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别人的软文总能刷屏?这5个套路你必须知道
搜狐财经· 2025-08-19 13:27
软文营销核心策略 - 软文营销凭借高性价比优势成为品牌突围首选策略 在流量红利见顶背景下尤其适合预算有限的初创品牌 [1] - 行业数据显示借势热点的软文传播效率可达常规内容3-5倍 某智能家电品牌世界杯期间单篇阅读量突破50万+ [3] - 互动式软文用户停留时长提升3倍 UGC内容征集活动可同时获取用户反馈并形成自传播效应 [4] 精准定位实施 - 需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目标人群画像 某国产美妆品牌聚焦18-24岁学生群体在B站实现1:8 ROI [3] - Z世代客群应优先选择B站、小红书等垂直平台作为投放阵地 [3] 内容创作方法论 - 情感故事能显著提升商业价值 老字号食品品牌通过三代传承故事实现产品溢价30% [3] - 宜家以"家"为情感纽带使家具复购率提升45% 证明情感共鸣对消费决策的直接影响 [3] - 专业背书可大幅提升转化率 某保健品牌邀请三甲医院专家站台后转化率提升60% [3] 行业趋势演变 - 软文营销正从硬广向内容营销转型 从单向传播升级为双向互动模式 [5] - 成功软文的核心在于讲述消费者愿意主动传播的故事而非直接推销产品 [5]
毛戈平(1318.HK):以专业筑高端 打造东方之美
格隆汇· 2025-08-19 10:57
公司概况 - 毛戈平公司由毛戈平先生于2000年创立,以东方美学和专业品质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妆品品牌[1] - 2024年公司整体收入38.85亿元,其中彩妆23.04亿元(占比59.3%),护肤14.29亿元(占比36.8%),化妆培训业务1.52亿元(占比3.9%),净利润8.81亿元[1] - 公司产品开发、销售与培训业务形成有效协同,共同提升整体品牌价值[1] 品牌定位与建设 - 创始人毛戈平先生作为知名影视化妆师,其专业背景为品牌奠定艺术和技术基础,个人IP通过参与奥运会开幕式、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提升品牌调性[2] - 公司以家族模式运营,核心团队拥有20余年美妆行业经验,持续触达爱美消费群体并融入年轻潮流[2] - 品牌定位高端,通过专业审美和严格品控筛选目标客群,2024年整体复购率30.9%,线下复购率达34.9%[2] 渠道与品类发展 - 线下渠道:截至2024年底拥有409个专柜(直营378个),覆盖上海港汇恒隆、杭州武林银泰等高端百货,并开始入驻SKP等顶级购物中心[2] - 线上渠道:2018年进入天猫,2024年线上销售占比达47.8%,线上线下渠道仍有扩张空间[2] - 彩妆业务2024年收入23.04亿元(同比+42.04%),护肤业务收入14.29亿元(同比+23.21%),2025年新增香水品类拓展增长动力[2] 财务与增长潜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15.3/19.6亿元,对应2025年8月15日市值的PE为37/28/22倍[3] - 公司通过"国家队"合作(如故宫文创)拔高品牌调性,同时探索年轻化营销,未来渠道和品类扩张潜力显著[3]
逸仙电商上涨2.44%,报9.66美元/股,总市值8.91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8 22:25
股价表现 - 8月18日逸仙电商盘中上涨2.44%至9.66美元/股,成交44.68万美元,总市值8.91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公司收入总额8.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78% [1] - 归母净利润-530.3万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95.74% [1] 公司背景 - 逸仙控股为开曼群岛注册的境外控股母公司,通过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 [2] - 创立于2016年,是中国美容市场领军企业 [2] - 旗下拥有完美日记、小奥汀、完子心选、法国科兰黎、达尔肤(中国大陆业务)、EVE LOM、皮可熊、壹安态等多个彩妆及护肤品牌 [2] - 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在中国主要电商、社交和内容平台广泛布局 [2] 重大事项 - 预计8月21日(美东时间)盘前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上美股份“死磕”高端
北京商报· 2025-08-18 21:19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推出中高端彩妆品牌NAN beauty 定位20-30岁年轻消费群体 产品包括CP遮瑕盘、新手粉霜等 计划9月9日抖音首发 [1][3] - 公司2030年营收目标300亿元 计划2025-2027年孵化20个新品牌 当前主要依赖低价水乳套装难以实现目标 [1][9] - 公司已布局高端抗衰护肤品牌TAZU(与科学家山田耕作合作)和高端婴童护理品牌newpage一页(2024年营收3.76亿元 同比增长146.3%) [9] 业务模式创新 - 采用化妆师IP联合共创模式 与明星化妆师春楠合作(25年从业经验 服务过半娱乐圈女明星) 其工作室已培育1500余名化妆师 [1][3] - 该模式在行业已有成功先例:珀莱雅旗下彩棠2024年营收11.91亿元(同比增长19.04%) 毛戈平上半年净利润6.65-6.75亿元(同比增长35%-37%) [4][6] - 专业IP属性可降低营销成本与风险 更易建立情感链接与出圈效应 是拓展类目的优选路径 [5] 现有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营收40.9-41.1亿元(同比增长16.8%-17.3%) 净利润同比增长30.9%-35.8% 全年有望突破100亿元营收 [6] - 旗下韩束品牌2024年营收55.91亿元(同比增长80.9%) 占总营收超80% 抖音GMV达67.49亿元(同比增长102%) 连续两年抖音美妆榜首 [7] - 核心采用低价竞争模式:热销红蛮腰礼盒售价399元含10件产品(平均39.9元/件) 百元以下产品占比高 [6][7] 营销策略特征 - 2024年销售费用达39.47亿元(同比增长76.2%) 大量投入短剧营销(与网红姜十七合作5部短剧 3部播放量超10亿) [7] - 抖音渠道贡献品牌98.4%互动量 但单一渠道和品牌依赖度较高 增加市场竞争风险 [7][8] 高端化挑战 - 国货高端化需强化品牌故事与文化内涵 公司当前在品牌力(弱于奢侈品牌)、产品力(弱于珀莱雅/毛戈平)和客户积累方面存在不足 [10][11] - 高端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与国内品牌(珀莱雅/丸美)均在加速布局 [10] - 低价模式影响品牌形象 但短期内仍是公司获取市场份额的必要手段 [11]
首届消博会国际大牌云集
海南日报· 2025-08-18 18:38
首届消博会参展品牌阵容 - 首批参展品牌名单涉及法国、日本、美国、瑞士等多个国家[2] - 展品覆盖高端奢侈品、香化品、服饰、箱包、钟表、家居用品等十余个品类[2] - 5号馆聚集全球头部品牌包括开云集团旗下宝诗龙、宝曼兰朵、Qeelin等珠宝品牌[2] 国际美妆巨头参展动态 - 欧莱雅集团将展示旗下16个美妆品牌组合并推出消博会独家上市新品[2] - 强生消费品携8大品牌参展 横跨护肤、母婴、个人护理三大品类[2] - 资生堂等美妆行业领导者确认参展[2] 高端腕表品牌参展情况 - 历峰集团旗下名士、沛纳海、江诗丹顿、罗杰杜彼等专业制表品牌集体亮相[2] - 瑞士雷达表将发布专供消博会的腕表新品[2] - 瑞士钟表品牌占据高端腕表展区重要位置[2] 品牌首发首展活动 - 多家国际品牌计划在消博会推出新品首发首展活动[2] - 欧莱雅将提供沉浸式体验场景增强观众互动[2] - 瑞士雷达表等品牌针对展会推出独家限量产品[2]
毛戈平(01318):以专业筑高端,打造东方之美
平安证券· 2025-08-18 16:21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6] 核心观点 - 毛戈平公司以东方美学和专业品质为核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妆品品牌 [5] - 公司定位高端,通过创始人毛戈平先生的个人IP和专业背景奠定品牌高端形象 [5][16] - 渠道扩张和品类拓展是公司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4年线上销售占比达47.8% [5][37] - 公司2024年营收38.85亿元,同比增长34.6%,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长32.8% [4][5] 公司概况 - 毛戈平公司成立于2000年,旗下拥有MAOGEPING和至爱终生两个品牌 [5][15] - 2024年总市值425.58亿元,总股本490百万股,流通H股262百万股 [1] - 2024年资产负债率21.68%,毛利率84.4%,净利率22.7% [1][4] - 大股东毛戈平持股36.48%,实际控制人为毛戈平和汪立群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8.85亿元,同比增长34.6%;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长33.0% [4][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1.42/67.34/86.52亿元,净利润11.6/15.3/19.6亿元 [4][93] - 2024年ROE为25.2%,预计2027年提升至33.8% [4] - 当前估值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7/28/22倍 [6] 品牌建设 - 创始人毛戈平先生是我国化妆界标志性人物,曾为多部影视剧设计造型 [16] - 公司与故宫文创合作推出"气韵东方"系列,与国家体育队合作提升品牌调性 [16][37] - 2024年公司复购率达30.9%,线下复购率更高达34.9% [5] - 通过美妆艺术大秀、音乐节等活动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45][47] 渠道拓展 - 线下专柜从2017年的135个增至2024年的409个,覆盖120多个城市 [50][54] - 2024年直营专柜单店年均收入约478万元,同比增长15.85% [59] - 线上渠道占比从2017年的2.1%提升至2024年的47.8% [37][69] - 2024年线上收入17.84亿元,同比增长51.24% [69] 产品布局 - 彩妆是公司基本盘,2024年收入23.04亿元,占比61.72% [5][76] - 护肤业务快速增长,2024年收入14.29亿元,占比38.28% [5][78] - 2025年推出香水品类,与故宫文创合作推出"闻道东方"香氛系列 [82][83] - 产品开发周期通常6-8个月,明星单品已迭代至第四代 [86] 行业分析 - 2023年我国彩妆市场规模1168亿元,预计2023-2028年CAGR为8.4% [10] - 彩妆市场中面部彩妆占比接近50%,唇部彩妆占比约30% [10] - 我国彩妆市场规模仅为护肤的25%左右,发展空间较大 [12] - 2023年彩妆线上销售占比已达64.2%,成为主力渠道 [67]
7月国内潮玩大盘稳增,小菜园开店步入加速期
开源证券· 2025-08-17 22:16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社会服务行业2025H1表现分化,餐饮、美护、潮玩等细分领域呈现结构性机会[4] - 小菜园2025H1营收27.14亿元(同比+6.52%),净利润3.82亿元(同比+35.66%),毛利率提升至70.46%(同比+2.64pct)[4] - 新氧轻医美连锁业务2025Q2营收1.44亿元(同比+426%),已运营31家门店中25家实现单月经营性现金流为正[4] - 潮玩行业7月线上销售额12.3亿元(同比+29%),盲盒/动漫周边品类分别增长55%/70%[16][17] 潮玩行业 - 7月线上销售:盲盒/积木/毛绒/动漫周边/游戏周边/桌游卡牌/手办销售额同比分别+55%/+1%/+23%/+70%/+8%/+20%/+16%[16][17] - 头部品牌表现:泡泡玛特/TOPTOY/卡游7月线下店效同比+59%/+0.4%/-46%,呈现显著分化[28][32] - 线下扩张:7月潮玩门店总数达3865家(净增131家),整体店效同比增长8%[28][32] 餐饮行业 - 小菜园经营效率提升:2025H1员工成本占比降至24.56%(同比-3.95pct),餐厅层面利润率突破20%[34][40] - 扩张计划:预计2025年底门店突破800家,2026年达千店规模,长期规划3000家门店[34][41] - 同店增长:7月同店店效同比增长3.2%,连续三个月转正[46] 美护行业 - 新氧轻医美连锁:2025Q2到店核销顾客6.74万人次(同比+381%),年度复购率达60%[47][49] - 上美股份新品:NAN beauty推出5款产品,主打"东方轻透美学"概念,计划9月9日抖音首发[56][59] - 国货出海:《巴黎合伙人》综艺合作12个国货美妆品牌,在巴黎开设快闪店引发国际关注[57][62] 市场表现 - A股社服指数本周-0.03%,跑输沪深300指数1.97pct,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0[70][76] - 港股消费者服务指数本周+0.55%,跑输恒生指数1.1pct,在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2[89][92] - 推荐标的包括长白山、好未来、特海国际、科思股份等[5]
大消费渠道脉搏:毛戈平华南商场同店增长优异,潮宏基强势获取份额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7 22:05
美妆行业表现 - 毛戈平百货门店同店增长10%+,购物广场店同店增速20%+[2] - 毛戈平百货商场店铺面积约30-40平方米,购物中心店铺面积约50-60平方米[2] - 毛戈平百货商场客单价600-900元,购物中心客单价300-600元[2] - MAC销售额持续上升,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2] - Dior/Nars/植村秀销售额均有所下滑[2] 黄金珠宝板块 - 周大福/周生生/周六福销售额下降10%-20%,潮宏基逆势上升40%[4] - 潮宏基坪效约为周大福/周生生/周六福的1.3-2.5倍[4] - 潮宏基通过黄金单克价格更低抢占市场[4] 运动服饰领域 - Adidas客单价800-1500元,同比增长5-10%,Nike客单价800-1500元,同比下滑15-20%[5] - 安踏和李宁客单价均约为500-700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5] - 哥伦比亚销售额同比增长10-15%,北面/狼爪同比下降5-10%[5] - 斐乐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5%,客单价为600-900元[5]
一周新消费NO.322|王小卤新品老卤系列上线;全时段宠物生活品牌落地上海
新消费智库· 2025-08-17 21:07
一周新品动态 - 古茗推出樊振东冠军同款超级莓果杯,采用9种水果榨汁及HPP工艺 [3] - 三养推出零糖椰乳系列新品,含8.8%椰浆且0糖0反式脂肪酸 [4] - 星期零上新100%原切鲜果制作的苹果肉肉和秋月梨肉肉干 [4] - 伊刻活泉推出玫瑰红茶,使用15kg重瓣红玫瑰制成1kg冻干粉 [4] - 雀巢KitKat推出三款迷你慕斯蛋糕新品,含淡奶油慕斯和可可酱 [6] - 海河推出粉黛芭乐牛奶,含80%生牛乳和红芭乐浓缩液 [6] - 蒙牛每日鲜酪上市开心果乳酪,采用33道法式工艺 [7] - 英贝健推出火龙果纤维果饮,含40%果蔬汁和5种益生元 [7] - 联合利华Cornetto Max冰淇淋推出榛子巧克力和热带芒果香草双口味 [9] - 山姆Member's Mark推出活性益生菌奶片,含新西兰乳粉和DHA鱼油粉 [9] 行业合作与扩张 - On昂跑与赞达亚推出联名Cloudzone Moon运动鞋系列 [9] - 乐天利汉堡品牌进军美国市场,在加州开设首店并推出5款韩式汉堡 [11] - 郑州太古可口可乐与方特度假区达成战略合作 [11] - 快手与蜜雪冰城推出"来了铁搭子"联名套餐及限定周边 [11] - 宠物鲜食品牌BornTooth在上海开设第4家门店 [14] - 日本潮流品牌9090将在上海开设中国大陆首店 [14] - UR旗下BENLAI品牌在香港旺角开设首店 [15] 投融资动向 - 锅圈完成对熊喵大师数千万级战略投资,布局智能炒菜机领域 [17] - 嘉士伯重庆啤酒向佛山公司增资6亿元 [19] - NHL飓风队老板以42.5亿美元收购NBA开拓者队 [19] - 摩漾生物完成约3.6亿元C轮融资,布局再生医美领域 [19] -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用于医美产品研发 [19] - 万辰集团拟13.79亿元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 [21] - 芝诺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用于合成生物学研发 [21] - 玛士撒拉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专注医学营养领域 [21] 食品饮料创新 - 锋味派推出港式奶茶,采用新西兰乳粉和红茶现萃 [23] - 优乐多推出含300亿后生元的0糖0卡气泡水 [23] - 达能OIKOS推出专为GLP-1服用者设计的减重酸奶 [25] - 王小卤上线老卤系列,采用低温腌制工艺 [25] - 王茅推出祥阖白酒,完成四大香型布局 [25] - 乐事联名小黄人推出芭拿拿香蕉味限定新品 [29] 美妆与奢侈品动态 - LV首次推出美妆线La Beauté Louis Vuitton,含55支口红和8盘眼影 [30] - Revolution Beauty创始人将推出新彩妆品牌Trouble Maker [30] - 纯净美妆品牌Youthforia宣布关闭并进行库存清仓 [30] - 伯克希尔成立BH Jewelry Group,整合两家百年珠宝品牌 [31] - 溪木源与《航海王》推出男士极光黑云杉联名护肤系列 [32] - 俄罗斯珠宝品牌Fabergé以5000万美元被出售 [33] - 若羽臣拟筹划港股上市 [34]
黄益平:如何打破低价内卷?|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16 17:31
消费与品牌重要性 -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扩大消费的挑战,消费占GDP比例仅为56元/100元,比国际平均水平低20元,存在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风险 [3] - 消费降级现象显现,消费品品质持续下降,但社会零售总额增长表现相对强劲,可能与年初提振消费行动计划有关 [3] - 价格持续疲软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负向影响,电商平台"全网最低价"策略可能导致供应商被迫降低价格和质量 [4][5] 柠檬市场与信息不对称 - 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只能关注价格信号而缺乏质量信号,形成"柠檬市场",如二手车市场和电商市场 [4][5] - 解决柠檬市场的关键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质量信息,如第三方检测机构或品牌指数 [5][6] - 外卖市场信息不对称矛盾突出,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最便宜的产品,导致价格和质量螺旋下降 [8] 品牌指数研究 - 线上消费品牌指数从2023年Q1的59.4上升至2025年Q1的63.4,呈现上升趋势,Q2和Q4上升较快,可能与电商促销有关 [13] - 品牌指数最高的行业是3C、家具、美妆,最不重视品牌的品类是女装服饰 [13] - 一线城市品牌购买力强但平均消费品牌指数并非最高,新一线、二线城市平均品牌指数更高 [13][15] 品牌指数构建方法 - 品牌指数从四个维度构建:知名度、忠诚度、美誉度、新锐度,通过专家打分法赋予权重,合成0-100分的指数 [11] - 消费品牌指数按季度计算,细分到行业和地级市,使用淘天全网数据 [10][12] - 品牌购买力指数是消费品牌指数乘以购买力,综合指数用CPI权重调整,地区指数用GDP行业加总权重 [11] 品牌消费的地域差异 - 品牌购买力指数沿胡焕庸线分布,东部沿海地区最强,但平均消费品牌指数最高的在华东偏北地区 [13] - 流动人口占比高的城市对平均消费品牌指数有负面影响,体制内就业占比高的城市对品牌指数提升作用更大 [14] - 平均品牌指数高的城市如合肥、郑州、淮安等,人口流动相对稳定,而人口大量流失的城市品牌指数不稳定 [15] 新兴品牌与消费趋势 - 上榜品牌中许多是过去几年建立的,广东和珠三角生产著名品牌多但本地消费品牌指数不高 [16] - 新兴品牌如泡泡玛特、卡游、森森(鱼缸)等受到关注,宠物粮(猫粮、鸟粮等)呈爆发式增长 [16] - 发展品牌的两条路径:一是把产品质量做得非常好,二是新兴品牌注重提供情感体验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