金[1] 企业财报与运营 - 小米集团第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经调整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4%;上半年汽车交付81302辆[1][6] - 泡泡玛特上半年收益138.76亿元,同比增长204.4%,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1][6] - 江特电机下属宜春银锂公司完成设备检修并正式复工复产[1] - 金力永磁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5%,拟每10股派发1.8元[6] - 西藏旅游上半年净利润209.3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6] 资本市场动态 - 社保基金二季度末现身89只股票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市值253.42亿元,其中常熟银行、鹏鼎控股、海大集团持股市值分别达20.47亿元、13.78亿元和12.32亿元[1] - 近一年130余只基金回报率超100%,主要集中在香港证券、港股创新药及人形机器人等主题基金[1] 国际经贸与政策 - 美国对407类衍生钢铝产品加征50%关税,涉及风机零部件、重型设备及轨道车辆等,预计影响超3200亿美元商品进口[3] - 美国商务部推进收购英特尔10%股份,要求英特尔以股权换取联邦补贴[3] - 加拿大7月CPI月率0.3%(预期0.3%),年率1.7%(预期1.8%),市场对加拿大央行9月降息概率预期升至37%[3] - 乌拉圭央行下调关键利率25个基点至8.75%[3] 地缘政治与外交 - 中印外长会谈达成10项成果,双方同意落实领导人共识以推动双边关系稳定发展[1]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王储通话,高度评价两国在"欧佩克+"机制下的合作[3] 市场数据表现 - 主要股指表现分化:道琼斯指数微涨0.02%至44922.27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46%至21314.95点;德国DAX指数涨0.45%,法国CAC40指数涨1.21%[4] - 大宗商品普遍下跌:WTI原油跌0.93%至62美元/桶,COMEX黄金跌0.57%至3358.9美元/盎司[4] - 人民币汇率波动:在岸人民币升值35点至7.1819,离岸人民币贬值6点至7.1881[4]
音频 | 格隆汇8.20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格隆汇APP· 2025-08-20 07:16
国际要闻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指跌1.46%,AMD跌超5%,中概指数跌0.9% [1] - 美国原油收跌约1.7%,纽约天然气跌约4.3% [2] - 英特尔只是前菜 美国考虑将"补贴换股权"拓展到其他芯片公司 [3] - 美国将407类钢铁和铝衍生产品纳入关税清单 [4] - 美国7月营建许可总数为135.4万户 低于预期 [5] - 英伟达据报为中国研发新AI芯片 性能超越H20 [6] - Meta考虑全面缩减人工智能部门规模 [7] - 苹果首次将全部四款iPhone 17机型安排在印度制造 [8] 大中华区要闻 - 广东:加快推动卫星互联网服务在低空经济、太空挖矿、太空旅游等前沿领域落地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创新示范项目 [9] - 广东:鼓励商业航天企业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10] - 中国1-7月税收收入同比下降0.3%,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 [2] - 中国1-7月证券交易印花税936亿元,同比增62.5% [3] - 中国1-7月个人所得税9279亿元,同比增8.8% [4] - 中国7月不含在校生的16-24岁青年失业率升至17.8% [5] -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部署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工作 [6] - 多家银行公告严禁信用卡资金炒股 [7] - 国际金融机构看好中国股市 中国股市点燃海外资金热情 [8] 公司动态 - 小米集团:Q2营收、经调整净利均创历史新高 [11] - 13大艺术家IP收入破亿 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 [12] - 股价高台跳水!东方甄选:针对谣言,公司已启动报警和司法流程 [13] - DeepSeek线上模型版本升级至 V3.1 [14] - 天岳先进(2631.HK)暗盘收涨12.06% 一手赚516港元 [15] - 今日A股宏远股份、港股天岳先进上市 [16] - 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85.7亿港元,加仓腾讯和小米,减仓东方甄选 [17] - 鹏鼎控股:拟投资合计80亿元在淮安园区整合建设淮安产业园 [18] - 科森科技:不生产机器人产品 [18] - 小米集团-W(01810.HK)二季度营收1160亿元、净利润108亿元,收入及盈利均再创历史新高 [19] - 熙菱信息: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暨董事、总经理岳亚梅被采取留置措施 [20]
137只“翻倍基”出炉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显现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04:09
公募基金表现 - 近一年共有137只基金回报率超过100%,主要集中在香港证券、港股创新药、港股新消费等主题基金 [1] - 3只北交所主题基金近一年回报率均超过200%,表现最佳的是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249.27%)[1] - 今年以来已有23只基金回报率翻倍,多数为港股创新药相关基金 [1][3] 北交所主题基金 - 除3只回报率超200%的基金外,景顺长城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回报率超170%,中欧北证50成份指数、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开回报率超150% [2] - 主动管理的北交所权益基金超额收益显著,如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过去一年回报率190.48%,较业绩基准(28.64%)高出161.84个百分点 [2] 港股相关基金 - 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近一年回报率176%,上周成交额近1200亿元创上市以来单周新高 [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近一年回报率162.85%,重仓港股创新药板块 [3] - 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近一年回报率超100%,重仓地产、医药、金融等行业 [3] 科技主题基金 -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近一年回报率172.28% [3] - 中欧数字经济聚焦AI领域,近一年回报率174.11% [3] 新消费与小盘风格基金 - 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近一年回报率162.55%,重仓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等新消费股 [4] - 诺安多策略等小盘风格量化基金近一年回报率121.79% [4]
鼎锋优配炒股股票杠杆暴涨超37%!突发利好,多只中概股爆发
搜狐财经· 2025-08-19 22:58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震荡 纳指涨0.03% 标普500指数跌0.01% 道指跌0.08% [1][3] -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 英特尔跌超3% Meta跌逾2% 特斯拉涨超1% 奈飞 英伟达 亚马逊小幅上涨 [3] - 联邦基金合约定价显示美联储9月政策会议降息概率近85% [3] 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12% 迅雷涨超37% 知乎涨超17% 爱奇艺涨超17% 金山云涨逾5% 微博涨超3% [4][5]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进一步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若干举措》 实施内容焕新计划并优化电视剧管理政策 [5] 个股及商品表现 - Goodrx涨超37% 创2020年9月以来最佳单日表现 与诺和诺德合作供应药品 诺和诺德宣布下调Ozempic价格 [3] - COMEX黄金期货跌0.12%报3378.6美元/盎司 COMEX白银期货涨0.24%报38.065美元/盎司 [6] - 工业富联上涨6.5%股价创历史新高 最新市值9403.5亿元居A股第14位 [9] 其他市场信息 - 贵州茅台是A股唯一千元股 禾迈股份 爱美客 石头科技等个股股价曾突破千元大关 [6]
现在市场走到哪个阶段?
2025-08-19 22:44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债券市场分析 - 债券市场存在季节性规律:12月至次年2月初利率下行概率高,1月底或2月中旬至3月或4月中下旬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二季度利率下行概率较高,三季度九十月份或八月份可能出现年内第二次调整[1][4] - 当前债券市场处于牛市中期位置,基本面偏弱、流动性充裕的大环境未变,但静态收益不足、动态久期问题及机构行为叠加导致波动增加[1][5] - 10年期国债利率预期上限为1.8%,1.5%是关键点位,低于此水平的空间有限[28][29] - 债券市场短期波动放大,中高等级、中短期限信用债受到利好[35] 宏观经济分析 - 国内基本面有所转弱:7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GDP增速约为4.9%,消费端社零下滑,地产投资数据不佳,非地产投资也明显下滑[1][10] - 制造业投资大幅下滑:7月同比下降0.3%(6月为5.1%),受关税和反内卷政策影响,企业更注重现金流,出海建厂意愿增强[11][12] - 消费市场变化:商品零售增速放缓(7月社零增速从4.8%下滑至3.7%),服务消费保持韧性(7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13][14] - 7月经济受补贴效果减弱、关税中长期扰动、反内卷政策影响,短期经济压力超出预期[15] 政策分析 - 货币政策:央行重心从信贷总量转向维护银行系统健康与安全,降息条件苛刻[16] - 财政政策:预计更多聚焦养老、托育、医疗、教育及生态环保等方面,关注10月底人大常委会前后财政或准财政政策加码的可能性[15][25] - 结构性扩内需政策:重点关注新生儿(每月补贴300元)、老年人、失业人群及与政府化债或账款清欠相关的人群[20][21][22][23][24] 股票市场分析 - 权益市场表现强劲,债券市场相对较弱,但不应简单划归为"股债跷跷板"逻辑[2] - 美联储降息预期利好海外金融资产及国内A股,通过资金流动和推动全球需求反弹影响国内股市[8][9] - 当前市场进入牛市,成交额保持积极水平,融资余额占全A自由流通市值指标为0.8%,仍有上涨空间[17] - 可能导致回调的因素:政策节奏调整、国内外流动性收缩、国际关系变化[18] 投资策略 - 继续关注周期板块如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煤炭等,看好国产算力板块[19] - 在财报季期间规避业绩不佳且未见拐点的细分方向,选择景气向好或预期触底细分领域[19] - 对纯债持谨慎乐观态度,建议投资者继续关注模型变化[36] 理财产品分析 - 面临三重压力:低利率高波动、金融严监管、居民风险偏好提升[30] -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缩量,货币基金规模扩张,主要因流动性需求增加[31] - 银行理财策略调整:保持稳健性,平衡收益和流动性,拉长久期、加杠杆、增加委外和存款配置[34] 其他重要内容 - 宏观经济类似于2019年和2020年的结合体,基本面偏弱但票息极低是挑战[6] - 新房销售下降但二手房成交反弹,占比从5月的53%上升到7月的62.4%[11] - 理财产品规模扩张放缓,同比增速下降4个百分点,开放式短期限产品增长较好[30]
南向资金再次涌入“抢筹”,关注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等投资机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9:09
港股市场表现 - 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超185亿港元 [1] -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上涨0.1%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下跌0.6%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 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下跌0.8%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1.7% [1] 资金流向 - 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近一个月资金净流入18亿元 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近一个月资金净流入9亿元 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1] 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 - 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新经济行业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组成 覆盖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行业 [3] - 单日下跌0.8% 滚动市盈率24.1倍 自2018年以来估值分位处于50.8%水平 [3] 恒生科技指数 - 指数由港股科技主题相关市值最大的30只股票组成 信息技术及可选消费行业合计占比超90% [3] - 单日下跌0.7% 滚动市盈率22.0倍 自2020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处于23.2%水平 [3]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 - 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医疗保健行业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股票组成 医疗保健行业权重占比超90% [3] - 单日下跌1.7% 滚动市盈率31.9倍 自2017年以来估值分位处于49.3%水平 [3]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 - 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30家互联网龙头公司股票组成 主要覆盖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 [3] - 单日下跌0.6% 滚动市盈率24.0倍 自2021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处于20.8%水平 [3]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 - 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消费主题股票组成 可选消费行业占比近60% [3] - 单日上涨0.1% 滚动市盈率21.4倍 自2020年发布以来估值分位处于19.6%水平 [3]
华安基金:险资再度密集举牌,红利资金面仍向好
新浪基金· 2025-08-19 17:25
港股市场表现及资金流向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周上涨1.08%,恒生指数上涨1.73%,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52% [1] - 恒生一级行业全部上涨,医疗保健业领涨,公用事业领跌 [1] - 主动型外资流出港股1亿美元,被动型外资流入8.3亿美元,南向资金净流入381亿港元 [1] 保险资金举牌动态 - 8月以来保险举牌达6次,举标偏向港股且行业从银行扩散至消费及保险板块 [1] - 在长债收益率历史低位背景下,险资等增量资金有望更多流向红利板块 [1] 港股央企红利指数特征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5.83%,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4.45% [2] - 指数PB为0.64,PE为6.99,自2021年初累计收益134%,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124%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产品信息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为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ETF [3] - 基金净值1.5848,规模34.45亿元,周成交额7.81亿元 [4] - 场外联接产品包括华安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ETF联接A(020866)和联接C(020867) [3] 指数成份股表现 - 前十大权重股周涨跌幅分化显著:中国有色矿业涨10.8%,华润置地涨11.1%,中远海能跌3.3% [4] - 成份股近12月股息率最高达12.4%(中远海控),最低为3.9%(中国有色矿业) [4] - 权重分布集中度较高,前两大成份股东方海外国际和中远海控权重均为4.5% [4] 行业配置与市场展望 - 指数成份股覆盖工业、金融、能源、医疗保健等多个恒生一级行业 [4] - 低利率环境与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央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2]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819
中泰国际· 2025-08-19 10:40
市场表现 - 8月18日恒生指数下跌93点或0.4%至25,176点,恒生科指上升0.7%至5,579点,大市成交金额达3,119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减少至8.7亿港元 [1] - 当日上涨股份达959只,资金关注绩优股及细分行业龙头,汽车、物流、内险、券商、互联网医疗、生物医药、软件及电子设备股表现突出 [1] - 京东健康(6618 HK)涨8.4%创两年新高,蓝思科技(6613 HK)、瑞声科技(2018 HK)、中兴通讯(763 HK)涨幅6.0%-7.2%,中国人寿(2628 HK)和中信证券(6030 HK)分别上涨2.9%和3.1% [1] 宏观与估值 - 7月以来中国经济修复动能边际减弱,恒生指数预测PE约11倍回升至2018-2019年高位,风险溢价处于历史低位,AH溢价创六年新低 [2] -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78%反映机构"由债转股"资产再平衡,A股赚钱效应吸引居民资金回流,全球M2创新高及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支撑港股流动性 [2] 房地产行业 - 上周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量123万平方米,同比下跌15.5%,环比下跌4.9%,一、二、三线城市同比分别下跌26.8%、12.1%、4.9% [3] 消费与汽车行业 - 361度(1361 HK)与斯坦德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引入具身机器人至零售门店,股价盘中涨7%收盘涨2.3% [4] - 汽车股表现强劲,长城汽车(2333 HK)涨10.2%,吉利(175 HK)和比亚迪(1211 HK)分别涨2.6%和0.8%,蔚小理涨幅1.1%-6.9% [4] 医药行业 - 创新药板块多数上涨,医保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即时支付范围并赋能医药创新,中国生物制药(1177 HK)业绩稳健增长 [5] - 海吉亚医疗(6078 HK)预计上半年收入下降15%-17%,净利润下降34%-39%,但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约30% [5] 新能源与公用事业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股窄幅波动,哈尔滨电气(1133 HK)和威胜控股(3393 HK)分别涨1.3%和4.5%,港华智慧能源(1083 HK)跌7.2% [6] 中国水务(855 HK)研究 - 湖北江陵项目居民用水阶梯价格上调9.6%-64.4%至2.05-6.15元/m³,占公司总供水能力0.7% [7] - 新增河南鲁山及湖南怀化沅辰两个供水项目进入听证会阶段,合计每日供水能力10.4万吨,目前共四个项目在听证阶段 [8] - 预计FY26有8-10个供水项目获批涨价,目前已五个项目获批涨价合计每日供水能力72万吨 [8] - 目标价上调至6.90港元对应11.1%上升空间,FY26-27股东净利润预测分别提高1.4%和1.8% [10] 361度(1361 HK)研究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1.0%至57.1亿元,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8.6%,经营现金流5.2亿元同比大增227.2% [12] - 童装收入12.3亿元同比增10.0%,儿童鞋类销量增25.8%均价提至100元/双,成人鞋类销量和均价分别增7.1%和5.2% [13] - 电商收入同比增45%至18.2亿元,超品店已开49家全年目标100家,海外网点1,357个 [14] - 目标价调升至7.74港元对应10倍FY26E市盈率,预计FY25E收入112.4亿元同比增11.5%,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13.6% [15]
21社论丨持续筑牢A股“健康牛”根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7:52
市场表现与行情特征 -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全市场日成交金额达2.81万亿元 为历史第三高 沪深京三市超4000股上涨 [1] - 本轮行情被舆论称为"系统性慢牛" 区别于结构性牛市 表现为行业板块交替轮动 指数走势稳健 [1] - 市场热点从早期高息板块(银行 能源 公用事业 消费)轮动至近期技术板块(AI 创新药 军工 半导体) [1] 行情驱动因素 - 中国科技创新突破带来投资机会 AI 机器人 创新药等领域持续突破 部分装备材料领域实现赶超 [1] - 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推动低端产能退出 行业集中度提升 PPI修复 部分全球竞争力领域具备提价能力 [2] - 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流动性改善 北向资金持仓市值达2.29万亿元 较一季度末增加2.38% 持股数量增加3.18% [2] - 存款理财收益率下行引发"储蓄搬家" 7月人民币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 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2] - 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以上 但当前规模相对流通市值比例低于2015年水平 [2] 流动性预期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进入降息周期 全球流动性有望进一步释放 [3] - 中国央行表示将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促进物价合理回升 [3] 市场结构变化 - 行业轮动呈现小步慢走特征 避免市场整体过热 [1] - 机构资金持续入市 包括国有商业保险公司 养老保险基金 年金基金等 [2]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促使资金减少美元资产配置 增持中国资产(A股 港股 中概股) [2]
持续筑牢A股“健康牛”根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6:05
市场表现 - A股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全市场日成交金额2.81万亿,为历史第三高,沪深京三市超4000股飘红 [1] - 市场呈现"系统性慢牛"特征,区别于"结构性牛市",表现为行业板块交替轮动且指数走势稳健 [1] - 两融余额8月5日重返2万亿元以上,但当前A股流通市值是2015年的两倍,两融规模相对合理 [2] 驱动因素 - 科技创新突破驱动市场预期,AI、机器人、创新药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增强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预期 [1] - 整治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PPI修复使部分全球竞争力领域具备提价能力 [2] - 中长期资金入市(国有商业保险、养老保险基金等)及北向资金增持(持仓市值2.29万亿元,环比增2.38%)形成流动性支撑 [2] 资金流动 - 存款理财收益率下行引发"储蓄搬家",7月人民币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2] -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将释放全球流动性,中国央行强调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行业轮动 - 早期高息板块(银行、能源、公用事业、消费)与近期技术板块(AI、半导体、军工、创新药)交替轮动 [1] 市场预期管理 - 需避免过度鼓吹"牛市",警惕社交媒体荐股及场外配资活动,机构资金应维护市场稳健运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