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
icon
搜索文档
解码国投系基金:16年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证券时报· 2025-05-24 18:58
国投系基金投资概况 - 截至2024年3月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 [1][5] - 突破323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 在管基金50只,总规模超2700亿元,其中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11只(规模2300亿元,占比84%) [5] 投资领域与策略 - 四家子公司分工明确:国投创新(制造强国)、国投创业(科技创新)、国投创合(母基金生态)、国投创益(乡村振兴) [5] - 早期布局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如2015年参与比亚迪150亿元定增),实现差异化投资 [6] - 生物育种领域:投资企业获21个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占全国60%),参股企业转化体应用于160个审定品种(占比90%) [9] - 生物制造领域:累计投资25家企业,金额超40亿元,成立首个控股研发平台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 [12] 典型案例与模式 - 寒武纪案例:累计提供9亿元融资(A/B轮领投),成为最大投资方,协助战略规划及上市 [7] - "基金+直投"双轮驱动模式:母基金规模1200亿元带动万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13] - 中央财政资金放大效应超5倍,体现国有资本战略价值 [5] 未来发展方向 - 推广"基金+直投"经验,强化产业链协同 [3][13] - 响应国资委产业焕新行动,牵头生物制造/育种产业 [9][12] - 构建"1+M+n"生物制造技术平台框架,加速细分领域布局 [12]
外媒:中国变cool了,原因在这里!
环球时报· 2025-05-24 14:55
中国国际形象提升 - 中国的国际形象在过去3年稳步提升 越来越多的外国年轻人开始觉得中国很酷 [1] - 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通过直播展现中国发达的科技 友善的人民和丰富的历史 给中国国际形象带来提升 效果比传统宣传方式更突出 [1] - 中国官方为塑造国际形象持续投入 包括在海外开设数百家孔子学院 邀请外国记者体验高铁等 [1] 民营企业推动软实力 - 中国民营企业为国际形象建设注入新活力 包括人工智能 网络游戏 新能源车 无人机和社交平台等领域 [2] - 代表性企业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DeepSeek 游戏公司米哈游和游戏科学 新能源车企业比亚迪 无人机制造商大疆 社交平台TikTok和小红书等 [2] - 中国网络短剧在科技加持下已火到墨西哥 印尼等许多国家 [2] 国际民调数据 - 外国人对中国的好感自2022年以来显著增长 在一份品牌民调榜单上中国从2021年的第八名升至今年第二名 [3] - 另一份民调显示外国对中国好感度3年增加18个百分点 同期对美国好感度下滑27个百分点 [3]
美国暂停哈佛招收国际生,比亚迪欧洲销量超特斯拉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5-24 08:05
美国5月PMI数据 - 美国5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52.3,创三个月新高,连续第五个月高于50荣枯线,预期49.9,前值50.2 [1] - 新订单分项指数初值53.3,创2024年2月以来新高,增速为一年多最快 [1] - 服务业PMI初值52.3,创两个月新高,综合销售价格指数加速至2022年8月以来最高 [1] - PMI回暖与关税政策相关,企业从中英两国加紧采购以规避未来关税风险 [1] - 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订单持续下滑,供应链延期拉长,沃尔玛等企业将关税成本转嫁消费者 [2] 深圳外贸表现 - 4月深圳进出口额4046.1亿元,同比增长3.8%,连续两月正增长 [3] - 出口2439.5亿元(-2.9%),进口1606.6亿元(+15.7%) [3] - 前4月累计进出口1.39万亿元,降幅缩窄至1% [3] - 对美贸易额下降,但其他市场多元化增强外贸稳定性 [3] - 民营企业为增长主力,科技创新领域表现活跃 [4] 比亚迪欧洲市场 - 比亚迪4月欧洲电动车登记量7231辆,同比增长169%,首次进入销量前十 [5] - 含混动车型总销量同比飙升359%,特斯拉销量同比跌49% [5] - 大众电动车销量增长61%,斯柯达品牌销量翻两倍以上 [5] - 比亚迪通过车型本地化和混动策略应对欧盟关税,但销量绝对值仍落后大众、宝马 [6] 哈佛大学国际招生事件 - 美国政府暂停哈佛SEVP认证,禁止招收国际学生,现有学生需转学 [7] - 联邦法官发布禁令暂缓执行,哈佛称此举违法 [8] - 国际学生占哈佛生源25%,学费为重要收入来源 [8] 阿里影业更名 - 阿里影业拟更名大麦娱乐,股价四日累计涨近60% [9] - 更名旨在强化线下娱乐品牌,优酷和大麦为核心引擎 [9] - 线下演出市场繁荣,大麦票务业务成为增长支柱 [10]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 - FTC撤销对微软690亿美元收购案的诉讼,交易彻底扫清监管障碍 [11] - 微软游戏业务营收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腾讯和索尼 [11] - 整合风险仍存,动视暴雪IP开发缓慢且微软裁员影响其行业地位 [12] 卡塔尔入股华夏基金 - 卡塔尔控股获批受让华夏基金10%股权,成第三大股东 [13] - 卡塔尔投资局管理资产5260亿美元,为全球第九大主权财富基金 [13] - 中东资本加速布局中国资本市场及新能源产业 [14] A股市场表现 - 5月23日沪指跌0.94%,深成指跌0.85%,创业板指跌1.18% [15] - 两市成交额1.16万亿元,超4200只个股下跌 [15] - 可控核聚变、创新药板块走强,港口航运、电力股调整 [15] - 市场缺乏主线热点,投资者情绪降温 [16]
魏建军的质问:中国新能源车为什么越卖越亏?
经济观察报· 2025-05-24 00:57
新能源车行业现状 - 2025年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但行业普遍面临"越卖越亏"困境 [2] - 2024年全国乘用车新车平均降价幅度达8.3% 新能源车型降幅更大 [2] - 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3% 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 [2] - 行业陷入"降价-亏损-融资-再降价"的危险循环 [2] 企业经营策略对比 - 国际车企如丰田2024年全球净利润2376亿元人民币 超过中国前十车企利润总和 [3] - 长城汽车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0.73% 成为少数稳定盈利的自主品牌 [3] - 长城坚持不参与价格战 市场份额面临压力但坚持可持续商业模式 [3] 行业发展路径思考 - 新能源车全球化需根据不同市场能源结构和用户习惯选择技术路线 [3] - 企业需在盈利基础上保障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能力 [3] - 当前行业主流"亏损换增长"模式与可持续商业逻辑形成鲜明对比 [4]
鑫椤锂电一周观察 | 小米YU7发布 最长续航达835km
鑫椤锂电· 2025-05-23 17:03
行业热点 - 宁德时代发布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瞄准干线物流场景,预计换电在国内重卡市场占比将达50%以上[2] - 比亚迪宣布进军两轮/三轮车电池市场,推出铁锂电池产品替代铅酸电池,并在成都开设门店[3] - 比亚迪电子越南工厂大幅扩产,新增高端电子产品产线,金属平板电脑外壳年产量从589万件增至1872万件(+217%),注册资本从5000万美元增至5亿美元[4] 公司动态 - 万润新能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132万吨磷酸铁锂供货协议,宁德时代承诺每月采购量不低于80%[5][6] - 比亚迪储能与Grenergy签署3.5GWh储能系统供货协议,双方在智利项目合作总量达6.5GWh[21] - 远景科技将在巴西建设拉美首个零碳产业园[21] 锂电材料市场 碳酸锂 - 价格跌至6万元/吨附近,外采已亏损,锂盐厂减产,盐湖股份4万吨项目计划年产3000吨[8] - 5月23日价格:电池级6.35-6.5万元/吨,工业级6.15-6.2万元/吨[9] 三元材料 - 价格小幅下跌,5月出货量环比持平,人形机器人和电动工具需求提升[9][10] - 5月23日价格:5系12.3-13.2万元/吨,8系14.4-14.9万元/吨[11] 磷酸铁锂 - 市场暂稳,储能需求向好,万润新能获宁德时代大单显示电池厂"抄底"心态[12] - 5月23日价格:动力型3.08-3.22万元/吨,储能型2.95-3.05万元/吨[13] 负极材料 - 价格稳定,5月需求下降但6月预期回升,硅基负极新增6-7家厂商[14] - 5月23日价格:天然石墨高端5-6.5万元/吨,人造石墨高端3.2-6.5万元/吨[15] 隔膜 - 行业关注6月排产,价格战缓和,湿法涂覆普遍亏损[15][16] - 5月23日价格:湿法基膜0.65-0.85元/平方米,干法基膜0.35-0.5元/平方米[17] 电解液 - 需求稳中有增,储能抢装带动,6F开工率稳定[17] - 5月23日价格:六氟磷酸锂电解液5.25-5.55万元/吨,动力铁锂电解液1.71-2.27万元/吨[18] 下游需求 电池 - 5月储能生产预期上调,动力电池消化库存,商务车订单较好[18][19] - 5月23日价格:方形铁锂电芯0.29-0.385元/Wh,三元电芯660-770元/KWh[20] 新能源车 - 中国周度新能源渗透率达55.88%创年内新高,1-4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同比+25%,美国同比+6%[20] - 4月欧洲九国新能源车销量21.39万辆(同比+30%),渗透率26.2%(同比+6.4pct)[20] 储能 - 5-6月国内储能需求较好,比亚迪签署拉美最大储能供货协议[21] - 美国关税下调后出口未达预期[21]
新能源车ETF基金(516660)早盘涨1.68%,比亚迪股价再创历史新高,4月欧洲纯电车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3 12:19
市场表现 - 5月23日早盘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汽车整车股表现活跃,比亚迪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1] - 新能源车ETF基金(516660)早盘涨1.68%,近1月累计上涨7.57% [1] - 新能源50ETF(516270)早盘震荡收涨0.23% [1] 比亚迪销量动态 - 比亚迪4月在欧洲电动汽车登记销量达7,231辆,同比增长169%,首次超越特斯拉 [1] - 特斯拉同期欧洲登记销量大跌49%,排名倒退一位 [1] - 包含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后,比亚迪总销量同比跃升359%,对特斯拉优势进一步扩大 [1] 行业投资机会 - 中泰证券全年看好整车与智能驾驶板块,认为2025Q1淡季调整有限,建议布局强势自主品牌及机器人产业链 [2]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有望接力2024年底透支效应,行业订单量反转概率大 [2] -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无图城市NOA和Robotaxi技术成熟将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具备大模型能力的整车及国产创新零部件企业受益 [2] - 2025年乘用车智驾平权预计带动经济型自主智能车销量增长,国内重卡市场顺周期潜力持续 [2]
每周观察 | 预估2025年DCI市场产值或破400亿美元;1Q25新能源车销量突破400万辆;HBM4溢价幅度预估将突破30%
TrendForce集邦· 2025-05-23 12:06
AI浪潮驱动数据中心互连应用崛起,预估2025年全球市场产值年增14.3% 根据Tr endFor c 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2025年随着生成式AI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应用,SK Te l e com、Deut che Te l ekom等全球主要电信商陆续针对一般用户推出代理式AI (Agenti c AI) 服务。在电信商和CSP大厂持续建置数据中心的情况下,数据中心互连(Da t a Cent e r Int e r conne c t, DCI)技术日益受到关注, 预估2025年产值将年增14.3%,突破400亿美元 。 点击右边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详情 2025年第一季新能源车销量突破400万辆,年增39% 根据Tr endFor c e集邦咨询最新统计,2025年第一季全球纯电动车(BEV)、插电混合式电动车 (PHEV)和氢燃料电池车等新能源车合计销量达402万辆,年增39%,新能源车占第一季全球 汽车销售比例为18.4%。 | Rank | BEV | Market Share | PHEV | Market Share | | --- | --- | --- | --- | --- | | 1 ...
一季度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突破400万辆,汽车ETF(516110)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11:04
新能源车销量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402万辆,同比增长39%,占全球汽车销售比例的18.4% [1][4] - 国内4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90.5万辆,同/环比增长33.9%/-8.7%,渗透率51.5%,同/环比提升7/0.4个百分点 [4] - 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72.8%,市场份额72%,豪华/合资品牌渗透率分别为23.5%/6.8% [4] 智能化技术发展 - 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未来核心驱动力,超20家车企接入DeepSeek大模型,新势力车企将"AI汽车公司"定为战略目标 [5] - 2024年L2级辅助驾驶功能在新车中渗透率达57.3%,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警示等技术逐步普及 [5] - 智驾产业链表现突出,智能化底盘、域控和传感器等赛道业绩增速超越行业均值,L2.5及以上智驾车型渗透率预计2025年快速提升 [5] 资金流向 -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加仓最多方向集中在汽车、有色金属、电子等板块,汽车行业超配比例处于历史90%以上高水位 [7] - 机构投资者对汽车行业长期基本面看好,但需警惕超配带来的后续上涨动能不足问题 [7] 行业展望 - 长期看好汽车智能化方向,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细分领域 [9] - 中期汽车行业基本面转好势头明显,公募基金加仓方向验证这一趋势 [9]
16年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解码国投系基金投资诀窍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09:27
国投集团基金投资概况 - 截至2024年3月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 [1][2] - 旗下4家基金公司(国投创益、创新、创合、创业)分工明确,分别聚焦乡村振兴、制造强国、母基金生态和科技创新 [2] - 在管基金50只,总规模超2700亿元,其中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占比84%(2300亿元) [2] 投资成效与战略价值 - 突破323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1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2] - 中央财政资金实现超5倍放大效应,体现国有资本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杠杆作用 [3] - 典型案例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寒武纪等明星企业,早期投资时多为冷门领域 [4][5] 差异化投资策略 - 2015年前后率先布局新能源车(比亚迪定增150亿元)、工业机器人(核心关节技术)、半导体等当时非热门领域 [4] - 寒武纪案例:累计投资9亿元,从A轮领投到上市全程支持,提供战略指导与资源整合 [5] - 生物育种领域占据全国60%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审定品种中90%使用国投系企业转化体 [6] "基金+直投"双轮驱动模式 - 生物制造领域投资25家企业超40亿元,成立首个控股研发平台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 [6] - 母基金规模1200亿元带动万亿级资金支持科技创新,通过产业链赋能加速企业成长 [7] - 国务院办公厅政策支持下,形成对科创企业的长周期支持机制,强化耐心资本属性 [7] 行业布局与协同效应 - 机器人领域从伺服电机、编码器到本体全产业链覆盖 [4] - 生物科技领域构建"1+M+n"产业框架,整合工业菌种、酶制剂等细分赛道 [6] - 基金与产业资本协同(如国投种业),推动并购整合加速领域布局 [6]
时报观察 | 宁德时代港股表现亮眼 国际资本“拥抱”中国资产
证券时报· 2025-05-23 01:26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近期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越来越多,A股价格是一个现成参考。一般而言,H股价格默认会低于A股,所 以H股发行价相比A股都有不小折价,折价幅度基本上在20%以上,此次宁德时代H股发行价相较A股折 价不到6%,这是机构投资者追捧的结果,IPO吸引了包括中石化、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等在内的23 名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金额高达203.71亿港元。 宁德时代的表现在港股中较为罕见。据统计,现有153只A+H股中,折价低于10%的股票仅有5只;H股 股价高于A股股价的只有3只,即宁德时代、比亚迪和招商银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都处在新能源车的 风口上,两家公司都业绩优良,宁德时代此次募集资金要在海外投资建厂,认购H股发行的不少都是外 资,宁德时代正在进行国际化,这也给了国际资本借机进入的机会,看好该公司后续的全球化表现。宁 德时代已是特斯拉、大众、福特、奔驰等全球主要车企的核心电池供应商,实现海外建厂,优势无疑将 会扩大。 全球资本持续加码港股市场,展现出对中国经济韧性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长期信心。港交所推动 上市制度改革、扩大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市场流动性与投资便利度。港股汇集全球各地的机构 ...